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撂荒状况及原因分析
撂荒耕地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撂荒耕地情况汇报材料范文近年来,我国农村撂荒耕地情况备受关注。
作为农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撂荒耕地的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撂荒耕地的情况,特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和情况汇报,以下是本次调研的材料范文。
一、撂荒耕地的概况。
根据我们的调研情况显示,我国撂荒耕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包括一些偏远山区和高寒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导致了部分农田面临撂荒的情况。
二、撂荒耕地的原因。
我们调研发现,导致农田撂荒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而人为因素则主要包括农民转移就业、农田资源过度开发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部分农田的利用率较低,甚至出现了撂荒的情况。
三、撂荒耕地的影响。
撂荒耕地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大量的农田面临着撂荒的风险,导致了农业生产水平的下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同时,撂荒耕地也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我国农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撂荒耕地的整治措施。
针对撂荒耕地的情况,我们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治,一是加大对撂荒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种植适合当地条件的作物,提高农田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加强对撂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田的生产水平;三是加强对撂荒地区的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保护好每一片农田资源。
五、撂荒耕地的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关注,我国的撂荒耕地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我们也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农田资源一定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我国撂荒耕地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积极参与农田整治工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本次撂荒耕地情况汇报的材料范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共同关注我国的农田资源利用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耕地撂荒排查总结
耕地撂荒排查总结一、背景在农业生产中,耕地是农民劳动创造财富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我国耕地撂荒面积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开始开展耕地撂荒排查工作,对撂荒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恢复撂荒耕地,以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
本文将对耕地撂荒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耕地撂荒原因1. 地力下降由于长期过度耕作、施肥不当以及土壤受盐碱化等因素影响,耕地的地力逐渐下降,导致作物生长困难,农民无法获得满意的收益,因而选择撂荒。
2. 劳动力流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缺乏有效的劳动力支持,农田无法得到及时的管理和耕作,结果导致耕地逐渐废弃。
3. 产业转移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传统农业项目逐渐退出舞台,农民转而从事其他行业,导致农田不再耕种而被撂荒。
4. 土地承包问题一些地方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明确、流转不顺畅的问题,导致耕地长期闲置。
农民缺乏投入积极性,选择撂荒耕地。
三、耕地撂荒排查工作1. 制定排查方案地方政府要制定具体的耕地撂荒排查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措施。
方案应包括排查范围、时间节点、排查方法以及结果报告的要求。
2. 组织调查人员政府可以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并与农村基层组织合作,共同进行耕地撂荒排查工作。
调查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耕地撂荒的原因。
3. 开展田块调查调查人员需要进入农田实地进行田块调查,记录撂荒地块的具体位置、面积、耕种历史、土壤质量等信息。
同时,还要了解当地土地承包情况、农民意愿及耕作困难等情况,为制定恢复耕地的措施提供依据。
4. 数据统计与分析调查人员应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根据撂荒地块数量、面积和原因,进行分类整理,为后续的恢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耕地撂荒恢复措施1. 土壤改良对于地力下降和盐碱化问题较为严重的撂荒地块,需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包括施肥、翻耕、深耕等措施,以提高土壤质量和肥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2023农村耕地抛荒撂荒整治方案
2023农村耕地抛荒撂荒整治方案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耕地抛荒撂荒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2023年农村耕地抛荒撂荒整治方案,旨在稳定农村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民的持续增收和良好生活。
一、问题的原因分析:1.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就业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为落后,农民缺乏可持续的经济来源,导致他们无法继续投入农业生产。
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外出打工,导致耕地被荒废。
2.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不强。
农村地区土地流转不畅,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民因此失去了对土地的信心。
许多农民认为耕地流转无法确保他们的持续收入,因此选择将土地抛荒。
3.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效益较低,农民难以获得较高的收入。
这使得一些农民无法继续投入耕地,从而导致土地荒废。
二、整治方式:1.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提高土地流转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土地租赁补贴,以增加土地流转的吸引力。
2.完善农业扶持政策。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可以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建立健全的农田水利设施。
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修建灌溉渠道、水库和水井等,确保耕地灌溉和水源的供给,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4.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管理制度,明确农民的土地使用权。
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监管,防止非法占用和破坏耕地。
5.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求。
三、整治方案的实施措施:1.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
同时,对于耕地抛荒撂荒的村庄,可以提供相应的补偿或支持。
2.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土地撂荒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撂荒问题调研报告农村土地撂荒问题调研报告一、问题介绍农村土地撂荒是指农民将本应用于耕种的土地长期不予利用,荒废的问题。
这一问题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并且日趋严重。
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民收入低、劳动力短缺、土地污染以及城市化发展等因素。
二、调研方法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对多个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走访,并进行了居民访谈和数据收集。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和意见,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具体情况。
三、调研结果1. 收入低:调研结果显示,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
由于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在耕作中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他们往往不愿意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源去利用荒废的土地。
2. 劳动力短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年轻人向城市流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访谈中,很多农民表示,他们无法投入足够的劳动力去利用撂荒的土地。
这导致了土地的长期荒废。
3. 土地污染:部分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
在过去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往往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
这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使得土地难以再次耕种。
4. 城市化发展: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土地逐渐被城市用地取代。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民选择放弃耕地,而转而拆除农居,将土地用于开发建设。
四、问题影响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存在给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首先,土地撂荒导致了农民收入的减少,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其次,土地撂荒也加剧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使得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最重要的是,土地的长期撂荒还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五、解决办法1. 提高农产品价格:政府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提高农产品价格,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经济利益,从而增加他们利用撂荒土地的动力。
2. 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利用撂荒的土地。
3. 治理土地污染:政府应加大力度治理农村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提高土地的质量,使得荒废的土地能够再次耕种。
土地撂荒问题总结
土地撂荒问题总结1. 引言土地撂荒是指农业用地闲置,不用于农业生产的现象。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地撂荒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土地撂荒的原因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土地撂荒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2. 土地撂荒的原因土地撂荒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原因:2.1 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和流入城市的潮流,导致农村人口减少。
人口减少使得农田的管理和耕种成为困难,导致部分耕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2.2 城市快速扩张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用作城市建设。
这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剩余的农田难以养活农村人口。
因此,一些农田被撂荒。
2.3 土地污染大规模的农药和化肥使用导致了土壤的污染问题。
土壤的污染使得部分土地无法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只能撂荒。
2.4 缺乏农业技术和资金支持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耕地的利用率低。
缺乏技术和资金的农户无法有效利用耕地,只能任其荒芜。
3. 土地撂荒的影响土地撂荒问题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下面列举一些主要影响:3.1 农业产值下降土地撂荒无法进行正常农业生产,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农业产值减少。
这对农村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2 农民收入减少由于土地撂荒,农民无法获得正常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收入,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
这使得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增加了贫困的风险。
3.3 资源浪费土地是有限资源,土地的撂荒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这不仅浪费了耕地本身的价值,也浪费了用于土地开发和管理的资金投入。
3.4 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撂荒导致的草木丛生和土地退化,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这不仅对当地的生态平衡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全球环境造成影响。
4. 解决土地撂荒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土地撂荒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政策和技术手段。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解决土地撂荒问题的措施:4.1 政府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
农村土地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农村土地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原因分析:1.劳动力流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使得部分农田无人耕种,最终导致土地撂荒。
对策:鼓励农村人才回流,提供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愿意在农村发展。
此外,可以通过推广农机具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农田的耕作效率,减轻劳动力损失对农田的影响。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一些地区的土地规划不合理,农民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导致部分农田闲置。
对策:加强土地规划的信息和指导,向农民普及土地规划知识,教育他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作物进行种植。
政府还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服务,帮助农民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土地。
3.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一些地区受到环境污染或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土地不再适宜农业耕种,不得不撂荒。
对策:加强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对农田的破坏。
同时,可以通过土壤治理和改良技术来恢复受污染的土地,使其重新具备耕种条件。
4.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一些农民因为农田产出的收益较低,不再愿意进行耕种,导致部分土地撂荒。
对策: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田的产出效益。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贷款、补贴和奖励等方式,鼓励农民进行种植和养殖业务。
此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5.缺乏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一些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例如道路、水源和市场,使农民难以获得种植和销售农产品所需的支持。
对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供水和市场等基础设施。
此外,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产品收购和销售服务,增加农民的收入保障。
总结:农村土地撂荒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金融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进行种植和养殖业务。
同时,农民也应提高自身的农业技术水平,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田的产出效益。
关于农村土地撂荒的调查与思考十
关于农村土地撂荒的调查与思考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而农村地区的人口却不断减少,这使得农村土地面临着撂荒的问题。
当前,农村土地的撂荒情况严峻,产生了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为此,我们需要深入调查和思考这个问题。
一、农村土地撂荒的基本情况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撂荒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态势。
据统计,全国农村土地中撂荒的面积已经超过了1000万亩,约占全国农村耕地的2%左右。
这些撂荒面积广泛分布在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这个问题会受到重点关注。
二、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造成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导致了劳动力短缺,无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其次,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设备,难以实现高效率和高产量。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物流、通讯等方面未能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
此外,土地规模过小,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这使得农村人们的劳动收益较低,不具有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三、农村土地撂荒的意义和影响农村土地撂荒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
首先,这会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其次,这种现象会导致大量的土地流失和荒漠化,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农村人口流失和失业问题也会愈演愈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对农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四、对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思考针对农村土地撂荒问题,必须进行科学的解决方案。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努力改善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土地规模化生产。
同时,对可能造成农村人口流失的问题,应实行有效的人口、财政、税制和产权政策,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总之,关于农村土地撂荒问题,需要加强调查和思考,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从而实现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和农村的稳定发展。
乡镇撂荒情况汇报材料
乡镇撂荒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乡镇撂荒情况愈发严重,给当地农业生产和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乡镇撂荒情况的汇报材料:一、撂荒面积持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劳动力外流,许多乡镇的耕地面积持续扩大,撂荒现象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乡镇撂荒面积已达到XX平方公里,占总耕地面积的XX%。
二、农田管理不善。
在撂荒面积扩大的同时,由于农田管理不善,农田资源的浪费现象也日益凸显。
部分撂荒地区出现了农田滞销、农产品滞销等问题,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
三、撂荒原因分析。
乡镇撂荒情况的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农业劳动力的外流导致了农田的无人耕种,加剧了撂荒现象。
其次,部分农民转向非农产业,导致农田的荒芜。
再者,农田管理方式滞后,缺乏科学的耕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也是导致撂荒情况严重的原因之一。
四、应对措施建议。
为了解决乡镇撂荒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鼓励农民参与农田的管理和耕种,减少撂荒面积。
2. 推广农田管理新模式,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田的利用率,避免农田资源的浪费。
3. 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生产,提高农田的产出效益,减少撂荒现象。
4. 加强农田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农田资源,减少土地的荒芜现象,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乡镇撂荒情况的严重程度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乡镇撂荒情况的调查和研究,积极探索解决撂荒问题的有效途径,努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共同促进乡镇撂荒问题的解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整治撂荒情况汇报材料
整治撂荒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国农村撂荒现象严重,土地资源闲置,农民收入减少,农业生产受
到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市积极开展整治撂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撂荒情况分析。
我市部分农村存在着土地撂荒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农民转移就业、农业机械化
程度不高、农业收益低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农业生产的低效。
二、整治措施。
为了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鼓励农民将撂荒土地流转给有意愿种植的农户或农业企业,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农业生产收益,减少土地撂荒现象。
同时,加大对撂荒土地的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民提供种植补贴和生产资金支持,鼓励他们重新开垦土地,增加农业生产。
三、整治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市整治撂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些撂荒土地得到
了重新开垦,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农业生产的效益得到了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对土地撂荒问题的整治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重新开垦撂荒土地,增加农业生产。
同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
此外,要加强对撂荒土地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总之,我市将继续坚持整治撂荒工作不放松,努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增效增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撂荒地治理调研报告
农村撂荒地治理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撂荒地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深入了解农村撂荒地的现状和原因,探索有效的治理措施,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背景(一)农村劳动力外流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无人耕种土地。
(二)农业生产效益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微薄,种地积极性不高。
(三)土地流转不畅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流转信息不对称,流转价格不合理,影响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四)基础设施薄弱部分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道路不通畅,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难度和成本。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访谈等多种方法,对_____等多个地区的农村撂荒地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四、调研结果(一)撂荒地面积及分布调研发现,撂荒地面积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总体呈上升趋势。
撂荒地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地区以及土地质量较差的区域。
(二)撂荒原因分析1、劳动力缺失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人口多为老人、儿童,无力耕种土地。
2、种地成本高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机械租赁费用高,导致种地成本增加。
3、土地碎片化土地承包到户后,地块分散,不利于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
4、自然灾害影响部分地区频繁遭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农民失去种地信心。
(三)撂荒地治理措施及成效1、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土地保护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的种地积极性。
2、推进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
3、改善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复农田水利设施,修建农村道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五、存在的问题(一)治理资金不足撂荒地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但目前资金来源有限,难以满足治理需求。
撂荒耕地情况汇报材料
撂荒耕地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国农村撂荒耕地现象日益严重,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和及时掌握我国撂荒耕地的情况,特向有关部门提供以下情况汇报材料:一、撂荒耕地面积。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撂荒耕地面积持续增加,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
据初步统计,全国范围内的撂荒耕地面积已经超过了1000万亩,其中一些地区的撂荒耕地面积甚至超过了200万亩。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撂荒耕地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二、撂荒原因分析。
撂荒耕地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首先,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了耕地无人耕种,从而出现了撂荒现象。
其次,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耕地被征用用于建设,导致了耕地资源的减少。
此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也是导致撂荒的重要原因。
综合来看,撂荒耕地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撂荒影响分析。
撂荒耕地的出现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撂荒耕地的增加导致了农业生产能力的下降,影响了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撂荒耕地的增加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闲置,加剧了农村就业压力,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撂荒耕地的增加还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这些负面影响表明,撂荒耕地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解决措施建议。
针对我国撂荒耕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引导,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撂荒耕地的问题。
其次,要加大对农村耕地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农村土地的非农化使用,保护好每一寸耕地资源。
此外,还要加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减少撂荒耕地的出现。
综合来看,只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我国撂荒耕地的问题,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撂荒耕地情况总结汇报
撂荒耕地情况总结汇报撂荒耕地是指农民长期不耕种或不及时经营的农田,导致土地荒芜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撂荒耕地问题的存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计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引起广泛关注和解决。
以下将对撂荒耕地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一、撂荒耕地面积增长态势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撂荒耕地面积逐年增加。
经过调查统计,我国目前撂荒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水平。
主要原因有:1.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导致农田撂荒。
农民选择外出务工或投资其他产业,使得原本的农田没有人进行经营管理,滋生了撂荒现象。
2. 耕地流转困难:由于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和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农民往往无法顺利将撂荒耕地流转给愿意进行耕种的农户,导致耕地不被充分利用。
3. 经济效益低下:撂荒耕地所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缺乏,使得这些土地无法得到有效的经济开发,农民不愿意将其耕种。
二、撂荒耕地带来的问题撂荒耕地问题不仅仅是延误了农民的生计和增收,也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 农田资源浪费:无法被充分发挥的撂荒耕地浪费了宝贵的农田资源,造成土地贫瘠和土壤退化。
2. 粮食供应困难:撂荒耕地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农作物产量下降,给国家粮食供应带来困难。
3. 生态环境恶化:荒芜的撂荒耕地容易引发风沙、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破坏了生态平衡。
4. 农民收入减少:撂荒耕地导致农民失去了可以增加收入的机会,增加了贫困农民的负担。
三、解决撂荒耕地问题的措施为解决撂荒耕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农田资源,提高农业效益。
1.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土地市场,鼓励农民将撂荒的农地流转给愿意耕种的农户,促进农田合理利用。
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于耕种撂荒耕地的农户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奖励,提高农民的耕种积极性。
3. 发展农业合作社:加强农民组织,推动农业合作社建设,共同经营和管理撂荒耕地,提高综合效益。
4. 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推广高效、节水、环保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技能和经营水平。
浅谈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农村土地撂荒是指农村地区的农田长期未被利用、耕种或放任不管的现象。
它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以下是关于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对策。
首先,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主要包括:1.劳动力短缺:农村人口外流加剧,大量劳动力流失到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无法进行耕种和种植。
2.教育水平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技术水平有限,缺乏现代农业经营和管理知识,难以实施高效的农业生产。
3.政策扶持不足:相比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农村农业政策支持不足,缺乏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使农民缺乏耕种的积极性和信心。
为了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土地整治和流转:通过合理规划,对零散、分散的农田进行整合和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政府可以提供必要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整治和流转。
2.引导农民转变农业观念: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耕作方式,采用现代化、科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3.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对农业生产进行保障,减少农民因自然灾害等原因而不敢耕种的风险感。
同时,为农民提供贷款、补贴等金融和财政支持,增加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4.发展农村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农业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村经济收入和农民生活水平,从而激发农民耕种土地的热情。
5.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培育和引进适合本地农业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耕种土地的效益。
总之,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土地整治和流转、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技术能力、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农村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以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
只有通过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农村撂荒地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农村撂荒地的成因及解决对策1.人口外流: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工作机会缺乏等原因,大量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迁移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进行耕种。
2.经济收入低:由于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农民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的经济收入较低,难以维持生计,导致失去对土地的耕种积极性。
3.土地利益不平衡:由于土地财政手段不健全,土地资源未能合理流转,导致土地利益分配不均衡,一些农民拥有大片土地但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另一些农民则缺乏土地,导致农村部分土地荒废。
针对农村撂荒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对策:1.加强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
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民将撂荒地进行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农田水利等,提高农村生产条件和耕种效益。
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3.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如农村旅游、生态农业等,建立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减缓人口外流,增加农村土地的耕种率。
4.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建立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提高农民的生产资金供给能力和发展动力,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
5.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能力。
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加他们对土地的耕种信心和能力,促进农村撂荒地的复耕。
总之,农村撂荒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对策来解决。
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关注农村问题,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农村发展。
关于耕地撂荒问题的整改报告
关于耕地撂荒问题的整改报告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资源的紧张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在这个背景下,仍有部分地区出现了耕地撂荒的现象,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为了解决耕地撂荒的问题,我单位认真开展了整改工作,并就此提交以下报告:一、问题的原因分析耕地撂荒问题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利益诱惑。
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盲目投资于不必要的工程,导致大量土地被占用和破坏。
2、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健全。
在一些地区,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健全,导致部分耕地闲置。
3、生态环境破坏。
有些地区因为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土地生产能力降低,而无法继续耕种。
二、整改方案为了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1、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农民依法依规耕种土地,保证耕地的持续生产能力。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因为环境污染等原因无法继续耕种的土地,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生态环境,避免其进一步退化。
3、加强土地监管。
加强对土地变化的监测和评估,发现耕地撂荒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耕地的有效利用。
三、整改效果经过整改,我们单位已经取得了以下成效:1、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70%提升到了85%。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明显,部分因环境污染无法耕种的土地得到了保护和恢复。
3、加强对土地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耕地撂荒问题,保证了耕地的有效利用。
四、总结和建议耕地撂荒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民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解决。
我们单位在整改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保证耕地的有效利用。
2、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
3、加强对耕地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耕地撂荒问题,确保耕地的持续利用。
耕地撂荒的自然原因及对策
耕地撂荒的自然原因及对策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大家都知道,但却常常被忽视的话题:耕地撂荒。
你说这耕地不耕,荒着干啥?咱们可不能让这片土地白白浪费掉。
撂荒的原因五花八门,但自然因素绝对是个大头儿。
别急,咱们先从这事儿的根源说起。
2. 耕地撂荒的自然原因2.1 自然灾害的肆虐首先,得说说自然灾害。
你想啊,天灾无情,洪水、干旱、台风,简直是“天上掉下个雷公”。
一场大雨下来,地里种的可怜的作物就泡汤了,农民心疼得直呼“冤屈”。
再加上干旱的时候,土地像个干瘪的海绵,根本没法儿种东西,真是愁死个人。
2.2 土壤质量下降其次,咱们得关注土壤质量。
谁说土壤不重要?一块好的土地就像金子,没了营养就变得贫瘠,种啥都不行。
化肥用多了,土地“吃撑”了,种的东西长得也不咋地,最后农民一看,哎呀,算了,干脆撂荒算了。
说实话,农民也是心累,谁愿意看着自己的辛苦化为乌有?3. 对策建议3.1 适应气候变化那么,面对这些自然原因,咱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适应气候变化。
这就得考虑选择耐旱、抗涝的作物,像小麦、玉米之类的。
你看,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推广这样的技术,真是个明智的选择,既能保住土地,又能让农民心里有底,实在是“两个鸟儿一石”。
3.2 提升土壤质量再者,咱们得好好整治土壤,提升它的质量。
可以试试有机肥、轮作制度,甚至引入一些生物技术。
这样一来,土地不仅能恢复活力,还能让农民重拾对农业的信心。
想想看,看到满地绿油油的作物,心里那种成就感,简直乐开了花。
3.3 立法保护耕地最后,相关部门的也很关键,得立法保护耕地。
没钱不怕,咱们可以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集体搞农业,分担风险。
国家也可以提供补贴,让他们更有动力去耕种。
这就像一颗种子,浇灌得当,最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4. 结论综上所述,耕地撂荒的原因虽然复杂,但咱们不能坐以待毙。
通过适应自然、提升土壤和支持,咱们一定能找出一条出路。
说到底,土地就像咱们的家,不能让它荒凉,咱们得共同努力,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利用撂荒地作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利用撂荒地。
近年来,我国农村撂荒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还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此,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对利用撂荒地的几点思考。
一、撂荒地现状及原因1. 撂荒地现状据调查,我国撂荒地面积已达1亿亩左右,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这些撂荒地不仅影响了粮食产量,还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
2. 撂荒地原因(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部分地区的农业仍以传统种植为主,导致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2)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撂荒现象日益严重。
(3)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我国土地流转市场尚不成熟,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流转期限、流转价格等,使得农民不愿流转土地。
(4)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灌溉、排水、仓储等设施不完善,导致农业生产风险加大,农民不愿耕种。
二、利用撂荒地的意义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利用撂荒地,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利用撂荒地,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3. 改善生态环境利用撂荒地,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4.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撂荒地,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利用撂荒地的措施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撂荒地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利用撂荒地发展农业生产。
2.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降低撂荒风险。
全国撂荒数据分析报告
全国撂荒数据分析报告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全国范围内的撂荒现象日益凸显。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存在大量的撂荒土地,这些土地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为了深入了解全国范围内的撂荒现象,本文进行了一系列数据分析,并就其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首先,我们对全国各省市的撂荒土地进行了调查。
据统计,目前我国撂荒土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由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撂荒现象较为严重。
而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则主要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导致出现大量的撂荒土地。
此外,一些中西部地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撂荒问题。
其次,我们对撂荒土地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撂荒土地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农民转移就业、土地资源浪费以及人口外流等。
在一些经济转型较为迅速的地区,大量的传统耕地被撂荒,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闲置。
此外,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的增加,部分农田也被撂荒,进一步加剧了撂荒现象。
撂荒现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撂荒土地的出现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限制了农业发展的空间。
此外,撂荒土地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扩张的速度,增加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难度。
同时,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也导致了农业生产能力的下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撂荒现象,我们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采取措施鼓励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其次,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引导,为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
此外,还可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传统耕地的撂荒现象。
综上所述,全国范围内的撂荒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引导,为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
土地抛荒整改措施
土地抛荒整改措施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土地抛荒现象,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土地抛荒整改措施。
一、土地抛荒问题的背景及现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土地抛荒现象日益严重。
据统计,目前约有3亿亩耕地处于抛荒状态。
土地抛荒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影响了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因此,解决土地抛荒问题迫在眉睫。
二、土地抛荒问题的原因分析1. 农村劳动力流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无人耕种。
2. 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由于农业生产成本高、收益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导致土地抛荒。
3. 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程序复杂,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不高。
4.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差,影响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三、土地抛荒整改措施1. 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应当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失。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应当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等手段,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种地积极性。
3.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流转。
应当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简化流转程序,保障流转双方的权益,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应当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
5. 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应当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6. 建立健全土地抛荒监管制度。
应当建立健全土地抛荒监管制度,加强对土地抛荒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地抛荒问题。
四、总结解决土地抛荒问题,事关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
撂荒耕地情况总结汇报发言
撂荒耕地情况总结汇报发言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撂荒耕地情况。
撂荒耕地是我国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查,对撂荒耕地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埒清,特此汇报给大家。
一、撂荒耕地概况撂荒耕地是指农民不再种植粮食作物,而是将土地撂荒或用于其他非农业用途的现象。
我国撂荒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如华北、东北、长江流域等地,其中以东北地区的撂荒耕地面积最为突出。
根据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撂荒耕地面积已经达到XX万亩,在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撂荒原因分析1.经济原因撂荒的经济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过低、农民收入有限等因素导致的,使得农民认为耕种土地不再划算。
举例来说,大豆的价格下跌导致了部分农民不再种植大豆,而选择撂荒或转产其他农产品。
此外,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也是经济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民追求更高的收入,因此选择外出务工而放弃耕种土地。
2.环境原因撂荒的环境原因多与土地质量下降、土壤污染等有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导致部分农田受到水土流失、化肥农药滥用等影响,农民选择撂荒以保护自身的健康和环境的稳定。
3.农户对农业发展的信心下降农民对农业发展前景的信心不足也是导致撂荒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农业现代化改革不断推进,但由于各种问题仍未得到充分解决,农民对未来的农业发展感到迷茫和悲观,进而选择不再耕种土地。
三、撂荒耕地带来的问题撂荒耕地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农产品供应不足撂荒耕地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下降,农产品产量减少,供应紧张。
这对满足国内居民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农民收入减少撂荒耕地导致农民收入减少,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较低的农业收入也会导致农民流失,加剧农村人口外流,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差距。
3.土地资源浪费大量的撂荒耕地使得优质土地资源闲置,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资源的低效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土地撂荒状况及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4-10-31T14:32:51.21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9期下供稿作者:张洁雨
[导读] 耕地是有限的,由于近年来土地撂荒和不合理利用,使我国的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张洁雨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土地撂荒的现象,大量的闲置土地的出现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这种现象与可持续发展观相违背,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已是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扩张与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打工,导致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此外,耕作的方式不当,以及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撂荒现象的出现。
对于农村土地的撂荒现象,本文重点分析并说明我国土地撂荒问题存在的原因。
关键字:土地撂荒;劳动力外流;比较效益;耕作方式;产权
一、我国土地撂荒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大片土地撂荒的现象,农业是民生之本,大面积的土地撂荒使得我国本来就日益严重的耕地流失和未来粮食短缺的问题更加严峻。
耕地是有限的,由于近年来土地撂荒和不合理利用,使我国的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因此,解决土地撂荒的问题刻不容缓。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撂荒问题,十八大指出我们应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并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其中土地是我国重要资源,所以农村土地的撂荒应当得到重视。
二、土地撂荒原因分析
(1)比较效益低、劳动生产率低以及非农转移的相互作用
大规模农业撂荒现象的产生,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发达的地区中农业撂荒现象比较严重。
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的扩张与升级,在经济发达地区第二与第三产业有相对比较优势,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农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
耕地较其他行业来说风险指数较高,受气候的影响大,农产品的亏损风险高,价格不稳定,化肥等原料的价格上涨,但国家对农产品的补贴政策的有限,使得务农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农户自然选择有比较优势的第二、三产业。
事实上,农地撂荒的根源在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此外,农业的生产效率低下,也是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我国土地所有权不明晰、经营的空间狭小、农业技术发展滞后、生产方式的局限性,造成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这样一来导致了农业的经营收入降低,与第二、三产业的收入相比较,农民则愿意放弃农田的耕作。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成为了造成土地撂荒的原因之一。
随着精壮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剩余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妇女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小孩,老人的劳动能力有限,导致了土地不得不撂荒。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转移是因素,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比较效益低也是导致农村存在大面积撂荒土地的原因之一,而这些因素又相互作用,才导致撂荒。
(2)耕作方式效率低下,政府引导不足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家庭为单位的精耕细作是当今我国的主要耕作方式,然而目前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趋势是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产量,但是我国的目前的土地制度限制了这种耕作方式的发展,即使是科技水平达到了,也难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的耕种方式
除此之外,由于农村教育水平较低,使得很多务农者对于土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也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去限制农药的使用,农民过分的看重收益,忽略了对土壤的保护,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导致了土壤的严重破坏,造成很多土壤无法耕作,只能闲置于此。
比如说,化肥会对土地造成永久性的危害。
磷酸钙连续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钙镁磷肥则会造成土壤的碱化,而且磷肥还容易造成土壤的板结。
这些都会使土地的耕种能力越来越低,农民获得的收益也越来越少,最终造成土地的撂荒。
(3)土地产权不明晰与土地流转经营困难
由于我国法律只是规定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对土地产权的所有权也没有明确的界定,这样一来产权主体不明晰,则说明对此土地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的承担者没有得到有效界定。
在我国农村,由于土地的产权主体界定不清,许多外出务工者的农田处于长期撂荒状态,又没有相应的部门去处理以及介入,外出务工者也认为他们不用对土地的利用承担相应的责任,则任由土地撂荒。
由于产权的界定不明确,耕者只重视当前收益,任意使用化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导致农田破坏十分严重,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许多农田已经无法继续耕作,只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按照马克思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可以看出,农民是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所有者,他们有权占有、使用这些土地,可以在这些土地上依法进行生产劳动,对于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有分配、交换、使用的权力。
但事实上这些农民的权利并没有完全实现,由于产权界定的不明晰和家庭联产责任制度对承包土地转移的限制,导致了土地流转经营困难。
当农民承包的土地闲置,却难以流转经营时,土地不得不撂荒。
由于土地流转经营的困难,以及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农民由于担心流转后失去土地,所以他们更愿意选择将土地闲置。
三、解决我国土地撂荒问题的建议
土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土地撂荒问题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我认为国家应该建立科学的补贴政策设置,宏观调控稳定农产品及其相关产品价格,减少农业劳动者的耕作风险,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保护土地知识的宣传,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
国家还应该明确产权主体以及完善土地监管机制。
此外,应当加强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引导,鼓励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王鑫林:《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土地撂荒现象及治理探讨—基于四川省仪陇县X村的调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24~29页
[2]赵义,杨庆媛,陈展图,石彦:《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浅析—基于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J],2008年11月,载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20卷第6期,第1~5页
[4]朱艳,王玉霞:《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变迁》[J],2008.08(上),载《中国集体经济·经济观察》,第10~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