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总结: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结合《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
文本互读,促进文本的深入解读
文本互读,促进文本的深入解读作者:葛龙龙来源:《江西教育B》2019年第03期一、课文解读《咬文嚼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课文,作者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
它所在的单元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单元重点是让学生感悟汉语的独特神韵和深厚意蕴,为此单元中编排了《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三篇课文。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体裁、不同语言形式的文章,提升论说类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
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斟酌词句与表现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如果我们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既是文艺评论的范本,语言表述精练准确,更是思维训练的典范,其主要内容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什么是“咬文嚼字”。
成语“咬文嚼字”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三个基本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2)形容吊书袋或卖弄才学;(3)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从这三种义项可以看出,“咬文嚼字”毫无疑问是一个贬义词。
但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咬文嚼字”却另有新意,用《咬文嚼字》里面的话来说就是:“无论阅读或写作,我們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不够透彻,情感不够凝练。
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把对文章字句的斟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我们就会感知到“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二,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这是文章论述的核心问题之一。
作者思路清晰、语言精当、举例充分、深入浅出,从不同角度反复论述。
全文选取几个典型实例,论证剖析,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想要阐发的观点。
1.郭沫若修改剧本的例子。
朱光潜先生列举《水浒》和《红楼梦》中的句子,即“你这”式、“你是”式和“你有”式,这三种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是不同的思想感情。
分析《说木叶》的论证思路600字
分析《说木叶》的论证思路600字《说木叶》一文的结构极其清楚,作者先指出古典诗词常用“木叶”“落木”而少见“树叶”“落叶”,接着条分缕析,探究“木叶”和“落木”更受欢迎的两个原因:“木”有落叶的因素及原因;“木”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的气息。
学习本文的难点在于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一方面本文专业性较强,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学素养还不高,而本文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作者依靠自身丰厚的文学功底,深入思考,旁征博引,对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挖掘,只有用心阅读思考,才能领会作者的观点。
而一旦领会,就会为作者严谨周密的逻辑性、抽丝剥茧的思辨力、新颖独到的见解所折服,对中国古典诗歌“木叶”的意象豁然开朗。
文章首先列出四个具有共同意义的词语——“木叶、落木、树叶、落叶”,这四个词语都有“树叶”的意义,但在古典诗文中受欢迎的程度却大不相同,“木叶”和“落木”出现的频率更高。
撇开“叶”与“落”这两个与“树叶”“落叶”相同的语素,就剩下“木”这一语素了。
如果能发现“木”的艺术特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就有了文章的主体部分——对“木”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文章第1自然段,摆出一个常见现象,引起全文的话题。
第2自然段针对摆出的现象,提出两个问题。
第3—6自然段逐一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第7自然段总结全文。
第3—6自然段,在回答所提两个问题的过程中,阐释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全文思路清晰,
论证严密,内在逻辑行强,说理艺术高超,却是一篇精妙的文艺,不愧是“才子之笔、学者之文”。
《说“木叶”》课例赏鉴
《说“木叶”》课例赏鉴本文转载自湘潭市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公众号。
《说“木叶”》课例赏鉴课例实录执教:肖劲松观察:赵晖说明:该课例系2011年9月21日湘潭市骨干教师研修成果汇报暨同课异构教学示范课,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
学习目标1、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性语句,把握全文大意;能够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意味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3、了解比较思维的有关知识,学习运用比较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实录一、课前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课文,了解学情导学案包括作者介绍、文题阐释、字词注音、我的疑问、比较思维介绍、质疑探究、拓展训练等内容。
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进行整理归类,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因为文章中引用的诗词太多,难以理解;二是不能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三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篇难读的文章。
二、导入师:同学们,有一则校园民谣很有意思,说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你们知道是哪“三怕”吗?(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师:这“三怕”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这句民谣说出了我们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困惑与苦恼。
课前有不少同学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篇《说“木叶”》,我现在告诉大家,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还可以掌握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比较思维,可以让我们不再怕写作文。
三、筛选关键信息,把握文章大意师: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要求大家仔细默读课文,不妨多看几遍,筛选出关键信息,划出关键性语句,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学生讨论后明确,多媒体展示)第一部分(第1、2、3自然段):木叶成为诗人的钟爱。
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木叶”与“树叶”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一字千里。
《说“木叶”》课文分析
《说“木叶”》课文分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说“木叶”》课文分析《说“木叶”》一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9部编新版高一语文下册课本第三单元,作者是20世纪著名学者林庚。
高二语文必修5论述类阅读单元 知识点复习+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必修5 论述类阅读单元【单元说明】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收录三篇文艺学论文,第四单元收录三篇自然科学论文。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论文学创作,作者通过对若干语言实例的精当分析,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说“木叶”》一文,可以说是咬文嚼字的范例。
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想象,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的暗示问题,使我们对古代诗词中的艺术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谈中国诗》一文主要是讨论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
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国诗含蓄蕴藉、富于暗示的特点,同时谈了“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的特点,对“那些谈中西文化本位的人”进行了有力的批评。
《中国建筑的特征》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地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作为生物的社会》是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
作者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的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宇宙的未来》是演讲辞,演讲者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预言,再过渡到对宇宙未来的讨论,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一是收缩以至于坍缩成一个点。
本文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未来作出了科学的诊断。
我们在学习论述类阅读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论述对象、思想、观点、情感等的表现起重要作用的概念,主要包括:(1)体现全文主旨的关键概念;(2)体现作者创作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3)重要的指示代词;(4)蕴含深层含义的词语。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说木叶》、《咬文嚼字》群文阅读教学
《说木叶》、《咬文嚼字》群文阅读教学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和林庚先生的《说“木叶”》都是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文艺随笔。
细读两文,有一个发现:《咬文嚼字》和《说“木叶”》两文中的观点和材料可以互相印证,甚至可以说是“神对应”,这是巧合吗?朱先生的《咬文嚼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先后提出了三个论点: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林先生在《说“木叶”》中主要讨论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笔者重新整合,觉得此文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诗歌语言形象上的暗示性;诗歌语言文化上的暗示性;杜甫“落木”的学习与创造。
一、两篇文章的第一个“神对应”《说“木叶”》中讨论的诗歌语言形象上的暗示性问题,正好对应《咬文嚼字》中的第一个观点:“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咬文嚼字》中先后举了郭沫若改剧本、王若虚改《史记》、韩愈定“推敲”三个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
郭沫若把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的那句“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王若虚改《史记》,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读来便觉索然无味;至于“推敲”的故事,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作者当时所要说的而且是与全诗调和的。
《咬文嚼字》中的三例能够给人以直观的感受,但是仔细品读《说“木叶”》,就会发现:从整体上看,林先生对“木叶”的探讨正好是对朱先生观点的深入阐释。
在《说“木叶”》中,“木叶”一词,改动一个字,就成了“树叶”“落木(高木)”“落叶”“黄叶”。
关于“木叶”,最早见于屈原《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一篇:《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教学设想:这个单元是文艺评论与随笔,专业性较强,于学生而言有些难度。
学生没有这么高深的文学素养,看此类文章,费时而无所收获,犹如牛听琴音。
如何让学生有所吸收,吸收什么,是我课前重点准备的。
《咬文嚼字》《说“木叶”》《中国诗的特征》均涉及到一点,即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暗示性。
如能将这三课合并同类项,综合起来,重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暗示性,并能活学活用,则算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暗示性2、归纳三课内的古诗词3、补充课外例子,关注诗歌的暗示意义教学重点:诗歌的暗示性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2、导入:在中国古诗美丽的园圃中,怒放着长开不谢、芳香四溢的许多优秀之花,这些优秀之花被人们习惯称为名言佳句或清词丽句,它们常常是古诗中的传神之笔,点睛之处,往往成为“诗眼”、“词眼”。
这些佳句,寓丰富于单纯,寄深意于一瞬,以一概万,高度集中,一言胜千万语,一句传千万年。
它们象黑夜中的星月,似沙漠里的绿洲,如旷原中的清流,若大海上的白帆,是诗篇彩缎上点缀着的明珠;它们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放射出哲理的灵光,句凝情浓,字炼理深,使人百读不厌,令人过目不忘,而且引人无限遐想,给人生活启迪。
这节课,我们就本单元三篇文章重点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暗示性。
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的特征》里,说中国诗的特征是什么?请同学们勾划出来。
明确:“……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
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1、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是怀孕的静默?因为怀孕的肚子富于暗示,正如言短意长的诗句。
有句为证:“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此时无声胜有声”“解识无声弦指妙”。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 《说“木叶”》一文,通过对“木叶”和“落叶”的比较, 深入挖掘“木叶”中“木”字所蕴含的意境,提出“诗歌 语言有暗示性的问题”这一观点。
• 《谈中国诗》是钱钟书根据自己的一篇讲稿节译而成的 (原稿为英文),文章通过对中国诗和外国诗的比较,分析 了中国诗含蓄、“富于暗示”的特点,同时谈了中西诗不 但内容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对那些谈中西本位文 化的人进行了有力的批评。
2019/6/1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8
谢谢欣赏!
2019/6/1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 4.增强文艺评论能力,加深文艺鉴赏的认识,提升审美品 位。
• 二、内容提要
• 本单元学习的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所选的文章,或评论一 位作家,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都持之 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 《咬文嚼字》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一篇评论语言形式的随 笔,文章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表达了运 用语言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须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 “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知识归纳讲解
《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学习目标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2.注意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使学生掌握通过运用精到的比较,分析问题,阐发观点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使学生掌握化抽象的理论问题为形象的实感的方法。
4.知识积累文学常识1.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2. 林庚,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
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
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
必修五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推荐下载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语文教研组活动中心发言材料刘文礼一、必修五第三单元整体分析(一)教材分析1.第三单元内容在教材中的作用分析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三篇文章,体裁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是高中语文必修五个模块中唯一一个文艺评论、随笔单元。
具有融会贯通的功能,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任。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文学创作,全文贯穿着作者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作者通过对每一实例的咀嚼,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个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态度。
学习本文,要注意借鉴吸收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多样的论证方法的使用,培养自己“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精神。
《说“木叶”》可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形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谈中国诗》是议论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
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揭示出中国诗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等重要特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解读,能使学生对我国诗歌的鉴赏提升到理论高度。
本单元是打通必修和选修学习的综合性单元,可以勾前联后,从炼字、意象、诗歌表达技巧及风格等方面指导必修和选修的诗歌鉴赏。
对诗歌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的鉴赏有着全面的、综合性的指导、示范和引领作用。
2. 单元教学任务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功能是“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的目标有明确阐释。
文学鉴赏的目的和态度:“学习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高三上册语文《谈中国诗》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高三上册语文人教版《咬文嚼字》课文及教案设计
高三上册语文《谈中国诗》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高三上册语文《谈中国诗》课文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
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
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
”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
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中国诗可不然。
中国投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所谓“史诗头脑”,中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
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
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说木叶
迁移训练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 “ 木叶 ” 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请根据本单元所阐释的鉴赏诗歌语言的理论,体味古 诗中“月亮”意象所具有的多重含义。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小组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清幽
凄凉
壮阔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又称文学批评,是评 论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某些文 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创作、文艺 思潮等文艺现象、文艺实践活动进行 阐述和评判的文章,是评论者科学理 性认识的体现。
在《咬文嚼字》和《说“木叶”》两篇 文章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你都学到了 什?请举例说明。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联想意义
唯美
永恒
思念
1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 清幽——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凄凉——烘托孤苦情怀 2从月亮的特征上看 时间——永恒 空间——相同
山水诗 缺月 残月 冷月思考感慨3从月亮的形态和变化上看
圆月、缺月
相思之情 思乡怀人
庄河高中 丁昭芳
试论文艺随笔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以《说“木叶”》为例
⑤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
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阅读时稍加注意,便会发现这些句子不够严
其实,已经有不少老师和研究者对《说“木 叶”》一文的严谨性提出过质疑,张和荣在《(说“木 叶”>指瑕》中指出林文的两个问题,“行文表述欠 严谨”和“引诗论证失之片面”⑦。在作教学设计的 时候,如果以“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发 现并分析其论证过程中不够严谨的地方”为学习 内容,这就属于典型的批判性阅读。
1.划出文章中的相关概念:2.按照作者文章的 意思。为这些概念做注解:3.提取这些概念中共同 的内容,辨析差异,理清关系;4.概括出该文的主 要观点。
学生若理解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借助韦恩图来比较“木叶”与“树叶”、“木 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异同。这就属于 阅读策略——即如何阅读的学习了。
单纯,反而更显得繁茂饱满。⑥ “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 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 的疏朗的形象的。李白的有
而“树”呢?它是具
些诗就是如此,如“上有无 有繁茂的枝叶的, 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 它与“叶”都带有密 草”(《灞陵行送别》),“霜落 密层层浓阴的联 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 想。 风”(《秋下荆门》),“乌鸢啄 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战城南》)……⑦
例如两位教师分别从抓关键概念的理解和品味语言人手展开教学活动这已经有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苗头可惜其理解关键概念和品味语言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理解作者的观点并没有进入如何判断关键概念如何通过关键概念理解文章如何品味随笔的语言它与文学作品的品味语言有何不同等阅读方法策略层面的学习
40
素例
翳黧恩愚嬲隧戳隰潮
案例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四单元
3、《宇宙的未来》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 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 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 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 是有可能收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 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 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 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 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 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 得透彻明白。最后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 恰说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除了推理严谨 外,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
第 三 单 元 文艺学论文单元
1、《咬文嚼字》一文,贯穿着作者一个总 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作者对每个实例的咀嚼,都领悟到不同文 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感情,从 而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 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本着这个精神,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 和语言的精练和吻合”,才能“达到艺术 的完美”。
8.咬文嚼字 .
◆注音 锱铢(zīzhū) 没镞(zú) 岑(cén)寂 尺牍(dú) 付梓(zǐ) 剥啄(zhuó) 垂涎(xián)
朱光潜(1897~1986),中国美学家。安 朱光潜 徽桐城人。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学习,后 就读香港大学文学院。先后留学英国爱、 法国,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 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 学任教。并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 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 学》、《谈美》、《西方美学史》、《谈 美书简》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 孔》、黑格尔的《美学》等。
、《说“木叶”》一文,是“咬文嚼字”的 范例。 “木叶”与“树叶”在语言上是一 字之差,在艺术形象上却是千里之别,原 因何在?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说得 头头是道,令人信服。
高一语文《咬文嚼字》《说“木叶”》一周强化新人教
高一语文《咬文嚼字》《说“木叶"》一周强化新人教高一语文《咬文嚼字》《说“木叶"》一周强化新人教一、一周知识概述本周学习《咬文嚼字》和《说“木叶〞》这两篇课文。
学习这两篇文章,在阅读过程中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
研究探讨的前提是提出疑问,文章艰深,疑难多,则要善于突破重点;文章浅易,则要善于在无疑处发现疑问。
学会从概念入手,进行探讨,弄清句意,进而弄清段意、篇意。
篇意的深入领会,则必须在理解文面意思的基础上,再做研究探讨,从而达到把握深层意思的目的.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探讨文章主旨“咬文嚼字〞本指过分推敲字句或在某些字句上纠缠,而不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含有贬义。
本文反其意而立意,赋予这一成语以褒义,即提倡遣词造句“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以求做到“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使之“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作者在文中旁征博引,摭拾古今“咬文〞佳话,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调整好思想和感情.作者反复强调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只有这样,才能恰当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木叶〞话题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作者却能抓住诗歌艺术的精微之处,以他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穿透概念,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上的差别,作出极为精细的分析.〔二〕把握主要内容1、《咬文嚼字》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5段〕:阐述什么是咬文嚼字和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例1,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表明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例2,说明更动了文字就更动了思想感情。
例3,说明不同字眼,意境不同.三例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文字与思想感情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6~7段〕:告诉读者怎样咬文嚼字。
先说字的直指义和联想义的区别,再说字的联想义的使用问题.先正面说:善于用联想义,可使文字意蕴丰富,产生美妙效果;再从反面说:产生“套板反应〞,一派陈词滥调,全无新奇意味.文章强调要“惟陈言务去〞,语言要跟着思想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总结: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结合《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水平:掌握举例证论证和对比论证并能在作文中使用;
2、过程和方法:回顾总结第三单元中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归纳其作用,实行片段作文练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理解教材的范例作用,提升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准确把握两种论证方法并运动在作文中。
教学设想:
新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学的是文艺评论和随笔,这三篇文章注重的是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者评价某种美学现象,从形式上说都是论说文,涉及的主要对象都是中国古代诗词,所使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这些都便于学生提炼较为集中的共同特征。
在高二这个阶段,学生思维的思辨性有所提升,同时写作训练的重点是议论文,议论文离不开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使用,把教材当成例子,即时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实行本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希望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论证方法的归纳和总结,把握议论文常用方法及效果,并能使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从而达到学与练的结合,阅读与写作的统一。
为此,本节课将采用合作探究和实践法来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水平培养和锻炼,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准确掌握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并能在作文中恰当使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辅助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是阅读的范例,也是写作的范例。
鲁迅先生说,名家的优秀作品中隐含着“全部的怎样写”。
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个单元的三篇文章,它们都是侧重于文艺现象的评论或随笔,论说性较强,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这三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的共同点,看看能不能给我们的写作带来某些启发。
二、问题探究
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回顾一下课文,思考总结一下这三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的相同之处,即作者通过哪些论证方法让我们理解他们的观点的。
三、展示、归纳
学生展示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学生能够对已有的看法实行补充,老师适时引导,归纳总结。
1、引用了大量诗词名句和名人案例
如屈原、陶渊明、杜甫、柳恽、司空曙等
郭沫若改台词、王若虚改史记、韩愈改诗句、苏轼善用联想的例子等
这些诗句和案例我们能够统称为:举例论证
2、使用了对比论证
《咬文嚼字》中不同句式的对比,导致表达的意味不同;文字增减的比较导致意味不同;词语的更换导致诗歌表现的意境有差别,这三组对比目的都是为了表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感密切相关。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够意蕴丰富,误用则易生流弊,陷入“套板反应”,正反对比论证,启发创作者要励志创新,使语言和思想情感完美结合。
《说“木叶”》中,将“木叶”与“树叶”、“高木”与“高树”、“落木”与“落叶”所蕴含的意味实行比较,论述了“木叶”所具有的两个艺术特征,从而使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论述得深入浅出。
《谈中国诗》通过比较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得出了中国诗歌的一般特点以及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并无本质区别的论断。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优秀的作者在评价一种现象或者给出一个论断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一些有说服力的论据特别是要举出事例,也就是要实行举例论证;另外为了使论点或结论更加鲜明突出,他们也常常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这样容易收到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效果。
3、有的同学可能回答引证法,但这三篇文章的引用是作为例子或为了比较而存有的,不属于规范的引证法。
引证法是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
四、写作迁移
1、在写作过程中使用举例论证应该注意什么?
思考:事实论据和举例论证有什么区别?
事实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典型事例、事实、数字等;举例论证,是指使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即前者服务于后者。
在使用举例论证时,不但仅要举出事例,还要对事例实行分析,而且是指向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分析。
比如《咬文嚼字》中“李广射虎”一段,在给出《史记》原文和王若虚的改文以后,朱光潜先生在第四段针对这个事例实行了分析,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文字的增减会造成意味的不同,情感的差异,简洁不见得就一定合适。
例如下面的举例论证:
楚霸王项羽在同刘邦的争战中,败走乌江,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顾部下的劝阻,慷慨悲壮地自刎而死。
(事实论据)——他以前战功赫赫,誓欲称霸天下,最后却主动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因为在他看来,不屈从不偷生的大丈夫骨气,比“天下”更重要。
(分析论据)
2、在写作过程中使用对比论证时应注意什么?
对比论证也离不开一定的分析,分析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更好地证明论点,得出结
论,增强说服力。
例如: 某年高考一则优秀作文题为《四幕剧》,其中的第二幕剧写了这样一个内容: 背景:一个小餐馆中,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 :唉!天哪!只剩下半个甜面圈。
(A 一脸的无奈)
B :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
(B 一脸快乐状 )
文章中写的这段话对比鲜明,对待生活的悲观和乐观跃然纸上,正如该文作者说: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
我选择玫瑰的美,所以我选择前者。
另外形成正反对比的事例之间应该有内在联系,要同中求异,不然也起不到鲜明的对比效果。
五、实战演练
材料:有人说,人一生有两件事要做:行动和等待。
等待机会、等待缘分,等待花开,我们用了生命的一半去等待。
请就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写一个作文片段,要求综合使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两种方法。
200~300
字。
六、展示、评价、总结
学生采用朗读的形式展示所写的片段作文,其他学生实行点评,依据即是否符合本次片段作文的要求,是否用到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老师在学生点评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这次习作表现的得失,以便使学生更好地使用这两种论证方法。
附:板书设计
问题设计:
1、这三篇课文都有很多引文,假如学生说有引证法是否能够?请解释一下。
有的同学可能回答引证法,但这三篇文章的引用是作为例子或为了比较而存有的,不属于规范的引证法。
引证法是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
2、这三篇课文都属于文艺评论或随笔,若设计一个写评论或者随笔的作文片段应该也是能够的,请问你从论证方法角度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
实行文艺评论或者随笔的设计也是应该的,这样更贴近本单元的内容。
比如让学生就以前读过的书或者文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但我认为这种内容不太适合在时间较短的课内完成,因为学生可能需要查一下资料或者参考一下已有的见解。
我把这个练习放在了课下,并且允许学生在一周之内完成。
之所以从论证方法的角度来设计,一是因为这三篇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较为一致,二是便于学生学习使用,三是考虑到学生当前的议论文还存有一些论据和论证方法上的问题,我想借教材为例子,训练一下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使其在论据和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