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动脉采血技术ppt课件
血栓形成的危害 血栓可能阻塞血管,导致局部缺血或器官功能障碍。
血栓形成的预防 和处理
预防包括保持血管通畅,避免过度操作;处理包括 溶栓治疗和机械取栓等。
05
动脉采血技术的 技巧和经验分享
提高采血成功率的技巧
准确选择动脉位置,确保穿刺针能 够顺利进入动脉。
掌握正确的穿刺角度和力度,避免 反复穿刺造成患者不适。
风险。
采集血液
04 一旦进入血管腔,抽取适量的血液样本,注意避
免空气进入。
采血后的处 理
01
压迫止血
采血完成后,用无菌棉球 或纱布压迫采血部位,持 续压迫5-10分钟,直到 不再出血。
02
样本处理
将采集的血液样本立即送 检,避免因为延迟处理而 影响检测结果。
03
设备处理
清洁并消毒采血设备,按 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处理 一次性使用的采血器材。
儿造成过大伤害。
3
注意事项
新生儿动脉搏动较弱,定位困难,需要 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操作,注意避免感
染。
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动脉采血
采血前的准 备
为严重血小板减少 症患者准备充足的 采血器材和止血药 物,确保操作安全。
选择合适的 采血部位
选择患者体表血管 明显、易于固定的 部位进行采血,以 减少采血难度和并 发症发生。
扩张剂。
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采血后可能发生动脉血栓形 成,导致远端动脉搏动消失。处 理方法是立即停止采血,给予抗 凝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取
栓。
动脉破裂
动脉采血过程中可能发生动脉破 裂,导致大量出血。应立即停止 采血,局部加压包扎,必要时进
行手术修补。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原因
动脉血标本采集全面版课件
2采血时间
采血时间宜选在清晨空腹或饭后2h后。 因为饭后迷走神经兴奋,胃黏膜碳酸酐 酶作用加强,胃壁细胞向胃液中分成H + ,同时大量的HCO -3 进入血液,此现 象为“碱潮”,如果此刻采血,则影响 检测结果。
3气泡的影响
采集标本过程中如果混入气体,应 立即排出,如果时间过长,可使结 果发生误差。
二血气分析前的干扰因素
采血操作不当 采血时间 气泡的影响 抗凝剂的影响 吸氧 患者的体温 标本的质量 标本放置时间 药物的影响
1采血操作不当
采血时病人情绪不稳; 在病人循环不良部位采血或在病人输液
侧采血;
采血前必须向患者进行解释,力求穿刺 准确,一针见血,必要时使用局麻药, 使病人情绪稳定
朝上,肘下垫一软枕, 固定血管,在搏动明显处压一指印,做进针点标志,斜刺进针。
如混有气泡,无论是否搓匀,都对血气结果有影响,表现为PH值、PaO2升高,PaCO2降低。
穿刺点在肱二头肌内侧 二血气分析前的干扰因素
患者静坐或者静卧15~20分钟后再采血。
沟肱动脉搏动明显处, 患者取平卧或斜坡卧位,上肢伸直略外展,手心朝上,肘下垫一软枕,穿刺点在肱二头肌内侧沟肱动脉搏动明显处,穿刺时绷紧皮肤
7标本溶血、凝血的影响
送检过程中溶血、凝血直接影响血气 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凝血标本会堵塞仪器管道系统,切忌 分析
溶血标本血气分析结果PaO2、 PaCO2升高,PH值降低
8标本放置时间
动脉血气应立即送验 一般动脉血标本体外37 ℃保存,每10分钟PaCO2
增加1mmHg,PH值减少 不能及时送验,在室温下(25 ℃以下)放置不得
股动脉定位
患者去仰卧位, 充分暴露腹股沟, 将穿刺一侧大腿 稍向外展外旋, 小腿屈曲90°,成 蛙式。
动脉气血标本采集操作PPT课件
拔针后处理措施
压迫止血
拔针后应立即用无菌纱布 或棉球压迫穿刺点,防止 出血。
处理并发症
如出现血肿、感染等并发 症,应及时进行处理。
观察患者情况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或 异常反应,如局部疼痛、 肿胀、青紫等。
03
血液样本处理与保存要求
血液样本处理流程
采集动脉血后,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或专用抗 01 凝管中,封闭管口,隔绝空气。
综合评估
结合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 成绩,对操作人员进行综 合评估,确保其具备独立 操作能力。
动脉气血标本采集质量评价
06
标准
标本质量评价指标
标本外观
动脉血液颜色应呈鲜红色,无溶血、凝血 或气泡等现象。
采集时间
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集,避免延误导致 血液成分变化。
采集量
动脉血液采集量应符合检验要求,过多或 过少均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发生后处理流程
血栓形成
立即停止采血,局部加压 包扎,抬高肢体,遵医嘱 给予抗凝、溶栓等药物治 疗。
感染
局部出现红、肿、热、痛 等症状时,遵医嘱给予抗 生素治疗,必要时行局部 切开引流。
出血及血肿
立即停止采血,局部加压 包扎,抬高肢体,24小时 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 促进血肿吸收。
动脉痉挛
立即停止采血,局部热敷 、按摩,缓解痉挛,必要 时遵穿刺点处进行局部麻醉,常用1%-2%利多卡因进行皮内注射。
穿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穿刺方法
使用动脉采血针或注射器进行穿 刺,进针角度一般为30°-45°,见 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适量动脉 血。
注意事项
穿刺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 免污染;同时要注意进针深度和 角度,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发生原因 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
01 皮下血肿 Part One
1. 发生原因
• 短时间内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 • 对血管解剖不熟悉,盲目进针,造成血管损伤 • 抽血完毕按压时间及力度不够 • 穿刺针头大,引起血肿 • 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穿透血管壁,造成血肿 • 动脉管壁厚,易滑动 • 股动脉抽血后半小时内下床活动 • 老年病人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凝血功能下降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 • 股动脉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
动脉采血并发症
发生原因 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
1
皮下血肿
2
3
4
感染
筋膜间隔综合征及 桡神经损伤
假性动脉瘤形成
5
动脉痉挛
6
血栓形成
7
穿刺口大出血
8
穿刺困难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观看
进行动脉穿刺
06 血栓形成 Part Six
1. 发生原因
2. 临床表现
原因1
穿刺过程中未及时应用抗凝剂,或 用量较少,导管停留时间过长
原因2
多次穿刺,动脉内膜损伤、粗糙、 血流通过此处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
原因3
患者消瘦、皮下脂肪少,拔针后压 迫伤口若用力不当,压迫过重易导 致血流减慢甚至中断,导致血栓形 成。较少见,主要发生在股动脉穿 刺插管时
血肿发生后24h内冷敷,24h后用烤灯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02 感染 Part Two
1. 发生原因
置管时间过长或动脉导管留 置期间未作有效消毒
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动脉穿刺点未完全结痂前有 污染的液体渗入针眼
动脉采血ppt课件模板
4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防止感染等
5
动脉采血的优势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状况的诊断和监测
安全性:动脉采血风险较低,对患者伤害较小
快速性:动脉采血速度快,节省时间
准确性高:直接测量动脉血,结果更准确
C
B
A
D
临床应用范围
血气分析:监测酸碱平衡、电解质、氧分压等指标
02
环境:选择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避免干扰
患者准备:让患者保持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和恐惧
04
操作流程
2
消毒:用消毒棉球擦拭采血部位
5
止血:松开止血带,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止血
3
绑扎止血带:在采血部位上方5-10cm处绑扎止血带
6
处理样本: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妥善保存,送检或进一步处理
1
准备器材:采血针、消毒棉球、止血带、手套等
血常规检查:了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血生化检查:监测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指标
血凝检查:监测凝血功能,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药物浓度监测:监测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指导药物剂量调整
01
02
03
04
05
2
动脉采血的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
洗手:洗手并擦干,避免污染采血部位
采血用品:准备采血针、消毒棉球、止血带、胶带等
04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配合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05
处理方法
01
止血:压迫止血,局部冷敷
02
感染:使用抗生素,保持伤口清洁
03
血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04
疼痛:使用止痛药,局部按摩
动脉采血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防止感染等
5
动脉采血的优势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状况的诊断和监测
安全性:动脉采血风险较低,对患者伤害较小
快速性:动脉采血速度快,节省时间
准确性高:直接测量动脉血,结果更准确
C
B
A
D
临床应用范围
血气分析:监测酸碱平衡、电解质、氧分压等指标
02
环境:选择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避免干扰
患者准备:让患者保持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和恐惧
04
操作流程
2
消毒:用消毒棉球擦拭采血部位
5
止血:松开止血带,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止血
3
绑扎止血带:在采血部位上方5-10cm处绑扎止血带
6
处理样本: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妥善保存,送检或进一步处理
1
准备器材:采血针、消毒棉球、止血带、手套等
血常规检查:了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血生化检查:监测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指标
血凝检查:监测凝血功能,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药物浓度监测:监测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指导药物剂量调整
01
02
03
04
05
2
动脉采血的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
洗手:洗手并擦干,避免污染采血部位
采血用品:准备采血针、消毒棉球、止血带、胶带等
04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配合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05
处理方法
01
止血:压迫止血,局部冷敷
02
感染:使用抗生素,保持伤口清洁
03
血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04
疼痛:使用止痛药,局部按摩
动脉采血技术ppt课件
电解质平衡。
动脉采血的重要性
01 诊断疾病
动脉采血可用于血气分析,对诊断呼吸衰竭、酸碱平衡 失调等疾病有重要意义。
02 监测病情
通过连续动脉采血监测,可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 治疗效果,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指导治疗
动脉采血结果可为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动脉采血的应用场景
紧急抢救
动脉采血可用于快速获 取血液样本,进行血气 分析,为紧急抢救提供 重要信息。
危重病监测
在ICU等危重病监护环 境中,动脉采血技术可 持续监测患者血液的气 体、电解质等指标,为 治疗提供依据。
手术麻醉
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 动脉采血可评估患者的 循环和呼吸功能,确保 手术安全。
03
监测电解质水平
动脉采血技术还可以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 平,如钾、钠、钙等,有助于评估患者的 内环境状况。
06
动脉采血技术的 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
理论知识
培训包括动脉采血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禁忌 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
培训还包括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帮助学员掌握动 脉采血技术的正确操作方法。
避免动脉损伤
选择合适的 采血部位
在采血前,仔细评 估患者的动脉情况, 选择最合适的采血 部位,避免对脆弱 或病变的动脉进行 采血。
掌握正确的 采血技巧
医护人员需要熟练 掌握动脉采血技术, 包括正确的穿刺角 度、力度和速度, 以减少对动脉的损 伤。
注意采血后 的护理
采血后,及时对采 血部位进行压迫止 血,并观察患者的 动脉情况,如有异 常及时处理,避免 动脉损伤的发生。
04
动脉采血技术的 并发症及预防
动脉采血的重要性
01 诊断疾病
动脉采血可用于血气分析,对诊断呼吸衰竭、酸碱平衡 失调等疾病有重要意义。
02 监测病情
通过连续动脉采血监测,可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 治疗效果,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指导治疗
动脉采血结果可为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动脉采血的应用场景
紧急抢救
动脉采血可用于快速获 取血液样本,进行血气 分析,为紧急抢救提供 重要信息。
危重病监测
在ICU等危重病监护环 境中,动脉采血技术可 持续监测患者血液的气 体、电解质等指标,为 治疗提供依据。
手术麻醉
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 动脉采血可评估患者的 循环和呼吸功能,确保 手术安全。
03
监测电解质水平
动脉采血技术还可以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 平,如钾、钠、钙等,有助于评估患者的 内环境状况。
06
动脉采血技术的 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
理论知识
培训包括动脉采血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禁忌 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
培训还包括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帮助学员掌握动 脉采血技术的正确操作方法。
避免动脉损伤
选择合适的 采血部位
在采血前,仔细评 估患者的动脉情况, 选择最合适的采血 部位,避免对脆弱 或病变的动脉进行 采血。
掌握正确的 采血技巧
医护人员需要熟练 掌握动脉采血技术, 包括正确的穿刺角 度、力度和速度, 以减少对动脉的损 伤。
注意采血后 的护理
采血后,及时对采 血部位进行压迫止 血,并观察患者的 动脉情况,如有异 常及时处理,避免 动脉损伤的发生。
04
动脉采血技术的 并发症及预防
动脉气血标本采集操作PPT课件
PaC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反映肺泡通气和呼 吸性酸碱平衡状态。
PaO2
动脉血氧分压,反映肺部氧合和缺氧情况 。
HCO3-
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与酸碱平衡调节密切 相关。
酸碱平衡状态评估
酸中毒
pH值降低,HCO3-浓度减少,可能伴有 PaCO2升高,提示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 毒。
碱中毒
pH值升高,HCO3-浓度增加,可能伴有 PaCO2降低,提示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 毒。
。
结果异常处理建议
对于酸碱失衡患者,应根据失衡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节呼吸频率、补充 电解质等。
对于缺氧患者,应根据缺氧程度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并积极寻找病因 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处理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动脉气血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05
操作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
采集前准备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采集动脉血的目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对于紧张、焦虑的患者,应进
行适当的安抚和心理疏导。
器械准备
选择合适的动脉采血器、注射器 、消毒用品、无菌手套、棉签等 ,并确保所有器械均在有效期内
且包装完好。
环境准备
确保采集环境安静、整洁、光线 适宜,符合无菌操作要求。对于 需要床旁采集的患者,应提前调 整好床位和采集姿势,确保采集
01
采集动脉血后,立即将针头插入 橡皮塞或专用封闭塞,隔绝空气 。
02
轻轻转动注射器,使血液与抗凝 剂充分混匀,防止凝血。
03
卸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标本注 入专用储存管中,并标记患者信 息、采集时间等。
04
清理操作台面,对使用过的医疗 器械进行消毒处理。
抗凝剂选择及使用方法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反映肺泡通气和呼 吸性酸碱平衡状态。
PaO2
动脉血氧分压,反映肺部氧合和缺氧情况 。
HCO3-
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与酸碱平衡调节密切 相关。
酸碱平衡状态评估
酸中毒
pH值降低,HCO3-浓度减少,可能伴有 PaCO2升高,提示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 毒。
碱中毒
pH值升高,HCO3-浓度增加,可能伴有 PaCO2降低,提示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 毒。
。
结果异常处理建议
对于酸碱失衡患者,应根据失衡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节呼吸频率、补充 电解质等。
对于缺氧患者,应根据缺氧程度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并积极寻找病因 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处理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动脉气血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05
操作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
采集前准备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采集动脉血的目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对于紧张、焦虑的患者,应进
行适当的安抚和心理疏导。
器械准备
选择合适的动脉采血器、注射器 、消毒用品、无菌手套、棉签等 ,并确保所有器械均在有效期内
且包装完好。
环境准备
确保采集环境安静、整洁、光线 适宜,符合无菌操作要求。对于 需要床旁采集的患者,应提前调 整好床位和采集姿势,确保采集
01
采集动脉血后,立即将针头插入 橡皮塞或专用封闭塞,隔绝空气 。
02
轻轻转动注射器,使血液与抗凝 剂充分混匀,防止凝血。
03
卸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标本注 入专用储存管中,并标记患者信 息、采集时间等。
04
清理操作台面,对使用过的医疗 器械进行消毒处理。
抗凝剂选择及使用方法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PPT课件
(四)足背动脉采血
足背动脉通过足背内外踝中点,为胫前动脉的直接延续 穿刺点选择足背动脉搏动最强处,穿刺时将针头与皮肤成15-20
。角 4%-12%的正常人先天无法摸到足背动脉,而老年人动脉系统发
生生理性老化,血管走向畸形,6%的老年人无法摸到足背动脉 或搏动很微弱,大大降低了足背动脉穿刺成功率 不适用于低血压,休克,末梢循环差的病人。
6、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腹股沟有伤口、糜 烂或感染者不作此操作。
(三)肱动脉采血
定位:上臂内侧下1/3,肱 二头肌肌腱内侧搏动最明显 处,肘部皮肤皱褶向上二横 指为最佳穿刺部位
前臂伸直并外展 肱动脉穿刺成功率较桡动脉
低 如果因其他原因(腕部外伤
、 静脉输液、 桡动脉搏动 弱等)不方便穿刺情况下, 肱动脉是很好的选择
(一)桡动脉采血
新生儿操作方法
固定患儿的前臂和手掌,使腕部伸展,在腕部近端第 二腕横纹侧用左手食指触摸桡动脉,用安尔碘消毒穿 刺部位。
取穿刺针与皮肤呈30°角,斜面向上缓慢进针直到 见血,轻轻抽吸采集到所需的血样。
拔出针头,用棉签压迫穿刺部位至少5分钟。
--依据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
(二)股动脉脉采血
(二)股动脉采血
4、若穿刺失败,复针后再失败,应换另一侧,不要 在同一部位多次反复穿刺或左右摆动,以免造成血 肿或较大范围的损伤;斜刺时向上刺入不可过深, 以免伤及髋关节或腹腔内组织,穿刺时密切观察患 儿的意识、面色、生命体征等变化,如有异常,立 即停止操作。
5、穿刺后时注意事项 穿刺后应按压穿刺点3-5分钟 ,对出血、凝血异常的患儿,按压时间延长5-10分 钟,按压时切忌一压一松,按压力度要适宜,勿造 成下肢青紫;穿刺后注意保护穿刺处,以防粪尿污 染。
医院患者动脉血标本采集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PPT
股动脉穿刺点过低,进入股静脉一起出血。 拔针后按压时间不够。 患者贫血、组织修复机能低下、凝血功能差。 治疗时应用了抗凝剂,穿刺针孔不易闭合。
假性动脉瘤形成
临床表现
假性血管瘤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检查:局 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肿块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可听到 收缩期杂音。检查时指压肿块近侧动脉,肿块缩小,紧张度减低并 停止搏动。
感染
原因
03
动脉穿刺点未完全
结痂前,有污染的
液体渗入针眼。
02
置管时间过长或动 脉导管留置期间未
作有效消毒。
01
未严格执行无菌技
术操作。
感染
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 出现高热;血液和导管培养有细菌生长。
感染
预防
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动脉导管等如有污染立即更换。 穿刺前认真选择导管,避免在皮肤有感染的地方穿刺。 拔出导管时,穿刺部位严格消毒,切实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动脉插管的患者,患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导管,如怀疑有感染立即拔管并送检。
C
预防
D
处理 流程
穿刺困难
原因
多见于休克患者,大量失血或体液丧失,致血流量不足 血管充盈差,从而导致穿刺困难。
休克晚期发生 DIC,血液进一步的浓缩,血细胞聚集, 血液黏滞度增高,处于高凝状态,使穿刺的难度增加。
穿刺困难
临床表现
动脉穿刺时回抽无鲜红的血液。
穿刺困难
预防
心理护理: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假性动脉瘤形成
处理流程
出现假性动脉瘤→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较小者 无需特殊处理: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形成。喔患者穿宽松的软鞋,以防瘤 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较大影响功能者采取手术修补)一安抚患者及 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假性动脉瘤形成
临床表现
假性血管瘤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检查:局 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肿块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可听到 收缩期杂音。检查时指压肿块近侧动脉,肿块缩小,紧张度减低并 停止搏动。
感染
原因
03
动脉穿刺点未完全
结痂前,有污染的
液体渗入针眼。
02
置管时间过长或动 脉导管留置期间未
作有效消毒。
01
未严格执行无菌技
术操作。
感染
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 出现高热;血液和导管培养有细菌生长。
感染
预防
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动脉导管等如有污染立即更换。 穿刺前认真选择导管,避免在皮肤有感染的地方穿刺。 拔出导管时,穿刺部位严格消毒,切实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动脉插管的患者,患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导管,如怀疑有感染立即拔管并送检。
C
预防
D
处理 流程
穿刺困难
原因
多见于休克患者,大量失血或体液丧失,致血流量不足 血管充盈差,从而导致穿刺困难。
休克晚期发生 DIC,血液进一步的浓缩,血细胞聚集, 血液黏滞度增高,处于高凝状态,使穿刺的难度增加。
穿刺困难
临床表现
动脉穿刺时回抽无鲜红的血液。
穿刺困难
预防
心理护理: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假性动脉瘤形成
处理流程
出现假性动脉瘤→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较小者 无需特殊处理: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形成。喔患者穿宽松的软鞋,以防瘤 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较大影响功能者采取手术修补)一安抚患者及 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操作PPT课件
临床意义及指导治疗
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指导氧疗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 酸碱平衡紊乱程度和呼吸衰竭类型,从而 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根据PaO2和SaO2的数值,医生可调整患 者的氧疗方案,如给予鼻导管吸氧、面罩 吸氧或机械通气等。
调整酸碱平衡
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和程度,医生可 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碳酸氢钠、乳酸 钠等碱性药物或氯化铵等酸性药物。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分型
PaO2
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可诊断 为呼吸衰竭。根据PaO2和PaCO2的 变化可分为I型和II型呼吸衰竭。
SaO2
PaCO2
在呼吸衰竭时,PaCO2可正常或升高 。当PaCO2>50mmHg时,提示存在 呼吸性酸中毒。
动脉血氧饱和度,反映血红蛋白结合 氧的能力。低于90%提示呼吸衰竭。
准确定位
在穿刺前,应仔细触摸动脉搏动,确定穿 刺点,避免误穿静脉或损伤周围组织。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穿刺者应具备熟练的穿刺技术,确保一针 见血,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疼痛
穿刺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 导,减轻紧张情绪;穿刺时 动作轻柔、准确,避免反复 穿刺。
局部出血或血肿
穿刺后应按压穿刺点5-10分 钟,避免局部出血;如出现 血肿,可给予冷敷、加压包 扎等处理。
通过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医生可 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血气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与并发症处 理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在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时,必须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标本或引入感染。
动脉血标本采集ppt课件
03
在采血后要及时送检, 确保血液样本的新鲜度 和准确性。
04
在检测过程中要选择合 适的检测方法和试剂,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化。
案例三
一位心脏病患者因心绞痛发作入 院治疗,通过动脉血标本采集, 医生发现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症状,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症
状。
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享
01
在动脉血标本采集过程 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确保采血准确无误。
02
在采血前要了解患者的 病情和诊断情况,根据 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 位和采血量。
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血管条件不佳
对于血管条件不佳的患者,可 以尝试更换采血部位或采取热 敷、按摩等方式改善血管条件
。
采血技术问题
加强采血技术培训,提高采血 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
采血管选择不当
加强采血管种类的认识,根据 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采血管。
采血部位不当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采血部位,如对于桡动脉较难 采集的患者可以尝试采集肱动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目的和用途
诊断疾病
动脉血标本可用于检测血液中的 各种成分,情
动脉血标本采集可以监测患者的病 情变化,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 测血糖水平,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治疗效果
动脉血标本采集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如化疗后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有助 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用动脉采血针进行穿刺, 采集血液。
采血完毕后,拔出采血 针,局部加压止血。
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无菌操作
确保采血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物 品都是无菌的,以减少感染的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PPT课件
(6)严格消毒穿刺部位,以穿刺点为中心 直径>5cm,待干。消毒术者示指、中指。
•
(7)再次查对患者,采血者一手以示指、中指固 定动脉上、下两端,一手持注射器,根据不同动脉以 适当的深度垂直进针,见回血后固定,抽血至0.51ml。
•
(8)采血毕,拔针,使患者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 分钟,如果注射器内混有空气,需排净空气。 • (9)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内(使针头斜面埋入橡 皮中),以隔绝空气。 • (10)在手中搓动注射器,使血与肝素混合。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五、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1、皮下出血、瘀斑、血肿 • 2、疼痛 • 3、血管炎
出现并发症原因
• • • • 1、疾病本身原因 2、穿刺部位 3、年龄因素 4、操作技术不规范
并发症的预防
• • • • 1、采集标本前详细了解病情。 2、穿刺动脉尽量桡动脉及足背动脉。 3、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4、体位,整理床单位,立 即送检标本。 • (12)分类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3、指导患者
(1)指导患者抽取血气时要尽量放松,平 静呼吸,避免影响血气结果。 (2)告知患者正确按压穿刺点,并保持穿 刺点清洁、干燥。
四、注意事项
• • • • •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 2、穿刺部位按压至不出血为止。 3、充分混合血液,注射器内勿有空气。 4、标本立即送检,避免影响结果。 5、抽血时,指导患者尽量放松,避免影响血气 分析结果。 • 6、告知患者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
并发症护理
• 1、抽血后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局部按压时间大于 15min,按压面积大于5cm2 ,必要时给予沙袋加压。 • 2、出血疼痛、血管炎时应及时给予硫酸镁湿敷、 理疗等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污染应立即更换,穿刺点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无菌敷料。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有皮肤感染部位穿刺; 3、动脉插管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插管;如怀疑存在导管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并送检。 4、拔除导管时,穿刺部位严格消毒,切实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5、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三)预防及处理 1、加强穿刺基本功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徐徐进入,防止穿破 动脉后壁,引起出血。避免在一个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起动脉痉挛,增加对动脉的损伤度, 造成出血不止。 2、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 理;若肿胀加剧或血流量≤100ml/min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3-5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 血10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4、血肿发生后可采用局部湿、热敷24小时内采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利于止血;24小时后 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予50%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5、血肿形成24小时后,可采用灯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使患者疼痛减轻, 感到舒服。
•
优点:表浅易触及
不受体位限制
操作方便
病人易接受
•
缺点:
(1)疼痛 :局部肌肉少,
(2)成功率较桡动脉低
容易刺到骨膜
部位选择(三)
•
再次:股动脉
•
优点:血管粗大
搏动明显
肌肉丰富
•
缺点:
(1)部位较深
(2)周围有大动脉及神 经并行,容易误伤
(3)受体位限制大
(4)容易过多暴露病人,病人难以接受
部位选择(四)
2.肱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取坐位或平卧 位。 3.股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限平卧位。
四、方法
(1)测量体温
(2)选穿刺部位:动脉搏 动最明显处
(3)消毒:穿刺部位和术 者左手食指和中指
(4)将针栓推到底,拉到 预设位置,除去保护套
(5)固定: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动脉(因人而异)
(6)穿刺:斜刺 40-60度角逆动脉血流方向穿刺 直刺 垂直进针
二 皮下血肿
(一)发生原因 1、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解剖位置及
走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 血管损伤; 2、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后由患者及其家属代劳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 指导按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 3、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 动,半小时内下床活动。 4、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的 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形成血肿; 5、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 (二)临床表现 穿刺点周围皮肤苍血、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次日,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 水肿加剧;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如股动脉反复穿刺出血引起腹腔血肿时,患者有 休克的表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患者自学难以忍受的腰背痛,腹腔穿刺抽出 鲜血。
•
最次:足背动脉
•
优点:位置表浅
•
缺点:不易触及
穿刺成功率低
疼痛
•
不适用于低血压,休克,末梢循环差的病人。
采集方法
一、护士准备
➢着装整齐 ➢洗手 ➢戴口罩
二、物准备
➢碘伏 ➢棉签 ➢弯盘 ➢BD采血针 ➢体温表 ➢化验单
三、病人准备
1.桡动脉采血:患者体位不受影响,以患者 舒适,采血方便为宜。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及 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十六病区
主要内容
了解
部位选择
掌握
采集方法
掌握
注意事项
掌握
并发症预防处理
部位选择
部位选择(一)
•
首选: 桡动脉
•
优点:位置表浅
搏动明显
易于固定
不受体位限制
病人易于接受
•
据报道,股动脉穿刺强疼痛率达72%,桡动脉穿刺可减少到18.5%
部位选择(二)
•
其次:肱动脉
8.如未见回血,退出穿刺处到皮下,不用完全拔出,根据动脉 搏动重新调整穿刺位置进针直到看到鲜血,利用动脉压将 血自动充盈注射器,必要时也可轻拉针栓,但切勿用力过 猛,以免空气进入影响检测结果。
并发症
• 1.感染 • 2皮下血肿 • 3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 • 4假性动脉瘤形成 • 5动脉痉挛 • 6血栓形成 • 7穿刺口大出血 • 8穿刺困难
排出。 (2)排除完气泡,就可以拿橡皮塞把针头堵塞住,防止空气
的进入。
2.标本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送检途中轻轻转动采血针,防止 凝血。
3.填写血气分析申请单时,要写清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 体温及氧浓度。
4.消毒面积较静脉穿刺大,应大于5CM,严格无菌操作,避免 医源性感染,注意自身防护。
采集注意事项
一 感染
(一)发生原因 1、感染多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 2、置管时间过长或动脉导管留置期间未作有效消毒。 3、动脉穿刺点未完全结痂前,有污染的液体渗入针眼。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病人会出现全身的症状,高热。血液和导管培养有细菌生
长。 (三)预防及处理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所使用的穿刺针、导丝、导管均应严格消毒。确保无菌;穿刺时怀疑
5.穿刺部位应当压迫至不出血为止。对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服 用抗凝剂,溶栓治疗的病人应延长压迫时间,直至确定无 出血,方可松手离开。
6.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取血,吸痰后 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再取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7.若遇到穿刺没成功时也不必慌张,应及时向病人及家属做好 解释工作,再仔细摸清动脉的搏动点、走向和深度进行穿 刺。
穿刺成功标志:血自动流入针管内,色鲜红(1-2ml)
(7)取血后:立即拔针--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卸下针 头--螺旋拧上安全针座帽。
(8)拔针,压迫止血。
(9)充分混合血液标本,搓动针筒5秒或上下摇匀5 次,让 血样和针管里的肝素抗凝剂充分混合。
注意事项
采集注意事项
1.防止空气混入: (1)在密封前查看血样标本有无气泡存在,如果有,要立即
(三)预防及处理 1、加强穿刺基本功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徐徐进入,防止穿破 动脉后壁,引起出血。避免在一个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起动脉痉挛,增加对动脉的损伤度, 造成出血不止。 2、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 理;若肿胀加剧或血流量≤100ml/min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3-5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 血10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4、血肿发生后可采用局部湿、热敷24小时内采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利于止血;24小时后 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予50%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5、血肿形成24小时后,可采用灯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使患者疼痛减轻, 感到舒服。
•
优点:表浅易触及
不受体位限制
操作方便
病人易接受
•
缺点:
(1)疼痛 :局部肌肉少,
(2)成功率较桡动脉低
容易刺到骨膜
部位选择(三)
•
再次:股动脉
•
优点:血管粗大
搏动明显
肌肉丰富
•
缺点:
(1)部位较深
(2)周围有大动脉及神 经并行,容易误伤
(3)受体位限制大
(4)容易过多暴露病人,病人难以接受
部位选择(四)
2.肱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取坐位或平卧 位。 3.股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限平卧位。
四、方法
(1)测量体温
(2)选穿刺部位:动脉搏 动最明显处
(3)消毒:穿刺部位和术 者左手食指和中指
(4)将针栓推到底,拉到 预设位置,除去保护套
(5)固定: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动脉(因人而异)
(6)穿刺:斜刺 40-60度角逆动脉血流方向穿刺 直刺 垂直进针
二 皮下血肿
(一)发生原因 1、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解剖位置及
走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 血管损伤; 2、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后由患者及其家属代劳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 指导按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 3、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 动,半小时内下床活动。 4、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的 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形成血肿; 5、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 (二)临床表现 穿刺点周围皮肤苍血、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次日,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 水肿加剧;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如股动脉反复穿刺出血引起腹腔血肿时,患者有 休克的表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患者自学难以忍受的腰背痛,腹腔穿刺抽出 鲜血。
•
最次:足背动脉
•
优点:位置表浅
•
缺点:不易触及
穿刺成功率低
疼痛
•
不适用于低血压,休克,末梢循环差的病人。
采集方法
一、护士准备
➢着装整齐 ➢洗手 ➢戴口罩
二、物准备
➢碘伏 ➢棉签 ➢弯盘 ➢BD采血针 ➢体温表 ➢化验单
三、病人准备
1.桡动脉采血:患者体位不受影响,以患者 舒适,采血方便为宜。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及 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十六病区
主要内容
了解
部位选择
掌握
采集方法
掌握
注意事项
掌握
并发症预防处理
部位选择
部位选择(一)
•
首选: 桡动脉
•
优点:位置表浅
搏动明显
易于固定
不受体位限制
病人易于接受
•
据报道,股动脉穿刺强疼痛率达72%,桡动脉穿刺可减少到18.5%
部位选择(二)
•
其次:肱动脉
8.如未见回血,退出穿刺处到皮下,不用完全拔出,根据动脉 搏动重新调整穿刺位置进针直到看到鲜血,利用动脉压将 血自动充盈注射器,必要时也可轻拉针栓,但切勿用力过 猛,以免空气进入影响检测结果。
并发症
• 1.感染 • 2皮下血肿 • 3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 • 4假性动脉瘤形成 • 5动脉痉挛 • 6血栓形成 • 7穿刺口大出血 • 8穿刺困难
排出。 (2)排除完气泡,就可以拿橡皮塞把针头堵塞住,防止空气
的进入。
2.标本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送检途中轻轻转动采血针,防止 凝血。
3.填写血气分析申请单时,要写清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 体温及氧浓度。
4.消毒面积较静脉穿刺大,应大于5CM,严格无菌操作,避免 医源性感染,注意自身防护。
采集注意事项
一 感染
(一)发生原因 1、感染多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 2、置管时间过长或动脉导管留置期间未作有效消毒。 3、动脉穿刺点未完全结痂前,有污染的液体渗入针眼。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病人会出现全身的症状,高热。血液和导管培养有细菌生
长。 (三)预防及处理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所使用的穿刺针、导丝、导管均应严格消毒。确保无菌;穿刺时怀疑
5.穿刺部位应当压迫至不出血为止。对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服 用抗凝剂,溶栓治疗的病人应延长压迫时间,直至确定无 出血,方可松手离开。
6.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取血,吸痰后 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再取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7.若遇到穿刺没成功时也不必慌张,应及时向病人及家属做好 解释工作,再仔细摸清动脉的搏动点、走向和深度进行穿 刺。
穿刺成功标志:血自动流入针管内,色鲜红(1-2ml)
(7)取血后:立即拔针--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卸下针 头--螺旋拧上安全针座帽。
(8)拔针,压迫止血。
(9)充分混合血液标本,搓动针筒5秒或上下摇匀5 次,让 血样和针管里的肝素抗凝剂充分混合。
注意事项
采集注意事项
1.防止空气混入: (1)在密封前查看血样标本有无气泡存在,如果有,要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