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说课稿
糖类 说课稿 教案
糖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对蔗糖、淀粉的水解产物进行探究
过程与方法:
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问题探究五]比较思考分析。
培养学
生分析问
题能力。
[讨论]:下列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①C12H22O11(麦芽糖)+ H2O → 2C6H12O6
②CH2=CH2 + H2O = CH3CH2OH
③ CH3CH2Cl + H2O → CH3CH2OH + HCl
④NH3·H2O NH4+ + OH-
⑤CH3CH2ONa + H2O → CH3CH2OH + NaOH ⑥CaC2 + 2H2O → Ca(OH)2 + C2H2↑A.②④B.①②⑤C.③④⑥D.①③⑤⑥倾听、思考为什么?明确水
解反应的
内涵和外
延。
学以
致用
[问题探究六]多糖是一类什么样的有机物?常见的多糖有哪些?思考分析,讨论。
思考要
与生活中
的物质紧
密相连
小结课堂回顾强化重点
要点
作业认真记录课下落实。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教材主要叙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了解脂质对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最终说明白蛋白质、糖类、核酸这三类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认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等。
这与前面学习的细胞中的元素和蛋白质、核酸等内容亲密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细胞的结构、代谢、血糖平衡的调整等内容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同学在2、3节学习了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生物大分子都具有肯定的结构层次即元素、基本单位、长链、大分子。
这样能更好理解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分及多糖的大分子性,从而培育学问迁移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糖和脂的分类和比较能更好地培育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
学完本节课后,同学对生命是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熟悉,并能理解生命是建立在碳的基础上。
三、教学目标: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目标为:1、学问目标(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力量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2)尝试比较分类的学习方法,体验学问迁移的学习方法。
(3)运用生物学学问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育同学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体会生物学和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熟悉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有两个教学重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第一个要求是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属理解层次,并与以后要学习的模块核心内容细胞代谢内容联系亲密,所以确定为重点。
细胞中主要有三种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2、3节学习了蛋白质和核酸,在这里有必要总结一下这三种生物大分子,使同学进一步熟悉生命建立在碳的基础上,及生命的物质性和区分于非生物界的.特别性。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5《糖类》说课稿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5《糖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与地位《糖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材的一部分,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选修部分之一。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和应用。
糖类作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的一部分,起源于生活实际,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和应用意义。
糖类是人类主食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同时也是其他生物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通过学习糖类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糖类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2 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了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糖类的性质和相关实验方法;•了解糖类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糖类的性质和相关实验方法;•糖类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2.2 教学难点•理解糖类的不同分类和特性;•熟练掌握糖类的实验方法;•应用糖类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工程中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方法本章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在讲授环节中,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示范实验和解析例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
在实验环节中,教师安排相关实验,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糖类的实验方法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与流程第一节: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糖类的兴趣和重视。
•当我们吃到甜甜的水果时,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甜味是怎么产生的?•糖果里面的甜味是什么成分造成的?2.讲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介绍糖类的基本概念: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介绍糖类的分类:单糖、双糖、多糖。
3.梳理糖类的结构和特点。
•单糖的结构:葡萄糖、果糖的结构式。
•双糖的结构:蔗糖、乳糖的结构式。
•多糖的结构: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式。
糖类_说课稿[1]
糖类说课说说教材。
关于这节的教材内容,教材一开始,提出了糖类的定义,以及代表性的糖类。
讨论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安排了演示实验来证明葡萄糖的还原性最后,提到了葡萄糖的工业制法以及各种糖类的应用。
教材编写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糖类及主要的糖类的特征,有利于将整章的内容融会贯通。
二是揭示了糖类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本节教材的积极性。
教材的地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称为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整个化学中的一个分支。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较为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本节主要学习一些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密切关系的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具有基础性、常识性、实用性,掌握了它能够从化学的角度增加生活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培养综合素质;二是它为高校招生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三是为以后继续学习有机化学打下必备的基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层面上,要认识糖类的组成特点,并掌握糖类的特征反应,糖类的检验方法,了解糖类的简单分类。
在情感层面上,要了解糖类的应用。
加深认识糖类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1.糖类的特征及组成。
2.葡萄糖特征反应。
3.糖类的应用。
在突破重难点方面,面对全体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
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接下来说说学情。
学到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对于实验,学生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但是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主要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培养同学的合作学习精神。
关于学习方法,微观上从分子的结构学起。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尤为突出,并且分子结构形式的变化较多。
按照“结构→性质→用途”的思路进行学习比较好。
而在介绍糖类的基本组成和代表性的物质时,采用分类对比的方法,加深印象。
糖 类说课
第二节糖类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节主要学习一些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密切关系的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具有基础性、常识性、实用性,掌握了它能够从化学的角度增加生活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培养综合素质;二是它为高校招生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三是为以后继续学习有机化学打下必备的基础。
2、教材内容分析:本节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课文中穿插了单糖的性质,二糖的水解对比探究实验、化学方法水解淀粉条件的研究等系列实验。
通过课堂内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单糖、二糖、多糖性质的研究过程,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的结构。
利用课外调查糖尿病人的饮食特点的实践活动、科学视野中分子的手性、甲壳质、玉米及玉米核的综合利用等,为学生提供了应用知识的空间和拓展知识的机会,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糖类的概念;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
二、说学情:学生对这葡萄糖的内容并不陌生,而且对于各种官能团的性质也比较熟悉,对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的推断也熟悉。
说课稿模板糖类
说课稿模板糖类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主题是“糖类”。
糖类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成分。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糖类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糖类的分类:单糖、二糖、多糖。
2. 单糖的结构与性质:葡萄糖、果糖等。
3. 二糖的结构与性质:蔗糖、乳糖等。
4. 多糖的结构与功能: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5. 糖类在生物体中的作用:能量储存、细胞结构、信号传递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糖类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概念。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糖类的功能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糖类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加深学生对糖类性质的认识。
4.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糖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我们每天摄入的糖类有哪些?”激发学生的思考。
2. 讲解新知:系统介绍糖类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糖类的鉴定实验,观察不同糖类的特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糖类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对于糖类的分类和结构有一定的兴趣,但在理解糖类在生物体中的功能时存在一些困难。
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解力。
六、结束语糖类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对糖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4糖类说课稿范文
2024糖类说课稿范文标题:2024糖类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糖类》,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糖类》是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食物与营养以及碳水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后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糖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糖类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种类的糖类以及它们的特点。
②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糖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糖类对我们身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实验用品、糖类的图片和食物的图片,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将通过一道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你们每天吃的食物中有哪些含有糖类呢?让学生自由回答,然后引导他们认识到糖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接着,我将出示一些糖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尽可能说出它们的特点。
环节二、检验课前自学成果。
在课前,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预习。
为了检验学生课前自学成果,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预习的内容和发现。
我会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糖类的特点和不同种类的糖类,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和分享。
环节三、探究新知,突破难点。
1、糖类的分类:我会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食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类,然后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种类的糖类。
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会适时地提醒他们注意各类糖类的特点和功能。
2、糖类的特点: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和图片,我会让学生观察和发现糖类的一些共同特点,如溶解性、甜度等。
2024年《糖类》化学教案
我们每天都需要吃食物,同学们知道食物中有哪些成分吗?
糖、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这些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我们常吃的糖和蛋白质有什么样的'奥秘。
环节二:新课讲授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代表物的化学组成。
根据表3—3,分析单糖、双糖、多糖在元素组成和分子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两者是同分异构体吗?
糖的存在和制备:(学生看书解决下列问题)
葡萄糖的存在、制备、用途:
利用葡萄糖来补充营养的原理:
课堂反馈
现在农民收割以后,很多人都在田里把秸杆焚烧,这样既造成空气的污染,又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甚至造成公路的交通事故。请同学们帮助考虑一下如何能够合理的利用?
①制沼气
②制葡萄糖
③制酒精
甲醛 乙酸 乳酸等
如何给糖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糖的分类: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在单糖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葡萄糖 果糖 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下面我们有重点的学习葡萄糖以及简单了解其它单糖。
一 . 葡萄糖
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问题1能否说符合Cn(H2O)m的物质一定是糖?
实验一、观察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颜色和状态。
实验1分别取少量糖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填表。
讨论2葡萄糖和淀粉是如何检验的?(回忆生物课中糖的检验和氯气检验用的试纸)
实验二、
(1)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毫升1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4~5滴5%的硫酸铜溶液,得到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2毫升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高中生物必修一糖类说课稿
高中生物必修一糖类说课稿篇一:高一生物细胞中同的糖类说课稿《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Ⅰ第2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了解脂质对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最后说明了蛋白质、糖类、核酸这三类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梅塞县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认知参考资料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等内容。
这信息内容与前面学习的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内容密切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细胞的结构中、功能、代谢、繁殖和遗传进化、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内容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1铈节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这两种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即、基本单位、长链、大分子。
这样能更好概括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别及多糖的大分子性,从而培养知识南移的学习方法。
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对生命是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刻认识,并能理解生命是组建认知在碳的基础上。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解释骨架。
2、能力目标(1)尝试成功进行自主学习。
(2)另辟蹊径比较分类的学习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生物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生物科学的收藏价值。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骨架生物多肽以碳链为骨架。
2、教学难点(1)多糖的种类。
(2)钢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五、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法:通过设计情境式问题,结合学生实例,引发会带来学生对知识产生知觉需求,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体验。
2、合作交流法: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设计思路:1、只是回顾。
2、联系实际生活,设疑层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概述糖类和脂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化学物质,它们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分别具有哪些重要功能,以及它们与细胞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
糖类细胞外糖类在细胞外,糖类主要作为细胞的能量来源。
我们所摄取的碳水化合物均被分解成单糖,然后进入细胞内被氧化成能量,人体的细胞就可以依靠这些能量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此外,一些糖类还会被转化成细胞需要的其他物质。
细胞内糖类在细胞内,糖类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
它们不仅能够为细胞提供能量,还能作为结构材料,通过参与到分子间的组成和结构上来促进或抑制某些化学反应的进行。
糖类参与的化学反应糖类在细胞内能够参与到多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中。
例如,糖类供给酵母菌进行酵母发酵过程,细胞(特别是我的壳膜细胞)中的止血因子里面也含有糖类,这些糖类能够促使血小板粘附,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此外,糖类还能够加入到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中,形成糖基化产物,进而影响其生物学活性。
脂质脂质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中,起着维持细胞结构、提供细胞能量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维持细胞结构细胞膜由磷脂分子组成,这些磷脂分子有疏水性区域和亲水性区域。
在水环境中,这些疏水性的脂质分子会自动聚集成两层脂质,亲水性区域则朝向水,形成了细胞膜。
细胞膜的结构可以通过脂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维持细胞结构、参与细胞功能和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等多种作用。
提供细胞能量脂质也能够为细胞提供能量。
脂肪是脂质的一种,它能够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通过有氧代谢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此外,细胞内某些酶如脂肪酶、脂肪酸合酶等也能够将脂质代谢成能量。
保护细胞脂质能够作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细胞提供保护。
细胞膜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分子的进出,同时也能够抵御外部压力和病毒等来袭。
当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时,脂质会迅速离开膜层,形成游离的脂质体来保护细胞。
糖类和脂质与细胞的关系糖类和脂质是构成生命的基本成分,也是细胞最基本的营养素。
糖类 说课稿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糖类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对葡萄糖的检验,淀粉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检验等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糖类的性质
2.联系实际了解葡萄糖、淀粉等物质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
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糖类水解反应,葡萄糖的官能团及其反应,葡萄糖的检验。
【教学设计思路】
糖作为人体的能源物质,无论从了解化学还是认识自身都表现出重要的地位。
从各种糖的介绍中打破学生认为糖就是葡萄糖的错误概念,对糖类物质形成准确的理解。
教材引入的关于葡萄糖的几个实验,在整个烃的衍生物中都举足轻重。
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开展学生的探究式实验,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从现象中推导结构或官能团的基本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4.下列物质不需水解就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淀粉 B.葡萄糖 C.蔗糖 D.纤维素
【教学反思】。
糖类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糖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纤维素的酯化。
三、教学过程:[过渡]葡萄糖虽然是人体很重要的供能物质,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而常见的是白糖、红塘、冰糖。
白糖、红塘和冰糖虽然外观、颜色不同,但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
下面我们来学习两种二糖的性质。
二、蔗糖与麦芽糖[设问](1)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蔗糖是否具有还原性?用什么方法来检验蔗糖是否具有还原性?(2)请通过实验回答蔗糖是否具有还原性。
(3)蔗糖分子结构中是否有醛基?[科学探究](1)讨论、回答,应通过蔗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的实验检验蔗糖是否具有还原性。
(2)实验:分别取1、2号溶液各约1mL,用新制的Cu(OH)2检验是否具有还原性;[归纳总结]实验结果表明,蔗糖不具有还原性,为非还原糖。
所以蔗糖分子结构中不含醛基。
[讲]蔗糖不但有甜味,食用后还会在人体中的转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因而也是一种营养物质。
[设问](1)试推测蔗糖分子式并写出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用什么方法可证实蔗糖的这一性质?(3)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应采取怎样的实验步骤?(4)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1、蔗糖分子式是C12H22O11。
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讲]在加热煮沸蔗糖溶液时,应避免蔗糖溶液剧烈沸腾发生喷溅损失;蔗糖水解完全后应先用NaOH或Na2CO3中和至中性,再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否则实验容易失败。
糖类 说课稿 教案
糖类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以及化学必修2中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因此应注意知识的联系。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和纤维素,期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也为后续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
2 内容解析本节课是《糖类》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的含氧衍生物,知道官能团决定着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并对有机化学中的羟基、醛基、羰基、羧基、酯基等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主要含有羟基和醛基(羰基)的有机化合物——糖。
学习它,不但能让学生加深对烃的含氧衍生物的进一步认识,而且更能理解它在人类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学生要知道糖类的组成元素、糖类的分类、常见单糖的结构,重点要理解葡萄糖中所含有的官能团以及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3教学对象分析3.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有感性认识,已经学习了醛类、醇类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3.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经过高一及前三章的学习,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5教学目标5.1知识与技能5.1.1了解糖类的简单分类,掌握葡萄糖的分子结构。
5.1.2依据结构决定特点,理解葡萄糖的典型化学性质。
5.1.3能够区分葡萄糖的果糖的结构特点。
5.2过程与方法5.2.1通过葡萄糖分子结构的推测和实验论证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5.2.2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有机知识、科学事实和实验对猜测进行验证。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3.1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领略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求真求实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和爱护大自然。
5.3.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教学重难点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7教学方法引导、启发、猜测、合作探究、实验验证8教学过程设计含有5个-OH事实四:还原生成己六醇碳原子是直链结构结合两个小提示不含有碳碳双键,含碳氧双键(醛基or羰基)(3)[实验验证]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葡萄糖含有醛基[总结]葡萄糖的分子结构(4)[理论推测]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具有醛和醇的性质课件展示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高中糖类说课教案
高中糖类说课教案教案标题:高中糖类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糖类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实验材料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等。
3.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常见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食物中是否含有糖类,并了解学生对糖类的初步认识。
-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糖类”。
2. 知识讲解与概念引入(15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简要介绍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糖类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 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30分钟):- 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糖类进行实验。
- 学生根据实验设计要求,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2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糖类的溶解性、甜度等特点,并进行比较。
- 学生讨论不同糖类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糖类的功能和应用。
5. 拓展延伸(10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糖类的应用领域,如食品工业、医药领域等,激发学生对糖类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6.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提升。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撰写一份关于糖类的小结,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糖类 说课稿 教案
糖类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课时划分: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什么是二糖和多糖?举例并总结出二糖的化学性质。
哪么多糖又有什么性质呢?[板书]二、淀粉是如何被消化的[讲述]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里,谷类含淀粉最多,大米:80%,小麦:70%,马铃薯:20%。
举手回答:二糖分为麦芽糖和蔗糖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巩固医学知识,并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板书]淀粉是重要的多糖,化学式:(C6H10O5)nn值几百到几千,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讲述]物理性质: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粉末状,溶于水成胶状淀粉糊。
听讲初步学习淀粉的定义[探究]根据提示设计实验:证明淀粉水解产物。
讨论,并交流·汇报,展示优秀方案:通过合作实验,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并锻炼学生表达个人想法的能力。
[板书]酸作用下水解反应: (C 6H 10O 5)n+n H 2O n 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看书,思考[思考]A .如何证明淀粉没有水解?B 、如何证明淀粉正在水解?C 、如何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结论]A.银镜反用应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B 用银氨溶液进行银镜反应,用碘水显蓝色C 用碘水——是不显蓝色认真听取老师的评价,并对自己在小组中的表现进行反思评价。
通过思考,加深学生对淀粉水解这一知识的理解。
[讲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过程[板书]淀粉(C 6H 10O 5)n →糊精(C 6H 10O 5)m 麦芽糖C 12H 22O 11葡萄糖C 6H 12O 6[实践活动]检验土豆中淀粉的存在及淀粉溶液的性质。
糖类 说课稿
第三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1课时
说课内容
一.教材和学情
二.教学目标
三.教法和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的分析1. 内容分析
糖类这一内容,在必修(2)、选修 (1)、选修(5)三本书都有所涉及,学生通 过这今天部分内容的学习,能够体会和理 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这就是“身 边的化学”。
落实重点
合作探究
实验操作
1. 糖类的组 成 2. 糖类的分 类
淀粉和葡萄 糖的检验
设计淀粉的 水解实验
实验验证淀 粉的水解
环节4
环节3 环节2
环节1
教学环节的设计
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设计合理,知识到位 方法引导,注重思考 能力提升,动手操作
感谢您的倾听!
恳请您批评与指正!
认识糖类的组成与分类,了解葡萄糖和淀粉 的特征反应,能举例说明糖类在对生命活动的 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完成淀粉水解过程的实验,认识葡萄 糖与淀粉的检验方法,这里我们采用演示实验 和视频两种方法来验证结论,再理解淀粉水解 为葡萄糖的原理,这里我们采用学生自主设计 和动手操作来验证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法和学法 学法:
通过指导学生:(1)阅读教材:(2) 小组合作:(3)实验探究:(4)总结归纳等 方式,使学生掌握淀粉和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以及验证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落实 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还培养了学生的相互 交流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知识梳理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2.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完几种典型的有机物的性质,初步了解 了有机的化学特点,一班学生思维活跃,基础扎实,大 多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还是较强。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获奖说课稿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首要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获奖说课稿——《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设计意图本次课程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基本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糖类和脂质在细胞中的作用和功能。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糖类和脂质在细胞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细胞模型、糖类和脂质模型、PPT课件。
2. 学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实验器材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用PPT课件简要介绍糖类和脂质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3.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细胞模型,了解糖类和脂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作用。
4. 讨论交流: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糖类和脂质在细胞中的意义。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糖类和脂质在细胞中的作用和功能。
2. 活动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基本知识。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孩子们对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掌握得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糖类》 说课稿
《糖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糖类》。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糖类”是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中的重要内容。
糖类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材首先介绍了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然后重点讲解了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等几种常见糖类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通过对糖类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油脂、蛋白质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在初中化学中初步了解了糖类的一些知识,如葡萄糖的检验方法等。
但对于糖类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在能力方面,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在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但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可能会感到枯燥。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掌握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3)学会检验葡萄糖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糖类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糖类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1)糖类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淀粉的水解实验。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糖类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糖类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糖类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糖类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糖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糖类的概念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三、教学过程:[引入]什么是糖? 哪些物质属于糖?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糖,由哪几种元素组成?2.糖是怎样分类的?3.糖类就是碳水化合物吗?4.糖都是甜的吗?1、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讲]从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讲]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可分为单糖、低聚糖(二糖)和多糖2、糖的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过渡] 在单糖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葡萄糖、果糖、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下面我们有重点的学习葡萄糖以及简单了解其它单糖.[讲] 糖类在以前叫做碳水化合物, 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 C n(H2O)m;这是因为在最初发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且分子中的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恰好是2:1.当时就误认为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 现在还一直在沿用这种叫法,[讲] 糖类不都是甜的。
我们食用的蔗糖是甜的,它只是糖类中的一种。
淀粉、纤维素均不甜,它们属于糖类。
有些有甜味的物质,如糖精,不属于糖类。
一、葡萄糖与果糖1、葡萄糖(1)物理性质与结构: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溶于水不及蔗糖甜(葡萄汁甜味水果蜂蜜)分子式: C6H12O6 (180) 最简式: CH2O (30)结构简式:[讲]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醇羟基,可以发生氧化、加成、酯化等反应。
糖类说课稿
糖类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三、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四节糖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在中学有机化学中,糖类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
它和烃、烃的衍生物组成中学阶段比较完整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
《大纲》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烃的衍生物之后,是因为它和烃、烃的衍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知识的内涵看,糖类属于多官能团化合物,是烃的衍生物的延续和发展。
从学生认知水平看,已经对各种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本单元,不仅能使学生懂得糖类的重要知识,还能对已有知识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糖类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葡萄糖的检验、淀粉的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检验等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糖类的性质。
2、联系实际了解葡萄糖、淀粉等物质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糖类的组成、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淀粉水解及水解产物检验实验。
【教学展开分析】一、教法设计“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
”依据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我认真分析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后,对本课教学的采取了如下方法:1.讲授法。
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口头语言,简捷地传授化学知识信息。
2.谈话法。
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对问题的假设的方法。
3.讨论法。
就是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会话”,自己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类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三、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四节糖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在中学有机化学中,糖类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
它和烃、烃的衍生物组成中学阶段比较完整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
《大纲》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烃的衍生物之后,是因为它和烃、烃的衍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知识的内涵看,糖类属于多官能团化合物,是烃的衍生物的延续和发展。
从学生认知水平看,已经对各种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本单元,不仅能使学生懂得糖类的重要知识,还能对已有知识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糖类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葡萄糖的检验、淀粉的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检验等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糖类的性质。
2、联系实际了解葡萄糖、淀粉等物质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糖类的组成、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淀粉水解及水解产物检验实验。
【教学展开分析】一、教法设计“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
”依据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我认真分析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后,对本课教学的采取了如下方法:1.讲授法。
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口头语言,简捷地传授化学知识信息。
2.谈话法。
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对问题的假设的方法。
3.讨论法。
就是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会话”,自己得出结论。
4.实验法。
基本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边讨论,按探究性实验的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组织教学。
二、说学法1.阅读:教师展示阅读提纲,适当安排自学时间,让学生独立归纳知识。
2.观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本质。
3.联想:将糖类知识和大量丰富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有机结合。
4.推理:让学生通过推理导出结论,从而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
三、教学程序设计1、新课的引入展示实物:淀粉、蔗糖、棉花,这三种物质各不相同,但却属于同一种类别的物质——糖类。
这是为什么?2、糖类的组成及分类阅读课本p70表3-5 糖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存在,然后回答下列问题:①分析上述糖类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以及c、h、o原子数的比例,说明为什么人们曾把这些糖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②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写出它们水解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
然后仔细观察,从中找到糖类分类的依据!3、糖类的物理性质展示实物,学生观察并总结。
4、葡萄糖的化学性质①学生分组实验:p71 活动与探究a、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教师强调: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步骤;应采用水浴加热方式;做实验的试管应洁净。
b、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反应。
②当人生病身体虚弱时,医生常常给病人输葡萄糖溶液,为什么?对实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得出糖类的化学性质。
教师再适当补充这些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5、淀粉的性质学生分组实验:p72 活动与探究提问:①稀硫酸在淀粉水解过程中所起什么作用?②如何检验淀粉是否部分水解、完全水解还是未水解?③检验葡萄糖时为什么要先加naoh溶液来中和水解后的混合液?6、糖类物质的用途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行总结,如:酿酒的过程及原理、镜子的制造、生病时打葡萄糖点滴等等。
最后教师补充并形成板书。
7、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本p75 1、2)板书设计:糖类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组成:分子式通式cm(h2o)n(式中m、n可同,可不同),故原称为碳水化合物。
分类:单糖、二糖、多糖二、糖类的物理性质三、糖类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一)葡萄糖的结构与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银镜反应②与新制cu(oh)2反应2、人体组织中的氧化反应——生理氧化(二)淀粉的结构和性质四、糖类物质的用途1、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2、用于制药和糖果制造业3、制镜工业和制热水瓶胆的银镜篇二:糖类_说课稿[1]糖类说课说说教材。
关于这节的教材内容,教材一开始,提出了糖类的定义,以及代表性的糖类。
讨论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安排了演示实验来证明葡萄糖的还原性最后,提到了葡萄糖的工业制法以及各种糖类的应用。
教材编写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糖类及主要的糖类的特征,有利于将整章的内容融会贯通。
二是揭示了糖类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本节教材的积极性。
教材的地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称为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整个化学中的一个分支。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较为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本节主要学习一些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密切关系的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具有基础性、常识性、实用性,掌握了它能够从化学的角度增加生活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培养综合素质;二是它为高校招生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三是为以后继续学习有机化学打下必备的基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层面上,要认识糖类的组成特点,并掌握糖类的特征反应,糖类的检验方法,了解糖类的简单分类。
在情感层面上,要了解糖类的应用。
加深认识糖类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1.糖类的特征及组成。
2.葡萄糖特征反应。
3.糖类的应用。
在突破重难点方面,面对全体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
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接下来说说学情。
学到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对于实验,学生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但是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主要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培养同学的合作学习精神。
关于学习方法,微观上从分子的结构学起。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尤为突出,并且分子结构形式的变化较多。
按照“结构→性质→用途”的思路进行学习比较好。
而在介绍糖类的基本组成和代表性的物质时,采用分类对比的方法,加深印象。
宏观上加强主动学习。
要加强交流研讨、活动探究、资料阅读,及时进行阶段性、终结性概括整合。
最后,知识与应用相结合。
采用“从生产、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生活”的思路进行学习比较好。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分为六个部分。
分别是,引入课题,激发兴趣;创设清境,任务驱动;做出预测,设计实验;分组探究,自主学习;成果交流,评价反思;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首先,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同学熟悉的绿叶的相关问题,引出课题糖类,并以此介绍糖类的概念。
要求同学讨论糖类的准确定义。
学生根据老师举例提出的几种糖类,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推测糖类的准确定义。
接下来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创建假设每个同学是一个营养师或检验员的情景,引导他们分组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的时候,注意先预测结果,设计表格,再实验。
实验时,小组长组织分工,材料仪器的分配和管理。
组员间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报告本组的实验现象及推测结果。
教师针对每一个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知识点。
最后,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要求学生课后讨论,1.糖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糖的重要作用和性质。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一些关于糖类的资料,拓宽视野。
2.生活中同学们一定有这样的经验:青苹果比较酸,熟苹果又香又甜。
请根据所学糖类的知识设计简单的实验测定青苹果和熟苹果中所含糖分的差异。
接下来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主要是以下几点。
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完整性”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侧重科学方法教育。
注重培养自疑自析的能力,“教为了不教”。
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管理调控课堂,及时有效的处理小意外。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试剂用量的差异,影响对实验结果的推断。
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时的安排矛盾。
实验时间过长而知识传授的时间不够。
这些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
篇三:糖类油脂说课稿《糖类油脂》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糖类油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做一说明: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一节转折课,从熟悉的无机化学过渡到有机化学。
本节中涉及的淀粉、油脂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
(一)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中,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糖类、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和体会化学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的存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食品营养的关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二)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1.淀粉的检验。
2.淀粉、油脂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
二、说教法: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会话”,自己得出结论。
除此以外,还采用了多媒体助学,以此来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学法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通过下列教学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本节课的知识点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糖类的学习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当我们走进医院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课件展示打点滴的图片。
然后指出: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葡萄糖溶液。
通过你的预习,你知道葡萄糖属于那类营养素吗?由此引出糖类的定义。
然后教师设问:葡萄糖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讨论回答: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