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省机器人比赛规程10页
(完整版)2019FLL工程挑战赛电教馆规则

2019场地赛总则
5、比赛“中断”的任务物品:
• 基地内的任务物品,由机器人携带,中断后和机器人一起带回基地,可以继续使用。 • 基地内的任务物品,由机器人携带,掉落于场地中,为了不影响后续比赛,可以由裁判 员收起,但不能继续使用。 • 基地外的任务物品,被机器人在场地中改变位置(或被机器人携带),机器人被“中断”后,
健身器
手柄
FIRST 工程挑战赛场地赛规则
任务08—有氧运动
得分要求:通过推动一个或两个手柄,使健身器的指针沿其刻度盘前进。 指针顶端完全在橙色区,或者部分覆盖橙色区的末端边界:22分 或指针顶端完全在白色区:20分 或指针顶端完全在灰色区,或者部分覆盖灰色区的末端边界:18分
得22分
得18分
得18分
且高度不得超过12英寸(30.5cm)
2019场地赛总则
3、比赛: 比赛时间:150秒 机器人可以反复的完成同一个任务,也可以出发一次完成多项任务。 在比赛规定时间内,机器人出发的次数不限。
2019场地赛总则
4、比赛中断:
中断定义:机器人启动后如果你与它互动,就是“中断”。
如果你中断了机器人,必须马上让它停下,然后平稳地把它拿起重启(如果有重启的话)。
任务02—调整太阳能电池板
结束可见的状态:两队的两个太阳能板偏向同一块场地:两个队都得22 分。 你的太阳能电池板偏向另一队场地:18分
FIRST 工程挑战赛场地赛规则
任务03—3D打印
结束可见的状态:机器人在3D打印机中放一个岩芯样品,弹出2X4砖块,并运送至东北部星星区域。 2X4砖块被弹出,且完全在东北部行星区内:22分 2X4砖块被弹出,但不完全在东北部行星区内:18分
FLL工程挑战赛细则

2019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FLL工程挑战赛比赛细则一、赛前准备1、每支参赛队可以由4 名学生和1 名教练员(教师或学生)组成。
学生必须是2019 年 6 月前仍然在校的学生。
2、每支参赛队可以有2 名技术队员。
每场比赛中,除紧急修理外,只能有 2 名技术队员在赛台边负责操作。
其他队员可站在附近,具体位置由裁判长确定,以便需要时介入,但他们不得拿着比赛器材。
3、参赛队的机器人在比赛前需要接受裁判员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器材来源、机器人安全性等。
4、参赛队按比赛时间表提前半小时检录进入准备区,赛前有 2 小时的准备时间。
参赛队要做好调试计划,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
参赛队应自带便携式计算机并可携带维修用的备件。
参赛队员在进入准备区前应将自己的手机、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通信设备及U 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交本队的教练员或家长保管。
参赛队员在赛场内不得以任何方式与本队的教练员或家长联系,如果违反此规定,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5、某一组别的全部参赛队在准备区就位后,裁判长根据抽签结果宣布本次比赛要组合的任务和组合任务顺序。
其中组合任务个数小学组为3个,初中组为4个,高中组为4个。
二、比赛轮次和排名及记分1、轮次和排名每场比赛后,参赛队的最终得分为各种动作的得分扣除罚分,按最终得分多少确定胜负。
比赛三轮,挑战赛结束后,按每支参赛队在各场次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次高分的总和作为挑战赛成绩,并依此成绩排名。
如果出现局部并列的情况,以参赛队未记入挑战赛成绩的一个最高分确定先后;如果仍然并列,以参赛队未记入挑战赛成绩的一个次高分确定先后;如果仍然并列,由裁判长根据参赛队的场上表现确定先后。
2、涉及组合任务的记分(1)组合任务的总得分为所有已完成子任务得分之和。
完成所有子任务(只要求该子任务得分,不要求得到该子任务的最高分)的参赛队,将获得与进入组合任务的所有任务最高得分之和等值的奖励分。
(2)未全部完成所有子任务视为未完成组合任务。
1101机器人接力赛(高校组)规则

机器人接力赛(高校组)规则2019 年 5月一、竞赛规则1.1竞赛形式比赛模拟人类接力赛项目: 2台NAO机器人接力竞步,每台机器人行走6米,最终成绩按照用时由少到多排序。
1.2 竞赛场地及道具说明6 M比赛场地长、宽分别为6米和4.8 米,分为3组赛道(6条跑道),每组赛道包含去程赛道,回程赛道各一条,单条宽0.8 米,单条赛道为长、宽6米* 0.8米赛道,单条赛道四个边喷涂为宽5厘米白色边界线。
场地地面为绿色,场地表面的材料为薄地毯面料。
接力棒为统一规格的接力棒(颜色自选),长度30cm,直径3.5cm,重量52g(也可自备,允许颜色、规格、尺寸上有差异)。
比赛承办单位因客观条件限制,提供的正式比赛场地的颜色、材质、光照度等细节,可能与规则规定的标准场地有少量差异。
比赛队伍应认识到这一点,机器人需要对外界条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1.3 参赛队伍要求1)每个参赛队必须命名,如:****学校**队,并将队名标签贴于机器人显著位置,以便于区分。
2)各参赛队员参赛时,请自备用于程序设计的电脑、参赛用的各种器材和常用工具,各项竞赛使用的编程语言不限。
3)比赛方式:赛前抽签决定各队伍的出场顺序,具体见比赛详细规则。
4)比赛过程中只允许参赛选手、裁判员和有关工作人员进入比赛区域,其他人员不得进入。
5)参赛机器人为自主控制。
场外队员或者其他人员禁止人工遥控或采用外部计算机遥控机器人。
6)参赛队员须服从裁判,比赛进行中如发生异议,须由领队以书面形式申请复议,由裁判做出最终裁决,并做出说明。
复议申请必须在下一轮比赛之前提出,否则将不予受理。
7)竞赛期间,场内外一律禁止使用各种设备或其它方式控制他人的机器人,组委会一经发现,将对肇事队伍及队员取消比赛成绩与参赛资格。
8)凡规则未尽事宜,解释、与规则的修改决定权归裁判委员会。
1.4 参赛机器人要求参赛队伍统一采用NAO机器人,对于NAO机器人代数及颜色无限制。
1.5 竞赛细则1)赛前领队会议抽签决定各参赛队编号、确定比赛分组及场地安排。
2019中国机器人大赛工程竞技类窄足竞步项目比赛规则

2019中国机器人大赛比赛规则工程竞技类窄足竞步2019中国机器人大赛工程竞技赛项技术委员会2019年6月10日2019中国机器人大赛比赛规则目录一、项目简介 (2)二、技术委员会与组织委员会 (2)三、资格认证要求 (2)四、技术与竞赛组织讨论群 (3)五、赛事规则要求 (3)六、比赛场地及器材 (3)七、机器人要求 (5)八、评分标准 (6)九、赛程赛制 (8)十、附加说明 (9)2019中国机器人大赛比赛规则一、项目简介设计一小型窄足机器人,在比赛场地上,通过一个长方形比赛区域,以双足方式移动。
从起跑线出发,完成比赛规则要求的前进、前翻、后翻等动作,走过终点线。
考核学生对舵机的熟悉和多舵机的协调控制能力,机器人为开环控制,没有传感器,适合低年级大学生参与。
二、技术委员会与组织委员会1、技术委员会:裴东西北师范大学林华福州大学高育鹏空军工程学院张海涛陆军工程学院袁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组织委员会:刘宏伟南阳理工学院张国庆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三、资格认证要求所有报名队伍必须在参赛前10天向技术委员会提交WORD电子版本的技术报告和参赛机器人完整测试视频。
技术报告内容:机器人物理参数、机械参数和电参数,机械设计方案和机械设计图,硬件电路设计方案,自制电路板提供原理图和PCB版图(必须要有队伍名称和参赛年份),主要算法,竞赛策略,与往届参赛方案的区别等。
以“参赛学校+参赛队名+窄足竞步”为文件名将上述2个文件打包,发送到技术委员会指定邮2019中国机器人大赛比赛规则箱中(****************)。
四、技术与竞赛组织讨论群CRC竞步机器人QQ群:320202760开赛前一天召开组织委员会和裁判会,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赛事规则要求(一)每支参赛队队员人数不能超过3人。
(二)比赛时间准备时间≤1分钟;比赛时间≤3分钟。
(三)比赛过程第一阶段:机器人在起跑线后双足直立,向前行走至控制线A。
第二阶段:自控制线A向前翻跟斗至控制线B。
2019第八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ERCC

2019第八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机器人高铁游中国"比赛规则Version: 5.0(适应于:大学本科组、大专高职组)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技术委员会2019年5月一、比赛简介(红字为修改,蓝字为提示)1.比赛目的设计一个基于C51(AT89S52 8位单片机)单片机或者STM32(32位单片机)单片机的小型轮式移动机器人,从起始城市出发游览赛前抽签决定的城市,并回到出发城市。
2.比赛内容与任务2019年“机器人高铁游中国”竞赛项目要求参赛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从总决赛承办城市(如承办地没有高铁站则选择承办地所在省会城市做为出发点)出发游历赛前抽签决定的城二、比赛规则1.比赛场地①比赛场地为长3000mm×2500mm的长方形区域。
比赛时,参赛队只能采用比赛组委会现场提供的地图和标签卡。
比赛地图见文档结尾的附图。
②地图上的高铁道路由宽度约2cm的黑色引导线组成,城市节点由内圆直径为35mm、宽度为10mm的黑色圆环标示,圆环中间为白色,并在圆环位置粘贴厚度为1mm,直径为25mm,工作频率为125KHz的白色RFID圆形标签卡(贴在地图的反面)。
地图上一共有36个城市节点。
2.参赛队员和机器人数量每支代表队由3个参赛队员和3台机器人组成(1人1机),每个机器人比赛1次,每次只允许1台机器人比赛。
每支代表队必须采用同一型号的机器人控制板。
3.机器人要求1)机器人控制器只能使用大赛组委会指定C51+AVR控制板或者STM32机器人控制板。
2)机器人电机只能使用组委会指定的连续旋转伺服电机(不再限制使用进口或者国产电机),机器人轮子和轮胎必须从官方指定厂家购买,不能进行任何改装。
3)机器人尺寸:机器人在地面投影不超出:长240mm×宽150mm。
4)机器人重量:≤1000g。
5)传感器只能使用组委会指定厂家的循线传感器,不能使用其它型号的循线传感器。
循线传感器的数量不限。
6)电子标签读卡器只能使用组委会推荐厂家的读卡器,不能使用其它型号的读卡器。
机器人基本技能比赛规则

机器人基本技能比赛规则1. 比赛简介机器人基本技能比赛是一项旨在展示机器人在各种任务中的表现和技能的竞赛。
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技能挑战和测试,考察机器人在导航、感知、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2. 比赛场地比赛场地为一个模拟实际环境的场景,包括障碍物、道路、目标区域等,用以模拟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3. 比赛规则比赛中,参赛机器人需要完成以下一系列任务:3.1. 导航任务参赛机器人需要自主导航,遵循指定的路径,穿越障碍物,抵达目标点。
机器人的导航路径可以预设,也可以通过内置导航算法实时生成。
机器人需要识别并避开障碍物,保持在规定的道路上行驶。
3.2. 感知任务参赛机器人需要具备基本的感知能力,如识别目标物体、辨别颜色等。
比赛中,机器人会在场地上放置目标物体,机器人需要准确识别并捡起这些目标物体,并将其放置到指定位置上。
3.3. 控制任务参赛机器人需要具备基本的控制能力,能够按照指定的速度和轨迹行驶。
比赛中,机器人需要按照指定的速度和轨迹绕过障碍物,避免碰撞,并到达指定的终点。
3.4. 时间限制和扣分规则每个任务设定有时间限制,机器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尽快完成任务。
对于超时或未能完成的任务,将会有相应的扣分规则。
4. 评分标准比赛中,机器人的表现将被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任务完成时间机器人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越短,得分越高。
4.2. 准确性机器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准确性也会影响评分。
例如,在导航任务中,机器人需要精确遵循指定的路径;在感知任务中,机器人需要准确识别并捡起目标物体。
4.3. 稳定性机器人的稳定性也是评分的考量因素之一。
机器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出现频繁的失误或抖动现象,将会影响最终得分。
4.4. 创新性对于具有创新性的机器人,评委会给予额外的加分。
创新性包括但不限于新颖的设计、独特的算法等方面。
5. 比赛流程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预赛会对所有参赛机器人进行初步筛选和评估,决赛则是为了选出表现最优秀的机器人,并进行最终排名。
2019年安徽省机器人大赛赛项规程

2019年安徽省机器⼈⼤赛赛项规程2019年安徽省机器⼈⼤赛赛项规程⼀、赛事名称项⽬名称:安徽省机器⼈⼤赛英⽂名称:Anhui Province Robot Competition⼆、赛事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承办单位:合肥⼯业⼤学、合肥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联合⼤学(⼀)组织委员会主任:储常连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执⾏主任:梁樑合肥⼯业⼤学校长副主任:梁祥君安徽省教育厅⾼教处处长岳毅平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孙敬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辉淮南联合⼤学委员:黄景荣合肥⼯业⼤学教务处副处长、创新创业教育中⼼主任胡学钢教育部⼤学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沛平合肥学院创新创业中⼼主任杨学志合肥⼯业⼤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院长李京⽂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程学院副院长叶海精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李锦鹏淮南联合⼤学机电系主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浩教育部⼤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合肥⼯业⼤学教授委员:朴松昊哈⼯滨⼯业⼤学教授韩江洪合肥⼯业⼤学教授岳丽华中国科学技术⼤学教授郑利平合肥⼯业⼤学教授张润梅安徽建筑⼤学教授孟浩安徽农业⼤学教授钟秋波宁波⼯程学院教授⾼先和合肥学院教授(三)仲裁委员会主任:郑诚安徽⼤学副教授委员:侯整风合肥⼯业⼤学教授郭⽟堂合肥师范学院教授付建民安徽省⼯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刘⼒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授陈蕴安徽建筑⼤学教授(四)秘书处秘书长:胡学钢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合肥⼯业⼤学教授副秘书长:徐慧合肥⼯业⼤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副主任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合肥⼯业⼤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三、⽐赛⽬的为推动和促进机器⼈、嵌⼊式控制、智能控制算法、⾃动化技术、⼈⼯智能与数字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我国科技的快速持续发展贡献⼒量,同时也让更多的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了解机器⼈,喜爱机器⼈,向他们普及现代科学知识,为我国的机器⼈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才,特⾯向安徽省⾼等学校在校学⽣举办安徽省机器⼈⼤赛。
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模板.pptx

11
上届资格赛规定动作
2019-10-24
谢谢你的关注
初中组动作三 守门 机器人启动后可旋 转但不得进入罚球 区 来球后机器人可横 向运动扑球
成功扑球可得分
12
资格赛培训要点
建立信心,不依赖厂家提供的现成程序 学生应会审题 教会学生编程方法,而不是预想规定动作,
预编程序供比赛时调用
2019-10-24
谢谢你的关注
21
对几种情况的处置----没有进展
定义:球被多个机器人夹住而无法自由运 动或者在一段时间内所有机器人均未找到 球的情况(5.4.5.1)
处置:裁判员将球移到最近的发球区。如 果仍无进展,把球移到发球区中心 ( 5.4.5.2);裁判也可稍稍移动机器人, 让其恢复自由( 5.4.5.3)
R
G
B
ELeabharlann SL116 195 70 65 122 125
185 216 53 48 162 127
1 77 30 95 234 37
1
1
1 160 0
1
2019-10-24
谢谢你的关注
4
规则的特点
激烈的对抗式比赛 对动力仍有限制 通过场地的变化使比赛连贯 增加了资格赛
2019-10-24
2019-10-24
谢谢你的关注
7
资格赛中的情况
一支参赛队未带计算机 一支参赛队贴错了签号 秩序井然 理性对待资格赛的淘汰
2019-10-24
谢谢你的关注
8
上届资格赛成绩
初中组各队总积分在0~167分 高中组各队总积分在20~315.56分
2019-10-24
2019rm比赛规则

2019rm比赛规则
(实用版)
目录
1.2019rm 比赛的概述
2.比赛的规则和要求
3.比赛的评分标准
4.比赛的奖励和处罚
5.比赛的注意事项
正文
2019rm 比赛是指在 2019 年举行的一场机器人竞赛。
该比赛旨在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高机器人应用的水平,发掘和培养机器人领域的优秀人才。
根据比赛规则,参赛队伍需要设计、制作并操控一个机器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任务。
这些任务可能包括物体识别、物体搬运、路径规划等。
参赛队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并且机器人的尺寸、重量、电源等都需要符合规定。
比赛的评分标准主要根据参赛队伍完成任务的速度、准确率和机器人的稳定性等因素进行评分。
此外,比赛的评委还会根据参赛队伍的机器人设计、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分。
比赛设置了丰富的奖励和处罚。
获奖的参赛队伍将获得奖金、证书等荣誉。
而对于违规或者表现不佳的参赛队伍,将会被取消比赛资格或者被处罚。
在参加比赛时,参赛队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需要符合比赛的规定。
其次,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队伍需要听从裁判的指挥,不能私自修改机器人的设置。
模拟机器人竞赛规则(试行)

模拟机器人竞赛规则(试行)一、项目描述选手现场制作的模拟机器人,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定点比赛。
二、竞赛要求和方式(一)竞赛时选手自带未经处理、制作过的指定套材,样机不得带入,在指定赛场、按时独立完成制作和调试任务。
(二)现场制作和调试时间:现场制作:40分钟。
调试时间:10分钟。
(三)各参赛选手的赛场和序号,由电脑随机产生,赛前公告。
(四)模拟机器人由3节五号电池供电,电池自备。
(五)必须使用现场制作的模拟机器人参加行走比赛,行走比赛进行两轮,取一轮最好成绩。
(六)制作赛判为不合格的,不得参加行走赛。
制作赛合格的选手在调试后统一参加行走赛。
(七)竞赛期间选手自带焊接和制作工具(包括烙铁架),现场不提供工具、零配件和耗材,选手之间不得相互借用和调剂。
(八)电动工具(如电动、半自动螺丝刀、电钻等)不允许使用。
(九)制作使用的“模板”(即形同模拟机器人,用于示意、辅助制作的器具)不得使用。
(十)调试时间到后,所有制作合格的模拟机器人按序摆放在指定位置。
每位运动员的模拟机器人按序在指定跑道上连续行走2次,裁判员记录行走时间(精确到秒)和分值。
三、成绩判定(一)制作:模拟机器人制作判定合格的选手,以其完成制作的时间作为制作成绩(精确到秒)。
电子线路部份:导线焊接和安装工艺与“现场电子制作竞赛”(第一部分第四条)要求相同,不得增减元器件或变动电子线路,并调节到30秒钟以内的定时功能。
机械部份:套材安装符合图纸(电动机变速箱位置仅供参考)及说明书要求、不得少装螺丝及部件,当场演示能在自调的定时段行走,该模拟机器人评为合格。
不符合上列条件之一者评为不合格。
(二)行走:在规定时间内将制作好的模拟机器人进行定时调试后,由裁判安排顺序,在指定跑道内行走(计时评判),模拟机器人停止行走这一时刻和所在区域分值[行走停止时,若在两个区域界线上(脚与地面接触处),以分值较少的区域为区域分],为该选手的一次的成绩,时间精确到秒。
芜湖市第二十三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挑战赛项(Aelos)”赛项竞赛规程

芜湖市第二十三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人形机器人(Aelos)场景应用挑战”赛项竞赛规程—、赛项名称赛项名称:人形机器人(Aelos)场景应用挑战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电子与信息二、竞赛目的赛项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职业教育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科技部《仿人机器人技术发展路线图》、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展示参赛队良好的精神风貌,检验中职学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成果。
赛项形成的竞赛设备、课程资源等成果,将引领中职学校相关专业建设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养,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人形机器人是人类的好帮手。
工程师会设置各种复杂的任务场景,训练机器人的动作执行精度、自主导航、视觉识别等能力。
本次竞赛模拟机器人训练场景设置三个赛道,参赛队伍通过调试机器人,让机器人完成“拟人动作展示"、''直线快走"、“人脸性别辨认"、“翻越障碍墙”、“弯道通行”、“拆1/15弹专家”、“人工智能自主搬运”任务。
机器人完成一个赛道的任务后,使用遥控器控制机器人到达下一个赛道。
竞赛内容及分值如表1所示:表1竞赛内容、分值及时间赛道竞赛任务分值竞赛时间赛道一拟人动作展示10总计12分钟直线快走10人脸性别辨认15赛道二翻越障碍墙10弯道通行10拆弹专家20赛道三人工智能自主搬运25四、竞赛方式(一) 竞赛方式(1) 竞赛以团体赛组队方式进行,每校限报3支参赛队伍。
(2) 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组成,其中1人担任队长。
参赛选手须为 2024年度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或五年制高职一至三年级(含三年 级)的全日制在籍学生。
2019年frc机器人赛事规则

2019年frc机器人赛事规则
2019年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机器人赛事的规
则是由FIRST(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组织制定的,旨在鼓励青少年对科学、技术、工
程和数学的兴趣。
在2019年的比赛中,参赛队伍需要设计、建造和
操作一个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人,遵守一系列规则和限制。
首先,2019年FRC机器人赛事的规则包括了机器人的尺寸限制、重量限制、电源限制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比赛的公平
性和安全性,同时也鼓励队伍在设计和建造机器人时发挥创造力和
工程技能。
其次,赛事规则还包括了比赛场地的布局、任务的描述、比赛
时间和计分规则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在2019年的比赛中,机器人需
要完成一系列挑战,例如搬运物品、完成特定动作、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任务等。
参赛队伍需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则,并在比赛中展示他
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机器人操作技能。
此外,2019年FRC机器人赛事的规则还涉及到比赛期间的行为
规范、裁判的判决标准、安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规则旨在保
障比赛的秩序和安全,确保每个参赛队伍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展示他们的技能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2019年FRC机器人赛事的规则是为了促进青少年STEM教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
参赛队伍需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则,并在比赛中展现他们的技能和智慧。
这些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为比赛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空中机器人比赛(基础比赛、高级比赛)规则

空中机器人比赛(基础比赛、高级比赛)规则(一)基础比赛部分飞行机器人(<1m*1m*1m)由指定地点出发,飞行5m左右的距离,抓取不同颜色的小球,并飞行>5m到达不同大小的圆筒上方,将球放入圆筒内,在5分钟时间内,按得分多少取名次。
比赛场地为一个5mx5m的正方形区域。
目标球的直径为10cm。
1. 抓取红色球体得15分,抓取绿色球体得10分,抓取蓝色球体得5分,其余不得分。
2. 投掷球体到最小圆筐内得20分,投到中等圆筐内得15分,投到最大圆筐内得10分,其余不得分。
投掷的圆筐半径分别为1m、0.5m、0.2m。
(二)高级比赛部分高级比赛部分在基础比赛部分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陆空一体化联动竞赛。
1. 比赛任务陆地机器人需要越过高坡,击倒高坡上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栏杆,之后绕过障碍物,抓取红绿蓝三色的目标球体,之后绕过障碍物,将目标球体放置到指定地点,此时飞机抓取该球体,飞过隔离墙,将球体投掷到指定区域。
比赛场地是一个正方形场地,包括高坡、障碍物、栏杆等。
在裁判的信号指引下,机器人必须:从起始点出发、越过高坡,击倒栏杆,绕过障碍物,之后准确定位到一个桌子边缘、抓起目标物体、并将目标物体转移到指定的桌子上,之后由飞机抓取该物体,飞过障碍物,投掷到指定得分区域,整个过程必须是自主完成。
2. 参赛要求(1)参赛的机器人要能够放入一个50cm边长的立方体中;(2)机器人需要越过高坡,击倒栏杆,所有的动作都需要在比赛开始后5分钟内完成。
绕过障碍物,并且抓取目标球体,机器人把目标球体送至飞机处,飞机抓球,所有的动作都需要在5分钟内完成。
飞机起飞投掷球体的时间为5分钟。
(3)机器人在参见比赛抽签前,必须保证机器人的电源电量准备充足,机器人所需传感器和驱动没有损坏,抽签后有一个小时的调试时间,裁判员会发出比赛正式开始通知,正式比赛开始前所有机器人将统一收回,比赛时到摆放区域直接领取相应的机器人参见比赛。
比赛完成再放回摆放地点。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附件42019年深圳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自设竞赛项目规则现场制作活动规则一、任务1、参赛队需根据现场公布的题目,在90分钟内独立完成模型搭建、程序编写及参赛实践环节。
2、每队最多由3位同学组成二、器材1、符合“机器人”定义概念的各类机器人产品均可参加,机器人必须具有马达、灰度、红外、音量、触碰、火焰、环境光等基本电子配件。
2、所有的传感器都必须是独立设备(非复合类传感器,具体以现场裁判解释为准)。
3、所有器材必须散件入场,入场前进行检录,检录不合格的不能入场比赛,比赛开始后30分钟内还未检录合格的,取消比赛资格。
三、有可能出现的任务四、任务模式每个组别需完成题目中规定的任务。
赛前不进行抽签,具体题目会在正式比赛前3分钟公布。
五、评价1、按完成时间、完成任务完整度计分,具体以现场公布的任务计分表为准;2、如出现90分钟内都无学生完成制作的,将由评委评定完成率来确认。
六、其他说明1、机器人比赛场地环境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
但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例如,场地表面可能有纹路和不平整,光照条件有变化等等。
参赛队在设计机器人时应考虑各种应对措施,场地以现场为准。
2、关于机器人散件的界定:除控制器和电机可维持出厂时的状态外,其它所有零件不得以焊接、铆接、粘接等方式组成部件。
表演项目:FEG智能无人车一、参赛范围1.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
2.参赛人数:创意赛:1人;技能赛:3人/团队;智能机甲争霸赛:3人/团队;三维建模挑战赛:1人。
注意:选手只能参加FEG智能无人车创意赛、技能赛、智能机甲争霸赛、三维建模挑战赛四项比赛中的一项(鼓励女生参加)。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1支队伍。
二、竞赛流程1.报名:竞赛选手须在地方组委会进行报名。
报名成功的选手有参加地方选拔赛及入围决赛的资格2.区、市赛决赛:入围选手现场确定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入围但未能到达决赛现场参赛的选手视为弃权,不予评奖。
机器人竞赛规程

机器人竞赛规程1. 竞赛背景机器人竞赛是一项旨在促进技术创新和团队合作的活动,通过设计、制造和操作机器人来完成特定任务的挑战。
机器人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参赛者的技术水平,还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参赛资格2.1 参赛资格开放给所有对机器人竞赛感兴趣的个人或团队。
2.2 参赛者需年满18岁,或者由一名成年监护人陪同参赛。
2.3 每个参赛队伍最多可由5名成员组成,参赛队伍需指派一位队长负责统筹工作。
3. 比赛规则3.1 比赛项目由主办方提前公布,包括任务描述、使用材料、规则等。
参赛队伍需根据规定时间和要求设计、制造机器人。
3.2 机器人需符合主办方提供的尺寸和重量限制,同时需要具备必要的遥控或自主控制功能。
3.3 参赛队伍可自行选择控制方式,包括遥控器、计算机程序等。
但遥控设备不得操控机器人完成任务,仅用于控制机器人的基本操作。
3.4 比赛中,机器人所使用的零部件必须合法、安全、公平,并且只能使用主办方指定的材料和设备。
3.5 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将机器人交给主办方检查和审核,确保机器人符合要求。
3.6 比赛期间,参赛队伍需遵守现场的指引和要求,保持公平、诚实的竞争态度。
3.7 参赛队伍如发现其他参赛队伍有作弊行为,应立即向主办方报告。
主办方将对举报进行调查,并在必要时对有作弊行为的参赛队伍进行处罚。
4. 比赛流程4.1 报名阶段: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报名,并缴纳报名费用。
4.2 赛前准备:主办方提供比赛规则和任务要求,并且发布参赛队伍名单。
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准备机器人并进行调试。
4.3 比赛阶段:比赛按照设定的时间和赛程进行,参赛队伍需按照规定的顺序完成任务。
每个任务的得分将根据完成情况和所用时间进行评定。
4.4 颁奖仪式:比赛结束后,主办方将对各个项目的获奖队伍进行表彰和奖励。
5. 安全措施5.1 参赛队伍需确保机器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包括但不限于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避免对他人和物品造成伤害。
机器人搬运赛比赛规则

机器人搬运比赛规则一、比赛主题:“机器人搬运”任务主要模拟运输队伍的活动项目。
二、参赛组别本项比赛分为小学组及初中组三、比赛场地和环境:1、场地示意图:2、比赛场地规格与要求:2.1机器人搬运比赛的场地长230cm,宽110cm。
整个场地由起始区、跨栏区、通道区和搬运区四部分组成。
白色的底板上绘有黑色轨迹线,线宽2.5cm。
2.2底板上,有两块面积为30cm ×30cm的区域,分别为起始区和搬运区,其颜色值处于黑色和白色之间,两个区域的一边绘有黑色的直线,线长30cm,线宽2.5cm。
分别表示起始区的起点线和搬运区的标识线。
搬运区中将会有一个纸质水杯作为机器人搬运对象,在搬运区中。
2.3跨栏区为2.5CM宽的间隔横线、间距10cm。
小学组设置两条,初中组设置三条。
3、比赛现场环境要求该赛项为室内竞赛项目,对赛场的要求一般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但也不排除有外部的各种干扰。
建议各参赛队要做好防干扰的各种准备,按规定做好热身及环境因素的测定。
四、机器人设计与器材要求:1、本比赛项目的机器人套装或散件不做任何限定。
2、机器人最大原始尺寸:长30cm,宽25cm,高不限。
3、每个参赛队比赛时将使用一个机器人去完成任务,机器人限定使用1个可编程处理器;马达数量不超过4个;传感器不超过3个;其它用于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机器人部件之间的衔接可以使用胶水、螺丝钉等材料进行固定。
4、各参赛队必须对参赛机器人进行个性化设计,机身上要有明显的本队标志。
5、各代表队须自备竞赛所需的机器人套装器材,并带齐常用工具、电源接线板、转换插头等。
如各代表队有手提电脑推荐自带。
五、比赛任务说明1、评定标准:记录机器人完成全部任务的时间。
机器人如果在搬运赛过程中脱离轨迹运行,则为任务失败,不再记录当次比赛成绩。
2、成绩记录:两轮比赛以完成任务时间最短的一次作为参赛队伍的比赛最终成绩。
3、任务分值:机器人从起始区出发,穿过跨栏区,进入通道区,然后进入搬运区,把搬运区的搬运物再从搬运区搬运到起始区的为完成全部总体任务,从起始区出发到跨过跨栏区得15分,顺利通过通道区到达搬运区得到15分,成功搬起物体得10分,成功把搬运物运回到起始区得40分,总体任务的时间得分20分,只有顺利完成全部任务的方可得到相应的时间得分。
2019机器人大赛WeDo 创意赛

World Robot Olympiad 2019 2019年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WRO)WeDo创意赛比赛说明、规则和评分无人驾驶校车版本:1月15日WRO国际高端合作伙伴WRO 2019 - WeDo创意赛简介 (2)1.挑战项目说明 (2)2.挑战任务 (3)3.挑战规则 (6)4. 挑战评估 (8)简介在未来的智能城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可将校车重新设计为无人驾驶电动车,即无人驾驶校车。
无人驾驶校车将直接从家里接送孩子上学。
由于每天使用无人驾驶校车时间较短,因此无人驾驶校车也可以用作送货车,例如将食物运送到学校。
今年的挑战任务是举办一场展览,说明、解释和展示无人驾驶校车如何从家中接送孩子上学,以及如何使用无人驾驶校车自动送货。
1.挑战项目说明WeDo创意赛是让各团队使用WeDo 1.0/2.0元素搭建无人驾驶校车模型,可以使用该模型来说明、解释和演示无人驾驶校车的工作原理,以及校车如何自动将儿童从家中送到学校和如何作为自动送货车使用。
必须将搭建的无人驾驶校车放置在展台内,并准备好向参观者和评审展示。
2WRO 2019 - WeDo创意赛2.挑战任务每个团队必须在制作展览过程中完成一系列任务。
下列中的每一项任务均须以图片、视频、文本形式在展览中展示。
任务1 - 自动紧急制动当无人驾驶汽车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汽车会停下来避免碰撞:3WRO 2019 - WeDo创意赛任务1要求团队使用WeDo元素搭建和设计一辆带有一个电机和一个运动传感器的移动式WeDo车,例如像Milo(麦乐)的科学漫游器:团队必须使用移动式WeDo车来演示自动紧急制动。
移动式WeDo车编程的必须为自动向前行驶,直到安装在汽车上的运动传感器检测到车前方有物体。
当检测到物体时,车必须停下来。
无人驾驶车必须由一系列WeDo程序命令控制,命令一旦被激活,车将自行驾驶,即车不能被远程控制。
当搭建和编程WeDo车时,团队必须制作一个视频,展示移动式WeDo车如何执行自动紧急制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竞赛规程一、竞赛项目名称机器人技术应用主题:智能配送装配赛项简介:模拟智慧工厂的自动化装配,根据比赛任务要求设计制作机器人,实现工件的识别、工件的抓取、运输、精确定位和装配功能。
二、竞赛方式竞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个参赛队以学校为单位,每队由领队1名,指导教师2名,竞赛选手3名组成,选手须为同校2013年3月1日前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其中选定队长1名。
每个参赛院校最多派出2个队参加比赛,且每队机器人的上部机构不能完全相同。
竞赛时间为15分钟。
比赛为任务赛,各队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根据最终得分确定比赛名次。
三、竞赛内容(一)比赛场地和道具图1平面效果图本场地模拟了一个智慧工厂的布局尺寸:大小为6米*8米。
其中外围挡板高10cm,材质为多层板,上面贴有25mm-30mm宽的白色引导条。
地板的材质和制作方法与2019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比赛使用的地板基本相同。
机器人出发区:机器人出发区是机器人正式启动前所停泊的区域,位于场地的右下角,尺寸大小为1000mm*1000mm,颜色为红色,如图1所示。
仓库区:仓库区是存放工件的区域,其大小如图1所示,二个仓库门的位置如图1中粗实线所示,机器人进出仓库区必须经过仓库门。
在仓库区中有A、B、C三个单层货架,A、B为轮轴存放架,C为轴承外圈存放架,每个货架上均存放3个工件。
装配车间:装配车间是零件暂存和装配的区域,其位置大小如图1所示,机器人未携带工件不得进入此区域。
在该区内有一个装配台D和一个零件暂存货架E,装配台D用于装配轴承外圈和轮轴,装配台上有3个装配工位,暂存货架E用于暂存轮轴。
关键点和障碍点:关键点是机器人在场地上必须经过的位置,场地上设有3个关键点,其位置如图1所示(注意:在实际场地上并没有红点)。
其中关键点1表示机器人出了出发区,关键点2表示机器人进入仓库区,关键点3表示机器人出了仓库区。
障碍点表示该处有障碍机器人不能从此处通过,场地上设有2个障碍点,其位置在参赛队适应场地时现场公布。
比赛道具:共有2种工件:轴承外圈和轮轴。
工件的材料为有机玻璃和尼龙。
轴承外圈如图2所示,红蓝色各3个。
上端外径为Φ44mm,内径为32mm,高度为31mm的圆柱,上端圆柱的底部有一个直径为Φ120mm厚度为10mm有机玻璃板,板面上有4个Φ10mm的圆孔和4个月牙孔,该月牙孔的半径为25mm。
中端为外径为Φ80mm,内径为Φ68mm,高度为59mm的圆柱。
下端为外径为Φ44mm,内径为Φ32mm,高度为31mm的圆柱。
整个比赛场地共有红色轴承外圈和蓝色轴承外圈各3个。
在每个轴承外圈的中端圆柱上均贴有RFID标签,RFID标签符合ISO18000-6C标准,内储存该工件的编号及工件名称、颜色、重量、基本尺寸等信息。
图2轴承外圈轮轴工件如图3所示,上端外径为Φ30mm,内径为Φ18mm,高度为31mm的圆柱。
下端为外径为Φ54mm,内径为Φ48mm,高度为59 mm的圆柱。
整个比赛场地共有红色轮轴和蓝色轮轴各3个。
在每个轮轴的下端圆柱上均贴有RFID标签,RFID标签符合ISO18000-6C标准,内储存该工件的编号及工件名称、颜色、重量、基本尺寸等信息。
图3轮轴货架A和B:货架A和B用于存放轮轴工件,由台面、支撑架和定位柱三部分组成,如图4所示。
台面是长为436mm,宽为200mm,厚度10mm的有机玻璃板,台面上用不干胶贴纸标示出三个存放位,存放位为外径为Φ54mm的圆,三个存放位圆心之间的距离均为145mm。
支撑架为2020工业铝材搭建,长436mm,宽为200mm,高度为300mm。
定位柱为高度为120mm,直径为Φ60mm的有机玻璃管。
每个货架上有3个存放位,比赛时每个货架上存放3个同一颜色的轮轴工件。
a.面板尺寸b.货架立体效果图图4轮轴工件存放台货架C:货架C用于存放轴承外圈工件,由台面、支撑架和定位柱三部分组成,如图5所示。
台面是长为436mm,宽为200mm,厚度10mm的有机玻璃板,台面有三个存放位,存放位为直径Φ46mm的圆孔,三个存放位孔心之间的距离均为145mm。
支撑架为2020工业铝材搭建,长436mm,宽为200mm,高度为380mm。
定位柱为高度为120mm,直径为Φ60mm的有机玻璃管。
每个货架上有3个存放位,比赛时每个货架上存放3个同一颜色的轴承外圈工件。
a.面板尺寸b.工件放置效果图图5轴承外圈存放台装配台D:装配台D用于装配轴承外圈和轮轴,由台面、支撑架和定位柱三部分组成,装配台上有3个装配工位。
台面尺寸与货架C相同,支撑架为2020工业铝材搭建,长436mm,宽为200mm,高度为350mm。
定位柱为高度为120mm,直径为Φ60mm的有机玻璃管,效果图可参照图5。
零件暂存货架E:暂存货架E用于存放机器人从仓库搬运来的轮轴工件,其各部分尺寸与货架A、B完全相同。
几点说明:1、本规程给出的道具图片均为3D效果图,与实际场地上的道具可能存在一定差别,尺寸上的加工误差在±5%以内。
各参赛队可以根据道具尺寸自行加工。
2、工件上RFID标签内的数据为4字节,16进制编码,数据格式及字段意义如下:如某工件的RFID标签内数据为:06 0A 96 50,则表示该工件的编号为06,类型是红色轴承外圈,质量为150g,外径为80mm。
(二)比赛任务1、比赛机器人大赛的机器人设备由机器人平台、机器人上部机构组成,其中机器人需要参赛队自行开发。
每个参赛队使用1台自动运行的机器人,每队机器人总重不超过50公斤。
(1)机器人平台:推荐使用国赛指定的由北京中科远洋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200型机器人平台,参加过2019年和2019年全国技能大赛机器人项目的学校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机器人平台。
各参赛院校也可以根据比赛任务自行设计机器人平台。
(2)机器人上部机构: 由参赛队根据比赛任务自行设计制作。
(3)RFID读写模块:各参赛队使用的RFID读写模块须符合ISO18000-6C标准。
推荐使用国赛指定的由北京中科远洋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ZKR6806M型嵌入式超高频读写模块,各参赛队也可根据上述标准自行采购符合规范的超高频RFID读写模块。
2、任务要求每队比赛开始前,由裁判随机在A、B两个货架上放置两种不同颜色的轮轴工件各3个,每个货架上工件的颜色相同。
在C货架上放置3个相同颜色的轴承外圈工件,工件颜色由裁判随机指定。
本次比赛的任务有2个:任务一:机器人启动后通过仓库门进入仓库区,从货架上抓取同种颜色的轴承外圈工件和轮轴工件各3个,到装配车间的装配台D完成三个轴承成品的装配;任务二:机器人将仓库区中A、B货架上存放的与C货架中轴承外圈工件颜色不同的3个轮轴工件搬运至装配车间的零件暂存货架E上。
几点说明:(1)任务一与任务二没有先后顺序要求;(2)机器人未携带工件不准进入装配车间区域;(3)进出仓库区必须经过仓库门;(4)轴承成品的装配顺序是:先在装配台上装配轴承外圈,然后在轴承外圈中装入轮轴,装配过程及装配要求如图6所示。
图6 轴承成品装配过程立体效果图3、机器人要求:(1)每参赛队的机器人在启动前不预装任何工件,机器人由队员启动后必须是自主运动,不能通过任何有线、无线通信遥控机器人。
(2)在裁判下达启动机器人指令前启动机器人将被视做误启动,误启动2次以上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在裁判下达启动机器人指令后,机器人必须在50秒以内启动完毕,超过50秒后,没有启动的机器人再次启动必须申请重试。
(3)机器人在出发区放置完毕后,操作机器人的队员必须立即退出赛地,站在木质围栏外。
(4)一旦机器人启动,参赛队员不得接触机器人。
(5)启动前,机器人在启动区内必须纳入1000mm长、1000mm宽、1500mm高的空间范围,机器人所有部件在水平投影的任何方向上都不能超出启动区。
(6)启动后,自动机器人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改变,但高度限制在2000mm以内,任意时刻瞬时宽度不能超过1500mm。
(在水平投影的任何方向上测量都应符合此要求)。
(7)比赛一旦开始,自动机器人不允许分离。
(8)机器人在场上发生故障时,为保护机器人,参赛队员可以向裁判申请关闭机器人电源,但是关闭电源后,机器人在场上的位置不允许改变。
4、机器人的重试(1)比赛时每队允许3次“重试”。
(2)“重试”的申请被裁判允许后,参赛队员必须把机器人搬回到机器人启动区,并尽快启动,允许重试的机器人必须符合上述机器人的要求。
(3)“重试”时,机器人的任何部件均不能更换,机器人的能源也不能补充或增加,机器人已经抓取的工件可以继续放在机器人上。
(4)当“重试”违反规则时,由裁判做出裁决,包括“重试”是否有效。
(5)重试的时间是30秒钟,从队员入场接触到机器人开始计时,30秒内没有启动的机器人将被留在启动区。
5、能源要求(1)比赛期间各队应为自己的所有机器人准备能源。
(2)允许使用的电源电压不得超过24VDC。
(3)压缩空气的压强应小于0.8MPa,每台机器人所用气瓶的总容积不应超过3L。
(4)不允许使用组委会认为危险和不适当的能源。
四、评分标准参赛队的成绩由整体设计分(占总分20%)、职业素养分(占总分5%)和任务得分(占总分75%)组成。
(一)整体设计分评分方法1、整体设计分满分为20分。
2、比赛裁判按照参赛队所提交的机器人设计文档,根据机械图纸、电路图纸、零件的加工装、装配以及程序代码从自创性、先进性、合理性、稳定性和经济环保、可拓展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二)职业素养分评分方法1、职业素养分满分为5分。
2、职业素养分由该场比赛裁判按照参赛队以下方面表现进行评定:(1)公平竞赛,遵守赛场纪律。
(2)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文明参赛。
(3)冷静、高效,分工合作,一丝不苟。
(4)着装规范整洁,爱护设备,保持竞赛环境清洁有序。
(5)抗工作环境干扰能力强、善于与裁判沟通。
(三)任务得分1、任务得分满分为75分。
2、机器人经过一个关键点得3分,机器人未携带工件经过关键3,该关键点不得分,每个关键点不重复计分。
3、机器人从A、B货架上每抓取一个轮轴工件并放置在机器人上得3分/工件。
若工件在抓取过程中与货架脱离接触但未放置到机器人上,得1分/工件。
4、机器人从C货架上每抓取一个轴承外圈工件并放置在机器人上得5分/工件。
若工件在抓取过程中与货架脱离接触但未放置到机器人上,得1分/工件。
5、机器人进入装配区,按照正确顺序、正确的颜色和正确的位置将工件放置在装配的装配工位上每完成一个成品的装配,得4分/工件;若工件没有正确安装到装配台上的装配工位,但工件仍在装配台面上,且与机器人脱离接触,得1分/工件。
6、机器人把正确颜色的轮轴工件放置在暂存货架E上,得3分/工件,若颜色不正确得1分/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