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未病的概念
明宇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源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治未病的文献记载。
我们把中医的生理体质分为偏阴虚、偏阳虚、偏气虚、偏血虚四大类。未病是未生成病前的状态,也就是还属于非疾病状态下的正常体质,它还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动态平衡的正常阈值的范畴之内,所以人体是健康的。人们只要注意养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就可以形与神俱,健康长寿,以享天年。这就是中医预防为主,治未病的概念。已经生了病,那就要用药物来治疗。相对治未病来说那就晚了。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人体内的邪气实就是实证,五脏六腑功能虚弱就是虚证。虚证、实证和虚实错杂证都是中医的病证,这就是中医的疾病观。大病也好,小病也好都是病。外感风寒是个小病吧,我们就不要重视了吗?
现在大家都谈亚健康。亚健康的概念一般说有两个。一是我们把一些有小病、轻病的人群,由于他(她)们的病相对较轻,在一般情况下,还能够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把这个群体叫亚健康群体。这类人群从中医的疾病观来看,已有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亏损、病理物质产生的病证。只不过比较轻微。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改正不良生活习惯,适当的体育煅炼、合理适时的心理疏导,不吃药或少吃药,也是完全可恢复健康的。但从健康与病的概念来分,中医的观点,亚健康人群还是偏于病的。只是较小较轻而已。二是现代医学把患有多种异常表现和体验,而过通现代科学器仪,用化学和物理的检查方法,还不能查出阳性结果,不能做出疾病诊断的一个群体,叫做亚健康群体。科学是要进步,现在查不出来不等于将来也查不出来。现代医学所称的亚健康群体中的一大部分人,只要症状表现严重,从中医学的角度上看是有病的,中医作为疾病来治疗。这是中医的一种优势。是我们应当去发扬广大的。
我记不清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一个故事。扁鹊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医学家,有神医之称。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序里,都称赞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赏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其所说的越人就是扁鹊。扁鹊有一次给人们讲:“我弟兄三个,我是行三,我的两个哥哥,也都是医生。人们都说我是神医,医术高超,救活了好多危重病人。人们却不知道我的两个哥哥医术比我高超的多。我大哥是一个养生专家,他是治未病的,他教给人们养生保健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人们通过饮食的调养,适度的导引,七情的和谐,天人合一,就不生病了,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我的二哥是治小伤小病的,人们只要有了小小的毛病,我二哥就能看出来,并把人们的小小毛病治好,不会酿成大病,所以知道他的人也很少。我是人们的小小毛病看不见,不能防微杜渐,只有成了大病,我才能看到,才会治疗。人们都知道我把许多大病、重病治好了,我的名声大,知道的人多。其实说实在的,与我大哥二哥相比,我的本领差老了。谁是圣人,我的大哥是圣人。”
这个故事不知是谁杜撰的,但它具有很深的哲理。符合内经中说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精神。治未病是医生的最高境界。不管大病、小病,得了病再治,就晚了一步。
王教授人分九体的体质学说,把中医阴虚、阳虚、气虚、气郁、血瘀、痰湿、湿热病证说成是人的健康体质,是“非疾病状态下的体质偏颇”,是“个体在一生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于他自已的,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生理表现。”这就混淆了病与非病的界限。他
说的治未病,实际上是治已病。他为他的偏颇体质类型都开具了药方,要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是“病已成而后药之”。这不是明摆着吗!把未病先防的治未病,降低到了有病才治,把中医治病的处方,用做他所谓调体的专用方。这就是王氏体质学完成的理论超越吗?。
王教授说:“中医学认为,健康状态应该为“阴平阳秘”,人体的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这种平衡是体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在机体的自身调节下达到内外环境和谐统一的结果。如果能够维持平衡则机体各系统功能正常,表现为健康有活力。若来自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引起机体气血阴阳偏盛偏衰,失去应有的调查节能力,会逐渐出现内外环境的失衡,当这种不平衡达到一定的“阈值”,也就是发病所需最低界限,便可发展为某种疾病。这种从平衡到失衡的变化,是一个由健康到不健康的动态过程,‘亚健康’状态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中医学认为医学的目的首先是预防,其次才是治病。那么如何防治亚健康呢?主要通过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养神健体,恢复健康状态;其次,依据不同体质类型制定相应的调体措施,通过早期干预,可以改善体质偏颇状态,阻止亚健康向疾病转变。”上面的话从字面上看都是对的。在一定的阈值内阴阳的动态平衡是健康的标志,从平衡到失衡的过程是亚健康状态,阴阳失衡才是疾病。依据不同体质类型制定相应的调体措施,通过早期干预,可改善体质偏颇状态,阻止亚健康向疾病转变。王教授的调体措施显然在亚健康状态之前,也就是说王教授人分九体,一种健康,八种偏颇中的八种偏颇体质类型是处在亚健康之前,仍然是在健康的阴阳动态平衡的阈值之内,换一句话来表达,就是王教授的八种偏颇体质是健康的。和王教授在《王琦辨体—辨病—辨病诊疗模式》一书中:“中医体质类型是对非疾病状态的正常体质与偏颇质的归纳。”是一脉相承的。仍然是把中医的病证当做正常的生理体质。
治未病的概念,是病以前的养生,是防病于未然。临床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与病后防变,那只是治未病思想的一种延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治未病。王教授所谈的治未病实际上是在治已病,用这种观点指导养生,其错误是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