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肺复张法密闭式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
Efe t fLu c uim e tM a e r sAfe o e f c so ngRe r t n no uv e t rCl s d End r c e c i i g o ntl to Fu to fPa int t ota h al Su ton n n Ve ia in nc in o te swih A。
v ntl to M e h dsA ot lof3 c s c ie m e ha ialy ve tlt d p int ih ARD S we e i l e e ia in. t o t a 0 on e utv c n c l n ia e ate sw t r ncud d. T wo s c i u to— ni r c d e e e pe f r e n e c te . I he fr tpr e ng p o e ur s w r ro m d i a h pa int n t is oc dur e, l ung e r im e a eu r s we e pe f m e r c ut ntm no v e r ror d
称 单 纯 法 5 复 张 法 密 闭式 吸 痰 ( 痰 后 立 即 实 施 1次 RM , 称 复 张 法) 1次 , 、 吸 下 各 2次 吸 痰 间 隔 6 n。观 察 记 录 患者 0 mi
在 不 同吸 痰 方 式 下 , 痰前 后 动 脉 血 气 分 析 指 标 和 氧 化 谢 指 标 , 痰 前 、 后 血 流 动 力 学 指 标 的 变化 及 吸 痰 后 S Oa 吸 吸 中、 p 恢 复 至 吸 痰 前 水 平 所 需 时 间 。结 果 两种 方 式吸 痰 前 后 患 者 血 流 动 力 学 指 标 无 显 著 性 变化 ( P> 0 0 ) 单 纯 法 吸 痰 均 .5;
声门下间歇吸痰在预防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doi: 10. 3969/ j issn. 1004-4337. 2021. 07. 013
男性非淋菌性、非衣原体尿道炎患者中约有30%〜40% 是解脲脲原体(UU)感染所致,其传播途径为性传播,随着 UU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和传播范围的提高,已经发展成为公共 卫生问题[]。在临床中要进行有效的治疗,首先要进行准确 的鉴别诊断,以往是应用液体培养法进行检测,利用培养液颜 色变化来判断是否有UU生长,但是对样本时效性、转运条件 等有着较高要求,所以灵敏度不高,而且检测时间长药。而实 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为临床检测带来了新的方 法,我院为了进一步明确SAT法在UU检测中的效果,与液 体培养法展开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郑敬业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许昌461200)
摘 要:目的:研究在解脲脲原体(UU)检测中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和液体培养法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1
例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前来某院就诊的疑似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2份拭子样本,其中1份拭 子样本进行SAT检测,分拭子样本进行液体培养,匕较两种检测结果。结果:SAT法检测阳性率低于液体培养法(P<0. 05)SAT 法检测灵敏度高于液体培养法(P<0. 05)特异度高于液体培养法(P<0. 05) o结论:解脲脲原体(UU)检测中SAT法比液体培养法 灵敏度和特异度高,而且低污染、时间短、样本采集方便、反应稳定,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 文章编号:1004-4337(2021)07-0980-03
Vol. 34
中图分类号:R4;R563 文献标识码:A
先天性中枢性肺换气不足综合征患者对引起血管收缩的冷刺激的异常神经反应
先天性中枢性肺换气不足综合征患者对引起血管收缩的冷刺激的异常神经反应Macey P.M.;Macey K.E.;Woo M.A.;高蕊【期刊名称】《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年(卷),期】2005(000)008【摘要】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CCHS), a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impaired ventilatory responses to chemoreceptor stimulation, d o not show the normal increase in respiratory rate and respiratory- related hea rt rate variation to cold forehead stimulation, a challenge that bypasses centra l chemoreceptors. We hypothesized that a forehead cold pressor challenge would r eveal abnormal neural response patterns, as assesse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 nance imaging, in brain region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old afferent stimulation with respiratory and cardiovascular output in patients wit h CCHS. Primary sensory thalamic and cortical areas for the forehead showed dimi nished responses in 13 patients with CCHS (ventilator dependent during sleep but not waking, no Hirschsprung’s disease) compared with 14 control subjects, des pite initial signal changes in the cortex being similar in both groups. Cerebell ar cortex and deep nuclei; basal ganglia; and middle to posterior cingulate, ins ular, frontal, and temporal cortices showed reduced signal rises in patients wit h CCHS. Areas within the frontal and anterior cingulate cortices exhibited marke dsignal declines in control subjects but little change in patients with CCHS. N o response occurred in either group in the dorsal medulla, but medial and ventra l medullary areas showed enhanced signals in patients with CCHS. The cold presso r stimulation did not recruit dorsal medullary sites that would be affected by P HOX2B (a mutation of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yndrome) expression in either group but demonstrated deficient cerebellar and medial medullary influences tha t, by action on rostral sites, may underlie the loss of respiratory responses.【总页数】1页(P56-56)【作者】Macey P.M.;Macey K.E.;Woo M.A.;高蕊【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Neurobiology Univ.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CA 90095- 1763 United States Dr.【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8【相关文献】1.肺心营养合剂抑制吸烟引起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 [J], 孔炜;刘声远;侍效春;李运峰;陆博;蒋海飚2.密闭式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J], 于丽娟3.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能反映先天性中枢性肺换气不足综合征中组织内氧过多 [J], Woo M.A.;Macey P.M.;Macey K.E.;R.M. Harper;王经纬4.温度刺激引起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全身和眼部异常血管反应:1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例 [J], Gherghel D.;Hosking S.L.;Cunliffe I.A.;齐翔云5.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应用小剂量阿托品引起的负性变时效应与副交感神经介导的心血管反应有关 [J], Ohuchi H.;Hamamichi Y.;Hayashi T.;陈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护理论文密闭式吸痰在肺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论文密闭式吸痰在肺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在医院中,肺感染是常见的疾病之一。
患者在呼吸道感染期间,常常伴随着大量痰液的产生,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严重影响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与肺功能。
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痰液的排除。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密闭式吸痰在肺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一、密闭式吸痰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密闭式吸痰是一种适用于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通过管道内壁的密闭结构,达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其原理是通过密闭系统在吸痰过程中不需要中断呼吸机的辅助通气,有效减少呼吸系统的感染。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 调整患者体位,确保患者头部稍微抬高,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2. 为患者准备好吸痰设备,包括密闭式吸痰管、生理盐水、抽吸器以及护理垫等。
3. 护士佩戴好隔离衣、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安全。
4. 清洁抽吸器,连接上密闭式吸痰管,并将其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连接,确保密封。
5. 打开负压抽吸器,确保抽吸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 用生理盐水进行吸痰液的稀释,以减少黏稠痰液对管道的阻塞。
7. 将预备好的生理盐水注入吸痰管中,确保痰液完全覆盖吸痰管内壁。
8. 轻轻地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中,直到遇阻。
9. 缓慢地将吸痰管抽吸出来,同时用旋转方式清除管道内的痰液。
10.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有异常及时终止吸痰,并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
二、密闭式吸痰的优势和应用效果密闭式吸痰相对于传统的开放式吸痰,具有许多优势,下面我们分别来进行介绍:1. 减少感染风险:密闭式吸痰在抽吸过程中无需中断辅助通气,减少了插管或切开导管的脱位风险,同时减少了空气中的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进入,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2. 减少气道创伤:相比传统的吸痰方式,密闭式吸痰能够更加轻柔地清除痰液,减少了气道黏膜的创伤和出血。
3.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插管或切开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 ] B rb n E g eg, l me . ssmeto ains e p r n e 5 eg o n b riHaj h Ases n fpt t’ x ei c a e e
o i o frsd r grsi tr h rp [] C iC r d 18 , f s m t ui epr o ea yJ . r aeMe , 9 d c o n a t t 9
Nu s n ar fn n— n as v o iie pr s r en i to o tea a i n s wih r i g c e o o —i v i e p s t es u e v tl i n t r tp te t t v a ac t e er an r a ii ompl at t c t es r t r s r s y dr me u e s v e p c e tts c ed wih a u e r pia o y dite s s n o i c
会 。同时管道柔软 , 吸压力均衡 , 抽 减少 了对气道黏膜的损伤 。
参考文献 :
[3 刘 志敏 , 1 白俊 萍. 机械 通 气 患 者 适 时 吸痰 的 临床 探 索 [] 中 华 护 理 J. 杂 志 ,9 9 3 ( )3 1 19 ,4 5 : 1.
P opci ,a d mi dsu yJ . icl r dcn 。 9 0 1 rset e rn o z td [] Cr i eMe i e 1 9 , 8 v e t a Ca i
2 0 1 ( :8 0 3, 2 4) 4 4—4 . 89
[ ] 张盛飞 , 4 谢启蔚. 人工气道吸引并发症的产 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r] J.
中华 医 学 研 究 与 实 践 ,04,(0 :8—4 . 20 21)4 9
密闭式吸痰PPT课件
。
开放式吸痰
吸痰
密闭式吸痰
第11页/共29页
密闭式吸痰
第12页/共29页
密闭式吸痰是
指不脱开呼吸机
和不停止机械通
气,吸痰管外套
有透明薄膜,整
个吸痰过程都在
封闭情况下完成,
操作者不需要戴
手套即可以进行
的操作。
第13页/共29页
密闭式吸痰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研发成功并开 始在临床上使用,因其具有不中断呼吸机治疗,避 免交叉感染和污染环境,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等优 点而逐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2003年为“锁住”
第20页/共29页
对心律血压的影响
采用密闭式吸痰时由于不断开 呼吸机,患者肺容量降低少,有利 于维持较好的氧合和防止出现反 射性心率增快、血压增高。
第21页/共29页
第22页/共29页
第23页/共29页
第24页/共29页
第25页/共29页
第26页/共29页
第27页/共29页
第28页/共29页
研究表明,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关于 密闭式吸痰在预防院内感染方面的研究很多,有报道显示使用密闭式吸痰可预防和降 低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第19页/共29页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密闭式减少了打开一次性吸痰管,断开呼吸机等操作,简化
了吸痰过程,比开放式吸痰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及时满 足患者吸痰的需求。
吸痰的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所用 物品应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并 作好口腔护理。
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瓶的 2/3,以免痰液吸入损应
2024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优势
2024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优势现代机械通气技术是现代临床上一种常用于救治危重病患者的治疗手段,在以往的机械通气吸痰H作中,往往采用开放式吸痰作为吸痰手段。
由于这种吸痰方式处于开放状态,同时在吸痰时也需要停止患者的呼吸机,影响通气效果。
而密闭式吸痰系统则全范围密闭,同时也可以避免脱开呼吸机,是一种新型的吸痰方法。
密闭式吸痰使用方法采用天津市塑料研究所研制的一次性密闭式吸痰导管,均采用14Fr。
密闭式吸痰管由透明三通,两个注液口,吸痰管,透明薄膜护套,负压控制阀,连接管组成。
透明三通一端与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相连,另一端接呼吸机。
2个注液口, 1个湿化,1个连接生理盐水输液器冲管,连接管接负压吸引器。
吸引时打开吸引器,左手固定人工气道,右手沿气道口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套管内遇到阻力后回撤0∙5~1.0cm ,按压负压控制阀旋转式吸引转动吸痰管边吸边退出每次吸痰时间最好不超过15s , 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松开控制阀即完成吸痰,操作者不需戴无菌手套。
密闭式吸痰管的使用有以下优点:1、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通常需行机械通气的病患均病情危急,此时机体免疫能力已严重下降,而由于气管切开或插管已导致呼吸道失去了对吸入空气进行加温和湿化的作用,因此极易造成内源性感染。
呼吸道分泌物可因气管插管的刺激而增加,因此需加强对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处理,但是由于吸痰属侵入性操作,此时采取有效的吸痰措施对防止或降低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密闭式吸痰整个吸痰过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避免了开放吸痰反复打开呼吸机管道,增加交叉感染机会。
同时在吸痰过程中不会因为患者呛咳喷出而造成环境污染,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维持有效通气,预防低氧血症在实施开放式吸痰时需将呼吸机断开,虽然在吸痰前给予了患者充分的吸氧与肺换气,但是在吸痰期间脱离呼吸机可减少患者肺泡气体交换容量,增加其风险性,让患者肺内气体交换更加困难,导致肺容量显著降低,呼气末正压丢失,从而致使病患无法保持良好的氧合,发生心率加快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等不良反应。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处理与护理
2 呼吸训练
通过深呼吸、咳嗽练习等,帮助患 者恢复肺活量,改善气体交换功能 。
3 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进行适度的 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受性 。
4 体位引流
5 营养指导
通过拍打、震动等方法,帮助患者排出肺部的分泌物,改善 通气功能。
提供合理的营养指导,帮助患者补充营养,增强体力,促进 康复。
ARDS的循证护理
最新指南
遵循最新的ARDS诊疗指南, 例如柏林标准和美国胸科学会 (ATS) 指南,确保治疗方案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
随机对照试验
参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结果,例如肺保护性通 气策略和俯卧位通气,选择最 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患者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例如年 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大程 度地提高疗效和降低风险。
康复科
负责患者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 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 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感染科
负责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根据患者的感 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神经科
负责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如 谵妄、脑缺血等。
心理科
负责患者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提供家人教育 和心理疏导。
ARDS的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耐力 ,改善呼吸功能。
职业治疗
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 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言语治疗
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减少 误吸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促进康复。
ARDS的心理支持
减轻焦虑
ARDS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恐惧 ,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病情, 帮助患者了解治疗方案,减轻 焦虑情绪。
《ICU 内 ARDS 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个案》
《ICU 内 ARDS 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个案》一、疾病概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
ARDS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误吸等。
ARDS 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机械通气是治疗 ARDS 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机械通气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压伤、氧中毒等。
因此,对 ICU 内 ARDS 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至关重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肺内因素:如肺炎、误吸、肺挫伤等直接损伤肺组织的因素。
2. 肺外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烧伤等间接损伤肺组织的因素。
(二)发病机制1. 炎症反应:各种致病因素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 等,引起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和肺不张。
2.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萎陷,肺顺应性降低,引起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3. 肺内分流增加:肺组织损伤后,肺内分流增加,导致静脉血掺杂,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4.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组织损伤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无效通气增加,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三、临床表现(一)呼吸困难是 ARDS 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呼吸频率可达 30-50 次/分以上。
(二)顽固性低氧血症尽管给予高浓度吸氧,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 60mmHg,甚至更低。
(三)咳嗽、咳痰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痰液多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四)发绀由于低氧血症,患者可出现口唇、指甲床等部位发绀。
(五)其他症状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四、治疗要点(一)机械通气是治疗 ARDS 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
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监护指标的影响_陈红芹
第24卷第3期2011年6月工企医刊THE MEDIC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Vol.24No.3Jun.2011[文章编号]1001—814X(2011)03—0032—03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监护指标的影响陈红芹(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276400)[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监护指标(SPO2,心率,收缩压)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密闭式吸痰48例)和对照组(开放式吸痰32例)。
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5min、吸痰过程中及吸痰后5min监护指标(SPO2,心率,收缩压)的变化情况。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吸痰前5min心电监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吸痰过程中SPO2明显下降,心率、血压明显上升,与实验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吸痰后5min SPO2、心率、血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密闭式吸痰过程中可以保持持续通气,避免或减少肺泡萎陷.避免气体交换受损及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可减轻吸痰对患者呼吸和心血管系统不利影响同时密闭式吸痰操作简便,节约人力成本,且可避免交叉感染,是正压通气患者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
[关键词]机械通气;密闭式吸痰;开放式吸痰;监护指标[中图分类号]R459.9[文献标识码]B[学科分类代码]320.7130[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open suction(OS)and closed suction(CS)on mo-nitoring indicators(SPO2,heart rate,blood pressure)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Methods:eighty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48cases,used CS)and a control group(32cases,adopted os).The values of SPO2,heart rate,blood pressure were measured before suction5min,Suction process,after suction5min.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onitoring indicators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suction5min(P>0.05),The SPO2in the contro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heart rate,blood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uring suctioning.There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O2,heart rate,blood pressur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suction5min(P<0.05).Conclu-sion Closed suction can maintain continuous ventilation to avoid or reduce alveolar atrophy,and to a-void impairment of gas exchange and suction-induced hypoxiemia.It can reduce the adverse ettects on respiratory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suction.Meanwhile,the closed suction is easy to operate,saving labor costs.and can avoid cross-in:fection,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suction method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Key Words]mechanical ventilation;closed suction;open suction;monitoring indicators;机械通气是ICU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抢救措施,使用机械通气需要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吸痰就成了临床护士的一项工作量大且重要繁琐而必不可少的操作。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致低氧血症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_李珂
密闭式吸痰管不同更换时间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密闭式吸痰管不同更换时间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价值的比较作者:杨鸯叶京英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03期[摘要] 目的对比密闭式吸痰管不同更换时间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的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26例、B组27例、C组27例,每次密闭式吸痰管更换时间分别为24 h、72 h、120 h,对比三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吸痰管前端培养的菌落计数、定植率。
结果 A、B、C三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1.54%、7.41%、3.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菌落计数分别为(6100±610)cfu/mL、(9 920±1 440) cfu/mL、(273 000±1 670) cfu/mL,定植率分别为57.69%、70.37%、1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机械通气;密闭式吸痰管;更换时间;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029-03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方式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机械通气治疗中断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1],而密闭式吸痰管不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而且对患者肺换气功能影响小,安全性高[2]。
但对密闭式吸痰管的更换时间研究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3]。
本研究通过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为临床选取合适的密闭式吸痰管更换时间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ICU病房于2010年7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男50例,女30例,年龄18~74岁,平均(57.5±2.3)岁。
其中消化系统疾病21例,呼吸系统疾病19例,泌尿系统疾病5例,循环系统疾病17例,神经系统疾病10例,其他8例。
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②年龄0.05),具有可比性。
ICU护理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处理
ICU护理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处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一种具有高度病死率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过程对于ICU护理而言尤为关键。
本文将讨论ICU护理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处理的相关内容,包括早期干预、氧疗、机械通气、液体管理等。
1. 早期干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ICU护理团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发现症状,进行早期干预措施。
早期干预包括快速建立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液体管理,监测心肺功能等。
2. 氧疗对于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氧疗是关键的治疗方法之一。
ICU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当的氧疗方案,以维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常用的氧疗方法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高流量吸氧等。
3. 机械通气当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下降至无法维持正常通气时,机械通气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ICU护理团队需要根据患者的肺力学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机械通气策略。
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包括控制通气、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等,同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气状态和呼吸力学参数,及时调整通气参数。
4. 液体管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合理的液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ICU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体征,监测入量和出量,维持组织灌注的平衡。
通常采用负平衡,限制液体负荷,避免肺水肿的发生。
在液体管理中,还需要注意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时调整补液量,维持血流稳定。
5. 感染控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感染等。
ICU护理团队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感染指标,如体温、白细胞计数等,及时进行感染控制。
常用的感染控制手段包括抗生素治疗、手卫生、消毒措施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ICU护理中处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进行早期干预、氧疗、机械通气、液体管理和感染控制等措施。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密闭式吸痰技术及风险防范
整理用物,记录 冲洗吸痰管安置患者 检查各呼吸机参数(使用呼吸机者)吸痰 解释,叩背 听诊 用物准备 评估 密闭式吸痰第一节 密闭式吸痰技术【适用范围】配有密闭式吸痰装置的患者。
【目的】1.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异物吸入。
3.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4.减少因中断机械通气导致的并发症。
【操作重点强调】1.吸痰前后及间隔期应给予过度通气或提高给氧浓度。
2.吸痰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心率、血氧饱和度、口唇、指端末梢发绀情况。
3.与清醒患者有效沟通。
【操作前准备】1.用物:消毒用碘棉签,听诊器1个, 呼吸皮囊1个,吸引装置1个,吸引器连接管 密闭式吸痰管,记录单,手消液,污物缸,氧气流量表,20ml 注射器(内盛湿化液)。
2.密闭式吸痰装置:检查密闭式吸痰管的有效期及密闭性、完整性,将密闭式吸痰管可旋转接头连接于气管内管或塑胶气切接头上、将日期标签贴在抽吸控制钮上、将旋转接头一端接呼吸器蛇形管,盖上冲水口盖,并连接好负压抽吸系统,适当调节吸痰负压,一般成人100-120mmhg ,不超过200mmhg ,新生儿一般为60-100mmhg ,婴幼儿不超过150mmhg ,儿童<200mmhg 。
3.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4.吸痰指征:直接观察到气管导管内有分泌物、听诊痰鸣音、气道高压报警、低潮气量报警、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过快。
【操作流程】【操作步骤】1.吸痰前:(1)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
(2)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及步骤。
听诊双肺呼吸音。
(3)一手呈杯状,拍打患者背部,以利于痰液排出。
(4)协助患者采用合适体位,头偏向一侧,略后仰。
(5)吸痰前给予过度通气或提高给氧浓度,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吸痰时可能产生缺氧情形。
2.吸痰时:(1)一手握着可旋转接头,另一手执吸痰管外薄膜封套用拇指及示指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内或气管切开套管至所需的深度,并按下控制按钮吸痰。
密闭式吸痰在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密闭式吸痰在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已经成为ICU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常常需要进行吸痰操作,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传统的吸痰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局限性,近年来逐渐引入了密闭式吸痰技术。
本文将介绍密闭式吸痰在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注意事项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密闭式吸痰技术的原理密闭式吸痰技术是一种通过密闭式系统进行吸痰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吸痰操作时,在人工气道与呼吸机连接的部分加装一个密闭式吸痰器。
当需要吸痰时,医护人员通过呼吸机上的按钮触发吸痰操作,呼吸机将自动关闭气道通路,然后进行吸痰操作,完成后再次打开气道通路。
这种操作过程可以有效减少吸痰时对患者气道的负压影响,降低气道压力的波动,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1. 降低气道感染风险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技术容易导致气道压力波动,增加细菌进入气道的机会,从而增加VAP的风险。
而密闭式吸痰技术可以在吸痰操作时有效降低气道压力波动,减少细菌进入气道的机会,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
2. 保护呼吸机传统的吸痰方式会使呼吸机的内部部件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细菌和污染物的侵袭,影响呼吸机的使用寿命和清洁度。
而密闭式吸痰技术可以将呼吸机与外界环境有效隔离,保护呼吸机的内部部件免受污染。
3. 提高患者舒适度传统的吸痰方式会在吸痰时产生气道负压,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和咳嗽,甚至引发气道黏膜损伤。
而密闭式吸痰技术在吸痰时不会产生负压和气道压力波动,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密闭式吸痰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其应用更为突出。
在临床实践中,密闭式吸痰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情况:1. 重症患者长期机械通气期间进行吸痰操作。
2. 对于患有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易形成气道堵塞的患者进行吸痰操作。
3. 经皮气道造口或气管切开患者在呼吸机辅助下进行吸痰操作。
密闭式吸痰的临床应用
密闭式吸痰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4-06-24T11:00:01.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邱珍胡杨胥茜刘泽芳简玲[导读] 在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气道管理是降低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肺泡适当通气,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功能的关键,而吸痰是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措施。
邱珍胡杨胥茜刘泽芳简玲(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621000)【关键词】密闭式吸痰应用吸痰【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384-02 在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气道管理是降低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肺泡适当通气,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功能的关键,而吸痰是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措施。
常规吸痰方式为开放式,近年发展了密闭式吸痰,其优越性愈发受到重视。
现将2012年09月至2013年09月我院对132例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操作的措施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2例,男74例,女58例,17-94岁,平均54.7岁。
其中肺部感染46例,呼吸衰竭24例,颅脑疾病术后31例,脑出血17例,有机磷中毒3例,冠心病6例,其他5例。
2 操作方法密闭式吸痰管头端一端接气管插管或切导管,一端接呼吸机管路,尾端连接吸引器,吸痰前检查并调节合适的吸引负压,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吸痰管申至所需深度,按下控制钮形成负压抽吸系统开始吸痰。
3 临床管理3.1 吸痰护理选择型号适宜的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前检查并调节合适的吸引负压并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吸痰时动作轻柔,根据患者的病情,痰液的颜色,量,性状以及心率,呼吸,SPO2等情况。
控制好吸痰次数和吸痰时间,尽量避免每次长时间多次反复上下提插吸痰管造成气道粘膜损伤,吸痰前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适当加大氧流量或给予纯氧吸入,吸痰管退出时要保持持续负压的情况下边旋转吸引[1];加强气道湿化,密切观察气道压力变化和痰液的颜色,量,性状,根据患者需要吸痰;密闭式吸痰管定期更换,如有特殊情况如破损、漏气、污染等应立即更换;使用的湿化液标明使用时间,定期更换;吸痰后及时清洗。
密闭式吸痰技术的应用进展
密闭式吸痰技术的应用进展【摘要】对气道管理吸痰技术在重症患者护理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气道管理密闭式吸痰技术,人工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患者的护理,密闭式吸痰应用方式,密闭式吸痰应用效果,并对气道管理密闭式吸痰技术在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介绍,在今后的护理管理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密闭式吸痰技术;人工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述。
密闭式的吸痰技术 20 世纪 80 年代,密闭式吸痰管研制成功并首先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
20 世纪末,台湾医疗机构中开始应用密闭式吸痰管。
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之后,密闭式吸痰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美国一项2000年的调查显示,当时 58%的监护室已完全使用密闭式吸痰管。
2014年,一项对于天津市22所医院的调查显示仅1所医院完全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大部分医院则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呼吸道传染疾病来选择是否使用密闭式吸痰管。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017年的一项横断面调查结果表明,完全使用密闭式吸痰系统的监护病房当时已达86.6%。
尽管目前很多学者认为密闭式吸痰优于开放式吸痰,但仍缺乏证据证明其是机械通气患者唯一推荐的吸痰方法。
密闭式吸痰管的更换频率密闭式吸痰管的更换频率直接关系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治疗费用,对于吸痰管的更换频率,目前相关指南尚无明确建议。
2013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发布的《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每隔24 h甚至48更换密闭式吸痰管可减少护士工作量,且对 VAP 发生无影响。
2018 年的一项 Meta分析表明,每隔 48 h、72 h、120 h更换吸痰管与每隔24 h更换相比,患者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长、ICU 住院天数、病死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间隔72 h或更长时间时,密闭式吸痰导管尖端菌群的定植率明显增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疾病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严重阶段或类型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表情、出汗等。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是多因性疾病,可由肺部感染或肺外病变引起广泛肺毛细血管损害而继发急性呼吸衰谒,以极度呼吸困难,进行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症诊断标准:1、有原发病的高危因素2、急性起病,呼吸频数(或)呼吸窘迫,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频率>28次/分3、心率增快>120次/分4、低氧血症PaO2≤60mmHg ,PaCO2>45mmHg,ALO2/FiO2≤300mmHg ARDS时PaO2/FiO2≤200mmI时,PaHg5、胸部X线检查两肺浸润阴影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明显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耗氧量2、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在20-22℃,湿度在50-70%为宜3、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呼吸频率与节律,发绀程度,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况、、瞳孔、尿量和血气分析,病情加重时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4、营养支持:鼓励神智清楚患者经口进食,对昏迷和吞咽障碍的患者给予鼻饲,必要时静脉高营养(肠内或肠外营养)5、口腔护理: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减少细菌繁殖6、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每日温水擦浴一次,预防发生压疮7、排泄护理:尿管留置者,保持引流通畅,防受压、逆流,每日更换引流袋;便秘者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或灌肠二、加强监护1、强化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洁净、防止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保持气道通畅和预防感染应用呼吸机时,注意湿化气道、定时吸痰,防止呼吸管道脱落、扭曲,保持有效通气吸痰并非遵循每间隔2h抽吸1次的原则,还应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而定,如病人有缺氧症状,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或水泡音,应随时吸痰对于气管切开术后病人,除按常规护理外,注意加强呼吸道湿化和吸痰时无菌操作的护理.2、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感染,对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护理: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减少探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吸痰及各种侵入性检查、治疗时,均应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注意呼吸管道的更换或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危重患者 的救治工 作中有一个非 常关 键的措施就是 气管
内 吸痰 , 目 的是 为 了及 时 吸 出 呼 吸道 分 泌 物 , 持 人 工 气 道 通 其 保
不能过 快 , 冲冼前 先开负压再开输液调速 器 , 冲洗后先关调速器
再 关 负 压 , 免 冲 管液 冲 入 气 道 引起 患者 呛 咳等 不 适 。注 意气 道 避 湿 化 。吸 痰 过 程 中 注 意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的 血压 、 率 、 氧饱 和度 、 心 血 呼 吸机参数 等指标 , 察患者 面色 、 色 、 甲 、 吸等情 况 , 观 唇 指 呼 观 察 摇 头 、 眉 及 四肢 乱 动 等 动 作 , 察 患 者 双 侧 胸 廓 起 伏 、 肺 皱 观 双
者 机体负担 。
14 . 护 理 方 法
闭式 吸痰法 2 0世纪末在我 国开始应用 , 吸机 在临床吸痰应用 呼
过 程 中不 中断 治 疗 , 有 效 避 免 上 述 不 良情 况 , 解 护 理 人 员 工 可 缓
作负担 , 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临床工作中。为了观察密闭式吸痰对
A D 患 者 肺 换 气 功 能 的 影 响 ,我 们 连 续 选 取 了 4 需 要 吸痰 R S 5例
被诊断为 A D R S并行机械通 气治疗 的患者 4 5例 ,其 中男性 3 1
例, 女性 l ; 4例 年龄 2 ~7 , 3 6岁 平均 5 4岁 ; 所有患者符合《 实用
前增 高 ( <O0 )密 闭 式 吸痰 前 后 比较 上 述 指 标差 异 元 统 计 学 意义 ( >O0 ) P ,5 ; P . 。开 放 式 吸痰 平 均 耗 费 时 间 ( 6 5 12±1 ); 闭 5 s密
式吸痰平均耗费时间( 3 2 s两者对 比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密 闭式 吸痰对 A D 9 ±1 ) , R S患者肺换气功能影 响较 小 , 临床 应用 比较安全 , 并且 可以提 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 关键词】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 密闭式气管 内吸痰 ; 开放式气管内吸痰 ; 肺换气功能
程 中易 造 成 呼 吸 机交 叉 感 染 、 疗 中断 和 环 境 污 染 等 问题阀 , 冲洗液冲洗管 腔 内痰液 , 人 冲净后备 下次使用 。开 放式 气管 内吸痰 : 患者气 管插 管 与呼 吸机脱 离 , 使 吸痰管插 入
深 度 控 制 在 超 出气 管 插 管 前 端 ≤ lm,中 心 负 压 吸 引 连 续 1s c 5, 边 吸 边 旋 转 将 吸 痰 管 撤 出 , 痰 后 再 重 新 连 接 呼 吸 机 。 每 一 患 吸 者 两 种 吸 痰 方 式 分 别 进 行 , 在 一 次 吸 痰 内 完 成 , 免 加 重 患 不 避
确 保 通 气 管 路 密 闭无 漏 气 ,每 2小 时 检 查 人 工 气 道 的气 囊 充 盈 度 ,使 用 气 囊 压 力 表 进 行 测 定 ,确 保 气 囊 压 力 不 能 超 过
的A D R S患者 ,分别对其采用开放式 气管 内吸痰及 密闭式气管
内 吸痰 , 得 了相 应 的 数 据 , 总 结 了 应 用 密 闭 式 吸 痰 的 A D 取 并 R S 患 者 的 相 应 的 护理 意见 , 现报 道 如 下 。
负 压 吸 痰 , 吸 引 边 旋 转 撤 出 吸 痰 管 , 液 黏 稠 者 给 予 气 道 湿 边 痰 化 。停 止 吸 痰 后 将 吸痰 管 回抽 至 可 见 到 导 管 上 的 黑 色 指 标 线 ,
畅, 保证 足够 的通气 和充分气 体交换 , 对维 持通气 功能 、 防止 引 发肺部感染等具有重要 意义。现在临床上 主要 采用两种 吸痰方 式: 开放式气管 内吸痰和密闭式气管 内吸痰 。前者在临床使 用过
1 资 料与 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
窘 迫时 , 有痰 呜音 , 呼吸机气道 高压报警 时再进 行吸痰 , 意 或 注
应 由浅 而深 , 间 不 超 过 1s 次 吸痰 完 成 后 须 冲管 , 管速 度 时 0 。每 冲
选取 2 0 0 7年 1 月 ~2 0 1 0 9年 4月在 我 院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已经
24 k a充气时将气管和 口腔 内痰液 吸净 , .5 P , 嘱患 者屏气后 用力咳
嗽 , 大 气 量 冲 出时 放 气 囊 , 嗽 末 将 气 囊 充 气 , 次 吸 引 分 泌 在 咳 再 物 。掌 握 吸 痰 时 机 , 持 呼 吸道 通 畅 , 患者 出现 咳嗽 , 至 呼 吸 保 当 甚
21 2第9第 期 0年 月 4 6 1 卷
・ 临床 护理 ・
密闭式 痰对急 吸 性呼吸 窘迫综合 征患者肺换 气功能的 影响及护 预 理干
于 丽 娟
( 州 市 第 二 人民 医 院 干 部科 , 江 杭 州 3 0 1 ) 杭 浙 10 5
【 摘要】目的 了解密闭式吸痰对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患者肺换气功 能 的影 响 ,总结行密 闭式吸痰对 A D R S患者的护理方 法。方法 随机抽取 4 5名需要 吸痰 的 A D R S患者 , 分别对其 采用开放式气管 内吸痰及 密闭式气管 内吸痰 , 观察吸痰前后患 者的动脉血氧分压 (a 、 P O )动脉血氧饱 和度 (a 、 SO )脉搏血氧饱和度 (p :、 S O )肺泡 一动 脉血 氧分压差f( — ) : P A a Oj 的变化情况 , 并分别记 录两项操作所耗费的时间。结果 开放式吸痰后 患者 P O 、a S O 与吸痰前 比较均显著降低 , ( — ) : 吸痰 a S O 、p P A a0 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