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周作人散文

合集下载

浅谈《初恋》

浅谈《初恋》

浅谈《初恋》初恋是什么?可能现在我们第一反应是第一个交往的人。

其实真正的初恋是,人的爱情萌发的最初部分,也可以说是人第一次尝到"情"的滋味,不一定是真正的爱情。

周作人在《初恋》一文中,就描写过他的初恋,懵懵懂懂,青涩而美丽,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初恋”。

《初恋》是周作人《夏夜梦》中的一篇,最初面世于“副刊的开山祖师”孙伏园主编的《晨报副镌》(1922年9月1日)上。

周作人的早期散文中,《初恋》不能算最出色、最有名的,比之《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等篇,该篇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

然而,它却是看过了即不能忘记的一篇。

《初恋》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给人平平淡淡的感觉,仿佛在叙述他人的故事,但里头所写的男孩第一次恋慕异性的感觉实在准确极了,会使不少读者想到了自己类似的经验。

《初恋》里的杨三姑娘外貌算不得美丽,“仿佛是一个尖面庞,乌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

”却能够调动起正处于青春期的“我”的全部情感:纯洁的情意和心灵的感动。

三姑娘脱凡超俗,可以不顾及大人们的是非恩怨,搭讪宋姨太太后随即走来,看“我”映写陆润庠的字帖。

与大人们的势利、刻薄、浮华的“毡裘气”相反,三姑娘的行为更显出人间真情,尤其是她怀抱着猫的样子更使人怜爱。

然而她的纯真,却未能使她免于宋姨太太之类人的诅咒,而后最终早殇于霍乱。

这样的女孩子的一生,实在是在平凡不过的。

作者的本意,似乎也不在于写出她命运,兴发人生无常的叹惋,寄托一点人道主义的同情;而只是借她的存在,来追忆一段少年心事。

虽然“我”知道自己是“丑小鸭”,但还是会在她面前表现出振作与欣喜。

回想我们小时候,便深觉感同身受,那种懵懵懂懂,不求目的,就是简单地开心并乐意见到的欣喜。

细腻的心理描写,没有粉饰,却把少年之间单纯委婉的爱慕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后的“英雄救美”的心声,更是锦上添花,多了含蓄的真挚,让人动容。

在那个宋姨太太一类人中,杨三姑娘俨然微拂的春风,融出条条雪道,如仙女般立于凡尘,温馨而优雅,烤暖了处于困苦与冷眼中的人心,难怪周作人不惜使用了两个“第一”热烈地剖陈衷肠:“在我的性的生活里总是第一个人,使我于自己以外感到对于别人的爱着,引起我没有明了的性的概念的对于异性的恋慕的第一个人了。

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3篇_读后感作文_

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3篇_读后感作文_

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3篇周作人初恋读后感1我们时常为自己还能够热情拥抱青春年华而暗自庆幸,然而对于处在这个时期让我们颤动,心跳,兴奋不已的爱情,仿佛不能抓住它的真谛,读了周作人先生的《初恋》我或许读懂了他一点,以及对于爱情有了些许更为深刻的感悟。

在傅老师的中国现代散文研究课上,我对周作人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大多数人应该都为周作人在文学上主张散文个性化而显示出深深的敬意,因为他为散文的个性发展不仅提出了理论,而且自己就是一个脚踏实地的践行者。

他一直用自己的笔在与千千万万个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他的深挚的情感,独到的见解与感悟全部都用最平常,甚至“俗不可耐”的词语表达,没有钱钟书《围城》中精辟的比喻和戏谑的调侃,也没有郭沫若《凤凰涅槃》中的热烈奔放的激情与火花,他用文字的水滴汇聚出一股涓涓溪流,读者只要轻轻尝一口,心田立刻就会得到滋润,有种莫名的,无法言表的感动。

在作品《初恋》中,周作人写自己初恋的姑娘,没有用太多的优美的辞藻来点缀他心仪的姑娘,甚至“也不曾看过她的容貌与姿态”但作者却明白三姑娘是单纯的,善良的,热情的,于是他用最常见的人情世故淡淡几笔做了一个对比,就让我们明白三姑娘在作者眼中是特别的,文中写道“宋姨太太和远邻的羊肉店石家的媳妇虽然很说得来,与姚宅的老妇却感情很坏,彼此都不交口,但是三姑娘并不管这些,仍旧推进门来游嬉。

”同样,周作人在写自己对三姑娘的感觉时,仿佛是在等令自己心潮澎湃的情感冷却之后,向一个知己在说说生活,拉拉家常中娓娓道来一样,没有任何激动之情,仍旧让他那个性的溪水在流淌着,淌进每一个读者的情感深处,文中写到“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十三岁罢。

”“我不很明白做婊子这些是什么事情,但当时听了心里想到:‘她如果真流落做了婊子,我必定去救她出来。

’”以及末段“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到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

”作者惜墨如金,了了几笔,却让我们感到了她至深的初恋,要不他不会那么清晰地记住当年自己十四岁,也许在作者今后的人生的很多时候,他都会回忆十四岁那单纯的萌动;要不他也不会有奋不顾身的救她的冲动,更不会在听到一个人死于霍乱而去想象那悲惨的死相,因为如果三姑娘不能牵绕作者的心,作者就不会联想太多,只会一听而过而已;另外,正因为有现在的心里的大石头放下的感觉才能让读者体会到,这么多年虽然作者辗转异地,但心中是多么牵挂一个人,而且分量还如大石头般沉重 ......这样朴素的家常话语却又那么真切,深刻。

周作人作品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作品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乌篷船 周作人:苦雨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谈酒 周作人:鸟声 周作人:两株树 周作人:喝茶 周作人:初恋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 周作人:谈策论 周作人:梦想之一 周作人:谈养鸟 周作人:金鱼 周作人:苍蝇 周作人:虱子 周作人:苋菜梗 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周作人:村里的戏班子 周作人:日本的衣食住

周作人作品 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谈油炸鬼 周作人:北平的春天 周作人:关于雷公 周作人:结缘豆 周作人:卖糖 周作人:雨的感想 周作人:不倒翁 周作人:窝窝头的历史 周作人:羊肝饼 周作人:水乡怀旧 周作人:麟凤龟龙 周作人:猫打架 周作人:关于苦茶 周作人:买墨小记 周作人:吃茶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 周作人:骨董小记

《初恋》读后感

《初恋》读后感

《初恋》读后感少年初恋的悸动、思念、美妙、香甜,与破灭时的惊诧、恐慌、混乱与苦痛,都被作者用细腻的语言、美妙的比喻,一点点真实地加以展示。

读者能跟随他的语言,心情一起起伏、悸动。

或许初恋的滋味永远都像六月的草莓那样香甜、无暇、青涩而美妙。

即使在这个有悖伦理的故事里,即使在面对俘获了自己心爱女人的心的人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这样残酷的命题时,都没有让人在书中读出一丝扭曲、残酷的意味。

作者在知道了事情的真想之后,有过混乱与迷惘,而更多的是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双方。

在他眼中,他的父亲一直是那样英俊潇洒、富有魅力,他一直想要亲近却又一直做不到。

父亲会用他惯有的温柔态度,把他隔开在合适的距离上,因而这样的父亲多少还带有些许神秘感。

也许他觉得齐娜依达为他倾倒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他的心中没有怨恨、咒骂,一开始的诧异之后就是试着去理解,直到最后带着赎罪意味的祝福。

全书的文笔与基调一直都带着青涩的美丽与淡淡忧伤,来描写这个不伦的故事,充满着初恋的悸动与迷惘。

爱情所带来的幸福与痛苦、激发与毁灭的力量是相依相随的,并且是同样致命的。

当你沉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时,爱情所带来的苦痛、伤害甚至毁灭性的力量,就如狼群一般潜伏在你四周,随时会扑上来将你撕碎。

齐娜依达凭借自己的美貌、聪慧与风情,将各种男人玩弄于鼓掌之间。

当众人都为她痴狂、苦痛时,她却无比享受着被男人们追逐、宠爱、相互调笑的过程。

她是男人们的“女王”,而男人们乐于围着她打转,各司其职、毕恭毕敬地敬仰、侍奉着他们的“女王”。

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她给每个人都戴上如同魔咒般的枷锁,让人不能再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

她说她爱着他们每个人,需要每个人,也许只是家庭的贫苦与不幸,让她无比迷恋这种众星捧月的宠爱感觉。

而当她真的品尝到爱情的滋味时,苦恼也随之而来。

她爱上了少年的父亲,一个不该爱的人,这是一段注定无结果的爱恋,但她却深潜其中无法自拔,尝尽了爱情的甜美与苦涩,也在爱中变得越来越忧郁而卑微。

10现当代文学填空 选择 名词解释

10现当代文学填空 选择 名词解释

复习说明:梳理文学史,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文学思潮(现象);熟悉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一、填空和选择1.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的《新青年》,主编是陈独秀。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革命的理论主张。

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2.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3.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在全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下,由左翼作家周扬、郭沫若等提出了“国防文学”口号,胡风、冯雪峰为补救其不足,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的时间是1930年,1936年初自动解散。

5.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次年的公开发表是抗战文艺运动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解放区文学运动的发展标志。

6.在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后改名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7.鲁迅、郁达夫、巴金、茅盾、冰心、艾青、老舍、曹禺等作家的原名、最常用的笔名和代表作,及他们对中国新文学发展贡献。

12岁进三味书屋改为豫才,1898年以“百年树人”之意取学名周树人。

38 岁时发表《狂人日记》用“鲁迅”为笔名。

代表作:3个短篇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1本散文诗集:《野草》1本散文集:《朝花夕拾》16本杂文:《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1本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 :《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发展贡献: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1、进化论思想2、个性主义思想3、关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见解发展贡献: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周作人优秀散文(精选5篇)

周作人优秀散文(精选5篇)

周作人优秀散文周作人优秀散文(精选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

“形散而神不散”。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周作人优秀散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苦雨斋序跋文。

上下两辑自序代序。

前后几编一收再收。

上是叙由来,道新感。

下是读后感,还文债。

前是旧序文,新集合。

后是老跋篇,重聚首。

翻译编纂就首说明原本。

散篇议论当时道清感情。

废名小说作序专业户。

平伯散文解说批评家。

集此一通旧话性情毕露无余。

看此一卷序跋嗔怪错过妙文。

2谈龙集。

文艺篇什,自己性情,批评议论兼愿想。

西洋东倭,小诗俳句,移译误译有胜无。

主观自我原批评真谛,解读注脚是翻译心态。

悼祭西哲百年,是艺苑援引;序言故国新篡,是文学探究。

废名小说,平伯散文,是自家最爱。

两性神话,歌谣民歌,是文士实绩。

作文切莫忘个性,批评定要记诚谦3周作人书信。

山中养疴,车内闲时,奉达好友一扎;副刊邀稿,小报私谈,但去争辩一封。

近身实见,偶思妙想,愿与良朋知道;劝诫条陈,古国新事,自家头脑所得。

称兄一句,私事但道不妨;援君一声,故旧聊于新知。

伏园兄去京走沙漠,废名兄修道隐山中。

子容君乡有乌篷船,某某君文无蔷薇社4知堂文集。

四知天地你我,两知当字悬砣。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知也。

人生天地间,往来你我中。

乱世活命,卖文且生。

汲汲于新道德,愤愤于旧习性,逝者斯世;口耳间四寸,言行里春秋。

茶酒菜蔬,摘句偷词。

茫茫然大国民,锵锵然小兵卒。

存乎当年。

人活一世,稻粱谋;国生万民,垂永祚。

5自己的园地,苦茶随笔。

周作人,生活在民初,思想在明末。

他拥有的特点,属于一些率性而为的真人。

他也汲汲于世道人心。

但大都反思过去有没有必要。

他的答案一直保留到自书退出文坛。

他只是在苦雨斋,苦竹,苦茶。

读读散书,说说闲话。

亡国,或未亡。

做的文章,大抵没有用处。

他对国人中官民认识很透彻苦雨斋序跋文。

鲁迅散文初恋读后感

鲁迅散文初恋读后感

《鲁迅散文初恋》读后感《鲁迅散文初恋》是一篇令人感慨的文章,也是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对初恋的回忆。

在这篇散文中,鲁迅以自述的方式,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初恋经历,通过对初恋的表达和思考,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在文章的开头,鲁迅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与初恋相识的情景。

在那个年代,封建礼教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而男女之间是无法自由交往的。

鲁迅对初恋的描写充满了美好的回忆,他将初恋和洁白的纸鹤联系在一起,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初恋时的纯洁和宝贵。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鲁迅逐渐揭示了初恋的残酷现实。

他与初恋相约相爱,却因为封建礼教的阻碍而被迫分离。

他们只能暗中传情,隐藏着自己的真实感受。

鲁迅对于这段初恋的描写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制度对个人感情的摧毁。

通过初恋的经历,鲁迅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封建制度对于人性的扭曲和压抑是不可容忍的,而个人的感受和追求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

鲁迅的文字直抒胸臆,对于这种不公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呼吁人们要反抗不合理的压迫。

除了对封建制度的批判,鲁迅还提出了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追求自由和真实感受的权利,不应该被禁锢在社会和道德的桎梏之中。

他的初恋经历,是他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的写照,也是他对于一个人应该有的人生态度的宣告。

通过阅读《鲁迅散文初恋》,我深切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个人自由和人性解放的追求。

他用深情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初恋的回忆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思想家和作家的独特见解和坚定立场。

同时,我也从这篇散文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封建制度使得个人的感情和追求受到了限制,而这种限制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困惑。

鲁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观察,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揭示,引起了我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深思。

《鲁迅散文初恋》是一篇思想深刻、感人至深的文章,它让我意识到了封建制度对人性和个人权利的摧残。

三年级作文小说:“初恋”

三年级作文小说:“初恋”

三年级作文小说:“初恋”
读过了周作人的《初恋》,让我想起了她,以及当时那段蒙胧的“感情”。

――题记
是从很小就开始注意她的,当时也就是小学二年级吧,因为很想和她说话什么的。

不过这只是单相思罢了,她崇拜的是另一个男生……
转折是小学五年级时,一次我们共同参加绘画比赛,赛后,她把一张画纸给我,上面有几个字和一幅图,“赠班长**(我当时是班长)”说实话,当时真是太兴奋了,我也回赠了她一张,回家路上,就别提了,除了高兴,没有别的了。

小学毕业时,我们本来说是去同一个中学的,由于我的一些原因,我们分开了,旧这样,没有再见面,中学里,由于学习太紧,我们没有联系,就在我对她的记忆逐渐要模糊时,她来信了,我真的很感动,也很后悔,为什么我没有这么做呢?我很薄情吗?信中,她写了对我的思念,我又何尝不是呢?很快,我回了信。

焦急的等待中,她的第二封信来了,随后是第三封,第四封,……我们。

散文作文五篇

散文作文五篇

散文作文五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整理的散文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散文作文篇1活在民国年代,战火纷飞中一不留神,小说中血肉横飞的情节就会在自己身上上演。

谈起那时文人的为人处世,虽说的确需要积极面对与投身变革,但在某些时节沉郁淡泊些或许能活得相对“轻松”和“舒坦”些。

这是我读罢《周作人早期散文选》的第一感受。

说起文才笔法,周作人未必逊于其兄鲁迅,甚至某些方面有所超越,却因对事物看得极为透彻的眼光以及生来易于烦躁激动的性格,字里行间总是透出一股独特的幽怨郁愤之气。

其实他也曾做过鲁迅那样斗士般的文人,以满腔热忱毫不留情地一次次直戳时代、社会或人民的痛处,为的是大众听到这些呼喊与击打能有所反应、想法甚至行动。

而从这本书中,我恰好看出他蕴含着的或激愤或淡然的复杂情感。

从头读过,通篇带着闲寂恢诡的日式幽默与变革时代的批判思想,彼此从思想上似乎是对立的,读来却顺理成章。

倘若排除时代与社会因素,饮茶听雨、尝鲜品酒、谈鬼说蝇,不经意间天南海北的零七碎八已经被周作人摹了个遍。

以掩藏于温吞之下的犀利目光扫视着埋藏在家常里短中的风花雪月,然后将其转换成袅袅婷婷的文字,宛若一叶随波荡漾的小舟,不紧不慢地掠过一处处山川草木,总要在某处有所停留,幽雅地打个怜惜而玩味的转儿,待吸够了香气、尝遍了滋味再悄然前行,于不经意回眸间又在某处风景留下一道浅而雅的痕。

这恐怕正是周作人前期的闲适杂感散文风格受到诸多好评的原因所在。

从《初恋》中对“她”的“淡淡的一种恋慕”,到《喝茶》中“瓦屋纸窗下、可抵十年陈梦”的“清泉绿茶”;从《乌篷船》中充满旧江南风趣情味的明瓦乌篷船,到《谈酒》中感到喝酒之时“怀着‘杞天之虑’,生恐强硬的礼教反动之后将引起颓废的风气”,无不以怜惜品味的态度、丰润雍容的京派笔法雕琢着每一个本不腴润的平凡物事,从中提炼出庸人体会不到的不平凡来。

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

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

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初恋是拿来怀念的,不是占有,因怀念而美好,因得不到而加倍怀念,而周作人笔下的初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希望您喜欢!周作人散文初恋读后感篇一在很多场合,总有朋友之间互相询问初恋的细节,而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以为第一次正式地交男女朋友才称作初恋,直到我读到了它,周作人的《初恋》。

《初恋》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内容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地方,但当我看到最后一句:“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便一下子被吊起了兴趣,他竟能这么冷酷?据我个人所知,《初恋》并不是周作人最富盛名的篇章,但它却有着令人过目难忘的魅力。

明明应该悲伤,却为什么又像石头放下了呢?我赶紧细细地又读了几遍,生怕是自己看漏了些关键的句子。

文章仍旧是那篇文章,好似懂了点,可要想到那一点上却又什么都想不出。

开头的“那时”将我们带回到了作者十三四岁尘封的年纪。

讲了宋姨太太,讲了石家媳妇儿,讲了姚家老妇,最后终于讲到了女主人公,三姑娘。

三姑娘并不是畏畏缩缩的小女孩儿,她不管两家的冰冷关系,会抱着一只大猫看“我”练字。

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少年闰土,也许她也只是趁了童真无知的年纪才这么潇洒,若不是害了霍乱,还不知成什么样子了。

就是这样一个三姑娘,“我”爱上了她。

不曾讲过一句话,甚至连样子都没有仔细看过,在我们现在看来还真有些荒.唐可笑。

就是这样一个不知什么模样的三姑娘,却“为她的光辉所掩”,使得“我”感到亲切,又无所谓她的模样,一个劲的只知道爱慕着她。

虽然“我”知道自己是“丑小鸭”,但还是会在她面前表现出振作与欣喜。

回想我们小时候,便深觉感同身受,那种懵懵懂懂,不求目的,就是简单地开心并乐意见到的欣喜。

细腻的心理描写,没有粉饰,却把少年之间单纯委婉的爱慕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后的“英雄救美”的心声,更是锦上添花,多了含蓄的真挚,让人动容。

最后一部分,“我”和三姑娘分开半年后,得知她死于霍乱,心里不快,却又如大石落地般觉得妥帖。

少年心事最堪怀——周作人《初恋》赏析

少年心事最堪怀——周作人《初恋》赏析

少年心事最堪怀——周作人《初恋》赏析周作人的早期散文中,《初恋》不能算最出色、最有名的,比之《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诸篇,该篇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

然而,它却是看过了即不能忘记的一篇。

为什么不能忘记呢?记得第一次读它时,产生了两种感觉。

一是有点嗤笑的意思:这也叫初恋?二是有点佩服的意思,里头所写的男孩第一次恋慕异性的感觉实在准确极了,也许会使不少读者想到了自己类似的经验。

周作人的散文向来以学问取胜,被誉为学者型散文,是较少作人物素描的,但这篇《初恋》所写的阿三姑娘和我,却是笔墨清简而传神的人物素描。

阿三其人,似乎是很豁朗而活泼的。

虽然宋姨太太和姚宅的老妇彼此都不交口,但作为姚家干女儿的阿三却“并不管这些事,仍旧推进门来游嬉”。

从她总抱着猫来看“我”写字的情景看,这个平民家的姑娘对于读书写字蛮有兴趣,或者竟是内心企羡的吧?然而她的纯真,却未能使她免于宋姨太太之类人的恶咒。

而后终早殇于霍乱。

这样的女孩子的一生,实在是再平淡不过的。

作者的本意,似乎也不在于写出她的命运,兴发人生无常的叹惋,寄托一点人道主义的同情;而只是借她的存在,来追忆一段少年心事。

所以不必对这幅人物素描的过于简素表示遗憾。

但阿三又毕竟是引发这一段少年心事的由头。

她的素描影像不是可有可无的。

作者的笔基,始终赌近着她在缓缓游动。

周作人散文读书心得(三)

周作人散文读书心得(三)

周作人散文读书心得(三)周作人的散文是哀士的倾向,是情趣的,是常识的,他的文章比起鲁迅的要含蓄。

“鲁迅是政治的文人,周作人是文人的文人。

”晨风继续着思绪的旅程,漂浮过被日月洗礼过的书桌,留下的是斑斑记忆。

《初恋》淡淡的忧郁的美好的,周作人将初恋的微妙情愫滑过笔尖跃然纸上,娓娓到来,使人们在淡淡的爱恋中感受真诚,在最后以悲剧而告终,那一字“仿佛”揪动了人心与人性,那是震撼人心及人性的力量,好象这一切已结束,却是成为了一生的回忆与痛,初恋是美好的,初恋的美好是在于她是单纯的,是人性最纯真的一面,就好比周作人人的文学,纯粹而真实。

相对于爱情,周作人在亲情上的感情却是热烈的多,他自认是情热很少的人,比较理性的人,但在《若子的病》中体现的那份父爱却是真切感人的,这篇文章与他的文风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周作人整体的散文风格是平和、冲淡的,犹如他的为人。

他作品平静下的火热但却是不会喷发的。

在教育孩子方面鲁迅是一位溺爱主义者,不比弟弟周作人在教育上通达,周作人教育孩子重在给孩子一定自由,有自我观点。

但是若子生来就是多病的,周作人也是寄予对这个女儿的一份愧疚,于是更加的疼爱这个孩子。

与同伴社会的矛盾,与兄弟的矛盾,使周作人从公共生活中退回家庭,这些交叉,人生苍凉、颠簸,让他系起了对孩子的感情,也是一种亲情的慰藉,弥补内心的感情,宣泄内心的感情。

家庭、社会、个人内心深处,使周作人改变。

文章是以一大段景色描写告终,不常写景色的周作人写了如此一大段优美之景,暗含了家庭事故后他的那份释然欢娱之情,此情此景说是“景语”不如说是“情语”更为贴切。

那是份多么有分量的爱啊!让我们忘却周作人的是非功过吧!只求那份悠然、清淡、恬静!是新泡的一壶香茗,浮——漂浮,转——旋转,沉——沉淀,静——沉静,那份千丝万缕的纠结,层层叠叠,叠出那份苦涩,那份浓郁,那份深厚,那份沉郁。

品茶是享受,到了人生尽头它还是一份体味,是回味,是余香。

你了解他吗?你体会到了吗?慢慢感悟吧!晨风旋转出那段舞曲,转走了那层积郁的尘埃,转走了暗淡的思绪,转走的是那份不为人知的感伤,他悄然跃过书本浮现出一行字“日本是中国永远的死敌”即而滑落飘入香茗中浮起阵阵涟漪,不知从哪里一滴小水珠悠然、坚定的滴入了香茗的中央,沉淀,安静!。

周作人:初恋

周作人:初恋

周作人:初恋周做人:始恋这时尔十四岁,她约莫是十三岁罢。

尔随着祖女的妾宋姨太太寄寓正在杭州的花牌坊,间壁住着一野姚姓,她即是这野的父儿。

伊原姓杨,住正在浑波门头,约莫果为止三,人野皆称她做三密斯。

姚野嫩佳耦出有子父,就认她作湿父儿,一个月面有两十多地住正在他们野面,宋姨太太战近邻的羊肉店石野的媳夫虽然很说失去,取姚宅的嫩夫却情感很坏,彼此皆没有交心,然而三密斯其实不管那些事,如故促进门去游嬉。

她大致先到楼下来,异宋姨太太搭赸一归,随后走高楼去,站正在尔异佣人阮降专用的一弛板桌阁下,抱驰名鸣“三花”的一只年夜猫,看尔映写陆润痒的木刻的字帖。

尔未曾战她谈过一句话,也未曾认真的看过她的相貌取姿势。

约莫尔正在这时曾经颇为远视,然而另有一层缘故,虽然非认识的对付她颇为感触亲热,一壁却彷佛为她的光芒所掩,谢没有起眼去来打量她了。

正在此刻追念起去,好像是一个尖面容,黑眼睛,肥大身体,并且有尖小的手的奼女,并无甚么殊胜之处,但正在尔的性的糊口面老是第一小我私家,使尔于本人之外感触对付他人的爱着,惹起尔出有亮1的性的观点的对付同性的爱戴的第一小我私家了。

尔正在这时分固然是“丑小鸭”,本人也是知叙的,然而末没有以此而减灭尔的殷勤。

每一遇她抱着猫去看尔字,尔就没有盲目的抖擞起去,用了平时所无的勤奋来映写,感着一种无所企求迷受的怒乐。

其实不答她能否爱尔,或者也借没有知叙本人是爱着她,总之对付她的存正在感触亲热怒悦,而且愿为她有所全力,那是其时切实的表情,也是她所给尔的赐物了。

正在她是怎么不克不及知叙,本人的情绪约莫只是浓浓的一种爱戴,初末出有念到男父佳耦的答习题。

有一地早晨,宋姨年夜年夜突然又揭晓对付姚姓的憎恶,已了说叙,“阿三这小工具,也没有是孬工具,未来总要流落到拱辰桥来作婊子的。

”尔没有很大白作婊子那些是甚么工作,但其时听了口面念叙,“她若是实是流落作了婊子,尔肯定来救她没去。

”泰半年的时光那样的生产已往了。

到了七八月面果为母亲熟病,尔就分开杭州归野来了。

周作人:初恋

周作人:初恋

周作人:初恋周作人:初恋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是十三岁罢。

我跟着祖父的妾宋姨太太寄寓在杭州的花牌楼,间壁住着一家姚姓,她便是那家的女儿。

伊本姓杨,住在清波门头,大约因为行三,人家都称她作三姑娘。

姚家老夫妇没有子女,便认她做干女儿,一个月里有二十多天住在他们家里,宋姨太太和远邻的羊肉店石家的媳妇虽然很说得来,与姚宅的老妇却感情很坏,彼此都不交口,但是三姑娘并不管这些事,仍旧推进门来游嬉。

她大抵先到楼上去,同宋姨太太搭讪一回,随后走下楼来,站在我同仆人阮升公用的一张板桌旁边,抱着名叫“三花”的一只大猫,看我映写陆润痒的木刻的字帖。

我不曾和她谈过一句话,也不曾仔细的看过她的面貌与姿态。

大约我在那时已经很是近视,但是还有一层缘故,虽然非意识的对于她很是感到亲近,一面却似乎为她的光辉所掩,开不起眼来去端详她了。

在此刻回想起来,仿佛是一个尖面庞,乌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但在我的性的生活里总是第一个人,使我于自己以外感到对于别人的爱着,引起我没有明1的性的概念的对于异性的恋慕的第一个人了。

我在那时候当然是“丑小鸭”,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终不以此而减灭我的热情。

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字,我便不自觉的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希求迷蒙的喜乐。

并不问她是否爱我,或者也还不知道自己是爱着她,总之对于她的存在感到亲近喜悦,并且愿为她有所尽力,这是当时实在的心情,也是她所给我的赐物了。

在她是怎样不能知道,自己的情绪大约只是淡淡的一种恋慕,始终没有想到男女夫妇的问题。

有一天晚上,宋姨大大忽然又发表对于姚姓的憎恨,未了说道,“阿三那小东西,也不是好东西,将来总要流落到拱辰桥去做婊子的。

”我不很明白做婊子这些是什么事情,但当时听了心里想道,“她如果真()是流落做了婊子,我必定去救她出来。

”大半年的光阴这样的消费过去了。

到了七八月里因为母亲生病,我便离开杭州回家去了。

一个月以后,阮升告假回去,顺便到我家里,说起花牌楼的事情,说道,“杨家的三姑娘患霍乱死了。

周作人的初恋散文

周作人的初恋散文

周作人的初恋散文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他的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优雅。

关于周作人的初恋散文,可能指的是他的《初恋》,这篇散文回忆了他少年时代的一段纯真感情,文字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以下是《初恋》的节选:
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是十三岁罢。

我跟着她去,叫她“密斯”,她叫我“先生”——这是我只在外国小说里读到过的称呼。

我们两人并不说话,只是跟着她走。

她家住在那村里的中腰,门前有一口大井,上面盖着一个木盖,我们走到那里,她就推开木盖,拉着我的手,一同向井里望。

我看见水中的青天,我看见水中的她,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喜乐的光从两眼里射出来。

我只觉得心里什么地方被触着了,只是想笑,只是笑,不知什么缘故。

怀念的清纯——周作人《初恋》赏析

怀念的清纯——周作人《初恋》赏析

怀念的清纯——周作人《初恋》赏析
《初恋》是中国作家周作人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他对初恋的深切怀念和对纯真爱情的追忆。

这篇散文通过周作人对自己初恋的回忆,展现了他心中那段纯真而美好的青春岁月。

散文以作者在小学时和一位同班同学的初恋故事为主线,通过回忆和描写,展现了青春期少年的单纯、纯真和对爱情的向往。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恋的种种情景,让读者仿佛回到了那个美好而纯净的时光。

散文中的语言简练而流畅,情感真挚而深沉。

作者用朴素的文字表达了对初恋的思念和对纯真爱情的珍视。

他通过描写初恋时的悸动、等待、眷恋,展示了那种青春时期特有的激情和纯真,使人不禁怀念起自己的初恋经历。

这篇散文带给人一种温暖而美好的感觉,让人沉浸在对青春和纯真的怀念中。

它不仅是对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所有人纯真爱情的共鸣。

通过这篇散文,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初恋的真挚感情,同时也让人反思自己对纯真爱情的珍视和怀念。

总之,《初恋》是一篇怀念纯真爱情的散文,通过作者对自己初恋的回忆和感慨,展现了那段美好而纯净的青春岁月。

它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青春和爱情的美好,也让人怀念起自己曾经的初恋经历。

《初恋》

《初恋》
——《知堂杂诗抄·丙戌丁亥杂诗·花牌楼》
三、比较阅读
高楼
周作人 那高楼上的半年, 她给我的多少烦恼。 只如无心的春风, 吹过一棵青青的小草, 她飘然的过去了, 却吹开了我的花朵。 我不怨她的无情, 长怀抱着她那神秘的痴笑。
她们 周作人
我有过三个恋人,
养活在我的心窝里,
虽然她们都不知道。 三个恋人的她却还是健在。
“并不问她是否爱我,或者也还不知道自己
是爱着她,总之对于她的存在感到亲近喜悦, 并且愿为她有所尽力,这是当时实在的心情, 也是她所给我的赐物了。在她是怎样不能知道, 自己的情绪大约只是淡淡的一种恋慕,始终没 有想到男女夫妇的问题。”
文中一系列否定词和模糊的副词的运用,正 体现了作者处理情感的冷静和压抑。当然,这 种冷静和压抑不完全是少年周作人的,而是渗 透了中年周作人的种种人生体验。
《初恋》导读
一、关于作者 周作人(1885.1.16~1967.5.6),浙江绍
兴人。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 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 知堂、药堂等。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 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 者,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 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 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 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曾经担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1939年沦为汉 奸。抗战胜利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949年被特 赦。之后重新开始写作工作。
“在此刻回想起来,仿佛是一个尖面庞,乌 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 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但是在我的性的生 活里总是第一个人,使我于自己以外感到对 于别人的爱着,引起我没有明了的性之概念 的,对于异性的恋慕的第一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是十三岁罢。

我跟着祖父的妾宋姨太太寄寓在杭州的花牌楼,间壁住着一家姚姓,她便是那家的女儿。

伊本姓杨,住在清波门头,大约因为行三,人家都称她作三姑娘。

姚家老夫妇没有子女,便认她做干女儿,一个月里有二十多天住在他们家里,宋姨太太和远邻的羊肉店石家的媳妇虽然很说得来,与姚宅的老妇却感情很坏,彼此都不交口,但是三姑娘并不管这些事,仍旧推进门来游嬉。

她大抵先到楼上去,同宋姨太太搭起一回,随后走下楼来,站在我同仆人阮升公用的一张板棹旁边,抱着名叫“三花”的一只大猫,看我映写陆润庠的木刻的字帖。

我不曾和她谈过一句话,也不曾仔细的看过她的面貌与姿态。

大约我在那时已经很是近视,但是还有一层缘故,虽然非意识的对于她很是感到亲近,一面却似乎为她的光辉所掩,开不起眼来去端详她了。

在此刻回想起来,仿佛是一个尖面庞,乌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但在我的性的生活里总是第一个人,使我于自己以外感到对于别人的爱着,引起我没有明了的性的概念的对于异性的恋慕的第一个人了。

我在那时候当然是“丑小鸭”,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终不以此而减灭我的热情。

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我便不自觉的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希求的迷的喜乐。

并不问她是否爱我,或者也还不知道自己是爱着她。

总之对于她的存在感到亲近喜悦,并且愿为她有所尽力,这是当时实在的心情,也是她所给我的赐物了。

在她是怎样不能知道,自己的情绪大约只是淡淡的一种恋慕,始终没有想到男女夫妇的问题。

有一天晚上,宋姨太太忽然又发表对于姚姓的憎恨,末了说道,
“阿三那小东西,也不是好东西,将来总要流落到拱辰桥去做婊子的。


我不很明白做婊子这些是什么事情,但当时听了心里想道,
“她如果真是流落做了婊子,我必定去救她出来。


大半年的光阴这样的消费过去了。

到了七八月里因为母亲生病,我便离开杭州回家去了。

一个月以后,阮升告假回去,顺便到我家里,说起花牌楼的事情,说道,“杨家的三姑娘患霍乱死了。


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像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