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0~2050年一次能源需求预测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一、引言2050年是中国能源和碳排放领域面临重大转型和挑战的关键时期。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制定一系列全面的政策和举措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碳排放减少。
本报告将对2050年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的预测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
二、能源预测3.电动汽车普及:2050年中国将大规模普及电动汽车,并逐渐淘汰传统燃油汽车。
电动汽车的普及将大幅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三、碳排放预测1.承诺减排目标: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国家,中国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
根据承诺,到2050年,中国将使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水平降低60%-65%。
2.工业和能源行业减排:中国工业和能源行业是主要的碳排放源。
为了降低碳排放,2050年将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和能源行业的低碳化发展。
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和碳捕集和储存技术的推广将成为重点。
3.交通和建筑领域减排:由于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和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在2050年将持续增加。
为了减少这些领域的碳排放,中国将推广清洁能源、低碳交通和绿色建筑等技术和措施。
四、政策建议1.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通过推广太阳能和风能等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加强清洁煤技术研发:政府和企业应加强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煤炭气化和液化技术,以及碳捕集和储存技术。
3.推广电动汽车发展:政府应制定政策和措施,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例如减少电动汽车的购买成本,并加大充电桩的建设力度。
4.加强碳排放监管:政府应加大对碳排放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监测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碳排放减少目标和措施。
五、结论2050年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的情况取决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广清洁煤技术、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和加强碳排放监管,中国能够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2050年能源需求将达50亿吨标准煤
中国2050年能源需求将达50亿吨标准煤
中国工程院的大型研究项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12月26日汇编成书正式出版发行。
这项研究成果显示,到205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将承担起补充能源供应缺口的重任。
这项研究提出,在未来数十年内,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必将从补充能源发展到替代能源,再发展到主流能源。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发展为主导能源之一,成为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支柱。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表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几个原则:符合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需求,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的对外依存度;有可靠的资源保障能力,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技术成熟或有成熟发展的趋势,可以实现商业化或具有商业化发展前景;经济合理和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
这项研究也向政府提出了一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建议,包括:组织成立统一协调的机构,落实《可再生能源法》的相关配套措施;建立中国独立自主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支撑体系。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于2005年启动,20多位两院院士、100多位专家参加了项目的研究。
据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已报送国务院和有关部委。
中电联:预计2050年我国将实现以清洁能源发电为主
中电联:预计2050年我国将实现以清洁能源发电为主佚名【摘要】<正>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吴添荣在2014中国清洁能源博览会展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电联《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报告称,预计到2050年,全国清洁能源装机总容量将达24.8亿kW,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62%,占全国总发电量的58%,届时我国电力结构将在2050年实现从煤电为主向新一代清洁非化石能源发电为主的转变。
据吴添荣披露的报告内容称,未来生态环境将成为我国一票否决的重要因素,因此电力也将适时朝着清洁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方向转变。
【期刊名称】《发电技术》【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1页(P6-6)【关键词】中电联;清洁能源发电;非化石能源;电力结构;能源产业发展;总装机容量;装机总容量;总发电量;清洁可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6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吴添荣在2014中国清洁能源博览会展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电联《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报告称,预计到2050年,全国清洁能源装机总容量将达24.8亿kW,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62%,占全国总发电量的58%,届时我国电力结构将在2050年实现从煤电为主向新一代清洁非化石能源发电为主的转变。
据吴添荣披露的报告内容称,未来生态环境将成为我国一票否决的重要因素,因此电力也将适时朝着清洁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方向转变。
统筹考虑我国目前电力行业资金、技术、环保等发展要素,兼顾地区发展情况,中电联在报告中展示了以优先开发水电、积极有序发展新能源发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高效发展天然气发电、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为大方针的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目标阶段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电价补贴和相关支持政策的扶持下清洁能源有序快速发展。
预计到2020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1亿kW,占全国总装机容量比重的41%,占全国总发电量比重的32%。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双碳”目标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加速推进能源转型进程。
“双碳”目标提出一年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正式启动了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进程,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将陆续发布,为我国系统科学开展能源转型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4来自能源行业,能源行业成为各国最重视的减排领域。
能源转型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从能源生产、输运、转换和存储全面进行改造或者调整,形成新的能源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
同时,加大电能替代及电气化改造力度,推行终端用能领域的多能协同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推动各行业节能减排,提升能效水平。
总体来看,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一是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放缓。
全球经济与人口增长推动能源需求增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主要推动力量。
总体来看,2011年后全球能源消费总量整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增长速度放缓。
从趋势来讲,能源需求未来会增长,但强度会下降、效率会提升。
业界普遍认为,在快速能源转型情景下,一次能源需求将在2030年左右达峰随后开始下降,到2050年总量在120亿吨油当量左右,较目前降低10%左右,年均降低0.5%。
二是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加速。
虽然能源消费总量在增长,但一次能源结构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演进,朝着高效、集成的方向发展。
2013年以来,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约为年均3000亿美元,太阳能和风能是最大投资热点。
预计至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为石油占比14%,天然气占比21%,煤炭占比3.9%,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一半。
三是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提升。
碳中和愿景下,能源品种边界将更加模糊,多样化的用能需求将导致能源产品出现更多组合,电力系统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凸显,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60年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将达到60%以上。
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及2024年发展预测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能源经济形势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能源需求产生了冲击,2024年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和发展预测如下。
首先,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将继续调整。
202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能源消费和排放"双控"目标,即控制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中国将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高效、清洁的方向发展。
例如,中国将继续推动节能和能源管理,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利用。
此外,中国还将加强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环保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次,中国能源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和。
202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能源的目标和方向,包括价格、市场化和体制机制。
从目前的政策措施来看,中国将进一步开放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加快电力市场,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
中国还将继续推动能源发电企业的"去产能"和"去库存",减少过剩产能和库存压力。
此外,中国还将加强对企业能源使用的监管,推动企业实施能源管理措施。
再次,中国能源建设和投资将继续增加。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将加大对能源建设和投资的支持力度,以推动经济增长。
2024年,中国将加大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包括电网建设、油气管道建设、核电站建设等。
此外,中国还将继续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中国将加强能源合作和环境保护。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合作对中国和全球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将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加强能源互联互通,提高能源安全和供应稳定性。
同时,中国还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环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
新能源论文
新能源概论论文院系:化工与能源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x班姓名:xxx学号:2010xxxxxxx小水电发电一、对小水电的简单介绍所谓小水电是指容量为1.0~0.5MW的小水电站;容量小于0.5MW的水电站又称为农村小水电。
因此,小水电也包括小小型和微型水电站(虽然小小型和微型电站一般完全局限于为局部地区供电)。
我国在五十年代,一般称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为农村水电站;到六十年代,小水电站的容量界限到3000千瓦,并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小型供电线路;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以小水电为主的农村电气化计划的实施,小水电的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小电站定义也扩大到2.5万千瓦;九十年代以后,国家计委、水利部进一步明确装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均可享受小水电的优惠政策,并出现了一些容量为几万至几十万千伏安的地方电网。
二、我国小水电开发的现状与前景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3.79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两湖、两广、河南、浙江、福建、江西、云南、四川、新疆和西藏等,这13个省区的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约占全国90%左右。
到2001年底,全国水电总装机已达8300万千瓦,年发电量2877亿千瓦时。
建成4.3万座小水电站,总装机2879万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9.6%,年发电量1038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40.3%。
我国小水电资源分布很广,2000多个县中有1500多个县有小水电资源,可开发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县有1100多个。
至2001年底,全国有1515个县开发了农村水电,其中786个县以农村水电供电为主,198个县发电量在1亿千瓦时以上,小水电遍布全国1/2以上地域,1/3以上县市,1/4以上的人口,使3亿多无电人口用上了电。
我国的小水电资源开发率约为30%,开发潜力巨大,小水电事业大有可为。
三、小水电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据我国能源研究机构的推算,到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需求约为50亿吨标煤。
但到2050年国内一次能源最大可供量:煤炭约为21.4亿吨标煤,水电约为5.45亿吨标煤,石油约为2.1亿吨标煤,天然气约为1.4亿吨标煤,核电约为1亿吨标煤,总计约为31.35亿吨标煤,尚有18.65亿吨标煤的缺口。
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变化及未来趋势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变化及未来趋势研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之一。
由于城市化发展、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的能源需求一直在稳步增长,但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政府逐步转向可持续能源,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减缓能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本文将分析中国能源消费需求的变化及未来趋势。
一、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变化1.1 分类数据分析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分布在固体燃料、石油和天然气等几个主要分类。
其中,固体燃料的消费增长缓慢,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增长比较快。
由于其中煤炭仍是主要固体燃料,所以中国的固体燃料消费总量仍然很大。
1.2 区域分布分析能源消费在不同地区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异。
沿海地区消费量大,内地地区消费量相对较低。
这是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工业化程度高,而内地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
二、未来中国能源消费趋势2.1 能源结构升级为了减缓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中国政府近年来开始逐步推动能源结构的升级,包括发展绿色能源、加速煤炭去产能等。
未来,中国的能源消费将会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化。
到203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将达到20%左右,对比2017年的13.8%,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成为中国能源结构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2.2 城市化进程推动消费增长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将继续推动能源消费的增长。
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城市人口将占据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这将促使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智能化和节能化,人均能源消费量不断下降,这也将有助于减缓能源消费增速。
2.3 环保政策推动煤炭消费减少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中国政府正逐步加强对能源消费的控制。
煤炭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燃烧煤炭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导致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愈演愈烈。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煤炭的消费,包括关闭不达标的煤矿、限制煤炭进口等。
江冰:新能源到2050年将成为我国主力能源之一
术 和 关 键 设 备 自主 制 造 为主 线 ,加 快 和 优 化 我 国 新 能 源 产 业 发 展 进 程 ,提 升 陆地 风 电规 模 ,推 广 先 进 成 熟 核 电技 术 ,大 型 太 阳 能光 伏 电站 要逐 步 由工 程 示 范 向推 广 阶 段 转 变 , 并 积 极 推 动 海 上 风 电 、先 进 生 物 燃 料 、 电动 车 充 电 系 统 等 示 范 工 程 建 设 ,加 快 核 电快 堆 技 术 与先 进 燃 料 循 环 系 统 、核 聚 变 和 可燃 冰 利 用 的 研 发 。努 力 使 新 能源 到 2 0年 在 我 3 0 国 能源 系 统 中 发挥 重 要 替 代 作用 , 到 2 5 0睥 成 为 我 国 能源 体 系 中 主 力 能 源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他 建 议 要 着 力推 进 国家 重 点 能源 基 地 建 设 , 把 西 部 能 源 资 源 富 集 区 的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 山 西 、 蒙 东 、西 南 、 新 疆 等5 能 源 基 个 地 定 位 为 国家 重 点 能源 基 地 ,进 行 重 点 规 划 开 发 。据 测 算 , 2 3 前 这5 基 地 新 增 一 0 0年 个 次 能源 供 应 量 将 占全 国新增 量 的 8 %左 右 。 5
( 唐公 布 新 世 纪 百 千 万 人 才 工 程 国 家 级 人 选
据 报 道 ,近 日 ,人 力 资源 社 会 保 障 部 、 科 技 部 、教 育 部 、财 政 部 、 国家 发 改委 、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委 、 中 国科 协 联 合 发 文 公布 了2 0 g “ 世 纪 百 千 万 人 才 工 程 ” 国家 级 09 新 人 选 。 本 次 共 选 拔 国 家 级 人 选8 6 。 其 中 0A 具 有 博 士 学 位 的6 0 , 占7 . % 博 士 后 4名 94; 1 人 , 占 1 . % 博 士 生 导 师 2 3 , 占 1 8 6; 4 9名 3 . % 留 学 回 国人 员 1 0 , 占2 . % 64; 人 7 1 。许 1 多人 选 是 国家 “ 6 计 划 ” 、 “ 7 计 划 ” 、 83 93 “ 国家 知 识 创 新 工 程 ”等 重 大 科 技 项 目首 席 科 学 家 或 主 要 负 责 人 。绝 大 多 数 人 选 已列 入 各 地 区各 部 门人 才 培 养 计 划 。 据 了解 ,百 千 万 人 才 工 程 是 针 对 改 革 开 放 以来 ,我 国 中 青 年 专 业 技 术 人 才 尤 其 是 学 术 和 技 术 带 头 人 ,相 对 于 经 济 和 社会 发 展 的 需 要 来 说 还 十分 缺 乏 的 问题 而 建 立 起 来 的 一 项 中青 年 高 层 次 人 才 培 养 工 程 。原 人 事 部 、 原 国家 科 委 、原 国家 教 委 、 财 政 部 、原 国家 计委 、 中 国科 协 、 国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委 员 会 等 七 部 门 , 于1 9 年1 月 联 合 下 发 了 《“ 95 2 百 千万 人 才 工 程 ”实 施 方 案 》 , “ 百千 万 人 才 工 程 ”正 式 启 动 实 施 。培 养 目标 是 , 根据 国 家 科 技 发 展 和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需要 ,造 就 一 批 不 同层 次 的跨 世 纪 学 术 技 术 带 头人 及 后 备 人选 ,其 中第 一 层 次 是 上 百名 能进 入 世 界科 技 前 沿 ,在 世 界 科 技 界 有 较 大 影 响 的 杰 出青
2050年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发布
2050年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发布
佚名
【期刊名称】《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年(卷),期】2007(15)4
【摘要】日前,中国科学院发布《应对挑战——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2050年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
报告认为,2050年中国能源发展的战
略目标应当更加前瞻,以确保由化石能源为主向可持续能源为主过渡的目标平稳实现:化石能源消耗总量与2005年相比增加不超过50%;单位GDP能耗届时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发展水电和核电,使之占发电总量的20%以上;大力开
发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力争使其占一次能源总量的25%左右。
【总页数】1页(P58-58)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能源发展战略;中等发达国家;中国能源;化石能源;可持续能源;GDP能耗;可再生能源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2;G322.21
【相关文献】
1.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让可再生能源成为中国能源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J], 黄其励
2.中国工程院发布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思路 [J],
3.中国能源发展现状剖析与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 [J], 李文春;赵迪斐;刘娇男;师庆
民
4.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J],
5.2050年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1章 课时69 中国的能源安全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清洁能源、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新 能源供给能力,降低能源供需矛盾。 ③拓展国际合作,加强能源供给多元化;建设国际能源运输通道,运输方式、途径 多元化。 ④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⑤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等。 ⑦建立并完善石油储备体系,有效应对能源市场波动。
3.雅砻江中下游流域在季节尺度上具有互补性的两
类能源是
√A.夏季:水能 冬季:太阳能
B.夏季:太阳能 冬季:水能
C.夏季:风能 冬季:太阳能
D.夏季:太阳能 冬季:风能
12345
雅砻江中下游流域夏季降水量大,雅砻江径流量大, 水能资源丰富;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 富。所以夏季的水能与冬季的太阳能在季节尺度上具 有互补性,A正确、B错误; 低空急流在日落之后开始形成,从午夜到清晨最强, 在日出后开始减弱,说明风能季节变化稳定,C、D 错误。
关键信息点拨 由“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可知,石油净进口量=
石油消耗总量×对外依存度。图中显示石油消耗总量逐年 增加 ,对外依存度也逐 年 增加 ,石油净进口量必然也逐年增加。
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核心是尽量 减少 净进口量, 增加 国内的产量;从 根本上说是压低 消费 需求数量,提高 供给 能力。可行性措施包括改善能源消 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减小石油净进口量;加大 国内石油开发力度可以减少石油净进口量。
时间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
原因及特点 石油资源 储量 和产量不足
大庆 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提供了 自给有余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充足的能源和化工原料
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
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任何国家对于电能的要求都非常的严格,而且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所有的发电类型当中,风能发电与太阳能光伏发电最为重要,因为风能和太阳能是无限循环的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完、用之不尽,而且成本最低、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所以是最理想的发电方式。
文章重点就风力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互补系统的特点,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发展趋势引言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持续发展,对于各类能源的消耗需求也越来越大,能源危机的警钟声不绝于耳,鉴于此种情况,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重新审视了对于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特别是现代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越发严重,电力供应情况愈发紧迫,采用传统的火力发电方式不但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这些火力发电所应用到的化石燃料是相对有限的,因而,就探寻新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据此下文将主要就目前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在国际与国内的现状及趋势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1风力发电现状及趋势风能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表层的空气压力差所导致的,在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的过程之中会产生一部分的动能,同时在太阳辐射的影响之下转变为风能。
目前利用风能来进行发电的技术手段已经较为成熟,此种发电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对于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够从侧面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我国的风力发电起始于上世纪的50年代后期,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仅仅是为了解决一部分海岛及偏远地区的居民生活用电问题,所集中发展的发电项目主要是离网小型风电机组。
在进入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逐步实施了并网风电的相关研究工作,同时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风机电设备并进行示范性电厂的建设,在1986年,我国首座风电场—山东荣成马兰风力发电厂正式并发发电,这也成为了我国风电发展历史上的一标志性事件。
中国能源需求和供给状况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能源需求和供给状况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世界为之观叹。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能源需求也成倍地增长。
对于如此庞大的数量级,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显得十分关键。
本文将就中国目前的能源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探讨。
一、中国的能源需求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能源需求一直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仅在2000年到2018年这18年里,中国的能源总消耗从1.47亿吨标准煤增长到了43.5亿吨。
在这巨大的消耗数量中,煤炭和石油是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其中煤炭能源贡献了约60%的能源总消耗。
而且,在能源结构上,化石能源所占比例达到了87%,这种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结构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
同时,对于现代化城市化的推动,中国的能源需求不断上升。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6%,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个人中就有61个居住在城市。
城市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消耗高能耗和环保资源的市政、公共服务和交通系统也在快速扩大。
城市化所带来的这些能源需求的增长,将对能源的供给造成很大的冲击。
二、中国的能源供给既然中国的能源需求如此庞大,那么这样的需求是如何得到满足的呢?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能源供给体系已初具规模。
当前,中国的能源供给以煤炭和石油为主,但是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和环保减排的要求增加,新能源如风电、太阳能、水电、核电等逐渐成为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传统的能源供应商如国有企业外,民营能源企业也在逐步崛起。
同时,中国正在加强与国际能源供应商的合作,采取多渠道和多元化的方式保证能源的供应。
在油气领域,中国国有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中国石化、中海油等公司与全球的能源公司密切合作,拓宽了从藏南到中东的多个油气管道和运输渠道。
此外,中国还加快了对非洲、南美等地的能源投资和合作,确保多方面和多渠道的双赢合作。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中国能源发展现状及结构1、中国能源发展现状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
近些年来,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
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
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
截止到2010年底,煤炭基础储量2793.9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
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其中石油基础储量317435.3万吨,天然气基础储量37793.2亿立方米。
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
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
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
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
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
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2、能源结构:在当今的世界能源结构中,煤炭储量丰富,而石油、天然气相对贫乏。
基于CDECGE模型的中国能源需求情景分析
基于CDECGE模型的中国能源需求情景分析毕清华;范英;蔡圣华;夏炎【摘要】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出发,根据不同的政策目标设定了3种经济发展情景:基准情景、强化低碳情景和粗放型情景.分析了3种情景下我国未来的一次能源需求量、能源消费结构及CO2排放趋势,为把握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形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分析工具.研究方法是在Monash模型的基础上构造的我国能源经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DECGE).结果显示,按照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率预期,如果没有额外的政策措施,2020年之前我国能源需求仍将快速增长,但在适度的低碳政策引导下,我国2020年的能源需求将控制在45.52亿t标煤,CO2排放强度将达到1.635 t/万元,相对2005年下降45%.碳税作为一种经济减排政策,会有效的降低CO2排放,减少化石能源的需求,使经济向低碳社会转型,从而实现2020年CO2排放强度降低的减排目标.因此,为减缓能源需求量的快速增长趋势,实现减排目标,可以从改善产业结构、实行碳税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从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In response to China' s futur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goals, this paper explored three economic development scenarios; the baseline scenario, the enhanced, low-carbon scenario, and the extensive economic growth scenario. The paper analysed China' s primary energy demand, CO2 emissions trend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policies, and the model can be an effective policy tool for analysing China' s future energy security situation and controlling China' 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 dynamic energy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 CGE) model, which was based on the Monash model, was used to evaluateChina' s energy economy (CDECGE Model) .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growth patterns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without new policy measures. However, under appropriate low-carbon policies, the primary energy demand will be decreased to 4. 55 billion tons of standard coal equivalents, and the emissions in 2020 will be 1. 635 metric tons of carbon dioxide per ten thousand Yuan, decreasing emissions by 45% from the 2005 emissions level. The conclusions show that a carbon tax will reduce the demand for fossil fuels and decreas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transform China to a low-carbon society and achieve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reduction target by 2020. Therefore, many energy related policies can be adopted, such as improv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lementing a carbon tax policy, to slow the rapid growth of energy demand, optimise the energy structure, promote restructuring of economy, and achieve objectives of emissions reduction. These policies can help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the energy supply and contro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3(023)001【总页数】8页(P41-48)【关键词】中国能源经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经济发展情景;一次能源需求量;CO2排放强度【作者】毕清华;范英;蔡圣华;夏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1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1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大量增加,过去1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由2001年的15.04亿t增加到2010年的32.5亿t,年均增加8%左右。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安全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挑战(1)化石能源是重要的________矿产资源,提供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85%以上的能量。
(2)化石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
(3)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
(4)我国能源资源具有“富________、少油,缺________、丰水、多________”的禀赋。
2.我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生产与消费________大、增长快。
(2)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为主。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________。
【思维拓展】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
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1.来自太阳的能量。
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太阳光热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柴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
2.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
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料所蕴藏的原子核能。
3.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特别提醒】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量显示出以下三个特点:①二者都在不断增长;②每年都是能源消费总量大于能源生产总量;③二者之间的差距呈现逐渐增大趋势。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________为重心。
2.我国石油的供需变化3.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地:俄罗斯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4.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石油长距离运输,均可能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
【归纳总结】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①国内石油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②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③国际石油资源竞争激烈;④进口来源单一,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⑤运输方式和运输通道较单一,过分依赖海洋运输;⑥缺乏石油战略储备。
中国能源需求增速正在大大放缓
中国能源需求增速正在大大放缓
基本上中国的能源需求的增速是大大放缓的,这个是人均的情况来看,就是到了2050 年,可能我们连发达国家到现在的水平还不到,这个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中国现在出现了包括技术进步、包括服务业大幅提升等情况。
我现在汇报的是能源项目,我们课题组包括国家能源研究会的研究院的主要的资深研究人员,包括国家海关包括能源进出口方面,我们也是比较大的课题组做的研究,这里面我想主要就是我们把中国能源的需求和供给,做规划主要看了看需求和供给,然后一些全球的发展,以及中国能源进出口的现状,以及已经签定的各种关于能源方面的协定,从这个基础着手,我们最后看中国能源最后的一个发展规划。
两个很重要的报告,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关于能源发展战略以及中国工程院的2050 年发展战略,能源政策包括经济发展,最近这段时间变化特别多,国务院也刚刚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到2020 年,这是我们做研究课题的指引和一些基础。
我们的课题主要是把这些作为基础,对全球国内的宏观形势做了分析,也做了一下模型,处理了大量的数据,得出我们一些结论,首先这里面看到,中国能源需求预测,我们对GDP 的预测,相对基准上比较保守,比前两个研究课题都相应低一点,我们的低增长基准和高增长情形,主要看2016 到2020 年,下一个五年预测是6.5,我觉得6 的可能越来越大了。
现在的情况是基于低增长和基准情形的考量,前面两个报告很多是基在对中国高增长的情形,这是对中国进入新常态调整期的经济放缓估计还不足,可能GDP 的增速到2050 年到中等发达国家了,基本上增速回到3.5%左右,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