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肱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取坐位或平卧 位。 3.股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限平卧位。
四、方法
(1)测量体温
(2)选穿刺部位:动脉搏 动最明显处
(3)消毒:穿刺部位和术 者左手食指和中指
(4)将针栓推到底,拉到 预设位置,除去保护套
(5)固定: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动脉(因人而异)
(6)穿刺:斜刺 40-60度角逆动脉血流方向穿刺 直刺 垂直进针
排出。 (2)排除完气泡,就可以拿橡皮塞把针头堵塞住,防止空气
的进入。
2.标本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送检途中轻轻转动采血针,防止 凝血。
3.填写血气分析申请单时,要写清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 体温及氧浓度。
4.消毒面积较静脉穿刺大,应大于5CM,严格无菌操作,避免 医源性感染,注意自身防护。
采集注意事项
二 皮下血肿
(一)发生原因 1、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解剖位置及
走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 血管损伤; 2、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后由患者及其家属代劳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 指导按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 3、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 动,半小时内下床活动。 4、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的 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形成血肿; 5、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 (二)临床表现 穿刺点周围皮肤苍血、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次日,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 水肿加剧;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如股动脉反复穿刺出血引起腹腔血肿时,患者有 休克的表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患者自学难以忍受的腰背痛,腹腔穿刺抽出 鲜血。
有污染应立即更换,穿刺点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无菌敷料。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有皮肤感染部位穿刺; 3、动脉插管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插管;如怀疑存在导管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并送检。 4、拔除导管时,穿刺部位严格消毒,切实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5、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一 感染
(一)发生原因 1、感染多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 2、置管时间过长或动脉导管留置期间未作有效消毒。 3、动脉穿刺点未完全结痂前,有污染的液体渗入针眼。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病人会出现全身的症状,高热。血液和导管培养有细菌生
长。 (三)预防及处理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所使用的穿刺针、导丝、导管均应严格消毒。确保无菌;穿刺时怀疑
8.如未见回血,退出穿刺处到皮下,不用完全拔出,根据动脉 搏动重新调整穿刺位置进针直到看到鲜血,利用动脉压将 血自动充盈注射器,必要时也可轻拉针栓,但切勿用力过 猛,以免空气进入影响检测结果。
并发症
• 1.感染 • 2皮下血肿 • 3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 • 4假性动脉瘤形成 • 5动脉痉挛 • 6血栓形成 • 7穿刺口大出血 • 8穿刺困难
(三)预防及处理 1、加强穿刺基本功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徐徐进入,防止穿破 动脉后壁,引起出血。避免在一个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起动脉痉挛,增加对动脉的损伤度, 造成出血不止。 2、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 理;若肿胀加剧或血流量≤100ml/min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3-5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 血10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4、血肿发生后可采用局部湿、热敷24小时内采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利于止血;24小时后 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予50%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5、血肿形成24小时后,可采用灯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使患者疼痛减轻, 感到舒服。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及 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十六病区
主要内容
了解
部位选择
掌握
采集方法
掌握
注意事项
掌握
并发症预防处理
部位选择
部位选择(一)

首选: 桡动脉

优点:位置表浅
搏动明显
易于固定
不受体位限制
病人易于接受

据报道,股动脉穿刺强疼痛率达72%,桡动脉穿刺可减少到18.5%
部位选来自百度文库(二)

其次:肱动脉
穿刺成功标志:血自动流入针管内,色鲜红(1-2ml)
(7)取血后:立即拔针--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卸下针 头--螺旋拧上安全针座帽。
(8)拔针,压迫止血。
(9)充分混合血液标本,搓动针筒5秒或上下摇匀5 次,让 血样和针管里的肝素抗凝剂充分混合。
注意事项
采集注意事项
1.防止空气混入: (1)在密封前查看血样标本有无气泡存在,如果有,要立即

最次:足背动脉

优点:位置表浅

缺点:不易触及
穿刺成功率低
疼痛

不适用于低血压,休克,末梢循环差的病人。
采集方法
一、护士准备
➢着装整齐 ➢洗手 ➢戴口罩
二、用物准备
➢碘伏 ➢棉签 ➢弯盘 ➢BD采血针 ➢体温表 ➢化验单
三、病人准备
1.桡动脉采血:患者体位不受影响,以患者 舒适,采血方便为宜。

优点:表浅易触及
不受体位限制
操作方便
病人易接受

缺点:
(1)疼痛 :局部肌肉少,
(2)成功率较桡动脉低
容易刺到骨膜
部位选择(三)

再次:股动脉

优点:血管粗大
搏动明显
肌肉丰富

缺点:
(1)部位较深
(2)周围有大动脉及神 经并行,容易误伤
(3)受体位限制大
(4)容易过多暴露病人,病人难以接受
部位选择(四)
5.穿刺部位应当压迫至不出血为止。对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服 用抗凝剂,溶栓治疗的病人应延长压迫时间,直至确定无 出血,方可松手离开。
6.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取血,吸痰后 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再取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7.若遇到穿刺没成功时也不必慌张,应及时向病人及家属做好 解释工作,再仔细摸清动脉的搏动点、走向和深度进行穿 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