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透皮给药制剂

合集下载

药剂学:透皮给药制剂

药剂学:透皮给药制剂

其他3% 透皮制剂10%
缓控释制剂 13%
口服控释制剂 51%
肺部吸入制剂 23%
发展: 第三代制剂研究重点之一,美国 2002年TTS销售量占10% 未来: TTS市场份额将继续上升
现状与未来
由表可见,透皮吸收制剂的销售呈上升幅度较大的一类
经皮给药的优点:
可以避免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
可维持恒定的最佳血药浓度或生理效 应,减少胃肠给药的副作用
控释膜
复合膜型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工艺流程
2. 充填封闭型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工艺流程
药物
混悬 介质
混合
药 物 混 悬 液
定 量 注 射 泵
背衬膜 控释膜
成 型 机 械
保护 膜
压敏 胶
包成 装品 机 械
封闭型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工艺流程
3. 聚合物骨架型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工艺流程
亲水胶、 水、
丙二醇等
• 药物均匀分散或溶解在疏水性或亲水性的 聚合物骨架中,分剂量成固定面积大小及 一定厚度的药膜
4.微贮库型
(microreservoir-type) •兼具膜控释型和骨架扩散型
的特点
二 经皮制剂的研究
(一)、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生理因素: 年龄、皮肤水合作用、角质层厚度、皮肤
条件、 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作用
2、压敏胶(PSA)
指在轻微的压力下即可实现粘贴同时又 容易剥离的一类胶粘材料。 常用的压敏胶
聚异丁烯(PIB)类压敏胶 丙烯酸型压敏胶:溶液型、 乳剂型 硅橡胶压敏胶
3、背衬材料、防粘材料与药库材料
背衬材料:多层复合铝箔、PET、高密度PE 防粘材料:PE、PP 药库材料:卡波沫、HPMC、PVA

药学专业知识之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

药学专业知识之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

药学专业知识之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6-12 08:12 共6人浏览[大] [中] [小]药学专业知识之药剂学-经皮吸收制剂☆☆☆☆考点1:经皮吸收制剂概述1.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经皮吸收制剂,双称透皮给药系统(TDDS、TDS),透皮治疗系统(TTS),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给药剂型。

2.TTS的特点(优点)(1)可避免肝脏的首关效应和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2)可以减少给药次数;(3)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4)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适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

3.TTS的缺点(1)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药物仅限于强效类;(2)大面积给药,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3)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

4.TTS的基本组成TTS的基本组成可分为5层: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粘附层和保护层,它们的作用分别是:(1)背衬层。

一般是一层柔软的复合铝箔膜,厚度约为9μm,可防止药物流失和潮解。

(2)药物储库。

由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透皮促进剂等,既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

(3)控释膜。

一般是由乙烯一乙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致孔剂组成的微孔膜。

(4)粘附层。

由无刺激性和过敏性的黏合剂组成,如天然树胶、树脂和合成树脂等。

(5)保护层。

为附加的塑料保护薄膜,临用时撕去。

5.TTS的质量要求皮肤贴片应外观整洁,冲切口光滑,无锋利的边缘,性质稳定,无刺激性,有均匀一致的应用面积。

☆☆☆考点2:TTS的类型TTS可分储库型和骨架型两大类。

储库型经皮吸收制剂是指药物被控释膜或其他控释材料包裹成储库,由控释膜或控释材料的性质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

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是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在聚合物骨架材料中,由骨架材料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

药剂学 第18章-透皮给药制剂1

药剂学 第18章-透皮给药制剂1

三、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胶粘层限速型:
将药物分散在胶粘剂中涂于背衬膜上作为储库, 而不含药物具有限速作用的胶粘层再铺在药物储 库上,加保护膜即成。
三、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微储库型:
又称为微封闭型。药物分散在水溶性聚合物中, 将此混悬液分散在通过交联而成的聚硅氧烷骨架 中,骨架中存在无数微小球状储库。药物的释放 是先溶解在水溶性聚合物中,继而向骨架分配, 扩散通过骨架达到皮肤表面。
透皮给药制剂
二、TDDS 的特点
优点:
①可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 应及胃肠灭活;②可维持恒定的最佳血 药浓度或生理效应,减少胃肠给药的副 作用;③延长有效作用时间,减少用药 次数;④通过改变给药面积调节给药剂 量,减少个体差异,且患者可以自主用 药,也可以随时停止用药。
一、TDDS 的特点
表面活性剂 有机溶剂 月桂氮卓酮及同系物(氮酮,Azone) 有机酸 角质保湿与软化剂 帖烯类
四、经皮制剂的研究
经皮给药的药物选择
选择经皮给药的最主要因素是临床的合理性。药 物在胃肠道的降解,通过胃肠道粘膜与肝脏的首 过效应,生物半衰期小和需长期给药等都是应考 虑的主要因素。
经皮给药系统的剂量
经皮给药系统的剂量不是系统内药物的含量,应 该是药物的给药速率,或是单位面积的给药速率 与给药面积。
(一)经皮吸收制剂的处方研究步骤
1、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动学性质进行可行 性分析; 2、建立药物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研究; 3、设计经皮给药系统,了解药物的经皮透过率, 测定体外药物的透过率与时滞; 4、进行药动学研究; 5、进行临床研究。
(二)药物透过速率的计算
角质层中药物的透过速率(吸收速度)J(dQ/dt): J=dQ/dt=ACsPsc=ACsKD/h 式中,Cs-基质中药物的浓度;Psc-角质层中 药物的透过系数;A-透过有效面积;K-角质层 与基质间的分配系数;D-角质层中药物的扩散 系数;h-角质层厚度。

药剂学透皮给药制剂

药剂学透皮给药制剂

3、内聚力(cohesive strength)的测定
内聚力是指压敏胶本身的剪切强度,一般用压敏 胶制品粘贴后抵抗剪切时的蠕变能力,即持粘力 来量度,这是压敏胶本身分子间结合力的测定。
如果TDDS系统中的压敏胶层具有足够的内聚力, 则用药后不会滑动且撕去后不留任何残留物。
(三) 经皮吸收制剂生物利用度的测定
2、扩散液和接收液
(1)扩散液:对于难溶性药物,一般选择其饱和水溶 液;对溶解度较大的药物,应保证扩散液浓度大于 接收液浓度(至少10倍以上)。
(2)接收液:最简单的接收液是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 冲液。
在接收液中药物的溶解性能小,可选用不同浓度的 PEG400、乙醇、甲醇、异丙醇水溶液以及一些表面 活性剂溶液等。
3、皮肤的种类和皮肤的分离技术
大多数动物皮肤的角质层厚度小于人体 皮肤, 毛孔密度高,药物透过较人皮肤 容易。
必须注意不损伤角质层。
五 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
一)膜材的加工和改性 1、膜材的加工方法 (1)涂膜法 (2)热熔法 ①挤出法; ②压延法。
2、膜材的改性 (1)溶蚀法 (2)拉伸法
①单轴取向;
(二)药物透过速率的计算
通常其透过速率一定,属于零级反应过程。 经皮给药后到达稳态药物浓度所需时间称为滞 留时间(lag time)。 tlag=h2/6D 通常药物的滞留时间在一小时以内。
(四)体外经皮吸收的研究
1、透皮扩散池
• 扩 散 池 由 供 给 室 (donor cell) 和 接 收 室 (receptor cell)组成,在两室之间可夹持皮肤 样品、TDDS或其他膜材料, 在扩散室一般装入 药物或其裁体,接收室填装接收介质。 • 常用的扩散池有直立式和卧式两种。

药剂学习题 第十三章透皮给药系统

药剂学习题 第十三章透皮给药系统

第十三章透皮给药系统模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透皮给药系统又称经皮治疗系统答案:系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

该制剂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

2、透皮吸收促进剂答案:是指能够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

3、压敏胶答案:是指那些在轻微压力下即可实现粘帖材料,起着保证释药面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及药库、控释等作用。

二、填空题1、透皮吸收制剂可分为型、型、型和型四类。

答案[膜控释;粘胶分散;骨架扩散;微贮库]2、膜控释型TDDS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答案[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粘胶层;防粘层]三、单选题1、下列因素中,不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是。

A.皮肤因素B.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C.基质的pH值D.背衬层的厚度答案[D]2、下列有关药物透皮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破损时,药物的吸收增加B.当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时,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储库C.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D.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答案[C]3、以下各项中,不是透皮给药系统组成的是。

A.崩解剂B.背衬层C.粘胶剂层(压敏胶)D.渗透促进剂答案[A]4、适于制备成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

A.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B.离子型药物C.熔点高的药物D.相对分子量大于600的药物答案[A]5、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是。

A.乙醇B.表面活性剂C.山梨酸D.二甲基亚砜(DMSO)答案[C]四、多选题1、透皮吸收制剂中常用的压敏胶有。

A.乙烯酸类B.聚硅氧烷类C. 聚丙烯酸类D.聚异乙烯类答案[BCD]2、下列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有。

A.药物的分子量B.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C.皮肤的水合作用D.药物粒子大小答案[ABCD]3、粘胶分散型透皮吸收制剂的组成包括。

A.控释膜层B.黏胶层C.防护层D.背衬层答案[BCD]4、经皮吸收给药的特点有。

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概况

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概况
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概况
刘彩云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药剂处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本文从中药透皮吸收的机理\实验研究及促进剂的研究三方面 综述了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概况,并对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特点及存 在的问题作了简要综述,为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 供了参考,是目前新剂型研究的方向之一。药物透皮吸收制剂又可称 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治疗系统,它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 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而起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 药物经皮给药系统在药剂学中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药剂学 的发展经历了格林药剂时代(Pharmacy)[1]’物理学药剂时代(Phar一 髓cy&,Phar 2吼ceutics),生物药剂学时代①iopharⅢace
【4】zeschA.BRTDe珊at01.1985:“5(supal31):63270
【5]RutcerN.Arch Di∞hild 1987:62:2202l
万方数据
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2月第21卷第12期(下)Chinese Joumal 【6】李熙,刘玉亭,吴淑梅等,青藤碱微乳体外透皮特性的研究川.中成药2008,30
宋志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图书馆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 展,传统的主要以搜集、整理、流通图书资料为模式的图书馆服务方 式正发生变化,必须完善医院中的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给予医疗人员 提供丰富的医疗信息。 1现在存在的问题 1.1目前普遍存在的现状是医院领导对医院图书馆的建设不够重 视,一些医院的领导认为,对图书馆的投资没有经济效益的回报,以 至图书馆的人员配置、设备购置、经费投入无法达到医院图书馆建设 的最基本要求。图书馆的经费是靠医院拨款,现如今图书价格涨幅较 大,经费投入较少,信息资源建设受限制,缩减图书、期刊、报纸的种 类,购置的新书也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 1.2馆藏中的图书、期刊的利用率很低。现今网上资源丰富,医疗人 员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到图书馆来借阅,而且图书馆的工作时间和医 院的工作时间一样,这致使各书刊的无法有效使用。 l:3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不强也缺乏创新意识,医院的图书馆中配备的 馆员人数不足,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专业人员少,工作人员素质差、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读书自学场所,应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如计算机管理、图书自动化管 理等,使新发明、新成果、新方法取代旧的传统的管理方法,使图书馆逐 步向现代化管理过渡。 2.4建立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阅读中心应保持安静 的环境,这样才能让阅读的效果更好。进入馆后不可大声喧哗,室内 的采光应充足,室内的温度应适宜,良好的环境才可让更多的医疗人 员来此进行阅读。如医院图书馆也可以开展多项有偿服务,如打字、 复印、刻录、检索、为临床搞课题索引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供多 途径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去赢得读者。另外,要改变重书轻人的 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一是在纸质书刊学习区放置部分精选中外 文现刊,并方便查阅相邻的书刊库。二是将馆员办公区设在电子学习 区内,馆员可通过计算机进行书刊的编目、借阅、流通、馆际互借,信 息收集、整理、传递等工作,并可通过网络与读者即时沟通与交流。另 外在报刊及宣传展架区沿窗配置各类报纸报架及介绍图书馆馆藏和 服务功能的宣传资料。自1996年起,我院图书馆开始购置计算机,并 订购了中、外文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岫isc)》、《中国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美国医学索引 (她DLINE数据库)》等。题录数据库’。2000年,清华同方的《中国学

药剂学——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制剂新技术要点1.缓释、控释制剂2.迟释制剂3.固体分散体4.包合物5.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6.纳米粒与亚微粒7.靶向制剂8.透皮给药制剂一、缓释、控释制剂1.特点缓释:缓慢非恒速控释: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①减少给药次数,避免夜间给药,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性②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避免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③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④减少用药总剂量,小剂量大药效2.不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制剂设计——药物选择)①剂量很大:>1.0g②半衰期很短或很长:t0.5<1h或>24h③药效激烈④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则或吸收差⑤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⑥有特定吸收部位3.缓控释制剂载体材料1)阻滞剂:脂肪类、蜡类(疏水性强)2)骨架材料①亲水凝胶:天然胶(藻琼)、纤维素衍生物(CMC-Na、MC、HPMC、HEC)、非纤维素多糖类(甲壳素、卡波姆)、高分子聚合物(PVP、PVA)——形成凝胶屏障②生物溶蚀:动物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单甘油酯③不溶性:EC、无毒聚氯乙烯、硅橡胶3)包衣材料不溶性:醋酸纤维素(CA)、EC肠溶性:纤维醋法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R)4)增稠剂延长口服液体制剂疗效——明胶、聚维酮(PVP)、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PVA)4.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溶出:溶解度↓,溶出速度↓扩散:包衣膜微囊骨架植入乳溶蚀与溶出、扩散相结合渗透泵:渗透压为动力,零级释放离子交换作用:药树脂QIAN:溶散是胜利5.缓控释制剂给药时间的设计①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12h 1次②小肠、大肠都有吸收:24h 1次③ t1/短,治疗指数小的药物:12h 1次④ t1/长,治疗指数大的药物:24h 1次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应在普通制剂的80%~120%范围内6.体外释放度试验缓控释制剂、水溶性药物制剂:转篮法难溶性药物制剂:桨法小剂量药物:小杯法小丸剂:转瓶法微丸剂:流室法二、迟释制剂在规定释放介质中不立即释放药物1.口服定时释药系统(择时释药系统)渗透泵定时释药系统、包衣脉冲系统、柱塞型定时释药胶囊2.口服定位释药系统胃定位,小肠定位、结肠定位3.结肠定位释药系统(OCDDS)的优点①提高结肠局部药物浓度,提高药效,有利于治疗结肠局部病变;②避免首过效应;③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大分子药物的吸收,如激素类药物、疫苗、生物技术类药物等;④固体制剂在结肠中的转运时间很长,可达20~30小时。

第十八章 透皮给药制剂,第三节 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

第十八章 透皮给药制剂,第三节 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

(三)、透皮给药系统的材料-压敏胶/聚硅氧烷
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硅树脂经缩聚反应而成。 聚硅氧烷压敏胶对基材的润湿能力强,适合各种基材表面 的涂布。 水分及空气容易渗透。 具有优异的生物性能,如无毒、无过敏性、生物相容、对 许多药物有良好的渗透性等。
延边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教研部
(三)、透皮给药系统的材料-背衬材料与保护膜
聚酯
液体石蜡-微粉 微孔聚丙 硅胶-聚异丁烯 烯膜 羟乙纤维素乙 醇凝胶 乙醇 聚乙烯醋 酸乙烯共 聚物 聚乙烯醋 酸乙烯共 聚物
硅纸
芬太尼
聚酯 膜 聚酯聚乙 烯复 合膜 EVA膜
雌二醇
雌二醇
Vivelle
胶粘分 散
聚异丁烯压敏 胶、EVA
延边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教研部
雌二醇
Menorest 胶粘分散
睾酮
铝箔
延边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教研部
(三)、透皮给药系统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需满足:
聚合物的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化学性能必须允许特 定的药物能适当的扩散和释放。 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 聚合物及其分解产物必须无毒或相容性好。 在储藏或使用期间,不应降解。 容易加工和制成所需产品,允许加入大量的活性药物。 廉价
tlag=h2/6D
通常药物的滞留时间在一小时以内。
延边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教研部
(二)、药物透皮吸收系数的预测 Kp=Km(Dm/h)
Kp:药物的渗透系数 Km:药物的分配系数(一般用辛醇/水分配系数Koct代替) Dm:药物的膜内扩散系数 h:皮肤中的扩散距离
logKp(cm·s-1)= -6.3﹢0.71·logKoct-0.0061Mw
延边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教研部
(三)、透皮给药系统的材料-压敏胶

透皮给药

透皮给药

药物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药剂2班孙振华 2008072204药物透皮给药系统(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TTS或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 TDS )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 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 通过皮肤各层, 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新制剂。

与传统的给药方式相比, 透皮吸收制剂有以下优点: (1)可产生持久、恒定和可控的血药浓度, 从而减轻不良反应; (2)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减轻注射用药的痛苦; (4)患者可自己用药, 出现问题可及时停药, 使用方便; (5)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

自从1981年第一个透皮吸收制剂Transderm Scop上市以来,目前已有多种药物透皮给药制剂上市。

根据一系列有关报道, 透皮给药制剂的销售额增长率要快于其他剂型的药物产品, 预计世界市场上TTS 药物的销售额将由1993年的16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9l亿美元。

因此, 透皮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近20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TTS 进行了大量研究, 几乎涉及到有关TTS的各个领域。

1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 角质层形成了透皮给药的限速屏障,大部分体表的角质层有l5 ~ 25层扁平角质细胞, 总厚度约为10 gm。

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药物的性质、制剂处方的组成、皮肤的条件。

药物的理化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的快慢。

研究人员测定了31种理化性质、结构和药理作用有很大差别的药物的透皮吸收速率, 透过体外透皮实验得出了一系列结论,用来预测药物透皮吸收的难易。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重要因素。

皮肤的角质层是脂溶性组织, 而活性表皮是水溶性组织。

脂溶性大的药物易通过前者, 而难进入后者; 水溶性大的药物恰恰相反, 因此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要适中, 才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

药剂学-透皮给药制剂

药剂学-透皮给药制剂
(1) 扩散液:对于难溶性药物,一般选择其饱和 水溶液;对溶解度较大的药物,应保证扩散液 浓度大于接收液浓度 (至少10 倍以上)。
用于经皮麻醉的SonoPrep的利多卡 因在42病人的临床实验中,使用 SonoPrep的部位的麻醉时间由1小时 减少到5分钟。
(三)、物理方法
3 、 无针注射系统
利用N2超高速流体通 过对固体粒子进行加速 使药物粉末穿透角质层 释放到表皮和真皮表面, 此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无 需在角质层上做功即可 将固体药物粉末通过皮 肤释放到体内。
1、二甲基亚砜 (DMSO)
(1) DMSO ? 吸收促进机理:与皮肤相互作用和对药
物增溶。 ? 缺点:具有皮肤刺激性和恶臭。 (2)癸基甲基亚砜(DCMS ) ? 用量较少,对极性药物的促进能力大于
非极性药物。
2、氮酮类化合物
? 对亲水性药物的吸收促进作用强于亲脂 性药物。
3、表面活性剂
? 表面活性剂自身可以渗入皮肤并可能与皮肤成分 相互作用,改变皮肤透过性质。
三、提高透皮吸收的方法
(一)、化学方法(Chemical method) :
1、透皮吸收促进剂 2、前体药物
(二)、药剂学方法(Pharmaceutical method) :
1、脂质体
2、醇质体 3、传递体
(三)、 物理方法(Physical method) :
1、离子导入 2、超声波 3、无针注射
药物包裹在脂体中。 只能使药物停留在角质层的表面,药物无法深入 透过皮肤,不可用作药物载体。
(二)、药剂学方法
2、 新型脂质体(传递体, transfersomes )
变形能力比普通脂质体大 5个数量级 可穿过自身大小 1/5的小孔 高度亲水,可顺水化梯度穿透皮肤 可转运各种极性及分子量的药物透过皮肤 制备脂质体材料及脂质体本身的稳定性等 仍是这项技术需要面对的问题 维生素C? 维生素C棕榈酸酯 酮洛芬? 酮洛芬异丙酯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剂学》章节复习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剂学》章节复习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剂学》章节复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剂学》章节复习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合理利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剂学》章节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与特点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应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或酶)在最适条件下,生产有价值的产物或进行有益过程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酶工程。

此外还有发酵工程、生化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等。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药品。

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也称为生物技术药物。

二、生物技术药物的的结构特点与理化性质(一)蛋白多肽药物的结构特点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氨基酸。

蛋白质机构中化学键包括共价键与非共价键,共价键有肽键和二硫键,非共价键有氢键、疏水作用力、离子键、范德华力与配位键等。

蛋白质的结构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结构,一级结构为初级结构,二、三、四级结构为高级结构或空间结构。

高级结构和二硫键对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

(二)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理化性质1.蛋白质一般理化性质a. 旋光性:蛋白质分子总体旋光性由构成氨基酸各个旋光度的总和决定,通常是右旋。

b. 紫外吸收:苯核在280nm有最大吸收,氨基酸在230nm有强吸收。

c. 蛋白质的两性本质与电学性质:在不同pH下会解离成阳离子、阴离子或二性离子。

2.蛋白质的不稳定性a. 由于共价键引起的不稳定性:包括水解、氧化、消旋化及二硫键的断裂与交换等b. 由非共价键引起的不稳定性:聚集、宏观沉淀、表面吸附与蛋白质的变性。

透皮给药制剂第一节概述透皮给药系统又称经皮吸收系统(TDDS、TTS):系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

透皮给药制剂经皮肤黏贴方式给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液浓度并转移至各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

透皮吸收制剂-药剂学课件

透皮吸收制剂-药剂学课件

分类
按作用方式分类,靶向制剂大体可分为三类: 1、被动靶向制剂: 也称自然靶向或微粒靶向制剂,载药微粒在体 内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摄取,并通过 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等器官。 其靶向性主 要取决于其微粒大小。
2、主动靶向制剂 指以经过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 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
第十六章
透皮吸收制剂
Logo
第一节 概述
透皮吸收制剂(TDDS): • 又称透皮给药系统或透皮治疗制剂。 • 系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 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 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
优点
不经过肝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 血药浓度时间图象合理化 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 避免了多剂量给药,增加顺应性 释放药物的可撤性,允许随时移去药源 降低病人个体之间和个体内的差异 可以自己用药
3、皮肤样品 选择人体皮肤作为经皮吸收制剂药物扩散研究 的模型是最为理想的。 其次,选择动物的皮肤。
二、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控制
1、释放速率、透皮速率和释放度 (1)释放速率与透皮速率 释放速率是考察经皮吸收制剂重要的质量指标。 通常,释放速率应小于药物的透皮速率,否则,将会 出现药物的释放量大于皮肤透过量的情况,此时,药物的 吸收则更大程度受到皮肤性质的影响。 (2)释放度 释放度是用于控制生产重现性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美国药典》23版及FDA针对经皮吸收制剂,提出了供 研究其释放度测定的系列不同方法
第十七章 靶向制剂
Logo
定义
• 靶向制剂: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 环,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 构的给药系统。 • 理想的靶向制剂应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 定位浓度、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

药剂学综述

药剂学综述

软膏研究进展专业:临床药学学号:201350837 作者:农侃臻摘要:在国际药物研究中,继口服制剂、注射制剂之后,透皮吸收制剂已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话题。

透皮给药制剂具有不经过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破坏的独特优点,能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和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多人喜爱或选用外用法给药的方法治疗疾病或保健身体,软膏剂是外用法给药的一种剂型,是除口服药外,通过皮肤、孔窍、经络及病变局部等部位治疗疾病的剂型。

对近年来软膏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软膏剂研究进展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用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剂称乳膏剂。

软膏剂不易融化、均匀、细腻,并有适当的黏稠性,易于涂敷于皮肤或黏膜上,主要起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作用,某些药物亦可经皮吸收后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软膏剂的新基质和皮肤安全性的深入研究,制备方法的不断提高,使软膏剂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软膏剂已成为医药中的一种重要剂型[1]。

浓苯甲酸水杨酸软膏( 含苯甲酸 12% ,水杨酸6% ) 是皮肤科常用制剂。

传统处方以凡士林为基质,属于混悬型软膏,按照规定【2】,需要进行显微镜下粒度检查( 应小于 180 μm) 。

由于水杨酸具有长晶现象,无论采用苯甲酸和水杨酸原料微粉化或者其他工艺均无法解决粒度超标问题,因此市场上近些年已全部停产,傅峰等【3】选用药用辅料聚乙二醇( PEG400 和 PEG4000) 为基质,制成水溶性软膏剂,解决了软膏的粒度问题且使软膏其他各方面的标均能达到药典标准,产品均匀细腻,易涂展,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经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性质稳定。

在标准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基质的类型就可以达到不改变药效和不改变主药的目的。

黄连软膏处方源于临床验方,以黄连为君药,黄柏、黄芩等为臣药【4】,主治痈肿疔疮,对湿疹、湿疮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019主管药师 相关专业知识 药剂学—第八节 制剂新技术

2019主管药师 相关专业知识 药剂学—第八节 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第八节制剂新技术要点1.缓释、控释制剂2.迟释制剂3.固体分散体4.包合物5.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6.纳米粒与亚微粒7.靶向制剂8.透皮给药制剂一、缓释、控释制剂1.特点缓释:缓慢非恒速控释: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①减少给药次数,避免夜间给药,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性②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避免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③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④减少用药总剂量,小剂量大药效2.不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制剂设计——药物选择)①剂量很大:>1.0g②半衰期很短或很长:t0.5<1h或>24h③药效激烈④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则或吸收差⑤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⑥有特定吸收部位3.缓控释制剂载体材料1)阻滞剂:脂肪类、蜡类(疏水性强)2)骨架材料①亲水凝胶:天然胶(藻琼)、纤维素衍生物(CMC-Na、MC、HPMC、HEC)、非纤维素多糖类(甲壳素、卡波姆)、高分子聚合物(PVP、PVA)——形成凝胶屏障②生物溶蚀:动物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单甘油酯③不溶性:EC、无毒聚氯乙烯、硅橡胶3)包衣材料不溶性:醋酸纤维素(CA)、EC肠溶性:纤维醋法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R)4)增稠剂延长口服液体制剂疗效——明胶、聚维酮(PVP)、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PVA)4.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溶出:溶解度↓,溶出速度↓扩散:包衣膜微囊骨架植入乳溶蚀与溶出、扩散相结合渗透泵:渗透压为动力,零级释放离子交换作用:药树脂QIAN:溶散是胜利5.缓控释制剂给药时间的设计①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12h 1次②小肠、大肠都有吸收:24h 1次③ t1/短,治疗指数小的药物:12h 1次④ t1/长,治疗指数大的药物:24h 1次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应在普通制剂的80%~120%范围内6.体外释放度试验缓控释制剂、水溶性药物制剂:转篮法难溶性药物制剂:桨法小剂量药物:小杯法小丸剂:转瓶法微丸剂:流室法二、迟释制剂在规定释放介质中不立即释放药物1.口服定时释药系统(择时释药系统)渗透泵定时释药系统、包衣脉冲系统、柱塞型定时释药胶囊2.口服定位释药系统胃定位,小肠定位、结肠定位3.结肠定位释药系统(OCDDS)的优点①提高结肠局部药物浓度,提高药效,有利于治疗结肠局部病变;②避免首过效应;③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大分子药物的吸收,如激素类药物、疫苗、生物技术类药物等;④固体制剂在结肠中的转运时间很长,可达20~30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TTS的特点
1 、优点:
①血药水平稳定 , 减少毒副作用。 ②避免药物在胃肠道及肝首过作用, ③不必频繁给药。
2 、缺点:
①皮肤的屏障作用使很多药物难以透过 ②起效慢 (数小时) ③对皮肤刺激
三、TTS的市场销售
Fentanayl 芬太尼
Clonidine 可乐定
Scopolamine 东莨菪碱, testosterone 睾酮
(二)、药剂学方法
3、醇质体(ethosome )
变形能力比普通脂质体大 5个数量级 可穿过自身大小 1/5的小孔 高度亲水,可顺水化梯度穿透皮肤 可转运各种极性及分子量的药物透过皮肤 制备脂质体材料及脂质体本身的稳定性等 仍是这项技术需要面对的问题 维生素C? 维生素C棕榈酸酯 酮洛芬? 酮洛芬异丙酯
(1) 扩散液:对于难溶性药物,一般选择其饱和 水溶液;对溶解度较大的药物,应保证扩散液 浓度大于接收液浓度 (至少10 倍以上)。
1、二甲基亚砜 (DMSO)
(1) DMSO ? 吸收促进机理:与皮肤相互作用和对药
物增溶。 ? 缺点:具有皮肤刺激性和恶臭。 (2)癸基甲基亚砜(DCMS ) ? 用量较少,对极性药物的促进能力大于
非极性药物。
2、氮酮类化合物
? 对亲水性药物的吸收促进作用强于亲脂 性药物。
3、表面活性剂
? 表面活性剂自身可以渗入皮肤并可能与皮肤成分 相互作用,改变皮肤透过性质。
用于经皮麻醉的SonoPrep的利多卡 因在42病人的临床实验中,使用 SonoPrep的部位的麻醉时间由1小时 减少到5分钟。
(三)、物理方法
3 、 无针注射系统
利用N2超高速流体通 过对固体粒子进行加速 使药物粉末穿透角质层 释放到表皮和真皮表面, 此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无 需在角质层上做功即可 将固体药物粉末通过皮 肤释放到体内。
透皮给药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 定义 二、特点 三、市场销售 四、分类 五、制备材料 六、质量控制
第一节 概述
一 定义
透皮给药制剂( TDDS) 经皮治疗系统( TTS)
是一类经皮给药的新制剂 经皮肤给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 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在各组织或病 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
(三)、物理方法
1、离子导入技术 (Iontrophoresis )
利用直流电流将离子型药物经由电极定位导入皮肤,进入 组织或体液循环的方法
有显著的促透作用 药物量消耗大、导入机体的药量相对较小 不能精确计算导入量,需要有专门仪器
离子导入技术优势:
?适用被动不能透皮吸收的药物 ?需要精确释放的药物 ?需要脉冲给药或病人自我控制的药物 ?复杂的给药模式:渐高,渐低,变化或 是循环方式
tulobuterol 妥布特罗
estradiol 雌二醇
Nicotine烟碱,尼古丁 nitroglycerin 硝酸甘油,
发展:
新制剂研究重点之一 ,美国2002 年 DDT 销 售收入380 亿,TTS 占10% 。
未来 TTS 市场份额将继续上升
第二节 药物透皮吸收
一、 吸收途径
完整表皮 药物
三、提高透皮吸收的方法
(一)、化学方法(Chemical method) :
1、透皮吸收促进剂 2、前体药物
(二)、药剂学方法(Pharmaceutical method) :
1、脂质体
2、醇质体 3、传递体
(三)、 物理方法(Physical method) :
1、离子导入 2、超声波 3、无针注射
皮肤附属器 药物
角质层、真皮
毛细血管 体循环
毛囊、皮脂腺、 汗腺
体循环
二、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 、皮肤水合作用 2 、角质层厚度 3 、皮肤条件 4 、皮肤的结合作用合代谢作用
二、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二)剂型因素和药物性质
1 、药物剂量和药物浓度 2 、分子大小及脂溶性 3、pH 与pKa 4、TDDS 中药物浓度 5 、熔点与热力学活度
(三)、物理方法
2、超声导入技术(Ultrasonic Tech)
运用超声波促使药物透过完整的皮肤,而进入组 织的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引起皮肤脂质双分子层结 构的局部紊乱,电阻降低,从而降低药物穿透皮肤 的阻力。
超声停止后,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更快。 该法选用药物范围广,透药程度更深。
Sontra公司的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 最先在市场上销售,在产品用于系统 转运前。这项技术的名字是 SonoPrep, 使用55kHz的超声波 15秒钟。声波在 组织中产生空泡,破坏了细胞的脂质 双分子层,角质层上产生微通道。这 个公司指出超声波孔道增加了角质层 的运输100倍。
药物包裹在脂体中。 只能使药物停留在角质层的表面,药物无法深入 透过皮肤,不可用作药物载体。
(二)、药剂学方法
2、 新型脂质体(传递体, transfersomes )
变形能力比普通脂质体大 5个数量级 可穿过自身大小 1/5的小孔 高度亲水,可顺水化梯度穿透皮肤 可转运各种极性及分子量的药物透过皮肤 制备脂质体材料及脂质体本身的稳定性等 仍是这项技术需要面对的问题 维生素C? 维生素C棕榈酸酯 酮洛芬? 酮洛芬异丙酯
三、体外经皮吸收的研究
1、透皮扩散池
扩散池由供给室 (donor cell)和接收室 (receptor cell)组成,在 两室之间可夹持皮肤样 品、TDDS或其他膜材料, 在扩散室一般装入药物 或其裁体,接收室填装 接收介质。
常用的扩散池有直立式 和卧式两种
三、体外经皮吸收的研究
2、扩散液和接收液
前体药物(prodrug)
前体药物是通过对某些低脂溶性、低渗性药物 分子结构的改造,使其成为亲脂性的有很好透皮 性的生物转化型前体药物。透过皮肤后经组织内 各种酶的代谢后转变成活性母体药物。

(一)、透皮吸收促进剂
? 二甲基亚砜(DMSO) ? 氮酮类化合物 ? 表面活性剂 ? 醇类 ? 油酸 ? 萜类
? 非离子型主要增加角质层类脂流动性,刺激性小, 透过促进效果也最差,可能是由于临界胶团浓度 (CMC) 较低,药物容易被增溶在胶束中而较少释 放有关。
? 离子型与皮肤的相互作用较强,但连续应用后会 引起红肿、干燥或粗糙化。
5、萜类
挥发油 ,如薄荷油、桉叶油、松节 油等
(二)、药剂学方法
1、脂质体(liposom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