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失败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实验教学设计作者:周志源陈建安来源:《化学教学》2014年第02期摘要:围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因素设计探究实验,重点探究氧气浓度、接触面积对铁燃烧的影响,同时探究铁丝燃烧过程中产生火星四射现象与铁丝中含碳量的关系。
关键词:铁丝燃烧;氧气浓度;含碳量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3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1 设计理念―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一个关于氧气性质的简单验证实验。
因考虑到学情等因素,新授课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观察、反应文字表达式书写等方面。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的化学观念已基本形成,化学学习及科学探究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故而在复习课教学中,对该实验展开深度探究就有了可能。
在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的思维潜能的挖掘,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真正体现―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
2 实验教学目标分析2.1 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排水法收集一定体积分数的氧气;(2)学会酒精灯、坩埚钳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3)学会铁丝燃烧实验的操作技巧和实验规范。
2.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意识及动手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化学观、探究观,体验化学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物质及反应的魅力;(2)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习惯,体验化学世界的美妙;(3)引导学生赞赏化学,提升科学素养和激发研究潜能。
3 实验教学过程实验: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及铁丝(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讨论、分析铁丝燃烧实验失败原因。
教师:提示从燃烧条件角度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联系铁丝在氧气中顺利燃烧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得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和氧气有关。
可能原因是:氧气浓度不足或和氧气接触不充分)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观察,引发学生质疑,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得出铁丝燃烧失败的原因,并为后续学习中讨论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做实验铺垫。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呢?这是因为我们实验用的铁丝不是纯铁,铁丝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碳(其实还包括微量的硫、磷),碳与氧气或熔融状态的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使体积迅速臌胀,推动周围的呈熔融状态的铁及其氧化物向四周飞溅,于是我们便看到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
通过大量实验得到如下结果:1、木炭与铁在氧气中燃烧有相似的实验现象上面这幅图中的实验现象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其中有一瓶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另两瓶是含碳量不同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你知道哪瓶是木炭在燃烧吗?对了,就是中间这瓶:乙瓶。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乙瓶木炭燃烧现象与丙瓶中铁丝燃烧现象近似。
它们为什么会有相似的火星四射的现象呢?因为它们燃烧时生成的气体使固体或液体向四周飞溅形成爆裂物。
具体一点,在点燃的铁丝上,在氧气能够到达的浅表面发生碳与氧气直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稍深一点的由于熔融状态物质的流动性,碳与新生成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推动周围的熔化物向四周飞溅。
2、铁中含碳量不同,则实验现象不同上面图中甲瓶与丙瓶显示的都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什么甲瓶中的火星明显没有丙瓶中的多呢?其实就是它们含碳量不同。
较纯的铁丝(工业级)在氧气中燃烧火星较少,弯成螺旋状有时不能燃烧,或燃烧不能持久,采用较多量铁丝疏松缠绕在一起燃烧现象与上图中甲瓶类似;低碳钢铁丝,弯成螺旋状产生火星的数量与甲瓶类似,反应有时不能持久;中高碳钢弯成螺旋状很容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本人常采用圆珠笔内的弹簧做该实验,效果很好,从来没有失败过,现象如上图中丙瓶所示。
很多老师用窗纱上的细钢丝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失败了,其主要原因应该是窗纱上的纺织钢丝是低碳钢,以前资料一般解释的有氧化膜、氧气不纯、没有达到着火点等原因虽然存在,主要原因还是含碳量太低。
3、其它不含碳金属的燃烧镁、铝的冶炼方法决定了镁、铝通常都比较纯,特别是镁、铝中不含碳(最多含有痕量的碳)。
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导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导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未发现火星四射的原因:
(1)集气瓶内氧气的浓度太低,不足以使铁丝燃烧或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导致氧气的浓度低的原因:①可能是利用排气法而收集到氧气的纯度低;②可能是不是在火柴快燃烧尽时就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继续燃烧消耗了一定量的氧气,同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使瓶内氧气膨胀逸出;③也可能将系着快燃尽的火柴的铁丝迅速伸至集气瓶底部,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氧气膨胀逸出。
】
(2)铁丝太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使铁丝不能燃烧或不能充分燃烧。
【用细铁丝并绕成螺旋状,便能增大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铁丝表面生锈了而未打磨除去。
【生锈的铁丝表面已覆盖一层氧化膜,氧化膜不需再氧化了,同时氧化膜隔开了内部的铁与外部氧气的接触,致使不能反应。
】
第二、发生集气瓶炸裂的原因:
(1)集气瓶底部没有先放一些水或细沙。
【铁丝燃烧后生成的熔化物温度很高,若不在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细沙,溅落到瓶底,瓶底会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2)实验时细铁丝与集气瓶壁靠的太近。
【铁丝靠近瓶壁时,放出的热量使瓶壁受热不均而炸裂】
所以,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要把除了锈的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自上而下缓慢地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细沙).。
氧气的性质与制取 实验探究题精选(解析版)
氧气的性质与制取实验探究题精选一、实验探究题1.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直玻璃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直玻璃管,用橡皮塞塞紧直玻璃管,再与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良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实验装置.假设此装置能按照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前沿从注射器的20mL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依旧能回到20mL刻度处,则说明;(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玻璃管冷却到室温.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4)若按照此实验的设想进行,实验可能遇到诸多问题,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写出一点即可).【答案】装置气密性好;注射器的活塞停在12mL;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然后停在8mL处;玻璃管发生炸裂;2.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靠点燃氧气与氢气混合气体的方法产生大量的能量,能量所带来的冲击波成功把地球推离危险轨道。
小金想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他了解到可燃性气体都有爆炸极限,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高于爆炸上限时不会爆炸会燃烧。
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1:利用实验室制取氢气类似的装置,如图甲,用矿泉水瓶收集体积分数分别是5%~100%的氢气若干瓶;步骤2:将瓶子倒扣后打开瓶塞,架在火柴梗上,如图乙,用另一根火柴点燃氢气,实验现象如表:5102030405060708090H2体积分数/%点燃时不燃弱强强强强强弱安静燃安静燃5%﹣10%,70%﹣80%区间以1%为梯度做点燃实验,观察是否会爆炸;3.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某些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受热的时间,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氧气的质量C.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2.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
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B.C.D.3.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凯琳、拉特克利夫、塞门扎,他们让人们理解了细胞是如何适应氧气水平变化的。
下列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这些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木炭②铁③甲烷④红磷⑤硫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4.实验室里可用如图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玻璃管内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玻璃管内壁光滑),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跟外界空气相通。
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厘米处。
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玻璃管内足量的白磷微热,反应开始就撤离酒精灯,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到活塞移动的情况是()A.向左移功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B.向右移动到6厘米刻度附近停止C.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5厘米刻度附近停止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5.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打开止水夹,水进入瓶内6.如图①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的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案例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
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填序号)。
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用量筒和锥形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改进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量筒锥形瓶装置(如图)二、测定装置改进后的特点1、改进的实验装置原理与教材原理相同,有区别的是,消耗氧气所占空间所填充的水,可用差值法准确读出。
2、改进后的装置气密性可检查(检查方法同课本检查试管气密性相同。
)3、改进后的装置红磷用量,虽然仍过量,但与前比较仍属于微型实验用量,解决了红磷浪费问题,燃烧匙内红磷可以多次利用,节约实验药品适用农村实验教学。
4、改进后的装置不用给装置上画等分线,减少了测量的误差。
5、装置所用材料取材容易,普通实验室就有;原理易懂,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
6、实验现象明显,测量误差小,数据可信度强,易于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7、使用改进后的装置教学,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参与的师生互动的探究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8、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两直角玻璃导管高度一样,且内部充满水,解决了液面高度差形成的进水惯性误差。
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改进装置的相关技术资料1、教具名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量筒锥形瓶装置2、教具图片:(如上图)3、教具用途:准确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份数4、制作材料:250ml锥形瓶瓶1只、8号橡胶塞1个、100ml的量筒1个、长32cm 直角玻璃弯管2个(直角在距一端6.5cm处)、长27.5cm的乳胶管1段、止水夹1个、燃烧匙1个、记号笔1支5、制作方法:(1)、在乳胶管的距两个端管口2cm处,各用记号笔画一圈,乳胶管对折中央处画线一圈,并把两个直角玻璃弯管与乳胶管连接重叠部分至2cm处。
云南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云南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全卷三个大题,共30个小题,满分100分,考题时间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u ―64 Ag ―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30分)1、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
在①材料研制 ②能源开发利用 ③药物合成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下列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中,主要由米饭和面食提供的是A.糖类B.维生素C. 油脂D. 蛋白质3、下列气体中会形成酸雨的是A .O 2 B. SO 2 C. CO D.N 24、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B.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C.将熟石灰和硝酸铵混合施用,肥效更高D.环境保护应从源头消除污染5、下列各图是部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废旧电池中含有的成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废旧电池可以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贴有的标志是6、《食品安全法》从6月1日开始执行。
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是A. 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含氮量B. 用加碘食盐作调味品C. 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并食用D.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7、下列事实能证明分子可分的是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B.冰块融化成水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D.一定量的蔗糖在水中完全溶解8、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的原子序数是17B.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C.氯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7D.氯原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安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药品时都应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B.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D.不慎将浓硫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0、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2Fe 2O 3+3C 4 Fe+3CO 2↑ B. 3Fe+2O 2 Fe 3O 4C. H 2CO 3==H 2O+CO 2↑D.K 2CO 3+CaCl 2==CaCO 3↓+2KCl 高温点燃11、有关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C.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a有晶体析出,b无晶体析出12、纸火锅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纸火锅的材料是普通的纸,使用时不会点燃的原因是A. 纸火锅里的汤使纸与空气隔绝B. 纸火锅被加热时纸的着火点升高了C. 纸火锅的纸不是可燃物D. 纸火锅里的汤汽化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13、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用洗洁精去除油污铁栅栏上刷漆可防止锈蚀B健康问题人体缺钙会导致甲状腺疾病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症C安全问题煤气泄漏时要严禁火种溶洞探险须做灯火实验D环保与物质利用防止水的污染---提倡使用无磷洗衣14、为证明木炭粉中是否混有氧化铜,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在样品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粉末是否会减少B. 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观察滤液是否呈蓝色C.在空气中加热样品,恢复至原温度后,称量固体质量是否减少D.在样品中加水,观察是否有蓝色沉淀15、能用下图中纵坐标所对应的变化情况来表示的过程是A. 向一定量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pH的变化B.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稀盐酸时产生气体体积的变化C.向一定量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时固体质量的变化D. 向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中加水时溶质质量的变化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16.(6分)(1)用化学符号填空:①三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②两个铵根离子;③地売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④碘酒中的溶剂是。
陕西渭南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
一、解答题1.小宇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
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他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根据以上假设,请你对他的失败原因做出相应改进:A:_____;B:____;C:____吸收了你的意见,小宇终于成功。
解析:用砂纸打磨铁丝火柴快燃尽才伸入集气瓶铁丝由上而下缓慢插入A、因为铁丝表面有锈迹,铁锈不能燃烧,影响了反应的进行,所以要用砂纸打磨铁丝把铁锈除掉或换一根新铁丝;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因此要减少火柴的耗氧量,应等火柴临近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改进方法是:铁丝由上而下缓慢插入。
2.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了创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许多城市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空气质量。
如规定所有机动车要安装尾气净化器,它的特点之一是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
(1)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提高空气质量的另外两个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氮气(2)①植树造林②使用清洁能源③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即氮气,故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氮气(2)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①植树造林②使用清洁能源③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等考点:文字表达式的书写,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初三的化学氧气教学教案
初三的化学氧气教学教案作为一位辛劳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初三的化学氧气教学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初三的化学氧气教学教案篇1学习目标教师讲授实验细节:(1)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的作用?(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3)若某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失败,原因是什么?提示学生从铁丝的情形和燃烧条件两个方面去摸索【归纳】氧化反应1.剧烈氧化——如燃烧、炸药爆炸等2.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食品的腐烂、有机肥的腐熟【小结】1.共同点:都属于氧化反应,需要消耗氧气,都放热2.不同点:(1)剧烈氧化:剧烈、速度快、放热多,相伴着发光、发热(2)缓慢氧化:不易被察觉,速度慢,放热少。
【活动】性质决定用处许多物质能够在氧气中燃烧——广泛运用。
【浏览】课本P53—54归纳用处【用处一】支持燃烧——助燃剂【用处二】供给呼吸【课堂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不能作燃料)【课堂检测】1.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毛病的是A.我不易溶于水 B.我具有可燃性C.我能供给呼吸 D.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 下列描写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通常情形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以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课后作业学习与评判P15-16 1-9.12【教学反思】能够根据课程标准教给学生学习具体物质的方法,能够借助演示实验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关注学生实验现象的语言描写训练,能够从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视角组织教学,框架意识比较强。
本节课不足之处:教学容量偏多,个别知识点拓展过深。
实验细节的强调还不够。
初三的化学氧气教学教案篇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初步掌控氧气的化学性质。
2024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41
2024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4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C.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D. 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的数目均未改变2、以下燃料的使用,对空气污染最小的是()A. 冬季锅炉房烧煤取暖B.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以汽油为燃料C.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以天然气为燃料D. 乡下做饭时使用秸秆为燃料3、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rm{(}rm{)}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加入锌粒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rm{(}rm{)}A. 质子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D. 核外电子数5、已知核内有rm{6}个质子和rm{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rm{Nkg}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rm{2Nkg}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m{(}rm{)}A.rm{24}B.rm{72}C.rm{48}D.rm{36}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说明下列微粒中;数字“3”的含义.(1)3H2O____;(2)3H____(3)Fe3+____;(4)____(5)3S2-____;(6)____.7、不少溶洞里的地下河水是含有MgCl2和CaCl2的硬水。
下表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软化硬水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步骤Ⅰ:取少量硬水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MgCl2+Ca(OH)2=Mg(OH)2↓+CaCl2直到反应完全。
步骤Ⅱ:向上述试管中滴加。
____溶液,直到反应完全。
____ 化学方程式:____ 步骤Ⅲ:____ (填操作。
名称)。
除去沉淀物。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研究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研究摘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以小木炭块为铁丝引燃物较好。
当铁丝直径为 0.20 mm 时,最好3根拧在一起燃烧,当铁丝直径小于0.20 mm时,还要增加根数;用直径为0.38 mm的废石棉网铁丝1根、直径为0.23 mm的自行车闸钢丝1根或2根(拧在一起)、直径为0.50 mm的炮线1根为燃烧对象时,效果都好,尤其钢丝燃烧时的火星四射更美观。
关键词铁丝燃烧引燃物铁丝直径燃烧条件氧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证明氧气化学性质的一个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或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
该实验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及“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相比,有些化学教师觉得在操作上有困难,实验成功率较低。
为此,一些化学教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如“用酒精引燃铁丝”[1]、“用直径小于0.18 mm的细铁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直接伸入集气瓶”[2]等。
这些改进仅是单纯从一个角度考虑,且优势不太明显。
为了明确做好该实验的条件,笔者做了较系统、详细的研究。
1 实验过程1.1 直径不同的铁丝(钢丝)在纯氧气中燃烧第1步:选取容积为320 mL的集气瓶10个,用排水法集满氧气。
第2步:分别用火柴棒、绿豆大小的木炭块作为铁丝(钢丝)的引燃物;以相同直径的铁丝(钢丝)不同根数做燃烧对象进行实验;以不同直径的铁丝(钢丝)为燃烧对象进行实验,实验情况见表1。
表1 直径不同的铁丝(钢丝)在纯氧气中的燃烧情况铁丝直径及其来源燃烧对象铁丝燃烧情况说明铁丝燃烧部分照片0.20 mm废石棉网或铁纱窗的铁丝1根铁丝燃烧成功率高,但燃烧不太剧烈,火星四射的效果明显。
缺点:一是铁丝在燃烧过程中容易断掉,熔断率约50%。
二是铁丝太细,当坩埚钳夹住燃烧的铁丝插入集气瓶中时容易发生摆动,铁丝燃烧端在集气瓶中的位置不太好控制。
燃烧时间约2~5秒。
2根铁丝拧在一起燃烧成功率高,比1根铁丝燃烧均匀和剧烈,火星四射的效果明显,火星强度比1根铁丝大。
九年化学上2.2氧气课时同步检测(四) 附答案与解析
1.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B.液态氧是无色的C.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液体或者固体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集气瓶中没有复燃,则该瓶气体一定不含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3.在“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B.铁丝表面的锈未擦去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D.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梗引燃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化合反应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需要点燃D.都是氧化反应5.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拉瓦锡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7.在校运动会上,100m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A.二氧化硫B.五氧化二磷C.水蒸气D.二氧化碳8.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木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A.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B.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C.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9.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不引入其他气体,得到较纯净的氮气,下列物质中可选用的是()A.木炭B.硫C.红磷D.镁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下列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不易溶于水C.能液化D.能支持燃烧12.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2NaOH+SO2═Na2SO3+H2O①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B.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C.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D.甲装置中硫粉换做碳粉,则乙中长导管口可能冒出气泡很少13.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在灯丝的支架上附着了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物质可能是()A.红色油漆B.红磷C.铁锈D.高锰酸钾14.下列有关木炭、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共同现象是()A.都产生浓厚的白烟B.都能放出热量C.都有气体生成D.都有蓝色火焰产生15.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被点燃时,能闻到一股气体的刺激性气味,已知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火柴点燃时生成这种有害的物质是()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红磷D.硫16.如图是一个“水上行走球”的游乐项目,游戏者进入一个充有3m左右的大塑料球,可以漂浮在水上玩耍,但在球内时间不能太长。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失败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失败的原因及改进方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类:
一、氧气浓度不足。
当氧气浓度较低时,铁丝就不能在其中燃烧,所以如果实验失败,可能是氧气不足的原因。
二、火焰太弱。
火焰太弱可能是氧气不足的结果,也可能是铁丝本身的原因,可能是铁丝的粗细不一,太细的铁丝无法引起燃烧,太粗的铁丝则无法在氧气中挥发热量。
三、火焰太大。
如果火焰太大,可能是铁丝接触点太多,造成火焰过大。
改进方法:
1、检查氧气浓度,确保氧气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2、选择合适粗细的铁丝,如果太粗,可以将铁丝细分成若干段;
3、确保铁丝不能太多地接触,避免出现火焰过大的情况;
4、使用正确的燃烧工具,如火把等;
5、实验前要仔细确认实验仪器、材料的操作步骤;
6、火焰和铁丝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超出最佳燃烧条件,影响实验效果。
2022年至2022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题带答案和解析B(重庆大成中学)
2022年至2022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题带答案和解析B(重庆大成中学)选择题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蜡烛的燃烧B.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 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答案】D【解析】试题A、蜡烛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选择题下列过程中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A、石油加热炼制产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B、食品充氮防腐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C、面粉爆炸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甲烷制成金刚石薄膜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选择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滴加液体B. 读取液体体积C. 二氧化碳验满D. 稀释浓硫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故A错误;B、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选择题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A. 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B. 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C. 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D. 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答案】A【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失败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失败的原因及改进
方法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一个经典的化学实验,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实验失败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实验失败了?如何改进?
一般来说,实验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氧气的浓度不够,一般情况下,氧气的浓度应大于21%,这样才能够支撑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氧气中可能含有其他气体,这些气体会与铁丝燃烧时形成反应,使燃烧失败。
铁丝的温度可能不够高,铁丝的温度应该超过600℃才能在氧气中燃烧。
还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比如温度、湿度等。
针对这些原因,要想让实验成功,需要改进以下几点:
应确保氧气的浓度足够,可以使用气体分析仪来测量氧气浓度;应保证气体中无其他物质,可以在实验前对气体进行分析;
应确保铁丝温度足够高,可以使用火花塞等工具来加热铁丝。
以上就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失败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改进方法,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并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空气_氧气_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三)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空气_氧气_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三)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1、(2019武城.中考模拟) 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装置组合可以是________。
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没看见火星四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
2、(2016黄冈.中考模拟)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罝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如图E所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如图F 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双察到燃烧的蜡烛是________ (填“上层”或“下层”)先熄灭.3、(2016邯郸.中考模拟) 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研究铁丝燃烧实验。
(1)依次打开K2和K1,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接通电源,预热铁丝(事先已打磨好),并未立刻观察到铁丝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铁丝剧烈燃烧后,立刻关闭K1。
当燃烧停止一段时间后,C中水流入B,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4、(2015武威.中考模拟)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 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2) B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若要能控制反应的速率,改进的措施为:________。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1. 引言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进行各种反应以探索物质性质和反应机制。
其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一个经典实验,旨在展示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现象。
然而,这个简单的实验在展示上可能存在一些难以观察和理解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展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过程和特点,我们可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以增加观察和理解的深度。
2. 实验装置改进为了改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装置:2.1 透明密闭容器:选择一个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容器,能够承受高温和压力。
这样,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实验过程,并避免铁丝燃烧过程中的可能危险。
2.2 氧气通入装置:引入一个氧气通入装置,将氧气导入到密闭容器中。
这样,我们可以确保氧气在实验过程中的供应充足,增加铁丝燃烧的反应速率和效果。
2.3 温度控制装置:添加一个温度控制装置,以控制实验过程中的温度。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会产生高温,而温度对反应速率和产物生成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节温度,我们可以观察到铁丝燃烧的不同阶段和可能的产物。
3. 实验过程改进后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器材,确保容器和氧气通入装置的清洁度;预热密闭容器至适宜的温度,以保持实验稳定。
3.2 实验操作:将一根铁丝悬挂于容器内,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接触和危险;开始通入氧气,确保氧气通入装置的流量适中。
3.3 燃烧观察:当铁丝接触到氧气时,它会开始燃烧。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以下现象:3.3.1 燃烧颜色变化:在燃烧过程中,铁丝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从初期的红色逐渐变为橙色、黄色,最终可能变为白色。
这是由于铁丝燃烧释放热能,温度升高,颜色由低温颜色逐渐转变为高温颜色。
3.3.2 燃烧速率变化: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我们可以观察到铁丝燃烧速率的变化。
初始燃烧时铁丝可能燃烧较慢,但随着温度的上升,反应速率会加快,产生明显的火焰和火花。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实验教案
课外延伸拓展能力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同学们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哪几种?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能力,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能力。
学生总结归纳以下三点。
A.B.C.【实验改进】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应对实验改进为:(1) ;(2) ;(3) 。
学生结合生活和实践经验,归纳出:(1)用砂纸将铁丝表面的锈除去。
(2)待火柴快烧尽再将铁丝放入集气瓶中。
(3)将铁丝和火柴伸至集气瓶中上部,再缓缓伸至集气瓶底部。
【中考题】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物质镁条含碳0.05%的铁丝含碳0.2%的铁丝含碳0.6%的铁丝燃烧时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剧烈燃烧极少火星剧烈燃烧少量火星未填(1)表中“未填”部分的内容应为_____;(2)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学生利用已知条件归纳出:(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3Fe + 2O2Fe3O4 ;化合;(3)铁丝中含碳量≥0.6%.课外延伸拓展能力【拓展延伸】(1)一个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图片展示。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归纳。
[拓展延伸](1)3Fe + 2O2Fe3O4 (2)6Fe203 4Fe304+02↑ (3)由黑色变成红色。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改进方案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改进方案一、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的重要的探究和演示实验。
也是九年级要求学生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通过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不仅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初步熟悉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二、教材中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对于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本人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有以下不足之处:1.教材中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制取的方法制取氧气,要加热、操作繁杂,也不安全、方便、环保。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粉末很难控制反应速率以及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实验结束后,二氧化锰不便于回收利用,大都随仪器的冲洗浪费掉。
2.上氧气的性质实验课前,教师准备繁琐,利用课间制取几瓶气体,时间仓促,携带氧气进教室不方便,还很容易逸散导致实验不成功。
3.教材中,演示木炭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将木炭放入盛入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实践中发现,由于木炭燃烧消耗的氧气不能及时补充,木炭燃烧不够剧烈,观察不到发出白光的现象。
4.教材中,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硫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对环境污染,且对师生的身体健康也造成有害的影响,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5.教材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将铁丝成螺旋状绕在火柴杆上,实验时先将火柴杆点燃,再适时将其伸入集瓶中。
这样做,伸入集气瓶的时间不易把握,若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实验的成功。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1.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代替化学实验仪器,携带更加轻便,不易损坏,做实验也更加方便、简单。
如:用塑料瓶代替锥形瓶制氧气,用输液管代替导管,用橡皮泥代替橡皮塞等等。
用一吸滤瓶代替多个集气瓶,使实验更加简单。
2.粉末状催化剂二氧化锰改为用二氧化锰、黄沙、水泥自制的颗粒状自制催化剂。
可减缓反应速度,还可节约药品。
3.采用了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不需要加热,还节省了能源。
4.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中,用一小药瓶装自制催化剂,通过上下拉动小药瓶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