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43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共46张PPT)
2、政治上:幕府的腐朽统治和森严的等级制 度引起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在对外政策上,幕府实 行闭关锁国策,禁止日 本人出海,只允许荷兰 等少数国家的商船在指 定的地点从事有限的贸 易。
3、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二)外部危机:列强的入侵使日本民族危机加深
惊
几
破
只
太
蒸
平
汽
梦
船
佩理登陆图(1853年)
积极影响:推动幕府统治的灭亡,有利于日本 近代化
要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三)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
1、原因: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的幻想
吉田松阴:1830年8月4日出生于长州。 1854年,因策划搭乘培理率领的美国 军舰偷渡美国而被捕。出狱后,专事 培育人才工作,是倒幕维新运动和民 族扩张理论的“宗师”,他的“忠魂 不灭”说催生了日本新武士道的产生。 由于反对幕府,倡导尊皇攘夷,号召 武力倒幕,再次被捕入狱。1859年, 在江户的刑场被处死,时年29岁。
关键又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日本当时民 智未开,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 信心、技术、资金等。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二)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废藩置县;
东 作的项县中用措县县央: 施集顺封权利建县京都政施割府行据,局。这另面样县一彻县一方底县方面结面也束有有,县利利真县于于正明形形治成成政统了府三府七一统各的一
影响:
①增强了国防力量,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 独立富强奠定基础;
②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4.文化教育:文明开化 ,用西方资义文化改造 封建文化
(1)教育:
A.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小学、中学、大学
在对外政策上,幕府实 行闭关锁国策,禁止日 本人出海,只允许荷兰 等少数国家的商船在指 定的地点从事有限的贸 易。
3、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二)外部危机:列强的入侵使日本民族危机加深
惊
几
破
只
太
蒸
平
汽
梦
船
佩理登陆图(1853年)
积极影响:推动幕府统治的灭亡,有利于日本 近代化
要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三)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
1、原因: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的幻想
吉田松阴:1830年8月4日出生于长州。 1854年,因策划搭乘培理率领的美国 军舰偷渡美国而被捕。出狱后,专事 培育人才工作,是倒幕维新运动和民 族扩张理论的“宗师”,他的“忠魂 不灭”说催生了日本新武士道的产生。 由于反对幕府,倡导尊皇攘夷,号召 武力倒幕,再次被捕入狱。1859年, 在江户的刑场被处死,时年29岁。
关键又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日本当时民 智未开,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 信心、技术、资金等。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二)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废藩置县;
东 作的项县中用措县县央: 施集顺封权利建县京都政施割府行据,局。这另面样县一彻县一方底县方面结面也束有有,县利利真县于于正明形形治成成政统了府三府七一统各的一
影响:
①增强了国防力量,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 独立富强奠定基础;
②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4.文化教育:文明开化 ,用西方资义文化改造 封建文化
(1)教育:
A.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小学、中学、大学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经典课件(42张)(共42张PPT)
思维拓展
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掀起洋务运动,日本开 实行明治维新,试比较这两次变革
相同点: ①背景:
都是在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学习西方的 ②目的:
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内容:
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 军队和学堂
不同: ①性质: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
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软弱,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 帝身上,缺乏群众基础,力量弱小。
⑶具体措施: 明治政府颁布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 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由于维新派无实权,
顽固派势力强大,变法措施根本不可能实施。 ⑷国际环境: 日本明治维新时,日本的环境相对宽松。 中国戊戌变法时,列强正在瓜分中国,国际环境不利。
德川将军
德川幕府(1603——1867)
建立者:德川家康 德川幕府统治机构:幕府(掌管国政) 和藩国。 将军把领地分封给藩主(大名),藩主 (大名)效忠将军。
思考:德川幕府是怎样统治日本的?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影响?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士 大名
大名听命与将军,西南 大名受幕府排挤
钓鱼岛
导言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 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脱 颖而出,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 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 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明治维新是 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1、德川幕府腐朽的封建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 部矛盾,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 ,使日本民族危机加 深,社会危机空前加剧 3、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为日本 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8.3 明治维新(共41张PPT)
1871年 日本使 节赴欧 美进行 了景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时期的乡村学童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1871年,日本最早的日报《横滨每日新闻 》发行图为1880年,朝野新闻社在银座成立。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
明 治 时 期 兴 办 的 小 学
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 关键所在,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提出“邑无 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明治政府在国家 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 校。
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明治政府于1872 年颂布“学制令”,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 和高等教育在内的近代学校体制;规定送儿童入小学受教育是每 个家长的义务。
思考:日本经济的近代化表现为工业化,
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推动下,日本的工业化迅 速展开,结合课文内容试从主导力量、推进的步 骤、企业的归属等方面概括日本工业化的特点。
①主导力量:政府主导 ②推进步骤: A. 国营企业示范、私人资本发展 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迅速较快。 ③企业归属:得到政府扶持的大资本家控制 了大部分近代工业。
内容
目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1)废藩置县 (2)四民平等
(1)土地改革 (2)殖产兴业
提倡“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教育
实行征兵制
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资本主义
发展近代教育
为对外扩张创 造条件
课后练习测评2:
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日本发展工 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
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 命,为了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课件(38张ppt)
1、背景: 内忧外患
2、倒幕力量
1)构成
倒幕派(武士,商人,资,新兴地主) 人民
部分大名 (西南四强藩)
2)主张 ——王政复古
3、经过及结果
1867年 1868年
“大政奉还”—王政复古(初步胜利) 推翻幕府统治
倒幕派取得胜利的原因
幕府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倒幕派得到各阶层人民的配合和支持。
倒幕派取得胜利的意义
士府统
大名
武士阶级是统 治阶级。
治
身份等级世代
的
武士
相继,不能逾
构 成
越。
农工商
在经济上,土地归将军、藩主等领主所有,
农民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据《世事见闻录》
结论一:日本的等 (1816年)记载,贫苦的农民连“吃杂粮度日,
都成为不可能”,他们“衣不蔽体,饥寒交迫,
住级的地制方更度是墙激塌壁化倒,了破阶陋不级堪”矛,甚盾至被。
顽固派掌 握国家实 权,力量 强大
脱离群众, 社会基础薄 弱
维新派依 靠没有实 权的皇帝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
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潮流 19C中,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文化教育 设新式学校,实行小
学义务教育,发展中、 培养建设资本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 高等教育。
社会生活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形成学习西方的社会风气。
军事
废武士制度,实行征 建立资产阶级的常备军,但其也成 兵制,建立”皇军“。 为了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
1881年在自由 民权运动的冲击 推动下,政府被 迫宣布制定宪法, 10年内召开国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949人教PPT课件
县 县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 “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封 建
天皇适应皇资族本四主义经济的发展。
等
将军 华族民
级
平
制
大名 士族等
度
武士 平民
带刀者斩
贱民
经济方面:发展新经济
1、改革币制;
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土地制度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
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明治广维兴新会议的,概万念机:决于公论;(1868年4月) 上幕下府一被心,推大翻展以经后纶,;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
强兵官,武推一体行以了至一庶系民列,改各革遂措其志施,,逐步废除了 旧的务封使建人心体不制倦,;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 本主破义例的来之发陋展习,,历基史于上天称地之之公为道“;明治维新”。
2、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 措施是 A.实行义务教育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废藩置县 D.建立常备军
3、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 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
局限:强调忠君思想,封建思想浓厚
C、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
东京的鹿鸣馆 东京的化妆舞会 1878年,东京用电池供电的街灯。
军事方面:建立新军队
A作实用行:义摆务脱兵刀了役劈民制—,族—组危砍建机杀常训,备练走军上;了独立 富保留强BC 购设了道进立浓路先军厚,进 事的但武院军同器校国时,,主走改培义上进养色对军军事 事彩外装人。扩备才张道路,
土地提买高卖了; 土地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3、地税改革 并三规,入兹定作增为于为加促改地 地正进,契 税地农为调 。税查村国—,完商家—原毕明品工有后治经业之,政济化田按府地的政土1贡8发策地7纳3价展提年办格;供颁法征政了布,取的府有一其条财力律百例作政保分废收障之;
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全3课 课件 共42张PPT
导致哪一部分人的处境不断恶化
( D)
①庄园主 ②下级武士 ③农民 ④城市贫民 A.①②③ B.①
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5. 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19世纪中期,最
先敲开日本大门、强迫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6.明治维新前,日本曾出现过类似于义和团的尊攘派,他们以“尊 王攘夷”为号,暗杀卖国的幕府官员,还攻击西方商人和外交官, 进攻停泊在日本港口的外国船只。但日本的尊攘派后来转化为明
内 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对天皇负责;
容 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上是最高决策机关。
评价:P119。(强调: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
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
天皇
协
总揽统治权、
服
助
行使立枢法密权院(顾问) 务
天
掌握军队统帅权
于
皇
议会
内阁 天
(立法)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内忧) 2、经济上: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大阪、江户和京都等商业城市也日益繁荣, 出现了三井等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 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内忧) 3、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
四、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1、措施
(1)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2)仿照欧美国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皇军”)。
皇军:要接受武士道教育,要求必须效忠天皇; 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八 明治维新 课件 (共34张PPT)
选修一:明治维新
(1868年---1873年)
• 课标要求 •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
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
中的历史地位
一、背景
1、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内忧)
(1)政治:幕藩体制和森严的等级制度,阶级矛盾尖锐。
教育体制:
培养了大量人才,
A、建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 但是向学生灌输
B、教学内容增加许多自然科学知识 忠君思想,封建 C、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近代教 色彩浓厚“和魂 育体制,其中小学 实行义务教育 洋才”
(3)社会生活各方面:
实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推进吸取西方的风俗习惯 如:衣、食、住、行等西化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
治势力强大。
倒幕派(中下级武士、新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依 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 靠没有实权皇帝,不敢发动 建立倒幕基地,武装倒幕 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
明治政府发布一系列除旧 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书 布新改革措施并大力推行 各地阳奉阴违。
A、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 板”企业,以供私人企业效仿; B、发展近代交通通信事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C、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得到扶持的大 资本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建立许多资本主义企业。
3.文化生活:文明开化 ,发展近代教育
(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2)按照欧美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
方式: ①资产阶级革命 ②民族独立战争 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④民族统一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8单元第3课明治维新 (共41张PPT)
2、影响:
(1)增强国防力量,摆脱民族危机;
(2)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加紧向外侵略,走上对外扩张 道路。
用武土道教育日本军人
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崇俭朴
近代日本海军
项目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小结:明治维新措施
内容
废藩置县 四民平等
土地改革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
军事改革 富国强兵
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集团
作用:促等进,奠私定人了资他本们主后义来的发展发为展“,财提阀高”日的 本工业竞 争力;少基数础。资随本着家规控模制的了扩日大,本财大富部的分增近加代, 工业
这些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 业,这构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
特点。
福冈缫丝厂 (日本最早 的近代制纱 厂)
工业化作用
殖产兴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 潮,仅用30年时间,就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 国变为工业国。
文化上:文明开化
措施及作用:
(1)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 作用:让更多人了解西方文明;为国家培养人才
(2)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作用:① 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技术的人才;
② 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和魂洋才) (3)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
日本建造的 第一艘轮船 “孝明丸”
1872年 通车的日 本第一条 铁路
1872年,三井银行的前身,三井兑换店成立
“脱亚入欧”
“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 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 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 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从1871年开始,日本派出岩仓 使团考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1)增强国防力量,摆脱民族危机;
(2)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加紧向外侵略,走上对外扩张 道路。
用武土道教育日本军人
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崇俭朴
近代日本海军
项目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小结:明治维新措施
内容
废藩置县 四民平等
土地改革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
军事改革 富国强兵
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集团
作用:促等进,奠私定人了资他本们主后义来的发展发为展“,财提阀高”日的 本工业竞 争力;少基数础。资随本着家规控模制的了扩日大,本财大富部的分增近加代, 工业
这些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 业,这构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
特点。
福冈缫丝厂 (日本最早 的近代制纱 厂)
工业化作用
殖产兴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 潮,仅用30年时间,就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 国变为工业国。
文化上:文明开化
措施及作用:
(1)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 作用:让更多人了解西方文明;为国家培养人才
(2)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作用:① 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技术的人才;
② 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和魂洋才) (3)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
日本建造的 第一艘轮船 “孝明丸”
1872年 通车的日 本第一条 铁路
1872年,三井银行的前身,三井兑换店成立
“脱亚入欧”
“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 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 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 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从1871年开始,日本派出岩仓 使团考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答案
归纳总结
幕府统治危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封建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 (2)锁国政策导致日本落后于世界潮流。 (3)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冲击了日本的封建领主经济。 (4)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的限制,中下 级武士穷困潦倒,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5)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 摇了幕府统治。
答案
12345
6.“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 B ) A.当时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B.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 C.尊攘派认识到盲目“攘夷”并不可取 D.幕府镇压了“尊王攘夷”运动
解析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使得尊攘派认识到,要想免受西方列 强的侵略,不能光靠盲目“攘夷”,必须改革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 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成倒幕运动,倒幕成了挽救 日本的前提。
答案 标志:1860年,中下级武士暗杀幕府实权人物井伊直弼。 得到了一些不满幕府统治的大名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日本其他社会阶 层也纷纷响应。
答案
12345
(2)“尊王攘夷”运动有何特点?存在什么缺陷?结合“举义”失败的原 因,谈谈从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答案 特点: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反抗外国侵略者为主要目标。 缺陷:对幕府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教训:要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答案
返回
12345
8.阅读下列材料:
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2003年,这
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
一位美国将军……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
归纳总结
幕府统治危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封建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 (2)锁国政策导致日本落后于世界潮流。 (3)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冲击了日本的封建领主经济。 (4)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的限制,中下 级武士穷困潦倒,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5)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 摇了幕府统治。
答案
12345
6.“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 B ) A.当时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B.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 C.尊攘派认识到盲目“攘夷”并不可取 D.幕府镇压了“尊王攘夷”运动
解析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使得尊攘派认识到,要想免受西方列 强的侵略,不能光靠盲目“攘夷”,必须改革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 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成倒幕运动,倒幕成了挽救 日本的前提。
答案 标志:1860年,中下级武士暗杀幕府实权人物井伊直弼。 得到了一些不满幕府统治的大名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日本其他社会阶 层也纷纷响应。
答案
12345
(2)“尊王攘夷”运动有何特点?存在什么缺陷?结合“举义”失败的原 因,谈谈从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答案 特点: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反抗外国侵略者为主要目标。 缺陷:对幕府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教训:要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答案
返回
12345
8.阅读下列材料:
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2003年,这
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
一位美国将军……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复习课件(共70张PPT)
工 业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工 业 革 命 的 进 行 和
资 产世 阶纪 级六 革七 命十 和年 改代 革的
俄国1861年改革
1861年美国内战 1871 年德意志统一 1870 年意大利统一
1868 年日明治维新
在资 世本 界 范主 围义 内 确制 立度
19
走进历史 明治维新的背景
思考: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在政治、经济、外交 上分别采取怎样的政策?这些政策给幕府统治又 带来怎样的危机(即幕府统治危机的主要表现在 哪几方面)?
18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前农民暴动的次数表
年代
1701-1710
次数
55
一年平均 次数
5.5
年代
1791-1800
次数
122
一年平均 次数
12.2
1711-1720
1721-1730 1731-1740 1741-1750 1751-1760 1761-1770 1771-1780
73
70 86 130 116 108 78
在经济上,土地归将军、藩主等领主所有, 农民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据《世事见闻录》 (1816年)记载,贫苦的农民连“吃杂粮度日, 都成为不可能”,他们“衣不蔽体,饥寒交迫, 住的地方更是墙塌壁倒,破陋不堪”,甚至被迫 出卖自己的亲生骨肉。统治者公开声称:“让农 民不死不活地活着,是政治的秘诀。”甚至告诫 农民:“随便将萝卜叶、豇豆叶、大豆叶等扔掉, 就太浪费了。这些东西掺上些杂粮煮着吃,味道 是很鲜美的。” 将军家齐及世子家庆的奢侈生活已达极点,…… 制作糕点时,每日耗费砂糖千斤。家齐父子拥有 900名侍俾
一、镰仓幕府 (1192——1333年) 二、室町幕府 (1336——1573年) 三、德川幕府 (1603——1867年)
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35张PPT)
三、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前提)
(1)原因
②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 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 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原因:民族危机加剧(根本)和幕府统治者对外
尊
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直接)。
王 攘
◆主要参与者:中下级武士(如高杉晋作) ◆方式: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内忧) 2、经济上: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大阪、江户和京都等商业城市也日益繁荣, 出现了三井等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 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内忧) 3、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
大政奉还
1867年,为了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保住实 际权力,幕府(将军为德川庆喜)闻讯上书天皇 (睦仁),表示要把政权“奉还”天皇。日本历史 上称这一事件为“大政奉还”。这标志着在形式上 结束了幕府统治。
三、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前提)
1、倒幕运动
(4)过程
①开始:1866年——西南强藩的联合 ②发展:1867年——“大政奉还” ③高潮:1868—1869年——戊辰战争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 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 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 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 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 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 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8 国民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8
9 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但权力和有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 明治维新 课件 (共31张PPT)
经济
2)进行 土地制度 改革
3)改革地税
4)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文化
1)派遣 留学生 、翻译西方著作
2)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3) 生活习俗 西化
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 ,建立新式军队 军人接受 武士道 教育
1.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废藩置县”,其
“藩”指
A.幕府的领地
B.大名的领地
C.武士的领地
D.天皇的领地
二、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一) 、政治领域:废除旧体制
问题1:藩国势 力强大,形成割 据。
措施:“废藩置县”
问题2:等级森 严,阶级矛盾尖 锐。
措施:废除等级 四民平等
探究:请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分析, 明治维新的政治改革起到了什么作 用?(从市场、资金、劳动力等角度分析)
改革派在欧美考察中得到什么启示?
“日本能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在很短的时间内脱 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与大国相抗衡的实力, 令世界为之震惊,也让作为邻国的我们有更多的反 省和思考。”
----《大国崛起之日本明治维新》
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
明治维新
2018年 新 学 期 高 中 生开学 国旗下 发言稿 生开学 国旗下 演讲稿 我 校 开 学 的 好日子 ,很多同 学在家 长的陪 同下,早 早的来 到了学 校,十 点左右 ,高一高 二 收 费 处 就 排起了 长龙,但 同时我 也看到 了了一 个很奇 怪的现 象:排 队缴费 的有近 三 分 之 一 的 是家长 ,有的满 脸沧桑 ,有的青 丝白发 ,有的 衣着单 薄,有的 略显憔 悴,看得 出 基 本 上 是 来自农 村的。 同学们 ,不知你 们发现 没有,在 你们面 前,父 母亲是 不是显 得 有 些 寒 碜 ,有点落 寞?可 他们却 全然不 顾站在 寒风里 为你们 排队等 候着缴 费,而你 们 呢 ,穿 着 过 年的新 衣,心情 愉悦的 与同学 们说着 话,聊 着天。 我问了 几位家 长,为什 么 不 叫 孩 子 自己去 排队缴 费,家长 们几乎 都这样 说:孩 子不懂 事,带着 钱不安 全。此 情 此 景 ,深 深 的刺痛 了我。 同学们 ,你们是 真的不 懂事啊 。一个 高生,都 十六 七岁了 , 难 道 这 么 一 点自立 能力都 没有吗 ?受教 育十多 年了,难 道就是 这么体 谅孝敬 父母亲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第八单元明治维新 (共96张PPT)
专题八 明治维新
(19世纪中后期)
“近世作者如松龛徐氏、 默深魏氏,于西洋绝远之国 尚能志其崖略,独于日本考 证阙如。或稍述之而惝恍疏 阔,竟不能稽其世系疆域, 犹似古之所谓三神山者之可 望不可至也。”(薛福成 《日本国志序》)
“你们试跑到日本书店里去看,哲学、文学、艺术、 政治、经济、社会、地理、历史各种方面,分门别类的, 有几千种。参谋部、陆军省、海军军令部、海军省、农 商务省、外务省、各团体、各公司,派来中国长住调查 或是旅行视察的人员,每年有几千个。……‘中国’这 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 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戴季陶《日本 论》,1928)
戴季陶
“从到达日本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给自己定 了一个任务,就是每天都要观察日本的5份最重 要的报纸,……从3月6号开始到3月20号共15天 的时间。5份报纸关于中国的消息第一天共43条, 第二天共34条,最后一天是29条,最多的一 天……达到50条。最少的一天也是18条。”(白 岩松《岩松看日本》,2007)
日本的由来
前1世纪:小国林立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汉 书·地理志》)
“建武中元二年(公 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 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 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 绶。”(《后汉书·东夷 列传》)
1784年,志贺岛出土一 枚“汉倭奴国王”金印
4世纪:统一(大和朝廷)
6世纪末,圣德太子推行改革,并派遣隋使小野 妹子。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隋书·东夷传·倭国》)
值得深思的是,佩里率领舰队粗暴地踢开了日本的 国门,但日本人不仅没有把他当作侵略者,还将其作为 开国的恩人来纪念。在横须贺市建立了一座佩里公园, 在当年美国黑船登陆的地方,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 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 培理上陆纪念碑”。在佩里公园,每年都要举行民间自 发开国纪念活动——“黑船祭”。 日本人认为,日本民族之所以有后来的强大,同佩 里的造访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佩里是促使日本开放改革 、富国强兵的恩人。 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写道:“美国人跨海 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上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 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不会熄灭。”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同步课件(共37张PPT)
一、镰仓幕府(1192——1333年) 二、室町幕府(1336——1573年) 三、德川幕府(1603——1867年)
德川幕府(1603——1867)
1603年,德川家康所建立,历经260多年。
德川家康
在日本历史上,17—19世纪中 期称为江户时代,因最高统治者德 川将军的统治机构幕府设置在江户 (今东京)而得名。江户时代的统 治机构有两级——幕府(掌管国政) 和藩国。将军把领地分封给藩主, 藩主效忠将军,二者形成主仆关系。
使人心不倦; • 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封建制度,向西方学习
中央集权 世界強國 殖产兴业
废除 不平等条约
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
二、明治维新的过程
1、时间、人物、文件 2、措施 政治方面 1)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
或大名.
国
名义首脑,没有实权
天皇 一直希望能重掌大权
内 社
封 建 统 治 阶 级
会
将军 最大的封建主,掌握政权
将军的政厅称为
幕府
矛 盾 尖
大名 藩国的统治者,逐渐对幕府不满
有些从事工商业,倾向改革
锐 ,
武士
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 号召推翻幕府,进行改革
明治时期,日
本确立了“和魂 洋才”的教育原 天皇 则,既要培养学 万岁万岁 生具有日本旧的 万万岁 忠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西 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知识。
三、明治维新的影响
1、性质:
天皇为首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积极:
德川幕府(1603——1867)
1603年,德川家康所建立,历经260多年。
德川家康
在日本历史上,17—19世纪中 期称为江户时代,因最高统治者德 川将军的统治机构幕府设置在江户 (今东京)而得名。江户时代的统 治机构有两级——幕府(掌管国政) 和藩国。将军把领地分封给藩主, 藩主效忠将军,二者形成主仆关系。
使人心不倦; • 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封建制度,向西方学习
中央集权 世界強國 殖产兴业
废除 不平等条约
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
二、明治维新的过程
1、时间、人物、文件 2、措施 政治方面 1)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
或大名.
国
名义首脑,没有实权
天皇 一直希望能重掌大权
内 社
封 建 统 治 阶 级
会
将军 最大的封建主,掌握政权
将军的政厅称为
幕府
矛 盾 尖
大名 藩国的统治者,逐渐对幕府不满
有些从事工商业,倾向改革
锐 ,
武士
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 号召推翻幕府,进行改革
明治时期,日
本确立了“和魂 洋才”的教育原 天皇 则,既要培养学 万岁万岁 生具有日本旧的 万万岁 忠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西 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知识。
三、明治维新的影响
1、性质:
天皇为首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积极: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明治维新》优秀课件(26张)(共26张PPT)
(3)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
“脱亚入欧”
“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 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 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 物的利害得失”。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鹿鸣馆
四、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1、措施: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②购买武器,建军工企业,改进军事装备 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2、特点: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①确立四种身份;
皇族
四民平等
华族 士族 平
民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①确立四种身份; ②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特权;
平民有了更多的自由
废除武士特权
历史小常识
接受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 3、影响: 增强国防力量,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 立; 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很快走上对外扩张 道路。
本课小结:
废除旧体制---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发展新经济---政府扶植资本主义发展 “文明开化”---全面西化再更新改造 建立新军队---武士道精神下的新军队
有,允许土地买卖。 作用:提高土地所有者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3、地税改革 措施:一律按地价3%征收土地税,以货币形式支 付 作用:a 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b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 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有力保障
殖产兴业——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
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 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 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 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在怎样的背 景下开始明治维新的?
“脱亚入欧”
“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 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 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 物的利害得失”。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鹿鸣馆
四、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1、措施: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②购买武器,建军工企业,改进军事装备 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2、特点: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①确立四种身份;
皇族
四民平等
华族 士族 平
民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①确立四种身份; ②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特权;
平民有了更多的自由
废除武士特权
历史小常识
接受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 3、影响: 增强国防力量,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 立; 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很快走上对外扩张 道路。
本课小结:
废除旧体制---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发展新经济---政府扶植资本主义发展 “文明开化”---全面西化再更新改造 建立新军队---武士道精神下的新军队
有,允许土地买卖。 作用:提高土地所有者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3、地税改革 措施:一律按地价3%征收土地税,以货币形式支 付 作用:a 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b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 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有力保障
殖产兴业——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
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 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 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 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在怎样的背 景下开始明治维新的?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1 8.3明治维新 (共36张PPT)
三府七十二县
县
京
县
都
县县
县 县
县
县县
东
大县
京
县阪
县
县 县
县县
由中央派遣官员进行管理,统一的中央集权
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天皇
皇族
封
将军
建
四
等
大名
华族 民
级
平
制
武士
士族 等
度
平民
贱民
废除武士特权
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为资 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
作用: 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独立富强,并
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奠定基础。
1881年在自由民 权运动的冲击推 动下,政府被迫 宣布制定宪法, 10年内召开国会
1872年的《立国宪议》
《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仪式(1889年2月11日)
《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君主立宪制
1、颁布的背景: 2、蓝本是: 3、内容: A:天皇权利、臣民权利 B:议会 C:内阁 D:枢密院 4、标志:__________政体确立 5、评价: A、进步性:1) 承认了人民的___,形式上确立了 _______的国家体制,是_____进步 2)标志__________政体确立,标志着_____的统治秩序 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_______制度 B、局限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仍掌握在 ____手里
【重难点分析】 分析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
方法点拨:决定战争的胜负的因素:人心所向、 实力对比、斗争策略、国际援助等。
1)国内: ①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 ②更多的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优质课件(共37张PPT)
1.消极影响
(1)经济上欧美国家加强对日本掠夺,社会矛盾激化,社 会危机加剧 (2)政治上丧失大大量主权,沦为半于民地社会,民族危 机加深
2.客观积极影响
(1)激化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结束闭关锁国。 (2)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 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呼声更加强烈.
明治政府的成立
1868年,改元“明治”,进入“明治时期” 1869年迁都东京(江户)
京都 (天皇住所)
幕府 所在地 江户
1869年迁 都东京
江户1868年7月17日改名为东京课堂 ຫໍສະໝຸດ 结一 岛国之忧——维新背景
2)可能性——
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维新的开展提 供了政治保障;
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 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 利的国际环境。
基本特点:天皇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但权力掌握在 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藩国势力强大。
概念阐述
武士
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 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 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 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
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 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 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 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 为其效力和卖命。
概念阐述
幕府统治
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 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 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 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从公元 1192年到1867年,在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 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过镰仓 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大幕府的统治 。
戊辰战争
• 德川庆喜及其家臣拒绝“辞官纳地”,决定同新政府决 一死战,1868年1月,德川庆喜以清君测为口号,亲率幕 府军队兵分两路从大阪出发,进军京都,西乡隆盛指挥 的新政府军队在京都郊外的伏见、鸟羽两地同幕府军 队展开激战,新政府军以5000人击败了1.5万幕府军, 德川庆喜逃回江户。2月25日,天皇下诏亲征,同时命 令各藩大名立即参加讨伐幕府的战争。因时为旧历戊 辰年,史称“戊辰战争”。政府军势如破竹,幕府军 节节败退,很快兵临江户城下,4月,幕府将军德川庆 喜投降。幕府高级官员等人逃往东北地区,联合封建 大名,组成反天皇同盟,企图负隅顽抗,政府军在人 民支持下,先后平定各地叛乱,到1868年11月6日, 攻占东北要塞,东北战争结束。次年6月27日,战争结 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岩仓使团(1871—1872)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富国强兵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二)发展经济
• 3、殖产兴业 •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
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 例,以诱导人民。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二、改革内容
• 《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 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 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 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 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一、历史背景之一 幕府统治危机,社会矛
盾尖锐 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
• 严禁出海 ,否则杀 头。
一、历史背景之二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 入
• 仅1744年—1852年日本翻译的西方著 作就多达500多种,从事翻译者达117 人。这些数字说明日本在二百多年的 锁国时期依然艰难地世界发展的主流 保持着不绝如缕的联系。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三)文明开化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一、历史背景之日三本近资代本化主的义起经航—济—发明展治维新
所谓“出机” 是商人供应棉纱和织机,由农 民在家里织成布匹,商人则按成品多少支付工资
“出机”商人设立自己经营的作坊,从贫苦 农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募“机织下女”即女工从事生产。
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材料反映当时日本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世纪中期的世界形势
• 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 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 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 是国家征收地税。
• 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 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 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赖肖尔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二)发展经济
• 1、改革币制,以纸币日元为唯一统一货币
•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二)发展经济
• 2、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 允许买卖。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 投资62万日元的长崎造船所以9.1 万日元卖给三菱;
• 投资59万日元的兵库造船局以5.9 万元卖给川崎;
• 投资18.9万日元的品川玻璃厂卖给 了西村。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一)废除旧体制
• 1、废藩置县
“欧洲废除封建制度需要进行长时期的战争,而日本滴血 未流、一弹未发就废除了封建制度。”
•
——伊藤博文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一)废除旧体制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日本倒幕运动
“维新三杰”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西乡隆盛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一、历史背景之五:倒幕运动成功,明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43张PPT) 治政府建立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一、历史背景
• 1、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物质文明的影 响。
• 2、佩里叩关,民族危机加深、社会危机加 剧。
• 3、中国遭受西方侵略使日本深受刺激。
• 4、倒幕运动成功、明治政府成立。(前提)
• 5、幕府统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 6、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社会的统治基 础动摇。
•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 皇族 • 华族(大名、公卿) • 士族(武士) • 平民(有姓氏、可以与华族、士族通婚)
• 明治维新把日本从一个以世袭为主决定地位的社 会变成了一个以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成就为主决定 地位的社会。应当说,这是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 带来的最深刻、最实质的变化……
•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一、历史背景之四: 佩里叩关加深民族危机、加剧社会危机
因为佩里舰队 的军舰是黑色 的,船上的蒸 汽机又冒着黑 烟,所以日本 历史上把这一 事件称之为 “黑船事件”。
1853年黑船驶抵浦贺港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尊王攘夷”运动
• 如何看待“尊王攘夷”这一口号?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1866-1873年,日本工业生产平均增速为 32.2%,而美国(1861-1873)为5%,英国( 1851-1873)为3.3%,德国(1861-1873)为3.8% 。
1874-1890年日本年平均增速为12.1%,而 英国只有1.7%,美国为5.2%。法国(1870-1890 )为2.1%,德国为3.5%。
• • 据统计,从1834至1867年的33年间,日本
全国手工业工场累计仅188个,资本主义的 发达程度可想而知。 • 殖产兴业为什么由政府主导?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共 43张PP T)
(二)发展经济
• 政府扶植的工业就像温室中的花朵, 必然缺乏竞争力,其内部的官僚架构 也不适合市场发展规律,政府还必须 负担其盈亏,因此,到了明治十年以 后,这种弊端逐渐显现,政府不堪重 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