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教材)-针灸治疗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 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 少阳脉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 纵缓不收而发。
即风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经气阻滞, 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
【辨证分型】
风寒外袭
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 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侵袭ຫໍສະໝຸດ Baidu
发病初期,伴有发热,咽 痛,耳后乳突部疼痛。舌 红,苔薄黄,脉浮数。
气血不足
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 兼见体倦乏力,面色淡白, 头晕等。舌淡,苔薄,脉 细弱。
主症:以口眼歪斜为主症
辨证要点
01
02
绝大多数急性起病,一侧 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可 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部 分病人发生瘫痪后的1周 内,病情可能继续加重。
03
多数病人在清晨嗽口时发现面颊动作不灵,水从病侧口角流出。 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
在恢复期, 加足三里补 益气血,濡 养经筋。
【注意要点】
针灸治疗本病的选穴规律
本病的取穴,多用地仓、颊车、下关、迎香、四白、 阳白、翳风、合谷等阳明经与少阳经穴。在病变最初 1周内,可以用邻近或远道取穴为主,如风池、风府、 大椎、曲池、合谷等,病变1周后,常以瘫痪侧穴位 为主,或单纯瘫痪侧穴位。
掌握针刺的刺激量
本病初期不可片面追求速效而在针刺时给予超限度的 刺激,以免导致面肌痉挛或“倒错现象”。所谓“倒 错现象”,指病变后期面神经恢复不完全所导致的后 遗症,瘫痪肌挛缩、面肌痉挛或联带运动。面肌挛缩 表现为瘫痪侧反而鼻唇沟加深,口角牵向瘫痪侧,眼 裂缩小。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面肌痉挛表现为瘫痪侧面肌不自主抽动,于情绪激动或精神 紧张时更为明显。联带运动为病人瞬目时即出现瘫痪侧上唇 轻微颤动,露齿时病侧眼睛不自主闭合,闭目时瘫痪侧额肌 收缩,咀嚼时瘫痪侧眼泪流下或颞部皮肤潮红、局部发热、 汗腺分泌等。此外少数患者可能遗留面部板滞感。对这些后 遗症,可用灸法、走罐等,并选择一些调补气血的穴位,耐 心治疗,亦能收到较好效果。或配合用刺络拔罐法。至于早 期使用电针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 筋。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 阳经穴为主。
主穴:攒竹 鱼腰 阳白 四 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合谷 昆仑
配穴与操作
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 风热证加曲池; 恢复期加足三里; 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 鼻唇沟浅者,加迎香。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 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 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一部分患者在着凉或头面 部受冷风吹拂后发病,故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 因受冷而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迫而发病。 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也可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血循环 障碍而致神经麻痹。病理变化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或 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以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 分尤为显著。
治疗本病的针刺手法
针刺治疗本病以透刺、浅刺、轻刺为主,有利于瘫痪 神经的恢复。在透刺时应注意选用细针,以轻柔的手 法操作,以防刺穿神经鞘膜、使新生的面神经长入邻 近的神经通路中而引发面肌痉挛。透刺方向宜沿着面 肌纤维走向。透刺除了常用的一针透两穴外,也可从 一个穴位进针后,在原处向几个穴位的方向平刺,或 在一个穴位,分别用两根针进针后向不同穴位透刺。
【经验介绍】
临床治疗常用局部灸法,如温和灸,雀啄 灸,隔姜灸等疗法。
穴位贴敷:冰片10、乳香10、丁香6、肉 桂6、VitB120片,共研末撒在麝香风湿
膏胶布上,剪成1.2×1.2cm大小,贴在翳风、 下关、太阳,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局部可配合TDP照射及穴位按摩。
吴义新等用浅刺、轻刺、电针治疗本病。取穴:下关,翳 风、瞳子髎、迎香、颊车。用30号1寸针,采用浅刺、轻 刺,不提插,不捻转.不透穴的手法,针刺方向与与神经 和肌肉走行方向一致,留针20~3Omin,每日1次。若 病情延续超过半个月,可加用G-68O5治疗仪间断波, 15~2Omin,刺激量以病人耐受为度。共治疗1O35例, 痊愈926例,显效71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1OO%。 (吴义新,等.针刺治疗周围性而瘫1O35例疗效分析。 中国针灸1992;12(2):l)
辩证要点
06
面神经麻痹如恢复不 完全时,常可产生瘫 痪肌的挛缩、面肌痉
挛、或联带运动。
07
本病通常在起病1~ 2周内开始恢复,大 约75%的病人在几 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
鉴别诊断
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面瘫轻,口角歪斜, 眼睛闭合自如,额纹 存在,舌伸偏歪,多 有半身不遂
面瘫重,口眼歪斜, 眼睛闭合不全,额 纹消失,舌伸居中, 无半身不遂
面瘫
广西中医药大学
【概述】
概念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故又称“口眼歪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无明显的季节性。
本病的中医病名
本病的主症为一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因而发生口眼 歪斜。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名称较多,如“口歪”、“口僻”、 面瘫”、“歪嘴风”等,多列在“中风”门下。
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 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 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 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
在恢复期,肢体远端的足三 里施行补法,合谷、昆仑行 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面部腧穴可疏 调局部筋络气 血,活血通络。
急性期用泻法可 祛除阳明、太阳 筋络之邪气,祛 风通络。
合谷、昆仑 为循经远端 选穴
【附注】
1.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评价
由于本病邪在浅表,故治疗较为容易。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有 较高的自愈率,约有8O%患者在1~2个月可以自然恢复。 本病的早期治疗十分重要,一般说病程在三个月内的患者, 只要治疗及时、适当,约有9O~95%可以治愈,平均疗程 约一个月。说明针灸对本病有提高恢复率和缩短病程的作用。
下垂,面部肌肉被牵向健侧。
辩证要点
04 面部肌肉运动时,上述体征更 为明显。病侧不能作皱额、蹙 眉、闭目、露齿、鼓气、厥嘴 等动作。闭目不紧,鼓颊或吹 口哨时漏气,进食时,食物常 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 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泪点随 下睑而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
吸收而外溢。
05 一部分病人可有病侧的前三 分之二舌部味觉减退,听觉 过敏,病侧乳突部以及外耳 道或鼓膜中出现疱疹,或病 侧泪液分泌减少和面部出汗 障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