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凝集反应—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

合集下载

实验五 凝集反应—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

实验五  凝集反应—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

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实验五凝集反应由长沙达尔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整理【文章介绍】实验是映证理论,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手段。

BioRike博瑞克根据《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一书系统整理了14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说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方法,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希望广大师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BioRike简介:BioRike(中文简称“博瑞克”)是长沙达尔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品牌,由旗下专业的生命科学实验室BioRike博瑞克研发和生产。

BioRike是一家致力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科技实验室,专门从事以Elisa试剂盒、抗体、细胞因子、免疫检测试剂盒、血清等免疫学产品为主的生物试剂的研发与销售。

【实验目的】1.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基本类型及其用途。

2.熟悉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实验用品】1. 材料试剂:伤寒杆菌、大肠杆菌18~24小时琼脂斜面培养物、伤寒杆菌H血清、伤寒杆菌H菌液、待测孕妇尿液、HCG阳性孕妇尿液、1:10稀释伤寒杆菌诊断血清、ABO血型标准血清、类风湿免疫诊断试验(用变性IgG致敏的乳胶颗粒)、HCG致敏乳胶试剂、兔抗HCG诊断血清、待测血清、生理盐水。

2.器材:洁净载玻片、巴氏吸管、乳胶皮头、接种环、酒精灯、特种铅笔(或记号笔)、小试管、牙签、采血针、75%酒精棉球、无菌干棉球、试管架;1ml、5ml刻度吸管、37℃恒温箱(或37℃/56℃水浴箱)、显微镜。

【内容和方法】一、玻片凝集试验(slide agglutination)1.原理玻片凝集试验(slide agglutination)是将已知的抗体直接与未知的颗粒性抗原物质(如细菌、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等)混合,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如两者对应便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即为阳性;如两者不对应便无凝集物出现,即为阴性。

此法属定性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抗原,如ABO血型鉴定、细菌鉴定和分型等。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第五章凝集反应讲义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第五章凝集反应讲义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第五章凝集反应讲义第五章凝集反应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第一节凝集反应的特点凝集试验是一个定性的检测方法,即根据凝集现象的出现与否判定结果阴性或阳性;也可进行半定量检测,即将抗体作一系列稀释,与抗原结合产生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作为其效价或滴度。

凝集反应分为两个阶段:①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②出现可见的颗粒凝聚。

第二节直接凝集反应一、原理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的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

参加凝集反应的抗原称凝集原,抗体则称为凝集素。

二、方法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类。

(一)玻片凝集试验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分析,短时间便能观察结果。

一般用来鉴定菌种或分型;也用于人类ABO血型的测定。

(二)试管凝集试验是用定量抗原悬液与一系列梯度倍比稀释的待检血清混合,保温静置后,根据每管内颗粒凝集的程度,以判断待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

可以用来协助临床诊断或流行病原调查研究。

例如肥达试验、外斐试验、输血时也常用于受体和供体两者间的交叉配血试验。

第三节间接凝集反应一、原理间接凝集反应是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

二、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一)正向间接凝集反应可溶性抗原致敏载体,用以检测标本中待测抗体的凝集反应,称为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二)反向间接凝集反应特异性抗体致敏载体,用以检测标本中待测抗原的凝集反应,称为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三)间接凝集抑制反应先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混合,然后再加入抗原(或抗体)致敏的载体颗粒,则能抑制原先的凝集现象,称为正向(或反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可用于检测抗体、自身抗体、变态反应性抗体,也可测定抗原。

凝集实验的实验报告

凝集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凝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凝集实验的操作步骤;3. 通过实验,了解凝集反应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凝集实验是一种基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当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结合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凝集反应分为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两种。

直接凝集反应是指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在体外直接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是指将可溶性抗原预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现象。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显微镜、玻片、试管、移液器、离心机、恒温水浴箱等;2. 试剂:抗原、抗体、生理盐水、0.85%NaCl溶液、抗凝剂、玻片洗涤液等。

四、实验步骤1. 直接凝集实验(1)取清洁玻片,用生理盐水滴加在玻片上;(2)用移液器取抗原,滴加在生理盐水滴中,混合均匀;(3)用移液器取抗体,滴加在抗原滴中,混合均匀;(4)观察凝集现象,记录结果。

2. 间接凝集实验(1)取清洁试管,加入适量的抗凝剂;(2)加入已知浓度的抗原,混匀;(3)用移液器取抗体,滴加在抗原溶液中,混匀;(4)加入与抗体结合的颗粒性载体,混匀;(5)观察凝集现象,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直接凝集实验结果:观察到的凝集现象为红细胞或细菌在玻片上形成明显的团块。

2. 间接凝集实验结果:观察到的凝集现象为颗粒性载体在试管中形成明显的团块。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直接凝集和间接凝集实验,验证了凝集反应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凝集反应可以有效地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在实际应用中,凝集实验可以用于病原微生物的鉴定、血型鉴定、血清学诊断等领域。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污染;2. 实验试剂和仪器需保持清洁,避免污染;3. 观察凝集现象时,注意光线、角度等因素的影响;4. 实验结果记录准确,便于分析。

凝集反应(免疫学检验课件)

凝集反应(免疫学检验课件)

【材料】 (1)TRUST抗原悬液 (牛心提取的类脂质) (2)被检血清。 (3)阳性对照血清;阴性对照血清 (4)试验专用卡片;专用滴管及针头
【意义】 RPR是定性试验,用于梅毒的筛选和疗效的判定。
阳性标本如有需要,也可将血清作1:2—1:32稀释后,按 上述方法做半定量试验。
注意:
1.一期梅毒:70%; 二期梅毒:100%
TPPA (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U型板(微量反应板)
TPPA是梅毒确诊试验。 TPPA在梅毒治愈后它还 是阳性的,而RPR可以 转阴或者滴度效价很低
RF因子检测(正向间接凝集)
❖ 【原理】
类风湿因子(rheumatic factor,RF)是一种 发生于类风湿病人血清中的抗人变性 IgG抗体 (IgM为主),此种抗体可与IgG的Fc段呈特异反 应。将变性IgG致敏胶乳颗粒,与病人血清中的 RF相遇时,即可发生凝集现象。
3、O与H抗体在诊断上的意义
OHAB
诊 断 意 义(可能)
伤寒及副伤寒感染早期/交叉反应
伤寒及副伤寒感染晚期/预防接种/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伤寒
甲型副伤寒
乙型副伤寒 接种伤寒及副伤寒三联疫苗 非肠热症/早期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
H与O抗体的性质及其消长意义
抗体 类型
O IgM 抗 体
H IgG 抗 体
❖ 【操作方法】
(1)试剂使用前,预置达室温。 (2)轻轻摇匀胶乳试剂 (3)反应板上滴加一滴未稀释血清滴(20ul) (4)然后滴加一滴胶乳试剂,并立即旋转摇动 使两者充分混匀。
(5)每次实验均应设阳性与阴性对照。 【结果观察与报告】
2分钟内出现明显而均匀的凝集颗粒者为阳 性,不凝集者为阴性。(凝集RF >20IU/mL)

生物技术实验—凝集反应

生物技术实验—凝集反应

刘平
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1.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基本类型及其 临床意义。 2.掌握玻片凝集实验、间接凝集实验的 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概述】 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颗粒性抗 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 块,称为凝集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
抗原 特异性抗体
电解质
特异 结合
抗原抗体复合物
凝集反应是一种定性的检测方法,也 可以进行半定量检测。由于凝集反应方法 简便,目前在临床检验中仍被广泛应用。
ABO血型的划分
红细胞表面Ag A型 B型 AB型 O型 A B A、B —、— 血清中Ab 抗B 抗A —、— 抗A、抗B
【实验材料】 1.ABO血型鉴定试剂盒 内含抗A 分型试剂和抗B分型试剂各1支。 2.一次性采血针1枚、洁净玻片2 块、75%酒精、灭菌棉签。
【实验方法】 1.取洁净载玻片1块,并标记(如图)
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从病人标 本中分离得到的菌种的诊断或分型,也 可用于红细胞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原理】 人类ABO血型抗原主要有A和B两种,根 据红细胞表面这两种抗原的有无可把血型分 为四种。据此,将抗A和抗B抗体分别与待测 红细胞混合,抗A或(和)抗B抗体与红细胞 表面上的相应抗原结合而引起红细胞凝集, 据其凝集情况便可判定出受试者的血型。
凝集反应可分为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 集反应。
一、直接凝集反应 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 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 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
常用的凝集试验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
玻片凝集试验——ABO血型鉴定
玻片凝集试验为定性试验,一般用 已知抗体作为诊断血清,与受检颗粒抗 原,如菌液或红细胞抗原各加一滴在玻 片上,混匀,数分钟后即可用肉眼观察 凝集结果,出现凝集颗粒的为阳性。

凝集反应—直接凝集反应(免疫学检验课件)

凝集反应—直接凝集反应(免疫学检验课件)

凝集原 –反应中的抗原
凝集素—反应中的抗体
方法: 玻片法 试管法 微孔板法 柱凝集法
一、玻片法
原理: 在玻片上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
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临床应用:
1.菌种鉴定 2.血清学分型 3.血型鉴定
方法评价:
1.操作简单、快速 2.敏感度低 3.定性检测
方法评价: 1.半定量试验 2.操作简便、快速 3.敏感度不高 4.可有假阳性
三、微孔板法
• 微孔板法又叫微量法,是指在微孔板内颗粒性抗 原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 集现象。
四、柱凝集法
• 柱凝集法又称柱凝集试验在,是指在柱凝集卡内 颗粒性抗原与凝胶柱中相应的抗体直接与抗体发 生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
-
很强,全部凝集,强,大部分凝集,中等强度,部分
管内液体澄清, 液体轻度混浊, 凝集,液体较混
管底大片凝集物 管底有边缘不整 浊,管底有少量
凝集物
颗粒状凝集物
弱,少量凝集, 液体混浊,管底 凝集细小颗粒不 易观察
不凝集
临床应用: 1.肥达试验Widal test 2.外斐氏试验Weil-
felix test 3.交叉配血试验
直接凝集反应
概述
凝集反应: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覆 盖抗原(或抗体)的颗粒状物质(红细胞、 聚苯乙烯胶乳)等,与相应的抗体(或抗 原)结合,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 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可以用于定性检测(阳性或阴性),也可以进行半定量检测(滴度)
主要技术类型
接凝集反应
概念:
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直接与相应 抗体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凝集反应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1. 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是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通常是蛋白质、多糖或脂质等大分子化合物。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发挥免疫作用。

2. 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于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可见的凝集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用于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三、实验步骤1. 制备试剂将所需试剂按比例配制好,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离心、稀释等。

3. 加入试剂将样品加入已经配制好的试剂中,并混匀。

4. 观察结果观察混合液是否出现凝集现象,并记录结果。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2. 试剂的配制和消毒处理应注意卫生和安全。

3. 样品处理时应注意离心速度和时间,避免对样品造成损伤。

4. 操作时应注意洁净卫生,避免污染试剂和样品。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凝集现象。

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凝集反应的方法和技巧,并了解了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凝集反应的方法和技巧。

这对于我们今后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学实验-凝集试验

免疫学实验-凝集试验

实验一凝集试验颗粒性抗原(细菌、螺旋体、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抗原颗粒可相互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称为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reaction)或凝集试验。

参与凝集反应的抗原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抗体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

细菌或其它凝集原都带有相同的负电荷,在悬液中相互排斥而呈现均匀的分散状态。

抗原与相应抗体相遇后可以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降低了抗原分子间的静电排斥力,此时已有凝集的趋向,在电解质(如生理盐水)参与下,由于离子的作用,中和了抗原抗体复合物外面的大部分电荷,使之失去了彼此间的静电排斥力,分子间相互吸引,凝集成大的絮片或颗粒,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根据是否出现凝集反应及其程度,对待测抗原或待测抗体进行定性、定量测定。

凝集反应包括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两大类,本实验主要介绍直接凝集反应。

[目的要求]1. 掌握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操作方法。

2. 掌握凝集试验的结果判定及判定标准。

3. 熟悉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所需材料和试剂。

[材料与试剂]1. 玻板,载玻片,试管(1cm x 8cm),试管架,刻度吸管,滴管,微量可调加样器,滴头(tip头),牙签或火柴棒,记号笔。

2. 灭菌的生理盐水,灭菌的0.5%石炭酸生理盐水。

3. 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抗原,布氏杆菌病平板凝集抗原,布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布氏杆菌病阴性血清,被检血清(牛、羊或猪)。

4. 鸡白痢平板凝集抗原,鸡白痢阳性血清,鸡白痢阴性血清,被检鸡血清。

[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一)试管凝集试验以牛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为例。

1. 试管准备:每份血清用试管4支,另取3支试管作为对照,作好标记,置试管架上。

如被检血清有多份,对照只需做1份。

2. 被检血清稀释:第1管加入2.3ml 0.5% 石炭酸生理盐水,第2、3、4管加入0.5 ml 0.5% 石炭酸生理盐水;然后用加样器或刻度吸管吸取被检血清0.2 ml,加入第1管中,反复吹吸5次混匀,吸取1.5 ml弃之,再吸取0.5 ml加入第2管中,混匀后吸取0.5 ml加入第3管,依此类推至第4管,混匀后吸弃0.5 ml(见表1-1)。

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凝集反应实验报告凝集反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凝集反应的原理和方法;2.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试剂对凝集反应的影响,了解其机理;3.为其他相关实验提供基础。

二、实验原理:凝集反应是在液相中两种相互斥的被测物质发生反应后聚集在一起的反应,其中一种物质是不溶于水的,通常用细胞、凝集素、血清球蛋白等代表。

凝集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相对化学反应速度较慢的胶体颗粒偶联,如奶与醋的反应;另一种是相对生物体速度较快的免疫凝集反应,如抗原与抗体的反应。

三、实验过程:1.准备6个试管,分别标注为A、B、C、D、E、F;2.取相同量的胶体悬液分别加入到试管A、B、C;3.向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盐溶液,轻轻摇匀并观察结果;4.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碱溶液,轻轻摇匀并观察结果;5.向试管C中加入适量的酸溶液,轻轻摇匀并观察结果;6.在试管D中加入胶体悬液和盐溶液,轻轻摇匀并观察结果;7.在试管E中加入胶体悬液和碱溶液,轻轻摇匀并观察结果;8.在试管F中加入胶体悬液和酸溶液,轻轻摇匀并观察结果;9.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四、实验结果:1.试管A中加入盐溶液后,观察到胶体悬液凝结成块;2.试管B中加入碱溶液后,观察到胶体悬液保持原样,并无明显变化;3.试管C中加入酸溶液后,观察到胶体悬液分散更加均匀;4.试管D中同时加入胶体悬液和盐溶液后,观察到胶体悬液凝结,但形成的块状较小;5.试管E中同时加入胶体悬液和碱溶液后,观察到胶体悬液分散更加均匀;6.试管F中同时加入胶体悬液和酸溶液后,观察到胶体悬液分散更加均匀。

五、实验讨论: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盐溶液能够引起胶体悬液凝结,而碱溶液则几乎不产生明显作用,酸溶液则能够使胶体悬液分散更加均匀;2.在试管D中同时加入胶体悬液和盐溶液后,观察到凝结的块状较小,可能是因为盐溶液的存在使凝结速度变慢,导致形成的凝结块较小;3.在试管E中同时加入胶体悬液和碱溶液后,观察到胶体悬液分散更加均匀,可能是因为碱溶液的存在使胶体颗粒电荷减少,从而增加了排斥力,使胶体悬液更加分散;4.在试管F中同时加入胶体悬液和酸溶液后,观察到胶体悬液分散更加均匀,可能是因为酸溶液的存在使胶体颗粒电荷增加,从而增加了排斥力,使胶体悬液更加分散。

医学免疫学检验-凝集反应PPT优选课件

医学免疫学检验-凝集反应PPT优选课件
凝集反应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10/18
1
一、凝集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定义:细菌,螺旋体,红细胞等颗粒性 抗 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 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或抗原) 发生特异结合,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 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反应的两个阶段:1)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阶段,2)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直接Coombs试验 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
间接Coombs试验 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2020/10/18
12
2020/10/18
13
2020/10/18
第一课件网网站
14
2020/10/18
15
2020/10/18
16
2020/10/18
17
2020/10/18
18
2020/10/18
2020/10/18
2
2020/10/18
3
特点:抗原抗体反应既可以在体内作为 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自然发生,也 可以在体外作为免疫学试验的结果而出 现,体外实验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血清 学反应(serological reaction).
2020/10/18
4
二.直接凝集反应
定义: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量电解 质的参与下,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肉眼 可见的凝集现象,该反应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 (agglutinatinogen),抗体称为凝集素 ( agglutinin)。 一)玻片凝集试验(ABO血型鉴定);二) 试管凝集试验(肥达试验)。
缘皱缩成花边状
2020/10/18
9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课件-第5章-凝集反应

临床免疫学检验-课件-第5章-凝集反应

•RBC为载体: •动物,或人的“0”型血 RBC
•醛化红细胞: •用戊二醛处理,成团, 不易摇散;吸附大,耐温, 耐冻融。 •致敏红细胞保存时间短, 易变脆、溶血、被污染, 因此在致敏前醛化。
•致敏醛化红细胞:用Ag/Ab 直接或化学联结,与RBC作用,
红细胞 抗原 致敏
test)
4.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test)
载体 可溶性抗原
致敏
用特异性抗原致 敏载体,检测标
致 敏 颗 粒
NS
本中的相应抗体
待测抗体
的方法。


结果判读:凝集,阳性(+)。 不凝集,阴性(-)。
颗 粒
已知抗体
载体

致敏
致 敏 颗

用特异性抗体
致敏载体,检 凝
NS
测标本中的相
•致敏颗粒(sensitized particle):吸附有已知抗 原或抗体的颗粒。
载体 可溶性抗原 致敏
致 敏 颗 粒
NS
凝 集 颗 粒
一、常用载体种类及其处理方法
•红细胞: 新鲜红细胞吸附蛋白质的能力差。一
般先醛化后应用。
•聚苯乙烯胶乳颗粒: 可物理吸附蛋白质;常制备带有化学
活性基团的颗粒。
• 结果判读: 已知Ab + 未知Ag → 凝集,阳性(+)。 不凝集,阴性(-)。
• 方法评价: 特异性强; 简便、快速;敏感度低。 • 应用:ABO血型鉴定。
细菌的鉴别与分型。
ABO血型的鉴定
1.已知抗体
抗A
抗B
2.未知抗原 (待检RBC)
3.结果:
凝集
不凝集
4.结论: 受检者血型为:A型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五章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五章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precipitate forms in regions of Ab or Ag excess.
Radial Immunodiffusion (RID)
Two methodologies of RID
Fahey method A linear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log of the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precipitin ring prior to equivalence (or completion)
FIGURE 6-5 Diagrammatic representation of radial & double immunodiffusion. : precipitation reactions in gels yield visible precipitin lines; no visible
Ability of a test to correctly identify individuals who HAVE a given disease/condition
How likely is the test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a characteristic in someo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简单易行 特异性好 灵敏度低(10µg/ml) 时间长
免疫电泳技术
免疫电泳技术(immuno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是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直流电场 的作用下,在凝胶内加速定向运动,彼此相 遇结合,在比例合适处形成可见的沉淀物。
免疫电泳技术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详解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详解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详解标题: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详解摘要: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体内特定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解释免疫学凝集反应的原理、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并重点讨论其在医学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

引言:免疫学凝集反应是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凝集现象的原理的实验方法。

这种反应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免疫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

本篇实验报告将对免疫学凝集反应进行详细讲解,以便读者对其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1. 原理:1.1 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基本原理1.2 凝集反应的产生机制2. 实验操作步骤:2.1 实验所需材料和试剂2.2 准备工作2.3 操作步骤的详细说明2.4 容器和条件的选择2.5 实验控制组的设置2.6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3. 结果分析:3.1 凝集反应的结果观察和记录3.2 凝集度的评价和解读3.3 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4. 免疫学凝集反应的应用:4.1 医学诊断中的应用4.2 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4.3 其他领域的应用概述5. 总结和回顾:5.1 免疫学凝集反应的优点和局限性5.2 实验操作中需注意的问题5.3 前景和发展方向观点和理解:在本实验报告中,我对免疫学凝集反应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凝集反应是免疫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凝集现象,可以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实验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验步骤的正确性和实验条件的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免疫学凝集反应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医学、兽医学、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其未来的发展势必会更加广阔。

结论:本实验报告详细探讨了免疫学凝集反应的原理、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并强调了其在医学诊断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理解免疫学凝集反应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实验方法来服务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字数:416)。

免疫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凝集反应实验报告免疫凝集反应实验报告免疫凝集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特定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观察凝集反应的形成与否,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物质,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血清中的抗体作为检测目标。

首先,我们需要制备一系列稀释的抗原溶液,以便与待测抗体发生反应。

这些抗原溶液可以是细菌、病毒、细胞膜蛋白等。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即流感病毒。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待测抗体与抗原溶液混合。

在混合过程中,抗体与抗原之间会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当抗原与抗体的浓度适当时,免疫复合物会发生凝集反应,即形成可见的沉淀物。

为了观察凝集反应的结果,我们采用了显微镜进行观察。

将混合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如果出现了凝集反应,我们可以看到显微镜下形成的沉淀物。

沉淀物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提供有关抗原与抗体结合程度的信息。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我们发现凝集反应的程度与抗原与抗体的浓度有关。

当抗原或抗体的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凝集反应的程度都会减弱。

这是因为在过高或过低的浓度下,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从而减少了凝集反应的可能性。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了凝集反应的时间和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适宜的温度下,凝集反应的速度会加快,形成的凝集物也更为明显。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凝集反应的进行,甚至完全阻止凝集的形成。

因此,在进行免疫凝集反应实验时,选择适宜的温度非常重要。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控制实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我们在反应中添加了阴性对照组,即不含抗原的溶液。

通过与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排除非特异性凝集的可能性。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阳性对照实验,即添加已知含有抗原的溶液。

阳性对照实验的结果可以验证我们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结起来,免疫凝集反应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特定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实验五凝集反应由长沙达尔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整理【文章介绍】实验是映证理论,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手段。

BioRike博瑞克根据《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一书系统整理了14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说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方法,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希望广大师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BioRike简介:BioRike(中文简称“博瑞克”)是长沙达尔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品牌,由旗下专业的生命科学实验室BioRike博瑞克研发和生产。

BioRike是一家致力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科技实验室,专门从事以Elisa试剂盒、抗体、细胞因子、免疫检测试剂盒、血清等免疫学产品为主的生物试剂的研发与销售。

【实验目的】1.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基本类型及其用途。

2.熟悉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实验用品】1. 材料试剂:伤寒杆菌、大肠杆菌18~24小时琼脂斜面培养物、伤寒杆菌H血清、伤寒杆菌H菌液、待测孕妇尿液、HCG阳性孕妇尿液、1:10稀释伤寒杆菌诊断血清、ABO血型标准血清、类风湿免疫诊断试验(用变性IgG致敏的乳胶颗粒)、HCG致敏乳胶试剂、兔抗HCG诊断血清、待测血清、生理盐水。

2.器材:洁净载玻片、巴氏吸管、乳胶皮头、接种环、酒精灯、特种铅笔(或记号笔)、小试管、牙签、采血针、75%酒精棉球、无菌干棉球、试管架;1ml、5ml刻度吸管、37℃恒温箱(或37℃/56℃水浴箱)、显微镜。

【内容和方法】一、玻片凝集试验(slide agglutination)1.原理玻片凝集试验(slide agglutination)是将已知的抗体直接与未知的颗粒性抗原物质(如细菌、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等)混合,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如两者对应便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即为阳性;如两者不对应便无凝集物出现,即为阴性。

此法属定性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抗原,如ABO血型鉴定、细菌鉴定和分型等。

2.方法(1)取载玻片一张(平置实验台上),用特种铅笔或记号笔划分为3格,并标明1、2、3。

(2)取巴氏吸管一支,套上乳胶皮头后,吸取1:10 稀释的伤寒杆菌诊断血清1~2 滴于第1、2 格内,另取巴氏吸管一支,吸取生理盐水1~2 滴于第3格内。

(3)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灭菌,冷却后取少许伤寒杆菌菌培养物与第1、3格内的诊断血清、生理盐水混合并涂抹成均匀悬液。

然后用同样方法取少许大肠杆菌培养物与第2格内的的诊断血清混合并涂抹成均匀悬液。

静置数分钟后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与判定如上述混合悬液由均匀混浊状变为澄清透明,并出现大小不等的乳白色凝集块者即为阳性(+);如混合物仍呈均匀混浊状则为阴性(-)。

如肉眼观察不够清楚,可将玻片置于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

本次实验结果第1 格内应出现大小不等的乳白色凝集物(阳性),第2、3格内无凝集物,混合液仍呈均匀混浊状(阴性)。

【注意事项】(1)伤寒杆菌为肠道致病菌,在实验中务必严格无菌操作,遵守实验规则,用后的载玻片应立即投入指定的容器中,接种环必须做灭菌处理。

(2)取细菌培养物时,不宜过多,与抗血清混合涂抹时,必须将细菌涂散,涂均匀,但不宜涂得太宽,以免很快干涸而影响结果观察。

二、人类ABO 血型鉴定试验(玻片法)1.原理人类ABO血型抗原有A和B两种。

A型红细胞膜上有A抗原,B型红细胞上有B抗原,AB型有A和B两种抗原,而O型则不含有A和B抗原。

据此,如分别将抗A和抗B血清与待测红细胞混合,抗A和/或抗B血清与红细胞表面上的相应抗原结合而引起红细胞凝集,根据其凝集状况便可判定受试者的血型(见表5-1)。

表5-1 血型鉴定试验结果与判定2.方法(1)用酒精棉球消毒无名指指端皮肤或耳垂,待酒精干后用无菌采血针刺破表皮,用毛细吸管取血1~2滴,放入含1m1 生理盐水的小试管中,混匀,即成待检红细胞悬液(约2%)。

取血后,应立即用无菌干棉球压迫针眼止血。

(2)取凹玻片或载玻片一张,用记号笔分为两格,并注明A、B字样。

(3)用巴氏吸管吸取抗A血清、抗B血清各一滴分别滴于A、B格内(也可用2ml的一次性注射器代替巴氏吸管)。

(4)另用巴氏吸管取待测5%红细胞悬液,于A格和B格内各加一滴。

然后分别用牙签将抗血清与红细胞搅拌均匀(也可轻轻晃动载玻片以促其充分混匀),以加速其反应。

将玻片放置于实验台上静置数分钟后,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凝集情况。

3.结果观察与判定如混合液由均匀红色混浊状逐渐变为澄清,并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凝集块者即为红细胞凝集;若混合液仍呈均匀混浊状,则表明红细胞未发生凝集。

如肉眼观察不够清楚,可将玻片置于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

不凝集(-)凝集(+)4.注意事项(1)试验用凹玻片或载玻片要清洁,注明A 和B 字佯。

(2)所用抗A、抗B血清必须在有效期内(注意试剂包装说明的有效期限)使用。

(3)待检红细胞悬液不宜过稀或过浓。

(4)要及时观察结果,以防时间过长使标本干涸而影响结果观察和判定。

三、试管凝集反应1.原理试管凝集反应是一种定量试验,常用已知颗粒性抗原来检测未知抗体及其含量。

方法是用生理盐水将待测血清在试管中进行连续倍比稀释,然后于各管中加入等量已知抗原悬液,37℃过夜或56℃水浴2小时后,观察有无凝集并根据凝集程度,判定待检血清抗体的效价。

本法主要用于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如伤寒、副伤寒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等。

2.方法(1)取洁净小试管8只并依次排列于试管架上,用特种铅笔或记号笔按顺序注明号码。

(2)将1ml刻度吸管套上乳胶皮头,吸取生理盐水0.9ml 加至1号试管,余下每管中分别加入0.5ml 生理盐水。

(3)用1ml刻度吸管取0.1ml抗伤寒杆菌“H”血清于第1管中。

(4)用1ml吸管在1号管内连续吸吹三次,使血清与生理盐水充分混匀,然后吸取0.5ml 加至2号试管,随后按上法进行倍比稀释直至7号试管,最后从7号管中吸出0.5ml混合液弃去。

至此,1~7号试管的血清稀释度依次为1:10,1:20,1:40,1:80,1:160,1:320,1:640,而8号管中只有0.5ml生理盐水,此管系阴性对照管(见图5-1)。

(5)取5ml吸管吸取伤寒杆菌H菌液,加于1~8号试管中,各加0.5ml。

此时,每支试管中的液体量均为1ml,1~7号试管的血清最终稀释度分别为1:20、1:40、1:80、1:160、1:320、1:640、1:1280。

(6)持试管架轻轻振荡摇匀,以使血清与菌液混合均匀。

然后置37℃恒温箱过夜或56℃水浴箱2h,再观察结果。

图5—1 血清等倍稀释法图示3.结果与判定(1)对照管(第8管):上清液混浊,管底有沉淀的物,如斜置试管可见其流动,若轻轻振荡便分散呈混浊状。

(2)试验管:按1-7号管依次观察。

如有凝集(此为阳性),可见管底有凝集块,平铺于试管底部,边缘向上卷曲或出现凝结颗粒,轻摇即升起,“H”菌液的凝集块呈絮状,液体上部澄清。

阴性者则与对照管(第8管)相同。

(3)凝集强弱的判定与记录。

++++:表示细菌全部凝集。

试管底部有大量凝集块,上清液澄清透明。

+++:表示绝大部分细菌凝集,凝集物较多或与++++相当,上清液澄清。

++:表示部分(约50%)细菌发生凝集,凝集物较少,呈颗粒状,上清液基本澄清。

+:凝集物很少,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上清液基本浑浊。

-:表示不凝集。

与阴性对照管相同。

(4)判定凝集效价(滴度):以凝集物明显可见,且血清稀释度又最高的那一号试管的血清最终稀释度为血清效价。

4.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应认真仔细,如向试管内插放吸管宜轻,以免戳穿试管底;取货加样应准确;稀释血清时应仔细地逐管进行,以防跳管。

(2)观察结果时,最好不要振摇试管,以免凝集物摇散振碎而影响他人观察。

四、间接凝集试验1.原理本实验是将已知的可溶性抗原吸附或偶联在与免疫无关,有一定大小的颗粒性物质(载体颗粒)表面上,然后再与相应抗体混合,并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由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而发生肉眼可见的载体颗粒凝集。

该实验可用于细菌、病毒、钩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以及某些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肾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0的检测。

可用作载体的物质有红细胞(如Rh-O型血红细胞、绵羊红细胞、兔红细胞等)、聚苯乙烯乳胶颗粒,活性炭以及硅酸铝颗粒等。

若所用载体为红细胞,即称间接血凝实验,如载体为乳胶颗粒,则叫间接乳胶凝集试验(见后述)。

2.方法(类风湿因子测定)(1)用生理盐水将待测血清稀释1:20。

(2)用巴氏吸管吸取1:20待测病人血清一滴于载玻片上,然后加一滴类风湿免疫诊断试剂。

(3)持玻片轻轻晃动使之充分混匀。

5分钟内出现均匀的乳白色凝集颗粒者为阳性,无凝集者为阴性。

3.注意事项应在5分钟内观察结果。

因放置过久可出现假阳性。

五、间接乳胶凝集抑制试验1.原理将待测样品与已知抗体混合作用一定时间后,再将其与相应抗原致敏的乳胶颗粒混合。

如待测样品中含有相应抗原,便可与加入的抗体结合,当再加入致敏乳胶颗粒后,就没有相应的抗体与乳胶颗粒表面的抗原结合而发生凝集,这就是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如图5-2)。

所以,不发生凝集者为阳性,表明待测样品中含有相应抗原;发生凝集者为阴性,提示待测样品中无相应抗原。

图5-2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本法主要用于检测抗原。

如乳胶妊娠试验,就是先将待测孕妇尿液(含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已知抗HCG抗体作用,从而抑制了抗HCG与致敏乳胶颗粒表面上的HCG结合,于是乳胶凝集被抑制。

2.方法(见表5-2)(1)取凹玻片一张置实验台上,用标记笔划线分为三格,并注明甲、乙、丙。

(2)用巴氏吸管取生理盐水一滴加入乙格中,然后取待测孕妇尿一滴加在甲格中,另用巴氏吸管取HCG阳性孕妇尿一滴加在丙格中。

(3)于甲、乙、丙格中各加入一滴兔抗HCG血清。

分别用牙签将反应液充分搅拌均匀,静置30秒至1分钟。

(4)于甲、乙、丙格中各加入一滴HCG致敏乳胶试剂,分别搅拌均匀。

静置10分钟左右后观察结果。

表5-2 乳胶妊娠试验程序3.注意事项(1)所用诊断试剂必须是有效期内。

用前应充分摇匀。

(2)拌搅用的牙签不能共用。

(3)加样不宜过多,玻片应平置,以防两格之间反应液溢流相混。

(4)如肉眼观察不够清楚,可借助放大镜观察。

【实验报告与思考】1.记录玻片凝集实验的材料、方法、结果(最好用文字加图示),并讨论。

2.记录血型鉴定试验的材料、方法与结果。

3.记录试管凝集试验的材料、方法、结果及测定效价(可用表格方式表示)。

4. 记录类风湿因子乳胶凝集试验的材料、方法与结果。

试对结果作讨论分析。

5.记录乳胶妊娠试验的材料、方法、结果及判定。

试验结果予以分析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