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成语的比喻_联想_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英汉比喻 、联想在思维方式上的共性
俄国形式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可布森通过对失语症的分析 ,用他的极性概念将比喻划 分为二维的两个向度 ———隐喻的向度和转喻的向度 ,其中隐喻的向度是纵聚合的 ,即共时性 的 ,转喻的向度是横组合的 ,即历史性的 。例如 :
以上两句中“拳头”和“产品”属于纵聚合关系 ,二者以相似性为基础 ,在比喻中达到等 值 ,然后将“拳头”从纵聚合轴“弹”向横组合轴 ,变成线性的形式 ,这就构成了隐喻“拳头产 品”。再看例句 “: 资产阶级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 ,罗马水道和歌特式教堂的奇迹 : 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东征的远征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其中“埃及 的金字塔 ,罗马水道和歌特式教堂”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前人类文明发展的三个时期和空 间 。又如 “: 巾帼不让须眉”,其中“巾帼”(古代妇女包头的巾 、帕) 代替女子 “, 须眉”代男子 , 这种比喻的关系是相邻的或相继的 ,发生在同一横轴上的联想关系 ,这就是转喻 。用索绪尔 的概念来说 ,隐喻从本质上讲一般是‘联想式’的 ,它探讨语言的‘垂直’关系 ,而转喻从本质
上讲一般是“横向组合”的 ,它探讨语言的“水平的”关系 ,笔者认为隐喻是一种联想 ,其思维 方式是纵聚合相似性联想 ;转喻也是一种联想 ,其思维方式是横组合相邻或相继性联想 。英 汉修辞格的隐喻和借代 (转喻属于借代中的一类) 分别体现了这两种思维方式 。
通过对英汉成语比喻的分析研究 ,笔者发现英汉成语中都大量采用了隐喻和借代的修 辞手法 ,这反映了英汉成语在比喻思维方式上的共性 。例如 :
— 61 —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这一辞格与汉语里的“对代”(借代中的一类) 相似 。 (1) Brain drain (人才外流) ,以“brain”代替“professional”(专业人才) ,这是以部分代全体 。 同类的有“brain trust”(智囊团) “, More than flesh and blood can stand (or endure) ”(非血肉之躯 所能忍受) 。 (2) To hold out olive2branch (伸出橄榄枝 ;建议讲和) 以“olive2branch”(橄榄枝) 代替“peace”(和平) ,这是以具体代抽象 。同类的有 “: to look to one’s laurels”(保持声望 ;保持荣誉) ,用月桂树叶编成的花冠是古希腊体育竞赛的奖品 ,这里 用来代替荣誉 。“to rest on one’s luaurels”(满足于既得的声誉 ;安于现状 ,不求上进) 。 (3) Sunday best (一个人最正式 、最漂亮的衣服) 。 西方人在星期天去在教堂做礼拜总是穿戴得非常正式 、漂亮 。因此以“Sunday best”代替 “one’s best clothes”,以特定代普通 。同类的还有“Sunday driver”(开慢车的人) ,源于一些老人 平时不常出门 ,只是在星期天开车到教堂 ,他们车开得慢 ,很胆怯 。“belly laugh”(捧腹大 笑) ,代替“发自内心的 、痛快的大笑”“, knee2slapper”(能使人笑得拍大腿的笑话) 代替“espe2 cially funny joke”。汉语成语中的“对代”有 : (4)“目不识丁”———借部分代全体 “丁”字是最易识之字 ,此字尚且不识 ,形容人一字不识 ,以一个“丁”字代所有的字 。同 类的有“略识之无”,以“之”“无”代简单易识的字 。“一日三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以“秋” 代“年”,即以一季代全年) 。“兵不血刃”,以刀 、剑等兵器的锋利部分代兵器 。“孤掌难鸣”, 以人体一部分的“掌”代人 。 (5)“桃李满天下”———以特定代普通 “桃李”:桃树和李树 ,此处代“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是以特定代普通 。相同的有“投桃 报李”“, 桃”“李”代“馈赠物”即 “: 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比喻彼此间的赠送和回报 “, 兰摧玉 折”“, 兰”和“玉”代“贤人”,此成语比喻贤人夭折 ,多用以哀悼人英年早逝 。 4. Antonomasia ———代喻 这一修辞是用具有历史典故或象征意义的专名来代替一般通名 ,相当于汉语中“对代” 的一小类 。例 : (1) Helen of Tory (尤物倾城 ,或美人祸水) 用“Helen”代“beauty”是以专名代替普通名 。“海伦”是希腊史诗“伊里亚特”中的绝代美 人 ,因争夺她而引发了十年之久的希腊与特洛伊夫大战 。同类的有“Strephon and Chloe”(才 子佳人) “, Strephon 和 Chloe”分别是英国诗人薛特尼和希腊作家龙格斯笔下的英俊潇洒的男 主人公和秀美动人的女主人公 ,后来就借这两个人物的名字分别代表“才子和佳人”。 在汉语修辞中 ,代喻归属于“对代”辞格 ,属于以特定代普通这一类型 。如 : (2) 助纣为虐 ———以特定代一般 “纣”是商朝末代的暴君 ,这里以“纣王”代“残暴者”,此成语比喻帮助恶人干坏事 。同类 的有“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世代互为婚嫁 ,后称两姓联姻 ,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 好”。 以上例句都是人们通过纵聚合相似性联想和横组合相关性联想的思维方式 ,分别用隐 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构成的英汉成语 ,这反映了英汉成语在比喻和联想思维模式上的共同 点。 — 62 —
第13卷第5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l. 13 No. 5
2000 年 10 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ct. 2000
英汉成语的比喻 、联想 、文化
英 语
联来自百度文库对象
英
汉
汉语
比喻
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 To be in the dark 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To 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 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二 、英汉成语中的比喻在联想对象上的个性
比喻离不开联想 ,联想的对象实际上就是喻体 ,它与人们的生活环境 、社会背景 、文化习 俗息息相关 ,因此 ,大多数英汉成语中比喻的联想对象都不相同 ,这反映了英汉两个民族在 各自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和历史背景中形成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差异 (见下表) 。
本文对英语成语中的比喻 、英汉成语中的隐喻和借代 ,与比喻相关的联想 、以及比喻中 所蕴涵的文化这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认述其异同 ,探讨其文化根源和特点 。其目的在于 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英语成语 ,进一步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的本质和共性的认识 ,以及对与 语言紧密相连的文化个性的注重 ,以提高其借助语言和文化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 ,并对外语 教学有所裨益 。
厨师烧汤 黑暗中 猪和珍珠
便士和英镑 教老奶奶吃 鸡蛋 烟和火
船老大撑船 鼓里 牛和琴
芝麻和西瓜 在名木匠面前 摆弄手艺 风和浪
老大多打 翻船 蒙在鼓里
对牛弹琴
捡芝麻丢 西瓜
班门弄斧
无风不起 浪
人多主意多 ,反坏了 事 不知实情 对愚蠢人讲大道理 , 白费口舌 小事精明大事愚蠢 , 或因小失大
在行家面前摆弄
1. Metaphor ———隐喻 (又名暗喻) 这一修辞格与汉语中的隐喻和借喻相对应 。 (1) To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2)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这山望着那山高) (3) To spill the beans (泄露机密 ;说漏嘴) (4) To make a mountain out of a molehill (小题大做) 汉语成语中的隐喻式如 :草木皆兵 、挥汗如雨 、安步当车 、生花妙笔 、望子成龙 、拉大旗作 虎皮 、失败乃成功之母等 。借喻比隐喻更进一层 ,隐喻的形式是“甲就是乙”,而借喻是一种 省略性比喻 ,直接用比喻物代替被比喻物 ,或者用表示比喻物的行为性状的词语来代替比喻 物 。借喻式成语如 :枯木逢春 、揠苗助长 、雪中送炭 、东施效颦等 。 2. Metonymy ———换喻 ,也称转喻 这一修辞格与汉语中的“旁借”(借代中的一类) 大致相似 。 (1) To lose one’s heart (to sb) (爱上某人 ;钟情某人) 。 此成语以“heart”转喻“感情”、“爱情”。与此相同的有 “: to win another’s heart”(博得欢 心 ;获得某人的爱情) 。 英语中还有用颜色转喻情感的 ,如 : (2) Green with envy(十分嫉妒) “green”转喻“生气 、嫉妒或羡慕”的情感 ,当人产生这些情感时 ,就会“脸色变青”。同类 的还有“a black day (for sb) ”(某人最悲伤或不幸的时候) 。 转喻是借代中的一类 。借喻和隐喻都属于隐比 ,同与“metaphor”相对应 。汉语把借代和 借喻分开的标准是 :借代的着眼点是事物之间的相关 ;而借喻着眼点是事物之间的相似 。如 “桃花薄命”与“红颜薄命”,这两条成语同义 ,都是说女子命运不好 ,寿命不长 。前者是借喻 , 是纵聚合联想 ,可以说“女子像桃花”,但二者之间无联系 ,不相关 ;后者是借代即转喻 ,是横 组合联想 。红颜指美女的容颜 ,是女子的特征和人体的一部分 ,二者是相关的 ,但不相似 ,不 能说 “: 女子像红颜”。汉语中的旁借如 : (3)“青黄不接”———借特征代本体 同类的有“紫袍玉带”(代高官) 。 (4)“颜筋柳骨”———借作者代作品 “颜”“、柳”指唐代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 ,这以借他们的名姓代他们的书法 。筋骨 比喻他们的书法遒劲有力 。 (5)“行将就木”———借质或借器相代 同类的有“祸枣灾梨”,旧时多用枣木与梨木雕版印书 ,故以滥刻无用之书为“祸枣灾 梨”。“箕帚之使”(以工具代事 ,并进而代执洒扫事之人) 旧时以此谦称自己的妻子 。 3. Synecdoche ———提喻
收稿日期 : 2000206202 作者简介 :李晓原 (1954 - ) ,女 ,江苏扬州人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
— 60 —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李晓原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 : 本文拟就英汉成语中的比喻 、联想 、文化几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研 究 ,论述其异同 ,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
关键词 : 比喻 ;联想 ;文化
中图分类号 : H03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 - 2646 (2000) 05 - 60 - 05
事出有因
以上例子表明英汉成语即便在比喻同一概念也大多选用不同的联想对象 。其一反映了 两民族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 。人类毕竟生活在同一地球的自然环境中 ,又都是以 群体的社会为生存方式 ,因此他们对大自然有相同的感受和感悟 ,对人和社会也有相同的经 历和认识 。这表现在他们通过语言反映的同一思想认识和概念 。其二反映了两民族各自独 特的文化习俗 。两民族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又是有差异的 ,因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文 化特点 。这一点也体现在语言上的不同习惯 ,即使用不同参照物和不同表达形式反映同一 事物或概念 。又如 :英谚“Good wine needs no bush”(好酒不必挂幌子) ,和汉语俗语“好酒不 怕巷子深”都表达相同的意思 ,从句子中可以看出 ,其一 ,两民族同样有着酒文化 ,其二 ,两民 族有不同的风俗和生活居住状况 。在西方从前流行一种风俗 ,常在商店的窗口外面悬挂某 种东西作为该店经营某种物品的标志 。如挂一块地毯表示出售家具 ,扎一小捆稻草表示卖 牡蛎 ,挂长春藤 (ivy2bush) 标记的则常是酒店 。因此在以上英谚里“bush”折射出该民族特有 的风俗 ,而在以上汉语俗语中“巷子深”也表现出旧中国城市居民居住状况 ,至今许多地方仍 然保留着“小巷幽幽”的居住风情 。
俄国形式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可布森通过对失语症的分析 ,用他的极性概念将比喻划 分为二维的两个向度 ———隐喻的向度和转喻的向度 ,其中隐喻的向度是纵聚合的 ,即共时性 的 ,转喻的向度是横组合的 ,即历史性的 。例如 :
以上两句中“拳头”和“产品”属于纵聚合关系 ,二者以相似性为基础 ,在比喻中达到等 值 ,然后将“拳头”从纵聚合轴“弹”向横组合轴 ,变成线性的形式 ,这就构成了隐喻“拳头产 品”。再看例句 “: 资产阶级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 ,罗马水道和歌特式教堂的奇迹 : 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东征的远征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其中“埃及 的金字塔 ,罗马水道和歌特式教堂”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前人类文明发展的三个时期和空 间 。又如 “: 巾帼不让须眉”,其中“巾帼”(古代妇女包头的巾 、帕) 代替女子 “, 须眉”代男子 , 这种比喻的关系是相邻的或相继的 ,发生在同一横轴上的联想关系 ,这就是转喻 。用索绪尔 的概念来说 ,隐喻从本质上讲一般是‘联想式’的 ,它探讨语言的‘垂直’关系 ,而转喻从本质
上讲一般是“横向组合”的 ,它探讨语言的“水平的”关系 ,笔者认为隐喻是一种联想 ,其思维 方式是纵聚合相似性联想 ;转喻也是一种联想 ,其思维方式是横组合相邻或相继性联想 。英 汉修辞格的隐喻和借代 (转喻属于借代中的一类) 分别体现了这两种思维方式 。
通过对英汉成语比喻的分析研究 ,笔者发现英汉成语中都大量采用了隐喻和借代的修 辞手法 ,这反映了英汉成语在比喻思维方式上的共性 。例如 :
— 61 —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这一辞格与汉语里的“对代”(借代中的一类) 相似 。 (1) Brain drain (人才外流) ,以“brain”代替“professional”(专业人才) ,这是以部分代全体 。 同类的有“brain trust”(智囊团) “, More than flesh and blood can stand (or endure) ”(非血肉之躯 所能忍受) 。 (2) To hold out olive2branch (伸出橄榄枝 ;建议讲和) 以“olive2branch”(橄榄枝) 代替“peace”(和平) ,这是以具体代抽象 。同类的有 “: to look to one’s laurels”(保持声望 ;保持荣誉) ,用月桂树叶编成的花冠是古希腊体育竞赛的奖品 ,这里 用来代替荣誉 。“to rest on one’s luaurels”(满足于既得的声誉 ;安于现状 ,不求上进) 。 (3) Sunday best (一个人最正式 、最漂亮的衣服) 。 西方人在星期天去在教堂做礼拜总是穿戴得非常正式 、漂亮 。因此以“Sunday best”代替 “one’s best clothes”,以特定代普通 。同类的还有“Sunday driver”(开慢车的人) ,源于一些老人 平时不常出门 ,只是在星期天开车到教堂 ,他们车开得慢 ,很胆怯 。“belly laugh”(捧腹大 笑) ,代替“发自内心的 、痛快的大笑”“, knee2slapper”(能使人笑得拍大腿的笑话) 代替“espe2 cially funny joke”。汉语成语中的“对代”有 : (4)“目不识丁”———借部分代全体 “丁”字是最易识之字 ,此字尚且不识 ,形容人一字不识 ,以一个“丁”字代所有的字 。同 类的有“略识之无”,以“之”“无”代简单易识的字 。“一日三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以“秋” 代“年”,即以一季代全年) 。“兵不血刃”,以刀 、剑等兵器的锋利部分代兵器 。“孤掌难鸣”, 以人体一部分的“掌”代人 。 (5)“桃李满天下”———以特定代普通 “桃李”:桃树和李树 ,此处代“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是以特定代普通 。相同的有“投桃 报李”“, 桃”“李”代“馈赠物”即 “: 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比喻彼此间的赠送和回报 “, 兰摧玉 折”“, 兰”和“玉”代“贤人”,此成语比喻贤人夭折 ,多用以哀悼人英年早逝 。 4. Antonomasia ———代喻 这一修辞是用具有历史典故或象征意义的专名来代替一般通名 ,相当于汉语中“对代” 的一小类 。例 : (1) Helen of Tory (尤物倾城 ,或美人祸水) 用“Helen”代“beauty”是以专名代替普通名 。“海伦”是希腊史诗“伊里亚特”中的绝代美 人 ,因争夺她而引发了十年之久的希腊与特洛伊夫大战 。同类的有“Strephon and Chloe”(才 子佳人) “, Strephon 和 Chloe”分别是英国诗人薛特尼和希腊作家龙格斯笔下的英俊潇洒的男 主人公和秀美动人的女主人公 ,后来就借这两个人物的名字分别代表“才子和佳人”。 在汉语修辞中 ,代喻归属于“对代”辞格 ,属于以特定代普通这一类型 。如 : (2) 助纣为虐 ———以特定代一般 “纣”是商朝末代的暴君 ,这里以“纣王”代“残暴者”,此成语比喻帮助恶人干坏事 。同类 的有“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世代互为婚嫁 ,后称两姓联姻 ,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 好”。 以上例句都是人们通过纵聚合相似性联想和横组合相关性联想的思维方式 ,分别用隐 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构成的英汉成语 ,这反映了英汉成语在比喻和联想思维模式上的共同 点。 — 62 —
第13卷第5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l. 13 No. 5
2000 年 10 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ct. 2000
英汉成语的比喻 、联想 、文化
英 语
联来自百度文库对象
英
汉
汉语
比喻
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 To be in the dark 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To 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 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二 、英汉成语中的比喻在联想对象上的个性
比喻离不开联想 ,联想的对象实际上就是喻体 ,它与人们的生活环境 、社会背景 、文化习 俗息息相关 ,因此 ,大多数英汉成语中比喻的联想对象都不相同 ,这反映了英汉两个民族在 各自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和历史背景中形成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差异 (见下表) 。
本文对英语成语中的比喻 、英汉成语中的隐喻和借代 ,与比喻相关的联想 、以及比喻中 所蕴涵的文化这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认述其异同 ,探讨其文化根源和特点 。其目的在于 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英语成语 ,进一步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的本质和共性的认识 ,以及对与 语言紧密相连的文化个性的注重 ,以提高其借助语言和文化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 ,并对外语 教学有所裨益 。
厨师烧汤 黑暗中 猪和珍珠
便士和英镑 教老奶奶吃 鸡蛋 烟和火
船老大撑船 鼓里 牛和琴
芝麻和西瓜 在名木匠面前 摆弄手艺 风和浪
老大多打 翻船 蒙在鼓里
对牛弹琴
捡芝麻丢 西瓜
班门弄斧
无风不起 浪
人多主意多 ,反坏了 事 不知实情 对愚蠢人讲大道理 , 白费口舌 小事精明大事愚蠢 , 或因小失大
在行家面前摆弄
1. Metaphor ———隐喻 (又名暗喻) 这一修辞格与汉语中的隐喻和借喻相对应 。 (1) To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2)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这山望着那山高) (3) To spill the beans (泄露机密 ;说漏嘴) (4) To make a mountain out of a molehill (小题大做) 汉语成语中的隐喻式如 :草木皆兵 、挥汗如雨 、安步当车 、生花妙笔 、望子成龙 、拉大旗作 虎皮 、失败乃成功之母等 。借喻比隐喻更进一层 ,隐喻的形式是“甲就是乙”,而借喻是一种 省略性比喻 ,直接用比喻物代替被比喻物 ,或者用表示比喻物的行为性状的词语来代替比喻 物 。借喻式成语如 :枯木逢春 、揠苗助长 、雪中送炭 、东施效颦等 。 2. Metonymy ———换喻 ,也称转喻 这一修辞格与汉语中的“旁借”(借代中的一类) 大致相似 。 (1) To lose one’s heart (to sb) (爱上某人 ;钟情某人) 。 此成语以“heart”转喻“感情”、“爱情”。与此相同的有 “: to win another’s heart”(博得欢 心 ;获得某人的爱情) 。 英语中还有用颜色转喻情感的 ,如 : (2) Green with envy(十分嫉妒) “green”转喻“生气 、嫉妒或羡慕”的情感 ,当人产生这些情感时 ,就会“脸色变青”。同类 的还有“a black day (for sb) ”(某人最悲伤或不幸的时候) 。 转喻是借代中的一类 。借喻和隐喻都属于隐比 ,同与“metaphor”相对应 。汉语把借代和 借喻分开的标准是 :借代的着眼点是事物之间的相关 ;而借喻着眼点是事物之间的相似 。如 “桃花薄命”与“红颜薄命”,这两条成语同义 ,都是说女子命运不好 ,寿命不长 。前者是借喻 , 是纵聚合联想 ,可以说“女子像桃花”,但二者之间无联系 ,不相关 ;后者是借代即转喻 ,是横 组合联想 。红颜指美女的容颜 ,是女子的特征和人体的一部分 ,二者是相关的 ,但不相似 ,不 能说 “: 女子像红颜”。汉语中的旁借如 : (3)“青黄不接”———借特征代本体 同类的有“紫袍玉带”(代高官) 。 (4)“颜筋柳骨”———借作者代作品 “颜”“、柳”指唐代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 ,这以借他们的名姓代他们的书法 。筋骨 比喻他们的书法遒劲有力 。 (5)“行将就木”———借质或借器相代 同类的有“祸枣灾梨”,旧时多用枣木与梨木雕版印书 ,故以滥刻无用之书为“祸枣灾 梨”。“箕帚之使”(以工具代事 ,并进而代执洒扫事之人) 旧时以此谦称自己的妻子 。 3. Synecdoche ———提喻
收稿日期 : 2000206202 作者简介 :李晓原 (1954 - ) ,女 ,江苏扬州人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
— 60 —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李晓原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 : 本文拟就英汉成语中的比喻 、联想 、文化几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研 究 ,论述其异同 ,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
关键词 : 比喻 ;联想 ;文化
中图分类号 : H03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 - 2646 (2000) 05 - 60 - 05
事出有因
以上例子表明英汉成语即便在比喻同一概念也大多选用不同的联想对象 。其一反映了 两民族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 。人类毕竟生活在同一地球的自然环境中 ,又都是以 群体的社会为生存方式 ,因此他们对大自然有相同的感受和感悟 ,对人和社会也有相同的经 历和认识 。这表现在他们通过语言反映的同一思想认识和概念 。其二反映了两民族各自独 特的文化习俗 。两民族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又是有差异的 ,因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文 化特点 。这一点也体现在语言上的不同习惯 ,即使用不同参照物和不同表达形式反映同一 事物或概念 。又如 :英谚“Good wine needs no bush”(好酒不必挂幌子) ,和汉语俗语“好酒不 怕巷子深”都表达相同的意思 ,从句子中可以看出 ,其一 ,两民族同样有着酒文化 ,其二 ,两民 族有不同的风俗和生活居住状况 。在西方从前流行一种风俗 ,常在商店的窗口外面悬挂某 种东西作为该店经营某种物品的标志 。如挂一块地毯表示出售家具 ,扎一小捆稻草表示卖 牡蛎 ,挂长春藤 (ivy2bush) 标记的则常是酒店 。因此在以上英谚里“bush”折射出该民族特有 的风俗 ,而在以上汉语俗语中“巷子深”也表现出旧中国城市居民居住状况 ,至今许多地方仍 然保留着“小巷幽幽”的居住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