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血小板反应多样性如何评价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认识和处理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

认识和处理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

认识和处理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韩亚玲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是近年心血管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氯吡格雷的广泛应用,这一领域的研究呈井喷式增长。

但迄今为止,在其检测和处理方面仍缺乏一致的见解。

以下是对此方面常见问题的概述:1、什么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反应多样性?和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是一回事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反应多样性是指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时,实验室检查发现不同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反应差异很大,其中低反应或无反应者经治疗后测得的相关实验室指标与未经治疗者相近,最早将其称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

但由于血小板功能受全身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非仅限于特定药物对血小板的直接作用,而“抵抗”一词事实上是指药物不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点,所以用以描述此现象并不妥当。

近年多以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反应降低或抗血小板治疗后残余血小板活性增高取代“抵抗”一词,但在许多文献中仍作为习语沿用。

2、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反应多样性的检测方法有哪些?目前常用的评价血小板P2Y12抑制剂疗效的方法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其结果与临床事件有较好相关性的检查共有4种,即VerifyNow快速血小板功能检测、血管扩张刺激磷酸蛋白(VASP)、Multiplate和光学比浊法(LTA)。

前三者因具有标准化的操作方法而被欧美共识所采纳,但在中国的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不足。

VerifyNow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其操作简便、可重复性极好,但价格较昂贵,普及程度不高。

VASP检测所需荧光抗体成本较高,且需要流式细胞仪等专门设备,在基层医院开展也有较大困难。

Multiplate目前多在欧洲使用,尚未进入中国市场。

LTA是以往研究的金标准,其缺点是血样采集、处理及检测过程较为繁琐,缺乏标准化流程,在国外已渐渐为方便快捷的床旁检测方法所取代。

但结合中国国情,其价格低廉,对设备要求低,故仍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3、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对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有多大?是否所有病人均需要常规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近年一些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后的血小板反应性增高(HPR)是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PR者较非HPR者血栓HP风险增高2.5~3倍,约60%的早期血栓事件可以用HPR来解释。

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进展及临床意义赵益明(教授博士)苏州大学医学院、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一、血栓性疾病的危害及血小板功能的关系血栓性疾病(如心梗、脑梗等)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已成为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也是动脉血栓的主要成份。

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是血栓性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主要措施。

科学研究也证实血小板功能异常(可以表现为聚集率增高或聚集率降低)时发生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因此,要维护机体处于健康状态,避免血栓或出血性疾病的发生,需要控制血小板功能处于合理的功能状态范围内。

二、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差异与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目前是临床对血栓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有效的和重要的“核心措施”。

1985年时任美国卫生与民众服务部部长马格丽特. 赫克勒(Margaret Heckler)就向全美中老年人推荐: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性疾病。

阿司匹林的抗血栓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机体中血小板的功能实现预防血栓的目的。

但专家们的研究发现,机体对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差异很大。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差异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基本认为约有30%的个体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会出现无反应性(无效),相关研究也证实同时还有约10%的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会出现出血,其中严重出血约达到1.6%。

尽管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总体利大于弊,但这些研究均证实机体对抗血小板药物存在十分明显的的个体差异,而且在抗血小板药物无效的患者中发生血栓或再次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高于抗血小板药物有效的患者,这种差异可高达5倍,即抗血小板药物无效的个体发生或再次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几率是抗血小板药物有效个体的5倍!因此,如果及时检测出抗血小板药物无效的患者以及用药过量或不适的患者,抗血栓的预防、治疗效率将得到大大提高!而由于以往检测技术困难及相关专业知识普及的原因,目前95%以上的高风险人群及血栓病患者都没有得到血小板功能检测,无法及时发现抗血小板预防、治疗无效及受到不利影响的群体,其治疗或预防的效果只能靠临床观察总结甚至听天由命。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影响因素与各参考值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影响因素与各参考值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影响因素与各参考值的临床意义摘要】血细胞分析仪是医学检验最常用的仪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血小板的检测是临床止血与凝血疾病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就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影响因素及各值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血小板影响因素1 概述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不断发展,血小板分析项目已趋多样化,如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已广泛应用。

血小板分析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指标之一,对血栓与止血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MPV,PLT,PDW等指标的可靠基础。

由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血小板计数对仪器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因血小板离体后易聚集,粘附,破裂。

血液分析法测定血小板受干扰因数很多,就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影响因数进行讨论分析。

2 影响因数2.1操作技术误差及放置时间及室内温度的影响:血小板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坏,因此由于采血不顺利或抗凝剂使用不规范,都可影响血小板的结果。

有资料表明[3],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也有很大的影响,在10分钟,30分钟时测定无显著性,但超过60分钟时开始出现差异性。

放置时间越长,细胞破坏越多。

分析仪误将破碎的细胞碎片计数为血小板,从而使结果增高。

检测血小板的最适宜温度为11-25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温度在对用稀释方法做全血细胞测定中更为显著。

2.2抗凝剂的影响:根据KSH推荐,在血常规检测中EDTA-K2作为抗凝剂。

[1]但EDTA-K2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堆积和发生卫星现象,致使血细胞分析仪不能自认血小板,而使检测结果偏低。

由于血小板可逆聚集不被溶血素溶解,其体积一般和淋巴细胞大小相似,被计入白细胞小细胞群而干扰白细胞计数结果,从而使白细胞结果假性升高。

2.3仪器的影响:血细胞分析仪是靠电阻法以细胞为基础的“分群来计数的。

血小板的数量变化与体积有相关性,当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或被测标本存在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和临床结局的
相关性
目录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的定义、术语 依据血小板功能检测个性化选择抗栓方案,可行吗? CYP2C19遗传多态性会影响临床结局吗?
抗血小板药物反应的多样性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 (Variability Of Response, VOR):通常指 的是同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所产生的不同抗血小板效应
1.06 (0.74-1.52) 1.11 (0.96-1.29) 1.41 (0.79-2.50)
P值
0.77 0.15 0.24
MI ST
卒中或TIA
28.4 0.7
0.6 4.2
30.3 1.0
0.7 4.5
1.08 (0.93-1.25) 1.34 (0.56-3.18)
1.15 (0.42-3.18) 1.06 (0.73-1.55)
ARCTIC研究-床旁监测调整冠脉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
ARCTIC=Assessment by a Double Randomization of a Conventional Antiplatelet Strategy versus a Monitoring-guided Strategy for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and of Treatment Interruption versus Continuation One Year after Stenting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领域的术语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 一种多因素造成的药物药理反应多样性的常见现象。 抵抗/无反应:服用常规剂量的抗血小板药物后,其作用靶点的 生物学活性没有收到显著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功能未得到 充分抑制) “抵抗”是一个实验室检测概念。 治疗无效: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治 疗无效”是一个临床概念。 治疗无效 ≠抵抗 : 血栓形成涉及多重反应路径,因此,建议避免应用“抵抗” 抗血小板药物反应不良/低反应: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的准确说法。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摘要】急性期布鲁菌病是一种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具有潜在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

该病的患者在急性期往往伴有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形态异常的表现,血小板参数变化对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可能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血液系统的损伤程度,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变化对于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着重探讨血小板参数与病情发展的动态变化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提高对急性期布鲁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关键词】急性期布鲁菌病、血小板参数、变化、病情特点、影响、预后、临床意义、重要性、临床指导、后续研究。

1. 引言1.1 布鲁菌病简介布鲁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食入受污染的未煮熟的食物或饮水、接触感染的动物和其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布鲁氏菌引起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养殖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尽管布鲁氏菌引起的感染一般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发作,但严重的病例也可能导致死亡。

人类是布鲁氏菌的中间宿主,感染后症状各异,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烧、关节痛、出汗增多、全身乏力等。

由于其表现多样化,临床上常常被误诊,可导致治疗延误。

对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布鲁菌病存在四种主要类型,分别为布鲁菌病、布鲁菌病和布鲁氏菌的感染,分别由布氏菌属四个类型引起。

在国内外的报告中,由布氏菌引起的布鲁克病占绝大多数,主要以临床意识、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路径等来诊断。

治疗时应避免大量摄入含脂肪的动物食品,患者应尽量避免与养着传染性动物接触,特别是防止摄入未煮熟或不洁的动物血液、混合的饲料和动物接触等。

治疗时应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细菌分离进行治疗。

1.2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布鲁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其急性期病情严重,病程迅速。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06/20
(一) 、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1、血栓素A2抑制剂:如阿司匹林。机制:通过环氧化物酶 作用直接抑制血栓素A2合成,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口服后吸 收迅速,1小时后达血药浓度峰值。嚼服阿司匹林起效更快。 排泄:以游离水杨酸从肾脏排泄。 2、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如氯吡格雷。
机制:①ADP存在于血小板中,与止血和血栓形成有关。
19/20
2、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①阿司匹林所致出现部位主要是胃肠道, 建议联合应用PPI或H2受体拮抗剂,根除幽 门螺杆菌。
②有消化道出血和溃疡病史的患者,奥美
拉唑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可能并不影响临床 效果,但应该尽量选择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 少的PPI,不建议选择奥美拉唑。
20/20
(2)STEMI(急性ST段抬高心梗)
临床推荐: ①所有患者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75-100mg/d长期维 持。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作为替代。 ②在使用阿司匹林基础之上:a.溶栓患者,尽快口服氯吡 格雷150mg(≤75岁)或75mg (≥75岁),维持量75mg/d;b.PCI 患者,口服氯吡格雷300-600mg,然后75mg/d,至少12月;c. 未接受再灌注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75mg/d,至少12个月 ③需用血小板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情况:a.冠状动脉 造影示有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和新的血栓并发症;b. 高危PCI的患者。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3月)
抗血小板治疗的规律
抗血小板治疗力度的发展趋势:由弱到强 表现在: ①无抗血小板治疗 ②阿司匹林单独应用 ③阿司匹林与ADP受体拮抗剂双联应用 ④联合静脉应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 抗剂 结果:“天花板效应”----治疗效果逐渐提升, 但是仍存在残存风险,部分比例病人仍会发生血栓 事件。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女 1 9例 , 均 年 龄 3 . 。 平 3 8岁 I2 方 法 . 采 静 脉 血 1m ,0 / D A —K 抗 凝 , L 20g L E T 2 用
40 m, V、C P W 分别从整体 上反映血小 板体积 . MP P T、D
( 大小 )、 积及 分布的指标 , C 或 压 P T值 受血 小板数量 及大
19例 ( )血液病人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 , 0 次 对其 临床意义
进 行讨 论 。
1 材 料 与 方 法
3 讨 论
血 小 板 主 要来 源 于 骨 髓 成 熟 的 巨 核 细 胞 , 的 数 量 和 它 19例 ( )均 为 住 院 患 者 , 中 IP3 0 次 其 T 6
11 检测对 象 .
小的 影响 ,C 值 的变化 一般与 血小 板数 量变化 一致 , PT 在 血 小 板 增 多 症 、 ML 早 期 P T 常 增 大 。 M V 的 检 测 意 义 C C P
最大 , 研究 表明 M V 的 大小与 血小 板 的数 量呈 非线性 负 P
相 关 , 在 分 析 MP 的 临 床 意 义 时 应 结 合 血 小 板 的 变 化 故 V 来 考 虑 。 A 的 MP P T值 很 少 引起 注 意 , 们 的结 果 A V、C 我
L MI A底层瓷粉与蒸馏水调和均 匀涂布在耐火材料 模型 A N 的基牙上 , 厚度 0 1mm, . 预干 燥5m n 然后 进 行 5 0C ~ i, 0 ̄
加瓷贴面与牙表 面 的接触 而积 。牙 面与 瓷贴 面经酸蚀 后
90 3℃的真代燃烧 , 用 自 上釉法 上釉 (0 ℃ 一 2  ̄并 采 身 50 90 C
血小板 压积 、 血小板分布宽度值 , 并设正常对照。结 果 : 与 正常对 照相 比, 生障碍性 贫血 患者血 小板 分布 宽 ① 再 度 增高( P<00 ) 血小板压积降低 ( 0 O ) 而平均体积 无明显 差异 ( 0 0 ) ① 与 正常对照 组相 比, .5 、 P< . 1 , P> .5 ; 特发 性 血小板减 少性 紫癜 患者平均体积 大于正常对照( 0 0 ) 血 小板压 积低 于正常对照 ( 0 O ) 血小板 分布 P< . 1 , P< . 1 , 宽度 无显著变化 ( 00 ) ③ 急性髓细胞 白血病血 小板分布 宽度 、 P> . 5 ; 平均体积 、 小板 压积 均低 于正常对照组( 血 均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急性期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发热、关节疼痛、乏力等。

在疾病的进程中,血小板参数会有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对机体的影响,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成分,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栓形成和止血过程。

在布鲁菌感染过程中,由于炎症反应的激活和免疫系统的应答,机体产生大量炎症介质和免疫因子,其中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等,这些物质的释放会直接或间接地对血小板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会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布鲁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消耗增加,同时炎症介质也会直接抑制骨髓中血小板的生成,因此血小板计数会下降。

根据临床研究,约有60%的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有些甚至可以低至10×10^9/L以下。

血小板参数中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也会受到布鲁菌感染的影响。

MPV是指血液中血小板体积的平均值,它反映了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和血小板生成的状态。

研究发现,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的MPV值往往显著增高。

这可能是由于布鲁菌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引起了血小板的活化和增殖,从而使血小板体积增大。

MPV 的升高提示了疾病的活跃程度和炎症程度,并且与预后的恶化相关。

血小板计数和MPV的变化对急性期布鲁菌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低血小板计数和高MPV值可以作为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的辅助指标之一。

虽然低血小板计数和高MPV值并非特异性指标,但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提高对急性期布鲁菌病的诊断准确性。

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还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研究表明,血小板计数和MPV值与感染程度、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低血小板计数和高MPV值往往与疾病的恶化和预后的不良相关。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如何评价临床意义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如何评价临床意义
01
02
研究假设
2
背景:
抗血小板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应多样性问题 既往研究显示,血小板活性与临床结局存在一定相关性
于支架植入前后行床旁血小板功能检测,以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能帮助改善长期临床结局
研究背景及假设
研究方法
* 排除标准:STEMI行直接PCI,拟使用GPⅡb /Ⅲa抑制剂,长期抗凝治疗或存在出血倾向者
Log rank p =0.007
PCI患者给予600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后,血小板低反应者 (VASP指数≥ 50%)追加负荷剂量(最大2400mg)直到达到目标. VASP指导组术后30天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VASP= vasodilator-associated 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血管舒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指数≥50%称为氯吡格雷抵抗
随机、开放标签临床研究 2009.1-2001.1自法国38个中心纳入拟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2440例*
常规治疗组 (n=1227) 未行血小板功能检测
支架植入后随访一年
行冠脉造影,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取决于医生 推荐支架植入前至少6h给予P2Y12抑制剂(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负荷剂量
行PCI支架植入术
“抵抗” = 28% (300 mg) “抵抗”= 8% (600 mg)
24小时时血小板聚集率 (5mM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n=194)
36 33 30 27 24 21 18 15 12 9 6 3 0
≤ -30
-30,-20
-20,-10
-10,0
0,10
10,20
20,30
30,40

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多样-资料

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多样-资料

增加阿司匹林剂量
Lee PY, Chen WH, Ng W, et al. Low-dose aspirin increases aspir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m J Med. 2019;118(7):723–727.
% 患者
11
14 “抵抗”
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 6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聚集率 (%)
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 60
Serebruany V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9;45:246-51
氯吡格雷反应多样性图谱: 患者个体之间对血小板的反应有着显著的差异
2 小时
“抵抗”
24
“抵抗率” = 83%
24 小时
20 “抵抗” “抵抗率” = 31%
12
10
% 患者
% 患者
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 6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多样性
北大医院 李建平
血小板功能的检测方法
• LTA:透光率集合度—金标准 • 流式细胞仪 • PFA100 血小板功能检测仪 • Ultegra快速血小板功能测定(RPFA-ASA) • Cone and Plate(let) 分析仪(CPA)

(最全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临床检测和处理的中国专家建议

(最全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临床检测和处理的中国专家建议

(最全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临床检测和处理的中国专家建议血小板的黏附、活化和聚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mmes,ACS)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阿司匹林和P2 Y12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霄)作为两类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ACS和(或)PCI 术后预防血栓事件的基石。

研究发现,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差异与血栓、出血等不良事件显著相关。

通过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了解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可能是提高抗栓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繁多且标准不统一,个体化调整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众多,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的临床检测和处理仍无一致意见。

鉴于血栓预防的重要性及其临床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陆续发表了相应的专家共识,以规范临床诊断和治疗。

国内随着PCI例数的大幅增长,优化抗血小板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性口益凸显,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此专家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实验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反应性差异很大,低反应或无反应者经治疗后测得的相关实验室血小板功能与未经治疗者相近,故最早将其称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

由于血小板功能受全身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非仅限于特定药物对血小板的直接作用,“抵抗”一词事实上是指药物不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点,所以用“抵抗”描述此现象并不确切。

近年多以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反应降低或抗血小板治疗后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tred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PR)取代“抵抗”一词,但在许多文献叶f“抵抗”仍作为习语沿用。

现阶段由于检测方法多样,对上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或疗效多样性缺乏统一评价标准,通常是指同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在不同患者所产生的不同抗血小板效应,其中经治疗后血小板反应性仍较高者(即血小板功能检测提示mL小板活性抑制不足),血栓事件发生风险可能较高;反之(血小板活性抑制过多)则可能引发高出血风险随着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学的改进,逐渐认识到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对药物的反应性有很大不同,呈连续、正态(或接近正态)分布(图1),由此提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的概念。

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目的:对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及体检健康的46例志愿者(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行PCT、PDW、MPV、PLT相关检查,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经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的PLT、MPV检查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 检查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LT、PCT值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加重而逐渐降低,相反MPV与PDW水平逐渐升高。

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必要的血小板参数检查能间接反应血小板功能变化,且能对是否可能出血进行判断,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肝硬化;血小板检测;血小板功能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1-0042-01目前临床上肝硬化为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病,当患者发生失代偿时会存在出血,当出血部位在颅内及上消化道等处时能引起患者死亡[1]。

人体内的血小板会产生一定的止血功能,因此需要血小板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肝硬化时肝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引起血小板数显著降低。

因此对肝硬化患者进行PCT、PDW、MPV及PLT检查能充分了解血小板情况[2]。

本次研究中对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和经体检证明健康的46例志愿者(对照组),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33~67岁,平均(51±4.32)岁,病程1~7年,平均(3.5±0.12)年。

肝硬化Child-Pugh 分级:A级21例,B级18例,C级15例。

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5~71岁,平均(52±5.67)岁。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新时期新认识-2014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新时期新认识-2014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新时期新认识
抗血小板药物发展与反应多样性观念的演变
随着抗血小板治疗的推 广,开始探究出现不同 治疗反应的相关原因及 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出 现“药物抵抗”等概念 CYP酶基因多态 性等问题引起热 议,并明确了血 小板反应多样性 (VPR)的定义
发现对阿司匹林应 答存在个体间差异, 称为“应答者”与 “无应答者”
FDA批准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 •
1988年FDA批准 单用疗效有限,剂量过大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噻氯匹定
• 1991年FDA批准 • 第一个噻吩并吡啶类不可逆P2Y12受体拮抗剂 • 副作用: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1998年FDA批准 • P2Y12受体拮抗剂,不可逆结合 • 2001年中国上市,ACS常用药物之一 • 2009年FDA批准 • P2Y12受体拮抗剂,不可逆结合 • 快速起效,更强血小板抑制
Angiolillo DJ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7;49:1505 –16 Angiolillo DJ et al. Am J Cardiol. 2009;103(suppl):27A –34A
当前对血小板反应多样性的最新认识
导致VPR的原因呈多样化
新药同样存在VPR问题
•血小板更新加速 •CYP3A 代谢活性降低 •ADP 暴露增加 •P2Y12 /P2Y1旁路上调 •COX-1抑制不充分 •COX-2 mRNA过度表达 •……
Angiolillo DJ, Fernandez-Ortiz A, Bernardo E,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7;49(14):1505-16. Bhatt DL. J Am Coll Cardiol. 2004;43(6):1127-9.

2014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临床检测和处理的中国专家建议

2014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临床检测和处理的中国专家建议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临床检测和处理的中国专家建议(文末附:抗血小板相关指南推荐链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小板的黏附、活化和聚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雷)作为两类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ACS和(或)PCI 术后预防血栓事件的基石。

研究发现,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差异与血栓、出血等不良事件显著相关。

通过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了解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可能是提高抗栓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繁多且标准不统一,个体化调整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众多,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的临床检测和处理仍无一致意见。

鉴于血栓预防的重要性及其临床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陆续发表了相应的专家共识,以规范临床诊断和治疗。

国内随着PCI例数的大幅增长,优化抗血小板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此专家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实验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反应性差异很大,低反应或无反应者经治疗后测得的相关实验室血小板功能与未经治疗者相近,故最早将其称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

由于血小板功能受全身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非仅限于特定药物对血小板的直接作用,“抵抗”一词事实上是指药物不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点,所以用“抵抗”描述此现象并不确切。

近年多以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反应降低或抗血小板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PR)取代“抵抗”一词,但在许多文献中“抵抗”仍作为习语沿用。

现阶段由于检测方法多样,对上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或疗效多样性缺乏统一评价标准,通常是指同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在不同患者所产生的不同抗血小板效应,其中经治疗后血小板反应性仍较高者(即血小板功能检测提示血小板活性抑制不足),血栓事件发生风险可能较高;反之(血小板活性抑制过多)则可能引发高出血风险。

血小板检验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检验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检验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0-06-02T11:25:55.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4期供稿作者:吕颖史航[导读]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黏附、聚集、分泌、促凝血、血块回缩。

通过这些功能维持着正常人体的初期止血作用吕颖史航 (黑龙江省克山县中医院黑龙江克山 161600)【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4-0066-02【关键词】血小板功能检测临床应用血小板检测方法可归纳为出血、血栓和药物监测3大类。

虽则有些方法能应用于多种检测目的,但为特殊目的而创建的方法亦有重要价值。

故在检测时应合理地运用。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黏附、聚集、分泌、促凝血、血块回缩。

通过这些功能维持着正常人体的初期止血作用。

由于这些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出血疾病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在有些疾病同时会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和数量减少。

1 血小板数量检查1.1目测计数法将血液用适当的稀释液作一定量稀释,混匀后充入计数池内,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血小板数量,经过换算得出每升血液中血小板数。

1.2细胞分析仪计数法1.2.1电阻抗法血小板通过小孔引起电阻变化,产生的脉冲经数字化后,根据不同的阈值,计算机分别给出血小板数目。

1.2.2光散射法折射率与细胞内容物有关,血小板有别于红细胞等其它非血小板颗粒,其折射率较低,通过低角度光散射即可与红细胞区别。

2 血小板形态、结构检查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MPV检查,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

3 血小板功能检查3.1血块收缩试验(CRT)血块收缩时有相应的血清析出,计算占原有血量的百分数。

3.2血小板粘附试验一定量血液与一定表面积的异物接触后,即有相当数目的血板粘附于异物表面上,测定接触面后血小板数之差,可求出占血小板总数的百分率。

3.3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主要有比浊法、剪切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法、散射性粒子检测法、全血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法、微量反应板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需求与指南推荐的不一致, 源自血小板功能检测悬而未决的争议
检测方法无标准化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的机制尚待探讨 反应多样性 vs 临床结局 解决策略——未来方向?
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呈多样化
检测方法
在体检测 出血时间
集合度测定 透光率集合度测定(LTA)
阻抗集合度测定 床旁分析
PFA-100 VerifyNow 其他技术 血栓弹性描记图(TEG)
(LTA检测)
(VASP检测)
MPA=最大血小板聚集率, △MPA=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值,PRA=残留血小板聚集率,PRI=血小板反应指数
J Am Coll Cardiol 2019;52:1968–77.
检测时间不同,血小板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氯吡格雷反应多样性图谱
2 小时
“抵抗”
24
“抵抗率” = 83%
A. 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
Clopidogrel
聚集率 (%)
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 6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聚集率 (%)
△ 聚集率 (%) =基线聚集率 (%) – 治疗后聚集率(%) ,聚集率≤ 10% 定义为”抵抗“ Gurbel PA et al. Circulation. 2019;107:2908-2913.
临床因素: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差导致反应降低
口头评估ASA服用情况
目击肯定ASA服用情况
Schwartz et al., Am J Cardiol, 2019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的临床应用前景?
反应多样性与临床结局
% of Baseline
• 按氯吡格雷治疗后的血小板抑制程度将AMI病人分为4个组: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 如何评价临床意义?
抗血小板治疗获益-风险平衡促使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再成关注焦点
血小板抑制率测定,血小板对氯吡格雷的反应呈多样性分布
低反应者缺血性 事件率更高?
高反应者出血 风险更高?
患者数
≤ -20
[-10,0] [11,20]
[31,40]
[51,60] [71,80]
Δ 5µM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
遗传因素: 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 氯吡格雷反应多样性
Person A
Cytochrome P450 2C19
Normal/Normal
Person B
Cytochrome P450 2C19
Normal/Abnormal (Heterozygote)
Person C
Cytochrome P450 2C19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遗传因素
• CYP基因多态性
• GPIa基因多态性 • P2Y12基因多态性 • GPIIIa基因多态性 • COX-1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
临床因素
• 依从性差
• 剂量不足 • 吸收差 • 药物间相互作用 • 其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BMI指数、吸烟
细胞因素
ASA
可以监测
噻氯吡啶类
GPIIb/IIIa 拮抗剂
优势
+
+
+
简单快速,应用广泛
+
+
+
+
+
经典金标准测定法
+
全血检测
+
不推荐
不推荐 快速简单半自动
+
+
+
快速简单半自动
+
+
+
快速,全血检测
血管舒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 -
+
-
小样本量,全血检测
局限性
有创、敏感度低、变 异性高
可重复性差、费用高、 需要大样本量、耗时 费用高、需要大样本 量、耗时
[91,100]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 (VPR):通常指的是同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所产生的不同抗血小板效应
Serebruany V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9;45:246-51 Angiolillo DJ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9;49:1505–16 Angiolillo DJ et al. Am J Cardiol. 2009;103(suppl):27A–34A
无校正仪器 无校正仪器
费用高,变异性大 需制备样本、费用高, 需要流式细胞仪、有 经验人员操作
Clin Cardiol. 2019; 31(3 Suppl 1):I10-6.
临床困惑: 检测方法及定义不同影响抗血小板反应的评估




27.8
(%)
21.2
%
%
检测方法 及低反应定义
(LTA检测) (LTA检测)
• COX-1抑制不充分(ASA) • COX-2 mRNA过度表达(ASA) • 血小板更新加速 • CYP3A 代谢活性降低 • ADP 暴露增加 • P2Y12 /P2Y1旁路上调
Angiolillo DJ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9; 49: 1505-1516 . Bhatt DL. J Amer Coll Cardiol 2019
24 小时
20 “抵抗”
“抵抗率” = 31%
12
10
% 患者
% 患者
% 患者
0 -30 (-20, -10](0, 10] (20, 30](40, 50] > 60 (-30, -20] (-10, 0](10, 20](30, 40](50, 60]
聚集率 (%)
“抵抗” 5天
22
“抵抗率” = 31%
Abnormal/Abnormal (Homozygote)
正常代谢型
中间代谢型
慢代谢型
Maximal 活性代谢物浓度
Metabolizers
Kim KA, Park PW, Hong SJ, Park J-Y. Nature. 2019;84:236-242 Verstuyft C, Simon T, Kim T. Eur Heart J 2009;30:1943-63.
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 6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聚集率 (%)
28
30天 “抵抗率” = 15%
% 患者
11
14 “抵抗”
0
-30 (-20, -10] (0, 1 (-10, 0] (10, 20] (30, 40] (50, 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