浅析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内容
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义务教育事业体系,为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价值,自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即中小学教师实施绩效工资政策。对教师绩效政策进行内容分析应先收集文献资料,提出并论证比较全面地分析标准,然后根据标准对文献进行分析,并提炼出问题,最后得出完善建议。
标签: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
“科教兴国”四个字深入人心,义务教育是最基础的,是整个教育航线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关于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相关概念
(一)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指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教育。
(二)薪酬的功能
简单来说,薪酬是指员工在其付出劳动的组织中所获得的货币式的酬劳以及种种非货币式的酬劳。薪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远远比其它方式的保障激励作用要高,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无论是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
(三)绩效工资
在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属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其收入来源全部来自于政府拨款,作为维持教師基本生活需求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工资,其功能不可忽视。它不但影响着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事业激情,还直接影响着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对于教师的薪资水平,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
无论是2006 年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还是2008 年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另外在《教师法》也有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薪资应该做到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并随着公务员工资的调整而同步调整。
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内容问题分析及其建议
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步骤和标准对教育政策文本中的政策规范进行分析。它一般有两个基本的步骤:第一步是对教育政策文本中的政策规范
进行全面系统和准确的考察;第二步是确立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的标准并对政策文本中的政策规范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政策内容的建议。
(一)绩效工资政策内容分析的标准构建与论证
1.理论论证
从政策的内容来看,都包括了政策的目的、政策的对象、政策的措施、三个要素。绩效工资政策问题的认定十分准确,出发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师生活水平;政策方案的形式比较完整,充分表达了民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意愿,政策方案颁布的时间、机关和程序也比较合理、合法。所以绩效工资政策的理论论证标准是全面的、系统的。
2.事实论证
通过政策文本材料对这一分析标准所起到的一些支撑作用,如从宏观政策内容标准来看,宏观的教育政策分析标准是要分析国家的教育质量政策、教育体制政策、教师政策和教育经费政策。这一标准可以从收集到的2008年出台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中得到佐证。
(二)现行绩效工资政策面临的问题分析
1.国家与地方公共政策问题的不统一所导致的政策目标差异
根据2006 年9 月 1 日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和2008年12月21日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来看,同时提到了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要首先确保做到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从这样的政策目标可以看出政策问题的最初原因是教师的工资水平偏低,一定程度上在某些地方可能已经影响了教师的生活,也可能低于了教师的劳动力所应获取的报酬,引发了教师的不满,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所以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进行调整。因为考虑到义务教育学校的性质是政府全额拨款型公益性单位,所以确立了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的政策目标。
2.同工不同酬且收入分配合理性待调整
由于奖励性绩效分配制度不统一,所以就导致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相对严重,基础性绩效因各校都是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的标准发放,所以相同类型学校之间同工同酬的公平性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奖励性绩效的分配制度之中的同工不同酬现象是存在的,因为一般来说这种制度是由学校自主确定的,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呈现地非常明显,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
3.管理政策与绩效工资政策不匹配导致绩效工资政策功效被削弱
从2009 年 1 月 1 日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开始,就产生了
很多的问题,比如绩效工资没有按时发放、足额发放,不能公平分配等,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公布以后,各级主管部门重视度不够,没有及时研究政策的相关内容,更没有对与之相关的其他政策做出调整。在学校制定奖励性绩效分配制度的过程中,缺乏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校领导一言堂的现象比比皆是。
(三)完善对策及建议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它的执行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实现政策目标。从开始执行到现在,由于社会问题和政策环境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还由于在政策制定或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导致该政策方案难以解决现有的问题,这就要根据所产生的问题提出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政策宣传,统一政策目标
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政策时候,一定要考虑国家的政策目标并与之保持一致,并且要对教师所关注的焦点性问题在文件中作中明确细致的说明。
2.统一调控收入及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性特点,调动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在分配绩效工资时尽可能按照多劳多得、同工同酬的原则执行,教育主管部门要统一调控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对工作性质明确、工作量界定清晰的工作,必须保证不同学校间同工同酬。
3.加强绩效工资相关配套政策的改革
作为教师工资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绩效工资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来自财政局、人社局以及教育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相关政策的牵制,如果不对这些相关政策及时地做出调整,必然会对绩效工资政策的有效性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与绩效工资政策相关的配套政策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2006.
[2]李海燕,李国.公平视域中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分析——基于广州的调研[J].当代教师教育,2015(06):52.
[3]冯静文.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6:10.
[4]孙绵涛.关于教育政策分析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