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专题

合集下载

第二讲 《左 传》

第二讲    《左 传》

一、《郑伯克段于鄢》
选自《左传· 隐公元年》。《左传》是《春 秋左氏传》简称,相传为春秋晚期鲁国史官 左丘明所作。儒家视《春秋》为经,释经为 ‚传‛,如‚春秋三传‛。 《左傳》作者——左丘明 《公羊傳》作者——公羊高 《穀梁傳》——穀梁赤。 《左傳》 最重要的注释有晋杜预注、唐孔 颖达疏、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讲解
亟:qì ,副詞, 屢。作“赶快” 义时读“jí ”。 jí ,急。
第二段。矛盾主綫顯示出來,由家庭内部 矛盾變成外部的政治對立。
及莊公即位,爲之請制。公曰:‚制, 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 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 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 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 堪。‛
厚将得众:势力雄厚,就能得到更多的百姓。郭锡 良注为“土地扩大”。
不义,不暱(nì ),厚将崩:共叔段对君不义,百 姓就对他不亲,势力再雄厚,也将要崩溃。 暱:同昵 (异体),亲近。
第四段,莊公與共叔段的正面交戰,以共叔 段的失敗而告终。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 將襲鄭。夫人將啓之。公聞其 期,曰:‚可矣。‛命子封帅 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 段入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 丑,大叔出奔共。 ……
《释名· 释亲属》对 “伯仲叔季”的解释:
“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宗法社会里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当国 者则一样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霸”亦可 作“伯”,即指盟国奉为把持朝政的长兄, “伯”、“霸”通用。 “仲,中也,位在中也。” “叔,少也。” 这个字也跟“俶”字同根。《尔雅· 释诂》 “俶,始也”,“俶,作也”,就是才起来的, 新生的。
堪:承受。 若之何:固定结构,对他怎么办?

《春秋左传》目录

《春秋左传》目录

《春秋左传》目录1.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2.石腊大义灭亲——让自然本能服从于道义3.曹刿论战——两军交战智者胜4.桓公伐楚——智慧是弱者的盾牌5.宫之奇谏假道——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6.晋国骊姬之乱——最能适应者为强者7.晋公子重耳之亡——磨难是一笔财富8.展喜犒齐师——依靠智慧和实力才能无畏9.晋楚城濮之战——仗越打越精10.烛之武退秦师——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11.蹇叔哭师——利令智昏必遭惩罚12.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光明与黑暗的抗争13.宋及楚平——尔虞我诈不会绝迹14.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勇斗须在关键时15.楚归晋知蓥(成公三年)——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恩怨16.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有关说客的是与非17.晋楚鄢陵之站(成公十六年)——对外扩张治不了政治病18.祁奚举贤(襄公三年)——不偏不党的滋味19.师旷论卫人出其君(襄公十四年)——百姓也可以为国君上课20.伯州犁问囚(襄公二十六年)———上下其手最可恨21.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22.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听乐观舞论德政23.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对傲慢无礼还以颜色24.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民心可疏导不可左右25.子产论为政宽猛——胡萝卜和大棒都不可少26.晏婴叔向论楚晋季世——末世是一个巨大的黑洞27.伍员奔吴——奸佞小人如耗子屎28.晏婴论和与同——和是万物人事的最高境界29.鱄设诸刺吴王僚——刺客的赌博游戏30.申包胥如秦乞师——为臣以尽忠为天职31.齐鲁夹谷之会——圣人知礼而有勇32.伍员谏许越平——穷寇不可不猛追33.楚国白公之乱——宫廷之争难说清。

《左传》阅读专练

《左传》阅读专练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以下是一些关于《左传》的阅读专练:
1. 《左传》的作者是谁?
A. 左丘明
B. 孔子
C. 孟子
D. 荀子
正确答案是:A. 左丘明。

2. 《左传》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个时期的历史?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汉朝时期
D. 唐朝时期
正确答案是:A. 春秋时期。

3. 《左传》与《春秋》有什么关系?
A. 《左传》是《春秋》的注释本
B. 《左传》是《春秋》的续篇
C. 《左传》是《春秋》的解说本
D. 《左传》是《春秋》的简略本
正确答案是:A. 《左传》是《春秋》的注释本。

4. 《左传》在文学上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历史价值
B. 文学价值
C. 哲学价值
D. 艺术价值
正确答案是:B. 文学价值。

5. 下列哪一句出自《左传》?
A.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B.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C.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正确答案是:C.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左传》选择题目

《左传》选择题目

《左传》选择题目以下是一些关于《左传》的选择题:1. 《左传》记载了哪些内容?A.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B. 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制度C. 春秋时期的社会风俗D. 春秋时期的自然灾害2. 《左传》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左丘明C. 孟子D. 老子3. 《左传》与哪部典籍关系密切?A. 《春秋》B. 《论语》C. 《孟子》D. 《大学》4. 《左传》中的“君子”是谁?A. 孔子B. 左丘明C. 孟子D. 老子5. 《左传》对春秋时期哪个国家的历史记载最为详细?A. 齐国B. 晋国C. 楚国D. 秦国6. 《左传》中提到的“春秋五霸”是指哪五位霸主?A.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B.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孝公、赵武灵王C.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昭襄王、魏惠王D.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昭襄王、越王勾践7. 《左传》中提到的“礼”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A. 维护社会秩序B. 加强君主的权力C. 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D. 促进经济发展8. 《左传》中提到的“忠”的含义是什么?A. 对君主的忠诚B. 对家庭的忠诚C. 对国家的忠诚D. 对朋友的忠诚9. 《左传》中提到的“信”的原则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什么?A. 促进互相了解B. 加强彼此信任C. 提高沟通效率D. 维护个人利益10. 《左传》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什么?A. 为《春秋》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释B. 对后世的史书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 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D. 为后世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提供了战略和谋略的指导。

《春秋左传正义》研究

《春秋左传正义》研究

《春秋左传正义》研究一、本文概述《春秋左传正义》是中国古代文献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于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本文旨在对《春秋左传正义》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在中国古代文献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成书背景、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概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春秋左传正义》的注释方法、解释特点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期揭示其在文献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春秋左传正义》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深入理解和挖掘《春秋左传正义》的价值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与成书背景《春秋左传正义》是一部集大成的春秋学著作,其作者为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

孔颖达生活在唐初,正值国家统文化繁荣的时代。

他的学术成就深受当时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儒家学者对于经典传承与阐释的重视。

《春秋左传正义》的成书背景与唐代官方的经学政策密切相关。

唐代统治者重视儒学,提倡经学,设立国子监等机构,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孔颖达等人被委以重任,负责整理和注释儒家经典,以适应官方教育和科举考试的需要。

《春秋左传正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该书的成书还受到了前代春秋学研究的影响。

在孔颖达之前,已有众多学者对《春秋》及《左传》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孔颖达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时代特点,对《春秋左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注释和解读。

《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孔颖达及其成书背景,体现了唐代儒学复兴的历史背景和官方经学政策的推动。

该书也汇聚了前代春秋学研究的成果,成为后世研究《春秋》及《左传》的重要参考文献。

三、《春秋左传正义》的文献价值与学术地位《春秋左传正义》作为一部集大成的春秋学著作,其文献价值与学术地位不容忽视。

《左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左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左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春秋左传》的简称,是孔子弟子左丘明
根据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所编写的一部史书。

左传是春
秋时期的重要史料之一,其内容丰富,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左传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政治斗争、各国
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重要人物的言行等。

左传以春秋时期的历史为
背景,以鲁国为中心,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变革。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对于鲁国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的详细
记录,这对于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国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左传还记载了一些重要人物的言行,如孔子、孟子等春
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的言行在左传中得到了生动的
描述。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春秋时期的风
貌和社会思潮。

另外,左传还对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
生动的描写,这对于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
意义。

左传中所记载的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使我们可以更加直观
地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左传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书,它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左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左传不仅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珍贵遗产,其价值和意义不可忽视。

国学宝典《春秋·左传》:曹刿论战

国学宝典《春秋·左传》:曹刿论战

【导语】可以把曹刿称为优秀的军事家。

他所以取胜的原因,不是*猛打猛冲,⽽是*了谋略、智慧,这⼀点尤其让⼈称道。

下⾯是分享的国学宝典《春秋·左传》:曹刿论战。

欢迎阅读参考! 曹刿论战(庄公⼗年) 【原⽂】 ⼗年春,齐帅伐我①。

公将战(2),曹刿请见(3)。

其乡⼈⽈(4):“⾁⾷者谋之⑤,⼜何间焉(6)?”刿⽈:“⾁⾷者鄙③,未能远谋。

”乃⼊见。

问:“何以战?‘公⽈:“⾐⾷所安,弗敢专也③,必以分⼈”对⽈:“⼩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牺牲⽟帛,弗敢加也⑤,必以信(11)。

”对⽈:“⼩信未孚(12),神弗福也。

”公⽈:“⼩⼤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4)。

”对⽈:“忠之属也,可以⼀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15),战于长勺(16)。

公将⿎之(17),刿⽈:“未可。

”齐⼈三⿎。

刿⽈:“可矣。

”齐师败绩(18)。

公将驰之。

刿⽈:“未可。

”下视其辙③,登轼⽽望之(20),⽈:“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

对⽈:“夫战,勇⽓也。

⼀⿎作⽓(21),再⽽衰(22),三⽽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3),故逐之。

” 【注释】 ①我:指鲁国。

作者站在鲁国⽴场记事,所以书中“我’即指鲁国。

②公:指鲁庄公。

(3)曹刿(gui):鲁国⼤夫。

④乡:春秋时⼀万⼆千五百户为⼀乡。

⑤⾁⾷者:指做⼤官的⼈。

当时⼤夫以上的官每天可以吃⾁。

(6)间(jian):参与。

(7)鄙:鄙陋,指见识短浅。

(8)专:专有,独占。

(9)牺牲:祭礼时⽤的牲畜,如⽜、⽺、猪。

(10)加:夸⼤(11)信:真实,诚实.(12)孚:信任。

(13)狱:诉讼案件。

(14)情:情理。

(15)乘:乘战车。

(16)长勺各国地名。

(17)⿎:击⿎进军。

(18)败绩:⼤败。

(19)辙:车轮经过留下的印迹。

(20)轼;车前供乘者扶⼿的横⽊。

(21)作⽓:⿎⾜勇⽓。

(22)再:第⼆次。

(23)靡:倒下。

【译⽂】 鲁庄公⼗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出土文物解析:《左传》全文

出土文物解析:《左传》全文

出土文物解析:《左传》全文概述《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它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编撰的,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瑰宝,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出土文物的解析,对《左传》的全文进行深入研究。

出土文物背景近年来,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批批春秋时期的文物被出土,为我们研究《左传》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文献等,它们为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历史事件、礼制文化等提供了直观的证据。

文物解析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左传》中的许多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青铜器青铜器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文物,也是当时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出土的青铜器中,有许多是祭祀用品,如祭器、礼器等,这些器物上的图案和铭文,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宗教信仰、礼制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同时,青铜器上的铭文也是研究古代文字的重要资料。

玉器玉器在古代中国被视为神秘的物质,具有崇高的地位。

春秋时期的玉器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出土的玉器中,有许多是贵族的饰品和礼器。

这些玉器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审美观念等提供了直观的证据。

陶器陶器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土的陶器中,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盘、壶等。

这些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文献出土的文献中,包括了许多春秋时期的史书、诗书、法律等,这些文献为我们研究当时的历史事件、政治制度、文化风貌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其中,一些文献记载了《左传》中的史实,为我们研究《左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结论通过对出土文物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左传》的内容,准确地把握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同时,文物的研究也为《左传》的文本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出土文物与《左传》的关系,以期对《左传》的理解更加全面和准确。

《春秋左氏传》简介

《春秋左氏传》简介

选文解读
兄弟争权,同室操戈
这反应出郑庄公 老谋深算,阴险 狡猾。主要表现 在对自己的同胞 兄弟“纵其欲而 使之放,养其恶 而使其成”(宋 人吕祖谦语,见 《东莱博议》)
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 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誌。不言出奔,難之也。
《春秋左氏传》简介完毕
崩眾於將除欲公 。。廩自之與子 ””延及。大呂
公。。無叔曰 曰子”生,: :封大民臣“ “曰叔心請國 不:又。事不 義“收”之堪 ,可貳公;貳 不矣以曰若, 暱,為:弗君 ,厚己“與將 厚將邑無,若 將得,庸則之
至,請何 ?
曰蔓如( :草早祭 “猶為仲 多不之) 行可所對 不除,曰 義,無: ,況使“ 必君滋姜 自之蔓氏 斃寵,何 ,弟蔓厭 子乎難之 姑自然科学 等方面的珍贵史料, 在史学上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
03
列国史 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
且还兼记各国历史。

历史意义及原 文解读
历史贡献
贡献巨大,意义深远
1 对儒家文化的史学贡献:《左传》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 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 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君臣容易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汇集成著名的历史 名著《国语》。《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国别史,它与《左传》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 文化巨著。公元451年前后,左丘明因病去世,并 安葬于故乡肥城石横镇衡鱼村。
作者:左丘明
中国史官之垂范,华夏血脉之传人
时代背景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生产大变革,政局大动荡,社会大发展
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 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丘明之父—— 成为躲避内乱,成投奔到鲁国,做了鲁国的太史。 成生子左丘明,袭父亲官职为鲁国的太史。

《左传》(春秋左氏传)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左传》(春秋左氏传)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左传》原文及翻译左传简介《左传》,相传为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隐公·隐公元年》原文【经】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公子益师卒。

【传】元年春,王周正月。

不书即位,摄也。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

未王命,故不书爵。

曰仪父,贵之也。

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

不书,非公命也。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国学宝典《春秋·左传》:楚归晋知蓥

国学宝典《春秋·左传》:楚归晋知蓥

国学宝典《春秋·左传》:楚归晋知蓥楚归晋知蓥(成公三年)-----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恩怨【原文】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①,以求知蓥②。

于是l饩涨五x矣③,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4),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⑤。

执事不以鼓(6),使归即7)君之惠也。

臣好。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10),其谁敢德?”王日:“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11),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

”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12)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13),死且不朽。

若不获命(14),而使嗣宗职(15),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16),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其竭力致死(17),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

”重为之礼而归之。

【注释】①归;送还。

公子谷臣:楚庄王的儿子。

连尹襄老:连尹是官名,襄老是人名。

②求:索取。

知蓥(zhiyTpg);l饩漯漱I子,在泌之战中被楚国俘虏。

③于是:在这个时候。

佐中军;担任中军副帅。

(4)治戎:治兵,演习军队。

这里的意思是交战。

⑤馘(gU0):割下敌方战死者的左耳(用来报功)。

这里与“俘”连用,指俘虏。

(6)鼓:取血涂鼓,意思是处死。

①即戮(lu):接受杀戮。

(8)惩:戒,克制。

忿:怨恨。

(9)宥(y0U);宽恕,原谅。

(10)与及:参与其中,相干。

(11)任:担当(12)外臣:外邦之臣。

臣子对别国君主称外臣。

(13)宗:宗庙。

(14)不获命:没有获得国君允许杀戮的命令。

(15)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

(16)偏师:副帅、副将所属的军队,非主力军队。

(17)致死:献出生命。

【译文】晋国人想把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体归还给楚国,用来换回知蓥。

这时l饩漱w经担任晋国的中军副帅,所以楚国人答应了。

楚共王为知送行说:“您大概很恨我吧?”知蓥回答说:“两国兴兵交战,臣下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职务,所以成了你们的俘虏。

国学宝典《春秋·左传》:齐鲁夹谷之会

国学宝典《春秋·左传》:齐鲁夹谷之会

齐鲁夹谷之会(定公十年)-----圣人知礼而有勇【原文】十年春,及齐平。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1),实夹谷。

孔丘相(2)。

犁弥言于齐侯曰(3):“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4),必得志焉。

”齐侯从之。

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5)!两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6),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偪好。

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7),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

”齐侯闻之,遽辟之(8)。

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9):“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10),有加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11),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12),亦如之!”齐侯将享公。

孔丘谓梁丘据曰(13):“齐、鲁之故(14),吾之何不闻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

且牺、象不出门(15),嘉乐不野合(16)。

飨而既具(17),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18)。

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

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得也(19)。

不昭,不如其已也。

”乃不果享(20)。

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21)。

【注释】(1)公:指鲁定公。

齐侯:指齐景公。

祝其:即夹谷,地名,在今山东莱芜夹谷峪。

(2)相:担任傧相,负责主持会议仪节。

(3)犁弥:齐国大夫。

(4)莱:诸侯国名,姜姓,在今山东黄县,被齐国灭掉。

(5)士兵之:命令士兵们拿起武器冲上去。

(6)裔夷:华夏地域以外的民族。

(7)偪:同“逼”。

偪好:逼迫友好。

愆:伤害。

(8)遽(ju):迅速,紧急。

辟:同“避”。

(9)载书:盟约。

(10)竟:同“境”。

出竟:指出境作战。

(11)兹无还:鲁国的大夫。

(12)共:同:“供”。

共命:供给齐国之命。

(13)梁求据:齐景公的宠臣。

(14)故:从前的典章制度。

(15)牺、象:即牺尊、象尊,都是古时的酒器,外形像兽形。

不出门:意思是只在朝会和庙堂使用。

(16)嘉乐:指钟、磬等乐器。

(17)具:齐备。

(18)秕(bi):不饱满的谷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政策·产业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系列讲座之二十四《春秋左传》陕西日报 2015年2月17日编者按《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左传》不仅发展了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认提供了借鉴,本期周末讲座邀请到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胡安顺,为我们讲述《左传》的古今大意。

本报特撷取其中精华加以摘编,敬请关注。

专家讲义摘要一、《春秋》的基本概况《春秋》,是春秋时期(前770—476)鲁国的史书名(春秋时期,晋国的史书称《乘》,楚国的史书称《祷杌》),共一万六千余字,传说是孔子根据鲁史旧文修订而成。

书中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六年(前 479)年间发生在鲁国及其他诸侯国的重要事件。

《春秋》的记事为编年体,即以鲁国十二个君主隐公、桓公、庄公、闻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在位时间的前后为次记事,年分季,季分月,月分日,日系事,秩然有序,一年之中可见各国之大事。

其行文非常简略,相当于今天的大事年表。

由于《春秋》经过孔子的整理,成了儒家的经典著作,故权威性很高。

在先秦时期,即有人为之作注。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注释《春秋》的学者共有五家,即《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

其中《邹氏传》后来无传授之师,《夹氏传》只用口授而无书,故皆湮灭而无闻。

另外三家均流传至今。

其中《公羊》强调尊王攘夷、大一统的思想,与现实政治结合紧密《谷梁》的解释比较谨慎,主张以信传信,以疑传疑。

《左传》的解释主要是补出历史事实,同时也说明笔法。

由于《春秋》记事极其简略,许多事实如果没有《左传》的记载便无从知晓,故《左传》的史学价值远高于《公羊》《谷梁》两家。

东汉学者桓谭把《左传》与《春秋》的关系比作衣服的表里,他在《新论》中指出:“《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目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二、《左传》的基本概况《左传》,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始称《左氏春秋》。

全书共十八万余字。

内容宏富,文辞典雅,记事详明,议论深刻,人物众多,体大思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编年体历史。

作者者旧说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今人多否定了这种说法,认为成书于战国初期,可能非出自一人之手。

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故班固在《汉书》中始称作《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同《春秋》一样,《左传》亦以鲁国十二君主的世次及在位时间为纲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468),详细记载了255年间列国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活动,是研究春秋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

《左传》着力宣扬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正统观念。

同时也表现出了许多进步的的思想倾向,如轻天命重人事的思想、民本思想、爱国思想、变革思想以及尚农、尚贤、诚信、勇武、立德、立功、立言的观念等。

对一些著名政治家犯颜直谏、勤政恤民的事迹进行了热情歌颂,对统治者自私残暴、荒淫无耻的行径进行了无情揭露,对人民饥寒交迫、道瑾相望的苦难进行了如实反映,扬善,抑恶,褒贬分明,忠于史实,影响深远,为后代史学家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左传》评《春秋》记事具有“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敢。

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成公十四年)等优点,其实《左传》本身即具有这些优点。

《左传》在战国时期即开始流传。

西汉末,由于刘歆的努力,《左传》被立于学官。

东汉时期,研究《左传》的学者主要有贾徽、贾逵、服虔、郑玄等人,其中贾逵的《春秋左氏解诂》,服虔的《春秋左氏传解谊》,均影响巨大。

西晋初年,杜预撰《春秋左氏传集解》,将《左传》分年编附于《春秋》之后,用来解释《春秋》,同时加进自己的注解,这是流传至今最早通释《春秋左传》的注本。

东晋时期,杜预《集解》与服虔《解谊》同为官方所重,并立于官学。

南北朝时期,南宗杜氏,北宗服氏。

唐代初年,孔颖达奉太宗之诏撰《五经正义》,其中《春秋左传正义》以杜氏《集解》作为正义对象,从此杜氏《集解》定于一尊,汉魏来的其他注本遂先后湮没。

宋元明时期,对《春秋》的书法提出了种种不同看法,对《左传》的训诂往往是借题发挥,托古喻今,代表人物主要有孙复、刘敞、王安石、苏拭、胡安国、叶梦得、朱裹、吕祖谦、程公说、程端。

有清一代,整理和研究《春秋左传》的学者众多,著述儒林,著名的著作有马骑《左传事讳》、高士奇《左传记事本末》、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秋左传评议》、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等。

今人通释《春秋左传》影响较大的著作是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

三、《左传》的价值《左传》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涉及史学、文学、思想、文化、伦理、典制、名物、礼俗、医学、易学、天文、地理、自然等多个方面。

下面简要介绍《左传》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左传》的史学价值《左传》开启了我国史书的先河,真实记载了春秋时期列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活动以及西周礼制和远古传说,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史的主要文献,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史的研究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左传》记载了发生在各国的重要事件春秋时期,各国都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例如周王室的王子克之乱、王子颓之乱、王子带之乱、王子朝之乱,鲁国的隐公之弑、文姜之乱、庆父之难、仲遂杀适立庶、三恒弱公室,晋国的骊姬之乱、灵公之弑、赵氏之难、厉公之試、栾氏之亡、范氏中行氏之亡、知氏之亡、三家分晋,齐国的襄公之弑、五公子争立、崔庆之乱、陈氏倾齐、简公之弑,宋国的殇公之弑、闵公之难、昭公之拭、华向之乱,郑国的共叔段之乱、厉公篡国、灵公之弒、僖公之弒,卫国的州吁乱、孙宁废立、庄出父子争立,陈国的灵公之弑,楚国的越椒之乱、灵王之乱、白公胜之乱,吴国的季札让国,秦国的穆公霸西戎,等等。

这些事件正是由于《左传》的记载才流传至今。

2.《左传》记载了各国间的会盟及聘问活动会盟或聘问活动在春秋时期非常频繁,这从《左传•昭公三年》的记载可见一斑:“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

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驵。

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

夫人,士吊,大夫送葬。

”会盟聘问活动包括诸侯朝拜周天子、因出兵或弭兵举行盟会、因修好举行盟会、因遇婚丧天灾等大事进行聘问、因外交斡旋进行聘问等。

这些活动都被《左传》一一记载,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外交礼仪、外交辞令以及行人的风采、作风、思想等。

著名的会盟和聘问有召陵之盟、宁母之盟、葵丘之盟、鹿上之盟、温之会、卫宁武子聘啓、晋郤克征会于齐、断道之会、宋之盟、吕相绝秦、叔孙豹如晋、范宣子聘鲁、弭兵之盟、吴季札聘上国、子产相郑伯如晋,虢之盟、韩宣子聘兽、游吉如晋送少姜之葬、平丘之盟、夹谷之会、黄池之会,等等。

3.《左传》记载了发生在各国间及各国内部的战争《左传》记载的大小战争据有人统计共有531次(朱宝庆《左氏兵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或说有745次(邓曦泽《春秋左传战争考》,博士论文《王霸:正义与秩序——从春秋战争到普遍正义》附录一)。

其中著名的战争如齐桓公伐楚、泓之战、城濮之战、殽之战、郤之战、奄之战、鄢陵之战、柏举之战和檇李之战等。

通过《左传》的记载,人们以清楚地知道每场战争的起因、参战国家、参战人数、战略战术、交战过程、军中礼仪、决定胜负的因素以及胜败所产生的影响等等。

《左传》记载战争的艺术非常高超,虽然所记战争多达数百次,但每场战争的记叙手法各异,毫无雷同之处。

4.《左传》记载了强国争霸的情况春秋初期,周王室已沦为一个小国,天子地位名存实亡,完全丧失了对诸侯的控制力,代之而起的强国称雄的时代,《左传》全面记载了强国争霸的情况。

根据《左传》记载,我们知道春秋时期最先称雄争霸的人是郑庄公,继而出现的争霸者依次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晋景公、晋厉公、楚共王、晋悼公、楚灵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句践。

其中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公(《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司马贞索隐)最为有名,号称“春秋五霸”。

根据《左传》的记载,我们又进而知道成为霸主的条件、霸主的权利、义务以及不同霸主的不同特点。

成为霸主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要强大,一个是要有仁德。

霸主有权利向盟国征收贡赋,有权利要求诸侯出兵配合其军事行动,甚至有权利对有罪的诸侯进行抓捕审判,有义务召集诸侯朝拜天子,有义务率领诸侯军勤王、征伐不庭、保护盟国、平息诸侯国内部的叛乱、处理诸侯国间的纷争等。

春秋五霸的特点及历史作用是各有不相同的,例如秦恒公霸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尊王,保卫华夏文明,具有进步意义,故得到了后人的充分肯定。

又如秦穆公霸业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修明政治,招贤进能,先后引进百里奚、公孙支等国外人才,并委以重任。

在他们的帮助下,秦国迅速强大起来,统一了西戎二十多个国家,又先后帮助晋国流亡在外的两位公子回国夺取政权,重耳就是后来成为霸主的晋文公。

5.《左传》记载了西周春秋时期的制度及变革情况《左传》不少内容都涉及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制度,包括“宗法制、分封制、奴隶制、价族制、爵位制、职官制、都邑制、郡县制、賦税制、兵役制、刑法制、婚丧制、卜筮制和教符制度”等。

到了春秋时期,一些国家的典制发生了重要变革,《左传》更有详细记载,例如庄公十六年抒“曲沃伯以一军为诸侯”、闵公元年“晋侯作二军”、俏公十五年晋“作州兵”、俏公二十七年晋“作三军”、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僖公三十一年晋“作五军”、宣公二年晋置公族余子公行、成公三年“晋作六军”、昭公元年晋魏舒毁车为行、宣公十五年符国颁布“初税亩”制度、成公元年件国制定“丘甲"制度、襄公十一年竹三桓“作三军”、“三分公室”、昭公五年将三桓舍中军“四分公室”、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賦'昭公六年郑国“铸刑书”,等等。

6.《左传》记载了许多古史传说根据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一书的研究,《左传》记载了许多上古时期的历史传说,包括“三皇五帝”、“尧舜禅让”、“舜禹神沾”、“鲧禹治水”、“禹征三苗”、“弈捉代夏”、“少康中兴”、“后稷兴周”、“大伯让国”、“周人克殷”、“周公摄政”、“周初封建”、“昭王南巡”、“穆王巡游”、“厉王戾虐”、“宣王中兴”,“幽王亡周”,等等。

其中有些和其他文献的相互印证,丰富了古史传说的内容。

有些传说则仅见于《左传》,弥足珍货。

例如关于羿浞代夏、少康中兴的故事,所记非常具体,详尽,对夏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7.《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地理情况春秋时期的地理形势非常复杂,各国疆界犬牙交错,都邑所属常有变动,《左传》均有明确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