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及绘制

合集下载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及绘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及绘制

(七)环卫、环保规划图
标明各种卫生设施的位置、服务半径、用地、防护隔离设施带等。
(八)空间形态示意图(比例不限,平面一般比例为1:1000~1:2000)
表达城市设计构思与设想,协调建筑、环境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突出 规划区空间三位形态特色风貌,包括规划区整体空间鸟瞰图,及重点地 段、主要节点立面图
4.电信规划图:标明规划区内电信来源,电信局所的平面位置和容量,电信管道走向、 管孔数,确定微波通道的走向、宽度和起始点限高要求。
5.燃气规划图:标明规划区气源来源,储配气站的平面位置、容量规模,燃气管道等 级、走向、管径。
6.供热规划图:标明规划区热源来源,供热及转换设施的平面布置,规模容量,供热 管网等级、走向、管径。
规定性指标 (六)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总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 值,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 (七)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绿地率 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 (八)交通出入口方位: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 (九)机动车禁止开口路段:即地块周边禁止向城市道路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的地 段。 (十)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停车泊位指地块内应配置的停车车 位数。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包括:居住区服务设施(中小学、托幼、居 住区级公建),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电力设施(配电站、 所),电信设施(电话局、邮政局),燃气设施(煤气调压站)等。
(九)城市设计概念图(空间景观规划、特色与保护规划,1:2000)
通设施和管理要求。
• 地块控制指标:
规定性指 标
(一)用地性质: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可根据用地分类标准小类进 行标注。 (二)用地面积: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三)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 比。它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 (四)建筑控制高度:即由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 高点的垂直距离。 (五)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即建筑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纸成果与深度要求1、规划用地的位置图(区位图)(比例不限)标明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关系,以及规划用地周边主要的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情况。

2、规划用地现状图:(比例1:2000)标明土地利用现状图、建筑现状图、人口分布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用地的范围界限、权属、性质等,用地分至小类(2)人口现状标明规划区域内各行政边界人口数量、密度、分布及构成情况等(3)建筑物现状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建筑的分布、性质、质量、高度等(4)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共设施现状标明规划区内及对规划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周边地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商业金融、科学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建筑)类型、位置、等级、规模等,道路交通网络、给水电力等市政工程设施、管线分布等情况等。

3、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1:2000)规划各类用地的界线、规划用地的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布局,公共设施的位置;须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各类用地的性质、界线和地块编号,道路用地的规划布局结构,标明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的位置、等级、规模,以及主要控制指标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比例1:2000)(1)道路交通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内道路交通系统与区外道路系统的衔接关系,确定区内各级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线型、走向,标明道路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坡度、缘石半径、曲线半径、重要交叉口渠化设计;轨道交通、铁路走向和控制范围,道路交通设施(包括社会停车场、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站场等)的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

(2)竖向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级道路围合地块的排水方向,各级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坡长、坡度,标明各地块规划规划标高。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比例1:2000)标明公共服务设施的平面位置、类别、等级、规模、分布、服务半径、以及相应建设要求。

浙江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集编制技术标准

浙江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集编制技术标准

浙江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集编制技术标准浙江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集编制导则(试⾏)1 总则1.1⽬的为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审⼯作,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备案制度,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和实施⽔平,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2适⽤范围本省⾏政区域内设市城市和县城,适⽤本导则。

其它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可参照执⾏。

1.3内容要求各地应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尽快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作,在此基础上,整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图集。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集的编制应体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市建设⽤地规划与管理全覆盖的要求,在合理划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的基础上进⾏。

控规图集的编制⼯作要体现与总体规划的深化相接合,与城乡规划法实施相结合,与规划电⼦信息资料库建设相结合,与规划成果报备和档案管理相结合,与阳光规划市民参与相结合。

2 控规编制单元划分2.1控规编制单元划分的范围为更好的规范控规编制,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规划区或规划建设⽤地范围内的全覆盖,应合理划分控规编制单元,作为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基础。

控规编制单元的划分范围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或县(市)域总体规划确定。

设区市应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在城市规划建设⽤地范围内的全覆盖,并可适当向外扩⼤,但不得超过城市规划区范围。

县(市)域总体规划中的中⼼城区应实现控规编制单元对规划建设⽤地范围的全覆盖,并可适当向外扩⼤,但不得超过中⼼城区规划区范围。

2.2控规编制单元划分的原则控规编制单元原则上根据规划建设⽤地布局结构、⾏政街道和社区界线、交通分区的划分界线、⾃然的地理界线、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结合已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范围及规划管理的需要确定。

旧城中⼼区每个单元的规模⼀般宜控制在2KM2-4KM2,新城区每个单元的规模⼀般宜控制在3KM2-9KM2。

2.3控规编制单元划分组织⼯作控规编制单元由城乡规划⾏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划分,经论证后确定并纳⼊城市规划管理系统。

吴江市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吴江市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吴江市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一、规划背景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杭州、北依苏州。

地处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金三角核心区域,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吴江太湖新城于2012年1月成立,是苏州“一核四城”城市格局的南部板块。

太湖新城将致力产城融合、城旅一体发展,推进新城与省级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双核”驱动,真正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的典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样板、新型城镇化的示范、现代化建设的标杆。

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位于吴江松陵城区西部、太湖东岸(见附图),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

作为吴江市一个重要的功能片区,规划主要职能为商务商业、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居住,未来将发展成为吴江太湖新城的综合服务中心区。

二、规划指导思想1、注重与上位规划《苏州市总体规划》、《吴江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2、注重与太湖的关系,彰显滨湖地区空间规划设计的特色。

3、在透彻分析地块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合理组织土地使用空间布局,规定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突出强制性控制要求,实现“定性、定量、定界”的控制要求,注重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研究,保证规划范围内土地的合理使用以及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

三、设计范围在长三角位置在苏州市位置在吴江松陵城区位地块范围见附图,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4、《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5、《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5)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7、《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8、《吴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12)9、《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五、规划编制任务1、详细规定规划范围内不同使用性质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苏州市吴中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市吴中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市吴中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年12月07日星期一 9:21一、规划范围:吴中区中心城区范围,南起越湖路、东吴南路;北止湄长河;东起京杭大运河,西止友新路,与沧浪区交界。

规划总用地19.75k㎡。

二、功能定位:以“人文吴中、山水吴中、创意吴中、快乐吴中”为目标,以宜居、商务、娱乐为主要功能的苏州中心城区次中心地区。

三、规模与容量1、人口规模居住人口25万人,市政基础设施按30万人计。

2、用地规模建设用地17.77平方公里,水域其它用地1.98平方公里。

四、总体布局吴中中心城区总体为“一核、二带、四区、多点”结构。

1 “一核”即运河两岸宝带路至石湖路、苏蠡路至迎春路公共设施核心区。

2 “二带”即沿东吴路公共设施带、沿大运河生态休闲带。

3 “四区”即以运河、西塘河为界的四个居住片区。

4 “多心”即多个公共服务设施集聚点。

五、道路交通规划1、快速路友新高架路、越湖高架路。

2、主干路呈“五横四纵”方格网布局,红线宽度30-40米。

3、次干路呈环网布局,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0米-30米。

4、支路支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0--18米.部分支路可以视地块大小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六、绿化系统规划规划结构:“带、核、点、线”网络结构布置。

“带”:指运河、西塘河风光带。

应充分利用其自然与人文景观特征,赋予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将防护、景观、游览功能有机结合。

“核”:指澹台湖公园、宝带桥公园、嘉宝公园、龙西公园、蠡墅公园、开发区公园等六处公园。

每处公园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点:指街头绿地、社区绿地。

点状绿地尽量沿路、沿河布置,每300-500米即有一处街头绿地,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

线:指沿河、沿路线型绿化。

沿河道上口线两侧控制8-10米绿化带;沿友新路、越湖路、东进路规划控制20米防护绿带。

规划结构分析图。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法定图则(讲演稿)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法定图则(讲演稿)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法定图则李迅(2004年6月17日)1.什么是控制性详细规划2.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和条件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与适用范围4.如何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程序、内容、深度、成果表达)5.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6.法定图则产生的背景和条件7.法定图则编制、审批、实施制度8.法定图则编制方法(内容和深度)9.法定图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比较1.什么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我国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层次。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落实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意图为目的,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规定各类用地适建情况,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结合、规划设计与开发衔接,将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要求,转化为微观控制的转折性规划编制层次。

自1988年温州、桂林等城市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时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

经过几年各地的全面推行和实践,证明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编制层次。

同时,我国于1991年10月颁布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已经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详细规划编制阶段中的第一编制层次。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9月3日建设部令第14号发布)第二十一条规定,“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十二条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知道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要求,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

”2.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和条件2.1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程序,以前基本为“总体—分区—详细”这样一个模式,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吸取国内外有益经验、不断适应新形势,使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程序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也就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即是城市规划适应我国经济运行机制重大变革的必然产物。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指导性指标是参照执行的指标,其目标是 贯彻发展规划和开发控制的意图,将控制 要素具体为布局引导,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与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引导城市建设有序 进行。
地块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下列各项:
地块规定性指标:
• 1)用地性质: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可根据 用地分类标准进行标注;
• 2)用地面积: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 3)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占
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通常以上限控制; • 4)建筑控制高度:即由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
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地块规定性指标:
• 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即建筑相对于规 划内道路红线后退的距离。通常以下限 控制;
• 6)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总面 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 7)绿地率:是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 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通常 以下限控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现状与展望
1.控制性详细规划(controlling detail planning)的任务和内容
• (1)任务:
• 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 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性指标和其 他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 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2)内容:
• (1)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 的用地面积和用地界限;
•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划分可按规划和 管理的需要划分为区、片、快几级,快 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元,其划分 的原则为: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应保证地块性质单一,避免不相容使 用性质用地之间的干扰;
2)严格遵守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及其 他专业规划的要求;
3)尊重现有用地产权或使用权边界;

城市规划图绘制方法

城市规划图绘制方法
根据···对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使用强度、空间环境、市政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作出具体控 制性规定的规划。
“控规”内容
各类用地界线 地块建筑指标(容积率、绿地率、高度等) 各级支路红线位置、控制点和标高 工程管线走向、管径、界线
控规的核心是地块控制图
总图图则和分图图则
与图“CAD 线型库”
城市规划CAD
总规绘图技术2:导入光栅图
栅格地形图、遥感影像···
只是引用链接,栅格图不存储在dwg文件中 可剪裁边界,设置亮度、对比度等,可移动,缩放
插入图像
菜单【插入】→【光栅图像】 Imageattach 地形图配准-缩放比例 地形图配准-位置:地形图右下角点的坐标值(x,y)
图层
相当重要;图层组织和命名; 具有相同特征的要素对象放在一层,参考P150-151
创建封闭地块
边界必须连接或相交才能生产封闭地块
及时保存
设置自动保存时间间隔
城市规划CAD
总规绘图技术1:线型设置
线型管理器
菜单【格式】→【线型】 Linetype
CAD线型库
ACAD.lin文件
比例尺
数字 形象比例尺
界线
省、地区、县、镇···界线 线型设置
图例、文字注记
中文、外文均不得使用美术字体
一般要素
城市规划CAD
总规·绘图流程
图层设置 导入底图(矢量/栅格地形图) 规划范围界限划定 基础地理要素绘制
河流边界/河流地块
地图一般要素(整饰要素绘制)
风玫瑰、指北针、比例尺
水面绘制
用Pline勾绘水面边界,然后Pedit编辑边界——样条曲线
草地
勾绘草地边界,PS中填充颜色/图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1:2000)
标明公共服务设施位置、类别、等级、规模、分布、服务半径, 以及相应建设要求。
(六)工程管线规划图(1:2000)
各类工程管网平面布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具体分为给排水、电力电讯、热 力燃气、管线综合等。必要时,可分别会址。
1. 给水规划图:标明规划区供水来源,水厂、加压泵站等供水设施的容量、平面的位 置及供水标高,供水管线走向和管径。
人口容量:即规划地块内部每公顷用地的居住人口数。 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要求。 其他环境要求。
指导性指标
? 图纸成果及深度要求
(一)规划用地位置图(区位图)(比例不限)
标明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与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关系, 以及规划用地周边重要的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状况。
(二)规划用地现状图( 1:2000)
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绘制
? 控制性详细规划
是市、区、县、镇人民政府根据各相应层次 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建设目 标,对土地利用性质 和土地使用强度、空间环境、 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作出具体控制性规定的规划。
(1) 用地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土地与建筑使用 相容性。
通设施和管理要求。
? 地块控制指标:
规定性指 标
(一)用地性质: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可根据用地分类标准小类进 行标注。 (二)用地面积: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三)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 比。它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 (四)建筑控制高度:即由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 高点的垂直距离。 (五)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即建筑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4. 电信规划图:标明规划区内电信来源,电信局所的平面位置和容量,电信管道走向、 管孔数,确定微波通道的走向、宽度和起始点限高要求。
5. 燃气规划图:标明规划区气源来源,储配气站的平面位置、容量规模,燃气管道等 级、走向、管径。
6. 供热规划图:标明规划区热源来源,供热及转换设施的平面布置,规模容量,供热 管网等级、走向、管径。
标明土地利用现状、建筑物状况、人口分布状况、巩固屋舍实现转、市 政公用设施现状。 ? 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用地的范围界限、权属、性 质等,用地分至小类。 ? 人口现状指标明规划区域内各行政辖区边界人口数量、密度、分布及构 成情况等。 ? 建筑物现状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建筑的分布、性质、质量、高 度等。 ? 公共服务设施、市政用地设施现状标明规划区内及对规划区域有重大影 响的周边地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科学教育、 体育卫生、文化娱乐等建筑)类型、位置、登记、规模等,道路交通网 络、给水电力等市政工程设施、管线的分布情况等。
(九)城市设计概念图(空间景观规划、特色与保护规划, 1:2000 )
(2) 环境容量控制指标。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人口 容量
(3) 建筑形态控制指标。包括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 线距离、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
(4) 城市设计引导及控制指标。包括对城市重要地段的地块,需 对地块内建筑的形式、色彩、体量、风格提出设计要求。
(5) 交通控制指标。包括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 (6) 配套设施体系。包括生活服务设施布置,市政公用设施、交
(三)土地使用规划图
规划各类用地的界限,规划用地的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布局, 公共设施位置;须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各类用地的性质、界线和地块 编号,道路用地的规划布局结构,表明市政设施、公用设施的位置、 登记、规模,以及主要规划控制指标。
(四)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
确定道路走乡、线性、横断面、各支路交叉口坐标、标高、停车场和其 他交通设施为之机用地界线,各地块室外地坪规划标高; 1. 道路交通规划图 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内道路系统与区外道路系统的衔接关系,确 定区内各级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线形、走向,标明道路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坡度、缘石半径、曲线半径,重要交叉口渠化设计;轨道交通、铁路走向 和控制范围;道路交通设施(包括社会停车场、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站场 等)的位置、规模与用地范围。 2. 竖向规划图 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级道路为何地块的排水方向,各级道路 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坡度、坡长,标明各地块规划控制标高。
规定性指标 (六)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总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 值,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 (七)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绿地率 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 (八)交通出入口方位: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 (九)机动车禁止开口路段:即地块周边禁止向城市道路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的地 段。 (十)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停车泊位指地块内应配置的停车车 位数。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包括:居住区服务设施(中小学、托幼、居 住区级公建),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电力设施(配电站、 所),电信设施(电话局、邮政局),燃气设施(煤气调压站)等。
(七)环卫、环保规划图
标明各种卫生设施的位置、服务半径、用地、防护隔离设施带等。
(八)空间形态示意图 (比例不限,平面一般比例为1:1000~1 :2000)
表达城市设计构思与设想,协调建筑、环境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突出 规划区空间三位形态特色风貌,包括规划区整体空间鸟瞰图,及重点地 段、主要节点立面图和空间效果透视图及其他用以表达城市设计构思的 示意图纸等。
2. 排水规划图:标明规划区雨水泵站的规模和平面为止,雨水管渠的走向、管径及控 制标高和出水口位置高和出水口的位置。
3. 电力规划图:标明规划区电源来源,各级变电站、变电所、开闭所平面位置和容量 规模,高压线走廊平面位置和控制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