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种群和群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是( )
A.用农药杀灭柑桔潜叶蛾的方法属于机械防治 B.杀虫剂能诱导潜叶蛾向抗药性强的方向变异 C.潜叶蛾大量繁殖会影响柑桔的光合作用 D.潜叶蛾与柑桔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六、群落演替分析
群落演替的概念包括以下几点基本含义:
1.群落演替是一个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规律、随时间的变 化而变化的有序过程,所以往往能够预测群落的演替过程。
D.种间竞争
2.(2008 年全国卷Ⅰ)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
,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若向水池中投放
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
、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
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是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3.(2008 年江苏卷)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
C 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编号 ① ② ③
生态 系统 马尾松 林 淡水湖 泊
山地
采集 对象 马尾 松
鲫鱼
甘草
现有 生物量 200000 m3
10000 m3
1000kg
年增长率 /%
2
35
20
年采 收量 1000 m3
3600kg
演替类型比较
起点
时间 速度 影响 因素 实例
初生演替 原先没有过植被 的环境或曾经有 过但被彻底消灭 了的环境
经历的时间长 缓慢
自然因素
裸岩上的演替
次生演替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 仍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 件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 繁殖体
1.(2009 年广东卷)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
B 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2.(2008 年广东卷)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常见的一
C 种自然现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 )
A.不规则波动 B.不均匀分布 C.短期内暴长 D.季节性消长

为食,数量上呈现出 羊和草;狼
“先增加者先减少,后 与兔;青蛙

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 与昆虫
步性变化
1. (2009年海南卷)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
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
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
D 是(

A.初生演替
B.生物入侵
C.生物进化
蛔虫与人; 菟丝子与大 豆;噬菌体 与被侵染的 细菌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数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相数量上呈现出“你死
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牛与羊;农
竞 争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作物与杂草; 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 大草履虫与 如图b。一般生态需求 双小核草履
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 虫
争越激烈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 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 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如下: (1)年龄组成 ①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大; ②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变; ③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 (2)性别比例 ①♀>♂→增长快; ②♀≈♂→相对稳定; ③♀<♂≈增长慢。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1.在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 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 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 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的 差值为正时, 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 (2)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人为因素:如人工养殖
2.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 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用具:菌种 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 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 微镜下对微生物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 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
B 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
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ⅠⅡⅢ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 (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降
四、种群与生物群落的关系
种群
群落
概 念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同种生物个体的总 和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 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区 别
概 念 外 延
种内关系的研究范 围,个体之间既有 种内互助,也有种 内斗争,两者对立 统一,共同维持种 群的相对稳定
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由不 同种群构成,其关系有互利 共生、捕食、竞争、寄生, 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分别占有 一定的生态位
菌数
时间
起始 1 (2.5×104个) (天)
2
3
4
5
6
7
组别



… 平均
……………………
3.实验结论 (1)根据表格中的平均值作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7天中的 变化曲线(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曲线)。
(2)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S”型增长变化。
精题演习
1.(2009 年江苏卷)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
种群
群落
最重要的特征是种 群密度,年龄组成、 丰富度、种间关系、优势种、 区 特 性别比例、出生率 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 别 征 和死亡率都影响种 构)、演替(初生演替和次生 群密度,决定种群 演替) 的发展趋势
联系
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个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 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群落 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稳定 的统一整体
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 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 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 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 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2、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 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 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
增长率为常数 (无限增长)
无K值 无种内斗争, 缺少天敌
“S”型曲线
受空间、食物、天 敌等制约的有限的 自然状态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 下降;0和K时的增 长率为0,K/2时增 长率最大
有K值 种内斗争加剧,天 敌数量增多
联系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的大 小的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
D 1、(2009 年山东卷)右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
C
3、(2009 年全国卷Ⅱ)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
D 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 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 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数量减少
4.(2009年深圳二模)柑桔潜叶蛾的幼虫能潜入柑 桔植株嫩叶和嫩梢的表皮下取食。以下说法正确
B 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三、实验: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过程设计
1.方法步骤和记录 (1)取相同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5 mL肉汤培养液,塞上棉塞。 (2)用高压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标记甲、乙、丙 等。 (3)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各5 mL,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 数起始酵母液个数,做好记录。 (4)将各试管送进恒温箱,25 ℃下培养7天。 2.现象观察 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 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的一段时间内 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 环_境__中__资__源__和__空__间__变__得__有限,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该_实__验__在_时__间__上_形__成__前_后__对_ 照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__需__要______,试解释原因: _为__了__提__高__数__据__的__准__确__性_______。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_使_酵__母__菌__分__布__均__匀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 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增__加__稀__释_。倍数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酵,母根菌据的你种对群影数响量酵与母营菌养种物群质生长的因素 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代个谢研废究物实或验溶的氧课量题)。的_变__化__关__系___。
物种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性质。 (2)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
少称为丰富度。 特点: ①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的丰富度 增加,反之则减少; ②丰富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的 增加,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③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④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C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 持不变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密度 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一般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 改变演替速度
五、群落的特征
1.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
答案:(4)
时间
起始 1 2 3 4 5 6 7
次数
1
2
3 平均
D 3.(2009年广东卷)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
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4.(2009年湛江一模)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 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 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 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 视野下如乙图所示。
A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B.5小时内,酵母菌经历了约6个细胞周期 C.在这段培养时间里,酵母菌的一个细胞周期所 需的时间平均为1.3小时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2.种间关系的比较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数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生物A

生物B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
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 加,同时减少,呈现出
地衣;大豆 与根瘤菌
“同生共死”的同步性
变化
寄 生
B 寄生者 A 宿主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 物有利。如果分开,则 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 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300kg
④ 滩涂 沙蚕 10000kg
30
500kg
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分析
1.类型 (1)指数式增长——“J”型曲线 (2)逻辑斯蒂增长——“S”型曲线
“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

项目 前提条件
种群增长率 K值的有无 曲线形成的原因
“J”型曲线 食物和空间条 件充裕、气候 适宜、没有敌 害等理想状态
2.群落演替是由于生物和环境之间反复的相互作用,在时 间和空间上不可逆的变化过程,虽然物理环境在一定程度 上决定了演替的类型、方向和速度,但是演替的发展由群 落本身控制着,并且正是群落的演替极大地改变了物理环 境。
3.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 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 的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