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教案资料
幼儿园动作发展教案
幼儿园动作发展教案一、教学内容1. 协调性动作:通过跳跃、翻滚、爬行等基本动作,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
2. 精细动作:通过拼图、穿珠、剪纸等游戏,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协调性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
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精细动作水平。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跳跃、翻滚、爬行等协调性动作的掌握;精细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身体协调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器、示范用拼图、穿珠、剪纸等。
2. 学具:拼图、穿珠、剪纸等材料,按小组分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跳跃、翻滚、爬行等协调性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跳跃、翻滚、爬行等协调性动作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精细动作教学(5分钟)a. 拼图游戏:示范拼图方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b. 穿珠游戏:示范穿珠方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c. 剪纸游戏:示范剪纸技巧,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5. 小组比赛(5分钟)a. 各小组进行协调性动作比赛,评选出最佳团队。
b. 各小组进行精细动作比赛,评选出最佳选手。
六、板书设计1. 协调性动作:跳跃、翻滚、爬行2. 精细动作:拼图、穿珠、剪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拼图作品,并拍照记录。
b.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穿珠作品,并拍照记录。
c.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剪纸作品,并拍照记录。
2. 答案:a. 拼图作品:按模板完成。
b. 穿珠作品:按模板完成。
c. 剪纸作品:按模板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a. 注意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教案资料文档全文预览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教案资料文档全文预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有效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游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设计适宜的大动作发展游戏。
教学重点: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促进方法,以及实践操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教学视频、挂图、卡片等。
2. 学具:瑜伽垫、小球、平衡木、跳绳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婴幼儿的大动作发展。
2. 理论讲解:(1)介绍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讲解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设计大动作发展游戏。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游戏。
(2)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以爬行为例,讲解如何引导婴幼儿进行爬行训练。
5. 随堂练习:学生模拟婴幼儿进行爬行、走路、跑跳等动作的训练。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 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方法(1)游戏设计(2)日常活动引导3. 实践操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游戏,并说明适用年龄段。
答案示例:游戏名称:快乐小球适用年龄段:12岁游戏方法:让婴幼儿在瑜伽垫上爬行,追逐小球,并在抓到小球后尝试站立、走路。
2. 作业题目:简述如何引导婴幼儿进行走路训练。
答案示例:引导婴幼儿进行走路训练的方法:(1)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婴幼儿有足够的信心尝试走路。
(2)在婴幼儿前方设置吸引其注意的玩具,引导其向前走路。
(3)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婴幼儿的自信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操作环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教案资料文档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教案资料文档一、教学内容1.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与关键期;3. 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阶段及关键期;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状况的能力;3. 使学生掌握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方法与策略,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与关键期。
教学重点: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促进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实物模型;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概念与特点:(1)讲解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本概念;(2)分析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3)举例说明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具体表现。
3. 阶段与关键期:(1)介绍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四个阶段;(2)讲解各个阶段的关键期;(3)分析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
4. 促进方法与策略:(1)讲解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方法;(2)介绍实践中的具体策略;(3)举例说明如何将这些方法与策略应用于实际。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促进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与关键期;3. 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促进方法。
2. 答案:(1)观察婴幼儿的大动作发展状况;(2)分析其发展阶段与关键期;(3)根据发展阶段,采取适当的促进方法与策略;(4)定期评估婴幼儿的大动作发展水平,调整促进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的参与度如何等。
2. 拓展延伸:(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2)参加实践活动,观察婴幼儿的大动作发展状况,提高自己的观察与分析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与关键期;2. 教学重点: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促进方法;3. 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精选文档】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听讲较为认真,表现较为优异,但是个别人总是会思想开小差,
希望这种现象以后尽量少出现。
(六)作业布置
1,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何在?
2,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以及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对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教科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本节课同学们认真听讲,完成较好!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
幼儿时期发展起来的运动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在婴儿时期,是转头抬头的动作,使其最早将视觉与听觉刺激联合起来,儿童
早期多种感知觉联合活动的经验极其重要,他可以促进大脑相应功能的发展,更
有效的处理外部传来的各种信息,从而对外部刺激作出恰当的反映.
3,促进对“自我”的认识
认识自己是与认识世界同等重要的,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人与外界相
2,促进多种感知觉的联合
人有多种感觉通道,确不能单独依靠其中哪一种,必须将所有的感觉通道都利
用起来,才能得到最佳的发展效果。比如,要学习一个心得词,不仅要听到他的
发音,还要看到他所代表的物体,或者经历他所表示的含义的事情,最后还要亲
口去说这个词,这个过程包括了听觉、视觉、运动觉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婴
干的运动能力,然后才渐渐熟练地长我精细运动技能,主要是头部活动的技能。
3,从笨拙到灵巧的发展
婴儿时期,各种主要的动作形式都出现了,入抓握、走跳、跳跃、抛接等,每
种动作不是一开始就能达到熟悉的水平,而是在不断地联系、运用的过程中逐渐
幼儿动作发展
幼儿动作发展一、动作发展的内容动作发展研究根据参与运动的肌肉和肌肉群的大小,将动作发展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粗大动作是由身体的大肌肉或肌肉群产生的动作,如行走、奔跑、跳跃、投掷和钻爬等;精细动作是指由身体小肌肉或肌肉群产生的动作,如画画、书写、使用筷子等。
二、《指南》将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目标与实施要点三、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上到下,由首到尾幼儿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从头部到下部,从上肢到下肢逐渐发展。
2、从粗到细从幼儿最初发展起来的与大肌肉联系的动作,逐渐发展到与小肌肉相连系的动作。
如幼儿手的动作的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的伸臂,以后逐渐发展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的抓、握、拿等动作。
3、从简单到复杂幼儿最初的动作是身体个别部分的简单动作,如伸伸手、踢踢腿、转转头等,逐渐发展到同时转头、伸手、手眼协调地拿取物体,进一步发展到从事有多种动作组成的游戏活动。
4、从不随意到随意动作的不随意性和随意性,是从动作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来区别的幼儿的动作最初不是随意动作,是无目的、由客观刺激引发的,加之头随着光线的方向转动,有东西接触幼儿的手,幼儿的手就去抓摸。
以后,随意动作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客观刺激不在眼前或没有直接接触幼儿,动作也会出现而且通过动作,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接触事物、认识事物。
5、由近而远幼儿最早发展的是身体中部的动作,如头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才是双臂和腿部有关规律的动作,接下来就是腕、手,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最晚。
四、幼儿动作发展的关键经验粗大动作发展的关键经验1、幼儿走步动作的关键经验2、幼儿跑步动作的关键经验3、幼儿跳跃动作的关键经验4、幼儿投掷动作的关键经验5、幼儿钻爬动作的关键经验幼儿十分喜欢钻爬的活动,只要看到较低的障碍物,他们都会设法通过。
从婴儿七八个月就开始尝试腹部着地爬。
钻爬时,由于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差,在屈腿、弯腰和团身方面还不能较好地运用,因此不能迅速、准确地通过障碍物。
简述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幼儿动作发展受到生理和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了解这些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一、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幼儿动作发展首先表现为全身性的、笼统性的、非精细的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为局部的、精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例如,幼儿初学画画时,常常是笼统地画一个近似圆形代表头部,而在成人指导下,他们逐渐能画出更精确、更细致的头部轮廓。
二、从无意到有意发展的规律
幼儿动作最初是由自身生理发育的需求所驱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生理需求逐渐转化为心理需求,动作的发展也逐渐从无意向有意转化。
例如,幼儿在初学走路时,是因为生理上有了走的需求而开始尝试站立和行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逐渐理解行走的意义,如为了到达某个目标或获得某个物品,从而主动地行走。
三、从分化到整合的规律
幼儿动作最初是局部的、独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局部的动作逐渐整合起来,形成更为完整、更为协调的动作。
例如,幼儿在初学骑车时,可能先分别学习掌握平衡和蹬踏两个独立的动作,随着练习的深入,这两个动作逐渐协调起来,最终实现完整、流畅的骑车动作。
四、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幼儿动作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的,从初级到高级的。
例如,幼儿在初学写字时,可能只能写出简单的线条和图形,随着练习的深入,他们逐渐能写出更为复杂、更为精细的文字。
总之,幼儿动作发展呈现出多种规律和特点,这些规律和特点揭示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在机制。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从整体到局部,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动作近远规律,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从无意到有意等。
规律一: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从整体到局部
比如:满月前的儿童受到痛刺激后,边哭喊边全身乱动,现在我们手部不小心烫伤时会下意识的甩手。
儿童最开始动作的特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我们的动作能够更加的分化,专门化。
规律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
比如:“三翻六坐七八爬”,儿童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
规律三: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动作近远规律
比如:靠近头部和躯体的部分先发展,远离身体中心部分动作后发展,儿童动作发展是最早出现头和躯干的动作,其次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规律四: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
儿童先发展的是大肌肉动作,先学会的是手臂和腿部的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
孩子先学会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也是大动作的发展,逐渐发展到小班的时候可以使用勺子吃饭,中班的时候可以使用筷子吃饭。
规律五: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从无意到有意
无意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力努力,有意是指有目的,需要意志力努力。
比如:人一出生就具备的眨眼、吮吸等动作都属于无意动作,我们学习一支舞蹈或者是一组动作都属于有意动作。
关于幼儿园的动作发展教案
关于幼儿园的动作发展教案动作发展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全面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目标:1. 促进幼儿的肌肉发展,增强他们的力量、灵活性和耐力。
2. 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空间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4.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活动:1. 游戏:小跑步(培养幼儿的耐力和协调性)步骤:a.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起跑线上。
b. 教师发出起跑信号后,幼儿开始小跑步,尽量跑得快,但不可拼命奔跑。
c. 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幼儿为胜利者。
2. 游戏:动物模仿游戏(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步骤:a.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不同的位置。
b. 教师出示一张动物图片,例如狗、猫、鸭子等,幼儿必须模仿所示动物的动作。
c. 教师随机选择一个小组,观察幼儿的表演,并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3. 活动:跳绳比赛(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步骤:a. 给每个幼儿发放跳绳,并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跳绳技巧。
b. 教师发出开始信号后,幼儿开始跳绳比赛,尽量连续跳跃。
c. 跳绳比赛结束后,评选出跳得最多,跳得最好的幼儿,给予他们奖励。
4. 游戏:拔河比赛(培养幼儿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精神)步骤:a. 将幼儿分成两个团队,让他们站在同一直线两端,各自握住绳子。
b. 教师发出开始信号后,两个团队开始拔河比赛,力量大的团队将另一团队拖向自己的方向。
c. 拔河比赛结束后,评选出胜利的团队,并给予他们奖励。
5. 活动:平衡走(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空间意识)步骤:a. 在室内或室外设置一个平衡木,让幼儿依次走过去并保持平衡。
b.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难度,例如让幼儿走得更快或者走得更曲折。
c. 对于走得最稳定的幼儿,给予他们奖励。
总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游戏和活动,我们可以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幼儿园动作发展教案
幼儿园动作发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动作发展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动作技能训练,如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的练习,以及简单的协调性、平衡性、灵活性训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提高动作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运动习惯。
3. 培养幼儿在团队活动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
教学重点:基本动作技能的掌握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播放器、口哨、平衡木、跳绳、圈圈等。
学具:每人一条跳绳、一个圈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小动物运动会”的游戏,让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跑、跳等动作,引导幼儿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基本动作技能训练(10分钟)(1)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动作,如走、跑、跳、爬等。
(2)幼儿跟随教师进行基本动作练习。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个动作,如跳绳,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动作要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跳绳、平衡木、圈圈等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团队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接力赛”,让幼儿分组进行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本节课主题:基本动作技能训练2. 教学内容: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协调性、平衡性、灵活性训练3.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团队协作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进行户外运动,选择一种基本动作进行练习。
答案:以走为例,可以安排幼儿与家长一起散步,注意走路的姿势和步伐。
2.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运动的画。
答案: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动作技能掌握不足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运动会,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运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
《幼儿早期动作的发展规律和分类》教案
能够对幼儿早期动作的行为或表现进行分析、判断,指出幼儿动作的类别、动作发展的规律和进程并说明原因。
素养目标
重视幼儿早期动作的学习,培养“知幼、爱幼、育幼”的职业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并进一步掌握幼儿早期动作发展的规律及进程。
教学难点
对幼儿早期动作的行为或表现进行分析和判断,简单解说判断依据。
教学方法
梳理知识框架,巩固教学重、难点。
课后拓展
课后
拓展
布置实习任务:观察、记录和评价你所在实习班或小区里某位幼儿的动作表现及行为,写明评价的依据或理由(300字以内)。将完成的作业发回班群。
领取并完成作业。
实现知识、经验的迁移,在幼儿园实践或日常生活中提高观察、理解和分析幼儿早期动作学习的能力。
3.勾画教材,做批注。
明确学习主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成知识目标。
讲解新课
1.点评预习任务问题2,提问。
问题2: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幼儿,他们早期动作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进程是否相同?为及进程。
(1)幼儿早期动作的发展规律
整体分化规律、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正反规律
达成素养目标。
小结
1.播放板书并提问。
板书:
问题4:幼儿早期动作的分类依据及内容分别是什么?
问题5:幼儿早期动作的发展规律都有哪些?
问题6:幼儿早期动作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中与本小节内容相关的练习,将答案传回班群。
1.观看课件,翻阅教材,回答问题,复述板书。
2.领取并完成作业。
(2)幼儿早期动作发展的进程
3.提问。
问题3:幼儿早期动作的发展和学习具有哪些价值或意义?
4.总结学生的回答,归纳幼儿早期动作学习的意义。
幼儿健康关于动作发展的教案
幼儿健康关于动作发展的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健康关于动作发展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整体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2. 掌握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阶段和相关的发展要点。
3. 提供鼓励和支持,促进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教案步骤:1. 导入阶段:a. 引入话题:与幼儿互动,提问“你最喜欢做哪些运动?为什么?”b. 引发学习兴趣:播放一段宝宝运动发展的视频,激发幼儿对动作发展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阶段:a. 分享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阶段:爬行、翻滚、坐立、站立、行走、奔跑等。
b. 介绍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对幼儿身体发展的重要性。
c. 强调幼儿动作发展对协调能力、平衡感、肌肉力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3. 实践体验阶段:a.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扮演某个动物,并模仿该动物的动作,例如狗爬行、兔子跳跃等。
b. 操练技能:引导幼儿进行跳绳、跳高等运动操练,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灵活性。
c. 自由活动:提供多种玩具和装备,让幼儿自由选择参与各种运动,如滑滑梯、踏板车等。
4. 总结阶段: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询问幼儿“你今天学到了哪些关于动作发展的知识?”b. 强调动作发展对幼儿健康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
c.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各种运动,并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模仿动物动作,并准确表达自己所扮演的动物。
2. 观察幼儿在操练技能环节中的运动协调性和动作灵活性。
3. 观察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能力展示。
教案延伸:1. 给予幼儿家庭作业,要求他们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活动。
2. 鼓励幼儿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如足球、游泳等,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动作技能。
教案附加提示:为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请确保活动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性,并在活动开始前对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
在实践体验阶段时请提供足够的成人监护,并确保幼儿参与的活动适合他们的年龄和能力水平。
儿童动作的发展
三、动作发展的一般进程
(一)行走动作的发展变化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
七个月,试着爬行,主要依靠膝盖和大腿的移动。八个
月,匍匐爬行,腹部贴地,用腹部手臂带动身体和两腿
前进;扶着能站立。10个月,用手和膝盖爬行。身体
不着地,手臂和腿交替移动;能扶着东西自己站起。
12个月,能扶着行走。15个月,能独立行走。18个月,
理论观点: • 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劳,为了放松自 己,消除疲劳,就产生了游戏。游戏不是发泄剩余精 力,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 • 儿童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缺乏,难 于适应复杂的外部世界,很容易产生疲劳,需要游戏 来使自己得以轻松和恢复精力。
5、成 熟 说
代表人:荷兰 博伊千介克 F·Buytendijk
儿童动作的发展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的原则)
1、从上到下,头尾律
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从头部到下部,从上肢 到下肢逐渐发展。
2、从大到小
这是指儿童最初发展起来的是与大肌肉相联系的动作。如儿童 手的动作的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的伸臂,以后逐渐 发展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的抓、握、拿等动作。
5、由整体到局部
6、由近而远
二、第一批动作(无条件反射)
1、食物反射。接触婴儿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
2、防御反射。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刺激或 痛觉刺激产生泛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3、定向反射。儿童出生后不久,约在两周左右,就能 对强烈的刺激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向光源或暂时停 止吸吮动作)
不会使用拇指,能够把东西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手
眼协调,看到物体后能用手抓住他。八个月,抓握物体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教案资料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教案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部分,具体章节为第三章节,内容包括婴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的特点、意义以及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有效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婴幼儿的大动作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具体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教学视频、PPT、挂图等。
2. 学具:婴幼儿玩具、爬行垫、平衡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结合PPT和挂图,讲解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基本特点、意义以及促进大动作发展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某一婴幼儿大动作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学具进行实践操作,体验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2.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意义3. 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某一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案例,提出具体的促进方法。
2.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亲子游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婴幼儿大动作发展领域的前沿动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4. 实践操作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视频素材,确保视频清晰、易懂,能直观地展示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特点。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指导》配套教案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指导》配套教案示例文章篇一:《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指导》教案一、课题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指导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阶段特征。
2. 使学生掌握不同阶段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指导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视和关注,提高学生的育儿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婴幼儿大动作(如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等)和精细动作(如抓握、捏取等)发展的顺序和特点。
- 根据婴幼儿动作发展阶段给予正确的指导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婴幼儿动作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并能针对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指导操作,尤其是在家庭环境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婴幼儿动作发展案例,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阶段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指导策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5分钟)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小婴儿啊?(学生回答有)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婴儿刚开始的时候连头都抬不起来,过了几个月就能坐起来,然后慢慢就会爬会走了呢?这就是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神奇之处。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指导。
(二)婴幼儿大动作发展(20分钟)1. 教师讲解- 教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讲讲婴幼儿大动作发展。
在0 - 3个月的时候,小婴儿主要是会一些反射动作,像吸吮反射、握持反射。
3 - 6个月呢,他们开始能抬头了,就像小豆芽从土里慢慢冒尖一样。
这时候我们可以在宝宝清醒的时候让他趴在床上,用一些颜色鲜艳的小玩具在他眼前晃动,吸引他抬头看。
- 6 - 9个月的时候,很多宝宝就会翻身了。
这就像小虫子在地上翻了个身一样有趣。
家长要给宝宝创造足够的空间,周围不要有危险的东西,让他能自由地翻身。
- 9 - 12个月,宝宝开始尝试坐立。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教案资料文档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教案资料文档一、教学内容1.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与特点;2. 影响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与特点;2. 掌握影响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因素;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操作,提高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影响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因素。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婴幼儿大动作发展视频资料;2. 学具:婴幼儿大动作发展观察记录表、相关研究文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婴幼儿大动作发展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与特点,让学生对大动作发展有全面的了解。
3. 讲解:分析影响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因素,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4.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具体案例提出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策略。
5.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与特点2. 影响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因素3. 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2)分析影响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因素。
(3)针对一个具体案例,提出促进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策略。
答案:(1)阶段: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跃。
特点:由上至下、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协调到协调。
(2)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成熟、教育干预等。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案例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学生对婴幼儿大动作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章 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 三、动作技能发展的顺序 动作技能发展的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 —— 了解动作技能 2、联合阶段 —— 尝试错误学习 3、自主阶段 —— 有效的反应,并与其他动作整合
7
第五章 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影响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因素 一、生理成熟 代表人物:格赛尔 代表性实验:“双生子爬梯实验”
前
10
8
第五章 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影响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因素 二、教养环境 代表人物:华生 新几内亚婴儿在独坐之前就能靠双手扶住东西站立; 非洲婴儿头直立较早; 中国“视线跟随”较丹佛小儿早,但粗大动作“翻身、俯卧
举头等”较晚。
9
第五章 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影响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因素 三、个体差异 根据个体的不同发展不同的动作 四、后天的学习和训练 学习和训练可以使动作发生和熟练的年龄提
3
第五章 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 一、手和手指操纵物体的顺序 根据格赛尔的研究 5、9个月 拇指与食指成相对位置捡起积木 6、10个月 用精确的钳抓动作抓住弹丸 7、1岁 模仿成人写字,用笔乱涂(无意识) 8、1.5岁 自发地、充满精力地用笔涂写
4
第五章 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 一、手和手指操纵物体的顺序 根据格赛尔的研究 9、2.5岁 用笔照样画垂直线 10、3岁 按照样子画圈 11、4岁 勾出菱形轮廓 12、5岁 根据范例画出三角形和棱柱
5Leabharlann 第五章 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幼儿园动作发展教案
幼儿园动作发展教案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动作发展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合理的动作发展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
本教案将从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评价等方面,设计一套全面的动作发展教案。
一、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性1. 动作发展与幼儿综合发展密切相关。
动作是儿童认识和改造外界的基本手段,通过动作能够感知世界,开发自身潜能。
2. 动作发展与认知能力提升有关。
动作发展是儿童思维和认知发展的基础,通过动作让幼儿体验和探索,帮助他们建构认知结构。
3. 动作发展与社交能力培养息息相关。
通过合作性的动作活动,幼儿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能力。
包括跳跃、奔跑、投掷、接住等基本动作的运用与发展,提高幼儿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和方向感。
让幼儿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空间位置、方向、距离等概念。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他人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活动和竞技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动作发展课前准备- 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如宽敞的活动场所、安全的活动器材等。
- 整理教学材料,如纸条、球类等。
2. 活动一:跳跃类活动- 布置合适的场地,设置跳远、跳高器材。
- 引导幼儿参与跳跃活动,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 鼓励幼儿在跳跃中表现自己,提供积极评价和鼓励。
3. 活动二:奔跑类活动- 设计奔跑活动,如追逐游戏、障碍赛跑等。
- 引导幼儿参与奔跑活动,并注重他们的速度和协调性。
- 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幼儿讨论和总结,分享他们在奔跑中的体验。
4. 活动三:投掷和接住类活动- 准备适当的投掷和接住器材,如球篮和软质球。
- 分组进行投掷和接住游戏,锻炼幼儿的目标感和反应能力。
保教知识和能力《幼儿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
04
保育知识与技能应用
合理膳食营养搭配
均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 进身体发育。
限制加工食品和高糖饮料的摄入,以 降低幼儿肥胖和慢性疾病的风险。
多样化食物
提供多种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 谷类、蛋白质来源(肉、鱼、豆类 等),以满足营养需求。
03
锻炼因素
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可以促进 幼儿骨骼、肌肉和心肺功能的发育。
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如佝偻病、贫血等会影响幼 儿身体发育,需要及时预防和治疗。
05
04
睡眠因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幼儿身体的恢复和 生长激素的分泌,对身体发育至关重 要。
身体发育评估方法
头围和胸围测量
头围反映脑发育情况,胸围反 映胸廓和肺部发育情况。
02
幼儿身体发育概述
身体发育阶段性特征
胎儿期
新生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身体各器官和组织 在母体内逐渐发育成形。
从出生到满28天,身体各系统功能开始适 应宫外环境,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和黄疸 等现象。
婴儿期
幼儿期
从满月到满1周岁,身体生长迅速,各系统 器官继续发育和完善,出现抬头、翻身、 坐、爬等大动作。
保教知识和能力《幼儿身体 发育和动作发展》
目 录
• 引言 • 幼儿身体发育概述 • 幼儿动作发展概述 • 保育知识与技能应用 • 教育引导策略探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02
03
提高保教质量
通过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 动作发展的规律,提高保 教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教案 第4课 了解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和规律
课题了解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和规律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和规律(2)掌握婴幼儿动作的类型素质目标:(1)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关注婴幼儿教育事业的最新动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2)遵循婴幼儿的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和规律教学难点:婴幼儿动作的类型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2 min)→案例导入(10 min)→传授新知(18 min)→课堂讨论(15 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15 min)→课堂实训(2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文旌课堂APP或其他学习软件,观看婴幼儿相关活动的视频,分析婴幼儿的各种动作,从中捕获婴幼儿心理,并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课前任务通过课前的预热,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考勤(2 min)⏹【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案例导入(10 min)⏹【教师】讲述“团团游泳”案例,然后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刚出生三天的婴幼儿会游泳、会“学走路”吗?⏹【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了解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和规律通过案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授新知(18 min)⏹【教师】讲解新知,介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和婴幼儿动作的类型一、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婴幼儿动作是婴幼儿早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个体生存和生活最基本的能力。
动作本身不是心理,但动作发展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自我的途径包括:
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反省自
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
点。自我观察是我们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与评价,冷静地分析。对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我们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这也是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们常常用“稚拙”这样的词来形容幼儿的憨
态可掬,正反映出幼儿时期动作的不灵活、不协调这种自然状况。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
1,增加感知信息
各种动作的发展及利用这些动作而进行的身体的各种活动,可以使儿童有可能
看到更多,听的更多,接触更多。婴儿首先要通过自己身体的活动,得到大量的
2,促进多种感知觉的联合
人有多种感觉通道,确不能单独依靠其中哪一种,必须将所有的感觉通道都利
用起来,才能得到最佳的发展效果。比如,要学习一个心得词,不仅要听到他的
发音,还要看到他所代表的物体,或者经历他所表示的含义的事情,最后还要亲
口去说这个词,这个过程包括了听觉、视觉、运动觉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婴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
授课日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班级
课题: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以及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对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教科书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本节课同学们认真听讲,完成较好!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大文豪苏轼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认识自己有时候的确比较难,一般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的人对我们
的态度和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态度。
4,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
人,生性要动,这是动物的本能,儿童的天性中“好动”的哟点尤为明显。掌
握了运动的能力,儿童就能在身体的活动中得到这方面的满足,得到愉悦的情绪
互交流的作业,人对自己的认识,始于对自己的身体,以及自己的身体与其他人
与物之间关系的感知认识,这正是从身体运动过程中发张起来的。
一个幼儿,由于能自如的控制和运用自己的肢体,就会切实了解自己的存在和力
量,经管这种了解还是无知的,但是他对儿童今后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恰当发
展有重要影响。
认识的制高点是自我认识。教师和父母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认
体验。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听讲较为认真,表现较为优异,但是个别人总是会思想开小差,
希望这种现象以后尽量少出现。
(六)作业布置
1,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何在?
2,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们在课堂上所讲的东西都是最浅显的东西,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听讲。
(二)复习提问
1,精细动作的发展有哪些?
2,大肌肉动作的发展有哪些?
(三)新课引入
幼儿动作的发展虽然可以从大肌肉运动和精细运动的角度分别去考察其特点,
但这些动作的发展在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接下来,我们讲系统的去学校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
一、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上到下的发展
2,从大到小的发展
3,从笨拙到灵巧的发展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
1,增加感知信息
2,促进多种感知觉的联合
3,促进对“自我”的认识
4,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
5,
教案纸
(一)作业点评
上一节课同学们作业完成情况较好,但是有个别同学们出现了抄袭的现象,我
本体感觉和平衡觉的信息;一旦他能他能抬头、能坐起来,他的视野就会摆脱了
平面的限制,可以看到一个立体的世界;当他自由行走一会,就开始去看,去摸,
去尝试更懂的东西了,没有身体的运动,感知觉就不会哟丰富的原料,心理发展
便会受到局限,这种“原料”的丰富或缺乏,在婴幼儿早期影响甚大,如果在这
个时候缺乏丰富的刺激,会对今后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
自我观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a.自身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包括外貌、风度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观察;
b.自我形象的观察,主要对自己在所生活的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
举止表现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观察.
c.自己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政治态度、道德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性
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
幼儿时期发展起来的运动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在婴儿时期,是转头抬头的动作,使其最早将视觉与听觉刺激联合起来,儿童
早期多种感知觉联合活动的经验极其重要,他可以促进大脑相应功能的发展,更
有效的处理外部传来的各种信息,从而对外部刺激作出恰当的反映。
3,促进对“自我”的认识
认识自己是与认识世界同等重要的,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人与外界相
(四)新课讲授
一、幼儿设计发展的规律
1,从上到下发展
婴幼儿的活动能力,先是头部的发展,如觅食的运动、吸允动作,以及眼部的
视觉活动等,然后依次是抬头、挺胸、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技能的发展,
表现出明显的从头部到下肢的运动能力依次发展的趋势。也有人称之为“头尾趋
势”。
2,从大到小的发展
这里指的是大肌肉运动能力于小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婴儿先掌握了肢体、躯
干的运动能力,然后才渐渐熟练地长我精细运动技能,主要是头部活动的技能。
3,从笨拙到灵巧的发展
婴儿时期,各种主要的动作形式都出现了,入抓握、走跳、跳跃、抛接等,每
种动作不是一开始就能达到熟悉的水平,而是在不断地联系、运用的过程中逐渐
灵巧、精确起来。“灵巧”的另一层含义还在与身体各部位活动之间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