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富贵不能淫知识点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最新归纳整理一: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二: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三、生字难字(略)四、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富贵:指有钱有地位。
淫:使……迷惑。
居天之下广居:居住。
居所。
得志,与民由之:实现;实行。
独行其道:固守。
原则,行为准则。
安居:安静。
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
焉得:怎么能。
威武:威胁暴力。
五、结构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总结起来比较重要的内容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守正义的座右铭。
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北京中考必考古文】部编初中语文-《富贵不能淫》重点文言知识及课文理解
《富贵不能淫》一、重要字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焉:怎么,哪里3.父【命】之教导、训诲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以:把正:准则,标准5.与民【由】之遵从6.此之【谓】大丈夫叫做、称为7.戒(1)【戒】之曰告诫(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谨慎8.之丈夫【之】冠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父命【之】代词,指男子母命【之】代词,指女子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与民由【之】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往送【之】门/往【之】女家到二、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三、古今异义【丈夫】之冠也:<古>成年男子 <今>女子的配偶四、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富贵不能【淫】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惑乱,迷惑”的意思②贫贱不能【移】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改变、动摇”的意思③威武不能【屈】屈:屈服,这里是“使……屈服”的意思五、翻译1.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能实现理想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六、课文理解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析】“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富贵不能淫》知识清单教师版
《富贵不能淫》知识清单一、注音傅说(yuè)曾益(zēnɡ)法家拂士(bì)胶鬲(gé)外患(huàn)劳其筋骨(jīn)畎亩(quǎn)二、文言现象(一)重点词语解释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岂:难道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焉:怎么,哪里得:..能够3、安居而天下熄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4、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5、父命之命:教导、训诲6、无违夫子违:违背夫子:丈夫7、以顺为正顺:顺从正:准则,标准6、妇之道.也道:名词,原则、行为准则7、得.志得:实现8、与民由之由:遵从9、独行其道独:独自道:名词,道路10、此之谓大丈夫谓:称作(二)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三)一词多义戒:往送之门,戒.之 (告诚) 居: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必敬必戒. (谨慎) 居天下之广居. (住所) 之:母命之. (代词,她,代指女儿)道:妾妇之道也(原则,行为准则)住送之.门 (动词,去、到) 独行其道(道路)妾妇之.道(结构助词,的)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与民由之.(代正道)得.志(实现)丈夫之冠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三)古今异义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真诚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3.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正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直,正义4.与民由之由古义:遵从,遵循今义:理由,由于5.丈夫之冠也丈夫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四)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 (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使……迷惑)2.贫贱不能移. (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使……动摇)3.威武不能屈. (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4.丈夫之冠也(冠:名词作动词,行冠礼)三、句子翻译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译: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富贵不能淫》课堂笔记
《富贵不能淫》课堂笔记一、重点字词重点实词:1.景春:战国时齐国的贵族,孟子的朋友。
2.谓:说,认为。
3.公孙衍:魏国人,战国时著名的说客。
4.张仪:魏国人,战国时著名的说客。
他主张“连横”,一生致力于游说各诸侯国疏远秦国而连结其他诸侯国。
5.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6.淫:迷乱。
7.居:处于,处在。
8.不能淫:不能够迷惑。
9.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
移,改变。
10.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重点虚词:1.以:在,介词。
依靠,凭借。
2.而:表转折关系。
却,可是。
3.之:结构助词,的。
4.出身:为了报效国家而献身。
身,身体,形体。
5.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作使动,使……受苦。
心志,思想。
6.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作使动,使……劳累。
筋骨,身体肌肉。
7.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作使动,使……饥饿。
体肤,身体皮肤。
8.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作使动,使……经受贫困之苦。
空乏,资财缺乏。
这里指不卖珍贵的东西换吃的,不卖高价换穿的等意思。
其身,他的身体。
9.行拂乱其所为:行,行动;拂乱,违背;所为,所行的事。
指使他做的事不能做下去。
拂乱,违背的意思。
10.所以:用来;靠它来;靠这种方式。
所字结构。
表示原因或凭借,相当于“……的原因”或“借以……”。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人们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和发展,而贪图安逸享乐就会走向灭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奋发有为因而能生存发展;安乐使人萎靡不振因而导致灭亡。
于,介词,从。
在;并列连词,并且;递进连词,并且、而且、于是、就;选择连词,或者、还是;假设连词,如果、假使;让步连词,即使、纵然、就是、就算等意思。
这里表示并列关系,“而且”。
也: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的意思;用在主语后面表示停顿;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另提一事;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犹了也;罢了;呢等意思。
这里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
《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整理
21富贵不能淫原文和译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是妇女之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背景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
他极力主张“仁政”,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
常识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
部编版八上语文《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全)
22.《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
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一、重点字词字词解释字词解释1岂难道14由遵从2诚真正,确实15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迷惑。
3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16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动摇。
4惧害怕17屈屈服。
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屈服。
5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18父命之.代词,他。
6是这19以.顺为正者介词,把。
7焉怎么,哪里20一怒而.诸侯惧连词,表示承接。
可译为“就,便。
”8冠行冠礼21女同“汝”,你。
9命教导、训诲2210戒.之曰告诫2311必敬必戒.谨慎2412夫子这里指丈夫2513正准则,标准26二、知识拓展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三、背景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富贵不能淫》知识要点复习整理
《富贵不能淫》一、基础知识梳理二、考点清单1.通假字往之女.家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心意)真实(2)丈夫之冠也..古义:__________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3)父命.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生命;命令等(4)以顺为正.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5)行天下之大道..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大路(6)与民由.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缘由;由于3.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惑乱,迷惑,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2)贫贱不能移.原意为:改变,动摇,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 (3)威武不能屈.原意为:屈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1)戒戒.之曰_______________必敬必戒._______________(2)道妾妇之道._______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独行其道._______________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_______________策之不以其道.(《马说》)_______________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_5.其他重点实词(1)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丈夫之冠也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命之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顺为正者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居天下之广居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立天下之正位正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行天下之大道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与民由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一怒而.诸侯惧而:________________(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________________(3)以.顺为正者以:________________(4)独行其.道其:________________(5)乎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_____子未学礼乎.________________(6)之丈夫之.冠也________________父命之.________________母命之.________________往送之.门___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7.特殊句式辨析(1)戒之曰。
孟子二章的知识点总结
孟子二章的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孟子二章的知识点总结《孟子二章》出自孟子之手,别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二章之《富贵不能淫》知识归纳最新
《孟子》二章知识归纳富贵不能淫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重点词解释】1.岂不诚大丈夫哉岂:难道。
诚:真正、确实。
2.安居而天下熄安居:安静。
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
4.父命之命:教导、训诲。
5.子未学礼乎子:你。
6.以顺为正者正:准则,标准。
7.得志得:实现 8.与民由之由:遵循。
之:代志向。
9.独行其道行:固守。
道:原则,行为准则。
10.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
焉:怎么,哪里。
11.威武:威胁暴力。
【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动用法。
2.贫贱不能移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3.威武不能屈屈:屈服。
这里是使动用法。
【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一词多义】1.居天下之广居居①:居住。
居②:住所。
2.戒(1)戒之曰戒①:告诫。
(2)必敬必戒戒②:谨慎。
《富贵不能淫》文言知识
《富贵不能淫》文言知识一、一词多义1.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诚心)——《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表假设)——汉·司马迁《陈涉世家》2.焉: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语气词)——《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3.冠: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名词动用,行冠礼)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戴帽子,名词作动词用)——明·魏学洢《核舟记》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命:丈夫之冠也,父命之(训导)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指派;发号)——《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奉命于危难之间。
(命令,政令)——诸葛亮《出师表》5.戒: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第一个为“告诫”,第二个为“谨慎”)6.居: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为“居住”,第二个为“住所”)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处在,处于)——明·魏学洢《核舟记》居五日,桓侯体痛(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经历。
在文中译为“过了”。
)——《韩非子·喻老》中的《扁鹊见蔡桓公》7.屈: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屈服)手指不可屈伸(弯曲)——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8.之:“丈夫之冠也”及“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母命之(代词,代出嫁的女子)往送之门(动词,去,到)居天下之广居(助词,的。
)何陋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唐·刘禹锡《陋室铭》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清·蒲松龄《狼》9. 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能,能够。
得志得:实现。
二、通假字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女(rǔ):通“汝”,你。
《富贵不能淫》背诵版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一、重点词语解释。
1、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岂:难道。
诚:真正,确实。
天下熄: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惧:害怕。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是:这。
焉:怎么,哪里。
子:你。
5、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行冠礼。
命:教导,训诲。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6、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戒:告诫。
往:去,到。
女家:这里指夫家。
女:同“汝”,你。
必敬必戒.戒:谨慎。
夫子:这里指丈夫。
7、以顺.为正.者顺:顺从正:准则,标准。
8、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住进。
(第二个)居:住宅。
9、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由:遵守。
独:独自。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淫:使……惑乱,使……迷惑。
移:使……改变,使……动摇。
屈:使……屈服。
二、句子翻译: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太平。
”2、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妾妇之道。
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行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六单元21课《孟子》两章《富贵不能淫》1.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3.重点字词衍(yǎn)丈夫之冠(guàn)淫(yín)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丈夫之冠也(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一词多义戒: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之:往之女家(动词,到);妾妇之道(助词,的);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词类活用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容词使动用法;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2.重点字词舜(shùn)畎(quǎn)亩胶鬲(gé)曾(zēng)益拂(bì)士通假字: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古今异义词: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富贵不能淫(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淫乱)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征验,表现;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方)一词多义: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拂: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士: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3.重点语句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二章之富贵不能淫知识归纳
《孟子》二章知识归纳富贵不能淫【重点词解释】1.岂不诚大丈夫哉岂:难道。
诚:真正、确实。
2.安居而天下熄安居:安静。
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
4.父命之命:教导、训诲。
5.子未学礼乎子:你。
6.以顺为正者正:准则,标准。
7.得志得:实现8.与民由之由:遵循。
之:代志向。
9.独行其道行:固守。
道:原则,行为准则。
10.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
焉:怎么,哪里。
11.威武:威胁暴力。
【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动用法。
2.贫贱不能移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3.威武不能屈屈:屈服。
这里是使动用法。
【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一词多义】1.居天下之广居居①:居住。
居②:住所。
2.戒(1)戒之曰戒①:告诫。
(2)必敬必戒戒②:谨慎。
【重点句子翻译】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译文:景春说:“公孙衍与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3.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译文: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文: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
】5.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重点问题探究】1.结构、内容: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富贵不能淫》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富贵不能淫》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平息,天下就太平。
”孟子说:“这哪里算是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丈夫的意愿!’把顺从作为常法,这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注释1.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2.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这个。
焉:怎么,哪里。
3.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名词作动词。
4.父命之:命:教导、训诲。
5.戒之曰:戒:告诫。
必敬必戒;戒:谨慎,必:一定。
6. 往之女(rǔ)家,之:到,女:同“汝”,你。
7.无违夫子!夫子:丈夫8.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广居:喻“仁”,正位:喻“礼”,大道:喻“义”。
9.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动词。
第二个“居”居所,住宅,名词。
10. 与民由之,★由:遵从。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1富贵不能淫知识点
21 《富贵不能淫》一、基本内容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2.作品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3.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写孟子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都要坚守仁义。
二、基础知识积累重点词语解释1、岂:难道 9、戒.之:告诫2、是;这 10、必恭必戒:..谨慎3、诚:真正,确实 11、女:同“汝”,你4、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12、夫子:丈夫5、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13、正:准则,标准6、焉:怎么,哪里 14、由:遵从7、冠:行冠礼 15、淫:使……迷惑、惑乱8、命:教导、训诲 16、得.志:实现谓:称作17、移:使……动摇、改变 18、屈:使……屈服19、焉得:..能够 20、居.天下之广居(动词,居住)居21、天下之广居(..名词,住宅) 22、独行其道.(名词,道路)妾23、妇之道.也(名词,原则、行为准则)重点句子翻译:1、“岂不诚大丈夫哉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4、子未学礼乎5、丈夫之冠也,父命之6、女子之嫁也,母命之,7、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8、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9、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0、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问答题1、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新人教版八上语文《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一、文学文化常识(1)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2)《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本课所选的两张,分别出自《腾文公下》和《告子下》,《孟子》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
孟子也终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因孔子是圣人,所以世人尊称其为“亚圣”,将两人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3)“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4)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
二、重点词语积累:1、重点实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
(2)一怒而诸侯惧。
惧:害怕。
(3)安居而天下熄。
熄:指战争平息。
(4)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5)往之女家往:去、到。
(6)必敬必戒敬:恭敬。
(7)无违夫子违:违背。
(8)以顺为正者顺:顺从;正:原则。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 “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 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 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 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 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 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 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 幸福为理想。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 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 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5.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 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 天下便平安无事。
2、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 正确的道路----义。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1.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 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 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 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12.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 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 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 “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天祥、鲁迅、 项羽等典型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富贵不能淫》一、基本内容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2.作品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3.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写孟子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都要坚守仁义。
二、基础知识积累重点词语解释1、岂:难道9、戒.之:告诫2、是;这10、必恭必戒:..谨慎3、诚:真正,确实11、女:同“汝”,你4、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12、夫子:丈夫5、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13、正:准则,标准6、焉:怎么,哪里 14、由:遵从7、冠:行冠礼 15、淫:使……迷惑、惑乱8、命:教导、训诲 16、得.志:实现谓:称作17、移:使……动摇、改变 18、屈:使……屈服19、焉得:..能够 20、居.天下之广居(动词,居住)居21、天下之广居(..名词,住宅)22、独行其道.(名词,道路)妾23、妇之道.也(名词,原则、行为准则) 重点句子翻译:1、“岂不诚大丈夫哉?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4、子未学礼乎?5、丈夫之冠也,父命之6、女子之嫁也,母命之,7、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8、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9、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0、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问答题1、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景春从权势、地位的角度来衡量:公孙衍、张仪身居高位,权倾天下,举手投足间便可以左右诸侯,可谓威风十足,这样的人物自然可称得上大丈夫。
2、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敬仰、崇拜、羡慕。
反问句式、“诚”字、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体现景春对此观点深信不疑。
应该以肯定、赞叹并试图得到听话人认可的语气来读。
3. 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两层:“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为第一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之“此之谓大丈夫”为第二层,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
前一个层次应该读出不屑、轻蔑和鄙视,后一个层次应该读出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4.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课后题一)孟子提出了三方面的标准:一、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二、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三、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这三条做到了,才有资格叫大丈夫。
5. 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基础,是核心,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放在最后。
6.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原句回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7.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回答。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8.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课后题一)孟子认为他们只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就像当时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
他们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
9.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0.孟子如何批驳对方并提出自己观点的?即论证思路首先,用反问句否定了景春观点,包含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
接着,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
指出公孙衍、张仪只是顺从君主的意志,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标准的本质。
然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11、《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从文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12.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3.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14.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浩然之气?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当遵守做人的原则,提高品行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如:在路上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不能贪财将东西占为己有,应当坚守做人的原则,将东西归还失主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字,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之称。
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2.作品简介:《孟子》是,《孟子》是,也是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他宣扬“”,最早提出“”的思想。
3.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写孟子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
二、基础知识积累重点词语解释:4、岂:9、戒.之:5、10、必恭必戒:..6、诚:11、女:4、大丈夫:12、夫子:5、天下熄: 13、正:6、焉: 14、由:7、冠: 15、淫:8、命: 16、得.志:17、移: 18、屈:19、焉得:.. 20、居.天下之广居居21、天下之广居.22、独行其道.23、妾妇之道.也重点句子翻译:3、“岂不诚大丈夫哉?4、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4、子未学礼乎?5、丈夫之冠也,父命之6、女子之嫁也,母命之,7、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8、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9、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0、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问答题1、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2、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3. 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4.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课后题一)5. 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6.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原句回答7.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回答。
8.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课后题一)9.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10.孟子如何批驳对方并提出自己观点的?即论证思路11、《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从文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12.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13.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4.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浩然之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一、基础知识积累重点词语解释1、发:2、畎亩:3、举:4、士:5、市:6、苦:7、劳:8、饿:9、空乏:10、拂:11、乱:12、动:13、忍:14、曾:15、不能:16、恒:17、过:18、衡:19、作:20、征:21、发:22、喻:23、入:24、拂:17、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