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汉译英时动词的处理方法

浅析汉译英时动词的处理方法

浅析汉译英时动词的处理方法作者:曾娉婷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4期摘要:汉语作为一门“动态性语言”,动态表征体现在广泛运用动词;英语叙述则呈静态,静态表征体现在名词的大量使用上。

汉英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个由动态向静态转换的过程,这一点在动词的翻译处理上反映得最明显。

本文介绍了汉英翻译中常用的两种动词的处理方法:抽象名词引起的动词的增减、谓语动词过渡为名词或弱势动词,并通过国内翻译考试中的实例详细解释,以期对汉英翻译实践提供一些见解。

关键词:汉英翻译汉语动词对于很多初学翻译人士来说,最难的莫过于汉译英翻译。

每每拿到一篇中文文章,看似简单,却不知从何下手,即使翻译出来了也只是中式英语,离地道的英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本文旨在对英汉翻译中常用的动词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以便读者能更好地运用。

首先谈谈大家普遍难以做好汉英翻译的原因。

中文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在英译汉时我们很容易在自己的中文语料库中找到与英文相对应的词语句子,而英文作为一门外语,我们现阶段的英文学习大多集中在单词、语法知识等应试技巧上,知识难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究其根源,则是我们对英文的语言习惯不熟悉,,较多地停留在应试层面,缺乏对英文这一门语言的深入分析,由于未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然而汉译英中最大的难点则是汉语中大量动词的处理,这里需提到中英文一大语言差异。

中文为“动态性语言”,体现在动词可担当句子的任何成分,动词的重复重叠使用,动词的连续使用等。

英文为“静态性语言”,其静态表征体现在少用动词而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倾向,多用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

由于汉英语言特点的不同,在进行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往往是动态与静态转换的过程,以下将对两种常见的动词处理方法一一探讨:1.抽象名词引起的动词的增减英文中抽象名词主要表示一些抽象概念,一般不可数,在英文中常见的形式为“冠词(通常是the)+名词+介词(通常介词是of)”,则这个名词被称为抽象名词。

汉语动词的英译完整版

汉语动词的英译完整版

汉语动词的英译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汉语动词的英译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习惯和语言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就是建立在这些差异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总结而来的。

翻译实践证明凡是英汉相同之处,一般比较容易对译,英汉不同之处却很难互译。

一旦找出英汉不同之处及其表达方式的差异,难译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下面就从英汉动词的差异入手,谈谈汉译英时如何翻译动词这一问题。

英汉语对动词所下的定义是一样的,即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叫做动词。

汉语动词没有曲折的形态变化,使用时不受形态上的限制,比较方便。

现代汉语句法一个显着的特征是“动词连用”的现象。

现代汉语一动词站优势,一个句子不限于只用一个动词,可以连续使用几个动词。

而英语动词有比较丰富的时态变化,但动词的使用范围没有汉语广。

因此,汉语动词在英译时要注意动词的形态变化,并灵活的进行省译或转译。

(一)汉语动词译为英语动词的某种形态英语的动词是各种词类中最为活跃、变化最多的词类,汉语动词的多样性无法与之相比。

仅从语法范畴来看,英语动词具有时、数、体、态和人称等范畴,而汉语中的动词本身并不完全具有以上范畴,往往需要借助其它词汇或语境体现。

汉语动词在在英译过程中仍用动词表达时,要注意动词的形态变化。

1、爬山很有趣。

Climbing mountainsisinteresting.2、教你真难。

Toteach youisdifficult.3、他每天早上七点起床。

He getsup at7:00everymorning。

4、门锁好了。

Thedoor hasbeenlockedup.5、我借这本书好几天了。

I havekept thebookforquiteafewdays.(二)汉语动词省译因为英语动词的使用范围较窄,受限制比较大,所以汉语动词在英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进行省译。

1、我来跟你父母谈。

论英译汉中行为动词的使用

论英译汉中行为动词的使用

分类号学校代码10542密级学号2QQ皇垦Q璺丝鲤鱼论英译汉中行为动词的使用OntheUseofActionVerbsin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董拯塞塾撞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二0一一年五月OntheUseofActionVerbsin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AThesisSubmittedtoForeignStudiesCollegeOfHunanNormal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ationintheSubjectof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ByHuKongliUndertheSupervisionofProfessorHuangZhending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May,2011Ⅲ4㈣8川3叶●㈣9…洲Y摘要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特征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呈静态特征;而汉语有动和具体的特点,呈动态特征,而且更明显的体现在行为动词的频繁应用。

本文在实例对比阐明分析这一差异后,给出了汉语行为动词分类,并认为我们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将一些名词或介词转换为动词,而且更多时候应选择使用行为动词,从而使译文顺畅自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并弥合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英译汉;静态;动态;行为动词AbstractThecontrastivestudyofEnglishandChineselanguagesleadsUStotheknowledgethattheformertendstoassumestaticbymakingfulluseofnounsandprepositions,whilethelatterappearsdynamicwiththecharacteristicsofmovementandconcrete,whichcanbeapparentlyreflectedinthefrequentuseofactionverbs.Basedontheexplicitdescriptionandanalysisofthedifference,thisarticlecontinuestolistthevariationsofactionverbsinChinese,andthenpointsoutthat,whendoingthe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wearesupposedtotransferthenounsorprepositionsintoverbs,mostlytheactionverbs,forthesmoothnessofthetargetlanguage,andalsotobridgethedifferenceofthinkingpatternsbetweenthetwolanguages.Keywords: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static;dynamic;actionverbs目录摘要……………………………………………………………………….IAbstract...................................…...........…............…….....…......................III引言……………………………………………………………………1弓l舌…………………………………………………………………………………………..11.英汉篇章中行为动词使用频率的实例统计与分析………………..31.1英语篇章中行为动词使用频率的实例统计…………………..31.2汉语篇章中行为动词使用频率的实例统计…………………..41.3英汉篇章中行为动词使用频率差异的原因分析……………..52.汉语中行为动词的分类及作用………………………………………72.1时间型行为方式…………………………………………………72.2数量型行为方式…………………………………………………72.3结果型行为方式………………………………………………….82.4可能型行为方式………………………………………………….83.翻译对策与实例…………………………………………………….113.1英语名词转化成汉语动词…………………………………….n3.2英语介词转化成汉语动词…………………………………….123.3英语形副词转化成汉语动词………………………………….13结论…………………………………………………………………………………………15参考文献………………………………………………………………….17附录……………………………………………………………………l9致谢…………………………………………………………………………………………69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英汉机器翻译中的英语动词汉译研究

英汉机器翻译中的英语动词汉译研究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4-6236(2016)13—0013—03
A study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English verb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machine transla【tion
U X ia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Xianyang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712000,China)
分 ,对 动 词 翻 译 的 准确 性 影 响着 对 句 子 翻 译 的 质 量 。对 于 同 一
41具 有 实 用 价 值 。
个 词 汇 ,在 不 同环 境 中 所 表 达 的意 义 可 能 有 所 不 同 ,所 以 ,在
2 语义语言和语义单元
机 器 翻译 过 程 中 ,对 同一 动 词 而 言 ,要 针 对 不 同环 境 来 选择 不
Abstract:Machine transl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a n d dif i3cult task,because of its diverse forms and the use of a more flexibl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chine translation process.In t his paper,we study the verb t ranslation in t he process of machine translation,first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seman tic language,t hen a n alyze the semant ics of t he verb,and then make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verbs in the seman tic mode1.After summarizing the sema n tics.t he sema n tic patterns of verbs Ca 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then the verb semantic patter n base is set up.Finally,a tran slation method based on semantics,syntax and variable is designed. Key words:machine translation;verbs;semantic patters;semantic types;var ia b le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复杂过程,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是汉语动词的翻译。

因为汉语动词的形态非常丰富,有着多种不同的语义,所以如何将其准确地翻译成英语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在汉英翻译中,有几种常用的汉语动词翻译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直接翻译、意译和加强语境。

直接翻译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它可以在不失原意的情况下将汉语动词直接翻译成英语。

例如,将“跑步”翻译成“run”、“吃饭”翻译成“eat”等。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直接翻译可能会导致翻译不准确。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意译的方法,即将汉语动词翻译成英语,并使用一些类似于英语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汉语动词的语义。

例如,“打招呼”可以翻译成“say hello”、“拍照”可以翻译成“take a photo”等。

另外,加强语境也是一种常用的汉语动词翻译方法。

加强语境指的是在翻译时,通过添加一些额外的语境来更好地传达汉语动词的意思。

例如,“放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翻译成“be assured”,但在某些场合下,需要加上一些额外的语境,如“请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他的”等。

总之,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

在实践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并结合语言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汉语动词的语义,准确地将其翻译成英语。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汉语动词的翻译不仅要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通顺性,还需要考虑语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下面将探究汉语动词在汉英翻译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将汉语动词直接翻译成英语动词,不做任何改变。

这种方法能够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但容易忽略语言和文化差异,造成不自然的表达。

例如,“我想吃面条”直译成“I want to eat noodles”,虽然语法正确,但在英语中并不常用。

二、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根据语境和文化背景,对汉语动词进行适当的翻译。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例如,“我想吃面条”可以翻译成“I feel like having some noodles”。

三、借译法
借译法是指将汉语动词翻译成英语中具有相似意义的动词。

这种方法能够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但需要注意不能改变原文
的意思。

例如,“放弃”可以翻译成“give up”。

四、拼凑法
拼凑法是指将汉语动词与其他单词组合起来,形成英语中的短语动词。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表达汉语动词的含义和语气,但需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

例如,“面对”可以翻译成“face up to”。

综上所述,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是多样的,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语境和文化背景,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准确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证翻译质量,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 1. 确定动词的词义。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动词的具体含义,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者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有些汉语动词可能有多种意思,选择正确的词义对保证翻译质量至关重要。

2. 考虑时态。

汉语和英语的时态体系有很大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上下文确定英语动词的时态。

例如,汉语中没有明确的完成时,但在英语中可能需要使用完成时来表达某些动作的完成状态。

3. 考虑语态。

汉语和英语在语态方面也有一定差异,翻译时要注意动词的主动和被动形式。

汉语中常用“被”、“受”等词来表示被动,而英语则通过动词的被动形式来表达。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上下文将汉语动词转换为英语的被动形式。

4. 注意词序。

汉语和英语在词序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动词与宾语的位置。

在英语中,动词通常在宾语之前,而汉语中则可能出现动词在宾语之后的情况。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调整词序,使之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5. 翻译动词短语。

汉语中有很多动词短语,如“打电话”、“看电影”等。

这些短语在英语中通常可以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如“make a phone call”和“watch a movie”。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将这些动词短语准确地转换为英语表达。

6. 注意英汉动词的一一对应关系。

有些汉语动词在英语中可以找到与之一一对应的动词,如“吃”对应“eat”,“喝”对应“drink”等。

在翻译过程中,要熟悉这些对应关系,以便快速准确地进行翻译。

总之,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涉及多个方面,译者需要综合考虑,才能确保翻译质量。

通过实践和积累经验,译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动词翻译的技巧,提高翻译水平。

汉译英中动词的转译技巧

汉译英中动词的转译技巧

汉译英中动词的转译技巧在英语和汉语中,动词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两种语言对动词的使用方式不尽相同。

英语在一个句子中往往只使用一个实义动词来表达最主要的动作含义,其他动作含义则基本上借用含有动作意义的动词不定式、分词、名词、形容词、介词、副词等来表达。

这种借助动词以外的词类来表达动作的方式削弱了动词所传递的意义,使得英语的表达呈现出静态的特征。

汉语对动词的使用形式没有过多的约束,一句话中可以出现多个动词,构成“连动式”或“兼语式”结构。

因为汉语中动词的使用非常广泛,所以汉语很少借用其他词类来表达动词的意义,这也使得汉语的表达呈现出动态的特征。

我们通过一个汉译英例句来体会一下英汉两种语言中动词使用的不同。

汉语句子是这样的:“他对总统声明为保住其职位而决心奋斗表示钦佩。

”这句话中出现了多个动词,但在翻译为英语时,这些汉语动词就不能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方法逐一译为相应的英语动词。

这句话可以这样译:“He admires the President’s stated decision to fight for the job.”译文中只保留了原文中“钦佩”的动词形式,原文中的其他动词则通过含有动作意义的名词和不定式的形式译出。

由此看来,译者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要意识到两种语言中动词使用方式的异同,酌情将汉语中的动词转译为其他词类,尽量还原英语的静态特征。

张培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在译苑耕耘四十余年之久,硕果累累。

他多年为《中国翻译》杂志汉译英专栏撰稿,译文自然流畅、极具文采,令许多读者和翻译爱好者受益匪浅。

这些译文后来被收进《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成为译文作品中的经典。

本文即以张培基所译的现代散文为例,与大家探讨汉译英时如何将汉语中的动词转译为英语中的名词、形容词以及介词,以及如何将汉语中的动词略去不译。

汉语动词(短语)转译为英语名词(短语)在进行汉译英时,为了使译文地道、顺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译者经常需要把汉语中的动词转译为英语中的名词。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译者对两种语言的语法、语义和文化背景都有深入的了解。

其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汉语动词的特点与英语有很大的区别。

本文将探究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

第一种翻译方法是直接翻译。

这种方法是最常见的,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直接翻译就是将汉语动词直接翻译成英语动词。

例如,汉语动词“吃饭”可以直接翻译成英语动词“eat”。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动词,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动词,可能会造成翻译不准确或者理解上的困难。

第二种翻译方法是借助副词或介词来翻译。

这种方法是在直接翻译的基础上,通过加上副词或介词来强调动作的方式或状态。

例如,汉语动词“跑步”可以翻译成英语动词“run”或者“go for a run”,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出动作的方式和状态。

第三种翻译方法是使用英文习惯表达法来翻译。

这种方法是根据英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来翻译汉语动词。

例如,汉语动词“喝茶”可以翻译成英语动词“have tea”,这是一种英语习惯表达法,可以更加自然地表达出动作的含义。

第四种翻译方法是通过比喻和类比来翻译。

这种方法是将汉语动词与英语中类似的动作进行比较,通过比喻和类比的方式来翻译。

例如,汉语动词“想”可以翻译成英语动词“think”,这是一种比喻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加形象地表达出动作的含义。

总之,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加准确地表达出动作的含义。

汉译英中动词的转译技巧

汉译英中动词的转译技巧

汉译英中动词的转译技巧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动词的转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动词的含义是在不同语言之间最难以对应的。

因此,动词的转译需要技巧和经验。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动词在汉译英中的转译技巧。

一、宾语前置汉语中有许多动词是将宾语放在动词前面,而英语中则是将宾语放在动词后面。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宾语前置,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中文的表达方式,也更符合语言的习惯。

比如:原文:我们需要关照一下这个孩子。

译文: We need to take care of this child.原文:她喜欢吃苹果。

译文: She likes to eat apples.二、动宾搭配动宾搭配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英文中也有相应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动词和宾语搭配起来翻译。

比如:原文:我们要组织好这次活动。

译文: We need to organize this event well.原文:他喝了一杯茶。

译文: He drank a cup of tea.三、使用词组词组在动词转译中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有些汉语中的动词是很难找到对应的英文动词,这时可以考虑使用词组进行翻译。

比如:原文:我们要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译文: We need to do our best to finish the task.原文:她对音乐很有感觉。

译文: She has a good feel for music.四、使用动词补语在一些动词中,有些信息需要通过介词或其他修饰语进行表达。

这时可以使用动词的补语来表达。

比如:原文:他喜欢在公园里散步。

译文: He likes to take a walk in the park.原文:我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译文: We need to finish the task within the specified time.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动词的转译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环节。

需要翻译者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熟练的翻译技巧。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在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

然而,由于汉语动词含义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翻译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语境、词义和句子结构等。

因此,本文将探究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汉语动词。

首先,语境是指词语或句子所处的环境和背景。

在汉英翻译中,语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汉语动词的翻译。

例如,汉语动词“吃”可以有多种含义,如“吃饭”、“吃药”和“吃亏”。

在不同的语境下,这个词语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进行汉英翻译时,需要根据语境确定汉语动词的准确含义,以便进行准确的翻译。

其次,词义是指一个词语所表达的含义。

在汉语动词的翻译中,词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例如,汉语动词“看”,它可以表示“看电影”、“看书”、“看病”等不同的意思。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以及词义的含义确定汉语动词的适当翻译。

此外,还需要注意动词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等,以便更好地表达汉语动词的意思。

最后,句子结构也是汉英翻译中汉语动词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汉语中,动词通常位于句子的中间或结尾,而在英语中,动词通常位于句子的开头或中间。

因此,在进行汉英翻译时,需要根据英语语法规
则调整汉语动词的位置,以便更好地表达汉语动词的含义。

总之,汉语动词是汉英翻译过程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语境、词义和句子结构等,以便更准确地表达汉语动词的含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汉语动词。

汉语动词的英译

汉语动词的英译

汉语动词的英译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汉语动词的英译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习惯和语言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就是建立在这些差异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总结而来的。

翻译实践证明凡是英汉相同之处,一般比较容易对译,英汉不同之处却很难互译。

一旦找出英汉不同之处及其表达方式的差异,难译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下面就从英汉动词的差异入手,谈谈汉译英时如何翻译动词这一问题。

英汉语对动词所下的定义是一样的,即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叫做动词。

汉语动词没有曲折的形态变化,使用时不受形态上的限制,比较方便。

现代汉语句法一个显着的特征是“动词连用”的现象。

现代汉语一动词站优势,一个句子不限于只用一个动词,可以连续使用几个动词。

而英语动词有比较丰富的时态变化,但动词的使用范围没有汉语广。

因此,汉语动词在英译时要注意动词的形态变化,并灵活的进行省译或转译。

(一)汉语动词译为英语动词的某种形态英语的动词是各种词类中最为活跃、变化最多的词类, 汉语动词的多样性无法与之相比。

仅从语法范畴来看, 英语动词具有时、数、体、态和人称等范畴, 而汉语中的动词本身并不完全具有以上范畴, 往往需要借助其它词汇或语境体现。

汉语动词在在英译过程中仍用动词表达时,要注意动词的形态变化。

1、爬山很有趣。

Climbing mountains is interesting.2、教你真难。

To teach you is difficult.3、他每天早上七点起床。

He gets up at 7:00 every morning。

4、门锁好了。

The door has been locked up.5、我借这本书好几天了。

I have kept the book for quite a few days.(二)汉语动词省译因为英语动词的使用范围较窄,受限制比较大,所以汉语动词在英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进行省译。

动态与静态谈汉译英中汉语动词的处理

动态与静态谈汉译英中汉语动词的处理

“动态”与“静态”———谈汉译英中汉语动词的处理包彩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24) 摘 要: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有一种多用动词的习惯;英语是“静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英语有少用(限定式)动词而用其它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倾向。

本文从“动态”与“静态”这一英、汉修辞差异入手,探讨了汉译英中动词处理的一些具体方法,如动词省译,动词转换成名词、介词、副词、形容词,动词译成非限定动词、独立主格结构,以及动词译成并列谓语等手段。

关键词:动态 静态 动词 名词 转换 省译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是最复杂、最活跃的一种词类。

英、汉两种语言对动词的概括意义是一样的,但动词的数量及使用频率与方式却并不一样。

从总体修辞效果来看,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亦即“英语有一种少用(谓语)动词、或用其它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自然倾向;而汉语则有一种多用动词的固有习惯。

”(袁昌明,1989:63)英语在理论上以动词为中心,而实际上是名词、介词占优势;汉语理论上以名词为重点,而实际上是动词占有很大优势。

(潘文国,1997:379)英语的“静态”特征主要表现在句法方式和词汇方式上:前种情况如用非限定动词(Non-finite Verb),省略动词以及将动词名词化;后种情况如用动词的同源名词、同源形容词、副词及介词等。

而汉语的动词无屈折式形态变化,若要表示动作意义,只能采用动词本身(袁,1989:63),英语中使用非限定动词、名词、介词等的地方,汉语经常是直接用动词。

英语每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个限定式动词(Finite Verb),唯一例外形式是并列句动词谓语;而汉语中却存在着“连动式”和“兼语式”,如“他到了火车站发现火车已经开走了”,及紧缩句,如“我们下雨也去”,有的句子几乎全句都是动词,如“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怕没办法”。

英语的限定动词只能做谓语,而汉语中的动词(包括动宾词组、主谓词组等)无处不在,不仅做谓语,也可做主语,如“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宾语,如“鲁迅主张打落水狗”,定语,如“讨论的问题很重要”,状语,如“一定要批判地继承我国的文学艺术遗产”和补语,如“小溪旁那些女人们听得笑起来了”。

关于英汉翻译的论文

关于英汉翻译的论文

关于英汉翻译的论文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对比其异同,对于英语翻译教学是很重要的。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翻译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汉翻译的论文篇1英汉语言的异同及其翻译策略在英汉翻译中,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词的意义,词的顺序和词的搭配能力三个方面;从句法方面来说,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句子顺序和其他一些表达方式上则有各自的特点。

下面笔者就从词汇现象和句法现象两方面来探讨英汉的对应程度如何,以及根据这些对比,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该运用哪些翻译技巧。

1、英汉语言的对比1.1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首先,从词的意义方面来看。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相比于语音和语法,它的变化最快。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语言中一方面增加了新词,一方面旧词增添了新的意义。

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意为“帆”,短语“setsail”,就有张帆起航之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帆船逐渐被用煤,柴油,甚至是用核动力的轮船所代替。

自从潜艇出现后,“sail”这个词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新含义。

这就是词义的发展变化,我们在对比英汉语言时,应该明确它们的对应情况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着的。

英语词汇在汉语里的对应程度,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情况。

第一,完全对应。

英语中的词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

如“computational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TheU.S.StateDepartment”(美国国务院)。

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生活中常见事物名称等。

第二,部分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的词汇在词义上只能部分对应,体现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如“morning”(上午,早晨),“gun”(枪,炮),一个英语单词相对应有较多的汉语意义.第三,无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或汉语里有些词在对方语言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来表达。

浅谈汉英翻译中对动词的处理策略

浅谈汉英翻译中对动词的处理策略

67浅谈汉英翻译中对动词的处理策略杨 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摘 要:汉英翻译是当代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工作业务之一。

翻译工作的完成,不光是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结果,同时也是两种语言在语言学特征上比对的结果。

译文要保持意义的忠实是理所当然的,也是译员关注的焦点。

但是,迎合目标语在语言学上的特征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事实上,迎合语言学特征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证译文能够接地气的一个要点。

本文主要针对汉语倾向于动态表达而英语倾向于静态表达这一语言学差异,讨论汉译英过程中对动词的处理策略,并且通过示例总结出保持英文静态表达风格的一系列手段。

关键词:静态表达风格;翻译;词类转换;动词退化汉英翻译工作,是具有多元文化的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它为我们更好地了解文化冲突、增强文化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份译文所要完成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原文的意思,还要满足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这样才能让文字听起来更加自然,也就是避免所谓的“翻译腔”。

汉语和英语各自在表达上的习惯,已在语言学中有中肯的描述。

如汉语是孤立语,派生现象少,词序在语义表达中有重要作用,等等;英语是不典型的屈折语,词有一定的派生变化,虚词在意义表达上起了更重要的作用,等等。

在此,我们要讨论的是汉语的动态表达倾向和英语的静态表达倾向之间的差异,以及在翻译策略上如何去迎合与弥补这样的差异。

一、静态表达的体现所谓动态表达,是指用动词的手段来表达动作行为,而静态表达,则是用非动词的手段来表达动作行为。

中英文之间,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和它们各自的语法特征是密切相关的。

中文在动词使用上,几乎没什么限制,想用就用。

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很多的动词,谓语结构前后相续,如同竹节。

反观英文,在动词的使用上,是非常节制的,因为英文的句子有“主句”的概念。

翻译视角下的英汉词性切换探究

翻译视角下的英汉词性切换探究

翻译视角下的英汉词性切换探究【摘要】该研究旨在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英汉词性的切换现象。

通过分析英文动词翻译为汉语名词、形容词翻译为动词、名词翻译为形容词、副词翻译为副词的情况,揭示了不同词性之间的转换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词性切换主要受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影响,翻译人员需对不同词性的转换技巧有深入理解。

启示指出,提高翻译质量需对词性切换进行谨慎处理,同时展望未来翻译研究将更加关注词性切换对翻译质量的影响,为翻译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翻译视角、英汉词性切换、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影响因素、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翻译视角下的英汉词性切换现象一直是翻译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对英汉词性切换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英文动词翻译为汉语名词的情况,英文形容词翻译为汉语动词的情况,英文名词翻译为汉语形容词的情况,以及英文副词翻译为汉语副词的情况。

这种词性转换不仅要求译者在语言层面有深厚的功底,还需要考虑到语境和语言习惯的影响。

通过研究英汉词性切换现象,可以更好地解决翻译中的困难和挑战,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出发,分析英汉词性切换的现象,并探讨影响因素,为翻译实践提供启示和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探讨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词性切换现象,并从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通过对英文中动词、形容词、名词和副词翻译为汉语时可能产生的词性切换情况进行详细研究,旨在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通过对影响词性切换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英汉翻译中的语言变化和文化差异,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最终,将通过本研究的成果,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准确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促进英汉翻译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观点。

2. 正文2.1 英汉词性切换现象分析英汉词性切换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翻译现象,指的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词性发生改变的情况。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点之一。

汉语动词的特点是形式简单,含义复杂,常常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进行翻译。

本文将探究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汉语动词的特点汉语动词的特点是形式简单,意义复杂。

汉语动词可以通过加上不同的助词、后缀、前缀等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如:“吃”可以加“饭”、“菜”、“水果”等词来表示不同的动作。

另外,汉语动词也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不同的意思,例如:“开车”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表示“驾驶汽车”、“开出汽车”等含义。

二、汉语动词翻译的方法1. 直接翻译法直接翻译法是指将汉语动词直接翻译成英语动词。

这种方法适用于汉语动词和英语动词的意义完全一致的情况下。

例如:“跑”可以直接翻译成“run”。

2. 动词短语翻译法动词短语翻译法是指将汉语动词翻译成一个由动词和副词、介词、名词、形容词等构成的动词短语。

这种方法适用于汉语动词含义较为复杂的情况下。

例如:“看电影”可以翻译成“watch a movie”。

3. 形容词翻译法形容词翻译法是指将汉语动词翻译成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动作的性质或状态。

这种方法适用于汉语动词所表达的含义是一种状态或属性的情况下。

例如:“感到孤独”可以翻译成“feel lonely”。

4. 时态和语态的转换在汉英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时态和语态的转换。

汉语的时态和语态很少用单词来表达,而是通过助词等来表达。

例如:“我吃饭了”可以翻译成“ I have eaten”。

三、汉语动词翻译过程中的问题1. 多义性汉语动词的多义性是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同一个汉语动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意思,而这些意思在英语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确定汉语动词的确切含义。

2. 语法结构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会影响到汉语动词的翻译。

例如,在汉语中形容词和动词可以相互转换,而在英语中则不能。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正确的翻译方法可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本文将探究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首先,汉语动词的翻译要考虑动词的语态和时态。

汉语动词没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但英语动词则要根据时态和语态进行变化。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确定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并进行相应的翻译。

其次,汉语动词的翻译要考虑动词的意义和用法。

汉语动词的意义和用法与英语动词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需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和意义来确定动词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词汇和语法结构,使翻译的意思更加贴切明确。

另外,汉语动词的翻译还要考虑动词的修饰语和宾语。

中文动词通常带有修饰语和宾语,这些修饰语和宾语在翻译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翻译。

需要注意的是,中文中的修饰语和宾语与英文中的修饰语和宾语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区分和转化。

最后,汉语动词的翻译还要考虑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

汉语动词和英语动词的词义和情感色彩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不同的文化背景也
会影响动词的翻译。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的转化和调整,使翻译更加贴近目标语言和文化。

总之,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语法、意义、修饰语、宾语、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准确流畅的翻译。

英汉翻译中常见词汇翻译技巧研究

英汉翻译中常见词汇翻译技巧研究

英汉翻译中常见词汇翻译技巧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不仅是国际间的通用语言,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

英语学习者在研究英汉翻译时,需要加强对常见词汇的翻译技巧的研究,以此提高其翻译水平。

本文将就英汉翻译中常见词汇翻译技巧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动词的翻译技巧动词是英语语言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词汇类型,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其翻译技巧显得格外重要。

对于不同的动词,翻译者需要使用不同的翻译技巧。

1. 进行时的动词翻译在英语语言中,进行时时态(Present continuous tense)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并且强调其持续的时间。

在进行时动词的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注意不同时态的差异。

例如,“I am eating dinner”(我正在吃晚饭)应翻译成“我正在吃晚饭”而不是“我吃晚饭”。

2. 不定式的动词翻译不定式(Infinitives)是一种由“to”+动词原形组成的词组,在英语中主要用于表达目的或者作为动词的宾语补足语。

在不定式动词的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注意英汉语言的差异。

例如,“She decided to go to the store”(她决定去商店)应翻译成“她决定去商店”,而不是“她决定要去商店”。

二、形容词和副词的翻译技巧形容词和副词是用来形容名词或者修饰动词的一种词汇类型,在英汉翻译中使用频繁。

对于形容词和副词的翻译,翻译者需要考虑它们的修饰对象以及修饰程度,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1. 形容词的翻译在形容词的翻译中,翻译者需要考虑名词的性别、单复数以及语境等因素,使用符合语言习惯的翻译方法。

例如,“beautiful woman”(美丽的女人)应该翻译成“美丽的女人”,而不是“漂亮的女人”。

2. 副词的翻译在副词的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注意副词和动词之间的搭配以及时态的变化,使用适当的翻译方法。

例如,“He ran quickly yesterday”(他昨天跑得很快)应该翻译成“他昨天跑得很快”,而不是“他昨天快速地奔跑着”。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随着四六级考试对汉英翻译分值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开始重视汉英翻译技巧,但受其母语迁移的影响,学生在做汉英翻译试题时对汉语句子中存在的诸多动词不知如何翻译。

导致了所译出的句子中动词太多,不符合英语语法,如例1的译文1和译文2所示。

例1: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的神话和教义的总和,内容涉及神和英雄,世界的性质,以及古希腊人的宗教和仪式的起源与意义等故事。

译文1:Greek Mythology is a summary of old Greek’s Mythology and significance,it includes heroes,the truth of the world and the region and significance of Greek religion story.译文2:The myth of ancient Greek is the mix of the Greek story an believes. The contents cover in gods and hero,the materials of the world and the origin of old religion manner of the Greeks and the inner meaning of the mysterious origin.译文1和译文2所示的句子都是把汉语的动词“涉及”转译为英语的动词“include”和“cover”这是汉语结构直接转译为英语句子联盟,此种表述方式不符合英语句子表述习惯,是中式英语,以英语为母语者看不明白此类句子。

其实在了解了汉英差异之后,汉语句子中诸多动词的翻译并不难,可以将其译成英语的介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

英语是一种介词性的语言,介词的使用频率在英语中是相当高的,其可以将汉语中的诸多动词以介词的形式转译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动词的翻译方法探究论文
随着四六级考试对汉英翻译分值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开始重视汉英翻译技巧,但受其母语迁移的影响,学生在做汉英翻译试题时对汉语句子中存在的诸多动词不知如何翻译。

导致了所译出的句子中动词太多,不符合英语语法,如例1的译文1和译文2所示。

例1: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的神话和教义的总和,内容涉及神和英雄,世界的性质,以及古希腊人的宗教和仪式的起源与意义等故事。

译文1: Greek Mythology is a summary of old Greeks Mythology and significance,it includes heroes, the truth of the world and the region and significance of Greek religion story.
译文2: The myth of ancient Greek is the mix of the Greek story an believes. The contents cover in gods and hero, the materials of the world and the origin of old religion manner of the Greeks and the inner meaning of the mysterious origin.
译文1和译文2所示的句子都是把汉语的动词涉及转译为英语的动词include和cover 这是汉语结构直接转译为英语句子,此种表述方式不符合英语句子表述习惯,是中式英语,以英语为母语者看不明白此类句子。

其实在了解了汉英差异之后,汉语句子中诸多动词的翻译并不难,可以将其译成英语的介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

英语是一种介词性的语言,介词的使用频率在英语中是相当高的,其可以将汉语中的诸多动词以介词的形式转译出来。

如例2所示。

例2:曼哈顿的地铁站正好是他办公楼的地下室,因此直到在布鲁克林我们接他回家,他都不用再出去。

译文3:In Manhattan the subway station was the basement of his office building,and he would not have to go outside again until we met him in Brooklyn on his way home.
回家这个例2句中的动词在译文3中被译为了on his way home介词短语,这是汉语动词转化为英语的介词。

例3: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译文4:When next I looked out he was on his way back with some ruddy tangerines.
往回走,抱这两个汉英动词在译文4中分别被译为on his way back及with介词短语及介词。

现在分词在英语句子中担当的成分很多,几乎可以担当除谓语动词之外的所有成分,其
在汉译英过程中可将汉语句子中的动词转译为现在分词,如下列译文所示。

例 1;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的神话和教义的总和,内容涉及神和英雄,世界的性质,以及古希腊人的宗教和仪式的起源与意义等故事。

译文5: Greek Mythology is the body of myths and teachings that belong to the ancient Greeks, concerning thEir gods and heroes, the nature of the world, and the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ir own cult and ritual practices.
例4:我们用计算机把音节组织成各种不同的模式从而合成了一系列曲子。

译文6:Using a computer, we composed a series of synthetic songs by shuffling natural syllables into different patterns.
例1汉语句子中的涉及在译5中就被译为现在分词concerning,此类翻译例证颇多,例4中的动词用在其译文中译为using这个现在分词。

此外,在汉译英过程中也可以将汉语动词转译为过去分词如例5,例6的译文所示所示。

例5:查尔斯达尔文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进化论,并且为好几代的严肃学者所接受,但至今,许多社会群体仍然拒绝接受这一理论。

译文7 :Charles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 proposed over one hundred years ago and accepted by all serious scholars for generations , is still rejected by large segments of society.
例6:圣经》是一部古老的故事合集,由《旧约》和《新约》两个部分组成,分为66本独立的书,由至少四十位不同的作者历经大约1600年书写而成。

译文8:The Holy Bible is an ancient collection of writings comprised of two major parts:the Old Testament and the New Testament,including 66 separate books and written over approximately 1,600 years by at least 40 distinct authors.
例5汉语句子中的动词提出在译文7英语句子中以过去分词proposed的形式出现,使句式结构言简意赅,逻辑关系清楚,表述方式符合英语的表述习惯。

无独有偶,例6中动词组成,书写被译为过去分词comprised和written。

以上例句清晰的表明了汉译英过程中除谓语动词之外其他动词可以译为英语的介词,现在分词及过去分词。

此文是对汉英翻译的有益的补充,帮助学习者快速了解英汉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