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大纲
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培训大纲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第四节就业与失业第二章劳动法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第三节市场营销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第二单元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第二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第三节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第一单元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的基本程序第二单元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第三单元企业人力资源的总量预测第四单元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预测第四节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与供求平衡第一单元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分析第二单元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第一节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第二节面试的组织与实施第一单元面试的基本程序第二单元结构化面试的组织与实施第三单元群体决策法的组织与实施第三节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实施第一单元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流程第二单元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设计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第一节企业员工培训规划与课程设计第一单元员工培训规划的制定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第三单元培训课程的设计第四单元企业培训资源的开发第五单元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设计第二节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第一单元培训评估系统的设计第二单元培训评估标准的确立第三单元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第四单元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第四章绩效管理第一节绩效考评的方法与应用第一单元绩效考评的方法第二单元绩效考评方法的应用第二节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设计第一单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第二单元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第三节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与应用第四节360度考评方法第五章薪酬管理第一节薪酬调查第一单元薪酬管市场调查第二单元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第二节工作岗位分类第三节企业工资制度设计与调整第一单元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第二单元宽带式工资结构设计第三单元企业工资制度调整第四节企业员工薪酬计划的制定第五节企业补充保险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动者派遣管理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第四节企业劳动争议处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2级课本知识点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师2级课本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任务与目标的原则;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3)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2、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1)应充分考虑企业环境企业规模企业战略目标信息沟通这4方面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2)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结构设置;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3、组织变革实施的程序和方式:1)组织结构诊断。
其中包括:A、组织结构调查B、组织结构分析C、组织决策分析(考虑决策影响的时间、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决策者所具备的能力、决策的性质)D、组织关系分析。
2)实施结构变革:A、善于抓住征兆进行变革(企业经营业绩下降、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员工士气低落)B、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包括:改良式变革、爆破式变革、计划式变革C、排除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a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诊断和计划,使他们充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和变革的责任感。
b 大力推行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使员工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变革后的工作岗位。
c 大胆起用年富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从组织方面减少变革阻力。
3)企业组织结构评价:对变革后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考察变革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修正变革方案,为以后的调整和变革做好准备。
4、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1)满足企业总体战略发展的要求。
2)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
3)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计划。
4)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5)使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
5、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则:1)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2)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3)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4)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6、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详实的资料;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4)制订人力资源供求协商平衡的总坟墓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小于供的政策措施;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上海HR2级资料整理—2018
规划一人力资源编制和实施1人力资源战略的❷定义:A.B.管理定位: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2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❷联系:A.规划是战略的保证,战略制约和限制规划B.包括明确宗旨、建立目标、确定结构、制定战略、制定方案。
3 人力资源规划的❸原则A.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B.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C.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利益3人力资源规划的❺功能A.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B.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保证C.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D.节省人工成本E.调动人员积极性4 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❾A.编制企业人员配置计划(目的:描绘企业未来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构成)B.编制职务计划(目的描绘企业未来的组织职能模式和规模)C.预测部门人员需求(职务编制计划和人员配置计划)D.确定人员供给计划(内部提升/外部招聘)E.编制培训计划(培训目标-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F.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政策调整:招聘政策调整-绩效管理制度调整-薪酬福利制度调整-职业生涯政策调整-激励制度调整-员工管理制度调整)G.编制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招聘费用-员工培训费用-工资费用-社会保险和福利费用)H.风险分析I.上下沟通,取得认同5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的影响❷因素A.企业发展战略B.企业管理状况6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❺A.协作性(兼顾各部门和高管的参与)B.发展性(企业战略和员工职业发展)C.目的性(保障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D.适用性(预测风险、调整策略)E.系统性(整体相互联系和影响)F.7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的❺A.人力资源战略环境分析(内部/外部环境)B.人力资源现状评价(通过人力资源调查和工作分析完成;(调查企业现有员工年龄、学历、职称、能力专长;调查方法:查阅档案、调查问卷、访谈法)(工作分析企业各岗对于任职者的知识、经验、技能、要求)C.人力资源供需预测(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的差额分析)D.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确定劳动的净需求,调整内外部供需平衡)(内部平衡: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配备规划)(外部平衡:增员、减员、人员结构调整)E.人力资源实施监控(及时跟踪、及时调整、及时纠错)人力资本:标准工作时间的员工标准所得(工薪)非调准工作时间的企业付出(福利)开发费用(内部培训-外部招聘)监控的❻步骤:建立目标:制定战略、使命、愿景、长短期规划、产生HR的部门关键指标和控制指标项目识别:关键事项分解到个人;从目标计划、企业要求、岗位说明书逐级明确建立指标:质量、成本、时间③维度实施监测:实施环比同比分析,及时发现,及时预警例外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本源结果报告:结果汇总-内部报告-提供依据8人力资源的评价和控制受到干扰❹因素: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多选)组织员工对自身的重新塑造和自身职业发展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的主动调整国家法律、规章制度、行业标准的调整完善评价控制❸内容:HR规划的制定基础层面HR规划的实施层面HR规划的技术手段层面评价控制❹步骤: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效益标准衡量分析实际人力资源规划的效益定量定性评价实际人力资源规划的效益状况采取修正措施和应变手段二组织设计和工作再设计1 组织设计和组织结构设计的区别:价值的最大化和组织绩效的最大化2 组织设计的内容与❺步骤按照企业计划任务和目标要求,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各个管理层和职能)按照业务性质进行分工,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按照部门责任,确定职责范围明确上下级,个人间的领导协作关系,建立信息沟通渠道配合使用适合工作要求的人员3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记忆点:战略--环境--技术--生命周期)战略:组织战略❹阶段:数量扩大阶段--地区开拓阶段--纵向联合发展--产品多样阶段组织战略❹类型:防御者型(稳定环境):集权化,严密层级控制和分工差异性探险者型(环境动荡,需求创新):柔性分权化分析者型(环境动荡,目标灵活):规划化和灵活性反映者型:无法及时应对环境变化而被动反应环境:外部环境(间接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和特定环境(直接影响:政府、顾客、竞争对手)技术:❹类型常规型:变化小、分析性大工艺型:多变性小、分析性小工程型:多变性大、分析性大非常规型:多变性大、分析性小生命周期:❹类型创业阶段:小规模、非官僚、非规范、重点在于调整产品结构集合阶段:组织拥有较多职能部门,集权大,需放权规范化阶段:组织分层明显、规范化、官僚化、高层授权同时还要控权精细阶段:规模大、官僚化庞大、需要跨部门管理4 实现的过程不仅是实现对象本身的硬环境,还要涉及环境营造,企业价值观重塑,沟通体系重建等软环境❸阶段准备面对现实、确定基准实施获取资源支持辨析利益相关者影响利益相关者管理组织设计的实施过程制定行动计划建立协调机制评估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内容:实现过程是否按照原规定进行实现过程的效率和效果出现的问题:偏离原方案、与实际脱节效率效果的评估:组织设计实现的成本、速度、未预料的行动事件5 组织诊断:企业组织管理(包括战略策略、组织职能、组织规模、管理模式、层次幅度、管理思想、部门设置、运行效能等问题)的诊断和开方组织调查:❹步骤:制定分析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建议解决方案❸方法:系统收集现成资料、问卷调查、个别面谈和小型座谈会组织分析:❹方面:职能分析:确立企业内部纵向层次,横向分工及关键职能决策分析:确立管理层、部门决策权和决策层级关系分析:部门间的层级关系和配合运行分析:组织结构运作状况,包含人员配置,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能6 组织诊断的❺原则:调查原则健康标准原则系统原则非系统原则动态跟踪原则7 组织诊断的❿内容(多选或判断),注意组织诊断和人力资源诊断的关系组织战略和经营策略组织结构和形态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组织管理流程和作业流程组织效率和效能部门设置和岗位设置工作设计问题组织知名度、组织能力、组织伦理、社会责任、商业信誉、品牌价值组织内部冲突问题人力资源诊断(薪酬福利状况、绩效管理状况、培训发展状况、职业生涯管理状况、人事政策、制度问题、员工关系和员工素质)8 组织诊断的❸实施预备诊断阶段(对组织结构、制度管理、近期经营状况作出全面了解、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正式诊断阶段—总结报告阶段(编写和提交诊断报告及管理改善意见书)9 工作再设计定义:为了有效达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绩效,对原有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合作方式等进行变革再设计。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大纲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A4打印版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大纲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A4打印版模拟分权组织结构分公司与总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用于大型联合企业,每一单位负有模拟性盈亏责任出现在横向合形成的企业分公司是分支机构\附属机构,无独立性无名称和章程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需承担有限责任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种方式与众多企业法人组织共同组织的经济联合体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P1-P71)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知识点2,能力要求2)一、组织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结构设计是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整体设计,是组织理论的一部分.组织理论为广义的大的理论,设计理论为狭义的小的,组织理论包括设计理论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分类组织设计基本原则1.古典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刚性2.近代理论:以行为科学为依据,强调人的因素3.现代理论: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以权变管理为依据.1.静态的,研究组织体制\规章\机构2.动态:加进了人的因素,仍以理论为核心1.任务与目标原则,是最基本的2.专业分工和协作原则,重视横向协调措施:1.实行系统管理 2.设立委员会和会议 3.分行协调环境,提高全局观念,增加共同语言3.有效管理幅度(不是固定值,受职务性质人员素质职能机构健全等条件影响,幅度大小同管理层次多少呈比例关系.4.集权与分权相集合(集权是大生产客观要求,有利企业统一领导指挥,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分配和使用,分权的优点是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组织条件,合理分权有利于基层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决策,也有利于上层领导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抓重大问题)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保证企业有序地运转,具有一定弹性和适应性.1.建立明确的指挥系统责任关系及规章制度2.选用较好的适应性组织形式和措施3.使组织中变动的环境中具有一种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二、新型的组织结构模式多维立体组织结构企业集团1.是矩阵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结合了事业部制2.综合考虑了产品地区职能参谋机构3.形成三业机构系统(产品利润中心\专业参谋机构专业成本中心\地区利润中心)4.主要应用跨国公司规模巨大跨地区公司1.依托型:由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主体,承担本部职能机构2.独立型:在各成员企业之上建立的独立的职能公司3.智囊机构及业公司和专业中心:智囊又称决策咨询委员会,任务有搜集资料提供参考参与制定规划计划,提供备选方案,参与决策活动,为其出谋划策. 业务公司一般独立核算,是法人实体,对总公司提供的服务要计价结算,收取报酬.主要信息中心\计量检测中心\科研开发中心等4.非常设机构:为完成基本建设作协或开发某种新品组成的临时性工作机构.一、组织结构设计程序二、部门结构不同模式选择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A.企业环境 /企业规模环境不稳定规模大用分权,环境稳定规模小用集权B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是作用与反作用关系C信息沟通:功能大小在于是否能获得信息利用信息2.根据所选部门选择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优点明确性高度稳定性规模较小环境变化不大采用适用范围较小2.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优点:能了解自己又了解整体,高度稳定性较强适应性.规模大产品复杂或分布区域很广时采用缺点是费用大,明确性不强,不能真正做到以成果为中心3.以关系为中心用于特别巨大的企业,缺乏明确性稳定性,实用性较差三企业组织结构评价结构进行分析,考察存在总是将信息反馈实施者,修正变革方案,为以后调整变革作准备狭义HR规划1.人员配备计划2.人员补充计划3.人同晋升计划晋升内容含条件\比率\时间广义HR规划1.人员培训开发2.员工薪酬激励3.员工绩效管理4.其他计划(组织\员工援助\劳动卫生\安全生产\职业生涯)第二单元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知识点1,能力要求2)一、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1.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组织结构服从战略.2.企业规模产品市场发生变化,结构也作相应调整.(1)增大数量用直线制结构(2)扩大地区战略用直线职能制(3)纵向整合战略用事业部制)(4)多种经营战略用矩阵或多种经营单位结构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二、企业组织结构的整合一组织结构诊断二实施结构变革企业结构整合1.组织结构调查(现状分析)资料:工作岗位说明书\组织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图(业务程序\业务岗位\信息传递\岗位责任制)反映的只是正式组织关系,还深入个别访问,印发组织问卷搜集各种情况意见建议2.组织结构分析(职能)分析职能变化\关键性职能\分析职能性质及类别)使成果性职能的位置配置在非成果性职能之上3.组织决策分析时间\影响面\能力\性质4.组织关系分析征兆1.经营业绩下降2.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3.员工士气低落,不情绪增,建议少方式1.改良式2.爆破式3.计划式阻力表现1.经营情况恶化,效率下降2.调职离职人员增加3.争吵敌对行为多变革根本原因1.习惯业务知识技能,失去安全感2.因循守旧思想不了解发展的必然性措施:1.让员工参加 2.推行培训计划3.大胆起用年富力强有创新的人才依据:按整分合原理,在总目标指导下结构分化,明确各部门各层各岗位职能,然后进行整合,整合主要在于解决分化时出现的分散倾向和实现相间协调的要求.新建企业通过结构分析图表进行整合现有企业结构整合征兆:1.各部门经常出现冲突2.存在过多委员会3.部门充当下部部门冲突时的裁判和调解者4.组织结构失去协调功能,全靠某个有特殊地位的人或权威来协调.整合过程:1.拟定目标阶段(整的阶段) 2.规划阶段(通过各种程序重新建立目标)3.互动阶段(执行规划阶段)4.控制阶段注意问题:1.任何方案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应当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查2.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需要有过渡期,进行磨合调适应等几个回合.3.方案要经过仔细研究和充分酝酿,避免出现必血来潮,朝令夕改4.先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5.可前在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第二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知识点4,能力要求2)规划内容:广义泛指各种类型人力资源规划,狭义特指企业人员规划.五年以上算规划,中长期为1-5年,短期1年一、企业HR规划的内容二、企业HR规划作用三、企业HR规划的环境四、制定HR规划的基本原则1.满足总体战略发展要求2.促进HR管理的开展3.协调HR管理的各项计划4.提HR资源的利用效率5.使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外部环境1.经济2.人口3.科技4.文化等内部环境1.行业特征2.发展战略 3企业文化 4资源管理系统1.确保HR需求的原则(供给保障问题是解决的核心问题)2.与内外环境相适应3.与战略目标相适应4.保持适度流动性HR预测的局限性1.环境的不确定性2.企业内部的抵制3.预测的代价高昂4.知识水平的限制一、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二、企业各类人员计划的编制1.调查收集整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2.根据企业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人员规划期限,了解现状,为预测准备资料.3.在分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进行预测.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提出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了解人员规划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规划应当反映内外部目标,明确部门人员责任,应适当弹性,给予执行人员独立决策权,考虑人员规划与其经营计划的1.人员配置计划(人员数量\职务变动\职务空缺填补办法等)2.人员需求计划(是困难最重要的,参考配置)3.人员供给计划(需求计划的对策性计划,含招聘计划晋升\内部调动)4.人员培训计划(职前培训,弥补不足)5.人力资源费用计划(控制成本)6.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确保HR适应发展需要)7.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第三节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第一单元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基本程序(知识点5,能力要求1)人力资源预测的内涵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作用影响HR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1.预测是计划的基础,通过定性定量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其规律性.2.需求预测:估算内部未来需要数量与能力组合,是HR的核心和前提.直接发展规划和年度预算.预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过去(经验或经验模型)推测未来,技术是借鉴社会行为科学领域常规经验研究方法.3.供给预测:对内外部未来的HR补充来源情况预测.4.HR预测与人员规划的关系(1)从目标与任务出发,要求HR质量数量和结构符合企业要求(2)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要满足个人利益(3)保证HR与未来发展动态度适应1.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总量需求预测)2.企业HR存量与增量的预测存量指自然消耗(自然减员自然流动),增量指随着扩大对HR新的需求3.企业HR结构预测4.企业特种HR预测预测的作用:在服从组织战略目标的前提下,通过预测人员需求,采取措施保留和吸引企业对口专业人才,从而获得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3+2)对组织方面的优势1.满足组织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2.提高组织的竞争力3.预测是HR部门与其他直线部门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对HR的贡献:1.HR预测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2.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1.顾客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2.生产需求3.劳动成本趋势4.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5.追加培训的需求6.员工的移动情况7.旷工趋向8.方针政策9.工作小时变化10.退休年龄变化11.社会安全福利保障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程序一、准备阶段二、预测阶段三、编制人员需求计划1.构建HR需求预测系统企业总体经济发展\HR总量与结构预测\HR预测模型与评估系统2.预测环境与影响因素SWOT分析(优劣/机会威胁)/竞争五要素分析3.岗位分类企业专门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分类/4、资料收集与初步处理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初步处理1.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确定职务编制和人员配置2.进行HR盘点,统计出缺编,超编以及是符合职务资格要求;3.将上述统计结果与管理者讨论,修正得出现实的HR需求量4.对退休人员或离职人员进行统计,得出未来流失情况5.根据战略规划以及工作量的增长,确定各部门还增加的工作岗位与人员数量,得出结果为未来需求量6.将以上进行汇总,得出整体HR需求预测计划需求量含实际发展需要增加的和自然减员两部分.生产性部门按生产任务总量和劳动生产率,劳动定额及有关定员标准确定人员管理性职能部门按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工作总量和工作定额标准制定.4.回归分析法是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发展趋势,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或因果法.依据相关性原理6.灰色预测模型法7.生产模型法8.马尔可夫分析法 10.计算机模型法本质也是经济计量模型法,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或不确定信息系统是通过观察企业内部人数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由此推未来,既可以预测企业HR需求,也可预测企业内部人员供给情况,实际是一种转移概率矩阵.第二单元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知识点1,能力要求4,含技术路线图)HR需求预测技术原理HR需求对象指标与依据指标HR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分成两类,变量间的确定性关系,称函数关系,另一类为不确定关系,称相关关系.1.惯性原理:由A+至A-2.相关性:由ABC相关,掌握A-B-C-,已知B+C+,得A+3.相似性原理:AB类似,已知A得B 技术准备(体系设计,影响变量分析与筛选)-预测方法选择(定性定量)对象指标指HR需求预测的对象,包括总和结构依据指标指影响需求预测的变量因素.1.经验预测法2.描述法(不适用于长期预测,时间跨度长对环境变化不确定的情况)3.德尔菲法(专家评估法)(1)提出预测目标和要求,确定专家组,准备资料专家可来自组织内容也可来自外部,可以管理人也是普通员工也可是基层管理人员也可是高层经理,不是学者意义上的专家)(2)简明扼要地以调查表方式列出预测问题(匿名总是尽可能简单,不要求精确,要说明所做预测的肯定程度)(3)修改预测结果,充分考虑有关专家意见(4)进行最后预测,在第三轮基础上请专家提出最后意见及根据可适用于整体需求预测也可用于部门,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状况,适合于对需求的长期趋势预测HR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1.转换比率法2.人员比率法3.趋势外推法 5.经济计量模型法(1)先估一线生产人员-辅助人员经营活动=HR数量×人均生产率(2)将业务量转换对人员的需求适合于短期需求,假定生产率是不变的需要人数=(目前业务量+计划期业务增长量)目前人均业务量×(1+生产率增长率)缺点:1.进行估计时需对业务增长量人均业务生产率增长率进行精确估计2.只考虑了员员工需求总量,没有说明其中不同类别员工的需求差异计算出关键业务指标,这种配置是完全合理的,而且生产率不变,其应用范围有较大局限性.称时间序列法,运用惯性原理,是预测HR未来发展趋向和可能达到某种水平的方法.仅涉及HR中能够数量化的方向或那部分内容.其可靠性与历史和现在资料时间长短,以及外推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5.经济计量模型法先将员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形式表示,依此模型预测,这种方法一般只在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大公司用.趋势外推和回归分析都是经济计量模型法,只是趋执最简单,其自量只有时间变量,回归分析不考虑不同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而经济计量综合考虑多种因素.9.定员定额分析法(5种)(1)工作定额分析法N=W/(q (1+R))W任务总量,q定额标准,R生产率变动系数(2)岗位定员法人数=作业体力劳动时间总和/岗位作业时间标准3.设备看管定额定员法看管定额=岗位作业时间标准/看管单台平均耗费的体力劳动时间定员人数=计划需时开动设备台数/ 设备看管定额(4)劳动效率定员法劳动定额=(班平均工作任务总量×岗位作业时间标准)/班平均体力劳动时间总和人数=计划平均工作任务总量/劳动定额(5)比例定员法一、内部供给预测1.人力资源信息库2.管理人员接替模型3.马尔可夫模型(1)技能清单(针对于一般员工)主要说明员工的工作岗位经验年龄等介绍员工技术能力责任学历对员工工作表现提升准备条件等评价对员工最近一次客观评价,尤其对工作表现的评价(2)管理才能清单管理幅度范围\管理总预算\下属的职责\管理对象类型\受到管理培训\当前管理业绩等)对提升受阻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面谈,深入交换意见,鼓励继续努力工作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他们提供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培训或深造机会,给他压重担,适当扩大工作范围让其承担更多更重的责任.是典型矩阵模型,通过发现组织人事变动规律,推测组织在未来人员供给情况.关键是确定转移概率,如果是固定的确定性,则运用较为简单短缺现象采取措施:1.查明离职率高原因,采取必要措措降低离职率;2.加大公司业务员培训力度,使他们尽快地晋升为业务主管.3.采用多种方式广开补充渠道,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填补业务主管岗位空缺.第三四单元企业人力资源的总量和结构预测影响HR需求预测方法的因素2.定量方法都是以函数关系不变作为前提,但不符合实际,因此需要采用管理人员主观判断进行修正.(1)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决策或进入新市场的决策会影响到对新进入员和企业现有人员的能力等特征需要,只有数量分析不够(2)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和管理方式的改进会减少人员的需求,这是数量分析中难以反映的.(3)企业在未来能够支配的财务资源会制约新进员工的数量,也会制约新进员工的质量,因为财务资源制约着员工的薪资水平.企业人力资源总量预测人员总量需求预测方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理论\利用模型进行预测专门技能人员总量预测方法企业劳动定员定额分析:1.定性分析2.按劳动效率定员定额完成率=实际完成定额工时总数/实作工时总数需求人数=计划定额工时总数×(1+废品)率再除以2008×出勤率×作业率×定额完成率3.回归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专门技能人员,在企业技术水平相对稳定情况下,不同工种的员工人数存在稳定比例关系经营管理人员:若没有发生变革,其人员数量与基层人员呈稳定比例.若生产技术销售技巧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其人员分类结构稳定;文化水平提度速度较平衡其人员学历结构稳定,若社会生产水平生活节奏稳定则人员年龄结构较为稳定.第四节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与供求平衡二、外部供给预测一、企业人员供给预测的步骤二、内部供给预测方法6步企业人力资源供求达到平等是HR的目的,有三种情况:HR供求平衡,HR供大于求结果是导致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生产或工作效率底下;HR供小于求,企业设备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浪费。
二级2级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关系课件复习提纲
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在事实上为用人 单位提供有偿劳动的一种劳动关系。 * 新入职签劳动合同的规定
单位名称、住址、负责人等 劳动者名称、住址、身份证号等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工作地点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 社会保险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
双方如实告知的责 任与义务 被录用者提交录用 所需资料
双方就劳动合同内容 进行协商
录用单位介绍劳动合 同内容
双方签字盖章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何时订立? 1、用工时订立合同 劳动关系何时确立? 1.签订时?
2、用工前订立合同
3、用工后订立合同
2.履行时?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特殊劳动关系的范围
用人单位使用下列人员之一的形成特殊劳动关系: 1、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人员; 2、企业内部退养人员; 3、停薪留职人员; 4、专业劳务公司输出的人员; 5、退休人员; 6、未经批准使用的外来从业人员(目前已不适用); 7、符合前条规定的其他人员。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特殊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法》第十八条 (一)违反法律、行 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 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 合同。
■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
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学计划及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二级)新疆锋线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学校《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主要培训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
这套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是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理论、原则、方法的课程与科学。
它是为确认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具有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设置的认证培训课程。
本课程教学总的目标要求是:通过认证培训和国家劳动部的认证考核,确保学员获得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知识、技能,真正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理论、和工具,并使其通过培训中的知识讲解、能力训练及测评工具的有效使用,创造性地应用这些理论、技术与方法,提高从事宏观、微观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的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
使学员在实践中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工作效能,从而提升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资信水平。
并且培训后的通过资格认证,检验教学质量,既能使学员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不断增长的要求, 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水平。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企业经营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4、帮助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全面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的标准和要求,系统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加快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和能力技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通过率。
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大纲
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大纲第一篇人力资源规划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管理1.人力资源战略1.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确定企业目标,从而制定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进而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活动实现企业目标和人力资源给目标的过程2.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关系2.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1.原则:充分考虑内外部的环境,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2.人力资源规划的功能:1)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中具有统领和协调的作用。
2)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保证。
人力资源规划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的成败。
3)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
4)节省人工成本5)调动员工积极性3.编制的实施程序:9步 P84.影响因素: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状况3.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1.原则:系统性,适应性,发展性,目的性,协作性2.实施步骤:5步(1)人力资源战略环境分析(2)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评价(3)企业人力资源供需预测(4)企业人力资源供需平衡(5)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的监控4.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价和控制:1.层面:基础层面,实施层面,技术层面2.评价和控制过程:4步(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效益标准(2)衡量分析实际人力资源规划效益(3)定量定性评价实际人力资源规划效益状况(4)采取修正措施和应变手段第二章组织设计与工作再设计1.组织设计1.影响因素:环境的影响,战略的影响,技术的影响,组织所处生命周期的影响2.组织设计的实施: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评估阶段2.组织诊断1.组织调查:制定分析计划,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建议解决方案(系统收集现成资料,问卷调查,个别面谈和小型座谈会)2.组织分析:职能分析,决策分析,关系分析,运行分析3.组织诊断的原则:健康标准原则,调查原则,系统原则,非系统原则,动态跟踪原则 5个4.组织诊断的内容:P305.组织诊断的实施:预备诊断阶段,正式诊断阶段,总结报告阶段3.工作再设计1.思想:以任务为导向的工作设计;以人为导向的工作再设计;以团队、价值为导向的工作再设计2.工作再设计的方法: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专业化,工作丰富化P393.从工作再设计到流程再造:组织层次-企业重组;经营单位层次-企业流程再造;实施层次-缓解工作压力4.人力资源的流程再造:一是组织架构的优化,二是人力资源模块的流程优化。
上海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新大纲资料.xls
(一)人力资源规划
专 业 知 识 重要度
教材
1.1.1 战略管理的概念
1.1 人力资源 战略
1 战略、组织变革与企业 制度
1.1.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1.2.1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 源管理变革
1.2 组织变革与 企业制度
第1页
1.2 组织变革与 企业制度
1.2.2 企业制度
2.1 人力资源规 划的影响因素与 制定程序
2.1.1 人力资源规划的 影响因素
2.1.2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 定程序
2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和 实施
2.2.1 人力资源需求 预测方法
2.2 人力资源供 求预测
2.2.2 人力资源供给 预测技术
3.1.1 工作分析的目的与 内容
3.1 工作分析
第2页
3.1 工作分析
1.2 绩效管理的 组织实施
1.2.2 有效实施绩效管理
第 16 页
教材
2.1 比较法 2.2 量表法
2.1.1 直接排列法 2.1.2 强制分配法 2.2.1 特征评核表
2.3 关键绩效 指标
2.3.1 关键绩效指标的含 义
2.3.2 编制关键绩效指标
2.3.3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 时应注意的问题
4.2.1 员工稳定性分析模 型
4.2.2 控制员工流失的物
4.2 控制员工
质、精神激励措施
流失率的策略 第 6 页
4.2 控制员工 流失率的策略
4.2.3 员工流动与招聘的 关系
第7页
(三)培训与开发
重要度
1.1 人力资源培 训与开发的新趋 势
1.1.1 现代培训与开发的 概念
1.1.2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 发的新趋势
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
人力资源(二级)人力资源:识别前提下的使用,使用前提下的保护人力资源概述、职业道德:㈠职业道德基础:1.道德: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①道德比法律产生的早,最后代替法律②从依靠的力量来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而道德却不是③道德和法律范围不一样3.职业道德:从事一定的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及内心信念和特殊手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4.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作风、企业礼俗,员工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企业环境、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形象的总和。
5.企业文化的功能:自律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㈡职业道德与个人的自身发展职业: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而从事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使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㈢文明礼貌人们行为和精神面貌符合先进的要求(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㈣爱岗敬业1.职业态度:指人们在职业地位、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价值目标影响下形成的,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认识和劳动态度。
2.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①树立职业理想②强化职业责任③提高职业技能㈤诚实守信1.定义:真诚无欺,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德和行为2.要求:忠诚所属企业、维护企业信誉,保守企业秘密㈥办事公道1.在办事和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无论对谁都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2.具体要求:①坚持真理②公私分明③公平、公正④光明磊落㈦勤劳节俭1.定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良传统。
所谓勤劳,就是辛勤劳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所谓节俭,就是爱护公共财务、社会财富和个人生活用品。
2.勤劳:①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②是人致富的铺路石③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重节俭:①维持人类生存的必须②持家之本③安邦定国的法宝㈧遵纪守法:是指每个从业人员都需要遵守的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相关的法律规定㈨团结互助: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2.基本要求:平等尊重,顾全大局,互相学习,加强协作㈩开拓创新:1.创新是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和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上海人力资源二级新版
第一篇人力资源规划一、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管理(一)、人力资源规划编制1、记忆人力资源战略概念:企业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确定企业目标,从而制定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进而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活动实现企业目标和人力资源目标的过程。
P52、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应适应企业整体战略。
P63、记忆企业战略概念:P6企业一般的战略过程包括战略计划、经营计划、预算方案等几个方面。
4、企业战略包含的内容:明确宗旨、建立目标、确定结构、制定战略、制定方案。
P65、区分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各层级内容的制约关系:企业战略制约人力资源战略;企业的一般经营计划制约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的预算方案制约人力资源行动方案。
P66、区分记忆人力资源规划“软性”“硬性”关注重点的不同:P6“硬性”(传统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偏重于定量分析人力资源规划的模型,目的是保证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岗位上寻求适当类型的劳动者,也就是偏重于处理和解决“硬”问题。
“软”人力资源规划更明确地将重点放在创建和形成企业文化上,以明确整合企业目标和员工的价值、信念和行为。
当“硬”人力资源规划被批判缺少广度和关注员工数量时,相应的“软”的部分就会适应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
7、记忆人力资源规划遵循的原则:P71) 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2)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3)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
8、识别人力资源规划的5大功能:P7-81)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保证;3)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4)节省人工成本;5)调动员工积极性。
9、记忆并营运人力资源规划的标准程序:P8-91)编制企业人员配置计划;2)编制只为计划;3)合理预测各部门人员需求;4)确定人员供给计划;5)编制培训计划;6)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7)编制人力资源费用预算;8)风险分析;9)上下沟通,取得认同。
10、识别、区分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编制职务计划的目的:P8-91)人力资源配置计划目的:描述企业未来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构成;2)编制职务计划目的:描述企业未来的组织职能规模和模式。
2022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第四版)教材考试大纲
2022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第四版)教材考试大纲据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四版)教材于2022年5月发布,以下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四版)教材名目。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其次单元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第三单元企业工作岗位的设计其次节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猜测第一单元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其次单元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猜测的程序第三单元人力资源需求猜测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第四单元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总量猜测第五单元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猜测第三节企业人力资源供应猜测与供求平衡第一单元企业人力资源的供应猜测其次单元企业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第四节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管理第五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其次章聘请与配置第一节企业人员聘请方案的制订其次节员工素养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第三节笔试的设计与应用第四节面试的组织与实施第一单元面试的基本程序其次单元结构化面试的组织与实施第三单元行为化面试的组织与实施第四单元群体决策法的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心理测验的组织与实施第六节企业人力资源报考配置第一单元员工晋升管理其次单元员工调动与降职管理第三单元员工流淌率计算分析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第一节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的设计与完善其次节员工培训与开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第一单元员工培训与开发规划的设计其次单元员工培训与开发年度方案的设计第三单元员工培训与开发方案的实施与管控第三节员工培训课程体系设计与培训资源开发第一单元员工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其次单元员工培训资源的开发利用第四节企业管理人员技能培训与开发第五节员工培训与开发评估第一单元员工培训与开发评估体系设计与实施其次单元员工培训与开发评估指标与标准设计第三单元员工培训与开发评估方法与选择应用第六节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第一单元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其次单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第三单元员工职业生涯自我开发与管理第四章绩效管理第一节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其次节绩效方案第三节绩效监控与沟通第四节绩效考评第五章薪酬管理第一节薪酬制度设计第一单元薪酬战略的制定其次单元宽带薪酬体系设计第三单元基本薪酬制度设计第四单元薪酬方案的制订其次节岗位评价第一单元岗位评价系统设计其次单元岗位分类与分级第三节市场薪酬调查第四节企业补充保险管理第五节薪酬制度的运行第一单元人工成本核算其次单元薪酬满足度调查第三单元薪酬制度的诊断与调整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其次节工资集体协商第三节劳动平安卫生管理第四节劳动争议处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完整电子版(出版社母版)教材-fariy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仅靠个人指令或默契远远不能高效实现分工协作,他需要组织结构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
组织设计虽然是一项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但它是在企业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组织设计是在组织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组织设计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组织理论又被称作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利、沟通等,都属于其研究对象。
组织设计理论则被称作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它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等问题作为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加以研究。
由此可见,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不同的,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组织理论的发展同整个管理理论的发展,基本是一致的。
古典组织理论主要是以马克思。
韦伯、亨利法约尔等人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近代组织理论则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甚至作为行为科学的一部分而存在,他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现代组织理论则是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是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他既吸收了以前各种组织理论的有益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现代组织理论还在发展中,他的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和规章(管理行为规范)。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新教材+复习提纲
3.对不同问题有广泛了
赛
7.角色扮 演(常用) 8.敏感性训练(人际关
系训练,注重过程,不是
1.保证需 2.确保计 划3.与帮需助求实
缺点:前途渺茫,积极性 缺点:会对工作带来 解,并能上有资格的人担 思想上而是感情上) 现培训资
下降;垂头丧气;不传授 影响
任
9.跨文化管理训练(知 4.保证效
择3.范有围较大大可 吸5.引容力易4营. 造气氛,
内部优 点 2.学:1员.比互较
熟缺,点交:流1.顺不 2易.选树择威范望围, 小3.,受不环易开境
息的反馈
训减少时
怎样进行有效开发培训
乏了解加
决定,不 管理人员的培训设计
1.设计合适的培训手段 2.开发培训教材的方法 3.培训教师选配
层次等级
管理人员
培训中
识/态度偏见/掌握技 果测定的
作用
作用
内容
作用
1.保证活 动按照计 划进行
1.培训活 动参与状 况监测
1.对效果 判断,是 否达到目 标要求
2.培训执 行情况反 馈与计划 的调整
2.培训内 容监测
2.技术能 力的提高 和表现的 改变是否 来自
3.找出培训 不足,归纳 教训,改进 为下一轮作 依据
及目标的一致性. 2.标准化: 确立并执行 正式的培训 规则和规范
内容 4. 5.培训规 模 6.培 训时间
3.有效性: 休现出可靠
7.培训地
性\针对性\
点 8.培
相关性\高 效性
训费用
4.普遍性:
适应不同的
9.培训方法
工作任务对
10教师 11.
象培训需
计划实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多页讲义ppt课件
基础知识
2020/3/31
1
内容框架
1. 劳动经济学 2. 劳动法 3. 现代企业管理 4.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0/3/31
单美娥
2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1.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3.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工资水平与结构 4. 就业与失业
• 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 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
• 需求不足性失业
1. 增长差距性失业
2. 周期性失业
• 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
2020/3/31
单美娥
19
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 失业率 • 失业持续期
2020/3/31
2020/3/31
单美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7
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宏观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内容 政府税收、预算支出 调控利息 调节工资和物价
类型 扩张性和紧缩性 扩张性和紧缩性 调节收入和物价的关系 收入平等化
2020/3/31
单美娥
28
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 (一)财政政策 为促进就业,实现稳定增长,防止通货膨胀,对政府支出、
的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计时工资是最为传统 的工资形式,计件工资实为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2020/3/31
单美娥
16
2、福利 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 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 ➢ 法定性 ➢ 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二级)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教学大纲、教学计
划、课时(二级)
1. 教学大纲
1.1 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专业人才,能够在各类组织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变革。
1.2 教学内容
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2. 人力资源规划
3. 招聘与选拔
4. 培训与发展
5. 绩效管理
6. 薪酬管理
7.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
8. 员工福利与员工关系管理
9. 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1.3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演示以及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计划
本课程共分为15个教学周,每周2个学时。
3. 课时安排
每周共安排2个学时,共计30个学时。
3.1 学时分配
-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2学时
- 人力资源规划:2学时
- 招聘与选拔:4学时
- 培训与发展:4学时
- 绩效管理:4学时
- 薪酬管理:4学时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4学时
- 员工福利与员工关系管理:4学时
- 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2学时
3.2 上课时间和地点
每周一、周三上课,上课地点为教室A。
3.3 授课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配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致学生
本课程将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
祝学习愉快!。
人力资源二级教材全本大纲及重点整理
2、组织职能设计的方法:职能设计是在职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1)基本职能设计2)关键职能设计
1、部门的纵向结构设计:1)管理幅度的实际方法:A经验统计法,B变量测评法;2)管理层次设计方法 组织部门设计 2、部门的横向结构设计:按总体结构:1)自上而下,2)自下而上,3)业务流程法,按不同对象和标志:
组织诊断:1.确定问题: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组织改革的目标2.组织诊断:采集数据资料对组织机构进行诊断分析 实施变革:1.提出整改方案:提出若干可行的改革方案可供选择2.确定实施计划:明确方法步骤具体措施和工作重点 组织评价:1.评价效果:检查分析评价组织变革效果吗和存在问题2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各种相关的信息修正改革方案
1)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诊断和计划,使他们充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和责任感; 2)大力推行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使员工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变革后的工作岗 位; 3)大胆启用年富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从组织发方面减少变革的阻力。
(三)企业组织结构评价
对组织变革需要持积极态度,防止产生观望等待和消极畏难情绪。因此,需要认真论证、反复评估、慎重对待、稳步推进、
组织设计的基 本原则 超事业部制
矩阵式
1、任务与目标;2、专业分工和协作;3、有效管理幅度;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
4优点: ①利用几个事业部的力量联合开发新产品,加快研制开发进度,以更快地形成新产品的拳头优势. ②主要功能是协调各事业部的生产经营方向,增强了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③使公司总经理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企业重大战略性决策上. ④有利于为最高领导层培养出色的接班人。 2缺点:①增加了管理层次,加大了企业内部横向、纵向的协调与沟通的工作量,降低决策与执行的效率. ②也会带来管理人员和管理成本增加等一些新的问题。 满足5个条件:1)企业规模特别巨大2)产品品种较多且都能形成大批量生产3)所涉及的业务领域及市场分 布很广4)所设立的事业部很多5)最高领导者深感有适当集权的需要,否则无法有效地协调、控制这众多事 业矩部 阵制组织结构亦称规划—目标结构、非长期固定性或项目性组织结构。矩阵组织形式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 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管理系统。 6优点:1)将企业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较好地结合起来,利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配合,及时解决 问题。 2)提高了组织灵活性,随时组建、重建和解散团队,在不增加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组织 的人力资源。 3)将不同部门专业人员集中在一起,是员工有机会学到更多的技能 4)较好地解决组织结构相对稳定和管理任务多变之间的矛盾,使一些临时性的、跨部门的工作执行变的不再 困难 5)为企业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新组织结构形式,对高层管理者而言,矩阵组织结构是一种 有效的分权工具。 6)项目团队享有较高的决策权,团队成员对组织的承诺水平及组织对团队成员的激励水平均较高 3缺点:1)组织关系复杂,人员受双重领导,对两个上级的指令有时无所适从,不易分清责任 2)项目组成员来自各个部门任务完成后要回原单位,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导致责任心不强 3)项目组负责人责任大于权利,既可能出现个人权利过大,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也可能使组织陷入过度的 妥协,出现指挥混乱的情况,影响决策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人力资源规划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管理1.人力资源战略1.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确定企业目标,从而制定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进而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活动实现企业目标和人力资源给目标的过程2.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关系2.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1.原则:充分考虑内外部的环境,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2.人力资源规划的功能:1)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中具有统领和协调的作用。
2)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保证。
人力资源规划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的成败。
3)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
4)节省人工成本5)调动员工积极性3.编制的实施程序:9步 P84.影响因素: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状况3.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1.原则:系统性,适应性,发展性,目的性,协作性2.实施步骤:5步(1)人力资源战略环境分析(2)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评价(3)企业人力资源供需预测(4)企业人力资源供需平衡(5)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的监控4.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价和控制:1.层面:基础层面,实施层面,技术层面2.评价和控制过程:4步(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效益标准(2)衡量分析实际人力资源规划效益(3)定量定性评价实际人力资源规划效益状况(4)采取修正措施和应变手段第二章组织设计与工作再设计1.组织设计1.影响因素:环境的影响,战略的影响,技术的影响,组织所处生命周期的影响2.组织设计的实施: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评估阶段2.组织诊断1.组织调查:制定分析计划,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建议解决方案(系统收集现成资料,问卷调查,个别面谈和小型座谈会)2.组织分析:职能分析,决策分析,关系分析,运行分析3.组织诊断的原则:健康标准原则,调查原则,系统原则,非系统原则,动态跟踪原则 5个4.组织诊断的内容:P305.组织诊断的实施:预备诊断阶段,正式诊断阶段,总结报告阶段3.工作再设计1.思想:以任务为导向的工作设计;以人为导向的工作再设计;以团队、价值为导向的工作再设计2.工作再设计的方法: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专业化,工作丰富化P393.从工作再设计到流程再造:组织层次-企业重组;经营单位层次-企业流程再造;实施层次-缓解工作压力4.人力资源的流程再造:一是组织架构的优化,二是人力资源模块的流程优化。
团队保障:领导者,流程主任和再造团队,咨询委员会第三章人力资源预算管理1.人力资源费用: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2.人力资源费用预算:原则:合法合理原则,客观准确原则,整体兼顾原则,严肃认真原则人工成本预算方法:1 工资项目预算2 社会保险费与其他项目的预算P49人力资源管理费用3.人力资源费用审核与控制基本要求: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性,可比性4.人力资源费用的支出控制原则:及时性,节约型,适应性,权责利相结合程序:1 制定控制标准2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3 差异的处理第四章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1. E-HR系统主要解决企业管理三个层次的问题:提高HR部门的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提供基于信息的决策支持2.E-HR导致企业管理模式发生的新变化:1员工自由地完成培训2 简化公文流程3 有效的沟通方式4 员工的工作空间增大5 改善绩效管理6 统计更便捷,成本更低3.HR管理信息化的优势:降低管理成本,畅通信息传递,技术促进变革4.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1 需要制定人力资源关系信息化的政策2 考虑企业的工作性质和信息化的水平3要从为一个企业建立HR门户网站的角度出发来规划整个的信息系统建设,要使这一系统成为不同用户的垂直型门户网站,包括员工、经理HR专家使用的各种工具,要规划好员工的界面,经理界面和HR 界面。
4 规划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5 要全面考察企业是否具备完整的系统运行环境;5.HR管理信息系统类型:1 资料库型2 独立功能类型3 功能整合类型4 系统整合类型6.HR管理信息系统的步骤:1 了解本企业真正的需求2 建立项目团队3 选择并实施一套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4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5 实施解决方案,设计、安装系统、建立E-HR工作流程、用户角色,界面等6确保系统的安全第二篇招聘与配置第五章招聘管理第一节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在招聘管理中的应用:工作分析,录用决策,招聘录用流程图第二节招聘策略1.人才吸引策略1 高工资和高福利2 良好的组织形象3 组织和职位的稳定性和安全感4 工作本身的成就感5 更大的责任或权力6 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7 有出色的上司和同事8 实现弹性工作时间9 强调开放的沟通和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10 一个学习型组织11 工作本身对社会的贡献2.人才选聘策略:关注人才的文化、价值观追求;关注人才与团队的融合对,关注选聘与培训的结合度,关注心理契约3.招聘备选策略:人力资源派遣,员工租赁,加班加点,应急工第三节招聘渠道选择1.内部招聘:1 内部晋升或岗位轮换2 内部竞聘(原则三公一权)3 临时人员转正2.内部竞聘实施流程1)岗位分析及合适人员的胜任模型确定。
2)建立竞聘工作团队。
3)发布竞聘岗位公告。
4)接受竞聘申请,进行初步筛选,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竞聘申请人,但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反馈。
5)对竞聘者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评价报告,并筛选出若干名应聘者。
6)对确定的若干应聘者进行考察、业绩分析等工作,形成考察报告以供最后决策之用。
7)根据综合的评价报告和考察报告进行聘用决策。
8)最后与竞聘成功者签订岗位聘任合同。
3.外部招聘:1.内部员工举荐2 广告招聘3 人才市场招聘会4 校园招聘5 专业机构招聘6 网络招聘4.校园招聘流程:(1)校园招聘决策做出与制定,包括拟招聘的人数和类型、招聘活动是自制还是外包等。
(2)调查与分析,包括确定目标学校,分析各校专业设置、学生特点,确定录用条件等。
(3)前期宣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参与、赞助学校活动等。
(4)临近招聘的准备。
包括确定具体学校、准备宣传材料、确定具体招聘载体、成立招聘小组并明确分工等。
(5)进入学校或其他招聘地点。
(6)接收报名和简历。
(7)组织实施初步的招聘测试。
(8)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筛选,实施进一步的面试。
(9)根据面试结果做出录用决定,签订协议书。
5.内外部招聘的比较6.招聘渠道的选择:不同岗位的招聘渠道选择,组织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下的招聘渠道选择第六章招聘选拔第一节人员甄选1.人员甄选的内容:(1)个性心理甄别。
(2)知识与技能。
(3)工作经验。
(4)能力素质(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和想象力)(5)身体素质。
2.人员甄选的流程:1.筹备阶段:明确甄选目的,组建考官团队2.策划阶段:1)确定甄选指标体系。
2)选择测评方法组合。
3)设计甄选实施方案。
4)开发测试甄选试题。
5)培训考官团队。
3.实施阶段:1)进行测评的说明。
2)进行测评的实施。
4.评估阶段:甄选的报告与结论。
3.甄选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针对、明确、合理、精炼4.甄选指标体系的构成:测评指标:测评要素:一是测评维度,二是测评内容;测评标准:一是测评标志,二是测评标度。
指标权重:赋分,权重系数5.甄选方法选择:简历和申请表分析,心理测试,面试,评价中心(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处理法、角色扮演、管理游戏和案例分析等。
)6.影响测评信度的误差来源(1)应聘者本身特征的影响。
(2)考官的影响因素。
(3)测试内容方面的影响。
(4)实际测试环境的影响。
(5)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7. 影响测评效度的误差来源(1)测评构成方面的影响因素。
(2)测评实施过程中干扰因素的影响。
(3)应聘者反应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行为面试中心1.行为描述性面试是基于行为的连贯性原理发展起来的面试方式,是一种采用专门设计的问题来了解应聘者过去在特定情况下行为的结构化面试方法2.行为描述性电视对行为预测的假设前提:1 过去的行为表现能够很好地预测未来的行为2“说”和“做”是截然不同的3预测失败比预测成功容易3.行为描述性面试题的设计:STAR(举个例子)比重大约为70%第三节评价中心评价中心是通过把候选人置于相对隔离的一系列模拟工作情景中,以团队作业的方式,并采用多种测评技术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候选人在模拟工作情景压力下的心理、行为、表现以及工作绩效,以测评候选人的管理技术、管理能力和潜能等素质的一种综合、全面的测评系统。
1、特点(1)技术运用综合性。
评价中心综合运用多种测评技术手段。
(2)评价来源多样性。
一般在5人以上。
(3)测评情境仿真性。
所采用的测评情境与应聘者未来的工作情境高度相似。
(4)测评过程的动态性。
评价中心对应聘者的测验是在设定的情境中动态进行的。
(5)测评内容全面性。
评价中心技术的运用丰富了对应聘者的评价维度,运用了多种测评技术,每种技术可以测评多个维度。
2、优点(1)高可靠性。
(2)高预测性(3)高公正性。
3、缺点(1)组织过程复杂。
(2)实施周期长。
(3)测评费用高。
(4)评价主观性强4、评价中心所考察的内容有:(1)管理技能(2)人际技能(3)领导能力(4)认知能力(5)工作与职业动机(6)个性特征5、评价中心的实施流程:1.确定评价指标(工作分析或胜任力分析,6-8)2设计方案(1)确定方法(2)设计试题并进行试测(3)制定测评计划3 组建考官团队,进行考官培训4 管理测评过程5 进行结果评价6、评价中心的主要方法: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处理法,角色扮演7、无领导小组讨论操作步骤:1)准备阶段。
①测试环境布置②应聘者分组③讨论材料准备。
④考官分工与培训。
2)实施阶段。
①讨论准备阶段。
②个人观点阐述阶段。
③自由讨论阶段。
④总结阶段3)评价阶段。
一是对逐个应聘者打分,二是对每个指标打分第七章招聘评估1.招聘评估的类型:1 招聘结果的评估2 招聘流程的评估3 招聘部门的评估4 招聘资源效果的评估2.招聘评估的标准:准备性,可靠性,客观性,全面性,适合性3. 招聘评估的流程1 评估准备1)收集各类招聘过程记录。
2)选择评估人员。
3)设计评估方法即评估表单。
4)成立专门的评审小组。
5)制定评审规划。
2 评估实施:一是评审会模式。
评审会模式一般适合于对大型招聘项目的评估。
二是调研法。
3 评估报告1)招聘项目简介。
2)阶段性招聘目标及预算。
3)招聘效果评估方法。
4)各类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招聘成本分析。
6)招聘效果分析。
7)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4.招聘成本计量:招聘成本(直接劳务费、直接业务费、间接管理费用、预付费用)、甄选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适应性培训成本、离职成本(离职直接成本、离职间接成本)重置成本(新员工补充费用、新员工培训费用)第八章人力资源派遣1、人力资源派遣业务办理程序与内容1、业务洽谈2、拟定人力资源派遣合同3、签订人力资源派遣合同4、需协助或代理事宜5、人员登记及培训6、要求劳务人员提供的资料7、签订劳动合同8、办理录用及调转手续9、办理各项保险手续10、办理住房公积金缴纳11、办理退工手续2、人力资源派遣的风险(1)与外包服务商(派遣公司)的合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