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知识问答

高温中暑知识问答
高温中暑知识问答

高温中暑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中暑呢?

答:中暑是指高温、高湿、强热辐射环境下,导致人体热平衡、水盐代谢紊乱等,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障碍、体温异常升高不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气温过高、湿度大、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等容易诱发中暑。

问:中暑会出现那些临床表现呢?

答: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5℃以上等。

重症中暑: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①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意识障碍等。

②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着。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③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问:发生中暑后应采取那些方法急救呢??

答:如果及时对中暑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

1、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休息。

2、让中暑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使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还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患者头、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檫拭全身。

3、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

4、补充水及电介质。意识清醒的或经过降温清醒的中暑者可饮服绿豆汤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5、对于重症中暑,有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者,应立即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紧急救治。

问:中暑可以预防吗?怎样预防呢?

答:中暑是可以预防的,应注意以下事项。

1、要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

2、要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不宜饮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3、要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

4、要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5、要尽量在室内活动。洗冷水澡或者打开空调对人体降温有效。

6、外出时,应涂擦防晒剂,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使用遮阳伞。

7、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

8、高温时应减少户外锻炼。如必须进行户外锻炼,则应每小时饮用2-4杯非酒精性冷饮料。运动型饮料可以帮助补充因汗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9、如高温时驾车出行,离开停车场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10、各种人群均可发生高温中暑,但婴幼儿、老年人、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危险,应格外予以关注。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在高温天气应特别注意,及时观察是否出现中暑征兆。

一旦发生中暑怎么急救?

出现中暑症状时,首先要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喝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可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如果体温升高,可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用30%酒精擦浴直至皮肤发红;如果出现重症中暑症状,一定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将病人送

到医院进行救治。

盛夏时节如何才能预防中暑?

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或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活动、滞留。外出时,最好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宽边帽或打遮阳伞。室内保持通风,可借助在地上洒水,使用电风扇、空调来降温,但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生活,每天应抽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进行耐热锻炼。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充足睡眠,睡觉时避免空调和电风扇直吹。家里常备防暑降温药,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按药物使用说明正确使用。高龄老人、孕产妇、婴幼儿、有慢性疾病的人员,在高温天气尽可能减少外出,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为什么会发生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产热大于散热,体内热量蓄积过多,引起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会产生一系列中暑症状。此外睡眠不足、过度疲劳、

精神紧张等,都是中暑常见的诱因。

中暑后有哪些症状表现?

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出现大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等情况,就要考虑中暑的可能。根据症状的轻重,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摄氏度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以出现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导

致死亡。

热射病主要表现为: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产生高热,体温可高达40摄氏度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继而“无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由于大量出汗、失水失盐,人体发生电解质紊乱,引起肌肉痉挛。好发于四肢肌肉,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主要表现为: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中暑的类型及急救措施

中暑的类型及急救措施 热天容易中暑,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这时就很容易引起中暑。专家指出,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暑。此外,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中暑起病急骤,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 首先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其次是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第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

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中暑的治疗方法有: 1、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可将病人移送到清凉通风处,给予含盐的饮料如冷开水、绿豆汤、汽水、盐茶水等或服用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建议各车间、项目公司、部门购买1—2包食盐,放在办公室,以备不时之需。) 2、日射病或中暑衰竭者,轻症服用含盐饮料即可,失水较多时,应补充等渗葡萄糖静脉滴注;以低钠血症为主者,可给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重症低钠血症而又见水中毒者,可给3%的高渗盐水静脉滴注。 3、中暑痉挛轻症服用含盐饮料;重症给5%的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或用10%的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若患者出现口腔内出现大量唾沫,应寻找木棒、塑胶棒等物品先将患者口腔撑开,再用手或其他工具将患者的唾沫抠出,避免患者呼吸道堵塞而窒息伤亡,同时避免救助人员自身受到伤害。 4、中暑高热可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支持疗法等方法治疗。出现重度中暑的患者,应以最快速度送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不具备基本救援知识的人员不要盲目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救治时间,使患者病情加重。

中暑防治知识讲座

中暑防治知识 1、概念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进入中暑专题 2、病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3、症状 a、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b、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c、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4、临床分类 a、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b、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

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c、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40℃以上。 (2)中暑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3)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5、检查 a、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b、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c、心血管检查。

成批高温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成批高温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摘要总结98例成批高温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成3人一组的检诊团队;重症中暑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有效的急救物资供给;抢救现场秩序的有效维持是成批高温中暑患者成功应对的基础。 关键词应急预案;高温中暑;急救护理 中暑是指在高温热辐射或高强度体力活动情况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核心体温升高,引起潜在致命性机体紊乱[1]。按照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重症中暑以核心体温升高(>40℃)伴有脑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表现为意识不清、谵妄和惊厥等[2]。随着室温效应等导致全球气温变暖,加之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人类耐热能力逐步减退,中暑发生率呈上升趋势[3]。扬州地区2016年7月25~31日最高气温均在37℃以上,短短1周时间,本院东西急诊共收治高温中暑患者98例,其中重症患者51例,轻症患者47例。在抢救中暑患者过程中,本院立即启动院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施紧急的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016年7月22~31日天气炎热,高温酷暑。扬州日气温在30~39℃,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预检分诊护士在接诊3例中暑患者后,职业的敏感性让急诊护士意识到可能会有成批的中暑患者来院救治,护士长立即汇报医务处、护理部。根据医院的应急管理办法,本院制定并启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高温天气医疗护理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了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4]。本院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内容包括总则、事件分级、组织体系、监测与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奖惩、附则等八个部分组成。①总则:包含由编制的目的、编制的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四个方面。②事件的分级: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连续数天(3 d以上)的高温天气称之为高温热浪,应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根据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结合地区气候背景资料以及高温持续时间,划分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极易发生中暑四个等级。扬州的高温天气属于极易发生中暑。③组织体系:规定医务处为正常工作时间医疗应急指挥常设办公室,总值班为非正常时间应急指挥临时办公室,负责在各自职责时限内接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后快速动员组织抢救和信息初步上报,并负责到现场指挥协调抢救工作。全院各级医务人员应服从医院指挥,统一调配。医院建立高温天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并成立小组微信群。④监测与报告:规定本院东西急诊科为高温天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急诊科应由预检分诊人员做好高温天气导致严重疾病(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如短时间内高温天气造成3人以上(包括3人)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症抢救事件,急诊科护士长应立即向应急指挥办公室电话报告。如1 d

高温季节防中暑

高温季节防中暑 (一)什么是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C或2°C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 高温作业行业:夏季建筑施工、运输露天作业;港口、船舶维修等行业;火力发电、机械加工等行业。 (二)什么是中暑,有什么症状?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症状: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晕、眼花、恶心、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严重者会有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表现。 (三)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中暑的预防: 1.合理布置热源; 2.隔离热源;

3.加强通风换气; 4.加强个人防护,合理组织生产。 出现中暑后的急救措施: 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 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 5.若情况严重时,应及时将病人送往医院并通知车间主管领导。(四)高温作业劳动保护措施 1.技术措施 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使热源尽量远离工人操作位; 高温车间配置冰块,加强降温措施; 提高高温作业岗位的通风效率,降低作业操作点温度。 2.保健措施 对高温作业工人供给绿豆汤等高温防暑饮料; 重视高温季节的饮食卫生,防治集体食物中毒;

保证高温作业工人有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3.组织措施 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采用短时轮岗制度,减少接触高温时间;对高温作业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检;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中暑的急救与护理中暑的急救与护理知识

中暑的急救与护理中暑的急救与护理知识中暑是由于人体长时间在高热环境中,体温调节发生障碍的一种疾病。下面让给大家介绍中暑的急救与护理知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1)立即将病人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服,令其平卧。 (2)用侵入冷水的毛巾敷到患者的头部,井用凉毛巾给患者擦身或给其扇凤,以便帮助病人快速降温。 (3)中暑较重者,除用上述方法降温外,还可用冰块敷其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必要时也可将患者赤身用酒精擦浴或裹以床单,用冰水或冷水喷淋。 (4)给病人降温的同时,应按摩其四肢、躯干,以促进血流,防止血管收缩。 (5)可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药物。 (6)对于虚脱昏迷的病人,可按压或针刺人中、十宣、水沟等穴位,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中暑护理方法 (1)多给病人饮服西瓜汁之类清凉饮料或淡盐水,以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和盐类。 (2)及时给病人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对于重症中暑者,除应配合医生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外,还应重点记录病人的出入水量,随时测量病人的体温。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1、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防治中暑必备的物品和知识

防治中暑必备的物品和知识 造成中暑的原因高温和烈日是导致中暑的主要原因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环境因素:发生中暑的外界因素主要为高温、高湿、风速小。在高温辐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中易发生。同时也要注意有时虽然气温不高,湿度不大,但由于环境通风较差,也易发生中暑。 在城市中,各种高大建筑物影响空气流通,夏季空调的大面积使用,街道的狭窄及逐渐增多的车辆,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城市绿化面积的减少等原因,形成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的气温。以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多,形成的温室效应,气温呈升高的趋势,这些原因均导致了中暑现象的增多。自身因素:1、产热增加,如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及患有发热、甲亢等代谢增加的疾病。2、热适应差,如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孕产妇、过度疲劳、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 3、散热障碍,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裤、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硬皮病、痱子、大面积烧伤病人恢复的瘢痕。另外,在使用抗胆碱药物、抗组胺药物、抗抑郁药物、

B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酚噻嗪类等药物治疗期间,以及患有脱水、休克、心衰等疾病的患者,也是导致中暑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暑的分类 烈日辐射可致中暑高热1、热射病(中暑高热):是指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源的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生理性 散热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的体温升高,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无汗、意识障碍。多发生于高温作业数小时后,或耐热力下降的持续几天高温后中暑。热射病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日射病”,当在烈日下或强辐射下劳作,由于强烈光线和红外线长时间照射头部,引起头部温度升高,导致脑组织水肿,出现颅内高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剧烈呕吐、烦躁,严重者出现昏迷、惊厥。2、热痉挛(中暑痉挛):由于过度出汗、体内水盐过量损失,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转移至细胞内,肌肉细胞过度稀释,发生水肿,使肌肉产生疼痛性痉挛。热痉挛多见于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年青人,年老者少见,炎热季节刚开始尚未热适应前。表现为严重的肌肉痉挛伴有肌肉收缩时疼痛,以四肢、咀嚼肌多见,痉挛肌肉呈对称性发作,时发时愈,但病人的体温正常。3、热衰竭(中暑衰竭):高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大量出汗,水盐丢失,血液浓缩,黏度增加,细

高温防中暑方案

济南市东宇大街道路改造工程第二标段 高温防中暑方案 目前,已进入盛夏高温季节,施工现场环境温度高,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为确保高温季节安全施工,项目部特制定防暑方案: 一、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对项目部突发管线破坏事故的应急处理。国林耸任组长,韩巍任副组长,成员由黄利明、王艳芳、姜毅、梁强、胡阳、毛振卿、韩丽丽、马晓敏、崔现红组成。 二、应急准备: 根据项目部的实际情况,需配备以下应急救援物资:藿香正气水40盒、绿豆40斤、冰袋数个、药箱1个。 三、预防措施: 1、严格要求集团对高温天气室外作业时间规定:(1)、气温达到32℃以上的天气,各工地从中午12:00到下午2:00停止室外作业;(2)、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各工地从中午11:00到下午3:00停止室外作业;(3)、气温达到37℃(含)以上的天气,各工地从上午10:00到下午4:00停止室外作业。 2、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切实做到劳逸结合;施工队伍应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食堂准备大量的蔬菜、适当的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 3、要预防中暑的发生,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①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室内配备电扇通风、降温;②高温下工作时间不

宜过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③降低劳动强度,备好防暑降温用品。 4、身体感觉有所不适立即停止作业,在阴凉通风处休息。 5、项目部为施工队伍提供防暑降温品。 6、对职工进行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职工知道中暑症状及应急救护措施。 附:防暑降温知识 一、中暑症状表现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C。 2、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C。 3、重度中暑除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 二、发生中暑时的应急措施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人工散热: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冰敷: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中暑急救演练

取料作业区中暑自救与互救预案演练方案 一、目的: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提高作业区各班班长与岗位工人对发生中暑事件后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检验预案的可 行性,确保员工自我保护能力或中暑人员得到有效的救治,及员工对急救措施及预案的有效掌握,特制定演练方案。 二、组织结构: 组长:凌晖 组员:卜和雄杨开溪盛长喜黄文辉杨开文陈健周文杨海斌参加人员:作业区全体员工及机电厂职工 三、演练时间: 2009年7月29日集中进行演练和观摩。 四、模拟事件: 2009年7月29日取料作业区一位取料机司机在取-1岗位进行更换托辊作业时,发生中暑现象。共同作业的另一司机立即将随身携带的防暑药品喂服。随后打电话通告班长,班长带人到现场,紧急将中暑人员抬作业区院内至阴凉通风处,对中暑人员进行现场救治。 五、演练救治步骤: 1、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卧,同时垫高头部, 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穴位治疗: 掐人中:(位置)人中穴位治疗沟上、中1/3交界处,(手法)将大拇指用布包裹按压人中,稍用力。 掐合谷:(位置)拇食两指并拢,肌肉最高处。 开印堂:(位置)两眉毛内侧端之中点,(手法)用大拇指沿印堂内、外按摩。 按揉四肢:使血管扩张和加速血运经以上处理,一般半小时至数小时内可恢复。 3、物理治疗:用冷水檫身(部位:颈部、两腋下、腹股沟等处) 并用风扇吹风,在此过程中,必须用力按摩患者四肢,防止周 围血循环停滞。 4、清醒后,补充盐饮料,服人丹、十滴水。 5、如情况严重已危及心跳和呼吸,应立即行徒手心肺复苏急救; 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58651120送至医院进行急救。 六、评审: 评审成员由组长、付组长及组员担任

夏季防中暑安全知识宣传

气温升高应注意防暑降温,当气温超过37℃以上,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当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通风较差、湿度较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 一、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可分为以下几种 1、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及行走不稳。 2、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3、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烦躁不安,口渴、尿少、昏迷等症状。 二、中暑的预防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加强预防可以减少发病率,中暑的预防应注意几点: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高温作业,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2、降温。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 起的症状。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应该立即送医院诊治。

三、出现中暑症状的处理 1、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 2、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时,可以在澡盆中用温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浴上半身。 3、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这时应取昏迷体位。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注意保证呼吸道畅通。 4、对在高温季节中暑的人员,首先以救人为主,将中暑人员安置在通风降温的室内,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四、预防中暑还应注意哪些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2、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 3、不饮酒或尽量少饮酒。班前6小时之内不要饮酒,特别是酒精度很高的白酒。 4、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中暑急救方法措施

1.中暑先兆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22.中暑初期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 33.轻度中暑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44.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腹部或肢体痉挛;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急救的方法1.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多喝水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2.中暑初期应迅速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降温,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3.轻度中暑可以为患者泼水。 泼在皮肤上的水,蒸发较快,以增加降温的效率。 或者用冷毛巾湿敷患者,如果可能,将患者移到有冷气设备的地方4.初期与轻度时,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5.重度中暑时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注意事项中暑后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解暑类的药物等来进行解暑平常可以多喝点淡盐水,豆浆,绿豆汤之类降暑饮品,午后尽量不要出门,预防中暑建筑施工现场中毒及中暑急救常识2017-04-13 16:42 | #2楼施工现场发生的中毒主要有食物中毒、燃气中毒及毒气中毒;中暑是指人员因处于高温高热的环境而引起的疾病。 1. 食物中毒的救护(1)催吐:用筷子、勺把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 (但对腐蚀性毒物中毒时则不宜催吐,因为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处于昏迷休克或患有心脏病、肝硬化等也不宜催吐。 )(2)洗胃:神志清醒者,用大量清水分次喝下后,用催吐法吐出,初次进水量不超过500毫升,反复进行,直至洗出无色无味为

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2014版)

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2014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05-30 我国每年因高温中暑导致的疾病和死亡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是预防和减少高温中暑发生的重要干预途径。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根据既往资料,并借鉴和参考美国疾控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的相关资料,编写了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供各级疾控机构在健康宣教和风险沟通时参考使用。 要点: ?高温引起的不适、疾病或死亡是可 以预防的。 ?老年人(65岁以上)、婴幼儿和儿童、 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户外工 作及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人员等是高温 中暑的高危人群。 ?凉爽通风的环境是防止高温引发的 不适、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好保护措施。 ?当气温达到32摄氏度及以上时,应 尽量留在室内并保持通风;避免正午出 行,或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夏季要关注当地天气预报等相关报 道。必要时可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或拨打

12320公共卫生热线,以获取相关健康安 全的最新信息。 ?多喝凉水及不含酒精的饮料,增加 液体的摄入量。 ?不要把婴幼儿和儿童单独留在车 里。 一、为什么会发生高温中暑? 在炎热的夏季或初秋,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高温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红疹、发热、皮肤疼痛、肌肉疼痛、疲倦、继而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

高温引起的不适或疾病,按严重程度轻重可分为热疹、晒伤、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温而导致的不适、疾病和死亡是可以预防的,但每年仍然有很多人死于高温。因此,如何防止中暑,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当人们的身体无法及时补偿液体并适当地降温时,高温引起的不适或症状就会出现。当一个人的体温迅速升高时,过高的体温便有可能损害大脑及其它重要器官。 在高温的环境中,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体温的自我调节。当空气湿度较高时,会阻止汗液的正常蒸发,从而妨碍身体迅速释放热量。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发热、脱水、心脏病、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晒伤、处方药及饮酒等。此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 二、什么人中暑的风险最大? 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同时应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三、怎样做可以预防中暑的发生? (一)大量饮水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

高温季节防中毒防中暑紧急处置预案

高温季节防中毒防中暑紧急处置预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防疫法》 4、江苏省及盐城市的有关卫生防疫管理规程 5、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手册 二、高温对人体的影响: ) 1、建筑业的特点: 建筑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在施工过程中,露天作业的环境较多,除了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地面、施工作业面及周围物体放出的热量的辐射,尤其是地下室及井道、地下管道等处的施工,通风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湿热环境,高温作业对人体可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对热末适应等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可能使人中暑。 2、对中暑的认识: 中暑对广大职工的影响很大,因此了解中暑有关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对我们及时发现中暑,采取有效措施十分重要和必要。中暑是急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有以下四种类型: ⑴热射病: 本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其病情危急,死亡率高。一般认为主要量由于机体产热与获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而体温不断增设所致。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为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皮肤干热发红,多数病例骤起昏迷,肛温在41℃以上。 ⑵日射病: 是由于太阳辐射或强烈的热射线直接作用于无防护的头部,致使颅内受热而温度升高,脑膜和脑组织充血所引起。其症状为头晕、剧烈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兴奋不安或意识丧失,亦可体温升高。

: ⑶热痉挛: 它是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由于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引起缺水、缺盐而发生肌痉挛。痉挛以四肢、咀嚼肌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剧痛难忍,体温多正常,患者神志清醒。 ⑷热衰竭: 亦称为热晕厥或虚脱。发病机理还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引起颅内供血不足所致,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便意、大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脉搏细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继以晕厥。 3、中暑的分类: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 ⑴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性、脉搏频数、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尚能坚持工作者。 ⑵轻症中暑是指具有前述中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经短时间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者。 - ⑶重症中暑是指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或在工作中突然晕倒,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或发生热痉挛者。 三、应急措施: 1、技术措施: ⑴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工程技术和工艺和要求合理设计工艺过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这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为了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工艺流程的设计使操作人员尽可能远离热源,同时根据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降温措施。 ⑵通风降温 通常以自然通风方式来降低环境的温度,在建筑工程、职工宿舍、办公室等处均可通过门窗进行自然通风换气。对不可直接用自然通风方式来降温的场所,如井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内等处的工程施工,通风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湿热环境,可以用机械送风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的急救知识 夏天,在闷热的环境中劳动,或在强烈阳光下长时间劳动或走路,尤其是老年人、妇女、体质虚弱者,很容易中暑。 1.临床表现:发生中暑后可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严重的会突然晕倒,不省人事。 2.急救方法 (1)降温: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松解衣扣,给其扇风,同时用凉水擦身,或用凉水毛巾贴敷在病人的头部和胸部。 (2)针刺:对于中暑后昏迷者,可针刺人中、十宣、委中穴。也可用清凉油涂擦病人的太阳穴。 (3)口服解暑药:口服人丹、十滴水,或喝些绿豆汤、冷开水。 (4)对于中暑后高热不退,昏迷不醒者,在做上述紧急处理的同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 3.简易疗法 一方:鲜丝瓜花7~8朵,绿豆60克。先用一大碗清水煮绿豆,将豆煮烂捞出后,放丝瓜花煮沸,1次口服, 二方:藿香l0克,银花l0克,连翘l0克,六一散30克。水煎放冷后顿服。 三方:莲叶梗30克,柳叶3克,薏苡仁l0克,扁豆l5克,加水3碗,煎至l碗,1次顿服。

高温预防中暑手抄报内容

高温预防中暑手抄报内容 夏天到了,由于气温高,天气炎热,提醒大家在出门前做好一切防晒防暑措施,注意室内外温度的调节,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 天气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清凉油、风油精等。在高温作业场所,企业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工作人员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用莲子、薄荷、荷叶与粳米、冰糖煮粥不仅香甜爽口,还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常见的药物和食物有: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

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以开水泡代茶饮。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西瓜:西瓜是天然的白虎汤,具有很好的清热养阴作用,是夏天去暑消喝的佳品。 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 中暑按病情轻重可分为: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0c。此为中暑的先兆表现,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2、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

(新)高温作业慎防中暑

高温作业慎防中暑 近段时间,高温频袭,不少职工在炎炎酷热下仍坚持工作,各级工会也相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一线职工送清凉,同时提醒企业和职工要做好防护措施,预防中暑。 高温作业分类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高温作业可分为下列三个基本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上的锅炉等。 这类生产场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热源,如:冶炼炉、加热炉、窑炉、锅炉、被加热的物体(铁水、钢水、钢锭)等,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散热,使周围物体和空气温度升高;周围物体被加热后,又可成为二次热辐射源,且由于热辐射面扩大,使气温更高。在这类作业环境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热,即对流热(被加热了的空气)和辐射热(热源及二次热源)。对流热只作用于人的体表,但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辐射热除作用于人的体表外,还作用于深部组织,因而加热作用更快更强。这类作业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多较低,形成干热环境。人在此环境下劳动时会大量出汗,如通风不良,则汗液难于蒸发,就可能因蒸发散热困难而发生蓄热和过热。 2、高温高湿作业其气象特点是气温、湿度均高,而辐射强度不大。高湿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例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常高达90%以上;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可达95%以上,如通风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人在此环境下劳动,即使气温不很高,但由于蒸发散热更为困难,故虽大量出汗也不能发挥有效的散热作用,易导致体内热蓄积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发生中暑。 3、夏季露天作业如:农业、建筑、搬运等劳动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夏季露天劳动时还受地表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虽较高温车间为低,但其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且头颅常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此时如劳动强度过大,则人体极易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材料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预防知识培训材料 盛夏高温季节来临,作业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安全非正常事件多发时期。 一、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㈠各单位在布臵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当日气温条件,并布臵好防暑降温及安全注意事项。高温天气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气温情况安排好作业人员以及布臵好防暑降温安全注意事项。 1.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2.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4.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轮换作业制,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员工加班。 ㈡高温作业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高温防护: 1.高温区域从事电焊、装配等高强度作业时,作业组人员至少3人以上,并至少安排1名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控;

牵涉到危险作业的,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 2.高温天气,作业人员要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作业,确实需要长时间作业的点,要搭设遮阳设施; 3.在高温区域进行(尤其是密闭狭小空间)作业时,根据现场情况设臵通风措施,达到散热目的; 4.夏季人员作业时,在高温区域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各单位应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轮换式作业,让作业员工得到充分休息。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在高温区域的持续劳动时间; 5.高温天气在密闭狭小空间作业时,必须保证强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控; 6.各单位、车间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员工供给足够的饮用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各作业组在高温天气作业过程中必须携带好防暑降温药品及饮用水; 7.员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轻度中暑症状时,一定要停止作业,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出现重症中暑的情况,要立即汇报上级领导,请以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二、防暑降温知识 ㈠中暑症状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防中暑安全培训 高温季节,天气炎热,为切实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改善施工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和高温中暑等事件发生,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特进行此次培训。 一、中暑的类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 工程施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处于露天作业环境下的施工人员,除了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地面、施工作业面及周围物体放出的热量的辐射,高温作业对人体可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对天热不适应等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可能使人中暑。 1、中暑的分类: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性、脉搏频数、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尚能坚持工作者。 、轻症中暑是指具有前述中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经短时间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者。

、重症中暑是指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或在工作中突然晕倒,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或发生热痉挛者。 2、中暑的症状: 中暑是急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有以下四种类型: 、热射病:本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其病情危急,死亡率高。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机体产热与获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而体温不断增设所致。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为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皮肤干热发红,多数病例骤起昏迷。 、日射病:是由于太阳辐射或强烈的热射线直接作用于无防护的头部,致使颅内受热而温度升高,脑膜和脑组织充血所引起。其症状为头晕、剧烈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兴奋不安或意识丧失,亦可体温升高。 、热痉挛: 它是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由于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引起缺水、缺盐而发生肌痉挛。痉挛以四肢、咀嚼肌及腹肌等经常活

中暑急救安全常识

编号:AQ-CS-03318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中暑急救安全常识 First aid knowledge of heatstroke

中暑急救安全常识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暴晒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多汗或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中暑分为中暑衰竭,中暑痉挛,日射病和中暑高热四种类型。 ㈠诊断要点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感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头昏、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口渴、大汗等,此时离开高温环境,略事休息,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伴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大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体温在37.5℃以上等,休息3-4小时后常可恢复正常。 3、重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并伴有昏厥、痉挛、高热等。 ㈡中暑急救

1、将轻度中暑者移至附近阴凉通风处,解衣平卧休息,用湿毛巾置于额部,口服含盐清凉饮料,仁丹、十滴水、麝香正气丸等。 2、肌肉痉挛者,用中等力量按摩。 3、体温升高、神志不清、抽搐等重度中暑应迅速采取降温措施。 ①4℃水浴法:将伤员除头部外,浸在4℃水中,若无4℃水,用凉水也可以,并不断摩擦四肢皮肤,使热能尽快散发;②有条件时可将伤员置空调室中,室温调到25℃左右、或用电扇直吹,并于头部、腋下、腹股沟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同时用冷水擦浴全身。 4、将神志不清的中暑病人送往医院途中应严密观察呼吸、脉搏等情况,保持降温措施。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夏季防中暑安全知识

夏季防中暑安全知识 气温升高应注意防暑降温,当气温超过37℃以上,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当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通风较差、湿度较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 一、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可分为以下几种: 1、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及行走不稳。 2、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3、重症中暑: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出冷汗,头痛、恶心、全身乏力,意识模糊或昏厥等症状。 二、中暑的预防: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加强预防可以减少发病率,中暑的预防应注意几点: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高温作业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2、降温。高温作业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高温作业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应该立即送医院诊治。 三、出现中暑症状的处理 1、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 2、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时,可以在澡盆中用温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浴上半身。 3、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可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4、对在高温季节中暑的人员,首先以救人为主,将中暑人员安置在通风降温的室内,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四、防中暑安全技术措施 1、为高温作业工人提供短袖、短裤等易于散热的工作服。 2、定时、足量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和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饮用时以少量多次为宜。 3、按照规定合理安排轮休,保证职工达到规定的休班次数。 4、工作面温度超过35°时,缩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最高气温超过40°时,必须停止一切露天作业。 5、根据生产特点和采面条件合理安排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工作期间休息次数,杜绝超强度、超时间作业。 6、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