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新举措(改)
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新举措(改)5篇

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新举措(改)5篇第一篇: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新举措(改)地质找矿大讨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新举措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进行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是解放思想,壮大华勘经济,谋求“三化”建设,落实“调方式,增实力,度难关,保增长”的重要举措。
抓良机,促发展,解症结,求突破,是实现我队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我队抓住“大讨论”这一良机,围绕《关于进一步促进地矿工作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地矿工作重点的意见》,以及各企业2009年工作重点等,采取专题调研、集中研讨和征集论文等形式积极开展讨论。
“大讨论”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在政策层面上,从国家、地方、地质行业乃至局、队范围内,有哪些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在指导思想及具体行动上,有何应对举措。
二是在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上,从政策制定、产业定位、机制转换、资源整合、勘查立项、矿权运作和管理、市场开发,找矿思路、技术方法等各方面有哪些不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何好的或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三是在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上,如何利用好现有政策;如何实现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何落实“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等方面有何好的建设性意见和良策等等。
四是在构建队级公司和优化企业产权关系,理顺经营机制上,如何保护与利用各种从业资质,如何完善职工收入分配结构,如何实现队级产业和局的整体发展对接等方面,深入研究,思想上和思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有的放矢地开展“大讨论”,大队将此次活动与推进科学发展观,落实干部作风,谋求“内跨外赶”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大队确定了九个专题分别进行研究和讨论,经过认真分析,集中研讨,全面查找当前工作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1 地质工作自身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问题,经系统梳理,将我队在地质勘查发展的意见反馈如下:一、分析产业政策,透视地质勘查单位面临的新机遇首先,根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及近年国家、省及地方落实的地质勘查政策入手,分析当前地质勘查管理及政策的特点,把握政策走向,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及矿权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分析地质勘查单位面临的新机遇。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国有地勘单位是指由国家所有并负责地质勘探工作的机构或企业,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力量。
当前,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实现转型发展,需要明确思路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转型发展思路:1. 创新科技应用: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地质勘探技术的进步。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地学信息系统、遥感、地球物理等新技术,提高勘查效率和质量。
2. 拓宽市场渠道:积极开展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拓宽勘查市场领域。
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深度参与国内外勘探工程。
3. 优化管理体制:改革国有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有效、灵活的管理机制。
聚焦专业协同,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4. 发展新业务领域:挖掘国有地勘单位的优势资源和技术,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参与矿产资源的评价、储量估算、环境监测等工作,为国家能源、环境保护等提供支持。
5.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地质勘探人才。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对策:1. 加大科技引领力度: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科研人员。
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 拓展国际市场合作:积极与国际地勘单位和企业开展合作,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勘探技术和管理经验。
参与国际勘探工程,提升国有地勘单位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加强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改革审批制度,简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加强对新业务领域的开发和培育,积极参与矿产资源评价、环境监测等工作。
建立行业联盟,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
5.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地质勘探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

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概述地质勘探单位是负责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和评价的组织。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勘单位改制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改制的目的、改制的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案。
一、改制的目的地勘单位改制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地勘工作的现代化,提高勘探效率和成果。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具体目标:1. 提高地勘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地质勘探事业向现代化、高效化方向发展;2. 加强地勘单位与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促进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3. 推动地勘相关科研机构的发展,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4. 加强地质勘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勘探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改制的步骤地勘单位的改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改制方案:地勘单位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改制方案,明确改制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改制方案的制定需要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并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确保改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资产和人员调整:地勘单位改制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资产和人员进行调整。
根据改制方案,重新界定地质勘探区域和业务范围,进行资产和人员的分流、优化和合理配置。
3. 组织架构调整:地勘单位改制后,需要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重新划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组织效能。
4. 体制机制创新:改制后的地勘单位应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积极性。
5. 监督评估和完善:改制后的地勘单位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对改制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三、实施方案具体的地勘单位改制实施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施方案内容:1. 资产评估和分流:通过资产评估,确定改制后需要留存的资产,决定不再需要的资产的处理方式,确保资产的合理流转和有效利用。
2. 人员培训和转岗安置:通过人员培训和转岗安置,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改制后工作的能力,确保员工的切实利益得到保障。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国有地勘单位是指由国家所有或控股的地质勘查企事业单位,是我国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为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思路和对策来推动国有地勘单位的转型发展。
国有地勘单位应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地勘单位是地质勘查的主力军,具有丰富的地质资源信息和技术经验,应该在勘探技术和仪器设备方面加大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也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
国有地勘单位要加强市场开拓和产业转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地勘单位需要更加主动主动地开拓市场,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业转型。
可以采取与地质勘查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矿产资源勘查与地质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拓宽业务领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国有地勘单位应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对于国有地勘单位来说尤为重要。
要加强对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使人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还要加强团队建设,鼓励知识共享和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
第四,国有地勘单位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产业协会的合作,共同推动转型发展。
地方政府和产业协会是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国有地勘单位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产业协会进行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地勘单位的转型发展。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基金、项目资助等方式予以支持,共同解决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国有地勘单位还要加强自身管理和规范运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改革和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要加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有地勘单位的转型发展思路和对策包括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市场开拓和产业转型,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产业协会的合作,加强自身管理和规范运营。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当前,我国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国有地勘单位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式和思路,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以下是一些关于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加强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国有地勘单位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科研能力,不断引进和培养高级人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通过与科研院所、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国有地勘单位还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国外企业和机构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拓宽业务领域,积极探索新的市场国有地勘单位应积极拓宽业务领域,不仅要继续承担传统的地质勘查任务,还应积极参与投资开发、合作探矿等领域,寻找新的市场机遇。
可以通过与企业、金融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资源开发和项目投资,实现利益共享。
国有地勘单位还可以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三、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国有地勘单位应优化组织结构,精简管理层次,提高决策效率。
可以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国有地勘单位还可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的决策和协调。
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国有地勘单位应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
可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国有地勘单位还可以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参加展览会、举办技术交流会等方式,展示企业的技术实力和项目成果,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国有地勘单位在转型发展中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拓宽业务领域,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品牌建设,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地勘单位改革实施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地勘单位在资源勘查和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竞争,地勘单位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资源勘查和开发需求,地勘单位需进行改革,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二、改革目标。
1. 提升勘查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勘查效率和准确度,满足资源勘查的需求。
2.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提高单位运转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单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 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单位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三、改革措施。
1. 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加大对先进勘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力度,提高勘查效率和准确度。
2. 管理体制优化,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单位运转效率。
3. 人才引进和培训,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水平。
4. 服务流程优化,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四、实施方案。
1. 制定改革计划,成立改革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步骤。
2. 加大政策支持,争取政府支持,提供改革所需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3.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改革成果,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吸引更多资源需求方的合作。
4.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定期对改革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改革效果评估。
1. 技术水平提升,通过改革,单位勘查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勘查效率和准确度明显提高。
2. 管理体制优化,单位管理体制得到优化,运转效率明显提高,成本降低,综合效益提升。
3. 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和培训取得成效,员工素质和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4. 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流程得到优化,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
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新举措(改)

地质找矿大讨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新举措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进行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是解放思想,壮大华勘经济,谋求“三化”建设,落实“调方式,增实力,度难关,保增长”的重要举措。
抓良机,促发展,解症结,求突破,是实现我队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我队抓住“大讨论”这一良机,围绕《关于进一步促进地矿工作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地矿工作重点的意见》,以及各企业2009年工作重点等,采取专题调研、集中研讨和征集论文等形式积极开展讨论。
“大讨论”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在政策层面上,从国家、地方、地质行业乃至局、队范围内,有哪些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在指导思想及具体行动上,有何应对举措。
二是在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上,从政策制定、产业定位、机制转换、资源整合、勘查立项、矿权运作和管理、市场开发,找矿思路、技术方法等各方面有哪些不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何好的或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三是在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上,如何利用好现有政策;如何实现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何落实“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等方面有何好的建设性意见和良策等等。
四是在构建队级公司和优化企业产权关系,理顺经营机制上,如何保护与利用各种从业资质,如何完善职工收入分配结构,如何实现队级产业和局的整体发展对接等方面,深入研究,思想上和思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有的放矢地开展“大讨论”,大队将此次活动与推进科学发展观,落实干部作风,谋求“内跨外赶”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大队确定了九个专题分别进行研究和讨论,经过认真分析,集中研讨,全面查找当前工作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地质工作自身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问题,经系统梳理,将我队在地质勘查发展的意见反馈如下:一、分析产业政策,透视地质勘查单位面临的新机遇首先,根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及近年国家、省及地方落实的地质勘查政策入手,分析当前地质勘查管理及政策的特点,把握政策走向,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及矿权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分析地质勘查单位面临的新机遇。
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地勘工作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推动地勘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地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必须对地勘单位进行全面的改革。
本文将从机构设置、业务职能、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地勘单位改革的总体方案。
二、机构设置1. 简化机构层级:减少冗余的职能部门,简化机构层级,以提高组织效率。
建议将地勘单位的总部、分院、研究中心等机构进行整合,形成更为精简的机构设置。
2. 注重专业特长:根据地勘单位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合理划分机构设置,提升各部门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例如,可以设立独立的岩矿勘查部门、地球物理勘查部门、区域地质调查部门等。
三、业务职能1. 强化勘查工作:地勘单位应加强对国家重点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勘查技术和能力。
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矿产资源的勘查水平和效率。
2. 拓宽业务领域:地勘单位不仅应关注矿产资源勘查,还应积极开展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察等方面的工作。
拓宽业务领域,实现地质资源与经济社会的有机结合。
3. 加强信息化建设:地勘单位应注重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全面、准确、高效的地质数据库,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提升地质调查与勘查的精确度和效率。
四、管理制度1. 完善人员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地质人才。
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2. 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地勘单位可以逐步引入市场化机制,与企业合作,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单位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 强化风险防控:地勘单位在工作中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保证勘探工作的安全可靠进行。
五、政策支持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地勘工作对于国家经济和资源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得到相应的政府支持。
贵州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贵州地勘单位改革方案一、背景和意义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腹地,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质勘探是发现和开发这些资源的关键环节。
然而,传统的地勘单位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已显得不适应,存在着效率低下、机制僵化、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
因此,为了加快推进贵州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提高勘探效率,需要进行地勘单位的。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打造高效、创新的地勘单位,推动贵州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原则:科学引导、创新、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激励和约束并重。
三、方案1.机构(1)组建地质勘探综合研究院:成立由地质、勘探、矿产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综合研究机构,负责统筹规划、资源评估和技术研发等工作。
(2)设立地勘局:将原有的地勘单位整合为地勘局,总负责地勘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管理。
(3)鼓励市场化机构的参与:允许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地勘工作,推动市场化竞争和资源有效配置。
2.人员管理(1)建立人员分类制度:根据不同的职责和岗位,将人员分为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不同类别,实行差异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推行合同制管理:逐步实行合同制管理,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促进人才流动和激励。
(3)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地勘单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3.技术创新和协同研究(1)建立数字化矿产资源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矿产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流程监控。
(2)鼓励创新研究:设立科研项目,加大对新型勘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提高勘探效率和成果转化能力。
(3)加强协同研究与合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提高地勘单位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管理制度(1)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以成果质量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激励和约束地勘人员的工作表现。
(2)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推动地质勘探成果向实际生产和经济效益转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地勘单位也面临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国有地勘单位需要思考创新和变革的路径,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本文旨在探讨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思路1. 加强战略规划国有地勘单位需要加强战略规划,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和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要与国家的战略规划相衔接,把握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2. 改变发展模式传统的国有地勘单位多以技术服务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
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改变发展模式,从单一的技术服务向多元化经营转变。
可以通过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利益最大化。
3. 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国有地勘单位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国有地勘单位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用人机制,激励员工的创新和潜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1. 调整企业经营结构国有地勘单位可以通过调整企业经营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
可以考虑将业务范围扩大到能源、环境、地质灾害等领域,开展工程与技术咨询、施工等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地质资讯服务。
2. 建立与企业家联姻的机制国有地勘单位可以与企业家建立联姻关系,通过共同投资、合作开发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
通过引入企业家的管理经验和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国有地勘单位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3. 在重要领域做强做大国有地勘单位可以在重要领域做强做大,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
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市场资源,打造行业的领军企业。
在重要领域具备竞争力后,国有地勘单位可以扩大对外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地勘(地质勘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然而,传统的地勘单位由于体制机制限制和管理不科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进行地勘单位的改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地勘单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高效、科学、创新的地勘体系,提高地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改革方案1. 机构改革(1)组织架构调整:对地勘单位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
按照功能职责划分,将地勘单位分为研究与开发部门、勘探实施部门和技术支持与资源管理部门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
(2)内部管理机制改进:推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工作进展和结果的监督和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人员培训和激励(1)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地勘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重点培养年轻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引入新的人才和技术,推动地勘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2)激励机制建立: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提高薪资待遇、设立科研成果奖励、加强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励地勘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 技术装备升级(1)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装备,提高地勘工作的精度和效能。
通过与国际合作、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引进最新的仪器设备和勘探技术。
(2)加强自主研发:同时加强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地勘技术和装备。
鼓励地勘单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 国家政策支持(1)加大对地勘工作的资金投入:政府加大对地勘工作的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通过增加资金投入,解决地勘项目的资金短缺问题,保障地勘工作的正常进行。
(2)优化相关政策法规:优化相关政策法规,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快出台支持地勘工作的相关政策,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地勘工作的成本和风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地勘工作。
改革引领 多举措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政策解读改革引领 多举措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丁全利近日,为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记者就《指导意见》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负责人。
履职尽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精神“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先行性、基础性工作之一,这一历史地位并没有变。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负责人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地质工作者为国家重点解决了急需的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等资源问题,建立了一大批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在新时期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及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服务,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立下了历史功勋。
初步了解,全国有10个省(区、市)基本完成以事企分开为核心的地勘单位改革。
改革探索中,部分地区在新老制度衔接、资金保障、稳定队伍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对地勘单位的市场职能定位把握不准、对自然资源管理公益性支撑不够、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改革中参与较少等问题。
2020年,中办国办出台相关文件要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公益属性,提高治理效能。
具体要求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坚持稳步扎实推进,不破不立、先立后破,妥善做好政策配套和业务衔接;围绕公益事业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推进事企分开等。
因此,为切实履行好党中央赋予自然资源部的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职责,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关精神,统筹推进全国地勘单位深化改革,回应地勘行业的政策企盼,抓住当前时机出台指导意见,督促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地勘单位改革中积极履职尽责,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四方面要求,进一步推动地勘单位深化改革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表示,《指导意见》在充分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改革最新精神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地质勘查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在深化改革、业务引领、提升能力、加强服务监管4方面提出要求,指明方向。
云南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云南地勘单位改革方案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矿产资源。
地勘单位作为地质调查和勘探的主要机构,承担着发掘和开发云南宝贵地质矿产资源的重要责任。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地勘单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地质资源的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云南地勘单位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从机构改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云南地勘单位改革的具体方案。
一、机构改革云南地勘单位应该进行机构上的改革,实施有效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
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效率。
同时,需要加强内部协作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降低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地勘工作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云南地勘单位需要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研究。
可以建立科研项目评审制度,通过评审来确保科研项目的方向和内容与地勘工作相契合。
同时,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利用外部智力和资源。
此外,还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人才培养云南地勘单位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
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培养青年人才、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此外,还应该加强人才的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和晋升机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四、社会服务云南地勘单位还应该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
可以开展地质调查和勘探项目的宣传工作,增强公众对地质资源和矿产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要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持。
此外,还可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公益性项目,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在实施改革方案过程中,云南地勘单位应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政府部门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地勘工作中来。
湖南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三)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1.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地勘单位开展关键技术研发。
2.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地质勘查技术成果转化。
3.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地勘单位整体创新能力。
(四)职工权益保障
1.合理安置职工,确保职工合法权益。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湖南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第1篇
湖南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一、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地质勘查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湖南省作为地质资源大省,地质勘查单位(以下简称“地勘单位”)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多种因素制约,当前湖南地勘单位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地质勘查行业发展需求,提高地勘单位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改革方案。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关注职工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六、总结与展望
本改革方案旨在推动湖南地勘单位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保障职工权益等举措,为湖南地勘单位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展望未来,湖南地勘单位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国地质勘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六、总结与展望
本改革方案旨在推动湖南地勘单位适应新形势下的地质勘查行业发展需求,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创新能力、保障职工权益等措施,实现地勘单位的转型升级。展望未来,湖南地勘单位将以崭新的面貌,为我国地质勘查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
湖南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一、引言
湖南省地质勘查单位(以下简称“地勘单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地勘单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行改革。本方案旨在提出一套系统、全面的改革措施,以推动湖南地勘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国有地勘单位是指由国家授权承担地质调查、勘探、评价和储量核算等任务的企事业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国有地勘单位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发展思路和对策两方面,探讨国有地勘单位的转型发展问题。
一、发展思路1.创新科技手段:国有地勘单位要以创新科技手段为核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三维地质模型技术等,提高地勘工作的精确度和效率。
同时要重视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提升国有地勘单位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2.拓宽业务范围:国有地勘单位应结合当前的资源环境压力,拓宽业务范围,积极参与资源勘探和环境评估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可以从传统的矿产勘探拓展到新兴能源勘探领域,或者参与地质灾害评估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3.培养高素质人才:国有地勘单位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地勘人才,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和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等方式,提高国有地勘单位的人才梯队和创新能力。
4.加强与企业合作:国有地勘单位可以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一方面,可以与煤炭、石油、非金属矿等行业的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矿产资源勘探和储量核算等工作;可以与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等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5.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国有地勘单位应积极参与国际地勘合作和国际地勘服务等领域的工作,与国外的地质学术机构和勘探公司开展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等,提高国有地勘单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对策1.完善管理体制:国有地勘单位应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改革,提高组织效能和绩效管理水平。
2.加强资金支持:国有地勘单位要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及开展科技创新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相关的融资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持,推动国有地勘单位的转型发展。
3.提高服务质量:国有地勘单位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地质调查、勘探、评价和储量核算等服务,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地勘单位改制方案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地勘单位改制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
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地勘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地勘单位的发展也越来越迫切。
为了提高地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何进行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了地勘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招投标制度改革在地勘工作中,建立起科学公正的招投标制度,一直是地勘单位必须重视的问题。
但是当前的招投标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信息不透明、经验不充足等等。
因此,对招投标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引入更多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公开透明度,同时加强对参与者的资质审核,减少不必要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首先,要建立科学公正的信息公示制度,将招标文件、资质要求、合同条件等信息向社会公开。
同时,为了更加公正透明,应该进一步开展针对招投标等问题的监察工作,从制度、程序、业务、技术等多个维度,对各参与方进行监察,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性。
其次,引入互联网技术,建立起新型的信息交流机制,减少人为干扰,提高效率。
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建立供需发布系统,帮助实现零距离招投标,加强对招标工作的监管。
最后,加强对投标人的资质审核,确保参加投标的企业具有完备的资质和技术实力,减少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及个人参与招标。
同时,建立起完善的评审制度,科学合理地评价投标人的资质和信誉情况,确保最终选出的中标单位具有优质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员工激励制度改革员工是地勘单位发展的重要资本,对于员工的激励和发展,也是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现有制度下,员工的薪资体系、晋升机制等方面有着很多不足,不能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导致员工流失较为严重。
因此,地勘单位应该对员工激励制度进行改革。
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资体系,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以及职称等级等因素,制定出相应的薪资制度和激励机制,确保员工有相应的收入。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让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增加才能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客户提供基础支持。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勘单位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下,地勘单位也需要进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首先,地勘单位应加强技术创新。
新形势下,科技的不断进步给地勘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地勘单位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勘察和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还要注重研发创新,掌握先进的勘探技术,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和有效性。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其次,地勘单位应加强队伍建设。
在新形势下,地勘单位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应该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现有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使其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作方法。
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地勘单位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再次,地勘单位应转变发展思路。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地质勘察和矿产评估领域,还需要开拓新业务领域。
可以发展环境勘察、工程勘察、资源勘察等新的业务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
同时,还可以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实现“双赢”的局面。
最后,地勘单位应注重合作发展。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与各方面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可以与其他地勘单位、科研机构、大学院校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勘探和评估工作。
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和开发地质资源。
可以与政府合作,共同推动地勘工作的发展。
通过合作发展,地勘单位才能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为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地勘单位需要进行发展。
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勘察和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转变发展思路,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注重合作发展,与各方面建立合作关系。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地勘单位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煤炭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思路及举措

研究探索 I Research & Explore煤炭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思路及举措/文/陈明z 召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国资国企改革座谈会当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所属 煤炭地勘单位正面临“地勘单位 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国有企业改 革”,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 期”,如何凝聚改革共识,破解发展难题,汇集转型升级力量,实现做 强做优做大,是摆在煤炭地勘单位 面前的重要课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煤炭地勘 单位要加快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拓展地勘延伸业,助力生态文明建 设,促进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站位,凝聚改革共识一是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 的重要性、紧迫性。
煤炭地勘单位多成立于建国初期,近七十年来,几代煤炭地勘人栉风沐雨、转战南 北,完成了四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 勘探,探明了我国90%以上的煤炭 储量,为保障我国能源、矿产做出 了突出贡献。
同时,地勘单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也存在着 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与市场经济不适应,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 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多个指导意见,不断深化改革。
煤炭地勘单位 作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和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在地勘单 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国企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深化改革已迫在眉 睫,势在必行。
二是加强理论指导,做到知行 合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 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对于煤炭地勘单位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学懂弄通, 学深悟透。
同时,也要深刻领会、准 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 革的重大决策部署。
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全面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核心 要义,把握内在联系。
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将学习成 果充分运用到煤炭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工作实践中,充分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找矿大讨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新举措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进行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是解放思想,壮大华勘经济,谋求“三化”建设,落实“调方式,增实力,度难关,保增长”的重要举措。
抓良机,促发展,解症结,求突破,是实现我队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我队抓住“大讨论”这一良机,围绕《关于进一步促进地矿工作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地矿工作重点的意见》,以及各企业2009年工作重点等,采取专题调研、集中研讨和征集论文等形式积极开展讨论。
“大讨论”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在政策层面上,从国家、地方、地质行业乃至局、队范围内,有哪些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在指导思想及具体行动上,有何应对举措。
二是在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上,从政策制定、产业定位、机制转换、资源整合、勘查立项、矿权运作和管理、市场开发,找矿思路、技术方法等各方面有哪些不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何好的或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三是在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上,如何利用好现有政策;如何实现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何落实“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等方面有何好的建设性意见和良策等等。
四是在构建队级公司和优化企业产权关系,理顺经营机制上,如何保护与利用各种从业资质,如何完善职工收入分配结构,如何实现队级产业和局的整体发展对接等方面,深入研究,思想上和思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有的放矢地开展“大讨论”,大队将此次活动与推进科学发展观,落实干部作风,谋求“内跨外赶”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大队确定了九个专题分别进行研究和讨论,经过认真分析,集中研讨,全面查找当前工作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地质工作自身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问题,经系统梳理,将我队在地质勘查发展的意见反馈如下:一、分析产业政策,透视地质勘查单位面临的新机遇首先,根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及近年国家、省及地方落实的地质勘查政策入手,分析当前地质勘查管理及政策的特点,把握政策走向,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及矿权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分析地质勘查单位面临的新机遇。
通过分析,地质勘查管理主要呈现: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日趋发育,地质勘查管理日趋完善,资源将作为保值投入等特点。
从《决定》分析地质勘查单位面临的新机遇,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十分重视国有地勘单位的主体作用,为保障勘查资金的规范使用,努力实现最佳地质找矿效果,国家财政出资的所有地质勘查项目都要求必须由国有地勘单位承担,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性质的勘查单位承担,这为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通过政策分析,国有大中型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及全省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境外勘查市场,低品位资源以及尾矿开发利用项目,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等也将成为地质勘查单位的新的机遇。
二、加快体制调整,以综合地质手段为抓手构建队级公司1、寻求破解“症结”的途径五一四队建队已五十五年,半个世纪以来,我队始终存续发展着综合地质找矿优势产业。
2000年后局整合各队地矿产业资源,组建华勘局地勘总院,我队在极度缺少地质技术人员、设备和地质资料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地矿产业,二次扛起地质找矿大旗。
经过几年市场搏杀和产业投入,地勘产业又逐渐崛起,并显示出蓬勃发展态势。
随着产业市场经营的不断深入,由于受经营体制格局和管理方式的制约,产业资源相对独立分散,形成多家企业各自发展,为了局部利益又互为制约,导致产业间发展极度不平衡,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活等各种“症结”凸显,地勘综合性手段优势被独立专业经营体制的格局所限制,地勘优势产业并没有显示出主导产业地位作用,地勘商品市场开拓和产业延伸不足,与局兄弟大队比经营总量、经营质量提速缓慢,地勘市场综合性大项目运作能力,综合项目多手段施工组织、协调能力不足等,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制约了大队优势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为保持、发展壮大地勘产业综合性手段资源优势,成为扛起大队经济半壁江山的主导产业,改革体制,转换经营机制,整合资源优势,走集约化地勘产业之路,发展壮大综合手段资源,以势在必行。
我们认为,寻求破解“症结”的有效途径,在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2、构建队级综合地矿手段经营实体。
地矿业既是大队传统产业,也是旗臶性产业,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空间和持续再发展优势。
本着培育和壮大地矿主导产业,勘查、开采一体化,资源、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统筹协调发展;以找矿、开矿为基础,纵向延伸产业,做强勘查,做精环境评价和治理,做好工程地质为根本,整合地勘资源,构建综合性多手段经营实体,适应大地质市场商业需求。
3、以资本为纽带,构建多元化资本组合经济体制。
解放生产力,促进资源、资本活力,以资产为纽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和释放多年积累和打造的地质技术、成果资料、资质资格、企业声誉,以及地方影响力等资源潜力及其产业优势,实现国有资本、技术与其经营者、职工自然人资本,技术、智慧的对接和整合,实施新体制、新机制,全新模式的地矿产业经营。
4、改革大队国有体制,实施事企分体运行,保留五一四队事业身份和存续从业资质,妥善处理和安臵好大队原有遗留债务等问题,保障现代企业制度下队级公司轻装上阵,发挥其综合手段,及其延伸产业优势与华勘公司对接,并以队级公司方式独立运营。
5、摆脱事业体制惯性陈旧的管理方式,建立适应市场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应该“以人为本”,建立以利益分配为主题核心内容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对公司高管人员、技术骨干辅以“期股”、“年薪”政策激励;员工施以“配股”归己所有,“薪酬多劳多得”政策激励。
在充分调动公司各阶层人员生产(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辅以配套实施约束机制,对高管等人,引入竞争上岗机制,适当的从社会招聘人才,实施责任目标与业绩考核及利益关联的问责制、末尾淘汰制、轮岗制;对员工实行技能水平考核,末尾淘汰制,对淘汰的员工,停岗培训,达标后再重新上岗。
其次,建立市场营销工作机制,一个产业的市场布局,不仅要在市场旺盛的时候进行,更要在市场萎靡的情况下,超期谋划。
市场开发,项目合同拥有量,是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建立市场营销网络体系,谋划市场布局的同时,重点落实合同指标与营销人员利益挂钩,完成规定任务指标拿底薪的同时,辅以“多劳多得”政策激励;再次,建立以质量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工效”机制,无论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效”为考核标准,并辅以制度约束,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6、创新经营机制,调方式,促增长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断的创新,在于不断的降低自身的成本。
摆脱国有体制经营“小而全、大而全”和封闭的经营方式,取而代之是开放经营、借力经营与借助发展。
目前困扰企业经营的仍就是“人才、设备、资金”三大“资源”难题。
解决这些问题无非有两条出路,一是企业内部调节,二是借助外力解决。
封闭的经营方式,往往是通过内部调节的方式或投入扩大“资源”拥有量方式解决。
而开放的经营方式是借助外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两种解决的方式所代来的是两种不同效果,前者,永远局限于内部有限资源狭小空间里或靠不断的“充血”方式,扩大资源投入来维持经营,肌体一旦出现“供血不足,就会造成心肌梗死”。
而后者是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间断的利于社会“血库”之血源,为肌体充实新鲜血液,并在拥有健康肌体的同时,恢复自我造血功能。
实施开放式经营,借助社会资源,解决项目施工,缺少“三大资源”的矛盾和问题,借力经营,借助发展,以合作经营,租赁经营、借贷经营等方式,借助外力来充实自我,提高和发展自我,并以此提高项目市场运作空间和人脉关系,会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7、拓展、延伸产业链一个产业的安全,不仅仅在于市场的开发和技术创新,更在于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经营领域的不断拓展。
拓展经营领域,延伸产业经济,涉入新经济资源领域,是企业经营生存与持续发展永恒的主题。
靠“资源”生存的企业,在“资源”存有期间,只顾眼前利益,不思“资源”枯竭后怎么办,而因“资源”枯竭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
企业寿命按其曲线走向规律都存在低谷和巅峰时期。
地质找矿也是一样,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对地勘投入普遍存在这样的说法“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
说明靠地勘“资源”生存的产业寿命,同样具有其不确定性。
我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我队计划内项目锐减,事业费随之减少,靠地质找矿生存,曾一度进入了低谷,“饥不择食”采取“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和“两业并举”的方针,在不具有条件和经济论证的情况下大上多种经营项目,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营资源”条件,导致养鸡厂、冰棍厂、制鞋厂、“两个饭店”等企业纷纷倒闭。
我队是综合地质队,五十余年延续的多手段,综合找矿产业资源优势,是支撑我队经济发展和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已有资质资源,开发利用好“综字头”资源,积极申报新涉入领域经营资质,产业优势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经营领域的延伸、业务范围的拓展,新领域的涉入等,在地勘产业处于巅峰时期,是公司班子应该重点考虑和研究的课题。
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从商品地质到政府项目;从地质找矿到矿权运作、矿山开采;从富、贫磁铁矿资源勘查,转型到铁矿资源补己型的菱铁、褐铁、微细晶粒的赤铁矿勘查;从单一金属勘查转到多金属、非金属;从陆地测量到水域测量、从工程测量、地籍测量转到城市功能测量、管线测量、国家及城镇地理信息数据库;从单一元素地矿产品化验测试转到多元素综合指标测试,从矿产品检测到水资源、建材、食品等商品检测;从固体矿产物探到液体矿产物探;从工程勘察到地质灾害、环境评价设计与治理、地热资源勘察;从固体金属矿产钻探到非金属钻探、煤田钻探、石油钻探等等;重点规划和逐步实施产业链延伸与转型,经营领域拓展与新的经营领域涉入,永久的保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旺盛的生存状态,保持队级公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一四地质大队二OO九年七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