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合集下载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是一门研究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营养与安全性以及它们在食品贮藏加工运输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应用或控制这些变化的科学。

第2章水1 结合水:指食品中那些与非水组分通过氢键结合的水。

2 自由水:又称“体相水”除开束缚水外,剩余的那部分水都称为自由水,是与非水组分相距很远的水。

3 毛细管水:食品中的组织含有天然的毛细管,其内部保留的水称为毛细管水,实际上主要存在于细胞间隙中。

4 水分活度:指溶液(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

5 “滞后”现象:对于食品体系,采用向干燥样品中添加水(回吸作用)的方法绘制水分吸着等温线和按解吸过程绘制的等温线并不相互重叠,这种不重叠性称为滞后现象。

6 食品的吸湿等温线:moisture sorption isotherms,MSI,在恒定的温度下,将食品的Aw值作横坐标,此时达到平衡的食品含水量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就称为吸湿等温线。

8 单分子层水:指与强极性基团(如-COOH、-NH2等)直接以氢键结合的第一个水分子层的水称单分子层水,亦称“邻近水”。

~第3章碳水化合物1吸湿性;指糖在空气湿度较高时吸收环境中水分的性质。

2保湿性;指糖在较低空气湿度环境下保持水分的性质。

3转化糖;指蔗糖的水解产物。

4糖化:是利用葡萄糖淀粉酶进一步将液化产物水解成葡萄糖。

5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一般60-80℃)的水中,吸水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变化过程称为糊化。

6液化:是指利用酸或淀粉液化酶使糊化淀粉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等,由于在此过程中淀粉黏度大为降低,流动性增加,所以工业上称为液化。

7β-淀粉;未糊化的淀粉称为β-淀粉(20%直+80%支的结晶态),或生淀粉8α-淀粉;糊化后的淀粉又称α-化淀粉{9 DE:表示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程度,也称淀粉糖化值、葡萄糖当量(Dextrose Equivalency),定义为还原糖(以葡萄糖计)在淀粉糖浆中所占的百分数(按干物质计)。

食品化学英语

食品化学英语
These findings are broadly consistent with those from Virginia Tech, published in March in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ternet检索食品化学检验资料 Searching Food-Chemistry Inspection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5、Arrhenius理论及其在食品化学中的应用 Arrheniu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Chemistry
4、Internet网络上有着丰富的食品化学检验资料,从Internet网络上检索资料方便迅捷。 There is a great amount of food-chemistry inspection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It is convenient and quick to gather material from the Internet.
食品化学英语
食品化学 英语翻译:Food Chemistry
食品化学英语
双语例句 1、记住Ed是一位食品化学能手。 Keep in mind that Ed is a food chemistry whiz.
2、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于3月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其结果与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的结果非常一致。

食品化学各章习题答案

食品化学各章习题答案

食品化学各章习题答案第1章1、简要回答:食品、食品化学、营养学、营养、营养素与营养价值的定义,并指出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研究内容有何异同点?2、现代食品化学中规定食品有哪些基本属性?普通食品有哪些功能?营养素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试述:1)食品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内容;3)二者有何共同点?4、简答:食品化学与食品科学各学科及其它学科的关系?第1章:绪论答案1答:食品:food,不同专著对食品定义不同,根据我国199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是一门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营养与安全性以及它们在食品贮藏加工运输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应用或控制这些变化的科学。

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食品中各种营养素对人体的营养生理功能、人体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条件下对营养的需要水平,从而揭示食物与生命现象的关系的生物科学分支。

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Nutrition,是指人类摄取食物并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学过程或者指人体从食物中获得并利用所必需的物质与能量的过程。

营养素:Nutrients,是指食物中能为身体所利用的有效成分,它们可以为身体提供构成机体的原料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并对机体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的异同点:①相同点:从研究对象上看,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有一致之处。

因为,人类与动物的食物除了水分、空气与盐外,均其它生物,目前以动、植为主。

不过人类食物的化学成分又不完全相同于自然生物的成分,因为食品中人为地引入了非自然成分-添加剂、污染物等。

food chemistry 的 版权协议

food chemistry 的 版权协议

food chemistry 的版权协议
(最新版)
目录
1.食品化学概述
2.食品化学的版权协议
3.版权协议的影响和重要性
正文
食品化学是一门研究食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和加工的科学。

它涵盖了食品的各个方面,从原材料的种植和养殖,到食品的加工和包装,再到食品的储藏和运输,最后到食品的消费和废弃处理。

食品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食品中的化学成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食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食品的营养与健康等方面。

在食品化学领域,版权协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版权协议是指作者将其作品的版权转让给出版商,并由出版商负责出版、发行和保护作品的协议。

在食品化学领域,版权协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者将其作品的版权转让给出版商,并保证作品的原创性和合法性。

2.出版商负责作品的出版、发行和保护,并承担作品的版权责任。

3.作者可以在版权协议期限内免费使用、复制和分发作品,并可以获得出版商支付的版权费用。

4.版权协议期限一般为几年,期限届满后,作品的版权将自动回归作者。

版权协议对于食品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版权协议可以保护作者的权益,激励作者创作更多的作品,促进食品化学领域的发展。

另一方面,版权协议可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和合法性,提高食品化学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

食品化学总结

食品化学总结

绪论1、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争论食品本质的一门科学。

即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争论食品的化学组成、构造、理化性质、养分和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贮藏、运销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一门兴、综合、穿插性学科。

2、食品化学争论的内容和范畴根本内容⏹确定食品的化学组成、养分价值、功能性质、安全性和品质等重要性质。

⏹食品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响的机理。

⏹在上述争论的根底上,确定影响食品品质和卫生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争论化学反响的动力学行为及其环境因素的影响;将争论结果应用于食品的加工和贮存。

食品化学的主要学科分支①依据争论范围:食品养分成分化学、食品色香味化学、食品工艺化学、食品物理化学、食品有害成分化学及食品分析技术。

②依据争论的物质类型:食品碳水化合物化学、食品油脂化学、食品蛋白质化学、食品酶学、食品添加剂、维生素化学、食品矿质元素化学、调味品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色素化学、食品毒物化学、食品保健成分化学。

范畴:已死或将死的生物物质〔收获后的植物和宰后的肌肉〕,以及他们暴露在变化很大的各种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各种变化。

3、试述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及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非酶褐变酶促褐变氧化水解金属反响脂类异构化脂类环化脂类聚合蛋白质变性蛋白质交联糖酵解水分焙烤食品表皮成色切开的水果快速变色脂肪产生异味、维生素降解、色素褪色、蛋白养分丧失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色素等降解促使氧化反响发生,与花青素作用转变食品颜色顺→反异构化,非共轭脂→共轭脂产生单环脂肪酸深锅油炸中油起泡沫卵清凝固、酶失活在碱性条件下加工蛋白质使养分降低宰后动物组织和采后植物组织的无氧呼吸1、食品中的离子,亲水物质,疏水性物质分别以何种方式与水作用?类型实例作用强度、〔与水-水氢键比〕偶极-离子水-游离离子、水-有机分子上的带电基团较大偶极-偶极水-蛋白质、NH 水-蛋白质、CO 水-侧链OH 近似相等偶极-疏水性物质水+R→R〔水合的〕疏水水合Δ G>0R〔水合的〕+R〔水合的〕→R2〔水合的〕+疏水相互作用ΔG<0水2、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及特点?食品中的水分为体相水和结合水。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名词解释:1.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储藏、运销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是食品科学,属于应用化学的一个分支2.疏水水合把疏水性物质(如烃类、稀有气体、脂肪酸、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加入水中,非极性基团与水分子产生斥力,使得临近非极性部分的水-水氢键增加,发生了体系熵的减少,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3.疏水相互作用是疏水水合的部分逆转,指疏水基团尽可能聚集在一起以减少它们与水分子的接触,体系熵增加,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4.水分活度A w指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A w=p/p0<15.蛋白质的胶凝作用P70是变性蛋白质发生的有序聚集反应,产物是凝胶一般蛋白质溶液浓度越大,越容易形成凝胶6.美拉德反应P112又称羰氨反应,指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色素的反应,属于非酶褐变反应7.过氧化值POV P185指1千克油脂中所含的氢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用于衡量油脂氧化初期的氧化程度8.食品色素P292食品中能够吸收和反射可见光进而使食品呈现各种颜色的物质,包括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9.(呈味)阈值P334是衡量味的敏感性的标准,指某一化合物能被人的感觉器官(味觉或嗅觉)辨认时的最低浓度10.抗氧化剂P402指能抑制或阻止食品发生氧化反应的所有物质问答:1.食品化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食品化学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本质的一门学科,它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开发食品新资源、革新食品加工工艺和储运技术、科学调整膳食结构、改进食品包装、加强食品质量控制及提高食品原料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奠定理论基础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①确定食品的化学组成、营养价值、功能性质、安全性、品质等②食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及其反应动力学③确定上述变化中影响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④将研究结果应用于食品的加工和储藏2.蛋白质的变性机理和影响因素变性机理: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物理:加热、冷冻、机械处理、静高压、电磁辐射、界面作用等化学:pH、盐类、有机溶剂、有机化合物(脲和胍盐)、还原剂等3.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指除营养价值外的那些对食品需宜特性有利的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蛋白质所能发挥作用的特点分4类:①水合性质:取决于蛋白质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持水性、湿润性、膨胀性、黏合、分散性、溶解性等②结构性质:与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的性质,如沉淀、胶凝、组织化、面团的形成等③表面性质:涉及蛋白质在极性不同的两相间所产生的作用,如起泡、乳化④感官性质:涉及蛋白质在食品中所产生的浑浊度、色泽、风味结合、咀嚼性、爽滑感等4.果胶物质凝胶的形成机理当果胶水溶液含糖量60%-65%,pH在2-3.5,果胶含量为0.3%-0.7%时,在室温或接近沸腾温度下,果胶也能形成凝胶在凝胶过程中,水的含量影响很大,过量的水会阻碍果胶形成凝胶。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课件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课件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西南农业大学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食品化学的概念➢食品化学的发展简史➢食品化学研究的内容➢食品化学研究的范畴➢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概述➢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思考题➢参考文献教学目的和要求⎪⎪⎪⎪⎪⎪⎪⎪⎪⎪⎩⎪⎪⎪⎪⎪⎪⎪⎪⎪⎪⎨⎧⎪⎪⎩⎪⎪⎨⎧⎩⎨⎧⎩⎨⎧⎪⎪⎪⎪⎪⎪⎭⎪⎪⎪⎪⎪⎪⎬⎫⎪⎪⎪⎪⎪⎪⎩⎪⎪⎪⎪⎪⎪⎨⎧⎪⎪⎪⎪⎪⎩⎪⎪⎪⎪⎪⎨⎧⎩⎨⎧环境污染物质物质加工中不可避免的污染污染物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非天然成分基本营养素有毒物质激素呈味物质呈香色素维生素脂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有机成分矿物质水无机成分天然成分食品的化学组成食品化学的发展简史古代食品化学(20世纪50年代以前)❖瑞典人Carl wilhelmscheeie分离和研究了乳酸的性质(1780年),从柠檬汁(1784年)和醋汁(1785年)中分离出柠檬酸,从苹果中分离出苹果酸(1784年),并检验了20种普通水果中的柠檬酸和酒石酸,因此他从植物和动物原料中分离各种新化合物的工作被认为是在农业和食品化学方面精密分析研究的开端。

❖法国化学家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1743-1794)最早测定出乙酸的元素成分。

近代食品化学(20世纪60~90年代)❖在世界主要大国有不同文本的食品化学著作与世人见面,其中英文本的《食品科学》、《食品化学》、《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水产食品化学》、《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食品蛋白质化学》、《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功能性质》等反映了近代食品化学的水平。

权威性的食品化学教课书应首推美国O.R.Fennema 主编的《Food Chemistry》和英国的H.D. Belitz主编的《Food chemistry》,已出版第三版并在全世界广流传。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3.学时/学分:34/2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教研室5.先修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6.面向对象:生物工程专业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食品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和作用对食品色、香、味、质构、营养和保藏稳定性的影响。

为学生在从事食品加工、保藏和开发新产品时提供了一个较宽广的理论基础,它也为学生在了解食品加工和保藏方面的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新的研究方法时提供一个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2. 了解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学科地位及应用价值、发展现状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2.食品化学的性质和范畴3.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概述4.食品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功能概述5.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食品成分的功能。

2.难点:食品成分的理化性质。

(四)思考题1.食品成分一般具有哪些理化性质?第二章水分(4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掌握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2.理解水与冰的结构及在食品中的性质;3.理解水与离子、离子基团、具有氢键键合能力的中性基团和非极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具体内容2.水和冰的物理常数3.水和冰的结构4.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5.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6.水分活度及吸附等温曲线7.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食品中水的性质、水分活度、食品水分与食品化学变化的关系。

908食品化学与食品微生物学

908食品化学与食品微生物学

食品化学与食品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专业:食品科学、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工程等专业二、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是研究人及其食物体系的化学。

为了适应人体的特点和需要,对食品资源开发、加工和保藏的研究都必须建立在食品化学的基础上,所以从事食品科学的人员必须具有食品化学的理论作为基础。

三、目的与要求食品化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食物中的化学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在贮运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从而为食品资源的开发、食品采后作为基础、食品加工方法的研究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食品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性质,并训练学生应用食品化学原理解释和解决食品贮运加工中出现的化学问题的能力。

了解本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内容:(1) 食品化学的概念与发展史(2) 食品化学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3) 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要求:1、了解食品化学的概念、发展简史和食品化学研究的内容及其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以及对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性的影响;3、熟悉食品化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第二章水分内容:(1)水和冰的结构与性质(2)水的过冷现象(3)冷冻对食品品质的影响(4)溶质存在时的水(5)水-溶质的相互作用(6)水分活度与食品保存性的关系要求:1、了解水在食品中的重要作用、水和冰的结构及性质、含水食品的水分转移规律、分子流动性和食品稳定性关系;2、掌握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和水分吸湿等温线的概念和意义、水分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蛋白质内容:(1)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分类和理化性质(2)蛋白质的变性(3)蛋白质与食品相关的功能性质(4)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5)蛋白质新资源要求:1、了解氨基酸、EAA和常见活性肽以及蛋白质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和生物功能性质;2、掌握蛋白质变性的机理及基影响因素;3、掌握蛋白质功能性质产生的机理、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以及在食品工业上的具体应用;4、掌握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营养变化以及如何利用或防止这些变化。

《食品化学》1-2 (2)

《食品化学》1-2 (2)

参考书
1. 汪东风.食品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2. 黄刚平.烹饪基础化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季鸿昆.烹饪化学(高职高与).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10年。 4. 刘用成.食品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5. 王璋等.食品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6. 阚建全.食品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现代食品科学的四大支柱 食品化学 微生物学 生物学 工程学
(三)食品化学

指研究食物的组成、性质以及功能 和食物在贮藏、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可 能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科学。


是以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的组成及 理化性质的一门科学; 是以食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化学,既 是化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食品科学的一个分支。 食品化学是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 础学科。
本课程成绩组成
本课程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 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 时成绩由出勤、提问、平时作业、小论文组成; 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试题主要由填空题、 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部分组成, 实行百分制。
注:学生按要求完成平时作业,缺、旷课节数未达到 “学生手册”规定的,允许参加期末考核。
(一)食品和菜肴的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 食物与生物组织中的C、H、O、N四种元素几乎占总
质量的85%以上。
2.化学成分
A.无机成分 水 无机盐 无机气体(如空气中的O2、CO2、CO、N2及其它成分分
解产生的NH3、H2S、NO、NO2、SO2等)。
B.有机成分(食品的主要成分)
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 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填空题1.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是一门研究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营养与安全性以及它们在食品贮藏加工运输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应用或控制这些变化的科学。

2.氮素平衡:指一个人每日摄入的氮量与排出的氮量之间的关系,当膳食蛋白质的供应适当时,其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相等,称为氮的总平衡3. EAA:机体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不足,而必需从食物中摄取补充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4. 盐析:在高浓度盐中则由于盐离子的水化作用而夺取蛋白质分子结合的水分子,从而导致蛋白质脱水-称为盐析效应。

盐溶:低浓度盐时,离子同蛋白质电荷作用,有助于蛋白质的水化作用和溶解度的提高-称为盐溶效应5. 维生素: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由膳食供应补充的需要量很小的一类没有统一化学结构的小分子有机物6.感官分析: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7、多层水:处于邻近水外围的,与邻近水以氢键或偶极力结合的水。

1、能作水果的保湿剂,糖尿病患者又能服用的单糖。

山梨糖醇2、温度在冰点以上,食品的组成影响其aw;温度在冰点以下,温度影响食品的aw。

3、发生美拉德反应的三大底物是水、糖、蛋白质。

4、食品中的水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单层结合水和多层结合水。

5、从水分子数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可以解释水有特殊现象。

6、体内的水主要来源食物和物质体内氧化。

7、食品加工所进行的各种操作,绝大多数都与水有关系,其目的是改变水在食品中的含量和存在形式,以提高食品的稳定性。

8、食品质量包括、质构、颜色、风味、(安全性和营养)五个方面。

9、食品加工中主控反映的条件有、温度、时间、温度率、产品成分、气相成分。

10、纤维素和果胶分别由β-1,4-糖苷键、α-1,4-半乳糖醛酸组成。

11、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有直链与支链淀粉比率的大小、温度、含水量12、纤维素是以葡萄糖为骨架的,半纤维素又是以木聚糖为骨架。

食品化学总结

食品化学总结

食品化学总结1、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本质的一门科学。

即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贮藏、运销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性学科。

2、食品化学研究的内容和范畴基本内容n 确定食品的化学组成、营养价值、功能性质、安全性和品质等重要性质。

n 食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的机理。

n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影响食品品质和卫生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n 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及其环境因素的影响;将研究结果应用于食品的加工和储藏。

食品化学的主要学科分支①按照研究范围:食品营养成分化学、食品色香味化学、食品工艺化学、食品物理化学、食品有害成分化学及食品分析技术。

②按照研究的物质类型:食品碳水化合物化学、食品油脂化学、食品蛋白质化学、食品酶学、食品添加剂、维生素化学、食品矿质元素化学、调味品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色素化学、食品毒物化学、食品保健成分化学。

范畴:已死或将死的生物物质(收获后的植物和宰后的肌肉),以及他们暴露在变化很大的各种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各种变化。

3、试述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及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非酶褐变酶促褐变氧化水解金属反应脂类异构化脂类环化脂类聚合蛋白质变性蛋白质交联糖酵解焙烤食品表皮成色切开的水果迅速变色脂肪产生异味、维生素降解、色素褪色、蛋白营养丧失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色素等降解促使氧化反应发生,与花青素作用改变食品颜色顺→反异构化,非共轭脂→共轭脂产生单环脂肪酸深锅油炸中油起泡沫卵清凝固、酶失活在碱性条件下加工蛋白质使营养降低宰后动物组织和采后植物组织的无氧呼吸水分1、食品中的离子,亲水物质,疏水性物质分别以何种方式与水作用?类型实例作用强度、(与水-水氢键比)偶极-离子水-游离离子、水-有机分子上的带电基团较大偶极-偶极水-蛋白质、NH水-蛋白质、CO水-侧链OH近似相等偶极-疏水性物质水+R→R (水合的)R(水合的)+R(水合的)→R2(水合的)+水疏水水合ΔG>0疏水相互作用ΔG<02、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及特点?食品中的水分为体相水和结合水。

已复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教学大纲

已复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食品化学II课程英文名称:Food Chemistry课程总学时:54,其中讲授40学时,实验16学时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各章节要点及分章节的授课时数绪论(1学时)绪论是一门课程的入门介绍,对学生了解课程的大致内容、讲授方式及学习方法十分重要,也能够唤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绪论课的内容包括几个方面:1、食品化学的定义、性质与任务2、食品化学的发展历程3、食品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5、介绍本课程的安排与要求在本章中,要求学生了解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在食品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初步地了解本课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水分(4学时)第一节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1学时)1. 水的物理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简介水的物理性质与其他分子量相似化合物的差别,介绍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 水与冰的性质与结构简介水的结构、分子之间氢键的形成,与水独特的物理性质相联系。

介绍冰的晶体结构及物理性质。

3. 水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详述水与离子化合物、极性化合物、非极性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图示使学生理解这些相互作用都是对水自然结构的打扰。

使学生掌握化合水、单分子层吸附水和多分子层吸附水的意义与其结合牢固性的不同。

第二节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2学时)1. 水分活度引出水分活度概念,从拉乌尔定律推导出水分活度计算公式。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水分活度的概念和意义。

2. 等温吸湿曲线介绍等温吸湿曲线的定义和意义,等温吸湿曲线的分区,各区的水分存在状态。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几种微观状态,掌握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性质差别。

3. 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详细分析水分活度对酶促反应、非酶褐变、脂肪氧化、微生物繁殖等的影响,介绍随着水分活度的变化反应速度变化的趋势,了解食品长期保藏所需的条件。

特别应注意在低水分活度下脂肪氧化反应加速。

第三节冰冻对食品品质的影响(1学时)1. 冰冻对食品的双重影响使学生了解冰冻条件降低反应速度而提高保藏性,但会提高未冻结部分的水分活度而使品质劣变加速。

food chemistry 的 版权协议

food chemistry 的 版权协议

food chemistry 的版权协议摘要:I.引言- 介绍food chemistry 的版权协议II.版权协议的重要性- 定义版权- 说明版权对于food chemistry 的重要性III.版权协议的概述- 介绍食物化学版权协议的主要内容- 解释食物化学版权协议的目的IV.食物化学版权协议的主要条款- 条款1: 定义- 条款2: 授权- 条款3: 限制- 条款4: 责任- 条款5: 终止- 条款6: 保证和免责声明- 条款7: 一般条款V.食物化学版权协议的应用- 说明食物化学版权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VI.结论- 总结食物化学版权协议的重要性正文:【引言】Food chemistry,食品化学,是一门研究食品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食品在加工、储存、烹饪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

对于食品行业的发展,food chemistry 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作为一种知识产物,food chemistry 的版权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介绍food chemistry 的版权协议。

【版权协议的重要性】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他的作品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对于food chemistry 来说,版权保护了其内容的原创性和完整性,防止了他人的非法复制和传播。

同时,版权也是激励食品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版权协议的概述】食物化学版权协议,主要是为了保护food chemistry 内容的知识产权,以及规范food chemistry 的使用。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定义、授权、限制、责任、终止、保证和免责声明、一般条款等。

【食物化学版权协议的主要条款】在食物化学版权协议中,每一条款都有详细的规定。

例如,定义条款明确了什么是food chemistry,什么是合法使用,什么是侵权行为等。

授权条款规定了用户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限制条款则规定了用户在使用food chemistry 时需要遵守的一些规则,例如,不能修改food chemistry 的内容,不能将food chemistry 用于商业目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二、甜味与甜味物质(Sweet taste and sweet substance) 甜度及其影响因素 2、影响因素 温度 果糖随温度升高,甜度降低。(异构化) 结晶颗粒大小 小颗粒易溶解,味感甜。 不同糖之间的增甜效应 5%葡萄糖+10%蔗糖=15%蔗糖。 其它呈味物的影响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五、涩味与涩味物质(Astringent tast and astringent substance) 呈味机理 涩味通常是由于单宁或多酚与唾液中的蛋白质缔合而产生沉淀 或聚集体而引起的。 难溶解的蛋白质与唾液的蛋白质和粘多糖结合也产生涩味。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ood
三、苦味与苦味物质(Bitterness and bitterness substance) 苦味物质 3、柑橘中的苦味物(糖苷) 主要苦味物质:柚皮苷、新橙皮苷 脱苦的方法:酶制剂酶解糖苷,树脂吸附,β-环糊精包埋等。
第二节 呈味物质
五、辣味与辣味物质(Piquancy and piquancy substance) 呈味机理 辣味刺激的部位在舌根部的表皮,产生一种灼痛的感觉,严格讲 属触觉。 辣味物质的结构中具有起定味作用的亲水基团和起助味作用的疏 水基团。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五、辣味与辣味物质(Piquancy and piquancy substance) 呈味机理 1. 热辣味(hotness) 口腔中产生灼烧的感觉,常温下不刺鼻(挥发性不大),高温 下能刺激咽喉粘膜。 如:红辣椒中的辣椒素,胡椒中的胡椒碱。 2. 辛辣味(pungency) 冲鼻的刺激性辣味,对味觉和嗅觉器官有双重刺激,常温下具 有挥发性。 如:姜、葱、蒜等。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五、酸味与酸味物质(Sourness and sourness substance) 主要的酸味剂 1、食醋 2、乳酸 3、柠檬酸 4、葡萄糖酸 δ-D-葡萄糖内酯的水溶液加热可转变成葡萄糖酸。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四、咸味与咸味物质(Salty taste and salty substance) 阳离子产生咸味 氯化钠和氯化锂是典型咸味的代表。钠离子和锂离子产生咸味。 阴离子抑制咸味 较复杂的阴离子不但抑制阳离子的味道,而且它们本身也产生味道。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五、酸味与酸味物质(Sourness and sourness substance) 呈酸机理 1、酸味是由H+刺激舌粘膜而引 起的味感,H+是定味剂,A-是助 味 剂。 2、酸味的强度与酸的强度不呈正相关关系。
3、酸味物质的阴离子对酸味强度有影响 有机酸根A-结构上增加羟基或羧基,则亲脂性减弱,酸味减弱; 增加疏水性基团,有利于A-在脂膜上的吸附,酸味增强。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一、概述 3、味觉生理学(taste physiology)
Map of the tongue's taste receptors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一、概述 4、影响味觉的因素(factors of effect on taste) 1 温度 在10~40℃之间较敏感,在30℃时最敏感。
甘草酸苷 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 50 100~200
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 1000~1500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二、甜味与甜味物质(Sweet taste and sweet substance) 甜度及其影响因素 2、影响因素 结构 A、聚合度: 聚合度大则甜度降低; B、异构体:葡萄糖:α> β,果糖:β> α; C、环结构: β-D-吡喃果糖> β-D- 呋喃果糖; D、糖苷键: 麦芽糖( α-1,4苷键)有甜味,龙胆二糖(β-1,6苷键)苦味。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五、涩味与涩味物质(Astringent tast and astringent substance) 常用脱涩方法 (1)焯水处理; (2)在果汁中加入蛋白质,使单宁沉淀; (3)提高原料采用时的成熟度。
第三节 食品中气味形成途径
Formative approachs of food odor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二、甜味与甜味物质(Sweet taste and sweet substance) 呈甜机理 夏伦贝格尔(Shallenberger)的AH/ 夏伦贝格尔(Shallenberger)的AH/B理论 补充学说 甜味分子的亲脂部分通常称为γ (-CH2-, -CH3, -C6H5)可被味觉感 γ 受器类似的亲脂部位所吸引,其立体结构的全部活性单位(AH、B和 γ)都适合与感受器分子上的三角形结构结合,γ位置是强甜味物质 γ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但是对糖的甜味作用是有限的。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二、甜味与甜味物质(Sweet taste and sweet substance) 呈甜机理 夏伦贝格尔(Shallenberger)的AH/ 夏伦贝格尔(Shallenberger)的AH/B理论 风味单位(flavor unit)是由共价结合的氢键键合质子和位置距离 质子大约3Å的电负性轨道产生的结合。 化合物分子中有相邻的电负性原子是产生甜味的必须条件。 其中一个原子还必须具有氢键键合的质子。 氧、氮、氯原子在甜味分子中可以起到这个作用,羟基氧 原子可以在分子中作为AH或B。
第一节 引言
Introduction
三、嗅觉理论(Theory of olfaction) 1.立体化学理论(Amoore, 1964) 1.立体化学理论 立体化学理论(Amoore, 化合物立体分子的大小、形状及电荷有差异,人的嗅觉的 空间位置也有差别。 2.膜刺激理论(Davis, 1967) 2.膜刺激理论 膜刺激理论( 1967) 气味分子被吸附在受体柱状神经薄膜的酯质膜界面上。 3.振动理论 3.振动理论 气味特性与气味分子的振动特性有关。
第一节 引言
Introduction
四、风味化合物的分析 感官分析 食品风味的感官总体评价 特征化学成分的感官评价 仪器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一、概述 1、食品的基本味(原味)(origianl taste) 酸、甜、苦、咸。 2、呈滋味的物质的特点(characteristic of taste compound) 多为不挥发物; 能溶于水; 阈值比呈气味物高得多。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三、苦味与苦味物质(Bitterness and bitterness substance) 苦味机理 大多数苦味物质具有与甜味物质同样的AH/B模型及疏水基团。 受体部位的AH/B单元取向决定了分子的甜味和苦味。 沙氏理论认为苦味来自呈味分子的疏水基,AH与B的距离近,可 形成分子内氢键,使整个分子的疏水性增强,而这种疏水性是与 脂膜中多烯磷酸酯组成的苦味受体相结合的必要条件。
ß-D-吡喃果糖甜味单元中AH/B和γ之间的关系 γ
氯仿
邻—磺酰苯亚胺
葡萄糖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二、甜味与甜味物质(Sweet taste and sweet substance) 呈甜机理 夏伦贝格尔(Shallenberger)的AH/ 夏伦贝格尔(Shallenberger)的AH/B理论的局限性 不能解释多糖、多肽无味。 D型与L型氨基酸味觉不同, D-缬氨酸呈甜味,L-缬氨酸呈苦味。 未考虑甜味分子在空间的卷曲和折叠效应。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三、苦味与苦味物质(Bitterness and bitterness substance) 苦味物质 4、氨基酸及多肽类 5、盐类 苦味与盐类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离子直径之和有关。 离子直径小于0.65nm的盐显示纯咸味 如:LiCl=0.498nm,NaCl=0.556nm,KCl=0.628nm 随着离子直径的增大盐的苦味逐渐增强 如:CsCl=0.696nm,CsI=0.774nm,MgCl2=0.85nm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三、苦味与苦味物质(Bitterness and bitterness substance) 苦味物质 1 1、茶叶、可可、咖啡中的生物碱 2、啤酒中的苦味物质(萜类) 啤酒中的苦味物质主要源于啤酒花中的律草酮或蛇麻酮的衍生 物( α-酸和β-酸),其中α-酸占了85%左右。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二、甜味与甜味物质(Sweet taste and sweet substance) 甜度及其影响因素 1、甜度 甜味剂的相对甜度
甜味剂 乳糖 麦芽糖 0.5 葡萄糖 0.5~0.7 半乳糖 0.6 甘露糖醇 甘油 0.7 糖精 500~700 0.8 蔗糖 1 果糖 1.1~1.5 相对甜度 0.27 甜味剂 相对甜度
食品化学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第八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