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
小学三年正处于小学的中低段,三年级教材也正是承上启下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因为三年级的学生要结束单纯的模唱歌曲模式,要开始学习旋律并进行演唱,因此这一学期我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面我将通过教材的重点、特点,教学的模式、目标等内容,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重点与教学模式
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如第一单元的《祖国?妈妈》以“爱祖国”为主题,学生通过唱、演等方式,充分表达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聆听《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等三首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本教材紧紧围绕单元的音乐要素,开展唱歌,表演和技能活动进行训练,我们在教学中除了运用双拓模式教学外,还应根据教材的需要运用各种辅助教学法。
首先,从全书看,教材仍是按照:歌曲 + 一个名人 + 一出童话音乐剧 + 一种乐器的模式,我们也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这种模式上。
重点歌曲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是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以利于学生养态度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本学期的歌曲以单元的形式可以分为十三个单元,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爱祖国”,第一单元在乐曲中通过歌词和旋律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操,达到美育,德育双收的目的。
“爱劳动”,突出以“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围绕“春与劳动”的主题将第二,三单元的内容组合到一起,通过学唱美妙的歌曲,从感知美、体验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使幼小的心灵萌发美的种子。
“爱民族”,第五单元的《我是草原小骑手》与第九单元的《小骆驼》两个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均源于自然热情奔放的少数名族人民的生活,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音乐的芳香。学唱这样的歌曲,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歌曲坚定、乐观的情绪,体验和表现比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音乐形象。此外,这样的歌曲应侧重于感情体验与表现,对歌曲中较难的音程、节奏,可以通过模唱模击的方法来解决,不必再这方面花费过多时间。
“爱亲情,爱友情”,以亲情,友情作为单元的感情主题,通过学唱歌曲《游吟
子》与《小伞花》,使学生在不同情绪的音乐中体验和建立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爱自己,爱梦想”,《快乐的节日》是一首经久不衰、深受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我将改变过去以传授为主的老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节日里”尽兴释放自己的感情,放声歌唱。而在《梦之船》中,为孩子创设一个美好、浪漫的童话世界,让孩子们学习用简单的二声部和自己柔美的声音表现神秘的梦幻情景。
“爱家乡”,《如今家乡山连山》这首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儿童独特的视角和天真烂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歌颂了农村经济改革后的大好形式,抒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本学期歌曲教学方面,训练学生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演唱歌曲的技巧,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名人介绍
一本书一个名人,已成为小学音乐不变的模式,本学期介绍的名人正是《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冼星海。通过对名人名作的介绍让学生对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有一定的了解,熟悉他的一些主要作品,并从歌曲的演唱中感受器作品的风格和时代背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艺术体验。
音乐童话剧
本学期的童话音乐剧是《两只小山羊》,在这样的课程中往往以体现一个重要的道理为目的,让学生们根据音乐自编自导自演,在过程中体会个明白这个道理。整体上看,从教材呈现的方式到教学内容都极具童趣,贴近儿童生活,适合学生表演,体现新课程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乐器的学习
新的“艺术”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了“能用自己喜爱的乐器参与表演”的要求。这个要求一是学生能知晓许多乐器,并喜欢其中的某项乐器。二是通过练习,能达到表演的水平。湘教版的音乐教材就是根据这个要求,编排了竖笛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音乐教师,我将竖笛的教学规律,努力创造良好的竖笛学习环境,让学生们从喜欢竖笛,到会吹竖笛。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大脑发育已基本接近成年人了,肺活量也达到到了成年人的80%。这两个生理特点说明:无论是在竖笛学习的理解方面,还是在用气吹奏方面,他们都具备了从不会到会,从生疏到娴熟的可能。有了理论的支持,增强了我探究的信心。
首先在选曲子的教学环节上,我把学生熟悉的儿童歌曲作为了入门的练习曲,如《粉刷匠》、《小宝宝睡了》,这一招很好地克服了孩子们学陌生器乐的心理障碍。尤其一个班总有几个音乐天才的学生,他们第一次拿到竖笛,在老师的指导下,三吹两吹就能
吹像一段曲子了,在他们的带动下,大家学习的劲头一下子就被鼓起来了。其次,小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较差,一堂课你不能一直让他吹,而是要动静结合,吹奏与讲解互动。为此我将教学分解成了几个阶段,教曲子——欣赏——个别同学吹奏——小组同学之间互评互助——全班齐奏。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要求。这样一步步的深入,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各种不同的要求和形式吸引住了,有张有弛,有倾听、有实践、评价别人、被别人评价,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的学习状态。
教材特点与教学目标
本学期教材突出的是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十三课,每课还包括“新曲演唱”、“音乐欣赏”、“演奏器乐”、“动手动脑练习”、“活动”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乐器与活动,其要求如下:
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而且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开始要求他们认识并模唱旋律,熟悉1、2、3、4、5、6、7,做到最基本的演唱,在三年级的学习中,我们不要求音准非常准确,要从培养兴趣入手,通过演唱旋律能把歌词带入,使学生们能自主的演唱歌曲,就达到了我们的学习目标。这也代表着三年级的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襄入一部分的乐理知识,认识旋律就是乐理最基本的特点。
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
本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新歌后面都附有一到两首的欣赏乐曲,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对音乐风格的感受力及对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
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利用这一特点,将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鲜明的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陶冶了情操。
小学生的知识面和联想还不够丰富,但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现欲望很强。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因此,音乐欣赏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
器乐:本学期我们按照教材的需要仍选择竖笛作为上课的辅助乐器,从上学期起,教材中就教学了1、2、3、4,本学期除了学习剩下的5、6、7,还要用学生熟悉的旋律练习,并按照教材给予的内容进行练习,在三年级这一学年达到熟练运用的目标。
活动:现在的小学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没一新课后辅助的活动主就可以看出,单纯的“张开眼睛看世界,闭上眼睛听音乐”的听赏习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多媒体课件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必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主流教学形式。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欣赏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欣赏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总之,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在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等方面得到较好的锻炼与提高,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其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充满合作精神的群体交往中,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尊重、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