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内部控制要素:内部环境 内部控制

合集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课程讲义3__内部控制要素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课程讲义3__内部控制要素解读

内部控制要素解读重要条款解读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处于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首。

内部环境包含组织基调,具体内容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内部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分析1.治理结构(是源头的问题,一开始就要把它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11条明确了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决定公司内部决策过程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办法,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公司内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克服或减少代理成本。

2.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我国相关法规反映出董事会在公司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董事会应该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承担责任,其中处于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掌握着不同的控制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相邻层级之间存在着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

3.内部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15条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内部审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范围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检查。

内部审计主要具有监督、评价、控制和服务4种职能。

其作用主要是防护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防护性作用是通过内部审计的检查和评价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发现那些不利于本企业目标实现的环节和方面,防止给企业造成不良后果。

内部控制的5个要素

内部控制的5个要素

内部控制的5个要素内部控制是组织中用于管理和监控活动的一套体系,旨在确保组织能够有效和高效地实现其目标。

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一个组织的基础,它要求组织建立良好的工作道德、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以及明确和有效的管理层次结构。

这些因素对于建立一个值得信赖的控制环境非常重要。

例如,管理层应该展现出以诚信、激励和行为榜样树立明确的工作道德。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

这包括评估各种风险因素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确定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或管理这些风险。

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组织应该随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要素,它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时采取的控制措施和程序。

这些控制活动可以是预防性的、检查性的、纠正性的,它们包括一系列的政策、规程和程序来确保组织的资源得到正确的配置和使用。

例如,审计员可以实施审核和核对程序来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和记录。

4.信息和沟通信息和沟通是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它确保组织中的信息能够按时、准确和完整地传达和共享。

信息和沟通要素可以涉及到组织内部的沟通、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报告以及内部控制的培训和意识提升。

通过有效的信息和沟通,组织能够及时地了解和回应内外部的变化和需求。

5.监督监督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后一个要素,它包括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和监督,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监督可以通过内部审计、管理层的审查和监督以及外部审计等方式进行。

监督要求组织建立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独立和全面的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帮助组织有效管理和监控活动,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内部控制制度要素

内部控制制度要素

内部控制制度要素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是指组织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和管理风气。

良好的控制环境包括领导承诺、道德价值观、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员工参与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组织对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

组织应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评估系统,包括确定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确定应对风险的措施等。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组织为应对风险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控制活动包括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建立、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业务流程的规范和自动化控制等。

4.信息和沟通:信息和沟通是指组织内部控制体系中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组织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能够传达到相关人员。

5.监督:监督是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

组织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6.内部控制流程:内部控制流程是指组织对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和规范的过程。

组织应明确定义业务流程、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程序,并确保流程畅通、规范和合规。

7.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指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和监督。

组织应建立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独立、客观和全面的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8.反欺诈控制:反欺诈控制是指组织为预防和发现欺诈行为而采取的措施。

组织应建立反欺诈的制度和程序,包括发现和报告欺诈行为的机制、员工教育和培训等。

以上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要素,每个要素的作用都不可或缺。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帮助组织降低风险、提高效率、保护资产,并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内部控制理论演进及五大要素

第二章-内部控制理论演进及五大要素

▪ (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
化和社会责任) 编辑版pppt
21
▪ 案例: “哲商”张瑞敏与海尔文化
▪ 张瑞敏认为企业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市场占有率 及利润水准等有形的东西,而更在于是否有着高度一 致的内部价值认同和众口一词的外部形象评价。“人 心齐,泰山移”。
▪ 当他在美国GE考察时,发现GE的一个生产120 万台电冰箱的总厂只有质量工程师而没有质量检查员 的时候,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强烈地意识到发挥人的 自觉性与创造性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坚定了用文化、 理念来领导企业的决心与信心。在海尔,“企业文化 中心”是一个与“财务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等 平起平坐的功能机构,它有职有权,独立承担责任, 这在国内众多企业中恐怕是凤毛麟角。
▪ 3.控制程序 (Control Procedure)
▪ 指管理当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以保证达到
一定的目的。
编辑版pppt
8
▪ 四 内部控制框架论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

1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由
美国会计学会AAA、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国际内部审计
人员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和管理会计学会MAA等组织参
▪ (1)实物性牵制 ▪ (2)机械牵制(程序性牵制) ▪ (3)体制牵制 ▪ (4)薄记牵制
编辑版pppt
4
▪ 二 内部控制论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之间
▪ 1 20世纪40年代
1949年,美国会计师学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 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审计 人员的重要性》报告中,第一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比较权 威的定义,标志内部牵制时代的结束。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简述内部控制要素

简述内部控制要素

简述内部控制要素
内部控制要素是指组织为达到其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措施,以确
保业务操作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合规性。

它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 控制环境:指组织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和行为,包括
领导力的重视、风险意识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促进。

控制环境是内部
控制的基础,能够影响其他各要素的有效性。

2. 风险评估:通过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确
定并理解与目标相关的风险。

风险评估帮助组织了解潜在风险的性质、严重程度和相关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3. 控制活动:指为管理和缓解风险而实施的具体控制措施。


括各具体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步骤、政策、程序和控制手段。

控制
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以有效性、效率和合规性为目标。

4. 信息和沟通:指为支持内部控制而建立的信息体系和内部沟
通渠道。

信息和沟通要保证及时、准确的信息能够被相关职能部门和
管理层获取,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内部沟通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工
作环境和信息共享的文化。

5. 监督:指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监控和评估。

监督是保障内部控
制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包括内部审计、管理层自我评估、外部
监管等。

通过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
施加以改进。

以上是内部控制要素的简要描述,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
同构成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帮助组织达到目标并保护其利益。

简述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具体内容

简述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具体内容

简述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具体内容1.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五要素当中最为基础的一环,它涵盖了机构的整个功能领域以及员工的行为和活动。

首先,控制环境要求机构应建立一种积极并值得信赖的企业文化,以此来鼓励所有员工将内部控制视作自己的职责。

其次,对于机构的领导层来说,他们应该充分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通过榜样的作用来引导和鞭策员工对内部控制进行落实。

最后,机构应该对员工进行持续的教育和培训,以增强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的透彻程度。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另一项重要的内部控制元素。

这一环节包括对可能妨碍机构达成其目标的潜在风险进行鉴别、评价以及处理。

具体在操作上,风险评估通常会通过进行环境扫描、业务流程分析以及市场竞争态势观察等方式来进行。

因此,只有实时的、有效的风险评估,才能够保障内部控制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3.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则是服从于风险评估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和措施。

这些活动能够通过制度建设、过程控制、流程监测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员工明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以落实对风险的控制,并确保机构目标的达成。

4. 信息和沟通有效的信息和沟通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博app下载链接,机构内部的各个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合理的信息流通体系,以便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和交流。

只有有效的信息和沟通,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透明性和实时性,也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5. 监督监督是对其他四个环节的评价和反馈。

通过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等环节的全面监督,可以检查内部控制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有效运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

这个环节也是不断优化并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与执⾏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化、⼈⼒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反舞弊机制等内容。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标得以实现的⽅法和⼿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式和载体。

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的沟通机制等。

5、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并执⾏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情况进⾏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个⽅⾯或者⼀些⽅⾯进⾏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

企业内部控制⾃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作中的⼀项重要内容。

简述内部控制五要素及其内涵

简述内部控制五要素及其内涵

简述内部控制五要素及其内涵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措施,其中包括五要素。

本文将从五要素内涵、内容展开,详细阐述内部控制五要素及其内涵。

第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企业管理者对任务、职责、规范等进行界定,并使之发挥作用的内部环境。

具体来说,包括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管理层精神风貌、员工素质等方面。

其中,企业文化是控制环境的核心,能够影响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准则和态度。

第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者通过分析和评估各种内外在风险,确定业务目标的实现需要采取的内控措施的过程。

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并做出准确的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通过制定指示方针、流程和控制措施等方式,在业务流程中增设相应的内控措施。

通过这些内控措施,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实现业务的准确度、及时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化。

第四、信息通报与沟通信息通报与沟通是指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和工作人员之间通过沟通、协调、联络等手段,使得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输和沟通更加通畅、迅速、准确,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保障信息安全。

第五、监督评价监督评价是指企业内部控制的最后一步,即对内控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评价、检查、修改等。

企业内部监督评价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的五要素,虽然可看作是5个有机联系却又相互独立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和任务执行的独立子项,但五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系统,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营。

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内部控制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完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实现内部控制整体的协调统一。

企业内部控制构成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构成要素

一、内部环境
企业在确定职权和岗位分工过程中,应当体现不相 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
不相容职务包括: (1)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 (2)决策审批与执行 (3)执行与监督检查 同时,重大决策需要进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会签制
度。
一、内部环境
(三)内部审计
1.审计委员会 企业形式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
二、风险评估
(2)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 企业财务状况带来的不确定性。
产生原因: 1)负债资金供求情况的变动 2)利率水平情况的变动 3)公司获利能力情况的变动 4)财务杠杆利用情况的变动 6.风险与收益关系分析 7.风险定性分析与评价
二、风险评估
8.风险定量分析与评价 优点: (1)促使人们全面了解经济效益的多样性 (2)可以解决某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3)具有不同风险程度的经济决策提供了可比性 (4)风险定量分析与评价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和集中
(二)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 应对策略,确保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 段。
其中控制措施具体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 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 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
企业应当结合实际,运用各种控制方法,采取相应 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是指,在风险事件 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 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 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 程度。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 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 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环境要素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环境要素
2、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想求得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制定并有效实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
2.1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主要风险
(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环境要素
摘要: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者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本文浅谈企业内控控制的五大内部环境要素。旨在从分析内部环境的风险和措施入手,促使企业制定更符合自身情况的内控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发展战略
(2)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可持续发展。
(3)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可能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信誉。
(4)忽视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可能导致并购重组失败。
4.2建设企业文化的措施
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企业品牌,形成整体团队的向心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打造企业主业品牌应当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应当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切实做到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员工行为方式,使员工自身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或国家秘密泄露。
(3)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

《企业内部控制》各章节课后简答题答案

《企业内部控制》各章节课后简答题答案

《企业内部控制》各章节课后简答题答案《企业内部控制》课后简答题答案课后简答题:第一章1、为什么企业内部控制强调“过程观”?P32、为什么企业内部控制只能是合理保证?P4答:内部控制只能提供保证,不能完全控制风险.因为随着企业的进步,随着人员的流动,随着行业的竞争.内部控制都需要随着变化.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还有外部环境.内部控制无法控制外部环境影响.内部控制是无法防止决策失误或则判断错误.对于这些目标的实现,只有管理部门和董事会密切关注并及时了解组织目标实现的情况下,内部控制才能提供合理保证.所以内部控制只能提供保证,只是合理保证,而不能完全保证3、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有何区别?P114、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了哪些影响?P145、相对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具有那些创新?P15课后简答题:第二章1. 什么是企业欺诈?企业欺诈有哪些具体表现?(1)企业欺诈是一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正常运作的行为,其危害十分巨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隐患,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切实可靠的从事抑制这种行为。

公司伪造财务信息,也称为企业欺诈。

其包括伪造会计分录,提供虚假交易,人为制造收入波动,欺骗性的高估资产等。

公司内部人的自行交易。

包括内部交易,回扣,为牟取个人利益而不当地使用公司资产以及违反有关个人所得税法律规定的人和自行交易行为。

与非法运作的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有关的欺诈。

阻碍公证,做伪证,篡改证据。

(2)企业欺诈的表现员工欺诈具体的行为迹象包括:1. 员工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如消费习惯、行为、态度、语言方式。

2. 内部控制、程序、调理或者安全措施的遵守与执行非常差或被忽视。

3. 比较少的制度执行检查或者财务信息发生错误、偏差。

4. 存货短缺,凭证丢失。

5. 外部审计的结果不被重视。

6. 越来越多的顾客投诉。

公司欺诈具体的行为迹象包括:1. 公司在多家银行开立了账户,并且已超出所需。

《内部控制学教案》课件

《内部控制学教案》课件

《内部控制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内部控制学概述1.1 内部控制的定义1.2 内部控制的目的1.3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1.4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内部控制要素2.1 控制环境2.2 风险评估2.3 控制活动2.4 信息与沟通2.5 监督第三章: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3.1 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3.2 内部控制设计的步骤3.3 内部控制实施的策略3.4 内部控制实施的注意事项第四章: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4.1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4.2 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4.3 内部控制评价的流程4.4 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第五章:内部控制案例分析5.1 案例一:某公司内部控制缺失导致重大财务风险5.2 案例二:某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5.3 案例三:某公司内部控制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提高管理效率5.4 案例四:某公司内部控制违规行为及处罚第六章:内部控制在金融机构的应用6.1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特点6.2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6.3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6.4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第七章:内部控制在制造业的应用7.1 制造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7.2 制造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点7.3 制造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实践7.4 制造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第八章:内部控制在信息技术行业的应用8.1 信息技术行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性8.2 信息技术行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挑战8.3 信息技术行业内部控制的最佳实践8.4 信息技术行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第九章:内部控制的合规性与法规要求9.1 内部控制合规性的重要性9.2 内部控制法规的主要内容9.3 内部控制合规性评估与审计9.4 违反内部控制法规的后果与应对措施第十章:内部控制的国际标准与最佳实践10.1 国际内部控制标准概述10.2 COSO框架与内部控制10.3 内部控制最佳实践案例分享10.4 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的: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设立的目的,明确内部控制对企业的价值和意义。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具体包括哪几项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具体包括哪几项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具体包括哪几项内部控制是用来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从而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它有几项构成要素构成。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项: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是内部控制赖以生存的土壤,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

内部环境包括了:1、董事会;2、监事会;3、组织结构;4、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5、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6、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7、员工;8、企业文化。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信息资产(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1、风险因素分析法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

其一般思路是: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

2、模糊综合评价法3、内部控制评价法内部控制评价法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而确定审计风险的一种方法。

由于内部控制结构与控制风险直接相关,因而这种方法主要在控制风险的评估中使用。

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所做出的研究和评价可分为三个步骤:4、分析性复核法分析性复核法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主要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以推测会计报表是否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可能性。

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三种。

5、定性风险评价法定性风险评价法是指那些通过观察、调查与分析,并借助注册会计师的经验、专业标准和判断等能对审计风险进行定性评估的方法。

它具有便捷、有效的优点,适合评估各种审计风险。

内部控制构成要素

内部控制构成要素
日常性监控,如企业管理层、部门主管及相关岗位 的职员。
特设内部审计机构的监控,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
独立性、权威性。
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 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
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 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 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 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企业识别外部风险,应当关注下 列因素:
(一)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 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
(二)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 (三)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 、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 (四)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 (五)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 (六)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首先,找出风险点,即关键控制点 其次,看有无有效的控制措施 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具体某一业务流程: 首先,了解内控;通过咨询、调查表形式(在
关键控制点设置问题);
其次,检查措施执行情况,如“采购”,有无 询价环节、高价购入、对库存材料质量调查,是 否购进不需要的物资、价高的物资、重复付款;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 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 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 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 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 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 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 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内部环境要点1

内部环境要点1

内部控制要素――内部环境要点1、内部环境: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2、内部环境的构成:主要包括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和法治环境等。

一、治理结构(一)组织结构1、组织结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所称的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

2、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运行的原则和措施(1)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2)《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更强调企业处理“三重一大”的问题。

即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

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3)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

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4)企业应当对各机构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

企业在确定职权和岗位分工过程中,应当体现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要求。

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如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

(5)企业应当制定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岗位说明书和权责指引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文件,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结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

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

名词解释1、内部控制:即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2、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根底,一般包括治理构造、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3、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那么。

具体地说,它是指企业里人们的思想、行为以及道德观念,包括概念、习俗、习惯、经历、惯例以及团队精神。

4、风险:是指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因素。

5、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6、风险应对:就是在风险分析的根底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因素,根据风险分析的原那么和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与方法,提出各种风险解决方案,经过分析论证与评价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来到达降低风险目的的过程。

7、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8、内/外部沟通内部沟通:指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递与共享。

外部沟通:是指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的沟通。

9、内部监视:是指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展监视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检查报告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的过程。

简答题1、内部控制要素P13〔1〕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根底。

一般包括治理构造、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展交流。

〔5〕内部监视: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展监视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良。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保护公司、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保障资产安全完整,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政策、程序和措施。

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

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都应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内部控制体系第五条公司建立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内部控制体系。

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第六条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整改。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第三章内部控制要素第八条公司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要素。

第九条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第十条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影响公司实现目标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过程,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第十一条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第十二条信息与沟通是确保内部控制信息在公司内部、公司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和沟通的过程。

第十三条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内部控制要素:内部环境
§2.0 内部环境概述
一、内部环境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 酒驾与 1、稳定经营的保证; 酒驾的治理 2、制度创新的基础; 3、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根本:相辅相成 二、“内部环境”要素 1、内部环境 vs. 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 包含了一个组织的基调,影响人们对风险 的认识,并且是其他所有风险管理组成的基础, 为之提供约束和结构。
三、风险偏好与风险容忍度
1、风险偏好的内涵
企业在追求其价值增值过程中所愿意接受的风险 程度;
2、风险偏好的决定因子 ①内在因子 CEO 通常会有 ②外在因子 冒险的冲动 ③三种风险倾向 3、风险容忍度 弹性、底线、风险控制:决策 + 监控
四、哲学与经营风格构造
§2.4 组织结构
一、概念及作用
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 式或形式,以求有效、合理地把组织成员组织起来,为实 现共同目标而协同努力。 组织结构是企业资源和权力分配的载体,它在人的 能动行为下,通过信息传递,承载着企业的业务流动,推 动或者阻碍企业使命的进程。 在企业中居于基础地位,起着关键作用,企业所有 战略意义上的变革,都必须首先在组织结构上开始。
§2.2 员工胜任力
一、员工胜任力的概念
1、知识、技能和品质的合成体; 2、企业对员工胜任力要求中的“成本效益” 3、胜任力与岗位要求 4、胜任力的动态要求
二、评测方法
1、归纳法:多数情况下的趋向 2、演绎法:目标——条件——能力要求 3、限定选项法:第三方专家(咨询顾问)
§2.3 风险管理哲学与企业文化
经理;清华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
上海国家会 计学院院长
§2.0 内部环境概述
三、内部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1、价值观:诚信与道德 2、人才基础:员工胜任力 3、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 4、组织结构 5、责任分配与授权 6、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经营的“软件”构成 7、权利制衡: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 8、监督:错弊及报告
§2.0 内部环境
四、企业内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组织结构、公司治理、管理者自律、 企业文化滞后、社会环境 五、内部环境劣化的主要原因
§2.6 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生产要素认知的转变 1、土地——资金——人才【资本——知本】 2、组织拥有的体现在全体员工体力与智力上的 全部经济资源 人才在哪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特征 里…… 美国的全球人才战略 vs.中国的人才流失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由人来进行设计并实施 1、招聘:源头 2、指导与培训:提升 3、激励与考核:管理 4、轮岗与强制休假:制衡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权力制衡不足 2、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人才培养与储备 3、内部控制动力不足 自律机制 4、信息流通不畅 ①问题反馈;②权力约束 5、职责不清,奖惩不严
下与中 的发国 特展当 殊及前 情政经 况治济 体转 制型
§2.1 诚信和企业道德观
一、内部控制、诚信和企业道德观 1、内部控制中,人是最根本的因素 2、企业道德的多角度:企业、员工、社会 3、环境及经济发展对诚信的影响 4、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道德 5、个人行为与企业道德 二、诚信和企业道德约束引导 1、诚信品质引导:管理层、社会环境、员工 2、企业道德价值观培养 企业利益的多元化 企业文化的竞争助力 三、建立诚信品质和企业道德文化的基本方法
第四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三人至十三人; 但是,本法第五十一条另有规定的除外。 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的其他国有投资主体投资 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 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 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 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 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副董事长 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
一、风险管理哲学的内涵
1、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哲学 风险管理:战略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哲学:精神理念、对风险管理的认知 2、局部与整体的风险利益冲突
二、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精神力量构筑的信念,对成员的感召力 2、风险管理哲学与企业文化的交融 3、企业文化的内部推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 风险管理哲学与企业文化


第一百零九条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五人至十 九人。 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 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 主选举产生。
浦东发展银行独立董事构成(6/13)
上海仲裁委 主任 上海财经大 学副校长 社科院金融 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国际 金融研究中心 高盛(主任 亚洲)董事总
§2.7 董事会
一、董事会的职责 1、董事会的职能:决策、管理 2、董事及董事会的独立性 3、独立董事(外部董事) 4、我国《公司法》 二、董事会独立性的提升 政企不分中国市场经济中公司管理的特殊性 三、董事会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①管理层的独立性;②成员的经验和自立 ③ 活动范围; ④行为的恰当性
二、五原则(P45) 三、构成内容
§2.5 权责分配
权力存在的基础是责任 权力赋予的前提是能力 一、权力和责任的安排 1、权力与责任 责任不到位的权力将失去约束,被滥用 2、权责分配:协作、制衡 3、主要的岗位分离 二、授权 1、授权的主要作用:公司、主管、下属 2、授权的挑战 ①类别:工作授权、发展授权 ②拒绝授权的动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