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作业“减负”3篇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减负”,不是让家长“增负”
给学生减负在当今社会不仅是一句口号,随着时间的推移素质教育提上日程。为学生减负初衷是让学生在自己认为有兴趣的领域探索,培养个性。而当前却是减学生的负,增家长的负,现在就让我们看下现实社会中几种常见现象:学生放学时间提前,家长在这个时间点仍然在上班,接送孩子成为一件困难的事。请假去接扣工资,不请假孩子的安全又无法保证。更多家长选择了托管班,通常由一个托管班的老师接送7到8个学生。
另一方面因为各地的减负政策,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要求催生了QQ群、微信群布置作业的新门路。因为“不布置作业”的红线不能越,所以布置了作业的老师并不负责、也不能批改,因而他们将这一职责赋予家长,要求家长充当老师的角色。让家长批改作业。
陪写作业已成为亲子关系一大杀手,今年以来,不管是“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做作业”的文章走红,还是“上海爸爸陪娃写作业气到崩溃”等新闻引发吐槽,“写作业”以及“陪孩子写作业”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教育问题。最新发布的《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在中国,91.2%的家长有过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其中每天陪写的家长高达78%,有75.79%的家庭曾因“写作业”发生过亲子矛盾:“事儿多、一写作业就要干这干那”“磨磨蹭蹭,半天写不出来几道题”“太笨了怎么也教不会”,不少受调查的家长提到,陪写作业成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一。此外,学生年级越高,家长陪写作业的时间越长,有7%的高中生家长每天陪写作业超过4小时。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减负不是靠把负担从学校、老师转移到家长身上,也不可能靠单方面努力就能奏效,这还需要老师、家长、政策的共同配合,才能真正实现“减负”。
作业“减负”,也不是“一刀切”的路这段时间,自上而下的教育减负措施越来越多。比如福建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每学期考试不超过1次;山东也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课后作业......
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减负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吸取教训。怎么减负?少学东西,少上学,少考试。“宽松教育”方针下的30年间,日本中央和各地教
育主管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大体包括:缩减课本、减少规定学时和公立学校去重点化。例如将《中学指导要领》的册页从261页减少至123页,上课时间减少1天,学生报考公立中学不能填学校志愿,只能按片区随机入学等。问题是,这些直接减负的政策手段根本没有达到减负的效果,还产生了系列副作用。首先,由于宽松教育政策只能约束公立教育部门,民众的升学需求和竞争态势并没有变化,因而,私立学校大量崛起,随之,没了要读书的学生,公立中学的优质师资也不断流失。其次,便是课外补习班迅速蔓延,不少家庭因此入不敷出。要考上好大学,仅仅上私立学校还不够,这几乎成为日本家庭的一般常识。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宽松教育”政策整体上降低了必修的教育标准,看似学生有了更大的自由选择学习的空间,其实这个年龄的学生既不充分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社会需求,甚至不够了解竞争游戏规则。自主选择适合的教育资源既超出了学生的能力,也超出了多数家长的见识水平。除非精通教育和社会规则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多数家长在为孩子做学业选择时手足无措,心态焦虑。私营培训机构的营销诱惑、家长间的模仿与攀比、恨铁不成钢和病急乱投医等心态都会造成超量教育、过度补习,结果又加重了一重学业负担——不仅无效,更可能适得其反。
这样一来,也许会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不公,毕竟,补习班是需要家庭经济基础的。
另一方面,目前教育部明确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实际上,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既方便又快捷,也增强了家长对孩子课业的了解,又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呢?
因此,机械式、一刀切的减负政策不可取。深中南山创新学校的方法值得借鉴,比如语文老师将作业类型分为了手工、探究、合作、创编等类别,英语老师对低段的作业采取交流对话为主,对高段的以写作思考为主。这样的分层作业方式,一方面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负担,另一方面变负担为激励、为兴趣。
所以,“减负”不能光做减法,更在于“变”,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果。
作业“减负”,应当正确认识“负担”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是否应该减负,成了一个问题,甚至遭到了家长们的强烈反对。1998年,第一次大规模减负时,北京要求关停所有校外辅导机构,
当时北京最大的培训学校校长头痛的不是关停学校导致收入减少,而是家长们的抗议:你不能关!2019开年,不少学生发现,迎接他们的是学校送上的“减负礼包”。但是,学校减掉的负担为学生参加辅导班腾出了空间,宝贵的课余时间成了一些培训机构“围猎”的目标,“校内减负校外补”成了开学季较为普遍的现象。
20年一个轮回,减负错了吗?希望孩子学到更多东西,掌握更多技能,家长错了吗?
长期以来,网上流传着一个虚假的故事:英美先进教育是没有负担的,幸福快乐的教育,最后孩子还能赢得非凡成就。事实上,英美教育是两条道路,对于以私立学校为代表的精英道路,孩子们一点不比我们负担轻,甚至更重。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什么?奋斗是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作出辛苦努力,至少不是轻松的。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不会轻松。客观来讲,负担都很沉重,这是我们都需要认识到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国家小学生抄写生字、生词、数字动辄一个字一篇半篇。简单重复机械劳动,占据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不符合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长期下来,学生就失去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就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学习中探究未知领域的动力。而美国方面,他们的小学教学会和节日、手工或画画联系起来,故而,有家长说,有时候总以为孩子拿回来的东西是美术作品,仔细一看,却是关于语言或是数学的;在澳大利亚最受家长们欢迎的一个兴趣班就是“party兴趣班”,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到策划具体步骤:邀请函怎样制作、邀请函怎么送给朋友、party地点选择、场地实物等布置和礼仪知识;法国则在自己孩子三岁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哲学课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而,该减去的是机械化的、无意义的“重复之负”,该增添的是主动型的、理想性的“兴趣之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