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薄板在均布载荷作用下的挠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平板应力分析平板应力分析
3.4.1概述
3.4.2圆平板对称弯曲微分方程
3.4.3圆平板中的应力
3.4.4承受对称载荷时环板中的应力
3.4.1概述
1、应用:平封头:常压容器、高压容器;
贮槽底板:可以是各种形状;
换热器管板:薄管板、厚管板;
板式塔塔盘:圆平板、带加强筋的圆平板;
反应器触媒床支承板等。

2、平板的几何特征及平板分类
几何特征:中面是一平面厚度小于其它方向的尺寸。

t/b≤1/5时(薄板)
w/t≤1/5时(小挠度)按小挠度薄板计算
3、载荷与内力
载荷:①平面载荷:作用于板中面内的载荷
②横向载荷垂直于板中面的载荷
③复合载荷
内力:①薄膜力——中面内的拉、压力和面内剪力,并产生面内变形
②弯曲内力——弯矩、扭矩和横向剪力,且产生弯扭变形
◆当变形很大时,面内载荷也会产生弯曲内力,而弯曲载荷也会产生面内力,所以,
大挠度分析要比小挠度分析复杂的多。

◆本书仅讨论弹性薄板的小挠度理论。

4、弹性薄板的小挠度理论基本假设---克希霍夫K i r c h h o f f
①板弯曲时其中面保持中性,即板中面内各点无伸缩和剪切变形,只有沿中面法
线w的挠度。

只有横向力载荷
②变形前位于中面法线上的各点,变形后仍位于弹性曲面的同一法线上,且法线上
各点间的距离不变。

类同于梁的平面假设: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梁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仍
然垂直于变形后的梁轴线。

③平行于中面的各层材料互不挤压,即板内垂直于板面的正应力较小,可忽略不计。

◆研究:弹性,薄板/受横向载荷/小挠度理论/近似双向弯曲问题
3.4.2圆平板对称弯曲微分方程
分析模型
标系中,
分析模型:半径R,厚度t的圆平板受轴对称载荷P z,在r、θ、z圆柱坐
微元体内力 :
径向:M r 、M r +(d M r /d r )d r 周向:M θ、 M θ
横向剪力:Q r 、Q r +(d Q r /d r )d r 微元体外力 :
上表面z P p rd dr θ=
2、几何协调方程(W ~ε)
取AB dr =,径向截面上与中面相距为z ,半径为r 与r dr +两点A 与B 构成的微段
板变形后:
微段的径向应变为 ()r z d z d z dr dr
ϕϕϕϕ
ε+-=
=(第2假设)
过A 点的周向应变为()222r z r z r r
θπϕπϕ
επ+-==(第1假设)
作为小挠度dw
dr
ϕ=-
,带入以上两式,得 应变与挠度关系的几何方程:
22
r d w
z dr z dw r dr
θεε=-=-
(2-55) 3、物理方程
根据第3个假设,圆平板弯曲后,其上任意一点均处于两向应力状态。

由广义虎克定律可得圆板物理方程为:
()()2211r r
r E
E
θθθ
σεμεμ
σεμεμ
=
+-=+- (2-56)
4、圆平板轴对称弯曲的小挠度微分方程 (2-55)代入(2-56)式:
2222
22111r Ez d w dw dr r dr Ez dw d w r dr dr θμσμσμμ⎛⎫
=-+ ⎪
-⎝⎭
⎛⎫
=-+ ⎪
-⎝⎭
(2-57) 通过圆板截面上弯矩与应力的关系,将弯矩r M 和M θ表示成w 的形式。

由式(2-57)可见,r σ和θσ沿着厚度(即z 方向)均为线性分布,图2-31中所示为径向应力的分布图。

2r dr r dr ⎪⎝⎭同理221dw d w M D r dr dr θμ⎛⎫
'=-+ ⎪⎝
⎭ (2-58b )
参照38页壳体的抗弯刚度,——“抗弯刚度”与圆板的几何尺寸及材料性能有关 (2-58)代入(2-57),得弯矩和应力的关系式为:
3
31212r
r M z t M z
t
θθσσ=
= (2-59)
(2-58)代入平衡方程(2-54),得:3232
211r
Q d w d w dw dr r dr r dr D +-='
即:受轴对称横向载荷圆形薄板小挠度弯曲微分方程:
1r
Q d d d r dr r dr dr D
ω⎡⎤⎛⎫= ⎪⎢⎥'⎝⎭⎣⎦ (2-60) Q r 值可依不同载荷情况用静力法求得
3.4.3 圆平板中的应力(圆平板轴对称弯曲的小挠度微分方程的应用)
承受均布载荷时圆平板中的应力:①简支②固支
承受集中载荷时圆平板中的应力
一、承受均布载荷时圆平板中的应力
据图2-32,可确定作用在半径为r 的圆柱截面上的剪力,即:222r r p pr
Q r ππ== 代入2-60式中,得均布载荷作用下圆平板弯曲微分方程为:
12d d dw pr
r dr r dr dr D ⎡⎤⎛⎫= ⎪⎢⎥'⎝⎭⎣
⎦ 对r 连续两次积分得到挠曲面在半径方向的斜率:
312
162C r C dw pr dr D r
=++' (2-61) 对r 连续三次积分,得到中面在弯曲后的挠度。

24123ln 644
C r pr w C r C
D =+++' (2-62)
C 1、C 2、C 3均为积分常数。

对于圆平板在板中心处(r =0)挠曲面之斜率与挠度均为有限值,因而要求积分常数C 2 =0 ,于是上述方程改写为:
3124
13
162
644
C r dw pr dr
D C r pr
w C D =+
'=++' (2-63) 式中C 1、C 3由边界条件确定。

图2-32均布载荷作用时圆板内Q r 的确定
下面讨论两种典型支承情况(两种边界条件)
,0,0dw
r R dr
r R w ====
将上述边界条件代入式(2-63),解得积分常数:2
14
3,
864pR C D
pR C D =-'=
'
代入式(2-63)得周边固支平板的斜率和挠度方程:
(2-64)
将挠度w 对r 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代入式(2-58),便得固支条件下的周边固支圆平板弯矩表达式:
()()()()22
22
131611316r p M R r p M R r θμμμμ⎡⎤=
+-+⎣
⎦⎡⎤=+-+⎣⎦ (2-65)
由此(代入2-59)弯曲应力计算试,可得r 处上、下板面的应力表达式:
()()()()2222
26
22
26
313831138r
r t
t M p R r t M p R r t θθσμμσμμ⎡⎤==+-+⎣⎦⎡⎤==+-+⎣⎦m m m m (2-66)
周边固支圆平板下表面的应力分布,如图2-34(a )所示。

最大应力在板边缘上下表面,即()2
2
max
3
r pR σ=± ()()222
2224641R R r p w R r D μ⎡⎤-⎢⎥=
-+'+⎢⎥⎣⎦
(2-67)
()()()()2222
316
31316r p
M R r p M R r θμμμ=
+-⎡⎤=+-+⎣⎦ (2-68)
应力表达式:
()()()()22
2
22
233833138r p R r t p R r t
θσμσμμ=+-⎡⎤=+-+⎣⎦m
m (2-69)
可以看出,最大弯矩和相应的最大应力均在板中心处0r =,
()()()2
max max 316
r pR M M θμ==+ ()()()22
max max
338r pR t
θμσσ+== 周边简支板下表面的应力分布曲线见图2-34(b )。

3、比较两种支承 a . 边界条件
周边固支时:,0
,0
dw r R dr
r R w ====
周边简支时:,0
,0
r r R w r R M ====
b . 挠度
周边固支时,最大挠度在板中心4max
64f pR w
D ='
(2-70) 周边简支时,最大挠度在板中心4max
5164s pR w
D μμ+='
+ (2-71) 0.3μ=简支固支→max max 50.3
4.0810.3
s
f w w +==+ 表明: 周边简支板的最大挠度远大于周边固支板的挠度。

c . 应力
周边固支圆平板中的最大正应力为支承处的径向应力,其值为
()2
2
max
34f
r pR t σ= (2-72) 周边简支圆平板中的最大正应力为板中心处的径向应力,其值为
()()22
max
338s
r pR t μσ+= (2-73)
0.3
μ≈简支固支→()()max max
3.3
1.652s
r f
r σσ== 表明: 周边简支板的最大正应力大于周边固支板的应力。

内力引起的切应力:
在均布载荷p 作用下,圆板柱面上的最大剪力()max 2
r pR
Q =(r R =处), 近似采用矩形截面梁中最大切应力公式max 32Q
bh
τ=

得到()max max
33214r Q pR t t
τ==⨯ 最大正应力与()2
R
t
同一量级;
最大切应力则与R t
同一量级。

因而对于薄板R >>t ,板内的正应力远比切应力大。

从以上可以看出:max σ与max w 圆平板的材料(E 、μ)、半径、厚度有关。

●若构成板的材料和载荷已确定,则减小半径或增加厚度都可减小挠度和降低最大正应力。

●工程中较多的是采用改变其周边支承结构,使它更趋近于固支条件
●增加圆平板厚度或用正交栅格、圆环肋加固平板等方法来提高平板的强度与刚度 4、结论
a . 板内为二向应力状态:r θσσ、且为弯曲应力,平行于中面各层相互之间的正应力z σ及剪力r Q 引起的切应力τ均可予以忽略。

b . 应力分布: 沿厚度呈线性分布 , 且最大值在板的上下表面。

沿半径呈抛物线分布,且与周边支承方式有关。

工程实际中的圆板周边支承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形式。

c . 强度: 简支 ()()2
max 2max max 0
1.23s s
s
r r pR t
θσ
σσ====
固支 ()2
max 2max 0.75f
f
r r R
pR t
σ
σ===

()()max
max
1.65s
r f
r σσ=
d . 刚度:
∴周边固支的圆平板在刚度和强度两方面均优于周边简支圆平板 e . 薄板结构的最大弯曲应力max σ与()2
R
t
成正比,而薄壳的最大拉( 压)应力max
σ
与R t 成正比。

故在相同R t 条件下,薄板所需厚度比薄壳大。

二、承受集中载荷时圆平板中的应力
挠度微分方程式(2-60)中,剪力r Q 可由图2-35中的平衡条件确定:2r F Q r
π=
采用与求解均布载荷圆平板应力相同的方法,可求得周边固支与周边简支圆板的挠度和弯矩方程及计算其应力值
3.4.4 承受轴对◆通常的环板的应力、应变,只是在内孔边缘上增加了一个边界条件。

◆当环板内半径和外半径比较接近时,环板可简化为圆环。

圆环在沿其中心线(通过形心)均布力矩M 作用下,矩形截面只产生微小的转角 而无其它变形,从而在圆环上产生周向应力。

这类问题虽然为轴对称问题,但不能应用上述圆平板的基本方程求解。

设圆环的内半径为i R 、外半径为o R 、形心处的半径为x R 、厚度t ,沿其中心线(通过形心)均布力矩M 的作用,如图2-37所示。

文献[40]给出了导出圆环绕其形心的转角φ和最大应力max θσ(在圆环内侧两表面)
3max
212ln 6ln x
o
i x o
i i
MR R Et R MR R t R R θφσ=
=
(2-74)
图2-37 圆环转角和应力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