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

合集下载

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

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

“停车库上的城市公园”——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概述贺月元周雷一.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分析随着全国城乡建设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需求与日俱增,公共交通是全世界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公共交通的最佳方式。

目前全国已有43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获得批复,规划总里程约8600公里。

地铁线路配属的车辆段和停车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且车辆段和停车场的占地规模非常之大,每个占地都是几百亩。

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发展,远景规划线路总长度1524公里,2020年开通运营27条线(含多线贯通运营线路)、运营线路长度998.5KM、建成46个车辆段和停车场(平均每个占地面积按350亩计,共计占地约16000多亩)。

若不考虑上盖开发综合利用,车辆段和停车场将成为一个个影响城市环境的工业建构筑物群,同时也会成为现代化城市的诟病,且大面积的土地未实现合理的集约和二次开发一体化利用。

下图为10号线五路停车场和2号线太平湖车辆段的2个项目,五路停车场在不影响地铁实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上盖开发,建筑及景观能很好的融于城市并使大面积土地二次利用;太平湖车辆段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故未能采用上盖开发,且处于城市中心紧邻北二环,车辆段严重割裂城市功能贺空间,在核心区域形成一块“城市斑秃”。

10号线五路停车场(上盖开发)2号线太平湖车辆段(非开发)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并从土地资源和城市景观考虑,车辆段和停车场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北京市目前在建车辆段和停车场约18个,在建项目基本采用上盖开发综合利用。

这种模式应该成为全国各大城市在建和规划轨道交通项目的发展方向,无需界定城市等级和房价高低均可采用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模式。

但需根据不同城市和土地价值选择相应的技术措施。

二.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项目概况北安河车辆基地位于北安河组团东部,西六环西南角,北清路南侧,京密引水渠以西。

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性开发初探(全文)

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性开发初探(全文)

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性开发初探3 综合性开发的技术特点地铁上盖物业开发是对地铁沿线重要枢纽的特别空间处理,旨在构筑特色鲜亮的区域空间核心,激发和引导周边地区的开发。

在车辆段检修厂房上盖进行物业开发,除了要解决一般土地开发中的问题外,还要解决因房屋不落地而引发的一系列建筑专业和其他专业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特别性。

3.1 设计原则地铁上盖物业开发项目设计应当遵循公交优先、资源整合、整体协调、经济适用的原则。

立足地铁交通需求,优先考虑地铁站点或场站交通流线的合理组织,整合周边城市客运交通设施,形成一体化的客运换乘枢纽和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将多种功能空间要素集中有序地安排在极其有限的土地上,强调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使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

项目内部的各种使用空间的功能形式应尽可能协调配合,项目外部空间形态应与周边城市环境保持和谐关系,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整体与整体建筑之间寻找内在的关联,建立良好的空间秩序。

经济适用原则是在满足各种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操纵建设成本,适当降低各类工程造价。

3.2 上盖物业开发的主要模式。

3.2.1 平台模式平台模式, 是对地面车辆段及综合基地上盖物业开发的一种形象的称呼。

它主要是将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布置在地面, 水平展开, 通过对众多功能库房进行整合, 形成连成一体的平台, 作为开发物业的建设用地。

物业开公布置于平台上部,车流通过地形或坡道连接平台与周边市政道路, 同时车辆基地结合地铁站点,倒桩布置,人流可通过地铁站点,平层无风雨进入车辆段上盖物业。

香港的日出康城(将军澳车辆基地综合物业开发)即是这种模式的代表作。

3.2.2 下沉模式为了尽可能规避其对城市空间与交通产生的负面影响,这种开发模式将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主要大型厂房布置在地下, 一些人员集中的辅助办公空间布置在地上。

地面置换出的剩余城市空间则依据不同的需求布置相应的建筑功能, 形成与周边环境一致的城市形态。

车辆段上盖方案范文

车辆段上盖方案范文

车辆段上盖方案范文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用车数量的增加,车辆段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车辆段上盖的方案可以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城市空间规划。

下面是一种车辆段上盖方案的详细介绍。

1.项目背景分析目前城市车辆段大多只有地面停车场,并没有有效利用地上空间。

因此,上盖车辆段的方案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停放需求,又能充分利用地上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设计原则(1)可持续发展:在设计上要注重环保、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安全性:设计应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并设置适当的消防设施和紧急疏散通道。

(3)交通便利性:车辆段应与主要交通干道相连,方便行人和车辆进出。

(4)舒适性:提供良好的停车环境和服务设施,提高用户体验。

3.设计方案(1)结构设计:车辆段可采用框架结构,上部建设有多层停车场,下部为车辆维修和保养工作区。

框架结构可以提供良好的垂直通风和照明条件,使停车场内部更加舒适。

(2)停车位布局:根据停车需求和车型特点,合理划分停车位的大小和数量。

可以设置垂直停车系统来提高停车位的利用效率。

(3)照明和通风系统:车辆段内部应设置良好的照明和通风系统,确保停车场内部明亮和空气流通。

(4)消防设施:在车辆段内部设置适当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以增加消防安全性。

(5)绿化设计:在车辆段上部设置绿化带,可以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舒适度,并对空气进行净化,提高生态环境。

(6)服务设施:在车辆段的一楼设置车辆服务设施,如洗车、充电等,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停车服务。

4.实施方案(1)规划和设计:根据车辆段的位置和周边环境,制定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并进行必要的勘察和土地准备工作。

(2)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建设质量。

(3)设备安装:安装照明、通风、消防等设备,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测。

(4)试运行和调整:进行试运行,并对车辆段的各项设施和服务进行调整和完善。

(5)正常运营:车辆段正式投入使用,提供优质的停车服务。

楼房散水施工方案

楼房散水施工方案

楼房散水施工方案楼房散水施工方案篇一北京市某外墙因原未做防水设防,加之外墙因温差变形导致外墙饰面层灰缝开裂;另外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拉裂,使外墙渗水严重,影响到房屋的正常使用,急需维修治理。

我公司根据多年来的房屋渗漏治理施工经验,结合相关防水材料的性能,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1、外墙的饰面砖采用普通水泥浆勾缝,该材料粘结性能低,抗裂性能差,往往在勾缝后出现横向裂缝。

同时勾缝的施工质量差,经常出现漏勾、砂眼、不饱满等缺陷。

2、文化石块材粘贴的水泥砂浆不饱满形成空腔,成为“蓄水库”现象。

雨水首先通过灰缝透到找平层并在“蓄水库”积聚,然后渗入墙体直接影响室内。

3、由于外窗台周边在安装窗户的时未做防水处理,或者工人在安装后窗框周边缝隙填塞不饱满,窗边密封不严,造成雨水通过窗边缝隙向室内渗透,使室内窗边饰面层出现发霉、泛黄、涂料面层起泡。

针对以上原因,我公司根据多年的经验,特选用以下材料进行处理。

705彩色防水防霉填缝剂一)材料简介:“青龙牌”dq705彩色防水防霉填缝剂是我公司最新研制开发、采用精选水泥,细骨科及聚合物添加剂等精制而成,具有经久耐用,防水、防霉及美化装饰等功效,是室内外墙地砖接缝的理想填缝材料。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内外各类饰面砖及石材等拼缝的填缝处理。

三)产品特点:1)具有良好的防水、抗渗和抗裂性能,粘结力强,有柔韧性;2)色彩多样,匹配各类瓷砖及石材,令装饰效果更臻完美;3)能杜绝反浆、挂泪、泛白等污染饰面现象,具防水防霉功能;4)性能稳定,日晒、雨淋不变色;5)色彩缤纷,随心所欲,可根据客户要求配制成各种颜色。

803护墙宝一)产品简介:ot803“护墙宝”是以有机硅乳液为主剂,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一种憎水性防水材料,将其喷在外墙饰面干固后,即能起到憎水的目的,还能达到可靠的防水效果。

二)产品优点:1)雨水不能渗入饰面和内墙,而室内的潮气可向室外散发,像人的皮肤一样,既能防水又能透气,是新一代的憎水性防水涂料。

地铁车辆段上盖TOD模式综合开发施工技术特点王和前1刘庆2熊军1

地铁车辆段上盖TOD模式综合开发施工技术特点王和前1刘庆2熊军1

地铁车辆段上盖TOD模式综合开发施工技术特点王和前1 刘庆2 熊军1发布时间:2021-10-19T06:40:21.80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9期作者:王和前1 刘庆2 熊军1 [导读] 地铁上盖是一种地铁与商业住宅区直连的新型开发模式,这一说法是由TOD发展而来,TOD是指以公交交通为导向的发展的现代城市规划概念,由交通带来的大量人流量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1武汉地铁地产联合置业有限公司 4300152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430064摘要:地铁上盖是一种地铁与商业住宅区直连的新型开发模式,这一说法是由TOD发展而来,TOD是指以公交交通为导向的发展的现代城市规划概念,由交通带来的大量人流量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地铁上盖TOD模式具有焕新城市未来、提高城市效率的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主要依托武汉市三金潭车辆段上盖物业综合开发项目,对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的施工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上盖;施工技术特点1工程概况武汉市三金潭车辆段上盖物业综合开发项目是湖北省武汉市首批TOD地铁上盖物业模式的群体住宅项目,开启上盖新型邻里生活模式。

项目地块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碧水大道与金潭路之间,三金潭车辆段处,项目地块被地铁联络线切为A、B两个用地。

地铁附近的建筑施工核心是如何保护已有地铁的情况下,进行综合开发施工。

因此,开工前的地铁安全性评估及施工周期内的地铁结构监测工作十分重要。

同时,受制于地铁车辆段布局影响,该模式下的地下部分施工及整体交通组织是其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特点,其平面布局如图1所示。

图1 三金潭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示意图2地铁安全性评估地铁系统的运营安全在城市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地铁安全性评估的目的是根据拟建建筑靠近地铁结构的距离,结合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特点,拟应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手段,系统研究基坑施工对紧邻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地铁车站、联络线上盖结构受力和变形造成的不利影响,评估紧邻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地铁车站、联络线上盖的安全状态。

及时当勉励-勉励和鼓励的区别

及时当勉励-勉励和鼓励的区别

及时当勉励-勉励和鼓励的区别温家宝勉励灾区孩子:坚忍不拔做有用的人l闻观察1_焦点】新与.【-,~…_—一…一●董国超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先生主编的《国孩子的好榜样》中传记丛书,请了当代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主笔创作。

该丛邀书的第一辑在2006年刚一面市。

就得到了小读者的认可。

现在,丛书的第一辑已再版印刷、该第二辑也已出版发行。

我们相信,套丛书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并在中国当代儿童文沂河边的小燕子金雀山上1881年92月5日,一个孩子降生在浙江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

从此,这一天不再平常,它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诞辰。

——<鲁迅>薛涛学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这套丛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作者和小读者的近距离关系。

这种近距离关系,从叙述的层面看,是作者选择直接面对读者的叙事策略:少年朋友们~亲爱的朋友”这本书的小读者““们”本书将会带你走进……”请打开这本小书,““它会带给你更多惊喜”诸如此类的叙述表达方式,,在这套丛书的“导读”分部中,经常会读到。

这样一种如同朋友之间面对面倾心交谈的叙述方式,一直延伸到正文的故事情节展开之中。

如果这种热情和诚挚仅仅作为一种叙事策略,留在叙述停的层面上.然是不够的。

作家对儿童情感的理解不能是外在显的,而应该是发自内心、至是出于本能的,童文学作家只有甚儿永远生活在儿童世界里,才能获得“麻开门”他芝的咒语,敲开小读者心灵深处情感的门。

本书的主编朱自强先生邀请的这些作家,是迷恋“都童年……超级状态”的人,证了主编朱自强保先生如下编辑理念的实现:传记是文学,给孩子们阅读的传“风儿吹过春天的沂河,河水缓缓地流淌着,好像是陷入了绵长的回忆。

——<王羲之>鲁冰大海在咆哮喊螺壳哪个国家的边境靠着大海,哪个国家就有福了!——《陈嘉庚>薛卫民薛涛擅长写小说(的童话作品也具有比较鲜明的纪实他特色,为接近幻想小说)小说家的写实笔法清晰可见。

冰更,鲁是童话作家,因此。

有人格特色的动物形象——小燕子——具特别受到鲁冰的关注。

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设计研究

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设计研究

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设计研究发布时间:2021-07-15T13:10:12.377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8期作者:郑昕张听雨[导读] 文章以车辆基地及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基本概念为基础,郑昕张听雨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0037摘要:文章以车辆基地及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基本概念为基础,对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的空间形态、结构转换、预留工程、管线综合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此四个维度对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项目的技术特点进行研究,以期展现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项目的基本特征,为此类项目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关键词:车辆基地上盖开发综合利用1车辆基地概述车辆基地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辆停放检修和后勤保障基地[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停放、清洗保养、维修、定期检修等工作任务都在车辆基地进行。

根据对车辆所需的不同作业功能,车辆基地分为车辆基地、车辆段和停车场3个等级。

车辆基地具备轨道交通车辆的大修、架修、定期临时检修及日常维修的全部检修任务;车辆段可满足车辆的定期临时检修及日常维修;停车场用于车辆的停放及日常维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一般位于轨道交通线路的端部,其用地范围内包含综合维修中心、运用库、检修库、物资总库和各种相关的生活设施等。

由于车辆基地占地面积较常规民用建筑占地面积大数倍,同时一个轨道交通线网需要多个车辆基地来满足使用需求,在城市土地集约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设置则与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的矛盾日益加大。

2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概述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内,满足车辆基地正常运营的状态下,利用车辆基地结构顶板以及周边实土地面空间,进行一体化的综合利用建设,开发住宅、公共建筑等民用建筑的项目为车辆基地综合利用项目。

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则是在车辆基地屋顶之上,一个结构、功能、环境、交通等方面有着限定要求的平台上进行综合利用开发。

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基础是保证车辆基地轨道交通相关工艺功能的实现,同时满足车辆基地的总图布置、车辆运营、检修工艺、最小净空及限界等要求[2]。

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工程隔震转换层施工技术

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工程隔震转换层施工技术

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工程隔震转换层施工技术王吉河;张代虎;许晓煌;冯琳;何宪生;刘洪志
【期刊名称】《建筑技术开发》
【年(卷),期】2022(49)15
【摘要】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综合利用项目,既有运行地铁停车库、检修库上盖二次开发装配式住宅群体建筑,通过设置隔震转换层,将地铁大库结构与上部住宅结构有机结合,提高上盖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居住的舒适度。

本工程创新采用隔震转换型钢混凝土梁替代隔震上柱墩,可降低隔震转换层高度与重量,满足地铁上盖既有结构限载要求,为开发更多标准住宅楼层创造条件。

通过对该工程隔震转换层施工总结,丰富地铁上盖工程开发的技术体系,为后续地铁结构的开发利用提供工程案例借鉴。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王吉河;张代虎;许晓煌;冯琳;何宪生;刘洪志
【作者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4
【相关文献】
1.“停车库上的城市公园”——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概述
2.地铁车辆段上盖工程主体施工阶段监理控制要点——以青岛地铁2号线辽阳东路车辆段上盖工程为例
3.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工程梁式结构转换层适用性分
析验证——以佛山南海环岛车辆段上盖工程为例4.车辆段上盖开发箱式转换层施工重难点分析5.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预留策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张家湾车辆段上盖雨水排放设计

北京市张家湾车辆段上盖雨水排放设计

北京市张家湾车辆段上盖雨水排放设计黄茂兰(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2)摘要:北京市张家湾车辆段位于东六环路内侧,通州文化旅游区内,工程用地面积28.01hm2,后期上盖开发总规模约22万%2,下为下域,若降雨期雨水量过大,雨水不时排放,将车辆段工程的全0了车辆段上盖开发部在未开发阶段的雨水排放方案,通过对其他上盖开发车辆段的雨水排放,对该特点,严格遵循“上水上排,下水下排”原则,将该雨水排放划分为19个分区,运边沟、雨管能装置将上盖雨水排i 政雨水管网%关键词: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雨水排放中图分类号:TU992.0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67(2020)05-0206-06Rainwater Drainage Design of Zhangjiawan Depot Top Cover in BeijingHuang Maolan地铁车辆段是停放和管理地铁车辆的场所,在不影响其通车运营的情况下,通常会对车辆段上部进行物业开发。

在车辆段上部开发条件还不完全成熟时,通常将车辆段设计为带有上盖的建筑。

由于盖板规模都相当大,且近期盖板均为钢筋混凝土下垫面,一旦下雨,雨量就会特别大,因此做好车辆段上盖前期实施阶段的防排水处理具有重要的实。

车辆段上盖为,了未开发阶段车辆段上盖近期与远期2种功能求的雨水排放"1项目背景车辆段于,通,为影视城(大的环影),为地铁施铁施%车辆段地不规的,950m,440m;用地面积约28.01hm2,场地局部下沉约5m。

车辆段地面20.42hm2,2处落地和车辆段,其中落地用地7.59hm2。

车辆段用房区总建筑面积142411.08m2,建筑占地面积124880.2m2。

车辆段功能为架修段,主要生产设施有停车、、车(位于[区内部),设施有、、公安派206彳貳技*2020No.5(Sep.)Vol.38所、混所、、水处理防水、车设、雨水和。

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

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

“停车库上的城市公园”——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概述贺月元周雷一.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分析随着全国城乡建设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需求与日俱增,公共交通是全世界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公共交通的最佳方式。

目前全国已有43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获得批复,规划总里程约8600公里。

地铁线路配属的车辆段和停车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且车辆段和停车场的占地规模非常之大,每个占地都是几百亩。

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发展,远景规划线路总长度1524公里,2020年开通运营27条线(含多线贯通运营线路)、运营线路长度998.5KM、建成46个车辆段和停车场(平均每个占地面积按350亩计,共计占地约16000多亩)。

若不考虑上盖开发综合利用,车辆段和停车场将成为一个个影响城市环境的工业建构筑物群,同时也会成为现代化城市的诟病,且大面积的土地未实现合理的集约和二次开发一体化利用。

下图为10号线五路停车场和2号线太平湖车辆段的2个项目,五路停车场在不影响地铁实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上盖开发,建筑及景观能很好的融于城市并使大面积土地二次利用;太平湖车辆段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故未能采用上盖开发,且处于城市中心紧邻北二环,车辆段严重割裂城市功能贺空间,在核心区域形成一块“城市斑秃”。

10号线五路停车场(上盖开发)2号线太平湖车辆段(非开发)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并从土地资源和城市景观考虑,车辆段和停车场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北京市目前在建车辆段和停车场约18个,在建项目基本采用上盖开发综合利用。

这种模式应该成为全国各大城市在建和规划轨道交通项目的发展方向,无需界定城市等级和房价高低均可采用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模式。

但需根据不同城市和土地价值选择相应的技术措施。

二.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项目概况北安河车辆基地位于北安河组团东部,西六环西南角,北清路南侧,京密引水渠以西。

地铁车辆段上盖项目开发技术难点

地铁车辆段上盖项目开发技术难点

地铁车辆段上盖项目开发技术难点摘要:目前轨道上盖物业越来越普及,上盖开发过程中的设计及施工技术难点也随之而来。

这类项目资金投入大,技术壁垒高,对开发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介绍了某车辆段上盖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特别是结构转换及装配式施工时遇到的难点,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后续类似的项目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车辆段上盖,结构转换,装配式1项目介绍本车辆段上盖项目位于上海市虹桥商务区西侧,总体量100余万方,包括了大量的高品质住宅和高品质办公。

项目分为四期开发建设,一期二期已经交付,目前正在进行三期、四期的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三期建设为车场上盖,下部为地铁车辆段,进一步强化了TOD集约开发的理念,同时也增加了项目开发的难度。

四期是4.2万方的办公与8.8万方的商业的开发,办公楼高度为100m,打造片区地标项目。

上盖平台距离地面高度为8.4米,局部有抬高。

平台下方为轨道交通列车停车库和检修车库等功能性库房。

2. 结构转换技术研究本项目盖上、盖下开发隶属于不同的开发主体,且开发顺序有先有后,合理考虑二者的衔接关系是设计中的重点。

本项目抗震超限评审从启动至今共经历两次预审,一次终审,结构方案几经修改,住宅部分由于高宽比相对于规范严重超限,远超出上海地铁上盖类似住宅的设计高度,且由于车辆运行段和检修段等盖下工艺设计条件的限制,住宅盖下的柱网又极其不规则,技术问题繁多且复杂。

图1隔震转换层典型剖面在8.4m平台以上共有两层车库夹层,自下而上成为B2和B1层。

B2层层高5.4m,主要建筑功能为设备管线以及局部车库,B1层层高3.6m,主要建筑功能为上盖住宅及商业的停车库。

该两层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下部车场不规则柱网转换为采用较为规则的8.1mx8.1m柱网。

地库的框架结构与住宅投影面范围内的结构采用隔震缝分开,缝宽50cm。

图2 隔震支座示意由于下部大底盘柱网较为不规则,上部绝大部分剪力墙无法落地,无法满足《高规》要求剪力墙承担50%以上倾覆力矩的要求,因此,本项目采用隔震方式,在下部大底盘框架和上部住宅剪力墙之间设置隔震层进行结构转换。

内墙打底施工方案

内墙打底施工方案

内墙打底施工方案内墙打底施工方案篇一2.混凝土地面施工中水泥砂浆应按正确比例(设计标准)施工;4.表面含水率在8%以下,方可进行环氧地坪施工。

施工工艺:1.基层处理:1-1、技术人员在进入现场前进行含水率测试,确定地面含水率达到施工标准(8%以下)后方可以进行以下工序。

1-2、施工人员使用钢质刮片、铲刀、专用清理工具将原有素地浮沙、浮浆除去。

1-3、确定局部落差较大处,使用打磨机打磨凸起部分。

1-4、使用打磨机打磨全部地面。

1-5、使用手提式研磨机打磨局部落差较大处。

1-6、使用集尘器和吸尘器将地面及边角的灰尘吸净。

1-7、检查混凝土质量情况,如果有裂缝并超过1.0㎜的,使用地缝切割机或手提研磨机切割地缝,切割后地缝的宽度及深度要不小于6.0㎜,使用吸尘器清理被切割地缝内的灰尘。

1-8、使用基层修补材料修补地面较大的凹窝和被切割的地缝。

2.底涂施工:2-1.材料:环氧树脂底涂材料2-3.施工方法:2-3-3.用配比好的环氧底涂材料及宽度为20.0㎜的玻璃纤维布粘贴在裂缝表面。

2-4.注意事项:要求材料反应时间5分钟后使用,环氧底涂要滚涂均匀,个别发白的地方要重新涂刷一遍,确保底涂材料能够充分渗入混凝土表面。

批刮环氧树脂腻子时要均匀,局部较差点要施工两遍以上。

3.中涂施工:3-1.材料:环氧树脂中涂材料3-3.施工方法:将环氧树脂中涂材料按配比加入填充料充分搅拌,使用专用工具抹刀均匀地铺设在处理后的底涂表面,固化后方可下一道工序。

4.面涂施工:4-1.材料:环氧树脂彩色面涂材料。

4-3.施工方法:将环氧树脂彩色面涂材料按配比充分搅拌,使用专用工具镘刀均匀铺设在固化后的中涂表面。

4-4.注意事项:施工区域内地面要清扫干净,门窗封闭完好,确定需施工的环境空间灰尘及毛絮的含量应较少,施工人员需穿著干净的服装及鞋子,以便保证人员在作业时不能产生较多的灰尘,减少对面涂表面光泽的影响。

施工完成24—48小时内人员不得进入,七天后方可重压。

减振沟技术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中的研究及设计应用

减振沟技术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中的研究及设计应用

减振沟技术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中的研究及设计应用郑辉【摘要】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地铁车辆段规划了物业开发,为了将减振技术与车辆段设计有效结合起来.以带上盖物业的车辆段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此类结构的振动机理,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从传播路径隔振着手,利用有限元建立振动传播规律数值分析模型,并对空沟和填充沟减振技术分别从宽度、深度、设置位置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沟和填充沟单独使用时减振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提出空沟和刚性填充沟合设而成的组合屏障减振沟模式,模拟验证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结构振动5 ~7 dB,但减振沟模式不能完全消除振动带来的影响,必须综合考虑其他减振措施.上述研究成果已结合车辆段功能需求应用到工程设计中去,通过运营后实际检验,减振效果显著.【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8(062)011【总页数】5页(P150-154)【关键词】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减振技术;减振沟【作者】郑辉【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69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不仅可为地铁建设提供巨大的资金,也是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率、提高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

但车辆段物业开发不可避免地对盖上物业带来振动影响,降低物业开发品质,如何在上盖开发时有效解决振动问题成为制约车辆段设计的关键因素。

1 车辆段振动研究及减振现状调查分析1.1 振动产生的机理[1]如图1所示,地铁车辆运行时对轨道和地面的冲击作用产生振动,通过结构传递到周围土层,激发临近物业结构柱产生振动,振动沿结构柱向上传播,从而对盖上物业建筑物、结构安全、人们生活工作、仪器设备等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减振措施。

图1 典型车辆段引起的振动机理示意邹超等[2]在分析不同国家和机构振动评价指标、限值的基础上,提出地铁车辆段振动控制按照居住区昼间65 dB、夜间62 dB,盖下区域昼间75 dB、夜间72 dB 的振动评价标准。

城轨车辆大架修基地建设规划的探讨

城轨车辆大架修基地建设规划的探讨

equipment, improve management level, and cut
down investment and operating costs.

[15] 周旭. 成都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J] . 现代城
朗车辆段负责 A 型车架大修,厦滘车辆段负责 B 型车
第6期
阮 巍,童利红,李森林,等—城轨车辆大架修基地建设规划的探讨
167
架大修,鱼珠车辆段负责 L 型车架大修。 随着广州地
线网每年还有近 1 500 条轮对需要委 外 退 饼 加 工 新
车架大修基地,14 号线邓村车辆段将作为第二个 B 型
705 km,大架修基地 10 座 [3] ( 表 2) ,分属 5 家公司:申
目前国内地铁检修体系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
北京地铁为代表,早期按照苏联的检修体系建设。 北
截止 2018 年 底, 上 海 地 铁 运 营 17 条, 总 里 程
通庞巴迪、申通北车、申通南车、SATCO 公司、中车浦
镇。 上海地铁车辆大架修转场方式一种是采用一次跨
2. Beijing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 Ltd. , Beijing 100068, China;
3. Beijing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Co. , Ltd. , Beijing 100096, China)
construction of large UN wheeling repair base should be integra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esource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综合分析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综合分析

2 地铁 车 辆段 上盖 开发 物 业的特 殊性
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居住 区 , 对 于普通土 地开发 中所遇 到
1 地铁 车辆 段上 盖物 业 开发 的意 义
并且在开发过 程 中房屋不 落地 的建筑 专业 城 市轨道具有拉动 国民经济发展 的作用 , 而通 过轨道交 通线 的问题都要进行解决 , 车辆段 上盖物 业就是 在车辆 段 路 相关 节点的物业 开发 , 可 以进一 步引起 规模 效应 , 因此在地 铁 问题也需要加 以解决 。一般来说 ,
不断聚集 、 商业 和居住 等 区域性功 能迅 速形 成 的当前 , 在地 铁 车 由。重点需要考虑地铁上盖 居住 区的入 口问题 , 包括 人行 与车行 辆段上盖进行居住 区集 中开发 可以有效 的整 合地铁 沿线地块 , 使 入 口两个部分 , 需要 与路桥 专业 结合 考虑 之后再 设计 车行 路 口, 得城市 区域功能进 一步 形成 , 对 于城市 的功 能结构 进行 调 节 , 使 适宜 的起坡长度 以及 路线 的选择 是入 口设 计成 功 的关键 。在 地
动, 提高资源的流通性 , 因此在 各个 大 中城市都 可 以看 到地铁 建 筹 资方 式 , 对于地铁经 营者 财务 问题 可以有效地 解决 ; 最后 , 地 铁 而 设正在高速蔓延 。作 为城 市的动脉 , 地铁将城 市之 间的时空 大大 车辆段 上盖开发对于城市土地稀 缺性 问题 也是一个 解决方 案 , 缩小 , 使得城市格局 发生 重大改 变 , 许 多居住 区会 因此 而受 到影 且 居住 区开发的商业价值与实用价值较 高。
车辆段上盖开发物业具有 一定 的经济意义 。首先 , 城市交 通压力 厂房 的屋盖顶之上进行 物业 的修建 , 车辆段 室外标高 即为城 市用 由于地铁的开发 而得到 进一 步的缓 解 , 城市 土地不 断增 值 , 人口 地的 自然标高 , 因此上盖物业交通 的组织没有 普通 的地面 开发 自

北京地铁上盖开发环评实践概述与建议

北京地铁上盖开发环评实践概述与建议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actice and Suggestions for Hopsca Development of Beijing Rail
Transit
作者: 侯可斌[1] 邱大庆[1] 李卫波[2]
作者机构: [1] 北京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中心,北京100089 [2] 山东赛飞特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71
出版物刊名: 环境影响评价
页码: 31-33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期
主题词: 地铁上盖开发 环境影响评价 一级开发 二级开发
摘要:地铁上盖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般可将地铁上盖开发分为车站上盖、停车场综
合利用/上盖开发和车辆段综合利用/上盖开发三类.根据北京地铁上盖开发实践,从评价时序、评
价内容以及评价专业性等三个方面总结了一级开发环评经验;从评价时序、与一级开发环评衔接
及环境监测等三个方面,总结了二级开发环评经验.最后,为进一步做好地铁上盖开发环评工作提出了工作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车库上的城市公园”——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概述贺月元周雷一.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分析随着全国城乡建设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需求与日俱增,公共交通是全世界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公共交通的最佳方式。

目前全国已有43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获得批复,规划总里程约8600公里。

地铁线路配属的车辆段和停车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且车辆段和停车场的占地规模非常之大,每个占地都是几百亩。

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发展,远景规划线路总长度1524公里,2020年开通运营27条线(含多线贯通运营线路)、运营线路长度998.5KM、建成46个车辆段和停车场(平均每个占地面积按350亩计,共计占地约16000多亩)。

若不考虑上盖开发综合利用,车辆段和停车场将成为一个个影响城市环境的工业建构筑物群,同时也会成为现代化城市的诟病,且大面积的土地未实现合理的集约和二次开发一体化利用。

下图为10号线五路停车场和2号线太平湖车辆段的2个项目,五路停车场在不影响地铁实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上盖开发,建筑及景观能很好的融于城市并使大面积土地二次利用;太平湖车辆段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故未能采用上盖开发,且处于城市中心紧邻北二环,车辆段严重割裂城市功能贺空间,在核心区域形成一块“城市斑秃”。

10号线五路停车场(上盖开发)2号线太平湖车辆段(非开发)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并从土地资源和城市景观考虑,车辆段和停车场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北京市目前在建车辆段和停车场约18个,在建项目基本采用上盖开发综合利用。

这种模式应该成为全国各大城市在建和规划轨道交通项目的发展方向,无需界定城市等级和房价高低均可采用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模式。

但需根据不同城市和土地价值选择相应的技术措施。

二.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项目概况北安河车辆基地位于北安河组团东部,西六环西南角,北清路南侧,京密引水渠以西。

场地原址为为农田,地势较平坦。

该用地规划为北安河组团建设用地边缘,部分为六环路绿化隔离带。

项目用地西侧紧邻西山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车辆段项目总占地31.54公顷;其中车辆段用地(包括派出所用地):26.19公顷,综合利用落地区用地4.85公顷,110KV变电所用地:0.5公顷。

项目区位图车辆段上盖预留开发面积15万平方米,拟建业态为住宅;咽喉区上盖预留开发面积2万平方米,拟建业态为商业办公;落地区开发面积约8万平方米,拟建业态为住宅和商业办公。

紧邻车辆段北侧设置16号线北安河站。

目前车辆段和车站已建成投入使用,为后期上盖开发预留工程随车辆段同步建设完成。

鸟瞰效果图三.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规划设计理念综述1. 土地立体集约利用,即控制建设占地,又形成规模效应本项目紧邻西山风景区,如何减少对绿地和农田的侵占,同时又充分挖掘市政用地价值潜力,满足区域生活和工作需求,产生规模效益,是项目规划需解决的首要课题。

项目规划之初就以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为目标,首先站在开发和地铁工艺统筹的角度,优化、整合车辆段站场及工艺布置,寻找物业开发和站场工艺布局的最佳逻辑关系,最大限度缩小项目占地;其次通过合理的技术预留手段实现车辆段运用库、联检库和咽喉区的上盖二次开发。

车辆段大库屋顶标高以下为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屋顶标高以上为多功能开发用地,通过土地立体钉桩,分层出让的方式实现一地两用。

立体开发竖向示意图本项目占地31.54公顷,采用立体开发利用的模式,相当于节约了等量的土地供应,即实现了城市相关功能,增加了经济效益,又释放大量绿地和农田,扩大了社会效益。

2. 以车站为枢纽,统筹公共服务配套,整合城市公共空间地铁16号线北安河站位于项目落地区北侧的城市绿化带内,北安河站是16号线的下部车辆段盖上开发终点站,规划方案将地铁站、城市绿地、车辆段落地区统筹考虑,定位于区域公共服务中心,以站点为核心,打造地上和地下连贯的步行系统,便捷连通车辆段上盖居住区和周边社区,在系统中集成商业、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并无缝接入落地区特色商业社区,形成以线带面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本项目开发部分由落地区开发(相对高程0.00),大库上盖开发(相对高程16.60),咽喉区上盖开发(相对高程10.00)三个区域组成,根据各区域不同的功能特点分别设置特色商业社区、城市生态公园、社区立体花园等公共活动空间,并采用缓坡、台地等手法将不同高程自然连接,形成空间丰富、绿色生态的市民公共活动带,为区域居民提供舒适的“慢生活”享受。

公共空间示意3.立体复合功能,提供可持续的、多元化的灵活发展空间本项目根据地块内不同区域的流线、景观、地形和高程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分析,设置丰富的物业形态组合,共享交通、创客办公、特色商街、人文工坊、养生休闲、生态居住等业态组团通过立体步行动线有机贯通,立体复合,多元共生,充分发掘地块所在区域的商业、人文和旅游价值。

功能分区示意本项目除了打造多元的复合功能外,更加注重各功能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由于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自身的特点,下层交通功能和上部开发通常是分期实施的,在轨道运营前必须先期实施必要的上盖开发预留,若考虑不周,很可能造成后续上盖开发的灵活性大打折扣。

本项目通过对后续开发物业可能性的充分研究,将产品模块化处理整合,在可变性和经济性中寻找平衡点,提出最具包络性的成本可控的结构及构造预留方案,为上盖物业开发提供灵活的发展空间。

4.缝合盖上盖下空间,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由于车辆段自身工艺需要,本项目自然分成落地区、咽喉区上盖和大库区上盖三个高程区域,规划方案采用缓坡、退台、连桥等手法将三个高程区域顺畅连通,结合绿化景观在地铁站和各个高程区域间设置多条步行、自行车廊道和环道,使慢行系统充分融合于社区中。

此外将项目统筹规划用地周边三公里范围内的城市慢行系统,将社区步道接入区域慢行系统,丰富了区域居民“慢生活”的体验。

流线示意本项目通过对社区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有效交通组织和引导,实现社区范围内人车分离,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出行环境。

5.适度开发,创造与自然共生的城市生态公园本项目从用地周边三公里范围着手,统一规划景观系统和慢性系统,与西山风景区生态系统对接,打造京城西部的微旅游度假基地,营造市民的西山慢生活。

盖上居住区的规划遵从适度开发原则,建筑造型取自西山寓意,通过建筑屋顶高低错落呼应远山天际线,规划从景观设计着手,将建筑安插在景观体系中,并在结构可行的前提下,将部分建筑两端围合,形成街坊组团,创造更加宜人的生活场所。

建筑尽量提供更多的错落和退台,将绿化充分引入,打造消失在绿化中的住宅。

盖上景观渗透示意四.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技术实现手段分析1.总图规划与节地为了顺应城市发展的建设需求,合理的集约利用土地,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研究并实践了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与周边土地一体化开发的模式,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城市的整体规划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品质的和谐统一。

经对北京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的研究分析,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的经济效益,不仅可以平衡车辆段的高造价,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反哺地铁运营的高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以北京地铁8号线平西府车辆段及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为例:8号线平西府车辆综合基地总图16号线北安河车辆综合基地总图8号线平西府车辆综合基地总占地面积39.42公顷,车辆段占地面积27.52公顷,落地区占地11.9公顷,配属车辆B 型车、6辆编组、停车44列位。

平西府车辆段将洗车库、内燃机车库、平板车库单独布置,增加车辆段占地面积。

16号线北安河车辆综合基地总占地面积31.54公顷,其中车辆段用地(包括派出所用地):26.19公顷,综合利用落地区用地4.85公顷,110KV 变电所用地:0.5公顷,配属车辆A 型车、8辆编组、停车 44列位、同时承担车辆段的行政技术管理和专业培训。

根据北京市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700-900平米/节+畸零地,平西府车辆段车辆用地指标为1042㎡/节,北安河车辆用地指标为744㎡/节。

北安河车辆综合基地总图总平面规划场区出入口设计为两个,生活区、办公区入口设在车辆段东侧,与北清路相连通;生产区及公安派出所入口设在车辆段西侧,与金山东路相连通。

总平面中西侧为咽喉区,中部为联合检修库、运用库;东侧和北侧为回转线,运用库南侧为试车线;东侧回转线与库区之间为生活区,自北向南布置有派出所、锅炉房、综合行政楼(含宿舍楼、食堂)、综合维修楼、雨水收集;咽喉区与南侧试车线之间布置牵引变电所、易燃品库房房、材料库。

建筑布局相对集中、布置紧凑。

牵引变电所库区盖上开发用地车辆段生活区、办公区 锅炉房 综合行政楼雨水调蓄池 材料库 易燃品库房 咽喉区盖上开发用落地区开发用地派出所预留110KV 用地联合检修库 运用库 综合维修楼出入口出入口北安河车辆段在总图规划中整合功能用房,将零散用地整合到一起,减少对地块的分割。

1)整合站场工艺设计、建筑功能布局将内燃机车库、平板车库、材料棚、洗车库整合到运用库;2)试车线与回转线结合设计;3)上盖汽车坡道结合车辆段出入段线设置,设置于其上方;4)派出所及变电所布置及出入口结合车辆段出入口设置;5、生活区、办公区用房形体结合回转线地形设计。

同时上盖住宅采用结构转换层,可有效减少用地,从而节省车辆段用地,最大化预留开发用地。

2.上盖物业开发最大灵活性的实现通过对以往车辆段方案以及项目实例研究,上盖预留开发结构体系可分为上部开发落地结构体系、交叉符合结构体系、高位结构转换结构体系。

其中上部开发落地结构体系在一期工程中基本需确认上盖户型,后期户型布置灵活性小,且占用较多土地。

交叉复合结构体系为上盖住宅采用框架结构,品质较差。

但可有效减少用地。

北安河车辆段上盖结构预留采用高位结构转换结构体系,滑动支座支撑结构采用斜撑支撑结构体系,斜撑搭乘于大库顶板梁,斜撑布置可根据上盖户型灵活布置,为上盖物业产品的选择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

同时在小汽车库层楼座位置将小汽车库楼板进行降板处理,用做于上盖电梯基坑,使得住户在小汽车库层平进电梯,并可有效减少用地。

上盖预留的结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结合项目特点、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价格,寻求投资与收益的平衡点。

3.上盖开发预留统筹设计北安河车辆段在规划之初便明确了统筹考虑地铁建设与上部开发这一主要设计思路,设计过程中全面贯彻节约用地和资源的方针,致力于将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建设成为“看不见的车辆段,看得见的城市景观”。

在本项目设计过程中,主要统筹考虑用地、经济、功能、结构四大方面内容,做到节约用地、降低投资、功能完善、结构合理。

1)集约化利用土地。

首先,尽量减少地铁建设用地。

以北安河车辆段为例,北安河尽管地处海淀西北侧,但由于其地处北京上风上水,并且背靠燕山山脉有着绝佳的景观资源,该区域尽管时年交通不便,但是无论是房产还是土地价格都高于其它区域同区位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