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装发展看社会变迁

合集下载

社会变迁与社会时尚

社会变迁与社会时尚

社会变迁与社会时尚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结构和制度,也深刻地塑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社会时尚作为社会变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面貌。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社会变迁与社会时尚的关系,以期展示社会变迁对社会时尚的影响。

1. 经济发展与社会时尚经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过去物质匮乏的时代里,人们追求的是简单实用的服饰和日用品,时尚并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时尚的需求逐渐增加,他们渴望通过服装和物品的选择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个性。

这导致了时尚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2. 科技进步与社会时尚科技进步对社会变迁和社会时尚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对时尚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加。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时尚观念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的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和了解时尚趋势。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时尚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时尚体验和交流平台。

3. 媒体与社会时尚媒体对社会变迁和社会时尚的影响不可忽视。

过去,媒体的传播渠道十分有限,人们的信息获取主要依赖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崛起为时尚产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时尚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可以获取他人的时尚灵感和建议。

这使得时尚产业变得更加民主化和多元化,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时尚态度。

4. 文化多样性与社会时尚文化多样性是社会变迁与社会时尚密切相关的一个因素。

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们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这也反映在他们对时尚的追求上。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成为了时尚的新潮流。

人们开始关注并借鉴其他文化的时尚元素,形成了跨文化的时尚趋势。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之服装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之服装变迁
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服。
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一 种自翻领白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
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 意义,如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 耻)而确定上衣前身设4个口袋,依据 国民党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 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而确定前门襟为5粒钮扣,又依据三民 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而确定袖口 还必须有3粒扣子等。
3.女子服饰的变化。(1)旗袍的流行:旗 袍式样的改革过程中抛弃了中国传统服装宽 袍大袖的旧貌,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大 胆地体现女性形态的曲线美。它是利用传统 服饰,融合中西美学标准的成功尝试。旗袍 的流行也反映了五四以后,中国民众审美观 念在服装方面的变化。(2)饰品佩戴的特 点:辛亥革命后朝着简约化的方向发展,而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兼具实用价值的装 饰成为时髦女性的爱好。
蒋介石的侍从官俱穿着中山装 民国时期,西装虽已在中国落地生根,但国人也开 始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 种中西合壁的穿着来: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 形礼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 样的装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 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上 海市市长吴铁成便经常是这么一副行头。
民国期间,对旧时旗袍的改造从未停止过,尤 其是在上海,如旗袍长短、开叉高低、有袖无 袖、袖之长短等方面,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 就会出现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又都是跟随 着西方服装变化的步伐。有人曾将上海妇女旗 袍从1925——1940年的长度变化,绘成一个曲 线图,今天看看,殊为有趣。旗袍,顾名思义, 当然是“旗人之袍”,也就是满清人所穿长袍; 民国初年,旗袍渐渐受到汉族女子的喜爱,从 此逐渐盛行。30年代初,有人将原本宽宽大大 的旗袍向窄瘦和苗条型发展,以显露女性的自 然曲线之美,原本的长及脚踝,开始向上伸展; 而开叉也不断拔高,直至大腿裸露。而且,对 腰围、胸围、臀围这三围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 强调与身体紧贴,务要将人体曲线暴露和刻画 至淋漓尽致,令观者一览无余。有一段时间, 左右的开叉甚至高过腰际。

从服装展览看社会文化变迁:时尚和社会观念的互动

从服装展览看社会文化变迁:时尚和社会观念的互动

从服装展览看社会文化变迁:时尚和社会观念的互动引言:时尚与社会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服装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并且不断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和塑造。

服装展览作为传递时尚和社会观念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平台,不仅展示了时尚的发展变迁,也反映了社会观念的演变。

本文将从服装展览的角度来分析时尚与社会观念的互动关系,探讨服装展览如何反映社会文化变迁。

一、时尚与社会观念的互动关系时尚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流行趋势,是社会观念在具体形态上的体现。

社会观念是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判断和理解的观点和态度。

时尚与社会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化的变迁和进步。

1.服饰与身份认同服装在社会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通过服装表达个人的身份认同。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人们对身份认同的追求也在变化。

服装展览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和设计理念,展现了不同社会观念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比如,在过去的某个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穿着正式的西装代表着成功和地位,而在现代社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个性化和自由的时尚风格。

2.时尚潮流与审美观念时尚潮流的引领离不开社会观念对审美的影响。

服装展览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时尚趋势和审美观念,反映了社会观念对时尚的塑造作用。

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的服装展览中,可以清晰看到当时流行的迷幻风格和宽松设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观念的开放和自由。

而在当代的服装展览中,体现出的则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时尚潮流,这与当代社会观念的多元化和尊重个体的价值观相呼应。

3.时尚与身体观念服装展览不仅展示了时尚的风格,还反映了对身体的理解和塑造观念。

社会观念对于身体的要求和认知方式不断变化,从中世纪束腰的礼服到当代注重身材自然和舒适度的设计,服装展览记录了不同时期社会观念对于身体美的追求与定义。

此外,身体的性别角色认同也影响着时尚的发展,服装展览反映了社会对于男女身体和性别角色的关注与塑造。

二、服装展览如何反映社会文化变迁服装展览作为传递时尚与社会观念互动关系的平台,通过展示具体服装作品和设计理念,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从百年服饰变化看中国历史变迁资料讲解

从百年服饰变化看中国历史变迁资料讲解

从百年服饰变化看中国历史变迁从百年服饰变化看中国历史变迁 [摘要] 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衣着服饰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我们认为不同时期服装的出现,与各自出现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我们开始了本次调查。

我们的调查范围是从清代的长袍马褂和满清旗袍;到民国的中山装、新式旗袍和长袍马褂;再到新中国50年代的苏式服装,60年代的中山装,70年代的“绿色的海洋”,以及改革开放到21世纪的服饰。

通过实地访问,实物调查,书籍查阅和网上搜索等多种途径,我们对服饰的演变有了一定了解,我们可以证实我们的观点: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服饰。

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爷爷奶奶所穿的衣服和我们穿的衣服有很大不同。

他们穿的衣服叫马褂,这些衣服分为长襟和短襟,无领和矮领两种,布料的颜色都为素色,一般没有什么花纹。

而我们的衣服花花绿绿,并且样式多样。

我们父母的服装则介于这两者之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我们开始对这些服饰的研究。

通过实地访问,实物调查,书籍查阅和网上搜索等多种途径,我们对爷爷奶奶到我们间服饰的演变有了初步了解:不同时期服装的出现,与各自出现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

一、清代服饰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

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至此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

⑴长袍马褂中国清代官服。

马褂加于长袍的外面,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

马褂清初仅是八旗士兵穿,后来八旗子弟为表示勇武也多身着马褂。

雍正以后,社会普遍流行,渐有礼服的性质。

辛亥革命后及民国时期,马褂仍为男子的传统服式。

另外,清代皇帝对特别恩宠之人有时赏穿黄马褂。

服饰变化与社会变迁

服饰变化与社会变迁

60年代 前期 球衣。是一种绒衣,毛衣还不普遍时的替代 品,基本只有一种款式:套头、大翻领,颜 色也只有红色和蓝色两种,胸前要是印上 “XX青年突击队”那就更威风了。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最时 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 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 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 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
90年代流行的的吊带裙。
英文原词为Mix and Match。 混搭是一个时尚界专用名词,指将不同风格, 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口味拼 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完全个人化的风 格,就是不要规规矩矩,是一种时髦,但决 不能等同于胡穿乱配的毫无章法。
在改革开放最初 的10年间,关于 服装的每一个动 作几乎都会产生 “一石激起千层 浪”的效果。有 人说,是皮尔.卡 丹揭开了中国服 装的“红盖头”。
健美裤
喇叭裤
这是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 姑娘在聊天(资料照片)。
80年代流行的阔腿裤。
大连1991年流行的超短裙 风韵独具(1991年9月21 日发)。新华社发 上世纪 90年代中期,超短裙出现, 加上“迷你”两字,曾经 被部分保守媒介视为洪水 猛兽。进入21世纪,中国 女性对于服装诉求越来越 趋向凸现个性、标新立异。 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 装开始走向世界、各式旗 袍炙手可热,中国服装在 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 如今,一步裙、吊带裙、 泡泡袖……裙子冲破季节 和式样的束缚,在一年四 季、各种场合扮美着女性。
50—60年代 :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物 质生活极为匮乏 )
顺口溜:“日本产尿素,做Hale Waihona Puke 飘飘 裤,前面是日本, 后面是尿素”

服饰与文化变迁

服饰与文化变迁

服饰与文化变迁当我们谈论服饰时,我们不仅在谈论一种遮羞和取暖的方式,更在谈论一种文化表达和社会象征。

服饰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历史地呈现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变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历史、地域和民族等角度探讨服饰与文化变迁的关系。

一、服饰与历史服饰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例如,古埃及的缠腰布是尼罗河文明的象征;古希腊的托加长袍则成为了民主和文明的象征。

这些具有历史特色的服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也让我们领略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

在中国,服饰的变迁同样见证了历史的波折。

从古代的冕服、唐装、宋明理学服饰,到近代的改良装和现代的流行服饰,中国的服饰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这些变化受到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反映了人们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的转变。

二、服饰与地域除了历史背景,服饰还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服饰特点折射出了当地的气候、地形、资源和风俗习惯。

例如,北欧地区的服饰强调保暖性和实用性,南欧地区的服饰则注重舒适和优雅。

这些地域特色的服饰,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塑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中国,不同地区的服饰也有着鲜明的特色。

如四川的川绣、苏州的苏绣、云南的壮锦等,都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这些特色服饰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三、服饰与民族民族特色是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服饰传统和特色,这些传统和特色不仅体现了民族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例如,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的民族服饰,这些服饰多姿多彩,极具特色。

如蒙古族的蒙古袍、藏族的藏袍、苗族的银饰等,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

这些服饰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既满足了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总结服饰与文化变迁有着密切的。

通过观察服饰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历史、地域和民族文化的演变。

同时,服饰也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保暖和遮羞的功能,更是一种社会符号和文化的载体。

从服装变化看中国历史的社会风貌

从服装变化看中国历史的社会风貌

从服装变化看中国历史的社会风貌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记录着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服装是时代变迁的重要符号,它就像一个多棱镜,通过堆红叠翠的衣着折射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时代变迁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服装——这日趋亮丽的时尚风景线,越发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生动窗口。

原始服饰: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看出,在纺织技术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

绳、线尚未出现,可能用动物韧带来缝制衣服。

山顶洞人遗址及其他古墓中,曾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贝壳等,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还包含对渔猎胜利的纪念。

商周贵族服饰: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根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

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

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东周男子服饰:矩领窄袖长衣展示图。

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样式比商代略宽松。

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如图所示的样式。

没有纽扣,腰间系带,挂玉饰。

腰带主要有两种:以丝织物制成,称“大带”或“绅带”。

以皮革制成,称“革带”。

本图所系的为绅带。

战国妇女服饰:曲裾深衣上衣下裳相连,“续衽钩边”。

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形成三角,绕至背后,用腰带系扎。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穿兽皮和树叶。

石器时代,骨锥和骨针发明.创造了原始服装。

原始农业和纺织业的产生,使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社会到来。

夏商时中国的冠服制度初步建立。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使等级制度也开始逐步确立。

汉代服饰:染织、刺绣、金属工艺发展,中完整的服装制度确立。

“深衣制”:蝉状头冠、红衣、田字领、佩玉、红鞋、衣裳相连。

分曲裾禅衣和直裾禅衣。

服饰变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服饰变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服饰变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哎呀,今天咱们聊聊服饰变迁和社会发展的那些事儿,真是个有趣的话题!想想咱们从古到今,衣服的变化就像一部穿越剧,时光飞逝,变化万千。

说到服饰,大家肯定会想到古时候那些华丽的衣服,那时候啊,咱们的祖先可是玩得不亦乐乎,男人们披上大氅,女人们则是摇曳生姿,真是个热闹的场面。

不过,你瞧,现在的服装简直就是“方便面”,快、简、时尚,咔嚓一穿就能出门。

服饰的变迁跟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家肯定听过“衣食住行”这四个字吧?对呀,吃饱了才能穿得好。

回到古代,衣服可是身份的象征,越是华丽的衣服,越能体现出你家有多有钱,简直就是“看脸”的时代。

想当年,皇帝一身龙袍,臣子们都得低头哈腰,生怕穿错了衣服就惹来杀身之祸。

而普通老百姓呢,几乎都是用布条裹着自己,真是“衣不蔽体”,这衣服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

再往近了说,近现代社会发展了,咱们的服饰也跟着“飞”起来。

工业革命后,机器的发明让服装生产变得简单许多,大家不再为一件衣服愁眉苦脸。

以前得花好几天缝一件衣服,现在几分钟就搞定,衣服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你想啊,牛仔裤、运动服、连衣裙,什么都有,真是应有尽有,穿上去简直“自带气场”。

不过啊,这种变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很多人开始追求潮流,穿衣服变成了一种比赛,仿佛谁穿得更好,谁就赢了。

这就说到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咱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了。

Instagram、TikTok上那些穿搭博主,简直就是时尚的代言人,每天都在教大家怎么穿搭,个个都是“潮流引领者”。

这种影响力太大了,让大家都想跟风,结果呢,很多人就变成了“衣橱革命”的牺牲品,买了不少衣服却也没穿几次,真是“钱多烧的”的节奏。

服饰的变迁也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变化,女性的服饰变化就特别明显。

以前的女性穿着束缚的长裙,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摔了。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了舒适、便捷的衣服,运动裤、短裙通通来了,活得那叫一个洒脱。

从服装发展看社会变迁

从服装发展看社会变迁
Forward
5

装 的 发 展 的 影 响
五 四 」 运 动 对 近 代

人们的服饰观念已经改变,开始抛弃 那裹的严严实实的装束,大胆运用服装的 造型来充分显示自身的天然形体美,无论 是高领窄袖衣(如图6),还是圆摆短袖 袄(如图7),与过去的服装都有了根本 的区别。特别是二三十年代出现的紧腰身 旗袍(如图8),把近代女装变革推向了 高潮。
些因素。经济衰落,服装就会趋于
保守,而相对的,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安定,服装也会随之兴盛。
14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学习,我们 学到了很多东西。

1、团体协作精神增强。

2、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遇事,知难而上。

4、在查资料、筛选资料、整理资料上掌

握了一定的技巧。 5、在学习中成长。
Forward
6


工科院校的学生(如图9)

教会学校的学生(如图10)

艺术院校的学生(如图11)

师范院校的学生(如图12)

女学生 (如图13)


Forward


7
服装发展趋势与当时社会的关系


20年代服饰变革反映的社会因素



Back
8
20 30


基本特点: 解放区——朴素
代、未来相结合。90年代中期以后,
世 纪 最
新面料、新款式、新色彩更是推陈 出新。现在的确是各种服装的大融 合,既有外国服装的流行元素,又 有诸如唐装、旗袍这样具有本民族

特色的服饰。

由民国女子服饰变化看社会变迁

由民国女子服饰变化看社会变迁


引领 女 性服 饰 变 化 的主 体 — — 青楼 女 子
在 中 国封建社 会 ,服装 显示 着一个 人 的身份 地位 。辛 亥革 命 后 , 自 由、平 等 观 念 高 涨 ,其 服 饰 等 级制 必定 灭 亡 。但 对于 几千 年来接 受尊 卑思 想 的人们 来说 ,迈 出打破 传 统 的第一 步实 属不 易 。因其职 业特 殊性 ,青 楼女 子在 女 性服饰 潮流 中成为 引领 者 。 娼妓 历来为 人所 不齿 的 ,这 也 使得她 们 也很少 在乎 世 人 的眼光 与评 价 。出于职 业 需要 ,她们 需要标 新立 异 以求 得在 众 多人 中脱颖而 出。因此 , 多数时 候青楼 女子 的服 装 是最 为新潮 的。 女性 解放 运动扩 大 了女 性的活 动 空间 ,尤其 是公共 娱 乐场 所总 是 少不 了她们 的身 影 。茶馆 、剧 院、舞 厅 , ’ 皆是 女 子们 结伴 相约 的好地 方 。为 了招揽 客人 ,增加 自己的声 名 ,青楼 女 子也 多出现 于此 。 因此 ,女性 爱美 的天性 使得 些 女子 开始 模 仿青 楼 女 子 的装束 。除活 跃于 风 月场 所 , 青 楼 女子本 身也 具有 广告 意识 。清末 民初流 行 印刷精 美 的 广 告 画, 多 以女 性为 主体 。“ 这 些美 女的 原型往 往是 妓女 , 既为香 烟作 广告 ,也为 自己作广 告 ,一举两 得 。 ”川 在 过去 ,青 楼女 子的 装束代 表着 放 荡与淫 秽 ,为平 民 百姓 所唾 弃 ,更 谈不 上模 仿 。而在 民 国,青楼 女子 则成 为
民 国时期 ,新事 物竞 相涌 现 。一直 以来作 为社 会底 层 的女 性群体 思 想观念 、生 活 习俗也 发生 了重大 改变 。其 中 女性 服饰 的流 行最 为 引人注 目,样 式 的多样 化 、新 颖化 不 仅是 她们 对美 的追 求 ,更是 时代 的产物 ,记 载着 时代 的发 展和 社会变 迁 。

从服饰变迁看社会发展

从服饰变迁看社会发展
男服服饰秦始 皇规定衣色以 黑为最上,又 规定,三品以 上的官员着绿 袍,一般庶人 着白袍。
黑为上沿用至 今。
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 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汉朝 的妇女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西汉─纬色绕襟袍
西汉─素纱禅衣
唐代的社会发展在服饰上也演绎得很充 分:雍容华贵
西方则强调主观世界与 客观世界分离服饰。在 服装造型上强调三维空 间效果,故有“软雕塑” 之称。以求最大程度上 的合体,讲究服饰的外 轮廓线,使服装成为科 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反 映。
强调三维空间效果
谢谢观看!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
满族妇女一般都穿长度到脚的 宽长袍,外面再罩一件像背心 的坎肩;坎肩又叫马甲。
清─盘金龙短褂。
清─紫纱套袖旗袍。
现代:社会的融合也表现在服饰的融合上——
西方的婚纱礼服出现 在中国婚礼上
老外穿起了中式小褂
现代:也是一个古代和现代共存的社会,一个 兼容并蓄的时代——
安顺屯堡人保留古代遗风
现代时尚自然的服装
中西服饰差异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 了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其中包括服饰 :
这是商周时代的典型服 装,腹围前加了一条上 窄下宽像斧,形的装饰 物,就是「韍」。
此衣是春秋战国时贵族穿的 便衣,平民穿的礼服。
秦汉时代,是中国服色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就 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除了秦始 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是沿袭战国时代的 习惯。
中西方服饰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五点不同的衣料文化不同的服装功能意识不同的着装观念不同的着装方式不同的变迁过程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服饰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服饰

连衣裙也十分 受中国女孩的 受欢迎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港台、 欧美等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有 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 过度。无论是服饰的花色选择、款式,还是面 料质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可以根据自 己的审美情趣。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自己喜欢 的服饰。
辛亥革命终结了传 承千年的服饰等级制度, 千百年来以衣冠“昭名 分、辨等威”的做法被 废弃。 1912年的《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人 民一律平等,根据这一 原则,临时参议会讨论 了男女礼服制式,计3章 12条,规定男式分大礼 服与长礼服,为西装和 长袍马褂,女式礼服为 上衣下裙,有领。
辛亥革命后,旗袍逐渐被汉族妇女接 受,并结合汉族服饰习惯加以改进,到 20世纪20年代,成为城镇妇女普通的服 装之一。这个时期正是中西服装交叉的 时代,旗袍也吸收了西式服装简洁的特 点,由长及足面缩短至小腿,,由直筒 式改为收腰式,袖子由宽大改成贴上散 式,即袖口窄小,领子仍保留高领土完 整。至此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改良旗 袍。衣领紧扣,曲线鲜明,加以斜襟的 韵律,从而衬托出端庄、典雅、沉静、 含蓄的东方女性的芳姿。经济便利、美 观适体,镶珠施绣显雍容华贵。
谢谢欣赏
— — 第 三 小组
新中国成立初期,列宁装、“布 拉吉”、“毛式服装”颇为流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政治、经 济、军事和文化无不以苏联为模式, 苏联服装也成为当然的革命象征, 深深地影响着城镇居民。列宁装一 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穿列宁装、 留短发,外观干练、飒爽英姿。除 外,仿苏联坦克兵服装设计的“坦 克服”、“乌克兰”式衬衣、“布 拉吉”也多有流行。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20年代后

从盛唐时女性服饰看社会

从盛唐时女性服饰看社会

从盛唐时女性服饰看社会服饰作为社会发展变迁的缩影,记载着人类文化的分化与整合,以物化的形态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与内涵。

一、盛唐时期女性服饰特点盛唐女性爱美,服饰讲究,富有文化底蕴。

头发挽成高髻、望仙、乐游、堕马等数十种发髻,并插入簪、梳、钗、搔头、花卉和步摇等饰物。

脸部化妆则有“额黄”、“黛眉”、“花钿”、“点唇”等。

耳垂坠子,颈系项链,臂套手镯,手戴指轮(戒指)。

也有女性自恃其美而不修饰的,如杨贵妃三姊虢国夫人,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见天子。

盛唐女性的服装,通常是由衫、帔和裙组合而成。

衫是短上衣。

帔是披在肩上的长巾。

裙的色彩、款式颇多,有所谓七破裙、九破裙之类。

石榴裙最流行,杨贵妃则独爱黄裙。

女性还喜好穿丈夫衣服靴衫、戎装和胡服。

最令人瞩目的是,她们穿类似西方女性那样袒胸露乳的服装,在大庭广众中,落落大方地展示独特的女性美,如《逢邻女》:“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

”盛唐女性化妆和服饰的丰富多彩与超前,是盛唐经济发达、生活富裕,情趣高雅、身心健康、珍重生命、乐观向上的表现。

在开放的煌煌盛世,女性较少受封建礼教束缚,思想较为开放,行为较为自由。

她们自信自强,已从初唐全身障蔽、面网垂颈的状态中走出,靓装露髻地出现在盛唐的人生舞台上,涌现出不少诗人、音乐家、舞蹈家、书法家和巧妇等,在中国妇女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章。

二、女性为唐朝发展做出的贡献可以说,盛唐时期的女性和男性共同创造了盛唐文明。

政治上,武则天以后,宫廷女性参政成风,韦后、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都欲步武则天后尘,再续女人称帝的历史。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等也参与其事,尽管失败了,但也体现了女强人的风采。

经济上,女性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的一半,还参加女红、开店和做小生意等手工业及商业劳动。

唐玄宗妃柳婕妤之妹,新创夹缬印染法。

文化上,女性与男性一起参与对弈、拔河、击球、打猎、斗鸡、抛球、看戏、乞巧、斗花草、观竞渡(龙舟比赛),与文人墨客赋诗唱和,游春时甚至以红裙挂为“裙幄”,席地而坐赏花宴饮。

新中国服饰变迁的特点及趋势

新中国服饰变迁的特点及趋势

新中国服饰变迁的特点及趋势20世纪下半叶是一个风云骤变的时代,新中国的建立,这是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相同的。

5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遭遇了一些挫折和磨难,这种时代变迁的印记必然在表现力极强的服饰文化中有所反映。

中国人的衣着装饰作为社会生活领域中最为直观的物质文化现象,从来没有超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外而独立存在,而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些因素的干预支配。

因此,总结中国服饰变迁的特点以及趋势,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了解社会变革,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服饰变迁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50多年来的服饰变迁,是一个变动非常大、非常剧烈的时期,新中国50年来的服饰变迁呈现出以下特点。

l中国服饰泛政治化服饰是最直观的物质文化现象。

在政治变革、或局势不稳定的社会里,政治对服饰的影响力更大,决定着服饰的种种表现。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政治变革。

对服饰变化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服饰的泛政治化是20世纪50一70年代中国服饰变迁最大的特点。

首先,服饰的变迁由于社会政治的变革而明显呈现出阶段特色:第一阶段:1949一1965年,国家意识通过舆论引导的方式发生着作用,并没有采取强制力。

服饰以朴素、实用为主。

第二阶段:1966一1976年,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在社会生活方式上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暴力摧毁有象征意味的服饰,如旗袍、布拉吉、西装等。

中国服装舞台上成了军便服的天下,服饰发展走向极端。

第三阶段:1978一2000年,思想上的束缚得到解放。

服饰发展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不再依附于政治,中国服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其次,服饰变革与社会政治形势变化密切相关,政治运动往往在短时间内造成服饰习俗的急剧变革。

例如文革时期的破四旧运动,作为社会变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服饰变革,需要找出代表旧制度的革命对象:旗袍、中山装、布拉吉、西装、长袍、马褂:同时也树立了作为革命和新时代象征的新的服饰样板,军便服伴随着红卫兵运动而登上了服饰舞台的中心。

从深圳服装40年看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变迁

从深圳服装40年看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变迁

图1:80年代的深圳东门街道(图片来源网络) 图2:1980年的深圳东门老街(图片来源网络)
特别报道 | Feature
消费主力,使得2002、2003年成为深圳时尚行业发展 中明显的‘分水岭’。从那时起,世纪广场就出现了 很多新的档口,深圳服装有国际范儿、高品质,又符 合国内人的喜好,所以得到广泛的认可,有很多外地 人过来拿货。深圳设计师也广受认可,他们‘跳槽’ 去国内其他城市的服装企业意味着更高的认可度和更 好的薪酬待遇。”深圳资深服装设计师曾江在接受采 访时表示。
图3:谢海平作品《云词》,2015纽约 春夏时装周(网络图片)
图4:邓皓《花妖》,2012中国国际时装周 (网络图片)
图5:罗铮 2015欧伯莱奴春夏作品 (网络图片)
图6:深圳高档女装代表玛丝菲尔某店铺(笔者摄于2020年)
Fashion China 13
特别报道 | Feature
公司也会定期组织设计师到国内外进行调研、考察, 积累设计创意素材;此外,企业擅于通过向世界知名 品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来快速成长。例如,深 圳知名女鞋品牌百丽集团早先曾代理过国际品牌Bally 的大中华区销售,从中学习到先进的设计和管理理 念。从最初的追随、模仿,发展到自主设计创新和研 发,再到企业在全球重要时尚城市建立研发中心,深 圳服装企业以开拓创新的面貌引领了国内时尚发展潮 流,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中呈现出开放、包容的现代化 新气象。
第四,深圳的空气中充盈着改革创新的观念, 自由、平等、积极进取。“我在深圳工作生活5~6年 了,我觉得深圳政府特别重视扶植中小服装品牌的发 展,很多小而美的服装品牌也有机会代表深圳去国内 外参展、交流。政府还常委托行业协会举办许多相关
Fashion China 15

服装与时代

服装与时代

服装与时代服装,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一个民族的服装来说,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升华。

回顾历史中的各个时代,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穿衣风格及穿衣的需求是不同的,由于受时代的限制或者受文化、制度的影响,人们穿衣风格大不相同,从各个时代的人们的衣着中可以很明显的总结出这一点。

时代的变迁往往改变服装的格局,从远古时代的御寒,到如今的个性化,服装的变化总是随着时代在变化,服装也不断地被时代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到最后甚至从穿衣就可以推测出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生活背景等等很多信息。

夏商时代以上衣下裳为主,并且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使衣饰开始具备了区分等级地位的政治功能。

由于生产力低下,夏商时代能够用衣裳来装饰自己的只有少数的上层人物。

周朝制定了“周礼”,完善了衣饰的等级制度。

西周的款式仍以上衣下裳为主,但男装的衣襟和腰带比以前宽大很多。

到了东周,群雄割据,百家争鸣,既有鲁鲁国的古典礼服,又有赵赵国的胡服,还有郑国、卫国的轻纱长裙……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史家称为古代长袍,也是史家们称这种样式奠定了中国服饰的基本格调。

当时深衣的衣襟做得极长,穿在身上缠绕数道,每道花花边显露在外,因之称为“曲裾袍”,风格十分独特。

东周年代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已经比较先进,走在大街上,也有许多少妇穿着亮丽的服饰招人眼目了。

汉朝中后期“丝绸之路”开通,各民族、各国交流活跃,衣冠服饰日趋华丽。

以前的“曲裾袍”因不便行动,逐渐被衣襟竖直的“直裾袍”所代替,但女性仍以“曲裾袍”为主流。

此时还出现了上身为短衫下身配长裙的“襦裙”,这种服饰一直流行了两千多年。

隋唐时期是我国君主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鼎盛时期,各民族、各国交往广泛。

受北方胡服的影响,初唐衣裙流行紧身窄小。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服装的演变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服装经历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通过研究中国服装的演变,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的服装以传统的汉服为主。

汉服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服饰,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代表性。

早期的汉服以腰带为主要特征,具有宽松、飘逸的线条和流动的剪裁风格。

这种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身份等级的差异。

汉服还注重纺织品的质感和工艺,以及各种刺绣和花纹的运用,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服装逐渐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唐宋时期,由于与西方文化和丝绸之路的交流,中国的时尚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服装开始采用更紧身的剪裁和更多的装饰细节,如褶边、绣花和额头盘发等。

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日益繁荣和富裕的特点。

明清时期,中国的服装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宫廷服饰的特殊风格。

明代的宫廷服饰注重色彩的变化和细节的丰富,以及各种玉石、宝石和贵金属的使用。

清代的宫廷服装则更加注重规矩和庄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这些宫廷服饰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以及统治者的权力和威信。

近代以后,中国的服装开始受到西方时尚的影响,出现了更多的变化和多样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服装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体现了中国崛起的力量和文化自信。

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在国际时尚界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认可和重视,他们通过改良传统的汉服设计,创造出独特的时尚风格,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元素。

通过研究中国服装的演变,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服装不仅是一种外表的表达,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传承。

中国的服装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化,还代表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从传统的汉服到现代时尚的设计,中国的服装演变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创新的追求。

它们都是中国文化丰富多样的体现。

通过研究中国服装的演变,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改革45周年服饰的感想和收获

改革45周年服饰的感想和收获

改革45周年服饰的感想和收获
对于改革开放45周年的服饰感想和收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1. 时代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新型的市场机制和外来投资的引进,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人们的服饰上。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服饰款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机会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穿着。

2. 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也反映在了人们的服饰上。

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购买和选择各种品牌、风格的服装,提升了衣着品质和风格的意识。

3. 文化交流的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这也对服饰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人们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饰风格和时尚潮流,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欣赏也随之增长。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45周年对服饰的感想和收获是,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遇,衣着文化也在不断演进和融合。

人们对于服饰的需求和追求逐渐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转变为了展现个性、追求时尚和品味的表达。

同时,在和世界更加接轨的过程中,人们对服饰的多元文化认知和欣赏也得到了提升。

古代中国的服饰和饰品风格有哪些变迁

古代中国的服饰和饰品风格有哪些变迁

古代中国的服饰和饰品风格有哪些变迁一、古代中国服饰的起源和发展1.原始社会:以树叶、动物皮毛为主要材料,用以遮羞和保暖。

2.夏商周时期:出现了编织、织造等技术,服饰逐渐规范化。

3.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开始区分等级和身份,出现儒家、道家等学派服饰。

4.秦汉时期:统一度量衡,服饰制度逐渐完善,儒家思想对服饰影响深远。

5.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风格多元化,胡服骑射传入中原。

6.隋唐时期:服饰华丽、宽松,融合了胡服元素,出现了翘头履等特色饰品。

7.宋元时期:服饰注重实用性和简约,男女服饰有所区分。

8.明清时期:服饰回归保守,等级制度严格,出现补子、顶戴等标识身份的饰品。

二、古代中国饰品的种类和特点1.首饰:包括发簪、发钗、步摇、耳环、手镯等,材质有金、银、玉、石等。

2.佩饰:包括玉佩、香囊、扇坠等,具有装饰和实用功能。

3.腰带:以革带为主,附有玉佩、剑等饰品。

4.鞋履:包括布鞋、皮鞋、翘头履等,注重舒适和实用性。

5.帽子:如冠、巾、帽等,体现身份和职业特点。

6.配饰:如眼镜、鼻烟壶、扇子等,具有个性化和实用性。

三、古代中国服饰和饰品的变迁原因1.政治因素:统一政权、变革政策等影响服饰制度。

2.经济因素: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促进了服饰材料的丰富和多样化。

3.文化因素:儒家、道家等思想对服饰风格产生影响。

4.社会因素:战争、民族融合等导致服饰风格相互借鉴和融合。

5.个人因素: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等影响服饰选择和佩戴。

四、古代中国服饰和饰品的文化内涵1.象征意义:服饰和饰品代表地位、身份、婚姻等象征。

2.伦理道德:服饰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如服饰整洁象征品性端正。

3.审美观念:古代服饰注重线条、色彩、材质的和谐美。

4.礼仪制度:服饰是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冠礼、婚礼等。

5.民族特色:古代服饰融合了多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性。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服饰和饰品风格的变迁,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原因
Back
三、20世纪40年代
西式的短大衣和西装裤(如图14) 美式“皮猴” (如图15) 短大衣 (如图16) 逐渐兴起的茄克热 (如图17)
Back Forward
四、20世纪50到70年代
50年代 ——前苏联的服装影响比较大。 60年代 ——蓝、黑、灰服装的地位更进
一步巩固。 70年代——人们的穿着受着种种的限制 。
总结
从服装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我们 身边的社会的变迁。我们研究认为,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思想的 开放无不影响着服装的发展走向, 反过来服装也从方方面面反映着这 些因素。经济衰落,服装就会趋于 保守,而相对的,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安定,服装也会随之兴盛。
我们的收获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学习,我们 学到了很多东西。
归纳起来,辛亥革命之后男服饰形象出 现了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配套服装。
1、中年便装(如图1)。 2、青年便装(如图2)。 3、学生装(如图3)。 4、中山装(如图4)。 5、新式男装(如图5)。
Forward
「五四」运动对近代女 装的发展的影响
人们的服饰观念已经改变,开始抛弃 那裹的严严实实的装束,大胆运用服装的 造型来充分显示自身的天然形体美,无论 是高领窄袖衣(如图6),还是圆摆短袖 袄(如图7),与过去的服装都有了根本 的区别。特别是二三十年代出现的紧腰身 旗袍(如图8),把近代女装变革推向了 高潮。
1、团体协作精神增强。 2、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遇事,知难而上。 4、在查资料、筛选资料、整理资料上掌
握了一定的技巧。 5、在学习中成长。
演示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2.3. 2322.3. 23Wed nesday, March 23, 2022
Forward
各式各样的「校园服 」
工科院校的学生(如图9) 教会学校的学生(如图10) 艺术院校的学生(如图11) 师范院校的学生(如图12) 女学生 (如图13)
Forward
服装与社会
服装发展趋势与当时社会的关系 20年代服饰变革反映的社会因素
Back
二、20世纪30年代
基本特点: 解放区——朴素 城市里——“丰富”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3/23/2
022 1:05:09 PM13:05:092022/3/23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3/23/2
谢 谢 大 家 022 1:05 PM3/23/2022 1:05 PM22.3.2322.3.23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23-Mar-2223 March 202222.3.23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2年3 月下午1 时5分2 2.3.231 3:05M arch 23, 2022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2年3 月23日 星期三1 时5分9 秒13:0 5:0923 March 2022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下午 1时5分 9秒下 午1时5 分13:05: 0922.3. 23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Wednesday, March 23, 2022
23-Mar-2222.3.23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2.3.2313:05:0923 March 202213:0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主要以20世纪中国的服装发展 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与社会发展 之间的关系。
内容提要
一、20世纪20年代 二、20世纪30年代 二、20世纪40年代 四、20世纪50到70年代 五、20世纪80年代 六、20世纪最后10年
一、20世纪20年代
辛亥革命带来的社会剧变,使得服装 的和西式裤子。封建王朝宫廷精 致的官服首先遭到遗弃,孙中山领导下的 南京临时政府官员,无论官阶大小都着同 样制服。从此,在中国社会上演了几千年 的传统冠冕服饰连同它森严的等级制度、 礼仪规范失去了法律的保护。取而代之的 是一个混合东西方服饰要素的发展过程。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2.3.23 22.3.23 13:05:0 913:05: 09Mar ch 23, 2022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2年 3月23 日星期 三下午1 时5分9 秒13:0 5:0922. 3.23
从服 装发 展看 社会 变迁
高一(8)班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石 岩 成 员:高源、张硕、 巍薇、朱姝、万璐璐
课题背景简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今天这个飞 速发展的社会中,服装成为了被人 注目的对象之一,其流行趋势则成 为了注目的焦点。每一种趋势都体 现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文化内 涵,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经济的 发展。
Back
五、20世纪80年代
打破“老三装” ,喇叭裤 、西装 、牛仔服 、 运动服 相继流行。
特点:多样化、高档化、新潮化的趋势。
Back
六、20世纪最后10年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着装 更是趋于多元化,崇尚自然风情、 民族特色、异国风情,将传统、现 代、未来相结合。90年代中期以后, 新面料、新款式、新色彩更是推陈 出新。现在的确是各种服装的大融 合,既有外国服装的流行元素,又 有诸如唐装、旗袍这样具有本民族 特色的服饰。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3:0 5:0913: 05:0913 :053/2 3/2022 1:05:09 P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2.3.23 13:05:0 913:05 Mar-22 23-Mar-22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3:05:0 913:05: 0913:0 5Wednesday, March 23, 20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