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研究【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世说新语》研究
一、引言
《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其书不过六、七万言,然《世说》之学,吸引了各界人士为其添枝加叶,疏导灌溉,一千五百年以来,已渐渐发展为一门涵盖甚广、包罗颇丰,完全具有与《诗经》学、《楚辞》学、《文选》学、《龙》学等古代传统学问相当的研究空间和学术价值(《世说》学引论)的专门学问,成为世界学术视域内现代“中国学”的一道独特景观。
二、主题
有关《世说》之研究,大致分为文献学、文体学、美学、接受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等六个分支。(世说学引论)以下便按其分支,简括前辈先贤对《世说》之贡献。
1.《世说》文献学
古代的《世说》文献学研究,当首推“引援详确,有不言之妙”[1]的刘孝标注。“孝标所注,特为典瞻。高似孙《伪略》及推之。其纠正义庆之纰漏,尤为精核。所引诸书今已佚其十之九,唯赖是注以传。”[2]此外,宋人汪藻的《世说叙录》便也可以算得上是宗师了,其《考异》、《人名谱》及《书名》直接开启了凌蒙初、王先谦、叶德辉、余嘉锡、杨勇、徐震崿等人的文献整理特别是目录索引工作。另,刘兆云、萧艾、王能宪、宁稼雨、范子烨、朱铸禹等人的研究均为《世说》文献学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世说》文体学
《世说》文学体即“世说体”,其名最早出现于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里著录宋人王说编撰的《唐语林》时就曾说:“未详撰人,效《世说》体,分门记唐世名言,新增《嗜好》等十七门,余皆仍旧。”[3]这大概是关于“世说体”的最早记载了。后来四库馆臣撰写《四库总目提要》,亦常有“文格亦全仿《世说》”(((玉剑尊闻提要》)、“体格亦摹《世说》”(((女世说提要》)、“是书全仿刘义庆《世说新语》之体”(((今世说提要)))等一言词[4],盖与晃氏之说略同。宋人刘应登、明代袁裂、清人刘熙载等亦曾从多角度立论。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的《世说新语之
文章》一文,认为“世说体”的文风,堪为六朝“叙事文之代表”。宁稼雨《“世说体”初探》一文率先对《世说》做了文体学和美学上的观照与梳理,提出了不少新见。杨义《汉魏六朝“世说体”小说的流变》更把《世说》体的渊源追溯至刘向的《说苑》和《新序》,王进驹《《儒林外史》文体渊源试探》则将《世说》对白话小说结构之潜在影响提上议事日程。
3.《世说》美学
对《世说》的美学探讨代不乏人,历代文人的诗文、序跋和言论都有或多或少的涉及,或深或浅的揭示,这方面,明人吴瑞征的长篇骄体序文堪称翘楚。吴氏总结出“六义”以概括《世说》“语言之归”,表现出极高的鉴赏水平和深厚的美学修养。可以说,这是《世说》美学第一篇重要论文。20世纪以来,以宗白华的《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为发端,台湾学者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和美学家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卷》,有不少章节都围绕《世说》展开,堪称《世说》美学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但是,《世说》美学的研究远没有结束,许多新思路、新观点和新方法都有待发掘、尝试。
4.《世说》接受学
《世说》接受学是对《世说》传播接受研究的简括,是在文献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知人论世”。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5],一代也有一代之接受学。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世说》接受学在诗文典故成语、注释评点、笔记序跋、续仿改编、诗文、类书、史籍及文人笔记征引等方面都有广阔的研究天地。同时,白化文、李明辰、马兴国、王能宪等人都曾撰文论述过有关《世说》在日本的流传及研究。不过,对域外其它民族的《世说》接受情况的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尚须拭目以待。把握住以接受者为中心这个基本原则,《世说》在历代的传播与接受状况就能够被真实、鲜活地反映出来。
5.《世说》语言学
明代胡应麟曾言“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恍然生动”[6],因此,《世说》既是中古语言学研究的“宝库”,又是语言学家们用以解剖六朝汉语的一只“麻雀”。《世说》语言学属语义学范畴,这一研究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刘孝标的《世说注》,此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过,至今可谓硕果累累。至于《世说》语法的研究,成果较多,涌现了像周法高、许世瑛、詹秀惠、程湘清、何乐士、张振德、宋子然等一批学者;修辞学研究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问世后方兴未艾,稳步发展。
6.《世说》文化学
《世说》文化学是对以《世说》为中心的文化研究的简括,举凡对《世说》时代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士人心态及行为方式、民间习俗、礼仪名物等等的研究,都在其列。然《世说》
作为中古文化的百科全书,是这一时期各种文化现象的忠实记录和生动反映。近百年来,对《世说》的文化研究和解读,一直没有中断,现己如涓涓细流汇入大海,成为《世说》学十分重要的一块疆域。近代以来宁稼雨、范子烨等人都在尝试以更宏通的视角发掘《世说》的文化价值。随着《世说》的日、法、英、韩等各语种译本的出现,《世说》的翻译语言学也正在形成一个研究课题,早有学者指出,《世说》许多悬而未决的语言问题,反而在它国语言的翻译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
收到“他山之石”的功效。
三、总结
近年百的《世说》研究,无论是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选取的角度和方法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魏晋的风,魏晋的流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而又殊途同归的人生选择,以我之力,做以小小归纳,以期有所助益!
[注释]
[1]刘强·《世说》学引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5
[2]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6
[3]王说·唐语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5
[4]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3·7
[5]宁嫁雨·魏晋名士风流·中华书局·2007·6
[6]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