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广东省化州市第七中学黄小红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起因;
熟悉运动的经过(时间、口号、中心、主力、结果);
分析归纳“五四精神”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多元互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1)通过启发探究法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起因;
(2)课堂上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创设情境和填写表格等方法,使学生重回到历史场景中,自主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锻炼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对运动的分析,使学生领会“五四精神”内涵及其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课主要通过情境再现与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感受九十一年前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学习五四运动,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青年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感悟五四精神。

因此,学习该课后,学生须准确无误地复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经过,体会中华民族为维护民族利益而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爱国精神,感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分析教材内容在新课程和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意义
本课属于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的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的最后一课。

本课内容有三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精神,三目之间是因果、递进关系。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掀开了中国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伟大斗争序幕,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此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分析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初中课程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过程,内容较浅显。

高中课程专题讲述五四运动起因、经过和历史意义,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将本课重点定为:
五四运动爆发的起因,“五四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概述、分析、归纳的能力和高尚的人格。

(2)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已在初中学习过五四运动,而且介绍五四运动的各种社会传媒及书籍也是异常丰富,因此,在本课历史事实教学中,重点不在于学生掌握五四运动历史事实的广度上,而在于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和深度上做文章。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学生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
课程来学习,部分学生课前能预习,明白将要学习什么的知识,但少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实践。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高中学生思维能力较强,有一定的逻辑归纳能力,学习的自觉性也增强了。

同时,高中生不再满足于“知其然”,更注重于“知其所以然”,喜欢探究原因,总结规律。

因此,高中教学应侧重“为什么”,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原因和寻找规律;在了解史实的过程中,使情感得到升华。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课标要求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起因、熟悉运动的经过(时间、口号、中心、主力、结果)、分析归纳“五四精神”的内涵。

五四运动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面对这样一节课,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设计思路并作为新授课来处理,学生会感到乏味。

所以如何将这节课设计的合理并符合新课改精神?
就此,我曾对教学方式进行多次修改,不断反思与探索。

最后我根据教材特点,按照史实的发展脉络,发掘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四个环节:寻源五四、图说五四、感悟五四、弘扬五四。

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2.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式、问题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方法。

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
4.板书设计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起因(导火线):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初期
后期
三、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五)教学反馈
1.问题探究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原计划让几个学生发言,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特别是在对五四运动爆发的起因、如何弘扬五四精神时的发言都很不错,充满激情又思路清晰。

总的来说,学生在讨论发言中展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才华,已经基本达到了目的。

2.情景式教学方法观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我的1919》既可娱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又能增加见闻,煽动学生心底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责任感,使教学手段变得多样化,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学生们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历史问题,因为同为青年学生,有相似的心理认知,因此,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通过展示史料、播放音乐和影视片段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综合运用问题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采用问题讨论、小组合作、个体探究等活动方式相结合。

课后,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部分学生能运用历史知识较为客观、正确地分析和讲述五四运动,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但我也发现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时缺乏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