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合集下载

从国外经验谈我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_沈贵平

从国外经验谈我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_沈贵平
实践证明,坚持“生态优先、四态同步”理念是实现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四态同步是指在城镇规划 建设中的文态(小镇的历史文化)、生态(小镇的环 境)、业态(小镇的产业)和形态(小镇的城市格局)应 该同步,而四态中,又 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也就是 无论在产业引进或城镇改造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小镇 的环境 承载力。实现“四态同步、生态优先”,可从以下几方面 进行控制。 2.2.1 土地是根本
( 下 转 第80页)
43
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3月(中旬)第08卷第08期总 第169期
的时代特色,同时也要适应大学生社会活动和思想活动的 深刻变化。因此,思想政治课要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 功能,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坚持文 化育人,通过学生社团、校园媒体、艺术团体等校园文化 “三维”阵地建设,打造文化精品,优化育人环境。通过 组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命 运、关注社会进步、关注百姓疾苦,培养大学生的时代责 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学校坚持多年的西部支教项目已在全 体学生中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培养学生奉献精神的成功 方式。
相比国外,我国小城镇环境政策的研究起步较晚,关 于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独立、完整的环境政策体系还正 在完善中[8,9]。1982年颁布的《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是 针对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最高级行政法规,1994年国家六 部委印发《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了小 城镇的规划、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 1997 年国家环保局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 若干问题的决定》,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印发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 意见)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 态文明村镇’。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 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 机制问题、小城镇政府的管理职能和小城镇的民主法制建 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做出了重要的指示。2002年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 (试行) 的通知》,小城镇的环境规划第一次有了系统科学 的指导。以上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从制度上逐渐规范了 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区域环境和布局做出了 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监督管理不到位 等原因使目前国内各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仍然存 在显著的差异,在国内我们既能看到周庄、丽江那样建筑 有序、风景如画、环境优美的风情小镇,也能看到污水横 溢、街面混乱的破旧不堪的农村集镇。因此,国内小城镇 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2.2 实现小城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小城镇环境规划与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环境规划与小城镇建设

导则 ( 试行 )》,同时指出环境规划是 级 生 态镇 。
预 测 的 基 础 上 确 定 规 划 目标 及 指 标 体 系 ,可 以 参考 省 级 或 国 家级 环境 优 美 小
城 镇 考核 指标 ,但 也 不必 完 全拘 泥 于 这 个指 标 体 系 。 因 的 ,而 规 划
益 加快 ,城 镇 在 我 国 国 民经 济和 社 会 发
展 中 占有 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 为避 免 小 城
镇 走传 统 的城 市 发展 的边 发 展 、边 污 染
业 发 展 规划 等 有 关 资料 ,可 以使 我 们 对
规 划对 象有 一 个 更客 观 、 全面 的认 识 ,
的 老路 ,必须 制 定经 济 、 社 会 、环 境 相
和 河 南省 环 保 局 、建 设 厅 的要 求 ,我 省 式 ,收 集资 料 要 结合 乡镇 工 作特 点 ,善 开 展 了创 建 环 境优 美 乡镇 的活 动 ,作 为 新 农村 建 设 的 一个 重 要 载体 ,创 建活 动
对 我省 “ 五 ”后 期 到 “ 一 五 ”期 间 十 十 乡镇 以及 农村 环 境 保 护工 作 起 到 了 巨大 的推 动作 用 。 尽管 这 项 工作 开 展 初期 遇 到 了 各种 困难 ,但 在 各 级环 保 、 建设 部 门的 努力 和 配合 下 ,此项 工 作 取得 了长 足 的进 展 , 目前 我 省 涌现 出 了一批 生 活 环境 美 、 环境 竞 争 力 强 、投 资环 境 好 、 经 济 效 益 高 的城 镇 。 到2 0 年 末 , 我 09 省 已创 建完 成 13 省级 环境 优 美 乡 5个 镇 , 2 个 国 家 级 环 境 优 美 乡镇 ; 4 2 1 年 ,洛 阳 栾 川 、 信 阳 新 县 、 平 顶 00 山 舞 钢 等 一 批 自然 环 境 美 、经 济 发 展

归州镇破解环保难题的调查与思考

归州镇破解环保难题的调查与思考

归州镇破解环保难题的调查与思考秦建华农村环保形势不容乐观,三峡库区环保形势更为严峻。

作为三峡库区湖北省最大的移民乡镇,秭归县归州镇环保问题一直牵动着历届党委政府的心。

但通过近6年的努力,归州镇环保难题逐步破解,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与环保实现双赢。

笔者作为长期参与全镇环境建设和文明创建的一员,对归州镇乡村环境建设感受颇深。

如果说归州镇在破解农村环保难题上有所作为的话,那么成功的经验何在?存在的问题还有哪些?经过对全镇环境建设工作的认真梳理,笔者认为,“六抓”应该是归州镇在乡村环境建设上取得佳绩的主要“法宝”。

一、镇情概况归州镇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北岸,是三峡库区较大的移民乡镇。

现辖11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8047人,国土面积128平方公里,集镇占地面积51公顷,常驻人口7632人。

作为农业大镇和库区乡镇,归州镇的经济社会状况一度时期不是很好,环境状况更是令人堪忧。

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1、环保意识差。

“只要有饭吃,干不干净没关系。

”这是一般老百姓几千年来固有的观念。

“搞环保是务虚的事情,投入大又不产生效益,对经济发展没作用”。

这是一般基层干部的心态。

干部群众环保意识的缺失,直接导致城乡卫生差,生态遭破坏,环境变恶劣。

2、环卫设施少。

到2002年,全镇基本没有配套的环卫设施,几千人的集镇和10多个百人以上的居民点,没有果皮箱、垃圾房,更谈不上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

每天数以吨计的污水直接排进了溪水或长江,小山似的垃圾则“随意而安”,街头、路边、水沟,到处都是垃圾“安身”的地方。

仅香溪居民点三年形成的垃圾就达上千方,几乎要封住居民家的大门了。

镇区居民饮水靠水库,农村群众吃水靠老天。

进镇群众解手四处寻公厕,没有厕所就随地大小便。

3、执法不到位。

由于领导认识有误区,没有把环保上升到一定高度去认识,因此,环保的执法不到位。

破坏森林、土地和水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农民乱挖乱种,居民乱搭乱建等问题日益突出。

辉埠镇生态规划

辉埠镇生态规划

第一章规划总则1.1 规划编制的目的意义辉埠镇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具体措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在全市经济强镇发展中,确立起以资源型工业为主导、机电工业和纺织为重点的工业经济强镇,确保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基本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改变区域环境污染现状,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2 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浙江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导则》,浙环发[2002]116号;3、《浙江省生态示范镇(乡)、生态示范村创建标准及管理暂行规定》,浙环发[2002]108号;4、《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联合发布,环发[2002]82号;5、《常山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6、《常山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7、《常山县辉埠新区规划》;8、《常山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9、《常山县工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10、《常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今后15年远景规划》;11、《常山县城市总体规划》;12、《常山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

1.3 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辉埠镇行政区划范围和常山县建筑(新型)材料特色工业园区的行政区外部分,总面积约为55km2。

(2)规划期限参照生态县规划期限,确定近、中、远三期,规划以近中期为主。

——近期:整治启动期,2003年~2005年。

——中期:整治成效期,2006年~2010年。

——远期:整治巩固期,2011年~2020年。

1.4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树立起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着重解决区域主要环境问题,努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实现工业经济强镇提供环境支撑能力,达到建设青山绿水的生态建材城目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0.11.04•【文号】建村[2010]184号•【施行日期】2010.11.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建村〔2010〕18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规划局(规委)、农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适应我国农村地区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乡镇规划对村镇建设的引导作用,规范和加强镇(乡)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促进镇(乡)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部制定了《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施行。

施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进一步完善的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村镇建设司。

联系人:卫琳电话:010-******** 010-********传真:************电子信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四日附件: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1 总则1.1为适应我国农村发展需要,促进镇(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镇(乡)规划指导镇(乡)发展的作用,加强镇(乡)规划建设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所指的镇、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基层行政区域。

镇(乡)域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的镇规划和乡规划的一种形式,其规划区范围覆盖镇(乡)行政辖区的全部。

有条件的镇和乡,应依据本导则编制镇(乡)域规划。

1.3镇(乡)域规划编制应坚持全域统筹、注重发展、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对镇(乡)全域发展的指导,协调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统筹对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合理布局。

体现地域特色、乡村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农村地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
国环字第008号
47
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第一批)
1998-12-25
1998-12-25
48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
1995
49
国务院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
1984-9-27
1984-9-27
国发[1984]135号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6-05-15(修改)
1984-11-1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
1982-12-4
1982-12-4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991-6-29
1991-6-29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999-12-25(修改)
2000-4-1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1997-03-14(修改)
1998-12-27
1999-1-1
国务院令第256号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2000-1-29
2000-1-29
国务院令第278号
52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998-12-27
1999-1-1
国务院令第257号
53
森林防火条例
1988-1-16
1988-3-15
国务院令
54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1986-1-12
1999-12-30
经贸部第16号
29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
1999-11-1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8号
30
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的通知

函谷关规划

函谷关规划

灵宝市函谷关镇环境规划第一章总则1.1任务由来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形式,也是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自200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提出到2050年力争全国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实现城乡环境清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也提出“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据此,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了创建环境优美小城镇的活动。

函谷关镇位于灵宝市北部,地处黄河之滨,西与西闫乡相连,向东过弘农涧河与大王镇相通,南与城关镇五龙工业区接壤,向北与山西省芮城县隔黄河相望。

全镇东西宽8公里,南北长13公里,国土总面积60.5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174个村民组,总户数7166户,人口25158人。

九十年代以来,镇党委,政府围绕建设“工商贸强镇,果菜牧富民”的战略目标,带领全镇人民,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快速膨胀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在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逐步形成了粮、果、枣、菜、草、牧六大特色产业。

同时,协调发展二、三产业,使其成为创造经济增长点的主力军。

以农业产业化为契机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万亩粮田基地、万亩大枣基地、万亩优质苹果基地、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千亩石榴基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2005年被河南省农业厅授予食用菌生产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工商贸强镇,果菜牧富民”的发展方针,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力合作,扎实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提高,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官庄镇规划

官庄镇规划

第一章总论1.1规划背景在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GDP指标,人口素质、环境质量以及科技创新等标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各项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1世纪是绿色经济的时代,坚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情况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

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对社会的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目标,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地开发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空间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地肥沃,草木茂盛,环境优美,物种和谐,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步入良性循环和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实现自然与人类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是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求统筹城镇发展,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镇统筹的思路,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新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

1.2 规划编制目的调控规划区域的人类经济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保护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环境。

为了避免因不合理建设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保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对产生的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和科学管理,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规划区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厅(局)、建设厅(局), 新疆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建设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关于“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指导和规范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建设部制定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重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

环境规划是小城镇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通过环境规划,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建立乡镇工业园区,实行乡镇工业污染的集中控制。

各级环保、建设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加强指导,积极开展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的培训工作。

为搞好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各省环保部门应会同建设部门,积极组织对县级环保部门主管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会同建设部组织对省级环保部门有关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三、抓住重点,搞好试点和典型示范,稳步推进。

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一批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小城镇开展试点和典型示范。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不搞一刀切。

当前编制环境规划的重点是县级市、县城关镇和省级重点小城镇。

四、在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中,各级环保部门、建设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密切配合,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试点、示范和规划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报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建设部。

浅谈小城镇环境规划

浅谈小城镇环境规划
p r o b l e ms .
Ke y wo r d s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l a n n i n g o f s ma l l t o w n s ;p r e p a r a t i o n;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p r o b l e m;d i s c u s s i o n
O 引言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 出 “ 小城镇 、大战略”的 方针后 ,中国小城镇建设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并列‘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 济社 会发展产生 了深刻影 响 。但在小城镇发展过程 中 ,由于忽视 环境保护规 划 ,受到急功近利开发导向的影响 ,小城镇建设的随 机性较强 ,使得小城镇建设过程 中普遍存在着环境保 护薄弱问题 ,多数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落后于城镇发 展 ,没有做到与经济建设 、城镇建设同步规划 、同步 实施。全面开展小城镇务院 《 关于促进小城镇 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和 《 国家环境保护 “ 十五”计 划》关于 “ 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指导 和规范小城镇 环境规划编制工作 ,2 0 0 2 年5 月 7日。 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和建设部印发 “ ( / J 、 城镇环境规划 编制导则 ( 试行) 》 的通知” ( 环发[ 2 0 0 2 1 8 2 号) 。 乡镇环境规划由乡镇编制或修订完成 ,环境保护
这 些 问题 并 给 出 了建议 。 关键词 : 小城 镇 环 境 规 划 ;编 制 ;实施 ; 问题 ;探 讨
中图分类 号: X 3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8 0 2 一 ( 2 0 1 3 ) 1 1 — 0 1 3 2 — 0 3
Di s c u s s i o n o n Env i r o n me nt a l Pl a nn i n g o f S ma l l To wns

张家港市锦丰镇环境规划文本

张家港市锦丰镇环境规划文本

201000 张家港市锦丰镇环境规划文本2004年目录第一章总论 (4)第1条编制目的 (4)第2条编制依据 (4)第3条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4)第4条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4)第5条规划重点 (5)2 锦丰镇概况 (5)第6条自然环境概况 (5)第7条社会经济状况 (5)第8条建成区基础建设 (5)第9条工业集中区建设 (5)第10条建成区环境质量和主要环境问题 (6)第11条主要环境问题 (6)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第12条调查范围与内容 (7)第13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7)第14条锦丰镇规模预测 (7)第15条锦丰镇城镇性质及功能定位 (7)4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9)第16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9)第17条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目标 (9)第18条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9)第19条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9)5 水环境保护规划 (10)第20条给水工程规划 (10)第21条雨水工程规划 (10)第22条污水工程规划 (10)第23条主要水系水文情况及水环境功能规划 (10)第24条水系综合整治规划 (10)第25条锦丰镇污水处理系统工程 (11)第26条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11)6 建成区声环境保护规划 (12)第27条声环境质量现状 (12)第28条声环境功能区划 (12)第29条噪声控制措施 (12)7锦丰镇城镇绿地系统及景观控制规划 (14)第30条规划原则 (14)第31条规划布局 (14)8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15)第33条固体废物种类、产生量及处理处置现状 (15)第34条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 (15)第35条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方案 (15)9 工业污染控制规划 (16)第36条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 (16)第37条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预测 (16)第38条镇域工业污染控制规划 (16)第39条农村及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17)第40条农村及农业生态环境规划 (17)11环境保护与生态工程项目汇总及投资概算 (18)第41条锦丰镇环境保护与生态工程项目汇总及投资概算 (18)12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18)第一章总论第1条编制目的为进一步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全面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促进小城镇环境建设,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环境优美城镇创建活动。

简本国家级村镇生态示范创建

简本国家级村镇生态示范创建
村镇生态示范建设与考核管理要求
王夏晖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2010年7月29日
生态乡镇考核要求(修订)
基本条件 考核指标
适用范围:市辖区、县级市、县以 下各类建制镇、乡、涉农街道等 乡(镇)级行政区划单位。
生态乡镇考核要求-基本条件
1.机制健全。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乡镇政 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环境保护工 作领导小组。乡镇设置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或配备了专 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
“草原地区无超载过牧现象”,是指乡镇辖区内牲畜养殖不得超过国家 草原载畜量标准。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要求-基本条件
4、环境整洁。乡镇建成区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环境状况良好。村 庄环境无“脏、乱、差”现象,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 制。
年 中顺纸业制造、祥兴制衣洗水 厂、上豪泡塑工业有限公司等。
投资 (亿 元) 0.01 0.01 3 3
0.05
0.65
0.05
0.05
0.02
资金来源(亿 元) 财 政 社会 投资 投资
0.01 /
0.01 /
1.8
1.2
1.8
1.2
0.02 0.03
0.65 / 0.05 /
/
0.05
0.02 /
生态乡镇考核要求-基本条件
2.基础扎实。达到政村达到市(地)级以上生态 村建设标准。编制或修订了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县级人大 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两年以上。(自2012年起开始执行)
达到本省(区、市)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指标一年以上, 并获省(区、市)环境保护厅(局)命名或公告;80%以上行政村达 到市(地)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生态村指标,并获命名或公告。

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

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

附件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一、基本条件1.机制健全。

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乡镇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乡镇设置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或配备了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

2.基础扎实。

达到本省(区、市)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指标一年以上,且80%以上行政村达到市(地)级以上生态村建设标准。

编制或修订了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两年以上。

3.政策落实。

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镇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3年内未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

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草原地区无超载过牧现象。

4.环境整洁。

乡镇建成区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环境状况良好。

村庄环境无“脏、乱、差”现象,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5.公众满意。

乡镇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95%。

二、建设指标注:标“*”指标仅考核乡镇、农场,标“**”指标仅考核涉农街道。

三、指标说明(一)基本条件1.机制健全。

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乡镇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乡镇设置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或配备了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

指标解释:要求乡镇政府成立生态乡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下设建设工作办公室,建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案,措施得力,定期检查落实;乡镇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得到落实;乡镇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研究环保工作不少于两次。

要求乡镇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污染源档案等。

考核要求:查看近1年内当地党委、政府研究环境保护工作的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印发的有关文件和污染源档案等资料。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任务分解表一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任务分解表一
各村(社区)
2008年6月底
村(社区)书记
13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污水处理厂包括一级、二级集中污水处理厂,其它处理设施包括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池,以及湿地废水处理工程等指标值≥70%
环保办
2008年6月底
马彬
1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乡镇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与建成区常住人口的比值。公共绿地,是指乡镇建成区内常年对公众开放的绿地(包括园林),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绿地除外。指标值≥11%
2008年6月底
张留兵
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000元
农经站
2008年6月底
张留兵
3
公共设施完善程度
公共设施完善是指城镇建成区主要街道设置路灯:住宅电话普及率不低于50%;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不少于1处;体育场(馆)不少于1处;中心卫生院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不少于1处;适龄儿童入学率不低于98%。
城管中队
各村(社区)
2008年6月底
村(社区)书记
15
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乡镇建成区主要街道两旁栽种行道树(包括灌木的长度与主要街道总长度之比。≥95%
各村(社区)
2008年6月底
村(社区)书记
16
清洁能源普及率
清洁能源指消耗后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以及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后的化石能源(如清洁煤、清洁油)指标值≥60%
各村(社区)
卫生所
2008年6月底
村(社区)书记
章卫东
7
地表水环境质量
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达到乡镇环境规划以及流域和区域环境规划对相关水体水质的要求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10.13•【文号】环发[2006]158号•【施行日期】2006.10.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06〕1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促进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实现“十一五”生态保护目标,加速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局组织编制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二○○六年十月十三日附件: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目录一、全国生态保护形势(一)“十五”工作回顾(二)生态环境现状1、主要问题2、成因分析(三)机遇与挑战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保护优先2、分类指导,分区推进3、统筹规划,重点突破4、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三)工作目标1、总体目标2、具体目标三、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一)深化自然生态保护工作1、完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推动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3、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4、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二)强化区域生态保护监督与管理1、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2、提高生物多样性履约和管理能力3、重视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保护(三)加大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力度1、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2、综合防治土壤污染3、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4、防治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四)巩固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1、深化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建设2、积极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3、大力开展生态村建设四、保障措施(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二)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三)创新生态保护政策(四)加强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五)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六)加强生态保护能力建设(七)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一、全国生态保护形势(一)“十五”工作回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五”期间,先后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把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

如农业区、林业区、城市关联地区、流域区或工农业
发展地区等等。 环境规划是经济区战略布局和划分补充和完善, 利于经济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利于经济区原料基地、 生产基地合理安排和建设,利于经济区形成工业生产
链,利于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的发挥和形成,促进经
济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6
(3)环境规划与国土规划
10
谁污染 谁付费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点源治理与集中控制相结合,以集中控制为 优先,由污染、破坏环境者承担环境补偿的 责任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坚持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运用法律的、经 济的、市场的和行政的手段保证和促进环保 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 管理思想、制度和措施。
2
环境规划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调控自身的开发活动, 规范自身的行为,减少污染,防止生态破坏, 保护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保护人 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础, 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环境规划的作用 有计划的合理安排和调整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 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3
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
进行全面的规划。它的内容:、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布
局和地区组合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的要害问题和解决等。国土规划是经济建设综合开发方 案性的规划,它给国民经济长远计划和环境规划提供可 靠的依据。 环境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资源
(5)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 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 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 设。 (6)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 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注意环境规划与其他专业 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 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7)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既 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 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 性。 14

总则1

总则1

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 (2)第三章镇域城乡统筹规划 (2)第四章镇区建设规划 (5)第五章镇区市政设施规划 (6)第六章防灾系统规划 (6)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7)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 (8)第九章附则.............................................. 8 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峨蔓镇城镇发展和规划管理的需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促进峨蔓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合理有序展开,特制定本规划。

第2条峨蔓镇总体规划是峨蔓镇各项建设事业的主要依据和指导性文件,在峨蔓镇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执行本规划。

第3条因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原因需要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时,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程序和规定执行。

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

(2)兼顾现实,适当超前,按照现代化标准建设城镇。

(3)统筹兼顾,综合协调,引导城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突出特色、美化环境,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

(5)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正确处理好人、城镇与自然的关系。

(6)远近结合、上下衔接,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可操作性。

(7)充分贯彻中央关于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

第5条规划原则(1)区域统筹原则(2)城乡协调原则(3)节约高效原则(4)生态优先原则第6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法规和文件汇编》(3)《村镇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4)《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5)《镇规划标准》(6)《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7)《住建部关于印发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2010)(8)《儋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9)《儋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0)《儋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11)儋州市建设局、峨蔓镇镇政府协助调查的有关基础资料第7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1年-2030年,其中: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

天柱山镇环境规划文本

天柱山镇环境规划文本

目录第一章总论 0第一节规划任务由来 0第二节规划编制依据 (2)第三节规划指导思想 (3)第四节规划编制原则 (3)第五节规划编制范围 (4)第六节规划编制时限 (4)第七节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5)第八节规划重点 (7)第二章基本概况 (8)第一节行政概况 (8)第二节自然概况 (9)第三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 (14)第三章现状调查与评价 (25)第一节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25)第二节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29)第三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5)第四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37)第五节主要环境问题 (37)第六节环境问题综述 (39)第四章环境预测与规划目标 (40)第一节环境预测 (40)第二节规划目标 (46)第五章环境功能区划分 (53)第一节环境功能区现状分析 (53)第二节环境功能小区划分 (57)第六章环境规划方案 (59)第一节水环境综合整治 (59)第二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64)第三节声环境综合整治 (66)第四节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 (66)第五节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67)第六节旅游环境管理 (70)第七节生态补偿 (71)第八节加大宣传 (72)第七章环境规划可行性分析 (73)第一节环境规划投资效益分析 (73)第二节环境规划技术可行性分析 (74)第三节环境规划可持续发展评价 (75)第四节规划满意度评价 (76)第八章环境规划实施方案 (77)第一节环境规划投资预算 (77)第二节环境规划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77)第三节环境规划工程项目保障措施 (78)第九章附件 (81)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规划任务由来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计划》,关于“加强小城镇环境规划”的要求。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到2025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收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厅(局)、建设厅(局),新疆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建设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关于“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指导和规范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建设部制定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重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

环境规划是小城镇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通过环境规划,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建立乡镇工业园区,实行乡镇工业污染的集中控制。

各级环保、建设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加强指导,积极开展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的培训工作。

为搞好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各省环保部门应会同建设部门,积极组织对县级环保部门主管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会同建设部组织对省级环保部门有关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三、抓住重点,搞好试点和典型示范,稳步推进。

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一批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小城镇开展试点和典型示范。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不搞一刀切。

当前编制环境规划的重点是县级市、县城关镇和省级重点小城镇。

四、在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中,各级环保部门、建设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密切配合,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试点、示范和规划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报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建设部。

附件: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二○○二年五月十七日附件: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是搞好小城镇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为指导和规范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和建设部制定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导则》适用于各地建制镇(含县、县级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环境规划的编制。

一、总则1、编制依据(1)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2)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3)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五年计划”(4)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任务书或有关文件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针对小城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小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以建制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5)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6)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

注意环境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7)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规划时限以规划编制的前一年作为规划基准年,近期、远期分别按5年、15-20年考虑,原则上应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规划时限相衔接。

二、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1、确定任务当地政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明确编制规划的具体要求,包括规划范围、规划时限、规划重点等。

2、调查、收集资料规划编制单位应收集编制规划所必需的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背景或现状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以及农、林、水等行业发展规划等有关资料。

必要时,应对生态敏感地区、代表地方特色的地区、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以及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进行专门调查或监测。

3、编制规划大纲按照附录的有关要求编制规划大纲。

4、规划大纲论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规划大纲进行论证或征询专家意见。

规划编制单位根据论证意见对规划大纲进行修改后作为编制规划的依据。

5、编制规划按照规划大纲的要求编制规划。

6、规划审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论证后的规划大纲组织对规划进行审查,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报批稿。

7、规划批准、实施规划报批稿报送县级以上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由当地政府组织实施。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附图。

1、规划文本(大纲)规划文本内容详实、文字简练、层次清楚。

基本内容包括:(1)总论说明规划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时限、技术路线、规划重点等。

(2)基本概况介绍规划地区自然和生态环境现状、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情况,介绍规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各行业建设规划要点。

(3)现状调查与评价对规划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说明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实现规划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4)预测与规划目标对生态环境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情况进行预测,并对预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和说明。

在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规划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及其指标体系,可参照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考核指标。

(5)环境功能区划分根据土地、水域、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与目前使用功能、可能具有的功能,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区、居民生活区、混合区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

要特别注重对规划区内饮用水源地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的保护。

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

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6)规划方案制定①水环境综合整治在对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物种类、数量、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强度等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措施,对镇区内可能造成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各种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

加强湖泊、水库和饮用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立湿地、植物等生态防护隔离带,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按照种养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畜禽养殖的规模,加强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必要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防治水体富营养化。

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设施,提倡处理后的污水回用。

重点水源保护区划定后,应提出具体保护及管理措施。

地处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应同时制定保护海洋环境的规划和措施。

②大气环境综合整治针对规划区环境现状调查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积极治理老污染源,控制新污染源。

结合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大力推广利用天然气、煤气、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行集中供热。

积极进行炉灶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结合当地实际,采用经济适用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控制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

③声环境综合整治结合道路规划和改造,加强交通管理,建设林木隔声带,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加强对工业、商业、娱乐场所的环境管理,控制工业和社会噪声,重点保护居民区、学校、医院等。

④固体废物的综合整治工业有害废物、医疗垃圾等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应首先考虑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综合利用。

生活垃圾可考虑通过堆肥、生产沼气等途径加以利用。

建设必要的垃圾收集和处置设施,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场。

制定残膜回收、利用和可降解农膜推广方案。

⑤生态环境保护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提出自然保护小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及建设方案。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

加强对小城镇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搞好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加强对沼泽、滩涂等湿地的保护;对重点资源开发活动制定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划定林木禁伐区、矿产资源禁采区、禁牧区等。

制定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环境管理措施。

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敏感和多发地区,应做好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

(7)可达性分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对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全面分析。

(8)实施方案①经费概算按照国家关于工程、管理经费的概算方法或参照已建同类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编制按照规划要求,实现规划目标所有工程和管理项目的经费概算。

②实施计划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时间进度安排,包括各阶段需要完成的项目、年度项目实施计划,以及各项目的具体承担和责任单位。

③保障措施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组织、政策、技术、管理等措施,明确经费筹措渠道。

规划目标、指标、项目和投资均应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规划附图(1)规划附图的组成①生态环境现状图图中应注明包括规划区地理位置、规划区范围、主要道路、主要水系、河流与湖泊、土地利用、绿化、水土流失情况等信息。

同时,该图应反映规划区环境质量现状。

山区或地形复杂的地区,还应反映地形特点。

②主要污染源分布与环境监测点(断面)位置图图中应标明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污染源的位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以及环境监测点(或断面)的位置。

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应同时标明畜禽种类和养殖规模等信息。

生态监测站等有关自然与生态保护的观测站点,也应标明。

③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图图中应反映不同类型生态环境功能区分布信息,包括需要重点保护的目标、环境敏感区(点)、居民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绿化区(带)的分布等。

④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图中应包括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填埋)场、集中供热等设施的位置,以及节水灌溉、新能源、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等方面的信息。

⑤环境质量规划图图中应反映规划实施后规划区环境质量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