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创新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

号:GXGZJG2017B082)。

[作者简介]刘亲荣(1974-),女,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民间文学、高职语文教学与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创新发展

刘亲荣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广西

柳州545004)

[摘 要]刘三姐歌谣文化是壮族山歌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与时俱进,在文化特质、文化功能以及文化载体等方面不断地创新发展,使之在不同时代中都能在活态中传承与发展。[关键词]新时代;刘三姐;歌谣文化;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5823(2018)09 0081 04 [收稿日期]2018-06-12

党的十九大报告给中国的发展以新的历史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并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各族民众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广西以山歌美誉四方,“歌仙”刘三姐作为广西的文化名片早已驰名于世。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迁,生发于传统农耕文明之上的刘三姐歌谣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境危机和转型挑战。在国家立法、当地政府及民间等多方的努力之下,刘三姐歌谣文化在新时代社会中与时俱进,在文化特质、文化功能以及文化载体等方面不断地创新发展。

一、刘三姐歌谣文化的特质在创新发展

所谓“歌谣”是指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

歌的总称,由民歌、民谣两部分构成。[1]178广西是一个

多民族集居之地,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境内居住着汉、壮、瑶、苗、侗、毛南、仫佬、仡佬、京、回、水、彝等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中以壮族人口最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及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广西境内积淀了浓厚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刘三姐歌谣即是广西各族民众千百年来在歌圩、节庆及日常生活等场合上演唱的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诗歌,是壮族“以歌代言”的诗性思维的集中体现,也有“民歌”“民谣”及“山歌”之称。无论何种称呼,刘三姐歌谣都与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或“刘三妹”有关。至今,在广西各地还流传着“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说法,不少地方还有刘三姐庙,且每创作一本山歌,必先在她的塑像前供奉。因此,刘三姐被尊为充满智慧、善唱能歌的“歌仙”或“歌祖”。近几年,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刘三姐

歌谣文化的特质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即它的内涵在发展中延伸和扩充,它的表现形式及语言风格在不断发展。

(一)刘三姐歌谣文化的来源、种类及内涵壮族是中国南方农耕稻作的民族,在漫长的农耕稻作历史长河中,构成了内涵丰富的稻作文化,原始的刘三姐歌谣就是伴随着壮族人民的劳动产生的,它不是单纯的文学艺术形式,它是与音乐、舞蹈以及劳动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壮族复杂文化形态,也是壮族历史上产生的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刘三姐歌谣文化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壮族民众的形象、壮族的历史变迁及其独特的生活风情。从思想内容上分,主要有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爱情歌、时政歌、儿歌等等。

1.劳动歌

刘三姐歌谣中的劳动歌非常丰富,主要是劳动者在实践过程中为配合生产劳动而唱的歌。他们以诗性思维,辅以和谐的韵律演唱形式,直接描写生产劳动的场面,赞美劳动创造精神,具有知识性和抒情性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劳动过程中,用歌谣呼喊号令、统一节奏的歌,如抬木头时所唱的号令“嗬嘿、嗬嘿”之歌;划船时所唱的号令“嗬嘿,咿呀,咿呀嗬嘿”之歌,等等。以此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振奋精神,提高劳动效率。二是用歌谣总结生产经验,传授劳动知识。如《农家四季歌》就是壮族先民用歌的形式来描绘壮族民众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图景:

春天来到桃花开,/摘锄拿铲背犁耙,/指望丰收得两造,/人人温饱笑哈哈。/夏天时节晴似火,/耕田耙地汗淋漓,/有饭有肉咽不下,/馊粥酸菜倒好吃。/秋天天气早晚凉,/满田满垌稻谷黄,/家家欢喜谷丰收,

/收了芝麻榨蔗糖。/冬天霜雪落纷纷,/养猪养鸡样样成,/吃得饱来穿得暖,/过年过节大把吃。

[1]194

第34卷 第9期Vol.34No.9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LANZHOUINSTITUTEOFEDUCATION

2018年9月

Sept.2018

2.仪式歌

主要是在节庆、禳福、祭祀等仪式活动中吟唱的歌谣,多为传播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神灵等内容,如田阳县的《十拜布洛陀》是这样唱的:

一拜玉皇和雷神,/二拜管天下的布洛陀,/三拜龙王和河海,/四拜北辰星星亮,/五拜管坡土地公,/六拜光寅在社庙,/七拜我们地方永安宁,/十拜天地给真心。/布洛陀尽管吩咐,/布洛陀教天下人……[1]203

仪式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壮族民众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也是壮族民众智慧和文明的历史见证。

3.生活歌

主要是反映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歌谣,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及壮族民众的真实生活状况,如:

难了难,/一筒米糠煮九餐,/一筒米糠煮九餐,/何曾吃饱哪一餐?/阿哥烧炭苦连连,/北风刺骨无衣穿,/无衣也愿天更冷,/无冷木炭更值钱。[2]38

4.爱情歌

主要是反映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歌谣。万首山歌总是情。在壮族民众的歌谣中,“倚歌传情”的情歌浩如烟海,如:

哥为妹来妹为哥,/鸟为青山鱼为河;/鸟为青山死在岭,/鱼为清水死在河。[1]41

俗话说,“山歌无本句句真”,这首歌即是男女双方坚贞的爱情宣言,是男女双方真实情感的写照,其风格刚健、泼辣、朴实自然。

此外,随着历史的发展,还有感于政治压迫所创作的时政歌及反映儿童生活内容的儿歌,等等。

从刘三姐歌谣可以看出,歌谣是劳动者心声的强烈抒发,从侧面反映了壮族当时的社会状况及民众的真实生活,是壮族民众的一种精神文化,表现了壮乡人民艰苦奋斗的斗争精神及向往自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是壮族社会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

(二)它的内涵在发展中延伸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广西各族民间文学的搜集、翻译、整理、研究等工作,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在本世纪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开始后,广西多彩灿烂的民族文化得以拯救和传承发展,刘三姐歌谣文化也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歌仙刘三姐”“歌海广西”和“壮族山歌”等美称也享誉全国,“刘三姐”也成了壮族的标志性的民间人物形象,刘三姐歌谣文化也在挖掘中华丽转身,成为了壮族及至广西的一张优秀的民族文化名片。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文化、旅游、商业”为主的文化品牌产业链。有代表性的项目有50、60年代的彩调、歌舞剧及电影作品《刘三姐》,随着影视作品在国内外的传播,刘三姐的故事及其歌谣传至大江南北及至海内外。“刘三姐”已成为壮族文化的民间形象使者,而广西则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刘三姐的魅力故乡。本世纪初,由梅帅元任总策划、张艺谋主导的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在表现形式上更是大胆创新,它以现代流行音乐的演唱方式,以漓江渔火实景,同时融入了侗、苗、汉等民族的文化元素于其中,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了刘三姐歌谣文化。此外,还有《爬山担担草》《壮欢唱响一片天》《月亮》等一些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以刘三姐歌谣文化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因此,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内涵在不断升华和扩展,它已由在田间地头、山脚岭顶演唱的原生态歌谣,转化成了复合型的抽象意义的再生态歌谣,刘三姐歌谣文化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典范。

(三)它的风格在民族文化交融中发展

壮族是我国当前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约1.6千万人口。在我国,壮族分布相对集中,除少数壮族分布在云南文山、广东连山及黔东南等地外,有90%以上壮族都居住在广西,广西的南宁、百色、柳州、河池、来宾、崇左等市及所辖县是壮族的主要居住区,尤以桂西一带分布较多,壮族人口约占当地总人口的90%以上。在长期的民族发展过程中,壮族与当地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及相互影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现象。刘三姐的传说诞生在壮族地区,在壮乡素有“三姐骑鱼飞上天,/留下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歌谣传诵,刘三姐也被壮乡人尊为“歌祖”,壮族地区的歌谣也就是刘三姐传唱的歌谣。在壮族地区,因语言和地域的差异,歌谣在称谓上有“欢”“诗”“加”“比”“伦”等名称;形式上主要有押脚韵和押腰韵两种;体例上主要有短歌式、勒脚式、排歌式和长歌式等四种形式。[3]在长期的多民族杂居中,刘三姐歌谣文化既保留了壮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又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使之融入了多民族文化元素。因汉族人口较多,分布全国各地,汉民族文化历史也悠久,在长期的民族文化交融中,壮汉文化交流较为密切,壮族刘三姐的传说辐射到了汉族地区,壮族歌谣文化也受汉文化的影响,如,受汉诗的影响,从体例上来看,如今的刘三姐歌谣多为五言或七言四句短歌体,押韵脚形式,与汉诗中的绝句特点相似;从语言风格来看,壮族民众的语言变得更为丰富,他们可用官话、桂柳话和壮

8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34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