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论语课堂

合集下载

五年二班 《论语》经典诵读

五年二班        《论语》经典诵读

五年二班《论语》经典诵读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或下午好!女甲:一部《论语》,铭刻了先哲的谆谆教诲。

女乙:一代师尊,为我们留下了多少精神的财富。

男甲乙、女甲乙:翻开孔子留下的经典吧,让我们从中汲取有益于我们成长的精华。

全体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男乙:学习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最好手段。

女乙:追求真理是我们学习的最大动力。

全体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男甲:学会做人是人行走世上的根本。

女甲:道仁志礼是孔子人生四大做人的原则。

全体合: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男乙:言与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高下的标准。

女乙:勤勉做事、低调做人是老夫子对我们诚恳的忠告。

全体合: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危孙。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男甲:在道义面前见出君子本色。

女甲:在利益面前现出小人原形。

全体合: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年级经典诵读(朱子家训,论语)(上下)

3年级经典诵读(朱子家训,论语)(上下)

三年级上经典诵读一、《朱子家训》 [清]朱用纯作者简介: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

江苏昆山人。

其《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流传很广。

它是有名的儿童蒙学课文之一。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注释):庭除:庭院。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3、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4、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5、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五经、四书,却要诵读。

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6、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

(完整word版)(定稿)经典诵读《论语》下册

《论语》简介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

但是,社会的发展,各种现实的原因,对他也不无影响。

《论语》也记下了他思想中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薄赋敛、举贤才、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有教无类、不信鬼神等。

尤其是他的教育经验、学习经验、写作经验、生活经验和诗论,更值得我们重视。

《论语》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

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往往用极简练的言词写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诵读。

第一课论语·里仁(四)导读:君子和小人究竟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做是君子,小人又是怎样做的?这篇内容将会给我们答案。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字词注解游:离家出游,主要指游学、游宦。

方:方向,方位.古文今读孔子说:“父母在活着时,不要远离家乡,如果非要远走时,一定要留下准确的地址。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字词注解惧:忧惧,担心。

古文今读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长寿而欢喜,一方面因年高而担忧。

"拓展阅读羊羔跪乳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

初中语文_经典诵读《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经典诵读《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经典诵读《<论语>十则》教案【教学目标】1、诵读《<论语>十则》,掌握各种诵读方法。

(重难点)2、激发学生诵读《论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解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首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白板上的成语。

(生齐读)其实啊,这些成语出自同一本书,那就是《论语》。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论语>十则》,诵读中华经典。

二、展示目标1、师: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本节学习目标。

三、教学过程(一)、简介论语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关《论语》的哪些知识呢?学生谈,教师总结,白板展示。

2、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读成“l ún ”而不是“l ùn ”吗?师旁白:这是小篆的“论” ,看右边的像什么?“仑”是论的本字,是按次序排列之物的意思。

加上“言” ,“论”就是把语言按照次序排列的意思。

它也只有在《论语》中读作“l ún ”。

(二)、字正腔圆读一读1、师:声音先于义理,先让我们读准字音。

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

白板出示重点字读音,一生读。

2、师:那就让我们字正腔圆的齐读课文吧。

全班齐读。

(三)、充满韵味读一读1、师:听着这朗朗书声,老师也有点跃跃欲试了,我来读两句,同学们给点评一下,好吧?师朗读,学生谈。

2、师:要把文言句子读出韵味,需要一定的技巧:停顿要准确,重音要清晰,语速要适当,语调要合适。

下面请同学们试着读一下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3、师:好,下面就把你读的最拿手的两句给我们展示一下吧。

学生朗读,学生点评。

(四)、感悟道理谈一谈不亦说(yu è)乎 三省(x ǐng)吾身 诲女(r ǔ)知之乎 是知(zh ì)也 知之为(w éi )知之 传(chu án )不习乎《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小学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论语》66则PDF版

小学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论语》66则PDF版

《论语》选读四年级上学期学而篇第一1.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2)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3),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3)愠:音yùn,恼怒,怨恨。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1),而好犯上者,鲜(2)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3),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1)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2)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3)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3.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1)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注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2)三省:检查、察看。

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小学经典诵读-《论语》

小学经典诵读-《论语》

小学经典诵读-《论语》-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论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

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读书,这是有害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他的优点就像他学习,看见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经典诵读论语

经典诵读论语

经典诵读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许多思想理念至今仍然深受人们推崇和借鉴。

以下是几条经典的论语,让我们一起来诵读: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说,只学而不思考,那么学习出来的知识没有什么用处;只思考而不学习,那么思考得再多也无法对问题作出解答。

所以,学习和思考要相辅相成,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做自己不愿意被人做的事情。

如果你不喜欢别人对你不尊重,那么你也不应该对别人不尊重;如果你不愿意被人欺负,那么你也不应该去欺负别人。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和正义,而小人注重的是个人的利益。

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决定了他的处世态度和做事方式。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对一个事物真正热爱和喜欢,才能够把它做到极致。

只有真正喜欢某个事物,才会愿意去深入研究和了解它,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告诉我们,朋友之间的相聚和交流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当我们远离家乡和朋友时,得到他们的到来和关心,是一种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以上是几条经典的论语,它们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借鉴和实践。

五年级经典诵读-论语

五年级经典诵读-论语

目录学而第一1.学而有何乐 (1)2.三面镜子 (3)3.尊师重道 (5)4.为人处世 (7)为政第二5.孔子的自剖 (9)6.诗的伟大 (11)7.大政治家的风范 (13)8.最高的智慧 (15)9.如何学习 (17)八佾第三10.追的哲学 (19)里仁第四11.仁者精神 (21)12.仁义值千金 (23)13.仁的境界 (25)14.孝子之仁 (27)公冶长第五15.盖棺定论 (29)16.想的太过 (31)学而第一1.学而有何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4.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5.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 愠:生气,发怒;【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生气,不也是有德的君子吗?”【故事】孔子学琴孔子年轻的时候,曾向鲁国一位叫师襄子的乐官学琴,这位乐官名襄,被人尊称为襄子,师不是他的姓,而是周朝对乐官的称呼。

孔子跟师襄子学琴以后,师襄子对孔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不错了,可以学新的曲子。

”孔子回答:“不行啊,我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巧呢。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你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说:但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意境啊。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体会到它的意境,这回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却说:“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啊。

《论语》经典诵读 (1)

《论语》经典诵读 (1)

孝敬.仁爱篇一、孝为根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二、克己复礼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三、仁以为己任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里仁》)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修身.君子篇一、忠.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二、宽.恕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公冶长》)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颜渊》)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三、安贫乐道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学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经典诵读50句(必背一)

论语经典诵读50句(必背一)

论语经典诵读50句《学而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正人乎?”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同伙交不信乎?传不习乎?”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为政篇》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认为师矣.”6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同“惘”),思而不学则殆.”7 子曰:“由,诲女(同“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八佾篇》8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里仁篇》9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同“智”)?”11子曰:“朝闻道,夕逝世可矣.”12子曰:“正人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3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4子曰:“正人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公冶长篇》1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故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勤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雍也篇》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温文尔雅,然后正人.”1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述而篇》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2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3子曰:“我非不学而能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2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25子曰:“正人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篇》26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罕篇》2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28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29子曰:“全军可夺帅也,匹夫不成夺志也.”3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颜渊篇》32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33曾子曰:“正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子路篇》3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36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宪问篇》37 子曰:“正人耻其言而过其行.”38或曰:“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故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卫灵公篇》39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4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41子曰:“正人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42子曰:“正人求诸己,小人求诸人.”43子曰:“正人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4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毕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5子曰:“巧语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46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47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48子曰:“道不合,不相为谋.”49子曰:“性邻近也,习相远也.”50子夏曰;“博学而埋头,切问而近思,仁在个中矣.”。

五年级经典诵读《论语》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论语》教案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1
学期目标制定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2
教学计划表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3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学设计 3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1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儒家经典诵读

儒家经典诵读

儒家经典诵读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2.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离娄上》。

3.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论语.乡党》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5.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8.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0.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11.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13.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14.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孟子.告子上》15.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尧曰》16.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

”《孟子.离娄下》1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2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2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不患人不知己,患不知人也。

2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经典诵读论语

经典诵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能经常践习,不是很高兴吗?能有共同志向的知心友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原文】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为人孝悌却好犯上的人,不多;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从来没有。

君子注重(做人的)根本,根本确立了,人道也就有了。

好好的侍奉父母兄弟,就是仁的根本吧!”【原文】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的人,是很少有仁慈的。

”【原文】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否忠实守信了?教给学生的知识我实践了吗?(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我践习了吗?)”【原文】1.5子曰:“道(dǎo)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行政要严肃认真,恭敬而守信用,节约使用财力、爱护人民,役使民众要在农闲时节”。

【原文】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谨而信,汎(f àn)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谨慎忠信,要热爱世上的每一个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做这些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原文】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重视德行替代重视容貌;为父母做事,能够竭尽全力;为领导做事,能豁出性命;和朋友交往,说了要做到。

(能够做到这些)即使他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经典诵读《论语》拼音版第一二章上课讲义

经典诵读《论语》拼音版第一二章上课讲义

经典诵读《论语》拼音版第一二章精品资料《论l ún 语y ǔ》学xu é而ér 篇pi ān子z ǐ曰yu ē:“学xu é而ér 时sh í习x í之zh ī,不b ù亦y ì说yu è乎h ū?有y ǒu 朋p én ɡ自z ì远yu ǎn 方f ān ɡ来l ái ,不b ù亦y ì乐l è乎h ū?人r én 不b ù知zh ī而ér 不b ù愠y ùn ,不b ù亦y ì君j ūn 子z ǐ乎h ū?”有y ǒu 子z ǐ曰yu ē:“其q í为w éi 人r én 也y ě孝xi ào 弟t ì,而ér 好h ào 犯f àn 上sh àn ɡ者zh ě,鲜xi ǎn 矣y ǐ;不b ú好h ào 犯f àn 上sh àn ɡ而ér 好h ǎo 作zu ò乱lu àn 者zh ě,未w èi 之zh ī有y ǒu 也y ě。

君j ūn 子z ǐ务w ù本b ěn ,本b ěn 立l ì而ér 道d ào 生sh ēn ɡ。

孝xi ào 弟t ì也y ě者zh ě,其q í为w éi 仁r én 之zh ī本b ěn 与y ú!”子z ǐ曰yu ē:“巧qi ǎo 言y án 令l ìn ɡ色s è,鲜xi ǎn 矣y ǐ仁r én !”曾z ēn ɡ子z ǐ曰yu ē:“吾w ú日r ì三s ān 省x ǐn ɡ吾w ú身sh ēn :为w éi 人r én 谋m óu 而ér 不b ù忠zh ōn ɡ乎h ū?与y ǔ朋p én ɡ友y ǒu 交ji āo 而ér 不b ù信x ìn 乎h ū?传chu án 不b ù习x í乎h ū?” 子z ǐ曰yu ē:“道d ào 千qi ān 乘sh èn ɡ之zh ī国ɡu ó,敬j ìn ɡ事sh ì而ér 信x ìn ,节ji é用y òn ɡ而ér 爱ài 人r én ,使sh ǐ民m ín 以y ǐ时sh í。

论语经典诵读

论语经典诵读

《论语》经典句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言必信,行必果。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8.小不忍,则乱大谋。

19.既来之,则安之。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机乎?传不习乎?《孟子》经典句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 公!
? 译文:孔子说:“我实在太衰老了,我竟 然很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
5
?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 于艺。” ? 译文:孔子说:“立志追求人生理想,确 实把握德行修养,绝不背离人生正途,自在 涵泳艺文活动。”
6
?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译文:孔子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 没有不教导的。”束脩:代表十五岁以上的 人。
11
?13、子之所慎:齐,战,疾。 ? ?译文:孔子以慎重的态度面对的三件事就是: 斋戒、战争、疾病。
12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 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欣赏 音乐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
13
? 16、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译文:孔子说:“吃的是粗食,喝的是冷 水,弯起手臂做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就好象浮 云一样。”
论语
1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 我于老彭。”
译文: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对古代 文化相信而又爱好,我想自己很像我们的 老彭吧。”老彭:商朝后裔,孔子之先祖。
2
?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 ? 译文:孔子说:“默默存想所见所闻,认真 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不而不倦怠,这些 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子说:“空手打老虎,徒步去过河,这样死了都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同去的。一定要找同去的人,
那就是面对任务戒慎恐惧,仔细筹划以求成功的
人。”
10
?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 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 译文:孔子说:“财富如果求得,就算在市 场担任守门人,我也去做。如果无法以正当 手段求得,那么还是追随我所爱好的理想 吧。”
?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 一定有我可以取法的,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 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警惕自己不要学 坏。”
19
? 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 tuí)其如 予何?”
?
?译文:孔子说:“天,是我这一生德行的来 源,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呢?”桓魋:宋国 司马(即将军),心怀狭隘接受不了孔子的 批评而想报复。
20
? 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 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
?译文:孔子说:“你们几位学生以为我有所
隐藏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藏,我的一切
作为都呈现在你们面前,那就是我的作风
啊。”
?
21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 译文:孔子把文化知识、为人处事、忠厚有 礼、保持诚信四项内容教授给学生。
16
? 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 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译文:叶公问子路有关孔子的为人,子路没 有回答。孔子知道之后就说:“你为什么不 这样说呢?他这个人发奋用功就忘记了吃饭, 内心快乐就忘记了烦恼,连自己快了衰老了 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24
?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 “与其进也,不如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 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 译文: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沟通,有一 个少年却得到孔子的接见,学生们觉得很困 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上进,不希望他 退步,又何必过度苛责?别人修饰整洁来找 我,我就嘉许他整洁的一面,不去追究他过 去的作为。”互乡:地名。不如:不希望。
3
?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 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 译文: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 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去不能跟着去做, 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的 忧虑呀!”
4
?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译文:孔子平日闲暇时,态度安稳,神情 舒缓。
14
?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 ? 译文:孔子说:“给我几年的时间,到五 十岁的时候学习《周易》,便可以没有大的 过错了。”加:假。
15
? 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 雅言也。 ? 译文:孔子有讲雅言的时候,读《诗经》、 念《尚书》、行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7
?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 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 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不能 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方面,我就不再多说 了。”
8
? 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 译文:孔子在家里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时, 从不曾吃饱过。 ? 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 译文:孔子在这一天哭过,他就不再唱歌 了。是日:这一天。
17
?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 求之者也。” ?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 我的知识是爱好古代文化,再勤奋、敏捷去 学习得来的。 ”
18
? 21、子不语怪、力、乱、神。
? 译文:孔子不跟别人讨论有关反常的、勇 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
?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
? 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 ?译文:孔子只用一个鱼钓的钓竿钓鱼,而不 用纲来截断水流而取鱼;用带生丝的箭来射 飞鸟,而不射归巢歇宿的鸟。
23
? 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 次也。”
? 译文:孔子说:“也许有人是自己不懂却 去创作的,我与他们不同。要多听,选择其 中正确的部分来接受;多看,把好的记在心 里;这种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
9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 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有人任用就发挥抱负,
没人任用就就安静修行,只有我与你可以做到吧?”
子路说:“老师率领军队的话,找谁同去呢?”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