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乡村从业人员状况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市乡村从业人员状况调查
作者:夏学文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7期
摘要:通过对黄冈市乡村从业人员的从业状况、从业人员素质及收入状况的实证调查,得出乡村从业人员素质难以满足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结论,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增强农村对人才吸引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从业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054-02
农村发展,人力资源是关键要素。当前农村实际从业人员出现“高龄化”、“女性化”趋势,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的进步。为切实了解农村从业人员现状,笔者以黄冈市为例,调研该市农村实际从业人员状况,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在考察农村人力资源状况时,依据农业统计指标界定,农村劳动力是指处于劳动力年龄阶段内的全部乡村人口数。该指标表明农村拥有适龄劳动力的数量,不论该人员是否参加经济活动都包括在内,但不包括不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内但实际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乡村从业人口是指乡村人口中参加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数。该指标反映农村中实际从业人员状况,包括不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内的劳动者,不包括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内但没有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因此可能大于农村劳动力数,也可能小于农村劳动力数。农业从业人员是指参加农、林、牧、渔业经济活动的劳动者数量。该指标表明在农业生产一线实际人员的数量。不包括农业服务业领域的劳动者,可能大于农村劳动力数,也可能小于农村劳动力数。据以上指标内涵,我们分析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着重考察乡村从业人员状况能较好地反映乡村实际从业状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湖北省黄冈市。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现辖11个县市区、1.74万平方公里、74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为560万,是一个农业大市。本课题组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抽取了黄冈市11个县(市、区)的57个村作为调研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半结构访谈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研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乡村从业人员就业分布状况;二是乡村实际从业人员素质状况;三是调研农村青年农业从业意愿。本次调研发放问卷660份,收回有效问卷545份,涉及个体成员2 017人。为了便于研究乡村人口从业情况,在这里,我们将545户2 017人中,剔除507名各级各类在校生和159名未从业者,余下1 351人则为农户家庭中的从业人员。
一、乡村从业人员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乡村从业人员实际从业状况
乡村从业人员有的常年在乡村从业,从事农村第一产业,也有的从事农村第二、三产业。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的利用农闲时节在外打工,还有人员常年在外务工。从大的方面来分,可将乡村从员人员分为两大类,一类人员是完全在本村或所属乡镇管理区域内从业,即常年在本地从业人员。另一类是在外务工人员,即在本村及所属乡镇行政管理区域以外区域从业。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根据在外打工时间不同可分为: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中在外务工达6个月以上)、季节性在外务工(一年中1—6个月在外打工人员)。这样分析可以清楚了解乡村从业人员的实际从业状况。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乡村从业人员实际从业状况单位:人
从表1可看出,在乡村从业人员中,44.3%的人员是常年在乡村从业,这部分人员是当前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在乡村直接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人员;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50.8%,季节性务工者占4.9%。由此可见,在乡村人口中有55.7%的人员在外打工,其中常年打工人员占到了1/2,打工成为乡村人员的主要从业方式。
(二)乡村从业人员素质状况
针对1 351名乡村从业人员,我们统计了他们的年龄、性别和学历教育情况,具体数据(见下页表2)。
1.乡村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从年龄结构分布上看,常年在本地从业人员即以农业为主业的人员,年龄多为29~60岁,这年龄段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7%。599人中有45人超过60岁,非适龄人员在本地从业人员中也占很高比例,占到7.4%,而转移劳动力在外务工人员中,除季节性务工有两人超过60岁外,常年在外务工中没有一人超过60岁。可见在农村,超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转移劳动力年龄分布也呈现一定规律,常年务工人员中以青年为主,16~28岁的青年占到46.4%;季节性务工人员中年人员比例较高,占到50%。由此可见,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劳动力年龄越小,一年中外出务工时间越长。将在农村本地从业人员与在外务工人员相比较,在外务工人员中99.3%的为适龄劳动力,在外务工青年占青年劳动力总数的96.8%,而只有3.2%青年常年在本地从业,绝大多数青年不在农村本地从业。
2.乡村从业人员性别结构。在农村本地从业人员中,女性偏多,占到58%。外出务工人员中,以男性偏多,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男性为58.9%,其比例与常年在本地务工人员性别结构刚好相反。季节性务工人员中男性比例更高。从性别结构上看,农业实际从业者女性偏多,而在外务工人员中男性偏多。
3.乡村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和学历层次。在农村本地从业人员,学历为小学及文盲的比例占到24.2%,而常年在外务工人员中,小学及文盲人员比例只占14.4%。从横向比较来看,
乡村从业人员中,63.3%的小学及文盲是在农村本地从业,而在外务工者中,小学及文盲人员比例较低,只有占数量的30.5%的人员常年在外务工。从受教育年限统计来看,农村本地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9年,季节性务工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年,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可见在外务工人员受教育年限明显多于在本地从业人员。乡村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学历以上者较少,599人中,只有2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在调查中,在乡村工作的599人,只有65人受过相关技能培训,也就是说90%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相关技能培训。由此可见,滞留在乡村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普遍较少、学历较低,接受培训少。
二、结论及政策建议
由以上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前农村人力资源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其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比例偏高;性别结构中女性偏多;受教育年限也偏低,学历以小学及以下为主。与在外务工的劳动力相比,而转移人员适龄劳动力较多,性别结构中男性较多,学历层次以初中为主。可见转移出去的是农村中的优势资源,而滞留在乡村工作的人员素质偏低。高素质从业人员的缺乏,难以满足现代农村建设的需要,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建设者,因此必须要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优质人才留在农村从事农村的建设。
1.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从宏观层面上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在免除农业税的基础上,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间劳动所得势差减小,优质劳动力资源才会自由流动,而不会出现当前一边倒倾向。
2.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完善农村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实施覆盖农村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增强农村对农民的吸引力。
3.制定培育和留住农村人才的政策措施,留住高素质人才。对滞留在农村的劳动者实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文化素质。国家出台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使他们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新生力量。有些地区在实施大学生当村官工程,有些地区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这些工作正是这一举措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黄敏英.韩国农业后备劳动力的培养和政策[J].世界农业,2000,(1).
[2]胡津浦.农民工:艰难的新市民之路[J].人力资源,2005,(7).[责任编辑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