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文化创新
国有企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文化转型与发展趋势

国有企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文化转型与发展趋势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中流砥柱,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进入转型期,目前国有企业结构、所有权改革、经营方式转变等初见成效,但是企业文化作为国有企业深层次结构目前尚未得到有效的转型和发展。
为有效推动国有企业文化转型与发展,本文在国有企业转型背景下,对国有企业文化转型进行分析,了解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文化转型的要求,以及国有企业转型背景下企业文化转型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国有企业文化转型与发展提供建议。
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转型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组成部分,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
在企业转型背景下企业文化如何转型,是众多企业急需面对的问题。
国有企业作为企业转型的重要代表,以国有企业转型作为背景,深入了解国有企业文化转型,为国有企业转型后的企业文化构建提供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有企业转型背景下企业文化转型的要求分析行政文化向市场型文化转型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下,国有企业文化上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和行政色彩,因此形成了高度政治文化和行政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企业制度确立,企业经营目标由政治任务转向经济效益,国有企业原有的企业文化不再适用于市场经济体质下降的企业,对国有企业文化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国有企业文化由行政文化向市场性文化转变。
依赖型文化向独立自主型文化转型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发挥了重大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企业的生产目标、生产任务、人事任命、工资福利等均由国家政府安排,因此国有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依赖型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有企业所依赖的“温室”被破坏,企业薪酬福利、职工医疗保障、职工退休安置等问题逐渐社会化,一系列的问题催促着国有企业转型。
重庆国有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与创新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本 次 调 研 的 企 业 , 遍 重 视 企 业 普
文化 发 展 规 划 。重 钢 集 团 、 电力 公 司 、
烟 草 公 司 等 企 业 集 团 积 极 贯 彻 国 务 院 国 资 委 《 于 加 强 中 央 企 业 企 业 文 关
文化建设 困豳 -
De ii n ma c s0 — n g
重庆 国有企 业文化发展规 划 与创新 实践 的调查 与思 考
★ 文/ 志 杰 张 林 涛 的 经 验 . 好 地 促 进 了企 业 文 化 建 设 较
和企业的发展 。
业 文 化 与 企 业 管 理 人 才 的 培 训 发 展 作 为企业文 化建设 的重要环 节来抓 . 从 理 念 灌 输 及 行 为 规 范 、 化 活 动 开 文 展 、 体 载 体 方 面 加 强 工 作 力 度 及 资 媒 金 投 入 , 注 重 形 式 多 样 性 , 大 员 并 加
党 的 十 七 届 五 中 全 会 明 确 提 出 以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为 主 线 来 谋划 “ 十二 五 ” 划 , 转 型 ” 成 为 国 规 “ 已 有 企 业 文 化 建 设 的 关 键 词 。 未 来 的 “ 二 五 ”将 是 重 庆 国 有 企 业 实 现 产 十 业 转 型 和 跨 越 提 升 的 关 键 时 期 , 学 科
划 。部 分 企 业 注 意 对 企 业 文 化 资 源 的
挖 掘 与 开 发 , 结 形 成 了 具 有 重 庆 地 总 域 文 化 特 点 ,体 现 传 统 文 化 特 征 , 又 有 新 的时 代 内涵 的 文化 理 念 。 大多 数 企 业 通 过 有 计 划 的 整 合 、 提 升 等 工 作 , 步 建 立 了本 企 业 的企 业 文 化 体 逐 系 . 不 断 完 善 企 业 的 VI 觉 识 别 设 并 视 计 . 其 落 实 到 企 业 的 内外 环 境 及 产 ’ 将 品 标 识 上 .塑 造 整 体 化 专 业 企 业 形 象 。 在 进 行 规 划 的 同 时 , 重 将 其 与 注 企 业 整 体 战 略 发 展 相 结 合 . 对 企 业 针
国企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融合的措施

4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文化论坛国企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融合的措施汤洪 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 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高效发展的核心,其间以国企为主的文化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国企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融合,提高了国企的发展地位,为保证各企业平稳、可持续运行做好铺垫,促进了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转变。
基于此,文章就国企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及其融合开展探究。
关键词 国企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 融合 措施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3)08-004-03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推动经济转型,增强凝聚力的主要支撑力量。
随着社会发展,国企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备受重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层应该深挖企业发展不足,深化员工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规章制度渗透下,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热情,确保在优质环境中,落实人本理念,推动企业高效率发展。
一、国企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融合的重要性国企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自身品牌传播力和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积极构建与社会市场相符环境的必然要求。
从宏观而言,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两者的交织融合能够从本质上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核心价值观念,实现精神文明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根本性目的[1]。
从微观而言,国企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覆盖面极其广泛,既包括思想道德品质、精神文明状态、科学文化素养、语言文化沟通能力,又涵盖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从各个角度展现着国企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可行性。
国有企业文化沉淀

国有企业文化沉淀随着改革的深入, 国有企业正实行体制和营运模式的变革。
企业在转型时期,正是已有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持续被废除, 或持续被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所替代的时期。
企业的转型过程, 是对原有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的冲击过程, 也是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提出新课题的过程。
在这新旧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 如何针对和依据未来的竞争环境、营运模式和自己的发展战略, 有效地整合、提炼现存的企业文化, 创建新型的、具有活力的优秀企业文化, 这是摆在国企面前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国有企业文化沉淀分析(一)民族文化精华是现代企业理念的最为宝贵的来源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大环境。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劳动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值得骄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超越时代的文化精华无疑是现代企业理念最为宝贵的来源之一。
如马鞍山钢铁公司以“自强不息”作为企业精神, 天津第三制本厂的企业精神是“信、达、雅” , 云南红塔集团的“天外有天” ,衡水电机厂的“和谐管理”等等, 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政治优势是国企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党在国企的政治优势,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优势,这是西方任何企业所没有的。
党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能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重要保证与有效载体。
(三)行业性质形成其具有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不同行业, 因为工作性质不同,其企业文化的特征也不同。
例如, 电力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 所以它的企业文化具有尊重科学、严守规程、顾全大局、服从指挥、管理严密这样的特征。
煤炭、石油行业, 因为条件比较艰苦, 所以它的企业文化一般都有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高科技行业, 则要求有创新精神, 要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对于某些垄断行业, 它的企业文化又具有因循守旧、缺乏危机感、创新水平差等特征, 还存有着“大锅饭”、“铁饭碗”等现象。
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走创新之路

新 时 期 国有企 业 思 想 政 治工 作 如 何 走 创 新 之 路
李 恒平
( 徽 省 马 鞍 山市 马 钢 利 民公 司政 治 处 , 徽 安 安 马鞍 山 230) 4 0 0
【 摘
要】 时期 , 新 随着国有企 业改革 的深入 和员工思想价值观念的改变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 的挑 战。如何迎难而
1 .缺 乏 思 想 政 治 专 业 人 才 。 国 有 企 业 老 一 辈 政 治 工 作 者 制定有针对性 的绩效考核机制 , 责任到人, 按月制定绩效指标 ,
大 多来 自于转业 、 岗 , 转 存在着专 业水平 偏低 、 学历偏 低、 龄 以此作为工作考评 、 年 奖金发放、 选拔提升 的依据 , 为政工干部树
,
扩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的参与 性 , 却相 对缺乏集 体意识和奉献精神 。这 一切都使得企业政 发挥他们 的榜样作用和影响力, 但 治工作者必须 改变既往 的工作方法 。
面 对这些新形势、 变化, 新 企业政 治工作者如何转变思路 、
挖 掘潜 力, 以适应快速 发展变化 的经济 形势 、 企业环境 和员工 断有新 的理论退出。只有不断学习, 深入实践 , 强理解 , 能 加 才 思想 ? 答案 只有创新 。 面对新 的挑战 , 我们 需要 更有感召力和影 跟 上 理 论 创 新 的 步 伐 。
响 力 的 政 工 团 队 , 要 在 继 承 中 创 新 的 工 作 思 维 , 要 更 有 针 需 需
4 .学习生产知识和管理理论。根据沟通理论 中的“ 波长技
对 性的方法 、 手段, 需要更有 效、 也 更多元 的激励 的手段 。直面 术 ”适 当 了解 沟 通 对 象 的 专业 对 有 效 沟 通很 有 好 处 。思想 政 治 , 挑 战, 思想 政治工作者需要用创新的力量 为新 时期 下国有企业 工 作 者 也 应 该 多 了 解 生 产 一 线 的 情 况 , 以 消 除 谈 话 时 的 距 离
新时期做好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做好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考1. 引言1.1 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在新时期变得愈发凸显。
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和文化传播力量,国有企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和责任。
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平台。
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国有企业可以积极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和社会公众正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国有企业可以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
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加强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工作水平,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1.2 新时期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挑战在新时期,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国有企业要面对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量增大的挑战。
信息的碎片化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使得国有企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加复杂和困难。
面对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国有企业需要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国有企业还需面对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环保等方面的关注,这也给宣传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政策法规的调整,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和挑战。
国有企业在新时期要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正视这些挑战,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来应对。
2. 正文2.1 加强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必要性加强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必要性在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参与者,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
论国有企业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多年来 , 国有企业一直 承载着振 兴我 国民族工业 的重要使 命 , 国民经济 的发展 做出了突 出的贡献 。随着 中国加入世界 为 贸易组织 , 国有企业 面临着 更多的机遇和挑 战。企业 文化对于 企业树立 正确的价值理念 、 科学的经营模式都具有 非常重要的 意义 。本文 旨在研究 国有企业 目前 的文化 现状 , 提出了相应 并 的加强对策 。
论 国有 企 业如 何 加 强企 业 文化 建 设
马 莉 刘 慧琴 ,
(. 1山西省 司法学校 , 山西 太原 0 0 0 ;. 30 6 2山西省 财政税务 专科 学校 , 山西 太原 00 2 ) 3 04
【 摘 要 】 企业文 化作 为现代企 业的管理方 法之一 , 以在企 业管理 的各 个层 面直接或 间接 的影响到企 业的经 可 营绩 效 , 以越来越 受到企业家们 的关注。文章 从多个角度全 面分析 了国有企 业的文化现状 。 对 目前存在 的问题结 所 针 合企 业的具体情况 , 为如何加强 国有 企业文化 的建 设提 出 了合理 的建议 和具体 的措施 , 对企 止的管理 具有 了一定 的实
际指 导 意 义 。
【 键 词 】 国有企业 ; 强; 关 加 文化建设 【 中图分类号 】 26 【 F7 . 1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426 (020—2 10 10 —782 1)704—3
仰 的内容 , 始坚持“ 开 以人 为本” 的理念 , 企业文化 的效果 在实 践 中不断的得到体现 。 例如 以创新为核心 的海尔企业文化就广 受关 注 , 用强烈的 、 它 爱国敬业 的精神打 出“ 海尔 , 国造 ” 口 中 的 号, 鼓励着千 千万万 的员 工 ; 赛 马不 相马 ” 用“ 的用 人观念 培养 出一批批实 干型的人 才 ; “ 用 用户永远是 对的” 来做 到优质的服 务 取胜。 包括联想 T L集 团 , C 都成功建立 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这 时期 , 一大批企业都培育 出了结合 自身发展 的、 独具特色 的 、 成熟和完善 的企业 文化。但是到现 阶段 为止 , 仍然有 大部分 的 企业在企业 文化 的边 缘徘徊 , 把企业文 化表层化 , 形式化或 者 生搬硬套的“ 格式化 ” 建设 良好 的企业文化是社会进步和经济 。 发展 的要求 , 也是我 国深化企 业改革 的要求 , 随着 改革 实践 的 推进 , 相信有更多的 中国企业 在这条道路上取得更新更 大的成 就, 用更高 的视角去 引领企业 的成功 。
企业文化在新时期的热点与难点

企业文化在新时期的热点与难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在新时期面临着许多热点和难点。
在当今全球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文化不仅需要在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延续发扬,还需要适应新的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关于企业文化在新时期的热点和难点的分析和讨论。
热点:多元化和包容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企业文化必须在多元化和包容性方面有新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必须要适应和纳入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
只有如此,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形象才能更强。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企业文化的包容性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需要敏锐的嗅觉,能够发现和解决不同文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真正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难点:文化冲突和转型适应在不同文化之间,文化冲突和隔阂是企业文化面临的难点。
很多企业在多元化的大环境中,出现了文化冲突问题。
不同文化的员工之间可能存在着沟通障碍和价值观差异,这需要企业文化建设者有更高的智慧和包容性来化解这些问题。
在企业文化转型适应方面,也是一个难点。
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碰撞中,很多企业文化会出现问题。
企业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这需要企业领导者有远见和智慧,能够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热点:员工自我实现和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融合在新时期,员工对于自我实现的追求是一个热点话题。
传统的企业文化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和组织利益,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员工更加强调个人意识和自我发展。
这就需要企业文化要有更好的包容性,能够容纳员工的个性需求,并且能够与企业的共同价值观融合。
企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就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它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在新时期,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且要努力让员工能够对企业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和认同。
只有企业价值观与员工的自我实现相结合,企业才能长期稳健地发展。
2024年浅谈新时期陕西国有森工企业政工队伍转型的必要

2024年浅谈新时期陕西国有森工企业政工队伍转型的必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陕西国有森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政工队伍作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和员工思想的引导者,其转型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背景分析、转型的必要性、转型方向与内容、转型面临的挑战、转型路径与策略以及总结与展望等方面,对陕西国有森工企业政工队伍转型进行深入探讨。
一、背景分析陕西国有森工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期以来在林业资源保护、木材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林业资源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森工企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等多重压力。
在此背景下,政工队伍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转变工作方式,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二、转型的必要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政工队伍需要提高市场化意识,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政工队伍是企业文化的传承者,通过转型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员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政工队伍需要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转型方向与内容方向:从传统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模式向以服务和引导为主的模式转变,更好地发挥政工队伍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内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四、转型面临的挑战思想观念的转变。
政工队伍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工作能力的提升。
新的工作环境要求政工队伍具备更高的工作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
资源配置的优化。
政工队伍的转型需要企业在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转型路径与策略加强培训与学习。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等方式,提高政工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社会转型期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社会转型期时代特征中国社会转型期,指的是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转变,出现了许多显著的时代特征。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入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帮助大家复习高中历史。
一、政治特征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政治上出现了明显的特征,包括:1. 政治体制变革:在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统一的领导核心: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的领导核心逐渐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集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
3. 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推动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包括土地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化、国有企业化、计划经济等,旨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二、经济特征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推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调控和规划。
政府通过五年计划,对经济、工业、农业等领域进行统一规划,以实现国家的快速发展。
2. 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在社会转型期,国有经济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政府通过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推动着中国经济的进步。
3. 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社会转型期积极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进入中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三、文化特征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特征:1. 思想解放: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解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特征。
人们开始思考和讨论更多的问题,对传统思想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与反思。
2. 文化开放:文化开放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新时期如何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62019.6MEC 文化新论MODERNENTERPRISECULTURE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国有企业属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企业管理观念,能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起步比较晚,还需要结合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特点,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现状分析(一)企业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是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会把自己的发展经历放在市场开拓、社会认可、产品优化升级以及企业改革创新方面,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受到了忽视。
企业管理层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部灵魂,只有建设出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转型,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国企党组织领导作用不足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创新发展,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位置也越来越受人关注,很多人认为国有企业创新改革之后,政企需要分开,但是这种思想的存在会逐渐导致国有企业对于党组织建设越来越不重视,党建工作的开展力度也被弱化,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重大决策的制定和经营管理的过程都无法参与其中,在企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也起不到很好的党组织领导作用。
(三)企业文化建设缺少有效机制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设完善的,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和组织人员,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但是目前一部分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只停留于表面,没有具体的把工作落实实施,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不够科学合理。
(四)企业文化建设出现误区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企业的文化建设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过于强调了领导讲话环节,无法真正的把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还存在另一部分错误的认知,认为传统文化可以直接渗透到国企文化建设中,导致国企业文化建设缺少了科学性。
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

浅谈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管敏超(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摘要】本文从当前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及要求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探索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国有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是其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打造。
文章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建设企业文化的原则、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文化;问题;措施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形成于企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在企业员工心目中引以为自豪的一种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进,我国企业竞争的重点已从产品竞争转变为企业形象的竞争。
为了增强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我们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正视和分析企业是否已经在全力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管理和经营,使其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意识形态属性;二是企业管理属性。
从企业文化的基本属性来看,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企业管理方式和管理理论。
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最根本的目标是使企业健康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生活下去,并且要越来越强大。
二、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激烈的竞争,主要以产品生产为主,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大多数国有企业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文化并没有在制约、激励和凝聚这几个方面发挥出明显的积极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打破原有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企业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内在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是企业员工行为和工作方式的准则。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企业文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员工素质、组织文化传承等方面,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企业文化的概念和作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对象,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产权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使得企业效益下滑、市场份额缩减、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当时的热点话题。
国有企业改革是要把国有企业从原来的行政化管理体制转变为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和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产生和积淀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它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员工行为规范、工作方式、管理氛围等诸多方面。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的软实力,它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文化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够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方式,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适应性。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一些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文化传承不易。
国有企业改革中,很多企业在传承企业文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2-22T01:18:18.67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0月19期作者:曹博文[导读] 在国企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它是一个“软实力”,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营工作。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时也迎来了很多的机遇与挑战。
曹博文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209摘要:在国企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它是一个“软实力”,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营工作。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时也迎来了很多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企的内部凝聚力、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等方面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鼓励员工创新潜力等。
文章论述了新时期公司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地位与意义,并就当前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剖析,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文化;国有企业;新时代;引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思想为核心,凝聚和激励企业各级职工的归属感和积极性,创新的人文思想,是公司的精神和灵魂。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在内部加深公司的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创业气氛,凝聚公司的凝聚力,在外部也可以树立公司的品牌,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策略的协调,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精神和物质利益,为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企业文化基础。
国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1.新时代国企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1.1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中,企业文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在经营的方方面面也是如此,都可以充分体现公司的文化价值。
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公司的内部治理体系的健全,从而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转。
公司的文化建设是公司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在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常常将其作为发展的目的,使其能够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树“根”立“魂”——新时期如何打造高品质国有企业文化

142019.9MEC 文化新论MODERNENTERPRISECULTURE“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企业发展离不开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是保持企业在国内外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社会稳定,民生改善都离不开国有企业大力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思考“根”和“魂”如何融入其中。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
才能与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有机结合,才能高效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重大决策方针,才能让企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才能让无私奉献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员工之心。
二、国有企业文化向高品质升级(一)以人为本——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点任何一个企业,员工能不能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同时,员工的这种奉献精神是对企业忠诚度的最直接表达。
员工和企业应该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企业一味求索,讲究员工不断的奉献,空谈忠诚也是不够的。
任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让每一个员工发挥最大的价值,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职业生涯规划。
企业要发展,员工要进步,企业就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关爱与尊重员工,激励启发员工。
让员工将自我发展与企业前途紧密相连,打造“共生共赢”的企业文化理念。
在理念的进化中逐渐将无私奉献融入每一位员工的精神内核。
与此同时,企业的活力将被激发,形成企业竞争核心,触发竞争引擎。
由此,“以人为本”并非简单一句空话,需要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努力。
员工有动力,企业有活力,国有企业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二)以和为贵——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连接点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核心。
新时期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新时期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繁荣发展,新时代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充分利用好宣传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国有企业及时应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途径。
标签:新时期;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性一、宣传工作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现实意义(一)宣传工作是国有企业建立正确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意识形态,是与国有企业的经济形态与组织形态相对应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包括企业道德观念,企业价值信念,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风貌等,构成企业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群体观念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要旗帜鲜明地举旗亮剑、强基固本、正本清源,坚决落实好意识形态这项战略工作任务。
新时代,面对经济和政治新常态,面对不断涌现的各类思潮,国有企业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因此,必须通过积极的宣传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更加有效地引導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进一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更好地聚合企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二)宣传工作是国有企业树立形象打造品牌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管理、技术、资金和设备等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硬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企业形象等“软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所在企业是广西自治区直属国有企业,经营范围主要涉及石油、电能、风能等能源产业,由于成立时间短,客户对公司能源品牌的认知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培育,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强做大,需借助“软、硬”实体助推。
近年来,公司在做好业务拓展的同时同步强化新媒体宣传推广工作,与多家主流媒体开展合作,通过企业宣传,不断提升公司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打开了公司与客户沟通了解渠道,树立企业品牌,提升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企转型发展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国企转型发展这一重要议题。
在此,我代表我们公司,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国企改革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企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以下是我对国企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明确转型方向,聚焦核心竞争力国企转型发展首先要明确转型方向,聚焦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2. 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市场空间。
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3. 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国企转型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
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吸引优秀人才。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3.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创新,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舞台。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发展合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国企转型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发展合力。
1. 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
2. 传承企业精神,弘扬优良传统。
挖掘企业历史,传承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
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新思路1. 引言1.1 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新思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文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时期探索并践行新的企业文化发展思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新思路,首先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只有让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真正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让员工得到尊重和关怀,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此外,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培育也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要保持企业文化的传承性和延续性,同时又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另外,推动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发展也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企业不仅要关注经济利益,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最后,倡导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氛围。
只有打破传统的封闭局限,接纳多样化的文化和观念,才能让企业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创新源泉,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新思路,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创新,引领企业文化的新时代发展。
2. 正文2.1 加强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加强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是当前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家园和行为准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
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紧密结合需要企业制定并贯彻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文化建设方案。
这一方案应该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引导全体员工在工作中秉持这些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企业需要重视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评估机制,不断检视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确保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紧密结合能够真正起到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探索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探索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肩负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使命的国有企业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同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呈现出新形势的变化。
本文以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探索为题,首先阐述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讨论了新形势下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旨在引导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适应新时代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要求,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思想政治;创新;路径探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市场竞争压力日益显著。
国有企业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深化改革是新形势下推动国有企业稳步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独特优势意义显著,因此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一、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思想政治工作以实现党的领导为基础,特别是以实现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为主要途径。
是实现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的具体抓手,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密不可分,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使员工自觉成为拥护企业改革发展、支持企业生产经营的遵循者与捍卫者,推动企业不断向前。
企业及时开展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传承企业文化,创新企业发展思路相辅相成。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对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
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企业生产经营之外,存在重生产经营实效型工作,轻思想政治理论型工作的现象较为突出,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做不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环环相扣、有机融合,对推动企业管理和经营方面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任务,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如何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新路子,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一种在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并且具有企业个性的共同信念、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但其最核心、最深奥的内容是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它们共同构成先进企业文化的精髓。
不同的企业个性、不同的成长历程,造就了每个企业各不相同的企业个性。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来提炼企业精神,就需要首先把握各个企业所特有的个性,熟悉各个企业的不同成长历程,对在各个发展时期以及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价值观、企业文化进行整合,从全面理解、正确把握的角度出发,并且在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准确概括出最有价值、最有特色、最符合本企业改革发展的企业精神,再对这一企业精神加以明确和强化,使之迅速成为全体企业职工的共识,并且在国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自觉行动,实现企业价值与职工价值的双赢。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的文化发展呈现出日趋多元化的趋势,这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极其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其一,在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方面,我国的干部群众在意识形态和思想领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影响。
西方国家通过其先进的科技与发达的经济优势对我国进行不断的意识形态渗透,导致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突显,国人的思想更是日趋多变、多元、多样。
与同此时,国有企业文化本身的局限性,比如“工作过程存在时段化、工作主体存在弱势化、工作方式存在简单化、工作内容存在单一化”等现实运作过程中也日益凸显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样的前提和时代背景下,要达到“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时代新要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可谓“路漫漫兮”。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任务,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如何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新路子,需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结合市场经济环境,实现认识上的转变结合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以及复杂多变的形势任务,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需要发生根本性转变。
首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将员工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达成共识;其次,多种利益主体要有企业文化的协调与平衡,构建起合理、公正、平等的利益表达机制,保证企业和谐;最后,企业内部矛盾要有企业文化的化解和疏导,发挥企业文化教育在调节员工心理的“润滑油”和化解企业内部矛盾中的“清道夫”作用。
第一,要明白意识形态领域的市场性。
要在更新观念和角度的基础上,抓住市场经济工作中的特点,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寓企业文化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科学发展之中,强化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完善有效的经济措施和适度的激励办法,以党的核心作用和政治优势推动企业的改革创新和不断发展,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保障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企业在激烈生存竞争中的持续发展。
第二,要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能动性。
俗话说“心气顺人心齐,泰山方可移”。
因此,企业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并且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效能。
一旦人心凝聚,则各种思想障碍、利益矛盾以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不理解都必定被合理、有效地化解,企业的效益也必定能得以实现。
但是如果企业的经营决策、某项工作的意义以及企业未来的美好愿景都不能被企业员工所了解、所明白,员工看不到领导干部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这就很难发挥员工工作的自觉主动性。
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越严格,反而越会招致员工的反感和抵触,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越来越困难。
因此,要想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服务企业的最佳效果,就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越要创新领导方法和手段。
第三,要尊重员工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坚决杜绝只片面强调精神作用而否定物质利益。
我们要认识到人们价值取向的差异化、自主化,心态和思想观念的复杂化,肯定员工对正当物质利益的合法追求,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要从多元、疏离、无序、发展的角度出发,求统一、求融合、求有序、求稳定,进一步研究找准推进工作的着力点。
要逐步转变员工的教育引导方式,改变强制灌输的工作方法,增强服务理念,在有效疏导中,凝聚员工的思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
要建立健全有利于鼓励、引导、带动员工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主体地位的工作机制,使员工能够自觉摆布好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关系,破解因工学矛盾引发的难题,从时间上、精力上、态度上形成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思维理念。
二、结合生产经营实践,实现工作机制的转变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工作,因此,国企文化建设工作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定要围绕中心工作进行。
那么国企文化建设工作的关键就是要选准“结合点”,实现国企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机结合。
这就要求国企文化建设工作要适应生产经营工作的需要,跟随生产经营变革的步伐,不断拓宽为生产经营工作服务的领域,特别要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把严格要求与示范引领相结合,推动企业文化的感染力与企业管理的强制力相融合,使员工自觉服从、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大局,融入企业生存发展的实践中。
第一,把创新完善工作机制作为根本。
在不断引入和深化国有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同时,矛盾和问题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
因而,加强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对于凝聚企业人心、稳定职工队伍、统一员工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规划,使之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着力构建起党政工团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
第二,把丰富工作内容作为重点。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立足员工的思想动态,重点加强政策理论学习与思想道德教育,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完善工作方式,带动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把拓宽工作领域作为手段。
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目标,研究确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主题与载体。
改变传统的“强制式”、“灌输式”教育方式,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强化基础文化整体建设,发挥新型传媒力量的优势,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教育活动,以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提升工作效果。
三、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价值引导的转变第一,力争实现共识化的价值引领趋势。
共识化的价值引领有利于培养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
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注重在企业职工明确清晰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价值观。
此外,通过培养先进典型个人、先进集体,形成一个尊重典型、学习典型的良好氛围。
第二,着力体现人文化的企业关怀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工作的原则、责任和任务一定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对员工在生活上、经济上、情绪上起到帮助,真正关心员工的所思、所想、所忧、所难,做到以德服人,以情感人。
第三,积极探索民主化的企业管理机制。
突出员工在发展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增强主体意识,在重大事项决策和重点项目确定过程中,广泛征求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营造发扬民主、尊重职工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民主监督和管理意识,落实好企务公开工作,创造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保障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四、结合学习型企业创建实践,实现管理上的转变第一,发挥领导者的“旗手”作用。
企业领导者担负着设计和塑造企业文化的职责,同时也担负着传播、实践企业文化的任务。
由于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价值与实践关系到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领导者的身体力行与积极倡导又是形成先进企业文化的首要推动力量,因此领导者的个人素质是否过硬、应变能力是否敏锐成为构建或者重建企业文化的首要条件。
而且中外诸多企业的实践也表明,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成功的企业,其领导无不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和推动者,靠模范带领、以魅力感召、凭人格感动,实现先进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的共同成功。
因此,企业领导者在确定目标、制定规划、组织领导的过程中,更要注意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思想、个人修养等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
对于企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要及时发现和树立,要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在影响、带动企业员工中的巨大作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刻意的拔高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否则会使他们在企业员工中变得不可信,失去榜样力量。
所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有效发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作用。
第三,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体地位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要尊重员工在企业文化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的开拓精神。
因为员工才是企业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关系到企业整体的文明程度与精神风貌。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群策群力,不断充实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内涵;要营造有利于职工体现价值的企业价值观,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主人翁地位;要加大对践行企业文化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奖励力度,积极选树典型,促进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要健全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增强企业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四,发挥学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建设学习型企业是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体员工发展进步的需要,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创建学习型企业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整体期待,将全体员工的个人期望凝聚为企业的整体期待,铸就国有企业强大的竞争力;二是共同努力,通过员工努力与国企整合相结合,在提高员工自身素质的同时实现企业发展;三是持之以恒,在提高素质的同时不断创新。
(作者单位:中共乌海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