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脑肿瘤(精)

合集下载

颅脑肿瘤MRI

颅脑肿瘤MRI
➢ (1)宽基底紧贴于颅骨内侧面; ➢ (2)肿瘤邻近的脑沟裂池内或蛛网膜下腔增宽;
➢ (3)白质塌陷征
➢ (4)脑脊液间隙:肿瘤脑室缘有裂隙状脑脊液信号,
➢ (5)邻近颅骨改变:可增生、破坏、受压变形等;
➢ (6)静脉窦阻塞
第十六页,共46页。
第十七页,共46页。
第十八页,共46页。
第十九页,共46页。
4、边界清楚,瘤周水肿较轻,占位效应轻;
5、增强扫描多为斑片状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第三十九页,共46页。
条状钙化
右侧额叶少 枝胶质瘤
钙化显示CT 优于MRI
MRI钙化 显示不清
第四十页,共46页。
Oligodendroglioma
第四十一页,共46页。
(四)髓母细胞瘤
MRI表现 1、部位:小脑蚓部,突向第四脑室; 2、信号:稍长T1长T2信号,部分呈等T2信号,信号大
有出血、坏死、囊变信号;
➢ 3.边界不清楚;瘤周水肿明显;占位效应重; ➢ 4.增强扫描:常为不均匀强化,或不规则花环状强
化,环厚薄不均,有壁结节; ➢ 5.数量:多为单发,偶有多发。
第二十六页,共46页。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胶质母细胞瘤出血
第二十八页,共46页。


三 四 级
胶 质 细 胞
谢谢各位的聆听
第四十六页,共46页。
第三页,共46页。
第四页,共46页。
第五页,共46页。
2、信号异常
1、多数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 2、少数肿瘤呈等T1、等T2信号; 3、极少数肿瘤呈短T1、长或短T2信号。 4、肿瘤内囊变、钙化、出血表现出相应的信号变化。
第六页,共46页。

30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30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十章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颅内肿瘤又称脑瘤,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转移到颅内)。

常见原发性肿瘤: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

【临床表现及诊断】共同表现——颅内压增高+局灶症状。

1.颅内压增高慢性、进行性加重,重者可引起脑疝,轻者引起视神经萎缩,视力减退,最终失明。

若瘤内出血可发生急性颅内压增高。

2.局灶症状与体征A.额叶肿瘤——精神异常,如淡漠、情绪欣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智力减退;B.中央前、后回肿瘤——对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C.颞叶肿瘤——视野改变和幻觉;D.枕叶肿瘤——视觉障碍;E.小脑肿瘤——共济失调;F.鞍区肿瘤——视力改变和内分泌功能障碍。

3.影像学检查◆CT和MRI——最常用。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早期发现肿瘤,确定脑肿瘤恶性程度及脑功能。

◆血清内分泌激素检查——垂体腺瘤。

【治疗原则】1.手术——主要。

2.放疗。

3.化疗。

第二节颅内动脉瘤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产生的囊性膨出,多数位于大脑动脉环的前部及其邻近的动脉主干上。

病因:①先天性缺陷;②后天性——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使动脉内弹力板破坏所致。

中老年人多见。

【临床表现及诊断】小动脉瘤破裂前无症状,较大动脉瘤压迫邻近结构出现相应症状。

动脉瘤破裂出血多突然发生,有运动、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

出血流至蛛网膜下隙——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严重者因颅内压增高引发脑疝而危及生命。

脑血管造影——确诊。

【治疗原则】及早手术,或介入治疗。

第三节颅内动静脉畸形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脉化的静脉样血管组成,动脉与静脉直接交通,其间无毛细血管网,周围脑组织因缺血而萎缩。

多在40岁以前发病。

【临床表现及诊断】1.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畸形血管破裂致脑内、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

2.癫痫。

3.运动、感觉、视野以及语言功能障碍,智力障碍及精神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

➢ 信号
T1WI T2WI T2WI-FLAIR
低信号 高信号 低信号
aa
ba
ca
脊髓空洞
二、脊髓疾病
(五)椎管内血管畸形
X线:DSA检查能显示脊髓AVM供血动脉的起源、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走向
CT:增强检查病变血管呈迂曲条状、团块状强化,CTA检查可显示AVM全貌
MRI
➢ 普通检查: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 增强检查:点状、斑片状或弥漫脑回状强化,也可无强化
病毒性脑炎
一、颅脑疾病
(五)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
CT
➢ 平扫:多灶性低或等密度区,多无占位效应 ➢ 增强检查:活动期病灶有强化,慢性期则无强化
MRI: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是其主要特点
脑脓肿
结核性脑膜脑炎
CT
➢ 结核性脑膜炎:脑池内高密度渗出,可钙化;增强扫描后脑膜线样或结节状强化 ➢ 脑结核球和结核性脑脓肿:平扫为等或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MRI
➢ 结核性脑膜炎:脑底池结构不清,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同CT ➢ 脑结核球和结核性脑脓肿: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同CT
脑脓肿
CT
➢ 急性炎症期 平扫:大片状密度,边缘模糊 增强检查:无强化或不规则斑点状、脑回样强化
➢ 化脓坏死期 平扫:低密度区内出现更低密度坏死灶 增强检查:轻度不均匀性强化
➢ 脓肿形成期 平扫:等密度环,内为低密度并可有气泡影 增强检查:脓肿壁环形强化,完整、光滑、均匀
脑脓肿
MRI
脑脓肿
➢ 急性炎症期 平扫:稍低T1信号,稍高T2信号,边缘模糊 增强检查:无强化或斑点状强化

颅脑肿瘤ppt课件

颅脑肿瘤ppt课件
于神经但无神经从中穿行。
.
27
临床表现
• 早期:多表现为缓慢发生的耳鸣、听力减退、眩
晕以及步态不稳等耳蜗与前庭功能障碍的症状, 也可见突发性聋。
• 中晚期:伴随肿瘤的不断增大,症状逐渐加重。
当肿瘤扩展到桥小脑角,可累及三叉神经,出现 患侧面部感觉异常和麻木等;若肿瘤阻塞脑脊液 循环,可引起脑积水和严重颅内高压症;肿瘤压 迫小脑,可出现患侧手足精细动作障碍,行走步 态不稳等,肿瘤压迫脑干,可导致肢力减弱、肢 体麻木、感觉减退等。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二)川北医学院源自.1垂体腺瘤
• 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发生于成年人,
男女发病相等,但分泌催乳素的微腺瘤多 为女性。
.
2
垂体的生理作用与地位
• 内分泌的中枢
– 承上:接受下丘脑释放激素信号 – 启下:决定内分泌腺体发挥功能状态
• 生命必须器官,保护在最安全的部位
.
3
垂体与邻近组织 解剖
• 临床表现:儿童以发育障碍,颅压增高为主;成
人以视力、视野障碍,精神异常及垂体功能低下 为主。
.
22
颅咽管瘤的CT表现
• 平扫肿瘤以囊性和部分囊性为多,形态是
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分叶状。CT值变动 范围大,含胆固醇多则CT值低。含钙质或 蛋白质多则CT值高。
• 大多数病例在实体部分与囊壁可出现钙化。 • 增强:肿瘤实性部分和囊壁可出现钙化。
毛细血管床受压、移位称血管丛征。
.
11
垂体大腺瘤的CT表现
• 肿瘤呈圆形、分叶、或不规则形。 • 冠状显示呈哑铃状。 • 平扫为等密度,略高密度,低密度或囊变。 • 垂体瘤钙化很少见,约占1~14%。呈分散点状
亦可呈块状。

颅脑肿瘤的影像诊断总论

颅脑肿瘤的影像诊断总论

精选ppt
55
病理性钙化
CT显示钙化敏感,CT值>100HU;
MRI显示钙化不敏感。①通常为T1WI、 T2WI低信号或等信号(活动质子少)。② T1WI亦可为高信号。钙<30%浓度,钙化 颗粒表面大。近其表面的水分子的进动频 率接近于Larmor频率,类似于大分子蛋 白质的作用,缩短T1。
精选ppt
40
鞍区肿块
常见 垂体瘤 36% 胶质瘤 11% 脑膜瘤 10% 颅咽管瘤 9% 动脉瘤 7% 转移瘤 2%
相对少见 表皮样囊肿 生殖细胞瘤 脂肪瘤 Rathke囊肿 蛛网膜囊肿 神经鞘瘤 海绵窦血管瘤 淋巴瘤
少见 组织细胞增多 症
错构瘤 畸胎瘤 脊索瘤 粘液囊肿 炎性假瘤
精选ppt
41
垂体腺瘤
神经鞘瘤 60%-75%
脑膜瘤 10%
表皮样囊肿 5%
副神经节瘤 2%-10%
动脉瘤及AVM 3%-5%
蛛网膜囊肿 < 1%
其它:少见,如脑干和小脑胶质瘤、
转移瘤、脊索瘤
精选ppt
35
表皮样囊肿
精选ppt
36
三叉神经瘤
精选ppt
37
听神经瘤
精选ppt
38
听神经瘤
精选ppt
39
三叉神经瘤
精选ppt
脑实质肿瘤中,胶质瘤最常见;
轴外病变脑膜瘤最常见;
鞍内常见肿瘤为垂体瘤;
小脑桥脑角区常见肿瘤为听神经瘤。
精选ppt
16
4、临床病史特点
首发症状一般与肿瘤的大小、部位、有无水 肿、出血等有关。继发症状与颅内压增高 有关:
①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最多见); ②癫痫(常见); ③头痛(1/3病人)。

脑膜瘤分级标准

脑膜瘤分级标准

脑膜瘤分级标准
脑膜瘤的分级标准主要基于显微镜下肿瘤细胞的外观。

以下是详细的分级标准:
1. 良性脑膜瘤(WHO I级):这是最常见的脑膜瘤类型,占所有脑膜瘤的65%\~80%。

生存期长、生长缓慢、侵袭性低、复发率低、组织分化良好,多数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

2. 非典型脑膜瘤(WHO II级):占所有脑膜瘤的20%\~35%,侵袭性和复发率介于良、恶性脑膜瘤之间,5年复发率达40%。

3. 恶性脑膜瘤(WHO III级):占所有脑膜瘤的<3%,生存期最短,5年复发率达80%。

此外,脑膜瘤的严重程度也取决于其等级和位置。

通常,WHO I级被认为是良性的,而WHO II级和III级被认为是高级别的脑膜瘤。

高级别的脑膜瘤具有局部侵袭性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对化疗不敏感,放射治疗能够延缓肿瘤复发,现有的靶向药物对其治疗有效率也比较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科学诊疗。

颅脑肿瘤的MRI表现

颅脑肿瘤的MRI表现

颅脑肿瘤的MRI表现1.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颅脑肿瘤的MRI表现和诊断。

(2)熟悉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白质病及脑变性疾病的典型MRI表现。

2.教具MRI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

3.内容提要(1)颅脑肿瘤的基本MRI表现①脑瘤信号特点,绝大多数肿瘤呈长Tl,长T2的信号改变,特别是实质性胶质瘤或转移瘤。

区分肿瘤与周围水肿是十分必要的。

②脑瘤出血,表现为Tl及T2像上的高信号等。

③脑瘤周围水肿,表现为长T1、长T2,但邻界Tl像(TE28、TR500),水肿常不易被显示,界于白质灰质内的水肿沿着深和浅纤维束,产生一个周边分指样改变等。

④脑瘤坏死与囊变,MRl在显示肿瘤囊性变时,视其内容物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一般而言,良性囊变边缘常光滑,信号强度均一,特别是边缘与中心没有差异;而恶性肿瘤的囊壁有结节,不光滑等。

⑤肿瘤钙化,各种肿瘤钙化常是肿瘤定性标志之一,MRI 钙化表现为T1及T2像均无信号等。

⑥增强扫描对诊断脑瘤的价值,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增强扫描有利于鉴别肿瘤与水肿,有利于显示肿瘤囊变结构等。

(2)常见脑肿瘤:①神经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等。

约占全部颅脑肿瘤的40%-50%。

a.星形细胞瘤:常位于一侧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和脑干,柯氏(Kemohan)分类法将其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良性,Ⅲ、Ⅳ级为恶性;占胶质瘤的40%。

Ⅰ、Ⅱ级MRI表现为:1.瘤体多呈长Tl、长T2信号强度,边界清楚,成人常见于额叶、顶叶、颞叶,儿童多见于后颅窝。

2.实质形多见于幕上,呈明显长T2与不明显长T1;少数无信号异常,仅见灰白质界限消失。

3.囊性型多见于后颅窝,囊液含蛋白质,在T1像呈低信号但高与脑脊液,T2像呈高信号但低与脑脊液。

4.脑水肿轻微,占位效应不明显。

5. Ⅰ级星形细胞瘤一般不强化,Ⅱ级星形细胞瘤呈轻度强化。

6.钙化占8-30%;7.瘤内出血少见。

颅脑肿瘤课件

颅脑肿瘤课件

一、神经胶质瘤
* 来源于神经上皮 * 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45% * 按细胞分化程度分四级
Tumours of Neuroepithelial Tissue (WHO, 1993)
Astrocytic tumours
A.星形细胞瘤
Oligodendroglial tumours
B.少枝胶质细胞瘤
Ependymal tumours
C.室管膜瘤
Mixed gliomas
D.混合性胶质瘤.
Choroid plexus tumours
E.脉络丛肿瘤
Neruoepithelial tumours of uncertain origin F.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
Neuronal and mixed neuronal-glial tumours 与胶质细胞混合性肿瘤
* 占胶质瘤7% * 多生长于两大脑半球白质内 * 增长缓慢 * 形状不整,分界清 * 瘤内钙化 * 治疗:手术 + 放疗 + 化疗
髓母细胞瘤 Medulloblastoma
Grade IV 好发年龄:2~10岁 好发部位:小脑蚓部,侵犯第四脑室、小脑半球、延髓 临床表现:
脑积水 恶心、呕吐、行走困难 蛛网膜下腔内转移
• 是一种仅发生于脑和脊髓,而没有全身其他淋巴结或 淋巴组织浸润的淋巴瘤。它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淋巴瘤, 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3%~1.5%。
• MRI多数表现为T1WI上呈稍低至等信号,T2WI上呈等至 稍高信号,免疫抑制患者多呈不均匀或环形强化,而 无免疫抑制患者多呈均匀明显强化
• 术后放疗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常规治 疗之一,平均生存时间为8~18个月

儿童颅内肿瘤-孙国强

儿童颅内肿瘤-孙国强

小儿颅脑肿瘤影像学诊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孙国强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2007年)Ⅰ神经上皮肿瘤★1.星形细胞肿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Ⅰ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Ⅰ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胶质母细胞瘤Ⅳ★8.松果体区肿瘤★9.胚胎性肿瘤--髓母细胞瘤Ⅳ--非典型性畸胎瘤/横纹肌样肿瘤Ⅳ胶质母细胞瘤Ⅳ★2.少突胶质细胞瘤Ⅱ★3.少突星形细胞瘤★4.室管膜肿瘤★5.脉络丛肿瘤★6.其他神经上皮肿瘤★7.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中枢神经细胞瘤ⅡⅡ颅神经和脊旁神经肿瘤Ⅲ脑膜肿瘤Ⅳ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Ⅴ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瘤Ⅵ蝶鞍区肿瘤Ⅶ转移性肿瘤2007 WHO 神经系统肿瘤分级 I级为增殖能力低,手术可能治愈的肿瘤;Ⅱ级为浸润肿瘤,增殖活性虽低,但常复发,并具有进展为更高级别的恶性肿瘤倾向;级肿瘤具有恶性肿瘤的组织学证据,包括胞 III核间变、有丝分裂活跃,多数Ill级肿瘤病人需接受辅助性放疗和/或化疗;IV级肿瘤具有恶性细胞学表现,有丝分裂活跃,坏死倾向,肿瘤术前及术后进展快,致死性临床结局,如胶质母细胞瘤,向周围组织广泛浸润和脑、脊髓播散特点小儿幕下肿瘤髓母细胞瘤小脑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脑干胶质瘤(星形细胞瘤) 脊索瘤,等男,2岁呕吐20余天后颅窝中线占位:髓母细胞瘤男,8岁间断呕吐20天+C+C小脑蚓部占位性病变,周围见水肿带,四脑室受压髓母细胞瘤M,17m,间断呕吐2天T1WI T2WI FLAIRC+右侧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恶性胚胎性肿瘤(PNET)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oumor原始神经外胚叶瘤起源于第四脑室顶部之上的小脑蚓部(90%) 占小儿后颅窝肿瘤的40%发病年龄4月~14岁,高峰6~8岁,男多于女 症状:头痛、呕吐、走路不稳和视乳头水肿肿瘤生长迅速,预后较差CT表现:圆形,类圆形或结节状,等或高密度肿块肿块边界清楚,CT值40~50Hu,+C增加16Hu肿块周围低密度水肿带,第四脑室受压变形幕上脑室积水MR表现: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矢状面显示肿瘤压迫第四脑室及脑干清楚转移至脑室壁和蛛网膜下腔及脊髓呈结节条状高信号女,2岁,走路不稳1个月T1WI CE-T1 T2WICE-T1 T2WI 小脑半球星形细胞瘤女,6m,恶心,呕吐CT T2WI女,6m,恶心,呕吐C+小脑半球星形细胞瘤男,7岁,间断头痛、恶心半月,时有呕吐右小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Ⅰ级)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好发于4~8岁小儿,71.4%的肿瘤发生于幕下;组织学:青少年毛细胞型、纤维型、混合型和少见的间变型,其中以青少年毛细胞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最为常见;临床表现有颅内压增高征象,共济失调,眼颤,肌张力减低,复视,外展神经及面神经麻痹和吞咽困难等;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主要分为三种类型I型为典型的大囊伴有壁结节II型为实性肿块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坏死; III型为实性肿块伴有囊变坏死,且至少有一个边缘囊变肿瘤实性部分平扫CT呈低密度,22%伴点状钙化男,11岁5个月来进行性消瘦、呕吐、头痛+C+C后颅窝混杂信号占位,呈囊实性,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室管膜瘤+C女,9Y ,间断失神发作2周伴失语2小时+CC+手术:肿瘤位于额叶,囊性约5.5cm,壁薄,其内草黄色稀薄液体,瘤体结节位于浅表近中线处,与大脑镰相粘连3×2×2cm,粉红,质软,血运中等病理:室管膜母细胞瘤+C室管膜瘤(Ependy moma)来源于原始室管膜上皮,多位于第四脑室,占后颅凹第三位幕上多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及第三脑室发病年龄1~10岁,高峰4~5岁分良、恶性;室管膜母细胞瘤归为原发外胚层肿瘤颅内压增高,小脑体征及颅神经麻痹特点:肿瘤容易包裹血管和颅神经血供丰富钙化常见良恶均可复发和扩散CT表现:呈等密度肿块,强化明显,50%钙化MR表现: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增强MR呈不规则强化室管膜,蛛网膜下腔,椎管扩散•女,4岁,进行性走路不稳10天脑干胶质瘤•女,9岁,走路不稳,言语不清,伴强迫头位20余天。

颅脑肿瘤的和诊断-PPT

颅脑肿瘤的和诊断-PPT

•胚胎细胞肿瘤、
松•松果果体体区区组胚织胎细细胞瘤胞、肿瘤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C为放疗•松后果体肿区生瘤殖细消胞瘤. 失
六、转移瘤
好发部位:绝大多数位于皮髓交界处,也
可限于白质内,80%位于幕上,
20%位于
幕下,其中小脑占18%。
MRI表现: 典型得脑转移在TIWI上呈低信号,在
T2WI上呈高信号,瘤灶小而周围水肿广泛,占 位效应显著。有时出现靶征,可合并出血。T1 及T2加权均为低信号得为来自黑色素瘤转移
脑内 脑外
解剖学分类
脑实质内 脑室内
脑实质内肿瘤
星形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 淋巴瘤 转移瘤
脑室内肿瘤
室管膜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脑膜瘤
脑外肿瘤
脑膜瘤 垂体腺瘤 神经鞘瘤 颅咽管瘤 生殖细胞瘤 表皮样囊肿 脊索瘤
颅脑肿瘤诊断要点
、 肿瘤得部位、数目 、 肿瘤得密度/信号特点 、 肿瘤得边缘 、 肿瘤得血供 、 肿瘤得水肿情况 、 肿瘤得增强情况
形态:与组织类型及生物学行为有关,膨胀性、 浸润性生长
部位:定性诊断依据 大小:与发病速度对照,观察倍增时间 数目:转移瘤得定性诊断依据 边缘:生物学行为 结构:结节、环形、囊性、大囊小结节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12
一、胶质瘤
胶质瘤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习惯上将其分 为星形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瘤和室管膜瘤。
化,常为相对均匀强化。60%
可显
示肿瘤相邻脑膜强化,多
呈细、短而
规则得条状高信号
强化影,称为脑膜
尾征。
小脑天幕脑膜瘤
鞍旁脑膜瘤
前颅凹底脑膜瘤

颅脑肿瘤-颅咽管瘤(1)

颅脑肿瘤-颅咽管瘤(1)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
辅助检查
颅咽管瘤
1. 神经影像学检查 2. 血内分泌检查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
颅咽管瘤
辅助检查-1
神经影像学检查
1. 头颅X平片 鞍上有钙化斑(儿童90%,成 人40%)。同时在儿Hale Waihona Puke 还可见颅缝分离,脑 回压迹增多等。
2. 头颅CT 鞍上占位病变,可为囊性或为实性。 多有钙化灶且有特征性的环状钙化(蛋壳样) 表现。
颅咽管瘤
术后合并症及防治- 1
下丘脑损伤导致尿崩症和电解质 紊乱 术后记录24小时出入量,轻度 尿崩可服氢氯噻嗪(原称双氢克尿 塞),较重者可用垂体后叶素,症状 持续较久的可用长效尿崩停或服用弥 凝等。术后当天及以后3~5天内查血 小解质,调整水盐摄入量。如出现体 温失调,特别是高热,应行物理降温 或低温治疗。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
临床表现
颅咽管瘤
1. 发病年龄 5~7岁好发,是儿童最常见的鞍区肿瘤。 2. 下丘脑及垂体损伤症状 小儿较成人多见。肥胖、尿崩症、毛
发稀少、皮肤细腻、面色苍白等。儿童体格发育迟缓,性器官 发育不良。成人性功能低下、妇女停经、泌乳障碍等。晚期可 有嗜睡、乏力、体温调节障碍和精神症状。 3. 视力视野障碍 肿瘤位于鞍上,可压迫视经、视交叉甚至视束, 早期即可有视力减退,多为缓慢加重,晚期可致失明。视野缺 损差异较大,可有生量盲点扩大、象限性缺损、偏盲等。成人 尚可见到双颞侧偏盲、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儿童常有视盘水肿, 造成视力下降。 4. 颅内压增高症状 造成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向上生长 侵入第三脑室,梗阻室间孔。颅高压在儿童除表现为头痛、呕 吐外,还可出现头围增大、颅缝分离等。] 5. 局灶症状 肿瘤向鞍旁发展可产生海绵窦综合征;向前颅窝发 展,可有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大小便不能自理,癫痫及失 嗅等;向中颅窝发展,可产生颞叶损伤症状;少数病例,肿瘤 向后发展,产生脑干以及小脑症状

颅脑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颅脑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星形细胞瘤(15-year-old male)
星形细胞瘤(29-year-old female)
多中心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29-year-old female)
多中心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29-year-old female)
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
星形细胞瘤常可同时累及一个或两个脑叶; 其CT、MR表现有时与脑梗死表现相似。鉴 别要点为脑梗死的低密度影均位于脑动脉 分布区内,一般不会跨跃颈内动脉系统和 椎基底动脉系统分布区;
少枝胶质瘤CT表现
CT平扫多表现为混合密度影,边缘常不甚 清楚。钙化灶多为弯曲条带状、管状或斑 块状。肿瘤内部低密度影为囊变区。当瘤 内有出血时则在CT图 像上为稍高密度影。 肿瘤的实性部分多为等密度影。静脉注入 造影剂后,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到中度不规 则增强,边缘尚清楚。
少枝胶质瘤MR表现
MR平扫时,少枝胶质瘤多表现为信号不均 匀、形态不规整的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影。 由于钙化灶的存在,因此少枝胶质瘤与星 形细胞瘤相比,其内部更不均匀。肿瘤边 缘一般尚清楚,常常伴有轻到中度的瘤旁 水肿。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可见肿瘤实质部 分有轻到中度不规则条块状或不完整花环 样增强影。
髓母细胞瘤(14-years- old male)
髓母细胞瘤(14-years- old male)
髓母细胞瘤MR表现
中线部位(第四脑室和小脑蚓部)髓母细 胞瘤的MR影像表现多为圆形实性肿块,边 缘清楚。肿瘤内小囊变、坏死区较常见。 MR T1加权像上肿瘤多为稍低信号强度影, 边缘清楚,肿瘤内可见低信号囊变、坏死 灶;T2加权像肿瘤为稍高信号影或高信号 影。肿瘤位于第四脑室时,肿瘤侧边多可 见残存脑脊液信号影。
星形细胞瘤MR表现

颅脑常见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

颅脑常见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

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 占位效应显著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可呈不规则环状或花环
状强化,在环壁上可见
瘤节,若沿胼胝体向对
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
右额叶星形细胞瘤(Ⅲ-Ⅳ级)
精选ppt
22
MR表现
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病灶信号不均匀,多见 囊变、坏死、出血,呈 混杂信号
病灶边缘不规则,边界 不清,可跨胼胝体向对 侧扩散
肿 囊肿和肿瘤样病变
瘤 鞍区肿瘤 病 理 局部肿瘤的扩延
.4 癌 Carcinoma
分 转移性肿瘤
类 未分类肿瘤
精选ppt
14
中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枢 颅神经和脊髓神经肿瘤 神 经 脑(脊)膜肿瘤 系 淋巴瘤和造血细胞肿瘤
统 生殖细胞肿瘤
肿 囊肿和肿瘤样病变
瘤 鞍区肿瘤
病 局部肿瘤的扩延 理 分 转移性肿瘤 类 未分类肿瘤
类 未分类肿瘤
精选ppt
11
中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枢 颅神经和脊髓神经肿瘤 神 脑(脊)膜肿瘤
.1 拉克氏囊肿 Rathke cleft cyst .2 表皮样囊肿 Epidermoid cyst .3 皮样囊肿 Dermoid cyst .4 第三脑室胶样囊肿Collid cyst of
经 系
淋巴瘤和造血细胞肿瘤
the third ventricle .5 肠生性囊肿 Enterogenous cyst
统 生殖细胞肿瘤 肿 囊肿和肿瘤样病变
.6 神经胶质囊肿 Neuroglial cyst .7 粒细胞瘤 (迷离瘤, 垂体后叶细胞 瘤) Granular cell tumor (Choristoma,
.2 浆细胞型 Protoplasmic

神经外科题库及答案-颅脑和脊髓先天畸形

神经外科题库及答案-颅脑和脊髓先天畸形

颅脑和脊髓先天畸形一、填空题1、先天性脑积水按脑脊液系统功能障碍的性质可分为,。

2、分流术的常见并发症有,。

二、判断改错题1、在颅脑先天畸形中,颅底陷入症和扁平颅底可合并存在,二者均可引起延髓和局部神经的压迫症状。

三、选择题[A型题]1、在X线颅骨侧位片上,自硬腭后缘至枕骨大孔的后上缘作一连线,如枢椎齿状突超出此连线以上,即可确诊颅底陷入症。

A.3mm B.4mm C.5mm D.6mm E.7mm[B型题]A.脑脊液和脑膜B.脑膜和脑实质C.脑膜、脑实质、部分脑室和脑脊液D.脑膜、脑实质、部分脑室,无脑脊液E.脑膜、脑实质、部分脑室、脑脊液和脊膜2、脑彭出的内容物是。

3、脑膜膨出的内容物是。

4、脑囊状膨出的内容物是。

5、脑膜脑囊状膨出的内容物是。

[C型题]A、交通性脑积水B、非交通性脑积水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6、腰脊髓蛛网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术适用于。

7、脑室一体腔分流术适用于。

[X型题]8.狭颅症的临床表现可有。

A.舟状头B、视乳头水肿C、落日征D、分离性斜视E、智力低下四、名词解释1、狭颅症2、交通性脑积水五、问答题1、试述分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常见原因。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交通性脑积水、非交通性脑积水2、堵管、感染二、判断改错题1、错在颅脑先天畸形中,颅底陷入症和扁平颅底可合并存在,仅颅底陷入症可引起延髓和局部神经的压迫症状。

三、选择题1、A2、B3、A4、D5、C6、A7、C 8.ABDE四、名词解释1、狭颅症:一条或多条颅缝的早期闭合、从而影响脑和颅骨的正常发育,出现各种颅内压高的症状为狭颅症。

2、交通性脑积水:指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循环通路并无显著梗阻,因脑脊液回收障碍或产生过多而致。

五、问答题1、答:分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常见原因有:1)堵管:a脑脊液蛋白含量过高b、脑室内出血c、大网膜粘连包裹或挤入引流管的腹腔端内2):感染a、皮肤溃疡b、分流管灭菌不彻底c、手术操作污染。

实验二颅脑肿瘤mri

实验二颅脑肿瘤mri
1、直接征象: 垂体内异常信号,一般T1WI为低信号,T2WI呈高
信号,有时微腺瘤可呈等信号或高信号; 2、间接征象:垂体高度大于9mm,垂体上缘隆突,
垂体柄偏移,鞍底下陷。 3、增强扫描:早期肿瘤呈相对低信号,延迟扫描
肿瘤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
垂体大腺瘤 MRI表现
1.蝶鞍增大; 2、形态: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冠状面
上可见“腰征“; 3、信号:等信号,其内可有囊变、坏死、及
出血; 4、海绵窦侵犯: 5、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均匀强化;
垂 体 大腺 瘤 向 鞍 上 及 蝶 窦 内 侵 犯

体 大 腺
瘤 出 血
侵袭性垂体 瘤
(四)颅咽管瘤 MRI表现
1、部位:以鞍上多见,或鞍上、鞍内同时发生; 2、囊性病变的两种信号特点:T1WI和T2WI均呈高
3、形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 4、占位效应、瘤周水肿; 5.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
听 神 经 瘤
(三)垂体瘤
1.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 2.分类: 大小:微腺瘤:D<10mm,大腺瘤:D>10mm; 功能:无功能腺瘤、功能性腺瘤
正常垂体
垂体微腺瘤 MRI表现
2、形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无瘤周 水肿。
3、生长:较大者通常沿蛛网膜下腔裂隙呈匍匐式 生长,形成有“有缝则钻”之趋势。
4、增强扫描无强化。
(六)脊索瘤MRI表现
1、部位:中线,典型者位于颅底斜坡蝶、枕骨接 合处;
2、信号:T1WI不均匀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高信 号;病变内形态不规则的低信号为钙化或纤维组 织;
4、部位:颅内脑外、脑表面有蛛网膜颗粒的部 位,好发于脑表面、镰旁、蝶骨嵴、CPA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颅内肿瘤包括原发和继发,前者源于颅内诸组织结构:颅骨、脑膜、血管、颅神经、脑实质及胚胎残余组织。

•婴儿和儿童以幕下多见,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发生率较高;成人约70%位于幕上,中年人最常见为神经上皮肿瘤和脑膜瘤,老年人则最常见为脑膜瘤和转移瘤。

•临床表现因肿瘤的类型和部位不同而不尽相同。

常见的为癫痫、偏瘫、头痛、视觉和听觉障碍以及其他颅高压的症状和体征。

二.颅内肿瘤的CT诊断对于颅内T的C T诊断包括三方面:确定有无、确定基本位置和确定性质:1.肿瘤的检出检出率达95%,偶尔较小,尤其是密度与脑组织相近者,平扫较难显示。

2.定位当病变发生在临界部位,实际工作中要区分脑内脑外脑室内外和幕上幕下仍有一定困难。

⑴幕上/幕下天幕增强显影,在“V”“Y”“M”两侧外方为幕上病变,其内侧的为幕下病变。

病变的形态和轮廓也有帮助,幕上病变内侧缘和幕下病变的外侧缘均较平直。

⑵脑内外脑外病变:①病变大多数边界比较清楚。

②与邻近颅板﹑大脑镰或天幕等脑膜结构相连部位基底宽。

③邻近颅板骨质有增生或破坏。

④脑皮质受压内移,即“白质挤压”征或“白质塌陷”征。

⑤病变附近的沟﹑池增宽。

⑥脑外肿瘤常使邻近静脉窦闭塞,平扫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注射造影剂后无强化。

脑内病变:主要部分在脑实质内,多有瘤周水肿。

⑶脑室内外一般认为,室外病变多压迫脑室使之变小常向对侧移位,室内病变所在脑室扩大,无明显侧移,另外,室内肿瘤大多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强化也较明显.3.定性根据各种肿瘤的C T表现和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好发部位、好发年龄即可作出较为确切的定性诊断。

4.颅内肿瘤与囊肿的CT表现⑴密度颅内肿瘤密度的变化反映其本身结构及其继发的坏死﹑囊变﹑出血和钙化。

低密度:指低于正常脑实质密度,以含水份﹑脂类为主或囊变液化等。

等密度:指肿瘤实质与正常脑组织密度相等。

高密度:指肿瘤密度高于正常脑组织密度,瘤组织结构致密或钙化出血。

混合密度:上述两种以上密度同时存在,多见于恶性肿瘤。

⑵占位颅内肿瘤和囊肿本身的体积﹑灶周水肿和胶质增生等因素导致邻近正常结构的受压﹑变形和移位。

⑶水肿效应●脑水肿和脑肿胀是颅内肿瘤常见的并发症。

一般认为机理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CT表现为灶周境界不清的低密度影。

水肿多发生在白质区,常呈指状伸入大脑皮层的灰质之间,即“指状”水肿。

其边缘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增强扫描不强化。

●瘤周水肿一般不与肿瘤本身的体积简单地成正比,与恶性程度﹑生长速度和所在部位有关。

●水肿分级Ⅰ度:瘤周水肿宽度≤2㎝Ⅱ度:瘤周水肿>2㎝,小于一侧大脑半球宽径Ⅲ度:瘤周水肿大于一侧大脑半球宽径⑷脑积水颅内肿瘤或囊肿可导致脑积水,一般为梗阻性,表现为阻塞部位以上的脑室系统扩大。

少数肿瘤如脉络丛乳头状瘤可引起交通性脑积水。

⑸脑疝形成由于肿瘤本身、灶周水肿及脑积水推挤邻近结构所致。

●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疝)●小脑幕切迹疝(常为海马钩回疝)●枕骨大孔疝(常见小脑扁桃体下疝)●开颅疝⑹增强扫描●颅内肿瘤增强程度取决于其血液供应和BBB况.硬脑膜、脉络丛、垂体、松果体和灰结节没有BBB.●增强程度(增强前后C T值的增幅)<10Hu为轻度强化10~20Hu为中度>20Hu为重度●强化形式不强化强化: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强化形态斑片状、团状、结节状、环状或花环状不规则形※总而言之,颅内肿瘤的CT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①肿瘤本身的形态大小边缘轮廓密度增强情况②占位效应和灶周水肿效应③肿瘤的好发部位和好发年龄④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第一节神经上皮肿瘤•神经上皮肿瘤(n e u r o e p i t h e l i a l t u m o r s)以往称胶质瘤(g l i o m a)。

•起源于神经上皮细胞,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等,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主要靠C T和M R I 诊断。

一星形细胞瘤(a s t r o c y t o m a)•星形细胞瘤为神经上皮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40%),占颅内肿瘤的17%。

•男性发病率稍高,成人75%位于幕上,额/颞叶多,可沿胼胝体侵及对侧.儿童71%位于幕下,小脑半球占80%,其次是蚓部及脑干。

•病理分级(按分化和间变程度)Ⅰ级肿瘤内异形细胞<25%,为良性。

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低分级星形细胞瘤:Ⅱ级肿瘤内异形细胞25%-50%,为良恶性过渡性。

包括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级:肿瘤内异形细胞50%-75%,为恶性。

胶质母细胞瘤:Ⅳ级:肿瘤内异形细胞>75%,为恶性.•小脑星形细胞瘤80%位于小脑半球,20%位于蚓部。

•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本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常常在病变后期出现。

•儿童的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小脑半球和蚓部,常压迫或阻塞第四脑室引起颅内压增高,步态不稳和眼球震颤等症状,脑干肿瘤在临床上主要出现头晕﹑复视以及后组颅神经和锥体束受损症状.【CT表现】1.幕上I~I I级星形细胞瘤●低~等密度灶,低密度者类似水肿,少为混合密度灶,约25%钙化,出血少见。

●肿瘤边缘多不清。

●90%瘤周不出现水肿,少数有轻度或中度水肿。

占位效应常不明显。

●增强扫描,I级常仅有轻度强化,少数表现为囊壁和囊内间隔的轻微强化,I I级可连续或断续的环形强化,少数还可有肿瘤的壁结节甚至花环强化。

男性,54岁,口吃、嘴角歪斜、左上肢活动欠灵活20天。

2.幕上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病灶以混合密度为主,密度很不均匀。

•瘤内的高密度常为出血或钙化,但钙化出现率仅为2.3%~8%。

•肿瘤的低密度为坏死或囊变,后者密度更低,且其边缘清楚。

•91.7%肿瘤有瘤周水肿。

肿瘤的大小和水肿没有必然的联系.•增强扫描可帮助区别肿瘤实质、坏死、囊变区。

但强化部分仅代表有B B B破坏的部分,况且肿瘤本就是浸润生长.•几乎所有的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占96.5%)均有强化,呈不规则的环状、花环状强化,环壁上还可见强化不一的或大或小的瘤结节。

3.幕下星形细胞瘤主要为毛细胞型,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1)小脑星形细胞瘤•多数位于小脑半球,少数位于蚓部.•较幕上星形细胞瘤,囊变率高,水肿较轻,边界相对清楚。

•囊性者--均匀低密度,C T值与C S F近似或稍高,边界清楚,囊壁上有实性壁结节,囊壁可有钙化。

C E C T囊壁可有不规则强化,有时仅壁结节强化,囊壁不强化.•实性者—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多数有坏死囊变,C E C T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小脑星形细胞瘤有水肿者,四脑室受压移位﹑闭塞,以上脑室扩大,脑干前移变形,桥小脑角池闭塞.(2)脑干星形细胞瘤常为生长缓慢的毛细胞型或纤维细胞型,多见与10岁以下的儿童。

•平扫显示脑干增粗,半数以上为低密度。

•桥脑肿瘤可使脚间池变窄,并压迫鞍上池背侧。

•中脑和桥脑肿瘤常伴脑室扩大。

•C E C T约有一半的低密度肿瘤有强化,呈环形或结节状。

少数星形细胞瘤可沿胼胝体纤维向对侧半球生长,则呈蝶状分布。

PP良、恶性星形细胞瘤的鉴别作业【星形细胞瘤的D D x】•星形细胞瘤需与无钙化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单发转移瘤、近期发病的脑梗死、脑脓肿等鉴别。

(1)少枝胶质细胞瘤:位于脑深部,多见钙化(2)单发转移瘤:原发病史,年龄较大(3)急性期脑梗塞:发病突然,老年患者(4)脑炎及脑脓肿:感炎中毒症状,环较规则(5)髓母细胞瘤:小脑上下蚓部(6)血管母细胞瘤:囊性为主,有强化壁结节(7)胶质细胞增生:二室管膜瘤(e p e n d y m o m a)起源于室管膜细胞,主要发生在脑室系统,四脑室多见,侧脑室其次,三脑室少见。

【病理与临床】•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界限清楚,间变者浸润生长,并由C S F种植转移.•儿童以四脑室多见,成人以侧脑室多见.•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于小脑半球,幕上室管膜瘤31.3%位于脑实质内,是小儿最常见的幕上肿瘤.以颞顶枕交界区多见.•小儿脑实质内者常有大囊变,并可有钙化.•症状取决于肿瘤所在位置,癫痫和颅高压常出现.【C T表现】•平扫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结节状或分叶状肿块(大多数呈现等密度),瘤内常见散在点状钙化和低密度囊变。

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囊变区不强化。

•第四脑室内者除引起脑积水外,还伴有占位改变:脑干前移,蚓部变平,甚至出现扁桃体下疝。

侧脑室室管膜瘤几乎总是位于孟氏孔附近,导致侧脑室积水。

•三脑室室管膜瘤少见,常发生在尾侧,与丘脑分界不清,大者可阻塞导水管或孟氏孔。

•脑实质室管膜瘤可伴轻度(Ⅰ度)瘤周水肿。

在儿童和青少年多位于颞顶枕交界区和额叶,瘤内也常有较大的囊变和钙化,偶尔可有出血;成人也常发生颞顶枕交界区,但极少在额叶,囊变和钙化少见。

三少突胶质细胞瘤(o l i g o d e n d r o g l i o m a)•占颅内神经上皮肿瘤的5%-10%.•成人多见,好发年龄30-55岁.•绝大多数(95.91%)发生在幕上.常见于额叶。

•为颅内最易发生钙化的脑肿瘤之一。

约70%的肿瘤内有钙化。

•大多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有关50%-80%病人有癫痫,多为首发症状,颞叶病变出现精神症状﹑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侵及额﹑顶叶出现偏瘫和感觉障碍,颅高压征象出现较晚。

【CT表现】•多为类圆形,边界不清楚.•密度不均匀,约70%的病例可见钙化,钙化形态可呈局限性点片状、弯曲条索状、不规则团块状、皮层脑回状。

•瘤周水肿占37.9%,多为轻度水肿。

•C E C T:多数呈轻度强化。

D D x•星形细胞瘤•脑膜瘤•A V M.•S t u r g e-w e b e r S y n.四髓母细胞瘤(m e d u l l o b l a s t o m a)•约占颅内神经上皮肿瘤的4%-8%。

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内.主要见于儿童(75%),是儿童最常见的后颅窝肿瘤。

•儿童典型的发病部位为小脑蚓部、四脑室顶部,成人多见于小脑半球。

【病理与临床】•髓母细胞瘤是一种极度恶性的肿瘤。

典型的发病部位为小脑蚓部,容易突入第四脑室,常致梗阻性脑积水。

最好发生脑脊液播散,并广泛种植于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椎管。

•呈浸润生长,边界不清楚,突入脑室或偶有假包膜而显边界清晰.•肿瘤囊变、钙化、出血均少见。

•躯体平衡障碍,共济运动差;颅高压征象;神经根受刺激引起斜颈.【影像学表现】•肿瘤位于后颅窝中线区,突入四脑室,边界清楚。

•平扫呈略高等密度或等密度实体.•46%的肿瘤周围有水肿,肿瘤阻塞第四脑室致使幕上脑室扩大。

•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增强。

密度上升下降快。

•肿瘤可通过脑脊液循环转移至幕上脑凸面或脑室系统,增强扫描时同样出现增强。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儿童或青少年发病肿瘤位于后颅窝小脑蚓部(中线附近)肿瘤呈类圆形稍高密度或等密肿瘤呈均匀明显强化●鉴别诊断星形细胞瘤(毛细胞型):多数表现为低密度,很少表现为高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