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粘接技术机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釉质粘接机制
微机械固位
树脂突
分子间作用力
粘接剂中的粘接 性单体与 釉质中的钙离子
粘结剂
牙釉质
牙本质
.
8
牙本质粘接机制
非均质性,且较釉质含有更多的水和有机物
牙本质富含充满液体的牙本质小管并与牙髓相通
牙本质矿化基质内含有大量胶原纤维并形成网络结构
.
9
酸蚀-冲洗
1.表面脱矿暴露胶原纤维 2.牙本质小管开放
2、牙本质小管开口增大
机械嵌合
1、微扣锁作用 2、机械嵌合
粘接特点 无混合层
有明显混合层
.
14
全酸蚀粘接系统与自酸蚀粘接系统的比较
酸蚀-冲洗粘接系统
自酸蚀粘接系统
临床操作 酸蚀、粘接分步进行
酸蚀粘接同时进行
特点
•传统方式,粘接强度好
•发展趋势,粘接强
•操作步骤多,易致污染
度较好
•酸蚀牙本质时易刺激牙髓, •操作步骤少
釉柱和釉柱周围的矿化程度不同 酸蚀后两者的脱矿程度不一 釉质表面形成5~50μm深的微孔层,表面呈蜂窝状
.
5
酸蚀后的表面 牙釉质脱矿模式
釉质粘接机制
釉柱中心脱矿
.
釉柱周围脱矿
6
均匀脱矿
釉质粘接机制
酸蚀的作用: 1.溶解釉质表面羟磷灰石,增大表面可湿性和表面自由能,利于粘接剂渗入 2.活化釉质表层,增强极性,易于粘接树脂结合 3.增加粘接面积和粗糙度
牙体粘接技术原理
.
1
发展过程 釉质粘接机制 牙本质粘接机制
.
2
发展过程
20世纪50~60年代 第一代粘接系统 20世纪70年代 第二代粘接系统 20世纪80年代 第三代粘接系统
20世纪90年代初期 第四代粘接系统
酸蚀+粘接
1~3MPa
酸蚀+粘接
大于第一代
釉质酸蚀+牙本质酸蚀+ 预处理剂预处理+粘接
酸蚀-冲洗粘接系统
.
湿润状态
干燥10 状态
预处理剂
酸蚀-冲洗粘接系统
1.单体有亲水性,可渗入牙本 质小 管和胶原纤维间的微间隙
2.溶剂挥发带走水分,有利于疏水 性粘接树脂渗入
3.单体的疏水基团与疏水性树脂发 生粘接
湿润状态的牙本质示意图
.
11
混合层
混合层 (hybride zone)
微扣锁作用 树脂突
导致术后敏感
•混合层厚、完整
.
15
谢谢
.
16
酸蚀-冲洗粘接系统
.
机械嵌合作用 12
酸蚀预处理剂
酸性单体
自酸蚀粘接系统
玷污层
溶解或改性
PH升高,至中性 双性基团的单体
牙本质
脱矿,牙本质小 管和胶原网暴露
.
13
牙釉质、牙本质粘结技术原理比较
牙釉质
牙本质Baidu Nhomakorabea
脱矿模式 粘接机理
1、秞柱中心脱矿 1、表面脱矿,暴露胶原
2、秞柱周围脱矿 结构
3、均匀脱矿
8~15MPa
酸蚀和冲洗+预处理牙本质
+粘接
17~25MPa
.
3
发展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 第五代粘接系统
2000年
第六代粘接系统
2002年
第七代粘接系统
酸蚀和冲洗+ 预处理剂和粘接树脂 20~24MPa
使用前混合自酸蚀预
处理剂和粘接树脂
18~23MPa
单组份一步操作
18~25MPa
.
4
釉质粘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