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中国版画艺术的概念中国版画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在平面材料上以雕刻、刻画、印制等方式表现形象和艺术感情的绘画形式。
它通常以木版、石版、铜版等为版材,通过刻画或雕刻形成图案,再将墨汁或颜料涂抹于版面上,通过印刷的方式将图案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
中国版画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国版画艺术融合了中国绘画、书法、印刷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和表现力。
它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吸收了现代艺术的创新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中国版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情趣,为世界艺术史增添了璀璨的一笔,成为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版画艺术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1.2 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但直到明清时期才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版画产业。
清朝时期,随着西方木刻版画技术的引入,中国版画艺术迎来了较大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中国版画艺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许多知名版画家如徐悲鸿、齐白石等纷纷涌现。
此后,中国版画艺术在20世纪不断探索创新,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版画艺术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艺术家们借鉴吸收西方版画技术和理念,推动了中国版画艺术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中国版画艺术也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数字化的影响将对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精髓。
2. 正文2.1 中国版画艺术的传统形式中国版画艺术的传统形式包括木刻、线刻和石版画等。
木刻是中国传统版画的主要形式之一。
它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广泛应用于书籍插图和民间印刷。
浅论艺术设计发展与需求
浅论艺术设计发展与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带来了更多的美和便利。
而艺术设计的发展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从艺术设计的发展及其主要领域、艺术设计的应用及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1.发展历程艺术设计自出现以来,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其发展历程十分丰富多彩。
就国内而言,艺术设计近代化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引进西方的现代艺术和设计思想,进行自我转化和发展。
20世纪初,艺术设计开始逐渐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学科,并在不断吸收西方艺术设计思想的同时,也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代风貌的结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设计人才。
2.主要领域目前,艺术设计的主要领域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时尚设计、艺术造型设计等。
其中,平面设计最为广泛应用,包括海报设计、广告设计、书籍排版设计等;产品设计则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用品和各种工业制品中,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审美价值的重要手段;室内设计则以空间规划、家具配置和材料选用等为重点,旨在创造舒适、美观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时尚设计则是指服饰、配饰等方面的设计,以及舞台服装设计等;艺术造型设计则是指以艺术手法对对象进行造型和创意设计。
艺术设计通过对以上各个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和便利。
二、艺术设计的应用及需求1.应用范围艺术设计的应用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文化传播、商业贸易、博物馆和展览、城市规划等。
艺术设计形式多样,能够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手段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和情感,如:文艺海报、电视广告、LOGO设计、商业形象设计等。
在商业贸易方面,艺术设计不仅起到宣传品牌或商品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它们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和利润。
此外,艺术设计在城市规划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美化,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
2.需求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艺术设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
浅论兰州鼓子的历史发展与艺术特色
前 的历 史 事件 、 奇 故事 、 传 才子 佳 人 、 花 雪月 、 风 赞 颂 祝贺 等 , 精华 与糟 粕共 存 。它 的唱词具 有 雅俗共
赏 的特 点 , 有我 国古典 诗 词 的雅典 自然 、 婉 清 既 委
三 、 展 历 史 脉 络 发
色彩 浓 郁 、 目内容 丰 富 多彩 、 间艺 术 色彩 鲜 明 、 曲 民 传播 范 围地 域 广 阔 , 丝 绸 之 路 上 影 响 较 为 深 远 的 一 朵 艺 术 奇 是 葩 。研 究 兰州 鼓 子 的 艺 术特 色与 发展 历 史 对 于保 护 和 开 发 古 丝 绸 之路 音 乐 文化 有 着重 要 的 意 义 。
流 畅等 色彩 和音乐 风格 。
“ 哨子 ” 皋兰县 艺人 称 “ 坡 ” 拉 。 拉 。这种形 式继 承 了 宋代 鼓子 词 的“ 劳歌伴 , 和前声 ” 奉 再 。有 由衬 字起
腔 的帮 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帮 唱衬字句 , 有重 复帮 唱尾句 。 有 还
二 、 目内容 与 艺 术 特 色 曲
的流 传 、 演变 、 展 , 发 以兰州 为 中心 , 丝 绸之 路 和 沿
毗邻 的 皋 兰 、 中 、 登 、 榆 永 临洮 、 西 、 定 临夏 、 和青 海 省 民和县部 分农 村 , 每逢节 假 日、 宴寿诞 、 婚 春季 花
会, 艺人 和 好家 们 ( 爱好 者 ) 公 园 、 社 、 楼 、 在 茶 酒 庭 院等 地 , 聚一 堂 , 兴演 唱 。 欢 乘
清代 至 民 国时期 ,演 唱兰州 鼓子蔚 然成 风 , 时 有 苏韵 琴 、 式儒 、 寿山等 一大 批名 家 。 十世 纪 张 王 二
浅论抽象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200浅论抽象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李婷婷(淮安市美术馆(书画院),江苏 淮安 223001)摘要:本文从分析东西方抽象艺术的发展起源入手,区分东西方抽象艺术的区别,综合阐述抽象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最后分析表明,抽象艺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而抽象艺术未来会向着多元化、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抽象艺术;现代艺术;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抽象艺术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了现代艺术的方方面面。
现代艺术家渐渐失去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勇气,抽象化符号化的艺术语言应运而生,而相机的出现,导致人们不再一味地追求写实,提升了现代创作理念,而抽象的表现形式更利于深入到生活中去。
一、抽象艺术的概念抽象艺术,又称“无主题艺术”,是指描绘没有可识别性的具体对象的艺术形式,它是对真实具象的物体描绘予以简化或抽离重组的艺术,它的美感是基于线条、形体、色彩的形式组合来表现,主要是用于对意境、情感的直接表达。
抽象主义是理性逻辑的象征,也是现代思维的衍生物,与传统感性思维大相径庭,更多的是利用符号化的象征来体现个人内心或自我体验,更能体现出理性的微妙与感性的神秘,平淡中蕴含着反思,有着深厚的文化隐喻和文化内涵。
现代抽象艺术的表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自然对象的外观加以提炼或重组;二是完全舍弃自然对象,以纯粹的形式法则构成出现。
二、东西方艺术中抽象艺术的发展起源(一)东方艺术中抽象艺术的发展起源抽象艺术在东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在中国,书法就是中国最早的抽象艺术,并且书法影响了中国画的创作,比如八大山人、石涛等作品,蕴含出强烈的抽象表现形式,充分展示出中国的“水墨韵味”,而中国一代代画家们不厌其烦地运用所谓的“披麻皴”“斧劈皴”“蟹爪法”“夹叶法”等画谱中的标准画法去表现,其实也是画家们从自然山水中提炼出来的抽象符号,中国画充分运用这些“抽象元素”按照形式美原则去表现物象,从而实现“气韵生动”的效果,然而中国人在园林设计中对于太湖石的使用,其实也是抽象艺术的基础。
浅论欧洲文艺复兴
浅论欧洲文艺复兴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运动,它从14世纪开始,持续到17世纪。
在这个历史阶段,欧洲地区逐渐从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中走出来。
欧洲文艺复兴的典型表现是它对艺术和文化的重视。
在复兴时期,人们重新审视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哲学和文化,这对于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欧洲人在商业、科学和观念上的进步也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复兴。
欧洲文艺复兴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新古典主义艺术和意大利文艺复兴。
新古典主义艺术以及它的后继者巴洛克艺术,追求对古典美学和人文主义思想的恢复和发扬。
这种艺术风格强调了对对称、比例和分析的追求,并且与哲学和文学密切相关。
这种艺术风格最大的影响是在建筑、绘画和雕塑领域。
意大利文艺复兴则是欧洲文艺复兴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运动之一。
它的中心在意大利,特别是在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等城市。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追求古典美学和人文主义的理念,特别是人们对于对荷马、维吉尔、俄维德和其他古代作家的欣赏和重视。
这些思想在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为著名的两位艺术家,他们代表了古典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典范。
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的艺术发展主要是以巴洛克艺术为代表,它诞生于16世纪晚期的意大利,并逐渐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
这种艺术风格主要以神圣和精神作为主题,并突出了肉体和物质的意义。
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巴洛克艺术在艺术和建筑中发展出了自己有别于前辈的风格和形式。
欧洲文艺复兴涉及到的文化和思想变化使其成为被称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场盛宴”。
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变革激励了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去创建新工作室和学术机构,进一步推动了欧洲文化的科学、哲学、视觉艺术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因此,欧洲文艺复兴不仅仅是欧洲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对世界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贡献。
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及其继承者对欧洲文化和科学的贡献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现代艺术和文化。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中国版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于192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的开展,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版画艺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特点,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中独特的一支。
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的初期,中国版画艺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以线条为主,多采用黑白线条或单一颜色的简单平面组合,艺术风格较为单一。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国版画艺术进入了发展的高峰阶段,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彩色,深化表现,形成了比较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
在21世纪,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中国版画艺术也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中国版画艺术的代表艺术家众多,其中不乏李可染、齐白石、吴作人、钱松岑、张大千等大师级艺术家。
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版画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李可染的《流芳图》、齐白石的《寒山拾得图》、吴作人的《黄山图》、钱松岑的《人民大会堂》、张大千的《百鸟朝凤图》等作品以其独特的风貌和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版画艺术的经典之作。
中国版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利用版画的平面特点,将人物、动植物等物象表现出来的传统版画;还有利用中国传统的纹样、图案和装饰花纹,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风情的民间版画;此外,现代版画也逐渐引入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拼贴、泼墨等表现手法。
这些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丰富了中国版画艺术的表现手段和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视觉享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版画艺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我们需要在传承中国传统版画艺术的同时,发掘和创新更多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使得中国版画艺术更具国际化和时代性;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注重艺术家的培养和交流,为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总的来说,中国版画艺术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中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论艺术起源于巫术说
浅论艺术起源于巫术说艺术起源于“巫术”说,是在西⽅较有影响、较有势⼒的⼀种观点,是⼈类学家在研究原始习俗、原始艺术作品、原始宗教和巫术信仰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学说观点认为⽂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之中。
代表⼈物是英国著名⼈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
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化》⼀书中,最早提出了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他认为,原始⼈思维的⽅式同现代⼈有很⼤的不同,对原始⼈来说,周围的世界异常陌⽣和神秘,令⼈敬畏。
原始⼈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
⼭川草⽊、鸟兽⾍鱼,在原始⼈看来都是有灵的,并且都可以与⼈交感。
泰勒认为野蛮⼈的世界观是⼀切事物都有⼈格化的神灵,⼀切现象都有⽣命,这种“万物有灵论”的思维⽅式,是原始巫术的直接产⽣原因,同时也孕育了艺术等原始⽂化。
弗雷泽在他的《⾦枝》⼀书中对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进⾏了进⼀步地阐述,他认为原始部落的⼀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类最早是想⽤巫术去控制神秘的⾃然界,这显然是办不到的,于是,⼈类⼜创⽴了宗教来求得神的恩惠。
当宗教在现实中也被证明是⽆效时,⼈类才逐渐创⽴了各门科学,以此来揭⽰⾃然界的奥秘。
他在书中描述到:“如果我们分析巫术赖以建⽴的思想原则,便会发现它们可以归结为两个⽅⾯:第⼀是‘同类相⽣’或果必同因;第⼆是‘物体⼀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
前者可称为‘相似律’,后者可称为‘接触律’或‘触染律’。
巫师根据第⼀原则即‘相似律’引申出,他能够仅仅通过模仿就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从第⼆个原则出发,他断定他能通过⼀个物体来对⼀个⼈施加影响,只要该物体曾被那个⼈接触过,不论该物体是否为该⼈⾝体之⼀部分。
基于相似律的法术叫做‘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
基于接触律或触染律的法术叫做接触巫术。
”从上述观点中可以看出,⼆位学者的观念中的⼀个基本认识就是相信事物的模仿或事物的图像同样是“有灵”的,它们之间或是因相似,或是因有过接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浅论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化领域 的重要 组 成部分 , 对于人 的 E常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 l 而随着钢琴的传人 , 西方的传教士也开
分重要 的参考价值 。
卞萌在 《 中国钢琴文化之传承与发展》 重要作用。从古至今 , 音乐作为人们重要 的
一
书中, 把钢琴音乐作 为“ 文化 ” 放人 中国五 娱乐生活组成部分 , 为人们的生活不断增色 始将西方的钢琴弹奏技巧和钢琴音乐带人 了 添彩 。而在 所 有 的音 乐 艺 术 形 式 中 , 琴 音 中国。虽然作为钢琴教师的西方传教士多数 钢 千年历史传承中去进行深人 的探讨和分析 ,
的 发 展
六个 章节对钢琴文化 的形成 和发展作了重 分析 , 事实上也正是对我国钢琴文化发展历
要 的论述/ 2 1 。与此 同时 ,中国钢琴文化 的形 程 的一 次梳 理 。 《 成 和发展》还是我 国第一部 钢琴 音乐史专 著, 对艺术工作者研究我国钢琴文化有着 十
一
、
钢 琴 音乐 的 历 史
另据元末明初 人陶宗仪在其《 南村辍耕
录》 中记载 , 元代时 曾出现了一种称之为“ 贵
古代的跑步运动在信息传递方 面也发 了职业信使 。到清朝咸 丰二年 (82 , 15 )人们
由赤”的长跑 比赛 ,每岁一试之 ,名 日放 挥着重要作用 。考古研究发现 , “ 早在汉朝 , 具 创设了“ 乡约大帮信轿行 ”具体 负责来往 麻 , 走” “ 。 贵南赤” 来源于蒙古语 , 就是快步行走 有长跑素质的人就高速奔跑在马车前面, 以 书信 的专 门投递 ,而要胜 任跑信佚头的角 也 者的意思 。 贵由赤” “ 的长跑 比赛在元朝的大 便于及时打探消息和传递信息 , 出现 了大 色 ,长跑能力就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伍伯” 的各种形 象。 麻乡约的信件在传递时要求及时准确 、 诚实 都( 今北京 ) 周边 或者京杭大运河两旁一条 量有关历史上长跑健将 “ 官方消息 以及社会 、 文化 、 经济 守信 , 这种投递书信的方式如同一场长跑接 绵延 3 0 00多里的多个驿道之间展开 。 自元 到宋朝时期 , 世祖 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2 7起 , 18 ) 元朝 的 事件 、 闻逸事等往往被编入小报并 南善于 力赛 , 奇 需要足够的具有优 良跑步素质的人员
浅论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起源与发展趋势
浅论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起源与发展趋势作者:石瑛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5期摘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将进入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民族民间艺术领域也已具备走向繁荣的外在条件,以流行音乐为代表的新北方音乐异军突起,给新时代民族民间音樂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东北民族民间音乐如何传承与发展,应该引起许多音乐创作和舞台演出的从业者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东北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起源;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132-01一、前言我国东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独特的地域文化产生了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居住在这坐的满族、蒙古族、鄂伦春、赫哲、鄂温克和锡伯等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生共存、融合发展,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增添了或清新自然、或雄健豪放、或浪漫多情、或朴实无华的音乐奇葩。
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内容东北民族民间音乐包括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东北号子和东北说唱等艺术形式,这些民间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艺术结晶。
东北民歌泛指东北汉族小调的统称,它的歌词受地理、语言、生活习性的影响,反映了东北人豪爽、粗犷的精神气质和脾气秉性,曲调极富地方色彩,是东北各民族开朗性格和率真情趣的表现。
秧歌是一种从关内走来的艺术形式,起源于关内农业劳动,是南方劳动人民插秧所唱的劳动小曲。
东北秧歌集歌、舞、戏曲为一体,其主要的风格特点入乡随俗,与东北文化高度融合,风格上既有热烈、火爆、泼辣的特点,又有稳静、幽默、婉约的风情。
以林区号子为主的劳动号子,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劳动音乐,随着生活的不断变革,劳动号子已从单纯的呼喊方式,转为具有极强生活气息和地域特征的民族民间音乐。
以二人转为主的东北说唱艺术,同样体现了东北文化的风格特征,划入划出、载歌载舞的方式,源于东北民歌和东北秧歌,也吸收东北大鼓等诸多说唱艺术,充分展现了东北淳朴的民风民俗和性格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核。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中国版画艺术是中国美术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支门类,它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酝酿、发展,从中华传统文化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吸取营养,融入西方现代版画的技法和艺术思潮,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中国版画艺术的概貌、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来进行浅论。
一、概貌中国版画艺术指的是在木刻、铜版、石版等版画技法上,创作出表达中国文化和社会现实的艺术作品。
它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有所不同,创作的主体是版画师,而非画家。
版画师通过版面的设计、刀法的运用以及版面上色彩的营造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其创作的主题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表现人生百态的,也有讴歌祖国的,还有反映社会现状的。
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氛围逐渐发生了变化,版画师们开始接触到西方现代版画的影响,探索了一些新的技法和表现方式,如切分木版法、撕纸拼贴法等,同时也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中国画的笔墨和意境等。
这一阶段代表作品有徐悲鸿的《黄土高原》、蒋兆和的《草原红军》等。
第二阶段是40年代至60年代,这一时期的版画艺术发展受到战争和政治运动的影响,许多版画师直接参与到中国革命中,表现的主题也更加政治化。
一些版画师发明出新的版画技法,如石中花法、水印木刻法等。
这一阶段代表作品有齐白石的《鹅》、李可染的《蟋蟀》等。
第三阶段是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版画师们开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如电脑制版、摄影版画等,也开始将中国的版画艺术推向世界舞台。
这一阶段代表作品有吕良旺的《彝族世界》、田丰的《丰收》等。
二、发展历程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版画一直是一种流传广泛的图案和文字印刷技术,常被应用于传统文化绘画、印刷书籍和宣传海报等领域。
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现代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现代版画的影响开始逐渐渗透进来,使得版画艺术的创作思路和形式得以丰富和多元化。
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鸡首壶的装饰演变
38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鸡首壶的装饰演变黄 薇鸡首壶产生于东吴末年,发展于西晋,在东晋达到鼎盛,延续至隋唐时期逐渐衰退继而被执壶所取代。
其整体装饰风格呈现出简单生动——华丽繁复——秀骨清象——异域风采的演变过程。
下文将具体展开对各个时期鸡首壶装饰的风格特征、装饰部位、装饰题材、装饰技法的描述,并系统性地分析其装饰风格形成的原因。
经过资料的收集和归纳,根据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的不同可概括性的将鸡首壶的装饰演变分为四个时期——东吴末年至西晋初,西晋,东晋,南北朝。
一、吴末至西晋初这一时期出土瓷器多集中在南方浙江、江苏、湖北、江西等地。
瓷器装饰大多质朴简单,除釉质、硬度不同外,和陶器并无太大差异。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瓷器装饰主要沿袭陶器的技法,以刻、划、雕塑为主,样式简洁明快。
一般在肩部刻划几圈弦纹用来确定系耳、鸡首、鸡尾的位置。
系耳上往往刻划叶脉纹。
表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简单粗疏的艺术特征。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三点:(1)瓷器刚刚诞生,造型和装饰还处于模仿学习阶段,在青铜器和陶瓷以及漆器的影响中借鉴学习。
(2)技术水平的制约。
虽然瓷器和陶瓷在此时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但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此时的瓷器装饰明显地体现出简朴、单调的特征。
(3)在连年战乱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无暇顾及装饰,更侧重于实用性。
二、西晋这一时期流行模印装饰带,组合方式丰富,一般由弦纹、联珠纹、铺首和菱格纹等相互组合构成,更多地体现了对两汉时期青铜器装饰技法的继承性。
其中要指出有一种特别的刻划羽翼纹,飞翼形象是楚汉之风的绵延尾声,是一个时代印记的符号,体现巫术文化对陶瓷器物的影响。
在众多鸡首壶中有一代表西晋陶瓷装饰工艺最高水平的作品:集刻划、戳印、贴塑、堆塑等众多技法于一体,刻画之精细,技法之高超不由让人惊叹。
整体体现出一种繁复华丽的装饰风格。
通过对时代背景和工艺材料的研究可以将形成这种风格特征的原因归为以下几点:(1)政治上,西晋得以暂时的统一,人们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有精力去探寻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
浅论赵无极艺术的发展与启示
浅论赵无极艺术的发展与启示摘要:赵无极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中极具影响力的画家,在国际艺术界也享有盛名。
文章通过对赵无极的艺术历程进行研究,分析其绘画风格的产生、发展及影响,从而得出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启示。
本文认为,赵无极的艺术之路兼收并蓄,突破了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非此即彼”的迷思,创造出学贯中西的、富于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的艺术作品,其艺术成就展现的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对于中国当代绘画的推进。
关键词:赵无极;中西方文化;发展启示一、国内时期:成长及杭州学艺1921年,赵无极诞生于北平一个富庶的家庭,其家族是宋朝皇族的后裔,祖父是一名超凡的道学家,父亲则是一位热衷于收藏古书画、热爱艺术的银行家。
每年家族在家祠中举行的祭祖仪式,赵无极的父亲都会拿出珍藏已久的字画供奉,其中不乏宋元时期的名家米芾以及赵孟頫的作品。
在这样充满文化底蕴的家族中成长,似乎在冥冥中注定了赵无极后来的作品将回归中国传统。
祖父是赵无极生命中的第一位重要的老师。
每天的早饭过后,他便会教赵无极读书写字:细细品味唐宋诗词的韵律美,体会文言文的深意,并认真学习书法。
祖父常说,中国的书法艺术最能传达感情,这句话陪伴了赵无极的一生。
对文学和书法的热爱,为赵无极打下了牢固的绘画和艺术知识的基础,年幼的他展现了惊人的绘画天赋,十岁时便能自由作画了。
1935年,在父亲的支持与鼓励下,赵无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学校里浓郁的学习氛围,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赵无极积极好学的心,他对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衷于探索这种来自大洋彼岸,不同于从小接触的传统艺术的新画种。
杭州艺专秉持着校长林风眠开放与融合的艺术态度,要求学生兼修西画与国画,但赵无极对此并不满意,当时的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致索然,甚至有些排斥,而学院略显颓势的老派美育模式,都使赵无极试图与其进行对抗。
于是,赵无极将身心都投入了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中,在深入地了解到了雷诺阿、马蒂斯、毕加索、塞尚等西方艺术名家,以及艺专老师切身指导与支持下,他渐渐确定了自己想表现自然,追求创新,对抗旧观念的想法。
浅论中州盆景艺术的发展与美学内涵
增刊河南林业科技第27卷参展是提高自己水平的一个大好机会,一定要争取参加。
展会上的作品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作品,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
参展时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只为交流,不为评奖,否则你将找不到快乐。
以上是自己在盆景制作中的一点体会,很肤浅,水平有限,不能尽意,仅抛砖引玉而已。
浅论中州盆景艺术的发展与美学内涵李成端1,李会云2(1.商丘市盆景协会,河南476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450002)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州盆景悠久的历史。
在其制作空前繁荣、队伍日益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中州盆景艺术的美学内涵应突出表现在追求“源于自然”、突出“主次分明”、形态“疏密相间”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关键词:中州盆景艺术;发展;美学内涵中州盆景作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素以各种树木盆景造型见长。
经过多年的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神貌。
它源于夏商,发展于汉代,盛行于宋朝,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州盆景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古雅的艺术风格享誉全国盆景界,被誉为“无声之诗,立体之画”。
1中州盆景艺术的历史沿革中州盆景具有悠久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中州园林和盆景艺术的发展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汉时中州园林、盆景已初具规模。
宋朝时期则达到鼎盛期,赵佶建园林,绘《祥龙石》盆景图,题诗《水润清辉更不同》即是真实的佐证。
中州籍诗人杜甫、韩愈等曾对中州盆景艺术多有赞颂,白居易在洛阳育盆景与其诗文同垂青史,张择端画幅中的盆景与《清明上河图》一样被视为一代绝唱。
隋唐时期洛阳名园和盆景甲天下,鄢陵古桩腊梅造型其间也已辉映神州。
千百年来,中州盆景人士在发掘传统、借鉴异地盆景艺术流派的同时,不断发展中州盆景艺术,突出树木盆景创作特色。
以中州盛产的柽柳、黄荆、石榴及腊梅、迎春、枸杞、金雀、枫树、小叶女贞、柏树、白皮松等为主要树种,创作出大批造型各异的中州盆景艺术精品。
造型上主要有用于柽柳的“垂枝式”、“朵云式”,用于黄荆等树种的“朵云式”及用于石榴等树种的“自然式”。
浅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继承与发展
浅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继承与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融合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代表着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这些舞蹈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我们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
本文将就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继承与发展进行简要探讨。
一、继承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继承是通过一代一代的民间传承实现的。
在中国传统社会,舞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形式。
它通过口头传统以及实际示范的方式进行传承。
在农村地区,人们通常会在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中展示各种各样的民间舞蹈。
这些舞蹈从一代传给下一代,保持了其原始的形式和特色。
二、发展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不仅在传承方面有所发展,而且在创新和现代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现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一直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许多舞蹈家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舞蹈的优美和独特性,又注入了现代审美和表现手法。
三、影响和意义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且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同时,民族民间舞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通过舞蹈艺术的表演和交流,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友谊。
四、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然而,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影响,一些传统的舞蹈形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很多民间舞蹈传承人年纪较大,没有合适的后继者。
其次,随着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传播,一些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年轻人中的受欢迎程度下降,不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强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和参与到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中来。
学校和社区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舞蹈培训机会,并组织各类活动和比赛来展示他们的才华。
同时,传统的舞蹈团体也应该不断创新,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以保持其活力与发展。
从地域特征和艺术呈现浅论“泸州河”川剧艺术的起源、流变与形成
83从地域特征和艺术呈现浅论“泸州河”川剧艺术的起源、流变与形成乔官瑞一、“泸州河”的起源:与“资阳河”的关系川剧是巴蜀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根源性的艺术形式,其正式成立的标志是清雍正二年(1724)泸州艺人组建的庆华班。
在川剧的“四大河道”中,“泸州河”起初是“资阳河”的一个重要分支,随后因流播广泛而独立出来,成为川剧的一支重要河道。
(一)“泸州河”的起源与前身。
泸州是川剧的重要发祥地。
民国13年(1924)《蜀伶杂志·班目·庆华班》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有“注重高腔”的泸州戏班20余人来成都,住棉花街药师殿,招聚生徒,传授技艺,成立庆华班a 。
这是迄今有据可查的关于川剧戏班最早的记载。
可以推断,泸州川剧戏班成立的时间至迟可以上溯到清代康熙后a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省志·川剧志》,2016年版,第2页。
泸州河”川剧《游龙戏凤》剧照史料之窗SHILIAOZHICHUANG84期。
庆华班一成立就以演唱高腔为最大特色。
川剧高腔在五种声腔中,形成时间最早,拥有曲牌及剧目最多,被川人视为“川调”之正宗。
如果以四大徽班进京为京剧形成的标志作参照,庆华班进成都也可视为川剧形成的开端。
清嘉庆年间,各类戏曲班社在四川逐步兴起,按其声腔分别有高腔班、昆腔班、丝弦班、灯班等。
至清代晚期,川剧逐步形成以资阳河、川西坝、川北河、下川东为代表的四大流播区域,俗称“四大河道”。
其中,以醇正、古朴、谨严、旋律线条硬朗的“资阳河”与华丽、精巧、细致、旋律线条婉绵的“川西坝”最具代表性。
属于资阳河的泸州地域的川剧更多地受到江西“弋阳腔”影响。
泸州是长江、沱江的汇合之处,通过沱江水道与资阳、内江联系在一起。
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江西“弋阳腔”顺着长江流域流播于泸州地域,并与泸州语音特点相结合,宣叙调与咏叹调交替出现,帮腔与唱腔密切配合,加之锣鼓节奏套打,构成优美旋律;擅长表现各种思想感情,与舞台节奏环环相扣,同角色表演相生相随,达到音乐性和戏剧性的高度契合,在戏曲高腔声系中特征显著。
浅论杜尚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
浅论杜尚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
的丧失。
科技 的发 展给 人类 带来 的可能 性和新 问题 、 自然 科学 的新发现 、 社会科 学的跨越性发展 、 传统 的 中 断、 哲学和 美学 思维 的飞跃 等 , 一切都 空前 活跃 , 但 同时又造成人们 的思维极度 的混乱和标 准原则
现代 派 艺术 与传 统古典 艺术 彻底 决裂 , 艺术 家 陷入彷 徨 、 迷 乱和 空虚 。新 时代 的工业革 新真
艺术手法重新改写和编 码的“ 新 闻” 。由此 , 现实生活 由“ 仿像” 取 代, “ 仿像 文化 ” 已然彻底 演变为 比真实更 真实 的“ 超 真实” 。 “ 鲍
关键词: 杜 尚 艺术理论 演进 探 索
杜 尚( M a r c e t D u c h a a i p , 1 8 8 7 —1 9 6 8 ) ,出生
杜 尚的家境殷 实 , 有着较好 的家庭环境 和文化教养 。 1 9 0 5 年, 杜 尚开始学 习版 画, 从此一发不可 收拾地进入 了艺术圈。杜 尚初期 的作 品并未 显露任何与众不 同的斐然 , 如《 布兰维尔 的风 景》 。然 而 , 当杜 尚开始 画 出一些立体主义 的重要作 品 , 尤 其是 《 研磨 机》 时, 人们 可 以寻觅 到他那 独 到 慧根 的驻 扎 。1 9 1 2年
代最 重要的美学范畴。 在大众传 播媒 介 中, 各 种仿像 的复制 和生产 同样超 越 了客
观 真实 的边界和 限制 , “ 仿真 ” 主宰着人们 的思维方 式, “ 超 真实”
成为大众 直接 面对 的唯一现 实 , 人们 时时刻刻被 动地 接受大量 来 自于各 类媒体 的信 息 , 却无力 鉴别其客 观真 实与否 。事 实和 报道 、 真实与虚构 、 文艺 与传播 如雾里看花般愈 发扑朔迷 离。我 们 现在 所 处 的“ 后现代 社会 ” 中所传播 的信息 大部 分是被 各 种
(完整版)浅论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浅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一、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发性的,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
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
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
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
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
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自得净。
”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
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
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中国版画艺术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从古代的木刻、石刻和铜版画,到近代的木刻、水印画和石印画,再到现代的版画艺术,中国版画艺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从中国版画艺术的历史概貌入手,探讨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版画艺术的历史概貌中国的版画艺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木刻、石刻和铜版画。
最为著名的要数唐代的木刻经卷和宋元的《千里江山图》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版画艺术经历了明清时期的发展,进入了近代的阶段。
在20世纪初,中国版画艺术开始受到西方现代版画的影响,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到了20世纪中叶,中国的版画艺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成为世界版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版画艺术在国际舞台上也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趋势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版画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传统的木刻、石刻和铜版画仍然在一些地方得到保留和传承,成为中国版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的版画艺术也在不断涌现,包括木刻、丝网、平版等多种形式,丰富了中国版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版画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将数字技术和传统版画相结合,创作出新颖的作品。
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还受到了国际化的影响。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增加,中国版画艺术家有了更多的机会到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国际知名的版画艺术家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丰富了中国版画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国际上的版画艺术也对中国版画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中国的版画艺术家开始吸收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为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中国版画艺术仍然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一方面,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传统的版画技艺,保护好传统的版画文化遗产,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探索新的版画表现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为中国版画艺术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中国版画艺术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版画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和传统。
本文将从中国版画艺术的概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版画艺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中国版画艺术的概貌中国版画艺术源自印刷术的发明。
早在唐朝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运用木活字印刷技术,用于印制书籍和绘画。
到了宋朝时期,版画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版画作品开始出现在壁画、书籍和传单上,逐渐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明清时期,中国版画艺术开始进入繁荣期。
随着铜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版画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时期的版画作品多为木刻版画,内容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类题材,风格古朴大方,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20世纪初,中国版画艺术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版画家开始大量引进西方版画技术,并融合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背景特点的作品。
此时期,中国版画艺术逐渐走向国际化,成为世界版画艺术的一部分。
1. 传统版画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版画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中国版画艺术家开始尝试通过数字版画、影像版画等现代科技手段,为传统版画注入新的生命力。
通过电脑设计和打印技术,艺术家可以更快速、更精准地创作版画作品,使作品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
2. 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传统版画技术固然重要,但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也是中国版画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版画家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尝试结合版画与雕塑、综合材料等艺术形式,创作出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在主题和形式上,中国版画艺术家也开始注重多元化,涉及社会文化、历史人物、当代生活等多个领域,从而丰富了中国版画的艺术内涵。
3. 国际化的视野中国版画艺术家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版画作品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中国版画家不断吸取西方艺术的精髓,同时也积极推动中国版画作品走向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1.“艺术前的艺术”阶段
2.艺术的形成阶段
3.艺术的成熟阶段
4.文明时代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前的艺术”、形成、成熟、文明时代
正文
一.在"艺术前的艺术阶段"
这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瓶画、建筑和雕刻。
之后的古典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荣期,为艺术的各门类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以建筑和雕刻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古典后期,雕刻开始侧重个性的刻画,表现人的个性与感情,人物充满生活的情趣和内在的激情。这种性格的描写标志着希腊雕刻的进一步成熟。
在欧洲,18世纪初,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的地位开始从“仆人”向“自由音乐家”过渡。美术家、雕塑家又是什么时候获得自由的呢?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军队或者显赫家族都有自己的“歌伎”,直到清朝中后期,富贵之家依然有自己的戏班等艺术主体,节庆时用以增添喜气。
进如文明时代的艺术是劳动生产,是人类精神财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使社会对艺术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艺术也只有达到商品化,才能满足更高品位、更多形式的需求。无论从社会的发展,还是从艺术自身的发展或者从艺术的社会作用来看,艺术商品化都是必然的结果。而且从原始艺术到当代艺术中,更趋向商品化的艺术就更趋向成熟。艺术商品化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它能促使艺术的发展,也能使人类更多也更容易的实现艺术的价值。我们要正视艺术商品化可能出现,将要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各方面共同努力,保证艺术的商品化健康运行与艺术本身的健康发展。
二.艺术的形成阶段
文艺复兴时代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人是一个自由的人,是一个平等的人,是一个博爱的人。它必须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在艺术上探索从神到人的转变,第二个任务就是要在艺术作品中二维平面上创造一个透视关系,以便展示一个三维的、立体的人...
古风时期是造型艺术的形成期,在这个时期,东方文化通过贸易交往对希腊艺术产生了影响,而希腊艺术又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和逐步摆脱东方文化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
艺术的发展在汉代的画像砖,以其数量的丰富、内容的独特、艺术的成熟而闻名于世。 画像砖中丰富多彩的舞乐百戏,由于民间匠师的精心艺术是劳动生产,是人类精神财富。雕琢设计,使静止画面上的伎人的表演姿态无不充满着动感。
清朝中后期富贵之家依然有戏班之类的艺术主体。但不等于说中国的艺术直至清朝后期仍未商品化。艺术种类不是单一的,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不可能同步,中国书画,西方的建筑都是成熟较早的艺术,也较早的成为了商品艺术在流通。艺术的创造人群也不是单一的,有仆人艺术家,有宫廷艺术家,同时也有民间艺术家。
四.文明时代艺术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今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决定了艺术的繁荣与发展。繁荣的经济滋生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繁荣的艺术带给艺术家更加丰富的精神资本。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上已经占了一席之地,而且拥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我们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越来越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家开始接触的国外的东西越来越多,对他视野的冲击很大,所以也打破了以苏派占主流的格局,可以说各种艺术样式都百花齐放了。
三.在艺术的成熟阶段例如:
多那太罗,他并不一
味地模仿,他善于在继承古典主义雕塑艺术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大卫》就是多那太罗进入艺术的成熟期的一件重要的代表作。 着意表现人的完美体魄和崇高精神的雕塑作品,在黑暗的中世纪已经消失。
艺术从是落后到先进依次发展的。因此,原始民族的艺术是艺术的初级阶段,正如黑格尔把原始艺术看成是艺术前的艺术一样。人类学家泰勒也认为原始的部落艺术“形式矫揉造作,安排布局很不自然。艺术的法则只在古希腊发展了起来。”所谓的原始艺术其动机是那样的简单与现实,这是当时社会环境决定的。在安稳不足,饥荒有余的生活环境里,人们不可能闲情逸致地去搞艺术。也就是说原始艺术活动并不是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而是由于人类对生存条件的美好幻想与追求,或是为了生存的更加安全与舒服,而进行的特殊生活活动。而原始人类在进行活动创造的时候,他们不会也不可能考虑其艺术价值的含量,只注重是否切身实惠。因为活动动机中充满着美好幻想与追求,也就使活动结果有了一定艺术性。我们今天统称具有那“一定的艺术性”的人类活动与历史遗迹为现代意义的“艺术”,而原始人类并没有艺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