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案
普通化学课程设计
普通化学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门普通化学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化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本课程内容包括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周期律、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和化学热力学等。
此外,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并学会加强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化学的基础概念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法则;2.熟悉常见元素的周期律和基本属性;3.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平衡原理;4.掌握化学热力学的基本内容;5.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将所学实验知识应用于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的提出。
三、教学内容3.1 化学基础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涵盖如下内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和反应方程式;•化学计量和化学计算。
3.2 元素周期律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涵盖如下内容:•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
3.3 化学反应动力学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涵盖如下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的基础概念;•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质量的关系;•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3.4 化学反应平衡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涵盖如下内容:•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和热力学意义;•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因素。
3.5 化学热力学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涵盖如下内容:•焓、熵、自由能和比热等热力学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等热力学变量的计算;•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平衡。
四、教学方法本门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课程内容:通过教师讲授课程内容,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概念并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法则、周期律、反应动力学、反应平衡和热力学等知识点。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学会加强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3.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理解。
普通化学课程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普通化学 General Chemistry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48/3(含实验12学时)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性质:必修六、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1.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2.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化学与水处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对于自身专业价值的认识;3.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七、适用学科专业给水与排水工程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内容】(1)化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2)化学的地位(3)化学的发展史(4)化学与给水排水的关系(5)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6)课程要求与考核【基本要求】(1)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地位(2)认识化学学科的地位(3)理解化学与给水排水的关系【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对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性;难点:化学与给水排水工程的关系。
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6学时)【内容】(1)关于反应热的几个基本概念(2)反应热的测量【(1)(2)用一大节2课时来完成】(3)热力学第一定律(4)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3)(4)用一大节2课时来完成】(5)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5)用一大节2课时来完成】【基本要求】(1)掌握与化学反应热有关的基本概念(2)掌握反应热测量的方法(3)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方法(4)掌握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与反应热有关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难点:反应热的测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6学时)【内容】(1)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2)化学反应的判断(3)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及应用(4)反应限度的判据与化学平衡(5)平衡常数和多重平衡规则(6)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7)化学平衡的移动及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8)浓度的影响和反应级数(9)温度的影响和阿仑尼乌斯公式(10)反应的活化能和催化剂【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化学反应的判据(2)掌握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方法(3)理解反应限度的判据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及多重平衡规则(4)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5)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温度、浓度和催化剂对平衡常数的影响【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反应的判据、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反应的判据、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及其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难点: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大学普通化学精品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化学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化合物等,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
2. 介绍化学基本原理,如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现象。
三、实验演示1. 展示化学实验操作,如溶液配制、滴定实验等,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课堂练习1. 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2. 解答学生在上节课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二、实验操作训练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如溶液配制、滴定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2.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科学探究活动1. 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化学反应速率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验操作训练,评估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反思,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普通化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4.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3. 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教学难点:1.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3.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化学是什么吗?2.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化学学习内容,引出大学普通化学课程。
二、新课讲授1. 化学基本概念:物质、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等;2. 化学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速率等;3.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天平称量、滴定、溶解、过滤、蒸馏等;4. 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安全、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列举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化学实验操作规范。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掌握情况;2. 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1. 化学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2. 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3. 化学实验报告的撰写。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收集实验数据;2.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布置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2. 加强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普通化学简明教程课程设计
普通化学简明教程课程设计前言普通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不仅关系到生命的起源、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传递,同时也是其它自然学科快速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普通化学的知识点、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简明易懂的普通化学教程。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初学者掌握普通化学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和反应热、反应速率等相关知识。
•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等。
•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方式为了让学员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线上教学我们将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通过PPT、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为学员提供全面而易懂的讲解。
课堂讲解针对重点难点内容,我们将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讲解,并为学员提供课程笔记及相应的教材。
互动讨论我们鼓励学员在课程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疑问,并与教师和同学一起分享学习经验。
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为学员提供全面而安全的实验环境,让学员亲身参与实验并获得实践经验。
课程安排第一节:化学元素与化合物本节课程将介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帮助学员理解常见化合物的性质。
第二节: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本节课程将围绕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展开讲解,让学员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常用计算方式。
第三节:酸碱中和与氧化还原反应本节课程将介绍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并让学员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第四节:高分子化合物本节课程将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并为学员提供相应的实验和操作指南。
第五节: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本节课程将介绍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并为学员提供相应的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学员的个人安全和实验室安全。
结语本文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简明易懂的普通化学教程,帮助学员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同时让学员在实践中体会化学之美。
甘肃农业大学普通化学课件第一章
的温度
19
1.2 溶液 1.2.1 分散系的概念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 中构成的混合系统。
20
NaCl
水
泥土
水
脂肪蛋白
水
水滴
空气
灰尘
空气
气泡
水
金属氧/硫化物 岩石
分散质: + 分散剂 : =
被分散的物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10
1.1.1.2 气体分压定律(重点)
分压:混合气体中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整个混合
气体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pA
nART V
pB
nBRT V
pV = nRT
pC
nCRT V
11
nB
pBV RT
n 总 n 1 n 2 R p 1 V T p R 2 V T
(p1
p2
) V RT
p总
V RT
p总=
4
1.1 物质的聚集状态
固体 液体 气体 等离子体
不同聚集态可 以互相转化
常温常压条件 下的状态取决 于:分之间作 用力
5
无固状定之体原积1因与.1形.1气体
气体的最基本特征:可压缩性和扩散性 气体的状态描述:T、m、V、p、ρ、n
T:温度
p:压力
m:质量
ρ :密度
V:体积
n:物质的量
6
p:压力:密闭容器内粒子碰撞产生的压力
普通化学
虎玉森
2015.9
1
❖ 大学教育的目的
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 力,完成他的人格,让他为人类社会能 尽一分责任。
普通化学电子教案
课程内容与结构
化学基础知识: 原子、分子、化 学键等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热力 学和动力学基础
化学物质性质: 酸、碱、盐、氧 化剂、还原剂等 物质性质及反应 规律
化学实验技术: 实验操作、实验 设计、实验数据 处理等实验技能
02
电子教案的构成
教学目标
掌握普通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普通化学电子教案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普通化学课程简介 普通化学基础知识 电子教案的优缺点
电子教案的构成
电子教案的实施 普通化学电子教案的应用 前景
01
普通化学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和目标
课程性质:普通化学是一门基础化学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化学基础 知识。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普通化学,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 和实验技能,培养其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
化学平衡:在 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达到 动态平衡状态, 此时正逆反应
速率相等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 晶体结构与性质 配合物结构与性质
04
电子教案的实施
课前准备
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
制作教学PPT 布置教室和实验室环境
课堂教学
电子教案的实施 可以提供丰富的 多媒体资源,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电子教案可以灵 活地调整教学进 度,满足不同学 生的学习需求。
电子教案的实施 可以加强师生之 间的互动,提高 课堂参与度。
电子教案的实施 可以提高教学效 率,节省教师的 时间和精力。
课后辅导
普通化学第一版课程设计
普通化学第一版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能量、化学动力学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机制,为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2. 教学目标•理解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能量、化学动力学等基础概念•掌握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能量、化学动力学等方面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3.1 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概述2.化学反应速率3.化学反应的热力学4.化学平衡5.化学反应机制3.2 化学能量1.热力学基础2.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力学第二定律4.热力学第三定律3.3 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机理2.化学反应速率常数3.反应级数4.表观反应级数3.4 实验1.化学反应实验2.化学能量实验3.化学动力学实验3.5 总结与展望1.课程总结2.学生心得体会3.课程展望4.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课外作业3.实验操作4.学生讨论5. 考核方式1.期中考试:占40%2.期末考试:占40%3.实验报告:占10%4.课堂表现:占10%6. 参考教材1.《化学原理》2.《化学反应动力学》3.《热力学基础》4.《化学实验指导》7. 授课教师化学系蔡XX8. 教学条件化学实验室9. 科研意义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唯一研究物质变化的学科,其应用广泛,包括医药、化妆品、材料等行业。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和工作提供基础和帮助,对于提高其实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有着重要的帮助。
普通化学第六版教学设计
普通化学第六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特征•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原理2. 化学实验•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实验方法的选择和设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3. 化学知识的应用•生活中化学的应用•工业中化学的应用•环境和能源问题中化学的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等。
其中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等方式锻炼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分为两部分,学生个人课堂表现和实验实习成绩。
学生个人课堂表现包括上课专注度、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等,实验实习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和实验成绩。
五、教师角色教师应以引导者和督促者的角色,在课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详细批改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六、参考教材•《普通化学》,第六版,曾荣耀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
•《化学实验技术》,第三版,李新宏、赵宏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化学原理与应用》,第四版,王同益编著,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化学基本概念•第二周:化学键和反应类型•第三周:酸碱反应•第四周:氧化还原反应•第五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六周:化学实验方法设计•第七周: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第八周:化学的生活应用•第九周:化学的工业应用•第十周:化学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第十一周:复习和总结八、教学效果评估方法•通过主客观测试优秀学生终结完课学业•实验成绩排名和成绩挂靠•讲解和理解化学实验科学内涵的能力和习惯评估•创新实验,以及以化学实验为背景期刊论文的连续发表次数。
农业大学普通化学教案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授课班级:农业大学XX班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3)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学风。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化学基本概念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初中化学知识,引出高中化学的学习。
2. 介绍普通化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化学基本概念:物质、原子、分子、离子等。
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元素、化合物、单质等。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等。
三、课堂练习1. 完成教材中的基础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小组讨论,解答疑难问题。
四、布置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讲授新课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取用固体药品、液体药品、加热、滴定等。
2. 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课堂演示1. 教师演示化学实验操作,学生观摩。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五、布置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
2.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练习、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普通化学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普通化学第三版教学设计
普通化学第三版教学设计课程背景普通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应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基于普通化学第三版教材,旨在通过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课程目标1.熟悉和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方法;2.能够独立进行化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3.发现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提出解决方案;4.了解化学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课程安排第一周节目一:基础知识概述内容: *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化学元素、化学式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简单例子; * 化学反应类型和反应方程式的规律。
教学方式:讲授+提问节目二:元素、化合物及其组成内容: * 元素分类及简单介绍; * 化合物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 元素符号和化合物式的规则和命名法。
教学方式:讲授+实验操作第二周节目三:气体及其性质内容: * 气体的特性和性质;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气体的分压定律。
教学方式:讲授+实验操作节目四:离子和离子反应内容: * 离子的概念和特性; * 离子反应的基本知识; * 常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和鉴别离子的实验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实验操作第三周节目五:酸碱中和反应内容: * 酸、碱和中和反应的概念; * 酸碱指示剂; * 酸碱中和反应的常见例子。
教学方式:讲授+实验操作节目六:电解质和电解内容: *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程度; *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反应。
教学方式:讲授+实验操作第四周节目七:化学平衡内容: * 动态平衡的概念; * 化学平衡的条件; * 平衡常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提问节目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动力学内容: * 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定律; * 化学动力学原理; * 溶解速率和表面活性。
教学方式:讲授+实验操作教学评价与反馈1.出勤与表现(20%):学生出勤率和课堂表现;2.作业和实验报告(30%):学生完成规定的作业和实验报告;3.期末考核(50%):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根据成绩进行评定。
普通化学课程设计
普通化学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一门面向非化学专业学生的普通化学课程。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化学实验常识和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教学,分别是理论课和实验课。
3.1 理论课1.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2.化学反应的基本性质–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数量关系–反应速率3.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平衡体系–影响平衡的因素–平衡与反应的联系4.酸碱理论–酸碱的基本性质–pH值和pOH值的计算–酸碱中和反应5.化学热力学–热力学基本概念–热能转化和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3.2 实验课本课程将开设3-4次化学实验课,主要包括以下实验内容:1.化学反应实验–铁离子与铜离子的置换反应–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2.酸碱中和实验–弱酸和强碱的中和实验–弱碱和强酸的中和实验3.热化学实验–葡萄糖的燃烧实验–硫酸和钠的热化学反应实验4. 教学方法1.理论课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与实际。
2.实验课采用指导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指导下完成实验,掌握实验技能并培养实验习惯。
5. 评价方法1.理论课评价采用考试和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以检验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课评价采用实验报告和现场表现相结合的方式,以检验学生对实验技能和实验安全的掌握情况。
6. 教材本课程所选教材为《化学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4版。
7. 参考资料1.王永存. 化学实验技能手册[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郭彬, 邬挺. 化学实验教学流程图解[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3.张思思. 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践行方法[J]. 现代教育技术,2019(05): 71-72.。
普通化学教案
一般化学教案授课总学时:56学授课专业: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类、轻工食品纺织类、生物工程类、环境与平安类、植物消费类、动物消费类、水产类、动物医学类、环境生态类等30个本科专业。
授课时间: 每年秋季绪论(1学时)主要内容:化学计量数、反响进度一、一般化学学习的意义、目的,方法和要求二、化学反响方程式、化学计量数-νA A -νB B-…=νY Y+νZ Z+…ν—化学计量数,对反响物ν取负值,对生成物ν取正值。
0=∑νB B B既代表反响物,也代表生成物。
B留意:化学计量数与反响方程式是对应的。
3H2(g)+N2(g)=2NH3(g)H2(g)+1/3N2(g)=2/3NH3(g)这两个方程式化学计量数是不一样的。
三、反响进度(重点)对于反响0=∑νB B 反响进度定义为:B△ξ= νB-1·△n B或△ξ= △n B/νB反响进度的单位是mol。
留意:反响进度与反响方程式是对应的。
反响进度为1的反响也称为摩尔反响。
第1章气体和溶液(3学时)主要内容:稀溶液的依数性(重点),道尔顿分压定律.一、溶液的组成标度(溶质/溶剂溶质/溶液)1、B 的物质的量浓度C B = n B /V 单位: mol·L -1 根本单元: 1mol 指与0.012Kg 12C 所含的原子数(6.023×1023)一样的任何化学根本单元(分子,原子、离子等等), C (H 2SO 4) C (1/2 H 2SO 4)根本单元的选择是随意的,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依据须要而人为规定。
2、 溶质B 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b B = n B /m A 单位: mol·Kg -1 与温度无关系3、B 的摩尔分数 χ 单位:1对二组分:χB = n B /n χA = n A /nχB + χA = 1对多组分:∑χB = 14、 B 的质量分数 ω 单位:1ω = m B /m5、 几种溶液组成标度之间的关系⑴ 物质的量浓度(C B )与质量分数(ω)C B = n B /V = m B /N B ·V = m B /M B ·m/ρ=ωρ/ M B⑵ 物质的量浓度(C B )与质量摩尔浓度(b B )C B = n B ρ/m ≈n B ρ/m A = b B ρ对稀溶液:C B ≈ b B例题:例1-7 在常温下取NaCl 饱和溶液10.00mL ,测得其质量为12.003g ,将溶液蒸干,得NaCl 固体3.173g 。
普通化学教案
绪论化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化学是研究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同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同人民生活和人类社会等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化学是一门中心性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的分子转变规律的科学。
化学与物理一起属于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
研究现状(2000年)化合物>2000万种时间分辨率:1 fs空间分辨率:0.1nm分析所需最小量:10-13 g。
1. 化学的定义与分支学科定义: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和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科学化学的分支学科无机化学:无机物有机化学:碳氢化合物及衍生物分析化学:测量和表征物理化学:所有物质系统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合物若干新分支:环境化学、核化学等等2. 化学的地位和作用⏹化学仍是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主要学科之一⏹化学继续推动材料科学发展⏹化学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生存安全的有效保障⏹化学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安全利用中起关键作用⏹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柱3. 学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学习目的1.了解当代化学学科的概貌2.用化学的观点分析、认识生活和工作中的化学问题学习内容1.理论化学:两条“主线”2.应用化学:化合物知识;化学在相关学科中的应用3.实验化学学习要求1.辨证的思维2.发展的眼光3.实践的方法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引言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叫做反应的热效应,简称热效应或反应热。
热化学:研究化学反应中热与其他能量变化的定量关系的学科叫做热化学。
能源:指能向人们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
例如: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和化学反应中所发生的能量转换和利用都是能源的问题。
本章首先重点讨论如何用实验方法测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如何从理论上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这两个问题,最后适当介绍能源中的燃料。
1.1 反应热效应的测量一、基本概念1.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叫做反应的热效应,简称热效应或反应热。
普通化学教案-大学
课程类型:理论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子层、电子亚层、原子轨道等。
(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包括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规律。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变化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
2.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1. 原子轨道的概念及其在原子结构中的作用。
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元素?元素有哪些性质?2. 引入原子结构的概念,说明原子是元素性质的基础。
二、讲授新课1. 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1)电子层:原子中电子运动的能级区域。
(2)电子亚层:电子层中的不同能级区域。
(3)原子轨道:电子在原子中运动的可能状态。
2.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1)周期:原子序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行。
(2)族:周期表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排成一列。
3.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1)元素的物理性质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2)元素的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三、课堂练习1. 根据原子结构解释以下元素的物理性质:(1)钠(Na)(2)氯(Cl)2. 分析以下元素的化学性质:(1)氧(O)(2)碳(C)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
2. 回顾元素周期表的构成。
二、讲授新课1. 原子轨道的概念及其在原子结构中的作用(1)s轨道:球形,电子云密度分布均匀。
普通化学电子教案
普通化学电子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学科:普通化学章节: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了解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级数,质量作用定律,阿伦尼乌斯公式,活化能的概念以及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重点: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级数,质量作用定律。
阿伦尼乌斯公式。
活化能的概念,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质量作用定律。
阿伦尼乌斯公式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80分钟)(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1.平均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产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 d / dt (瞬时速率)= / t (平均速率)举例说明:3H2 (g) + N2 (g) = 2NH3 (g)t = 0 s (mol) 3.0 1.0 0.0t = 0.1 s (mol) 1.5 0.5 1.0以H2计算反应进度= nH2 / H2 = (1.5- 3.0) mol / -3 = 0.5 mol计算其反应速率:= 0.5 mol / 0.1 s= 5.0 mol / s注意要点:a.反应速率的单位:mol s-1b.反应速率与物质的选择无关。
c.数学概念上分清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的不同。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1、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微观)(1)、基元反应2NO+2H2 = N2+2H2O2NO N2O2(快)(1)N2O2+H2 N2O+H2O (慢)(2)N2O+H2 N2+H2O (快)(3)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2).非基元反应不是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称为非基元反应。
1.2、简单反应和复合反应(宏观)(1).简单反应:仅由一种基元反应构成的整体反应(2).复合反应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元反应构成的整体反应。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程设计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普通化学是大学化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探究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为主要目标,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科学的视角,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具备化学科学思维,并为其后续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大纲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1.化学的基本原理•化学基本概念•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反应的平衡•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2.化学中的物质•物态和物质分类•溶液浓度•气态和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合成、分解和双替反应•放热和吸热反应•氢的化学性质3.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烃的化学反应•单官能团化合物•功能团间的化学反应•有机官能团的解离•有机化合物的取代反应4.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的分类和结构•聚合反应和聚合物的制备•高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本课程的理论部分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丰富课堂互动环节,围绕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或者有意义的研究案例引入一些相关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思维训练,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2.实验教学本课程实验教学部分旨在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精神,具体包括:•消解固体和物质的性质、溶液的性质和质量分析法;•物质的化学反应、物质的量、物质的热力学性质;•有机物的性质和特性、有机物的反应及其应用等。
3.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化需求,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小组合作等方式,提供贴身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全面启发和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深度思考,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能力。
四、考评方式1.正式考试:占总成绩的70%,采取闭卷笔试和开卷笔试相结合的方式,侧重测试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
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实验操作能力、参与度和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等。
五、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普通化学第六版》,作者:周士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农业大学普通化学教案
教案名称:普通化学课时:2学时年级与专业:大一本科生,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2. 熟悉生物体内外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及其相互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
2. 化学方程式:平衡原理、化学反应类型、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3. 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质等。
4. 生物体与环境中的化学相互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酸碱平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高中化学知识,复习相关概念和原理。
2. 强调普通化学在生物技术专业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化学基本概念(15分钟)1. 讲解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2. 通过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三、化学方程式(20分钟)1. 介绍化学平衡原理和平衡常数。
2. 讲解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3. 示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4. 学生练习书写和计算化学方程式。
四、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15分钟)1. 介绍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质等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这些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五、生物体与环境中的化学相互作用(10分钟)1. 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
2. 介绍酸碱平衡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3. 分析生物体与环境中的化学相互作用的实例。
六、实验操作(20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提问学生掌握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
教学资源:1. 教材:《普通化学》2.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介绍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举例让学生分别使用 、 、 计算反应的 ,进而判断反应的自发性,进一步强调 所适用的温度条件。
3、详细分析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并通过图表总结。
4、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转化温度就是平衡温度,并掌握转化温度的计算办法。
2
12
同离子效应; 缓冲溶液
2
13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2
14
沉淀的转化;配合物的组成;
2
15
配位平衡; 配合物的应用;
2
16
氧化数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电池1;
2
17
原电池2; 电极电势与电池电动势
2
18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2
19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电极电势的应用
2
20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
教 学
基 本
要 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研究范畴及在基础科学中的地位。
2、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3、了解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溶液及胶体的有关知识。
5、了解与农业和环境科学有关的重要元素及化合物。
教 材
虎玉森.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主要参
考资料
任丽萍.普通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虎玉森.普通化学学习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赵士铎.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讲课
实验
小计
备 注
气体 溶液和胶体
6学时
化学热力学基础
6学时
化学反应速率
4学时
化学平衡
3学时
2
2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 核外电子排布
2
22
元素周期系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2
23
离子键; 共价键1——价键理论
2
24
共价键2——杂化轨道理论;
2
25
配合物价键理论
2
26
分子间力; 氢键
2
27
11.重要元素选述
228总复习2 Nhomakorabea合 计
56
章 节
第二章第五节(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自由能及自由能变的意义;
1、 定义
2、化学反应 的计算: =∑νB
2.5.3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
1、公式: = -T
2、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3、转变(平衡)温度的计算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自由能判据;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自由能及自由能变的意义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焓判据和熵判据,引入自由能是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介绍自由能及自由能变的意义,引出自由能判据。
2
4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和热化学1
2
5
.焓和热化学2;自发过程和熵;
2
6
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反应的方向;
2
7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8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9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自由能变;
2
10
化学平衡的移动;酸碱质子理论
2
11
溶液酸度计算;
2.熟悉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并熟练利用物质的 计算化学反应的
3.利用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熟练计算标准态、任意温度化学反应的的 (T);
4.掌握温度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会计算各种转化温度。
教学内容
2.5.1吉布斯自由能与自发过程
1、自由能与自由能变
2、自由能判据
2.5.2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
课程名称
普通化学
课程代码
学分
5
总学时
80
讲课学时
56
实验学时
24
课程性质
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
任课教师
虎玉森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时间
~
授课对象
动医07、动科07
教 学
目的与
要求
化学学科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未来生命科学工作者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化学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化学基本理论理解生命的本质,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及今后的科研、教学、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5、注意强调 、 、 状态函数的特点;
6、本章小结,布置作业。
强调 的使用条件
板练
例题+板练
划表详细分析
例题(2种类型)
课后补遗
酸碱平衡
5学时
沉淀平衡溶解平衡
3学时
配位化合物
3学时
安排习题课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8学时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6学时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8学时
重要元素选述
2学时
部分内容自学
总复习
2学时
教 学计划 进 程
节次
授课内容(章节)
学时
1
气体;溶液的组成标度;溶液的依数性1;
2
2
溶液的依数性2;强电解质的依数性
2
3
胶体溶液;表面活性剂;乳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