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中医史-市志原始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华中医史

金华市市志(第五卷-卫生-第3434页)

---原始稿汪土松撰稿

唐代,武义牧牛和尚在境内施医。明万历《金华府志》载:“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兰溪设有惠民药局”宋代,郭时义精岐黄,数世承家学。宋高宗建设炎(1127-1130)初,元祐孟太后有疾求医,其母善医女科,应如以牡丹十三方治之,取效神速,因封温国太夫人,世袭掌内府药院事。子孙世袭其业。东阳人汤民望,精小儿方脉,著有《婴孩妙诀论》、《博济婴孩宝书》。汤衡承祖业,医术名闻乡里,撰有《汤氏婴孩妙诀》二卷。东阳人李明甫精针法。章明道长于伤寒。金华县人郭冯氏善医,微宗时出入禁闱,治愈广亲宫皇后危疾,封安国夫人。宋政和五年(1115),浦江设医学,掌治药物,为民众医疗。南宋,武义有名医汤唆。义乌以朱杓最早出名。朱杓汇药以应病,遂精于后,著有《本草千金方》、《卫生普济方》。

元代,义乌人朱震亨(丹溪),阐发“相火”理论和滋阴学说,治病灵效,冠绝一时,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著有《局方发挥》、《格致余论》、《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兰溪人何凤为婺州医学教授,世业医,精其术。元大德二年(1298),浦江设惠民药局。明洪武年间(1368-1398),永康、义乌、金华设惠民药局。自元迄明,浦江人赵良本、赵良仁兄弟从学丹溪,博通经典,所治多验。良本著有《丹溪药要》。良仁私淑仲景,供职太医院,著《金匮方论衍义》。稍后有赵友同、戴思温等,为永乐时御医。傅子凤精究张仲景,王叔和诸书,擅人痘接种。东阳陈樵著《郡医纂集》。

明代,金华人管元德,得朱震亨之传,采药于金华山。遇异人授之以药,治疗多效。元末,明太祖朱元璋攻越,军多病疫,命管元德往医,治之多效,授医学提领。洪武三年(1370),周道观被荐授鲁王府医官。洪武三十一年(1398),武义人韩叔旸,治愈太后病,授太医院判,赐二品服,玺书《元宵诗》。永乐四年(1406),命人召赵道农修大典运气书,著有《伤寒类证》。永乐年间(1403-1424),杜彦正任太医院御医,三随明成祖北征,甚得恩宠。义乌人虞搏、虞天民

等继承丹溪、东垣之说,逐步形成丹溪学派,著成《古今诸医案》、《方脉发蒙》、《域外奇观》、《苍生司命》等。永康人陈德霓精医术,人誉其医术“冬起雷、夏造冰”。东阳人孙橹著《脉经采要》、《医学大成》、《活命要诀》。卢和著《丹溪纂要》、《儒门本草》、《食物本草》等。方学彦专于痘疹。卢宅卢洪春著《医学须知》。张良心著《手经脉学》。磐安人孔立正,以儒学明医道,著有《医论》,授为御医。兰溪人童文,为中宫太医院医士。

清代,武义人潘震江精医术药性,治中风不语者众。清道光元年(1821),武义县城北上街开办王储春国药店。清同治九年(1870),岩坑伤科创始人廖李旺,擅长接骨复位,自制伤科外用药饼。金华人洪宽著有《医分指要》,金华知府赠匾“医宗。”徐琛,治婴孩科,恤贫不计酬。倪有美撰《痘麻解疑》二卷。谢天锡著有《痘疹证治》一卷。商大轻著有《金华药物镜》三卷。磐安人陈圣玉尤精治疗目疾,擅名一时。周显江精于儿科,擅长针灸,著有《痘疹自得编》。浦江人倪枝维专妇科,朱家佐父子擅眼科。光绪年间,东阳韦阜如在兴福寺创办中医补习学堂。

民国元年(1912)5月,永康成立施医所。民国8年,兰溪创办兰溪中医专门学校。诸葛韵笙在兰溪城内经营中药批发。民国18年(1929年),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审查通过余岩“废止旧医”提案,试图废除中医。义乌人陈无咎在《医界春秋》著文力争。金华、义乌、浦江等中医人士相继成立“中医公会”,以公会名义向南京政府请愿,浦江还推出代表朱绍珂医师赴沪,参加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反对该提案,极力维护中医事业。金华绅士、富商在东岳殿、玉泉庵、李皇殿设施诊所,10多名中医轮流施医,以示抗议。经全国中医界联合抗议,迫使国民政府废除该提案。同年,汤溪最早的中共党员汪金波接受中国共产党兰溪县从善区(现上华)区委指示,在湖田乡下周村组织国药研究社。民国25年,义乌创办国医馆(施医所)。民国31年,省卫生处给金华吴心禅等18人发中医师证书。民国时期,东阳韦文贵擅长眼科,名闻京、杭,著有《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黄大户、黄学龙专针灸,著《屠龙之术》。义乌陈无咎致力中医学的发掘。论病本于《内经》,立方多自制,中医界独树一帜。兰溪人叶宝珍,医

理甚深,尤精儿科妇科,屡起危疾,名重一时。东阳人程藕娟以小夹板固定加中药验方治疗骨伤,效果确切。武义南湖中医何葆仁,擅长内、妇科。兰溪还有一大批“中医世家”。据《汾阳药院郭氏宗谱》记载,以南宋初“世袭掌内府院事”肇始的兰溪“药院郭氏”,自宋淳熙间(1174-1189)迁兰溪的始祖昂起,至民国间第22代裔孙郭人骥(时任上海南洋医科大学教授)止,22世业医不绝,且代有名医。

1949年后,金华人黄乃聪专伤科,擅治骨折、脱位、金疮、跌打损伤、破伤风、颅脑损伤等,自制伤膏药、伤软膏,内服伤药粉,疗效显著。武义人宋志澄从师赵庭庸,擅长外科,通晓内、儿、妇科,以内服消毒散和清热解毒法为其特色,声誉甚隆。金华人许永茂擅儿科,形成小儿科、脾胃科两大专科特色。金华人张兆芝专妇科,擅治妇科疑难杂证,誉滿城乡。兰溪人吴士元研制首创“血脂灵”、“胃灵”、“芙朴感冒冲剂”,临床应用数十年盛而不衰。

1952年6月,金华市(县级)成立中医第一联合诊所。1953年4月,首次举办为期3个月的中医师学习班。1954年10月,浦江县建立浦阳镇中医联合诊所。1955年1月,兰溪创建中西医联合医院;同年7月,宣平县卫生科集当地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编印《宣平县中医交流经验方》。随后义乌、永康、浦江、兰溪、武义均编印单方、验方集。1958年7月1日,组建金华市(县级)中医院。1962年夏,金华县由县工商联筹资,县文教科协同卫生科先后举办四年全日制中医学习班二班,共毕业66人,由地区卫生局统一分配到各县从事中医工作。1969年10月,兰溪收集境内中草药400多种,民间土方近2000个,后辑为《草药土方汇编》。1980年,武义县制药厂根据柳城镇荷叶山头民间草药医生潘三元所献百年祖传秘方研制成“治伤软膏”,1985年获浙江省新优产品奖。1981~1983年,东阳、武义、义乌、永康相继建立县中医院。1986年1月,地区在东阳召开中医工作会议,贯彻全国衡阳中医工作会议精神,研讨振兴中医事宜。此后,各县(市)中医院改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医院及学科建设得以快速发展。

1986年11月9日,卫生部长崔月犁视察金华市中医院,为该院题写院名和“发展中医事业,提高业务水平,为金华人民健康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