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阅读复习五概括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

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作者只是 以旁观者的身份,以兵家的眼光论项羽的成败,并设想项 羽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东山再起,这是为项羽 负气自刎而惋惜。 2. 悲吟古人际遇,暗伤己之情怀
要么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要么类比古人,寄托 伤感或哀思。如李商隐的《贾生》,是典型的借古伤己, 作者借贾谊的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读懂诗歌] 秋日的一天,我因长久喜爱街西悠闲 的风景,来到窦员外新居之处而喜笑颜开。清光 门外,有一溪渠水环绕着院子,从墙头望出去,可以 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院子里种植着几棵碧绿 的松树,晚上可以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院子里 还栽种了很多芍药,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赏芍药花 开满园的美丽景色。不要说室内文书堆积案头, 我在此和你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分为四类: 1. 相濡以沫的深厚之情
要么表现夫妻相濡以沫的生活,要么表现夫妻别离后的真挚思 念,要么表现对戍边丈夫的怀念与忧虑,要么表现夫妻间至死不渝 的爱情。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 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滞留在有着崇山 峻岭的巴蜀地区,在秋雨淅沥的夜里,作客异乡的诗人读着妻子询 问归期的书信,陷入了沉思。他憧憬着夫妻秉烛对坐,互诉别后相 思的温馨时刻,表现出二人的伉俪情深。
(三)羁旅诗 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
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他们 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此触发灵感,写 下的诗篇就叫作羁旅诗。
其思想感情大致有三类: 1. 天涯漂泊的思乡之情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书写漂泊无定的孤苦。借旅 途所观、所闻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 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抒写羁旅途中淡淡的愁 思。客愁本来存在于诗人心中,当日落黄昏、江岸烟霭 迷离时,思乡的感情更切。后两句写景绝妙,平野空旷,远 树好像反比天高;江水澄清,水中月影更加分明,与旅人也 更加亲近。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同时又有了些许的慰藉
要么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要么类比古人,寄托 伤感或哀思。如李商隐的《贾生》,是典型的借古伤己, 作者借贾谊的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读懂诗歌] 秋日的一天,我因长久喜爱街西悠闲 的风景,来到窦员外新居之处而喜笑颜开。清光 门外,有一溪渠水环绕着院子,从墙头望出去,可以 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院子里种植着几棵碧绿 的松树,晚上可以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院子里 还栽种了很多芍药,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赏芍药花 开满园的美丽景色。不要说室内文书堆积案头, 我在此和你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分为四类: 1. 相濡以沫的深厚之情
要么表现夫妻相濡以沫的生活,要么表现夫妻别离后的真挚思 念,要么表现对戍边丈夫的怀念与忧虑,要么表现夫妻间至死不渝 的爱情。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 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滞留在有着崇山 峻岭的巴蜀地区,在秋雨淅沥的夜里,作客异乡的诗人读着妻子询 问归期的书信,陷入了沉思。他憧憬着夫妻秉烛对坐,互诉别后相 思的温馨时刻,表现出二人的伉俪情深。
(三)羁旅诗 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
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他们 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此触发灵感,写 下的诗篇就叫作羁旅诗。
其思想感情大致有三类: 1. 天涯漂泊的思乡之情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书写漂泊无定的孤苦。借旅 途所观、所闻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 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抒写羁旅途中淡淡的愁 思。客愁本来存在于诗人心中,当日落黄昏、江岸烟霭 迷离时,思乡的感情更切。后两句写景绝妙,平野空旷,远 树好像反比天高;江水澄清,水中月影更加分明,与旅人也 更加亲近。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同时又有了些许的慰藉
《诗歌鉴赏思想内容》PPT课件

❖ 3.同情人民的疾苦
❖ 如:杜 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卖炭翁》
❖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如:杜 甫《登楼》:
❖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 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 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 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 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
❖ 例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如 梦 令
❖ 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
❖
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
❖
应是绿肥红瘦。
❖ 问: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 答:惜花,惜春,青春易逝的伤感,对一切美好 事物遭摧残的痛惜。
❖ 方法小结:3.依据形象。
❖ 例6.下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如:苏 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 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 如:杜 甫《兵车行》
❖ ⑺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如:屈 原《涉江》
❖3.思乡怀人
❖ ⑴羁旅愁思
❖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例7.(导学案P.77)
❖ 如:杜 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卖炭翁》
❖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如:杜 甫《登楼》:
❖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 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 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 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 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
❖ 例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如 梦 令
❖ 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
❖
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
❖
应是绿肥红瘦。
❖ 问: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 答:惜花,惜春,青春易逝的伤感,对一切美好 事物遭摧残的痛惜。
❖ 方法小结:3.依据形象。
❖ 例6.下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如:苏 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 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 如:杜 甫《兵车行》
❖ ⑺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如:屈 原《涉江》
❖3.思乡怀人
❖ ⑴羁旅愁思
❖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例7.(导学案P.77)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模板PPT课件

人格的高洁清傲。
20
念天地之悠悠
[即事感怀诗的鉴赏]
21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即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事
感
1.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
怀
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期待、失望、无聊、惆怅相
诗
互交织的情绪。
2.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
的余地,请加以说明。
由对客人的等待让读者想象客人不 来的种种原因,或者由作者“闲敲棋子” 的细节描写想象作者内心的期望与失望 交织的情感。
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
5、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 梦,堪愁。……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 自流。(王安石)
5、昔盛今衰之愁;
4
6、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 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 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15
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 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 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 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 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 绪激荡。
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 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 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 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16
六.巧分类 古代诗歌内容分类 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 3、托物言志诗 4、怀古咏史诗 5、边塞征战诗 6、赠友送别诗 7、思乡怀远诗 8、山水田园诗 9、思妇闺情诗 10、论道说理诗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 有了安身之处,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 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生,一口气写下了七首诗, 此为其一。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方法指导
方法三:查序注
序注——鉴赏的灯塔,主题的指引
A.看诗前小序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 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 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九宿月建九渔德日闺王家范江忆怨维傲仲·山·孟王秋淹东浩昌思兄然龄弟
塞移下独舟秋在泊来风异烟景乡渚异为,,异日衡客暮阳,客雁愁去新无留。意。四面 边闺声中连少角每起妇逢,不佳千知节嶂愁倍里,,思春长亲日烟。凝落日妆孤上城翠闭楼。。
浊野酒遥旷一杯知天家兄低万弟树里登,,高江燕处清然,月未近勒归人无。计。羌管 悠忽悠见霜陌满遍地头插,杨茱人柳萸不色少寐,,一悔将人教军。夫白发婿征觅夫封泪侯。。
考点剖析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 诗考查的又一重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 的思想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 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这个考点,在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方法一 :审标题
标题——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
一、看标题
夜归
周密 qióng
注释: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 有了安身之处,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 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生,一口气写下了七首诗, 此为其一。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方法指导
方法三:查序注
序注——鉴赏的灯塔,主题的指引
A.看诗前小序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 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 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九宿月建九渔德日闺王家范江忆怨维傲仲·山·孟王秋淹东浩昌思兄然龄弟
塞移下独舟秋在泊来风异烟景乡渚异为,,异日衡客暮阳,客雁愁去新无留。意。四面 边闺声中连少角每起妇逢,不佳千知节嶂愁倍里,,思春长亲日烟。凝落日妆孤上城翠闭楼。。
浊野酒遥旷一杯知天家兄低万弟树里登,,高江燕处清然,月未近勒归人无。计。羌管 悠忽悠见霜陌满遍地头插,杨茱人柳萸不色少寐,,一悔将人教军。夫白发婿征觅夫封泪侯。。
考点剖析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 诗考查的又一重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 的思想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 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这个考点,在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方法一 :审标题
标题——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
一、看标题
夜归
周密 qióng
诗歌鉴赏之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课件

武夷山中
抓住 注释
【例题精析 例题精析】 例题精析
抓住题 材类型
[例2] (2010·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怀古诗) 江苏卷) 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怀古诗)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①一水:亦作“二水”。 一水:亦作“二水” 注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问: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 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 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分)
诗歌鉴赏之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灌云县第一中学 刘艳玲
【本课目标 本课目标】 本课目标
1、熟练掌握诗词中常见的有关思想 、 内容的术语; 内容的术语 2、熟练掌握思想内容鉴赏题的答题 、 步骤和解题方法, 步骤和解题方法,能够学以致 用。
【考点阐释 考点阐释】 考点阐释
2012年高考江苏卷考试说明指出诗歌鉴赏考查要点包括: ⑴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思想内容 考点解读: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所蕴含的意义, 考点解读 所创造的意境,所表现的主题,所流露的感情等。评价思想内容,就是 评价思想内容, 评价思想内容 理解诗词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 理解诗词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 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 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 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考查形式: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 考查形式 联系在一起。 1.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所谓 评价 实际上主要是指理解 所谓"评价 实际上主要是指理解. 评价"实际上主要是指理解 2.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 3.所选诗词抒发的一般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加大了思想感情类试题的考查力度。2009年至今的 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大部分都直接考查了诗歌的情感,全都采用主观题 形式进行考查,或着眼于具体诗句,或着眼于全篇。有的直接要求回答 作者情感或观点的内容,如2009年广东卷;有的直接要求回答情感变化 的过程,如2009年江苏卷;有的要求对作品的思想和作者的感情做个性 化的解读。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用)PPT课件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托物寄兴——辨物明志,把握主旨
这类诗歌往往运用比兴或象征的表现手法,借 咏某一事物表现某种主题。鉴赏这类诗歌首先 要辨析“物”的特征,揣摩议论抒情的句子,进 而明确所要表现的主旨。
骆宾王的《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如何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呢?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审视标题
诗歌的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我们理解其思想 内容的钥匙,因此,从标题入手,可以理解诗 歌的内容。
例1.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生活杂感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 、 苏轼《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昔胜今 衰的感
乌衣巷(刘禹锡) 慨
1. 抒发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2. 写出了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茂盛野 草的衰败景象。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教学课件

命题预测
1、从近两年看,在对文本情感情趣、思想价值、态 度观点的评价中,目前的试题还多从让考生在诗歌文 本中指认的层面设题,即以某个句子或整首诗表达出 了什么样的心情,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是否 赞同前人的评价等为设题形式。如 “这首诗写到了 ‘伤心’,诗人什么伤心”,这种试题的答案,一般
是指 认性、单一性的。考生从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去挖掘, 去认同,就可依诗歌内容作答。
(2)抓关键词。关键词句,尤其是抒情议论性文字往 往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 者的情感在诗词中的走向。
(3)整体把握诗意。读一首诗,如不从整体上把握其 意境,是很难深刻理解诗的含义的。古诗讲究“起、 承、转、合”,前面几句往往是为表情达意蓄势, 最后的诗句才是诗人要表达的主旨。
(4)从现象到本质。诗歌的特点之一是委婉含蓄,有
(6)从背景出发。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 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联系背景对了解作者的思想 感情和观点态度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一定要重视 诗词后所附的有关注释,这些注释,一般是交代创 作的年代、缘由、经过、背景,往往能帮助考生准 确把握全诗的思想主题。
(7)从典故解读入手。典故都有出处,因文人墨客的
5
2、掌握古诗思想情感的类型及常用术语
•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建功报国: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
抒写报国无门的悲伤
抒写山河沦丧的痛苦
慨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
慨叹理想不为人知的痛苦
2020/12/10
6
• 思乡怀人:写羁旅愁思的 写思念亲友的 写边关思乡的 写闺中怀人的
长期使用而具有固定的思想内涵。如能从典故出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分类别,明方向
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但是叙事诗 篇幅过长,不便于考核。因而考核的诗歌主要是抒情诗。
抒情诗又可以分为三种: (一)写景抒情,诗人可以先描写景物,然后借景抒 发感情;也可把自己的感情融与景中。 (二)托物言志,表面描写某一物,运用象征、比喻 手法委婉含蓄地表明诗人遭遇、心志、思想。 (三)怀古抒情,怀古诗一般借对古代人、物、事的 叙述评论来针砭时弊,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怀、抱负。 先分清类别,然后再去体会景与情、物与志、古与今 之间的关系,就能了解、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了。
作家的思想往往通过作品流露出来。例如孟浩然积极 入世的思想通过《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表露出来。
作家的思想和经历往往又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李白本 想积极入世,却又鄙弃世俗、蔑视权贵,在政治仕途受 挫后抑郁不平而又感到茫然,有时又因之流露出人生短 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了解了他的这些思想和经历 后,我们才能准确地解读他的《 行路难》《 将进酒》 等作品的思想内涵。又如李清照的作品南渡前后判若两 样的风格与思想,就和她在这前后的经历和遭遇直接有 关。
欢聚离散皆是缘 [送别诗]
鉴赏要点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 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 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 给行者,或留给居者,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 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 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理解诗歌内容的一般方法 一、读题目,明范围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 章的主旨,有的则暗含文章的主旨,有的形象地表现中 心,有的标明文章的内容。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的“幽”就是诗的 一、二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 敲月下门”所写环境的特点的体现;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自己先大概解释一下:梅雨季节雨水很多,长满 青草的池塘里到处是青蛙,蛙声不断,客人和我约 好,但过了半夜还不见人来,我一个人无聊得很, 失望焦躁,不停敲打棋子,使灯花都纷纷下落。诗 的内容就能把握了:诗人和客人约好下棋,但久等 不至,于是十分焦急,也十分无聊。
五、找诗眼,明中心
七.理结构,明思路
古诗的层次结构,主是从诗歌的景(境)与情、 事与情、物与志、景(境)与人、时间与空间等 角度来考虑。
• 《 子夜吴歌 》李白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这首旧题乐府诗前两句是叙事:在长安的月夜 中,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为远在边关的征人赶制寒 衣而做准备,后四句抒发了家人对征夫的无比思 念。而前面的“月”和“捣衣”则已暗寓了后四 句的“情”。
赵师秀的《约客》,交待了诗歌里的事件;
元稹的《菊花》、虞世南的《蝉》、刘禹锡的《望 洞庭》、雍陶的《题君山》都点出了创作的对象;
有的诗题,干脆还直接透露出了诗人的感情,如元 稹的《遣悲怀》表明了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悲伤的。李 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表明诗歌写的是亲人久别重逢 的惊喜及聚散匆匆的感慨。
例:有人说《夏意》这首诗题为“夏意”,全 诗“无一句不切夏意”,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 请说出具体理由。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离愁别恨
……
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
一、送别诗 三、闺怨诗 五、怀古诗 七、写景诗 九、感怀诗
二、思乡诗 四、山水诗 六、边塞诗 八、咏物诗 十、哲理诗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 象。
送别诗的特征
季节 时间
送别
秋季 或春季
清晨 或傍晚
三.读注释,解难点 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 出处等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 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不可不 看。
四.读诗句,解诗意
要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弄懂诗的语句,才能 把握诗的内容,进而进行评价赏析,因而先解诗句 才能读懂诗。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一般地说,诗人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如李白的 飘逸,杜甫的深沉,李贺的险怪,苏辛的豪放,姜柳 的婉约。
我们分析有关作家的作品时,一定要考虑其主体风 格。当然同一作家也有多样的风格。例如豪放派作家 苏轼也有如诉如泣的《 江城子• 十年生死》 ,也有借 咏杨花来抒发幽怨缠绵的离情别绪这样低回婉约的 《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又如南宋“位卑未 敢忘忧国”的爱国诗人陆游,他也有 《 钗头凤 • 红酥 手 》 和 《 沈园 》 这样儿女情长的传世名作。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凉,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答:认同。第一句中的“夏”直接点明这是夏天, 第二句中的“石榴开遍”是夏天特有的景象, 第三句“树阴满地”、第四句流莺啼叫写的也 都是夏天特有的情景,所以说这首诗“无一句 不切夏意”。
二、读作者,知背景
在欣赏诗歌时,一般要事先了解作家的思想、生活经 历、创作风格等等。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 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 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题三闾大夫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问:“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 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本诗诗眼是“怨”。从结构上看,“怨”紧承上句, 使滔滔沅湘意蕴深长,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 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 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 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从诗歌 形象上看,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谗见谪的哀 怨形象立于我们眼前。“怨”字还流露出作者面对屈原 庙无尽的怀念和凭吊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