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方
《伤寒论》名方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附子)
【方剂组成】桂枝 9 克,芍药 9 克,甘草(炙)9 克,生姜〔切)9 克,大枣(擘)4 枚,炮附子 6~10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尚有振兴代谢机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若陷于阴证
者,多宜以本药配方治之。
桂枝加附子汤即治桂枝汤证而现少阴证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 20 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
附子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本桂枝证,医误以麻黄汤大发其汗,遂使汗漏不止。
其人恶风半由于桂枝汤证未解,半
由于已陷入阴证。
小便难,即由于汗漏不止,体液大量亡失的结果。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亦由于津液亡失,
筋肉失和的极虚证候。
以上种种,纯由于误治表证还未解而且陷入阴证,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按:桂枝加附子汤为少阴病的发汗剂,即不因误治,而见本方证者亦宜用之。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汗出恶风明显,小便难,四肢微急者。
【验案】任某,女,33 岁,首都机场门诊病历号 131,初诊日期 1966 年 3 月 25 日。
因腰背疼在积水潭
医院、北京中医学院附院检查均诊断为“脊椎骨质增生”。
近来头晕、头痛、目胀,下肢关节胀疼,手麻,
乏力,四肢逆冷,易汗出,恶寒,苔白舌淡,脉沉细。
证属桂枝加附子汤证,予其方药:
桂枝 10 克,白芍 10 克,炙甘草 10 克,生姜 10 克,大枣 4 枚,制附片 10 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痛减,四肢逆冷好转。
服一月后全身症状好转。
桂枝汤类方歌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自汗1例
周前 因发热 等症 , 在某 中医 院就 诊 , 服用 中西 药 ( 具 体 不 详) 后 汗 出热 退 。现 症 : 全 身出汗量小而微 , 以胸 口为
甚, 伴恶 风 , 抚 之 皮 肤 湿润 而 冷 , 膝 盖怕 冷 。虽是 盛 夏 ,
性 征发 育 者 , 约占 5 ; 月 经 来 潮 后 继之 又 停 经 3个 周 期 者称 为继 发 性 闭经 , 约占 9 5 ¨ 1 ] 。笔者 在 临 证 中喜
按: 中医 认 为 , 经 常 日间汗 出不 止 , 活 动 之 后 更 甚
为 闭经 。治 则温 肾益气 , 补 血通 经 。处 方 : 当归 1 0 g , 自 芍1 0 g , 川芎 1 0 g , 人参 6 , 桂枝 1 0 g , 牡 丹皮 1 0 g , 生 甘 草1 0 g , 清半夏 1 0 g , 麦冬 1 5 g , 生杜仲 1 5 g , 川 续 断 2 0 g , 生黄 芪 3 0 g , 红花 6 g , 桑椹 l O g , 吴茱 萸 1 5 g 。7 剂, 水煎 服 , 每 日 1剂 。经加 减 治 疗 1月余 , 月 经来 潮 ,
桂枝 1 0 g , 白芍 1 0 g , 大枣 6 枚, 炙 甘草 2 0 g , 生 姜 3片 , 制 附子 1 0 g 。4剂 , 水煎 服 。 2 0 1 4年 8月 5 日二 诊 。患 者 自述 服 第 一 剂 药 后 , 便 感 觉全 身如 暖 流般在 流 动 , 颇为舒服 , 汗 出减 少 , 4剂 药后 患者 多汗 之症 已彻 底痊 愈 。
方药 应 用 中圈民阍 疗珐
CHI NA’ S NATUR0 P ATH Oc t .201 5 . Vol 23 No 10
温 经 汤 加减 治 疗 闭经 验 案一 则 桂 枝 加 附子 汤 治疗 自汗 1 例
桂枝加附子汤
主治 太阳病发汗太过致汗出不止,恶风小便少而不畅,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用于治疗表虚漏汗,顽固性盗汗,窦性心动过缓,小儿虚脱,乙型肝炎等。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日1剂水煎服。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表虚漏汗:应用本方:桂枝7g,9-15g,炙甘草6g,大枣8枚,生姜6g,黑附子9-15g。日1剂水煎服。治疗表虚漏汗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25岁以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身疼、关节不利、恶寒及小便短涩症状。结果:全部患者服药1剂后出汗均开始减少,其中服1剂汗止38例,服2剂汗止44例,服3剂汗止9例,服4剂汗止3例,治愈率为100%。
5. 利尿:桂枝有利尿作用。
本文来自: 医学生网() 详细出处参考:/yao/fangji/201002/38854.html
药理作用 主要有强心,扩血管,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利尿等作用。
1.对心血管作用:附子有扩张血管,强心作用。桂枝也有扩张血管作用。 惊厥:桂枝、芍药有镇静作用。桂枝、芍药、生姜、甘草有抗惊厥作用。
4.抗炎:芍药、甘草、附子有抗炎作用。
《伤寒杂病论》经典配方
《伤寒杂病论》原方1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2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3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4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5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6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个7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8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9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10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11 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12 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13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14 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15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16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17 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18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19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碎20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21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22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23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大枣十二枚2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25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26 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27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2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29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30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31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32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33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34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甘草二两香豉四合35 栀子厚朴枳实汤方: 栀子十四枚厚朴四两枳实四合36 栀子干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干姜二两香豉四合37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38 禹余粮丸方: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 四物汤方:当归 15 克川芎 15 克白芍 15 克生地 15 克小建中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五两 枳实四两大枣十二枚 大黄二钱柴胡加芒硝汤方:柴胡二两六铢半夏二十铢黄芩一两甘草一两 大枣十二枚 芒硝二两桃核承气汤方:桃仁五十个桂枝二两大黄四两芒硝二两 炙甘草二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半夏二合大枣六枚柴胡四两生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桂枝加桂汤方:桂枝汤加桂枝二两 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牡蛎一两龙骨二两茯苓四两抵当汤方 :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抵当丸方 :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五个熬去翅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大陷胸丸方 : 大黄半斤葶历半升炒芒硝半升杏仁半升 (去皮尖 , 熬黑) 大陷胸汤方 : 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 小陷胸汤方 :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个文蛤散方 : 文蛤五两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 (去皮心熬黑 ,研如脂 ) 贝母三分柴胡桂枝汤方 : 柴胡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劈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干姜二两黄芩三两栝蒌根四两牡蛎二两39 40 4142434445 46 474849505152535455 5657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一两 人参一两龙骨一两半 铅丹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 茯苓一两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甘草二两炙半夏泻心汤方 : 半夏半斤洗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劈十枣汤方 : 芫花 2 克 甘遂 5克 大戟 2 克 大枣十枚劈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附子泻心汤方 : 大黄二两 黄连二两 黄芩一两 炮附子一枚生姜泻心汤方 : 生姜四两 炙甘草三两 人参三两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甘草泻心汤方 :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劈 黄连一两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 旋覆代赭石汤方 :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代赭石一大枣十二枚585960616263 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炙甘草三两半夏半斤洗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炙甘草四两白朮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脏结汤方: 柴胡五钱白朮五钱茯苓五钱炮附三钱生附一枚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二两桂枝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 炮附子二枚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汤方: 白朮四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三枚炮大枣十二枚劈生姜三两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炮附子二枚白朮二两桂枝四两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灸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阿胶二两生姜三两麦门冬半升桂枝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麻子仁半升大枣三十枚大承气汤方 :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小承气汤方 :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 , 炙 调胃承气汤方 :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猪苓汤方 : 猪苓一两去皮 茯苓二两 阿胶一两滑石一两碎 泽泻一两 健胃整脾汤方 : 柏子仁 黄芩 当归 白朮 茯苓炙甘草 茵陈蒿汤方 :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去皮 吴茱萸汤方 :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麻子仁丸方 :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斤炙去皮 杏仁一斤 栀子蘗皮汤方 : 栀子十五个 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 麻黄二两 赤小豆一升连翘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 大枣十二枚 生梓白皮一升去节 生姜二两 甘草二两炙桂枝加芍药汤方 :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大枣二枚 桂枝加大黄汤方 :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大黄一两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 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炮附子一枚大黄附子细辛汤方 : 大黄二钱 细辛二钱附子三钱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 麻黄二两 甘草二两炙炮附子一枚 黄连阿胶汤方 :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 阿胶二两 附子汤方 : 炮附子二枚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桃花汤方 : 赤石脂一斤 , 一半全用 , 一半筛末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猪肤汤方 : 猪肤一斤 甘草汤方 : 甘草二两苦酒汤方:半夏大十四枚鸡子十枚 ,去黄,内上苦酒 ,着鸡子壳中 半夏散及汤方 :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以上各等分 白通汤方 :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 生用 77 78 79 80 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 94 95 96979899100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生用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101 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朮二两附子一枚炮。
伤寒论113首方歌(刘渡舟整理)
伤寒论113首方歌(刘渡舟整理)1.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一、桂枝汤: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祛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
四、桂枝加附子汤
按语:《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 要,阳秘乃固。”阳虚不固,则阴不自守, 汗出、乳漏诸症迭现。本案乳漏量少色清, 伴神倦懒言,畏寒喜温,舌淡,脉缓,阳虚 证见,故用桂枝加附子汤以温复阳气,并加 龙骨、牡蛎以增固摄阴液之功。阳固阴藏, 则乳漏自止,经水亦随之而通矣。
(七)寒疝案 王某,因寒冬涉水兼房事不节,诱发睾丸剧痛, 多方诊治无效而就诊。症见面色青黑,神采困惫, 舌白多津,喜暖畏寒,睾丸肿硬,剧烈疼痛,牵引 少腹,发作则小便带白,左睾丸偏大,肿硬下垂, 少腹常冷,阴囊汗多,四肢厥冷,脉象沉弦。此乃 阴寒凝聚,治宜温经散寒。处方:炮附子(先煎)、 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各30克,黄芪60克,大 枣12克。12剂。兼服:当归120克、生姜250克, 羊肉1000克。上方服后,阳回痛止,参加工作。 (周连三医案)
(五)阳虚鼻衄案 孙某某,男,35岁。10月病鼻纽,出血盈斗,两 昼夜不止,曾服寒凉止血剂无效。脉微,口淡,身 无热,二便自调,给服桂枝加附子汤2剂痊愈。 (李师舫医案) 按语:鼻衄属热者固多,属寒者亦有之。本案出 血盈斗,用寒凉止血,寸功未建。又观脉微、口淡、 身无热象、二便自调,虚寒之机明矣。阳虚不能固 摄血液,亦致鼻纽,故服桂枝加附子汤药到病除。 临床用本方治衄血,应以脉迟芤微、苔白、尿清为 辨证要点。
按语:表阳虚于前,风邪客于后,风中表 更疏,而使自汗加重,阴津亦随之外泄,所 幸虽手足发凉,而未至肢厥脉沉,仍宜桂枝 加附子汤温经复阳,固表止汗,待阳复津回, 则诸症可愈。
(二)误汗致阳虚汗漏案 王某某,男,29岁,1952年10月1日入院。患者 因慢性骨髓炎住院二月余,一日下午感怕冷、头痛, 医者给予非那西汀0.2克、匹拉米洞0.2克,一次服 下,约半小时许,大汗不止,恶风,尿急而无尿液, 急邀中医会诊。检查: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表情惶 恐,全身大汗淋漓,四肢拘急,坐卧不宁,状甚危 笃,脉沉微而数。诊为大汗亡阳,处方:桂枝10克, 甘草6克,白芍10克,附子10克,生姜1片,大枣3 枚。当即配药煎服,服1剂汗止而愈。(于鸽枕医案)
【中医药学】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
(3)仲景对“和”的阐述:一是作症 状描述:“身和”、“腹中和”、“口中 和”、“卫气不和”、“胃中不和”。二 是作具体治法,有桂枝汤调和营卫、小柴 胡汤和解少阳、调胃承气汤的调和胃气, “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等。
还有“白饮和服”之服法,总观仲景
对“和”的原则性论点有二:一是《金匮》 “五脏元真通畅,人既安和”;二是《伤 寒论》中提出:“凡病,若发汗、若吐、 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 自愈”。由此可见,“和”的关键是恢复 人体的自稳,调节机制,使阴阳、气血、 脏腑的系统功能平衡协调而维持正常的生 理活动。
阴 知母防风生姜甘 汤 阳草
滋阴清热
↓ 加龙牡
—桂甘龙牡汤 温补心阳,镇潜安神,
桂 桂 加生姜大枣 —桂枝去芍药汤 温壮胸阳 枝枝 配 甘 加蜀漆牡蛎龙 —炙甘求逆汤 温壮心阳,镇惊安神, 甘 草 骨生姜大枣
草 汤 加茯苓白术 —苓桂术甘汤 补脾利水降冲。
辛 甘
加茯苓生姜
—苓甘汤
温胃利水。
助 加茯苓大枣 —苓桂甘枣汤 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
一、桂枝汤的方组剖析
(见图表如下)
一、 桂枝汤的方组剖析
桂 加 加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 补阳敛汗
枝 姜 加葛根 桂枝加葛根汤 加麻黄→葛根汤,治中风兼经输证,
配枣
下利证。
白 草 加黄芪 桂枝加黄芪汤 变解表为宣通阳气,排泄水湿,治
芍: ↓
黄汗病,汗出不透,腰以上必汗出,
一桂
下无法。
次口服,均未采用其他药物治疗。结果:显效者 11例,好转者7例,无效及中断治疗者3例,总率 为85﹒7%〔12〕。
(7)产后高热 妇人产后易气血骤虚,贼风乘虚 导致营卫不和,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精神
桂枝附子汤是什么?
桂枝附子汤是什么?说到桂枝附子汤一段会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因为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机会比较少,但是听名字就可以感觉出来,这是一定中药的汤剂的名字。
桂枝附子汤主要是材料就是干草、桂枝和附子这个三味中药。
这个几味中药加在一起煎煮之后,可以用来治疗伤害、风湿、红肿和身体中的各种疼痛。
现在很多人比较相信中药的功效,也比较喜欢用中药调理一下疾病,但是对中药的煎煮不怎么明白,现在就说说桂枝附子汤的煎煮方法。
★一、附子汤如何煎服1、桂枝加附子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桂枝12克(去皮)、附子15克(炮,去皮),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甘草6克(炙)组成。
2、方中桂枝散风寒,通经络,附子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二药相配,散风寒湿邪而止痹痛。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补脾和中。
五味合用,共奏祛风除湿,媪经散寒之功。
3、附子性为大热药,祛寒的要药,桂枝具有温经通脉的作用,其力在于温舒肢体,营养末梢神经。
此药的煎法就是以水1800毫升,煮取600毫升,附子先煎,之后文火一同将药煎10分钟左右。
去渣,分三次温服。
★二、桂枝附子汤的功能主治1、桂枝附子汤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2、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3、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
★三、桂枝附子汤治咳嗽1,咳嗽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症状,也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有不少条文辨治咳嗽,如果辨证准确,用活经方,不仅见效快,而且疗效非常好。
2,临床病案表示,某人因受感冒发病,频频咳嗽,咳痰,伴胸闷喘息,去某医院诊为慢阻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住院输液12天,用过甲强龙针剂,出院后不久,又发咳,痰,喘,动辄加重。
3,天气骤寒,诸症加重,咳剧时伴全身大汗,非常痛苦,求治。
诊断为精神萎顿,不时剧咳,咳白色黏痰伴喘息,阵发性胸闷心慌,疲倦乏力,畏风怕冷,咳时大汗,口干渴而不欲饮,无口苦,双踝部轻度凹陷性水肿,纳差,眠差,二便可,舌质暗,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弱。
桂枝附子汤的加减案例
桂枝附子汤的加减案例
一名25岁女性患有寒性痛经,痛经前后不适,常伴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经诊断属于经闭症状,治疗方案为桂枝附子汤加减。
方剂组成为桂枝9克,附子6克,生姜9克,大枣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熟地9克。
根据病情加减,选用以下配伍:
1. 加减桂枝附子汤: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增加香附、丹皮、川犀角,去掉大枣,以温肾、散寒通经为主治。
2. 加减桂枝加牛膝汤: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增加牛膝、蒲黄、木通、青皮,去掉附子、川芎,以清热、利湿、通经为主治。
3. 加减四逆散: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增加延胡索、生姜、当归、川芎,去掉熟地、大枣、附子,以活血、散寒、通经为主治。
经过两个月的服方,患者痛经明显缓解,并且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
体检结果也显示了病情好转的迹象。
桂枝加附子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加附子汤的临床应用
李明珠,男,60岁,后背和左侧上肢发凉2年余,加重7天。
曾在某医院做心电图,双肺X线检查,均未见异常。
并输液三天,具体用药不详。
昨天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和解热镇痛药无效。
于2011年11月23日,来我处就诊。
患者自述后背靠衣物时症状可缓解,舌红苔薄白,脉浮紧。
病机分析:
后背为太阳经脉循行之处,最易感受风寒。
今为寒邪所伤,阳气不能正常输布,背部得不到温煦,故发凉,恶寒。
背部阳气阻遏不能通达左侧上肢,故上肢发凉恶寒。
患者年事已高,气血虚弱不能驱邪外出,故经久不愈。
辨证为:风寒外束,阳气闭阻。
治则:疏风散寒,温经通络。
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葛根15克,生姜三片,大枣10枚,制附子15克(先煎)
服两付后症状明显好转,白天已不发凉,只在晚上感觉发凉。
晚上阴盛阳衰,患者阳气未复,不能制阴,故晚上发凉。
加重温阳药用量。
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制附子20克(先煎),生姜5片,大枣20枚,葛根10克。
再服四剂,症状完全消失。
方义:
黄芪益气助患者驱邪外出。
桂枝甘草辛甘通阳、鼓舞卫阳、使被遏的卫阳宣通。
生姜辛散、助桂枝解表。
大枣甘平、顾护胃气。
芍药酸微寒,和营敛阴,以防辛散太过。
葛根升阳生津以濡养经脉。
附子温阳固表,阳回津复,背部及左上肢筋脉得以温煦濡养。
全方共奏,散寒通络,阳复寒去,则诸症自除。
桂枝加附子汤临床运用-曾荣修
桂枝加附子汤临床运用-曾荣修桂枝加附子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本方是为表阳不固,汗漏不止而设。
其证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其病机由于太阳病误汗、亡阳于外之变证,其因有三:其一、太阳病再三发汗,虚其表阳;其二、其人素体表虚,常自汗出,而重发汗;其三、本桂枝证误服麻黄剂,设此方温经固阳,以救表虚。
方药:附片、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方义:本方即桂枝汤加附子而成。
桂枝汤解肌、散邪、调和营卫,因表阳不固加附子,以固表止汗,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汗止、津回,则小便自利,四肢柔和矣。
临床中凡属表阳不固范畴,而变证各异的证候,悉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何某某,女,52,成都纺织厂1981年6月13日,长期背冷,经常感冒,最近打喷嚏、流清涕、无汗、恶风、四肢酸、小便灼热。
脉沉,苔白。
辨证:素体阳虚,新感风邪。
治宜:固表解肌。
方药:附片2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10g,大枣10g,生姜10g,滑石20g,二付1981年6月17日,感冒愈,溲已不热,背冷好转。
原方去滑石,二付[分析]桂枝附子汤的证治,主要是为表阳不固,汗漏不止而设。
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目前该患者并无漏汗不止、小便难等证,仅有恶风一证相同,为何仍用此方?该病员长期背冷,属少阴病。
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
附子汤主云:若口中燥渴,则以白虎汤主之。
由此可知,该病长期背冷,平素该用附子汤。
目前病员新感风邪,无汗,因有少阴病,故不得发汗,脉沉,病在少阴,不得发汗。
这里用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疏风解表,加附子是取附子汤中的主药以温少阴之寒,随营卫散之,故药后背冷好转。
为何此方中加有滑石,该病员目前新患太阳中风,已邪传太阳之腑,故小便灼热,可知邪热已入膀胱,加滑石逐邪从小便而出。
该病员从现象看感冒并不严重,由于素体阳虚,少阴证夹杂其中,临证应全面考虑,慎之。
孙某某,女,67,家住点将台街1992年2月14日,数年来特别畏寒,冬天不敢出门,不敢下床,深居密室,同时恶风,总认为门窗没关紧。
桂枝加附子汤方剂配方
桂枝加附子汤方剂配方桂枝加附子汤【方剂名】桂枝加附子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各三两(各9克),大枣十二枚(3枚),附子一枚(9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扶阳固表,调和营卫。
【主治】主治伤寒表阳虚弱,恶风发热,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小便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虚【临床病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盗汗、慢性鼻炎、疼痛、室性早搏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1.盗汗(个案):患者证系心阳不足,卫气虚弱一以本方加枣仁、五味子治疗。
3剂后复诊,盗汗显减,再进3剂原方,盗汗止,心悸除,食欲增进:瞩其按上方为丸,连服2周以巩固疗效。
半年后随访,盗汗一直未发。
(《中医药学报》1990年第1期)2.慢性鼻炎:以本方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120例。
中药治疗前4日停用西医抗组胺药和鼻喷雾剂。
1个疗程为15日,治疗2个疗程:与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联合鼻甲封闭治疗120例对照。
1个疗程为5次。
显效标准:单纯性鼻炎:鼻腔通畅,分泌物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肥厚性鼻炎:鼻塞消失,鼻甲明显缩小。
结果:显效67例,有效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3%。
(《陕西中医》2013年第2期)3.疼痛:以本方加减合济生肾气丸治疗糖尿病性疼痛30例,与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芬必得治疗30例对照。
2组均予控制血糖:1个疗程均为2周,观察2个疗程。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的疼痛强度变化。
疗效评定以疼痛程度减轻2度以上即为显效。
结果: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
(《河北中医》2008年第5期)4.室性早搏(个案):本方加味治疗:患者证属阳虚自汗。
予以本方。
三诊,患者自觉冷汗止,身体轻松,自行再服原方4剂,心悸消失。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新中医》2002年第5期)5.更年期综合征:以本方加减治疗52例,与更年安片治疗42例对照。
经方验案(自汗、咳嗽、腹痛、失眠)
经方验案(自汗、咳嗽、腹痛、失眠)1.桂枝加附子汤治自汗患者,女, 45 岁, 2002 年 7 月 23 日初诊。
时值酷暑,病人却身着厚毛衣,自诉仍觉周身寒气透骨,恶风,其背部尤甚,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却又汗出不止,经常感冒,诊见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属表阳不足,卫表不固。
治拟益气温阳固表,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炙桂枝 6g,炮附子 6g,炒白芍 12g,炙甘草 8g,红枣 30g,生姜 3 片,炙黄芪 15g,防风10g,炒白术 15g,五味子 10g,煅龙牡各 30g。
进 7 剂后即汗出止,四肢得温,衣减,精神好转,宗原法出入再服 14 剂,诸症皆除,至今未发。
按:本例患者乃素体阳虚,卫表不固,腠理失司而汗出如漏,恶风怕冷,又背为阳中之阳,故背部恶寒更甚。
其证与《伤寒论》第 20 条“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相符。
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附子助阳固表,庶阳气得复,肌表白固。
合以玉屏风散、煅龙牡、五味子以增益气固表敛汗之功。
2.麻杏石甘汤合麻子仁丸治咳嗽患者,女, 63 岁, 2002 年 8 月 26 日初诊。
自诉外感初愈,咽痒,咳嗽气急,咳吐黄脓痰,口干,便秘, 2 ~ 3 日一行,诊为舌红苔黄,脉浮数。
证属肺热肠燥,热壅迫肺,大肠失润,治拟清肺化痰,佐以润肠通便,方用麻杏石甘汤合麻子仁丸:炙麻黄 5g,杏仁 10g,生石膏 ( 先煎 ) 30g,生甘草 5g,麻仁 8g,厚朴 10g,炒枳实 15g,桑白皮 15g,鱼腥草 30g,炒黄芩 15g。
进7 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大便得下,咳嗽减轻,续进 3 剂而痊愈。
按:肺为娇脏,主清肃不耐邪侵。
本例乃因外感六淫,由寒化热,热壅于肺,肺失清肃,故见咳嗽气急,咳吐脓痰,舌红苔黄。
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但肺之邪热也可以通过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的络属关系,从肺下移至大肠,影响大肠传导致腑气不畅,形成大便秘结之症,浊气上逆,反碍肺气肃降,肺中之热无路可出而使咳嗽加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伤寒论》113方【中医基础版】
《伤寒论》113方【中医基础版】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资料来源 :医学教育网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22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11.28桂枝加附子汤汤
《伤寒论》“辩可发汗病 脉证并治第十六” 说:“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zeze然, 一时间许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清楚地指 出,汗要周遍,使手脚都见到汗,要出小汗, 微汗,还要使汗出持续一定的时间,也就是加 盖衣被保温发汗到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就是两 个小时左右。如果做到这三点,才较汗出透了, 才可以达汗出热退,脉静身凉。
胆巴,也俗称卤水,其 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镁、 氯化钠和金属离子。
临床上常见的附子:生附子、盐附子、白附片、黑顺片、 熟附子、淡附片 生附子:洗净,晒干 盐附子:较大附子,胆巴、盐、水混合后浸泡、沥干水后, 再浸,连续3天,捞起,暴晒。 白附片:中等的附子,胆巴,清水浸泡7天,煮约1小时, 捞出放清水浸泡,剥皮,再清水浸泡,晒至卷角,再晒或 烘至全干。 黑顺片:小个的附子,胆巴泡,放入锅里煮,清水浸泡, 不剥皮,捞出用红糖浸染呈黄黑色,蒸晒干或烘干。 熟附子:中等的附子,经胆巴水浸、煮、水漂、去皮及根 下端部分,切横片,经蒸、烘(晒)至全干即成。 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泡,至盐分漂尽为度,与甘草、 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除去甘草、黑豆,烘(晒)。
思考三
*李士懋《平脉辨证 经方时方案解》
伤寒论里面阳虚者禁汗,为什么这个 方是阳虚还用桂枝将息法发汗呢?
柯琴说本证是离中阳虚,不能敛液,当用桂枝汤补心之阳, 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坎中阳虚,不能制水,必加附 子以固肾之阳,阳回则小便自利,四肢自柔。
桂枝汤主要以温补心阳,附子温补肾阳为主。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 (切),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别名】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处方】附子3枚(炮,去皮,破),白术4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助里阳以逐表湿。
被湿温经。
主伤寒8-9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喝,大便硬,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白术附子汤(《金匮》)、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金鉴》卷十三)、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伤寒瘟疫条辨》卷五)、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医效秘传》卷三)、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类聚方》)。
本方方名,《外台》引作“附子白术汤”、“附子汤”。
【注意】忌葱、猪肉、菘菜、海藻、桃、李、雀肉。
【各家论述】①《注解伤寒论》: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
②《伤寒来苏集》:病本在脾,法当君以白术,代桂枝以治脾,培土以胜湿,土旺则风自平矣,桂枝理上焦,大便硬、小便利,是中焦不治,故去桂。
③《伤寒贯珠集》: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皮中,而逐水气,以避虚就实之法也。
④《古方选注》:湿胜于风者,用术附汤。
以湿之中人也,太阴受之,白术健脾去湿,熟附温经去湿,佐以姜、枣和表里,不必治风,但使湿去,则风无所恋而自解矣。
【摘录】《伤寒论》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有很多的作用与功效,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加附子汤方
原方: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将息如前法。
参考比例:桂枝三白芍三炙甘草二生姜三红枣四制附子二(或一);分三服。
合方分解:1、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附子。
附子治由于机能沉衰、阴寒引起的肤冷恶寒、厥冷、肢体麻痹疼痛、肌肉弛纵、倦怠脱力、腹壁软弱无力不仁、大小便失禁、下利完谷、小便量多而清白等各种证状,若其证非因机能沉衰、阴寒所致者,用之反有害无益。
2、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芍药甘草附子汤+四逆汤(姜用生不用干)。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漏汗恶寒、肢冷拘挛;四逆汤治吐利口和、四肢厥冷、脉微细。
按:从分解可知,此方证于临床上既有桂枝汤证,亦有附子药证,尚可出现吐利口和、四肢厥冷、脉浮微细、发热轻而恶寒反重等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