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发展经济学(主编 谭崇台)教学课件:第五章 工业化农业进步与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
一、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停滞 二、农业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1.产品贡献(粮食的重要性) 2.市场贡献 3.要素贡献 4.外汇贡献 三、农业剩余的转移 农业的以上贡献可以归结为一个贡献, 即农业剩余的贡献。所谓的农业剩余是 指农产品的剩余,即农业总产量与农民 农 总消费量之间的差额。 产 农业剩余是如何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城 品 市非农业部门中的呢? A 1.通过价格调整转移农业剩余,这又包 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改变贸易条件使其 不利于农业。另一种是采用价格刺激办 价格消费线 B 法来转移农业剩余。通过价格机制调动 C 的农业剩余被称为市场剩余。当贸易条 件向有利于农业方向变动时,市场剩余 就会增加。 I2 I1 价格政策不是调动农业剩余的唯一方 O 法,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常常成为调 L E D M 工业品 动农业剩余的方法。
(5)工业活动持续增长和工业结构高级化是推进工业化的两个必要条件。否则就 属于工业化停滞,一种是工业活动停滞形成的,称总量型停滞;一种是由于结构高 级化停滞形成的,称结构性停滞。 (6)工业化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包括生产力的现代化和制度(生产关系) 的现代化。因此,工业化仅仅是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基本手段之一,要评价工业化的 绩效,应以人的现代化作为基本准则。
第五章 工业化、农业进步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工业化的一般理论
一、工业化的含义 在经济学文献中,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1. 早 在 上 世 纪 40 年 代 , 张 培 刚 教 授 把 工 业 化 定 义 为 “ 一 系 列 基 要 (strategical)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他所说的基要生产函数是 指在整个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生产函数,亦即“联系效应”很大的生产 函数,它的变化能引起并决定其他生产函数的变化。 张培刚认为,他的定义较为广泛,因为它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而 且还包括“工业化了的农业”的发展。但是,他又指出: “从已经工业化 的各国的经验来看,这种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最好是用交通运输、动力 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诸部门来说明。” 张培刚认为,他的工业化定义“能够防止和克服那种惯常把工业化理解 为只是单纯的发展工业,而不顾及甚至牺牲农业的观点或做法的片面性”; 而且该定义还特别强调交通运输和能源动力这样一类基础设施或基础工业 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一定义的主要不足之处是没有指出这种变化的方 向以及它的突出特点。为此,在1991年,张培刚教授将工业化重新定义为:
工业化的三个阶段理论得到了经验的支持。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Hoffman,W.G.) 对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消费品和资本品工业的相对地位变化作了统计分析。 霍夫曼比例 =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 / 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 在工业化第一个阶段,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之间的净产值比率在 6:1和4:1 之间,即5(士l.5):1。 在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霍夫曼比率在1.6∶1和3.2:1之间,即2.5(±1): 1。 在工业化的第三个阶段,霍夫曼比率在0.6:1到1.5:1之间,即1(±0.5): 1,换句话说,消费品工业净产值占总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在 33%-60%之间,而资本 品工业净产值所占比例在40%~67%的范围内。平均起来,这个阶段的两种工业净产 值是一半对一半。 得到的结论是,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即在最初阶 段,消费品工业占优势;在第二个阶段,资本品工业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优势地 位渐趋下降;在第三个阶段,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达到平衡,而有资本品工业 快于消费品工业增长的趋势。 钱纳里把工业部门分为早期工业、中期工业和晚期工业三类。早期工业包括食品、 皮革、纺织业等工业。中期工业包括非金属矿产品生产和加工,橡胶、木材加工和某 些化学品。后期工业包括重工业和一些在技术上虽简单但其需求只是在后期扩张的工 业如造纸与印刷业等。但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时,这些工业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甚至低于GDP增长,而其他一些新发明出来的产品和新兴工业将取代重工业而迅速发 展起来。
二、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支持工业化的理论主要有: 1.恩格尔消费规律。 2.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 3.贸易条件恶化论(由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初级产品价 格与工业品价格相比有长期下降的趋势。 4.联系效应论(由赫尔希曼提出)。 5.库兹捏茨的实证研究。
三、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发展过程正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初级消费品工业如食品加工、纺织、烟草、家具等是主要工业部门, 并且以比资本品工业如冶金、化学、机械、汽车等部门更快的速度发展。 在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增长加速进行,资本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 趋于上升,但这时消费品工业在产值和速度上仍然占主导地位。 在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以比消费品工业更快的速度增长,并渐占优势。
“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 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Leabharlann Baidu
2.印度经济学家撒克(Thaker,S.Y.)把工业化定义为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即农 业在国民收人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份额上升。这个定义与前一种 定义显然不同。如果某一个国家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居于战略地位,那么,农业生 产函数连续变化也叫做工业化。 3. 关于工业化还有一种更为流行的定义就是:工业化指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 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来自制造业活动和第二 产业的国民收人份额一般上升;第二,从事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人口一般也 表现为上升的趋势。” 4. 还有一个定义是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给出的,即工业化是指制造业产 值份额的增加过程,工业化水平用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来衡量。这是 所有工业化定义中界定范围最窄的一种定义,但使用得也比较流行。 说明: (1)工业化首先表现为工业活动的持续增长,或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 的份额持续上升。 (2)工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工业活动的持续增长,必然出现一系列基要生产函 数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表现为工业创新(技术、制 度)的不断涌现和主导工业的依次更替。 (3)工业化过程是以工业增长为动力,利用工业进步的成果,改造包括工业、 农业和服务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同时也相应地改变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因 而,工业化意味着国民经济技术和制度的现代化以及人们活动的城镇化。 (4)工业化作为一个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