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2染色体变异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22 染色体变异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断裂的频率
B.染色体缺失了某段,可使生物性状发生变化
C.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生物性状不发生变化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现代遗传技术直接检验
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由于某些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些变化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相应的改变。虽然倒位是某段染色体的位置颠倒,但使其中的基因位置发生了改变,也可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变化。
答案:C
2.(2013·浙江五校联考)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可能产生变异,下列叙述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可遗传变异是( )
A.DNA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发生基因突变
B.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只有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发生在有丝分裂中,A为基因突变,B、C为染色体变异,D为基因重组。
答案:D
3.(2013·南京模拟)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D.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解析: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减Ⅰ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另一种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B 选项属于染色体变异。D选项属于基因突变。
答案:B
4.(2013·福建毕业班质检)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D.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解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B
5.(2013·浙江五校联考)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实施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解析:③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②过程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①过程为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其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答案:C
6.(2013·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调查)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
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只对少数细胞起作用,因此只是少数处在分裂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多数不变。
答案:D
7.(2013·江苏南京期末调研)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
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①F 1――→②雄配子――→③幼苗――→④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
品种
A .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B .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 .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幼苗
D .此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解析:图示为单倍体育种,过程①原理为基因重组;③是将花药培养为幼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④过程应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答案:D
8.下列各杂交组合中,果实中没有种子的是( )
A .用秋水仙素处理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的幼苗,获得的纯合子自交
B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正常西瓜的幼苗,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多倍体自交
C .没有用秋水仙素处理的二倍体不同品种的西瓜幼苗,生长发育成熟后杂交
D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长成的个体作母本,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后自交
解析: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正常西瓜的幼苗,得到的多倍体自交,能产生可育配子,可形成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长成的个体作母本为四倍体,可产生可育配子,二倍体西瓜可产生可育配子,两者杂交可形成三倍体种子,自交后无种子。
答案:D
9.(2013·山东青岛)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 、a 和B 、b 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 .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解析:分析题图,①→②过程和①→④→⑤过程为杂交育种过程,但培养目标不同,前者是为了获得AAbb个体,后者是为了获得aaBB个体。杂交育种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⑦过程是多倍体育种过程,⑦过程发生的染色体变异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而产生的;③⑥表示单倍体育种过程,其中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B
10.(2013·山东淄博一模)已知果蝇的红眼(B)和白眼(b)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代出现了一只XXY的白眼果蝇。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变异原因,下列推断不能成立的是( )
A.该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 b X b Y
B.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X b
C.母本的基因型为X B X b,父本的基因型为X B Y
D.该白眼果蝇个体的出现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解析: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代出现了一只XXY的白眼果蝇,可推知其母本的基因型为X B X b,父本的基因型为X B Y。子代中XXY的白眼果蝇,其基因型应为X b X b Y。该果蝇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应为X b X b,这是由于母本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而导致的,属于染色体变异。
答案:B
11.(2013·大连双基测试)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的顺序排列(St—P—DI);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位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
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
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
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所以发生倒位的果蝇的性状不变
解析: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在大部分的相应部位还存在同源区段,依然可能发生联会;两个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后代或后代不可育;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答案:C
12.如图为科研人员人工繁殖的一母所生老虎,其在大小、形态等方面有一定差异,造成这些变异的类型及其本质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