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3章 函数及其图象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 课时16 二次函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 课时16 二次函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若矩形空地的面积为160 m2,求x的值.
(3)若该单位用8600元购买了甲、乙、丙三种绿色植物共400棵(每种植物的单价和每棵栽种的合理用地
面积如下表),问丙种植物最多可以购买多少棵?此时,这批植物可以全部栽种到这块空地上吗?请说明理
课前考点过关 考点自查
考点 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的应用关键在于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常见的是根据二次函 数的最值确定最大利润、最优方案等问题.
【疑难典析】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往往受到制约,不要忽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在其允许的范 围内取值.
课堂互动探究
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像
课时 16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课前考 1. [2018·衡阳] 一名在校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创业,销售一种产品,这种产品的成本价为10元/件,已 知销售价不低于成本价,且物价部门规定这种产品的销售价不高于16元/件,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每天的 销售量y(件)与销售价x(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6-1.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求每天的销售利润W(元)与销售价x(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每件 销售价为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A. 10 m B. 15 m
C. 20 m D. 22. 5 m
【答案】B
������ = 54, 【解析】由题意得 400������ + 20������ + ������ = 57.9,
1600������ + 40������ + ������ = 46.2,

中考数学考点专题复习课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中考数学考点专题复习课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解:(1)过点 D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F,∵点 D 的坐标为(4,3),∴OF
=4,DF=3,∴OD=5,∴AD=5,∴点 A 坐标为(4,8),∴k=xy=4×8
=32,∴k=32 (2)将菱形 ABCD 沿 x 轴正方向平移,使得点 D 落在函数 y=3x2(x>0)的
图象 D′点处,过点 D′做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F′.∵DF=3,∴D′F′=3,∴ 点 D′的纵坐标为 3,∵点 D′在 y=3x2的图象上,∴3=3x2,解得:x=332,即 OF′=332,∴FF′=332-4=230,∴菱形 ABCD 平移的距离为230
3.(2015·苏州)若点 A(a,b)在反比例函数 y=2x的图象上,则代数式 ab
-4 的值为( B)
A.0 B.-2 C.2 D.-6
4.(2015·牡丹江)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 y=-xa与 y=ax+1(a≠0)
的图象可能是( B )
,A)
,B)
,C)
,D)
5.(2015·青岛)如图,正比例函数 y1=k1x 的图象与反 比例函数 y2=kx2的图象相交于 A,B 两点,其中点 A 的横坐标为 2,当
①ACMN =||kk12||; ②阴影部分面积是12(k1+k2); ③当∠AOC=90°时,|k1|=|k2|; ④若 OABC 是菱形,则两双曲线既关于 x 轴对称,也关于 y 轴对称.
其中正确的是①__④__.(把所有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3)(2015·宿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8,1),B(0,-3), 反比例函数 y=kx(x>0)的图象经过点 A,动直线 x=t(0<t<8)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 M,与直线 AB 交于点 N.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三章函数及其图象第五节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精试题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三章函数及其图象第五节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精试题

第五节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怀化七年中考命题规律)合条件的点的坐标2021选择3二次函数的概念以选择题形式判断二次函数3解答24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及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10132021解答24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及圆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与性质10102021解答24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相似形、勾股定理的综88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3次)1.(2021怀化中考)二次函数y =x 2+2x -3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分别是( A )A .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1,-4)B .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1,4)C .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1,4)D .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1,-4)2.(2021怀化中考)以下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是( C ) A .y =2x +1 B .y =-2x +1C .y =x 2+2 D .y =12x -23.(2021 怀化中考)二次函数y =x 2+2x 的顶点坐标为__(-1,-1)__,对称轴是直线__x =-1__.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的综合应用(3次)4.(2021怀化二模)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ax +1及二次函数y =x 2+a 的图象可能是( C ),A ) ,B ) ,C ) ,D )5.(2021怀化中考)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OB =8,∠ABO =90°,∠yOC =45°,射线O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行移动,当射线OC 经过点B 时停顿运动,设平行移动x s 后,射线OC 扫过Rt △ABO 的面积为y.(1)求y 及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x =3 s 时,射线OC 平行移动到O′C′,及OA 相交于G ,如图2,求经过G ,O ,B 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3)现有一动点P 在(2)中的抛物线上,试问点P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三角形POB 的面积S =8的情况?假设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AB=OB ,∠ABO =90°,∴△ABO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45°,∵∠yOC =45°,∴∠AOC =(90°-45°)+45°=90°,∴AO ⊥CO ,∵C ′O ′是CO 平移得到,∴AO ⊥C ′O ′,∴△OO ′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射线OC 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OO ′=2x ,∴y =12·2x ·x =x 2;(2)当x =3 s 时,OO ′=2×3=6,∵12×6=3,∴点G 的坐标为(3,3),设抛物线表达式为y =ax 2+bx ,那么⎩⎪⎨⎪⎧9a +3b =3,64a +8b =0,解得⎩⎪⎨⎪⎧a =-15,b =85,∴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5x 2+85x ;(3)设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h ,那么S △POB =12×8h =8,,-15x 2+85x=2,整理得,x 2-8x +10=0,解得x 1=4-6,x 2=4+6,此时,点P 的坐标为(4-6,2)或(4+6,2);当点P 在x 轴下方时,-15x 2+85x =-2,整理得,x 2-8x -10=0,解得x 1=4-26,x 2=4+26,此时,点P 的坐标为(4-26,-2)或(4+26,-2),综上所述,存在点P 的坐标为(4-6,2)或(4+6,2)或(4-26,-2)或(4+26,-2),使△POB 的面积S =8.6.(2021怀化中考)函数y =kx 2-2x +32(k 是常数).(1)假设该函数的图象及x 轴只有一个交点,求k 的值;(2)假设点M(1,k)在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要使该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y =kx 2-2x +32都是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求k 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 的取值范围;(3)设抛物线y =kx 2-2x +32及x 轴交于A(x 1,0),B(x 2,0)两点,且x 1<x 2,x 21+x 22=1,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BP 是直角三角形?假设存在,求出点P 及△ABP 的面积;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①当k =0时,函数y =-2x +32的图象及x 轴只有一个交点;②当k≠0时,假设函数y =kx 2-2x +32的图象及x 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方程kx 2-2x +3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2-4k×32=0,即k =23.综上所述,假设函数的图象及x 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k 的值为0或23;(2)设反比例函数为y =mx ,那么k =m 1,,反比例函数为y =kx ,要使该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都是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那么k<0,二次函数y =kx 2-2x +32=k(x -1k )2-1k +32的对称轴为x =1k,要使二次函数y =kx 2-2x +32是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在k<0的情况下,x 必须在对称轴的左边,即x<1k 时,才能使得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综上所述,要使该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都是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k<0且x<1k ;(3)∵抛物线y =kx 2-2x +32及x 轴有两个交点,∴一元二次方程kx 2-2x +32=0的判别式Δ=(-2)2-4×k ×32>0,即k<23,又∵⎩⎪⎨⎪⎧x 1+x 2=2k,x 1x 2=32k,x 21+x 22=1.∴k 2+3k -4=0,∴k =-4或k =1.又∵k<23,∴k =-4,在y 轴上,设P(0,b)是满足条件的点,那么(b 2+x 21)+(b 2+x 22)=(x 2-x 1)2,b 2=-x 1x 2,∴|b|=64,∴b =±64,(x 2-x 1)2=2b 2+x 21+x 22=2×38+1=74,∴x 2-x 1=72,∴S Rt △ABP =12(x 2-x 1)×|b|=12×72×64=4216,∴在y 轴上,存在点P 1(0,64),P 2(0,-64),使△ABP 是直角三角形,△ABP的面积为4216.7.(2021怀化中考)以下图是二次函数y =(x +m)2+k 的图象,其顶点坐标为M(1,-4).(1)求出图象及x 轴的交点A ,B 的坐标;(2)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 ,使S △PAB =54S △MAB ,假设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下方的局部沿x 轴翻折,图象的其余局部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答复:当直线y =x +b(b<1)及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求b 的取值范围.解:(1)∵M(1,-4)是二次函数y =(x +m)2+k 的顶点坐标,∴y =(x -1)2-4=x 2-2x -3,令x 2-2x -3=0,解得x 1=-1,x 2=3,∴A 、B 两点的坐标为A(-1,0),B(3,0);(2)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P ,使S △PAB =54S △MAB ,设P(x ,y),那么S △PAB =12|AB|×|y|=2|y|,又S △MAB =12|AB|×|-4|=8,∴2|y|=54×8,即y =±5,∵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4,∴y =5,当y =5时x =-2或x =4,故点P 的坐标为(-2,5)或(4,5);(3)当直线y =x +b(b<1)经过A 点时可得b =1,当直线y =x +b(b<1)经过B 点时,可得b =-3,由图象可知符合题意的b 的取值范围为-3<b<1.,中考考点清单)二次函数的概念及表达式1.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与y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成y =ax 2+bx +c(a ,b ,c 是常数,且a≠0),那么称y 是x 的二次函数,其中,a 叫做二次项系数,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2.三种表示方法:(1)一般式:y =ax 2+bx +c(a≠0);(2)顶点式:y =a(x -h)2+k(a≠0),其中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h ,k);(3)两点式:y =a(x -x 1)(x -x 2)(a≠0),其中x 1,x 2为抛物线及x 轴交点的横坐标.3.三种表达式之间的关系顶点式――→确定一般式――→分解因式两点式 4.二次函数表达式确实定(1)求解二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一般用待定系数法,根据所给条件的不同,要灵活选用函数表达式;A .当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为一般式y =ax 2+bx +c 形式;B .当抛物线的顶点或对称轴时,通常设为顶点式y =a(x -h)2+k 形式;C .当抛物线及x 轴的交点或交点横坐标时,通常设为两点式y =a(x -x 1)(x -x 2).(2)步骤:①设二次函数的表达式;②根据条件,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③解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从而写出函数的表达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5.图象性质函数二次函数y =ax 2+bx +c(a ,b ,c为常数,a≠0)图象对称轴直线x=①__-b2a __直线x=-b2a顶点坐标(-b2a,4ac-b24a)(-b2a,4ac-b24a)续表函数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a≠0)增减性在对称轴的左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简记为左减右增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简记为左增右减最值抛物线有最低点,当②__x=-b2a__时,y有最小值,y最小值=4ac-b24a抛物线有最高点,当x=-b2a时,y有最大值,y最大值=③__4ac-b24a__6.系数a,b,c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关系工程字母字母的符号图象的特征aa>0开口向上a<0④__开口向下__bb=0对称轴为y轴ab>0(b及a同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ab<0(b及a异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cc=0⑤__经过原点__c>0及y轴正半轴相交c<0及y轴负半轴相交特殊关系当x=1时,y=a+b+c当x=-1时,y=a-b+c假设a+b+c>0,即x=1时,y>0假设a-b+c>0,即x=-1时,y>0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7.平移步骤:(1)将抛物线表达式转化为顶点式y=a(x-h)2+k,确定其顶点坐标;(2)保持抛物线的形状不变,平移顶点坐标(h,k)即可.8.平移规律:移动方向平移前的表达式平移后的表达式规律向左平移m个单位y=a(x-h)2+ky=a(x-h+m)2+k左加向右平移m个单位y=a(x-h)2+ky=a(x-h-m)2+k右减向上平移m个单位y=a(x-h)2+ky=a(x-h)2+k+m上加向下平移m个单位y=a(x-h)2+ky=a(x-h)2+k-m下减口诀:上加下减常数项、左加右减自变量.二次函数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9.当抛物线及x轴有两个交点时,两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0.当抛物线及x轴只有一个交点时,该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1.当抛物线及x 轴没有交点时,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 12.y =ax 2+bx +c ,ax 2+bx +c =0及b 2-4ac 的关系:y =ax 2+bx +c及x 轴的 交点个数ax 2+bx +c =0根的情况 b 2-4a 的 值的情况 2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b 2-4ac >0 1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b 2-4ac =0 无交点 没有实数根 b 2-4ac <0 有交点有实数根b 2-4ac≥0,中考重难点突破)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例1】二次函数y =ax 2+bx +c (a≠0)的大致图象如图,关于该二次函数,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函数有最小值B .对称轴是直线x =12C .当x<12,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当-1<x<2时,y>0【解析】A .由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可知a>0,函数有最小值,正确,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B .由图象可知,对称轴为x =12,正确,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C .因为a>0,∴当x<1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确,故C 选项不符合题意;D .由图象可知,当-1<x<2时,y<0,错误,故D 选项符合题意.【学生解答】D1.(2021原创)如图,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及x 轴交于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及y 轴交于点C ,假设A 点坐标为(-1,0),B 点坐标为(3,0),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C )A .b>0B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1C .当x =-3及x =5时,y 值相等D .假设y>0,那么-1<x<3抛物线y =ax 2+bx +c(a≠0)的图象及a ,b ,c 的关系【例2】二次函数y =ax 2+bx +c(a≠0)的图象如下图,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m=0没有实数根,有以下结论:①b2,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解析】此题考察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以及及系数a、b、c的关系.由图可知三个结论都正确,下面对三个结论一一证明:序号正误逐项分析①√∵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及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b2-4ac>0②√∵抛物线的开口向下,∴a<0,∵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b2a>0,∴b>0,∵抛物线及y轴的交点在y轴正半轴,∴c>0,∴abc<0③√如果抛物线的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抛物线及x 轴只有一个交点,∴假设抛物线向下平移d个单位,当d>2时,抛物线及x轴没有交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m=0没有实数根.∴二次函数y=ax2+bx+c-m中,m>2【学生解答】D2.(2021枣庄中考)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下图,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bc=0,②a+b+c>0,③a>b,④4ac-b2<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C)A.1个B.2个C.3个D.4个二次函数表达式确实定【例3】(2021 宁波中考)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A(2,0),B(0,-1)与C(4,5)三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设二次函数的图象及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求点D的坐标;(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直线y=x+1,并写出当x在什么范围内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二次函数的值.【解析】(1)根据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A(2,0),B(0,-1)与C(4,5)三点,代入得出关于a,b,c的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得a,b,c,从而得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令y=0,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得x的值,从而得出及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3)画出图象,再根据图象直接得出答案.【学生解答】解:(1)∵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A(2,0),B(0,-1)与C(4,5)三点,∴⎩⎪⎨⎪⎧4a +2b +c =0,c =-1,16a +4b +c =5.,∴a =12,b =-12,c =-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12x 2-12x -1;(2)当y =0时,得12x 2-12x -1=0,解得x 1=2,x 2=-1,∵点A 的坐标为(2,0),∴点D 的坐标为(-1,0);(3)y =x +1,图象如图,当一次函数的值大于二次函数的值时,x 的取值范围是-1<x<4.3.(2021怀化中考)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a≠0)经过A(-3,0),B(5,0),C(0,5)三点,O 为坐标原点.(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假设把抛物线y =ax 2+bx +c(a≠0)向下平移13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n(n>0)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假设新抛物线的顶点M 在△ABC 内,求n 的取值范围;(3)设点P 在y 轴上,且满足∠OPA+∠OCA=∠CBA,求CP 的长.解:(1)y =-13x 2+23x +5;(2)∵y=-13x 2+23x +5=-13(x -1)2+513,∴依题意得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为y =-13(x -1-n)2+1,∴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为(1+n ,1),易求得直线BC 的表达式为y =-x +5,令y =1,那么-x +5=1,∴x =4,∴1+n<4且n>0,∴0<n<3;(3)当P 在y 轴负半轴上求得CP =17.当P 在y 轴正半轴上求得CP =7,∴CP =17或7.4.(2021保定模拟)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及一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及y 轴相交于点N ,其顶点为D.(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及顶点的坐标; (2)求直线AC 的表达式;(3)设点M(3,m),求使MN +MD 的值最小时m 的值;(4)假设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直线AC 相交于点B ,直接写出抛物线左右平移多少个单位时过点B ;上下平移多少个单位时过点B.解:(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2+2x +3,顶点D(1,4);(2)y =x +1;(3)m =185;(4)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2个单位,经过点B ,抛物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经过点B.5.(2021永州模拟)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A(-1,0),B(3,0),C(0,-1)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Q 在y 轴上,点P 在抛物线上,要使以点Q 、P 、A 、B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解:(1)y =13x 2-23x -1;(2)①当AB 为边时,只要PQ∥AB,且PQ =AB =4即可,又知点Q 在y 轴上,∴点P 的横坐标为4或-4.∴当x =4时,y =53,当x =-4时,y =7.∴P 1(4,53),P 2(-4,7);②当AB 为对角线时,只要线段PQ 及线段AB 互相平分即可,又知点Q 在y 轴上,且线段AB 中点的横坐标为1,∴点P 的横坐标为2,这时符合条件的点P 只有一个,∴当x =2时,y =-1,∴P 3(2,-1).综上:P 1(4,53),P 2(-4,7),P 3(2,-1).。

二次函数-2023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二次函数-2023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A.x1=1,x2=-1
B.x1=1,x2=2
C.x1=1,x2=0
D.x1=1,x2=3
(2)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则不等式的ax2+bx+c<0解集是( C )
A.x<-1 B.x>3 C.-1<x<3 D.x<-1或x>3 y
-1 O 3 x
课堂小结
二次函数
知识梳理
强化 训练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
查漏补缺
5.抛物线y=(x+3)(x-1)的对称轴是直线_x_=_-_1___. 6.若抛物线y=x2-8x+c的顶点在x轴上,则c=_-_1____.
7.若抛物线y=x2-4x+k的顶点在x轴下方,则k的取值范围是_k_<__4__.
8.若抛物线yy==xk2x-22-x6+xm+-34与x轴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_k_m≤_≤_3_5且__k_≠__0__. 9.若抛物线y=x2+2x+c与坐标轴只有两个交点,则c的值为__0_或__1_.
1.下列关于抛物线的y=ax2-2ax-3a(a≠0)性质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C )
A.该图象的顶点为(1,-4a); B.该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1,0),(3,0);
C.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若该图象经过(-2,5),一定经过(4,5).
2.抛物线y=(x-t)(x-t-2)(t为常数)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
当堂训练
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查漏补缺
1.抛物线y=(x-m)2+(m+1)的顶点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 B )
A.m>1
B.m>0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1编知识梳理篇第3章函数及其图象第11讲二次函数及其应用(精练)试题(new)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1编知识梳理篇第3章函数及其图象第11讲二次函数及其应用(精练)试题(new)

第十一讲二次函数及其应用第1课时二次函数1.(2017随州中考)对于二次函数y=x2-2mx-3,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A.它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B.方程x2-2mx=3的两根之积为-3C.它的图象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D.x<m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在下列二次函数中,其图象对称轴为x=-2的是( A)A.y=(x+2)2B.y=2x2-2C.y=-2x2-2 D.y=2(x-2)2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OA=OC,则( A)A.ac+1=b B.ab+1=cC.bc+1=a D.以上都不是,(第3题图)),(第4题图))4.(2017齐齐哈尔中考)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2,与x 轴的一个交点在(-3,0)和(-4,0)之间,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4a-b=0;②c<0;③-3a+c>0;④4a-2b>at2+bt(t为实数);⑤点错误!,错误!,错误!是该抛物线上的点,则y1<y2<y3,正确的个数有( B)A.4个B.3个C.2个D.1个5.(2017安顺中考)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4ac-b2<0;②3b+2c<0;③4a+c<2b;④m(am+b)+b<a(m≠1),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C)A.1 B.2 C.3 D.4,(第5题图)),(第6题图)) 6.如图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则下列说法:①a>0;②2a+b=0;③a+b+c>0;④当-1<x<3时,y>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C)A.1 B.2 C.3 D.47.若抛物线y=(x-m)2+(m+1)的顶点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B) A.m>1 B.m>0C.m>-1 D.-1<m<08.(2017扬州中考)如图,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0,2),B(1,0),C(2,1),若二次函数y=x2+bx+1的图象与阴影部分(含边界)一定有公共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C)A.b≤-2 B.b<-2C.b≥-2 D.b>-29.(2017枣庄中考)已知函数y=ax2-2ax-1(a是常数,a≠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当a=1时,函数图象经过点(-1,1)B.当a=-2时,函数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C.若a<0,函数图象的顶点始终在x轴的下方D.若a>0,则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0.(2017鄂州中考)如图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交x轴于A(-2,0)和点B,交y 轴负半轴于点C,且OB =OC. 下列结论:①2b-c=2;②a=错误!;③ac=b-1;④错误!>0.其中正确的个数有(C)A.1个B.2个C.3个D.4个11.(2017陕西中考)已知抛物线y=x2-2mx-4(m>0)的顶点M关于坐标原点O的对称点为M′,若点M′在这条抛物线上,则点M的坐标为( C)A.(1,-5) B.(3,-13)C.(2,-8)D.(4,-20)12.抛物线y=x2+2x+3的顶点坐标是__(-1,2)__.13.二次函数y=3x2的图象如图,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B,C在二次函数y=错误!x2的图象上,四边形OBAC为菱形,且∠OBA=120°,则菱形OBAC的面积为__2错误!__.,(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2017乌鲁木齐中考)如图,抛物线y=ax2+bx+c过点(-1,0),且对称轴为直线x=1,有下列结论:①abc<0;②10a+3b+c>0;③抛物线经过点(4,y1)与点(-3,y2),则y1>y2;④无论a,b,c取何值,抛物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错误!;⑤am2+bm+a≥0,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是__②④⑤__.15.(2017鹤岗中考)如图,已知抛物线y=-x2+mx+3与x轴交于点A,B两点,与y 轴交于C点,点B的坐标为(3,0),抛物线与直线y=-错误!x+3交于C,D两点.连结BD,AD.(1)求m的值;(2)抛物线上有一点P,满足S△ABP=4S△ABD,求点P的坐标.解:(1)∵抛物线y=-x2+mx+3过(3,0),∴0=-9+3m+3,∴m=2;(2)由错误!得错误!错误!∴D错误!.∵S△ABP=4S△ABD,∴错误!AB×|y P|=4×错误!AB×错误!,∴|y P|=9,y P=±9,当y=9时,-x2+2x+3=9,无实数解,当y=-9时,-x2+2x+3=-9,x1=1+13,x2=1-错误!,∴P(1+错误!,-9)或(1-错误!,-9).16.(2017随州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定义直线y=ax-a为抛物线y=ax2+bx+c(a,b,c为常数,a≠0)的“梦想直线”;有一个顶点在抛物线上,另有一个顶点在y轴上的三角形为其“梦想三角形".备用图已知抛物线y=-错误!x2-错误!x+2错误!与其“梦想直线”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 的左侧),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C.(1)填空:该抛物线的“梦想直线”的表达式为________,点A的坐标为________,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2)如图,点M为线段CB上一动点,将△ACM以AM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翻折,点C的对称点为N,若△AMN为该抛物线的“梦想三角形”,求点N的坐标;(3)当点E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时,在该抛物线的“梦想直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以点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y=-错误!x+错误!;(-2,2错误!);(1,0);(2)如答图①,过A作AD⊥y轴于点D。

专题 一次函数-2023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专题 一次函数-2023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一次函数
知识梳理
强化 训练
当堂训练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查漏补缺
1.直线y=kx+b满足kb>0,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C )
A.第四象限 B.第三象限 C.第一象限 D.第二象限
2.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的坐
标可以为( C ) A.(-5,3)
①k1x+b1=0 ②k2x+b2=1 ③k1x+b1=k2x+b2
x=2 x=3 x=3
y D(0,4) y1=k1x+b1
A(3,1)
④k1x+b1≤-2 ⑤k2x+b2<4 ⑥k1x+b1>k2x+b2
x≤0 x>0 x>3
E(4,0)
O B(2,0)
x
C(0,-2) y2=k2x+b2
典例精讲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知识点三
【例3】(1)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2,0),与y轴相交于
点(0,4),结合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_x_=_2__.
y
解:∵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2,0), ∴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2.
4 y=ax+b
O2 x
01 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把两组对应值(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 于系数k,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步骤 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系数k,b的值;
还原 将求得的待定系数的值代入y=kx+b.
已知两点坐标确定函数解析式 常见 已知两组函数对应值确定函数解析式 类型 经过直线与平移规律确定函数解析式.

知识必备03 函数及其图像(公式、定理、结论图表)-2023年中考数学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知识必备03 函数及其图像(公式、定理、结论图表)-2023年中考数学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知识必备03 函数及其图像(公式、定理、结论图表)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典例1:(2022•淄博)如图,正方形ABCD的中心与坐标原点O重合,将顶点D(1,0)绕点A(0,1)逆时针旋转90°得点D1,再将D1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点D2,再将D2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点D3,再将D3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点D4,再将D4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点D5……依此类推,则点D2022的坐标是 (﹣2023,2022) .【分析】由题意观察发现:每四个点一个循环,D4n+2(﹣4n﹣3,4n+2),由2022=505×4+2,推出D2022(﹣2023,2022).【解答】解:∵将顶点D(1,0)绕点A(0,1)逆时针旋转90°得点D1,∴D1(1,2),∵再将D1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点D2,再将D2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点D3,再将D3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点D4,再将D4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点D5……∴D2(﹣3,2),D3(﹣3,﹣4),D4(5,﹣4),D5(5,6),D6(﹣7,6),……,观察发现:每四个点一个循环,D4n+2(﹣4n﹣3,4n+2),∵2022=4×505+2,∴D2022(﹣2023,2022);故答案为:(﹣2023,2022).【点评】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旋转,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考点二、函数及其图象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考点三、一次函数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k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典例2:(2022•柳州)如图,直线y1=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和点C,直线y2=﹣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B和点C,点P(m,2)是△ABC内部(包括边上)的一点,则m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 )A.1B.2C.4D.6【分析】由于P的纵坐标为2,故点P在直线y=2上,要求符合题意的m值,则P点为直线y=2与题目中两直线的交点,此时m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故可求得.【解答】解:∵点P(m,2)是△ABC内部(包括边上)的一点,∴点P在直线y=2上,如图所示,当P为直线y=2与直线y2的交点时,m取最大值,当P为直线y=2与直线y1的交点时,m取最小值,∵y2=﹣x+3中令y=2,则x=1,y1=x+3中令y=2,则x=﹣1,∴m的最大值为1,m的最小值为﹣1.则m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要求符合题意的m值,关键要理解当P在何处时m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由于P的纵坐标为2,故作出直线y=2有助于判断P的位置.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k0)中的常数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典例3:(2022•沈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0,9),与直线OC交于点C(8,3).(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过点C作CD⊥x轴于点D,将△ACD沿射线CB平移得到的三角形记为△A′C′D′,点A,C,D的对应点分别为A′,C′,D′,若△A′C′D′与△BO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平移的距离CC′=m,当点A′与点B重合时停止运动.①若直线C′D′交直线OC于点E,则线段C′E的长为 m (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②当0<m<时,S与m的关系式为 m2 ;③当S=时,m的值为 或15﹣2 .【分析】(1)将点B(0,9),C(8,3)的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求解即可;(2)①过点C作CF⊥C′D′,易得△CFC′∽△AOB,可用m表达CF和C′F的长度,进而可表达点C′,D′的坐标,由点C的坐标可得出直线OC的解析式,代入可得点E的坐标;②根据题意可知,当0<m<时,点D′未到直线OC上,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出本题结果;③分情况讨论,分别求出当0<m<时,当<m<5时,当5<m<10时,当10<m<15时,S与m的关系式,分别令S=,建立方程,求出m即可.【解答】解:(1)将点B(0,9),C(8,3)的坐标代入直线y=kx+b,∴,解得.∴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x+9;(2)①由(1)知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x+9,令y=0,则x=12,∴A(12,0),∴OA=12,OB=9,∴AB=15;如图1,过点C作CF⊥C′D′于点F,∴CF∥OA,∴∠OAB=∠FCC′,∵∠C′FC=∠BOA=90°,∴△CFC′∽△AOB,∴OB:OA:AB=C′F:CF:CC′=9:12:15,∵CC′=m,∴CF=m,C′F=m,∴C′(8﹣m,3+m),A′(12﹣m,m),D′(8﹣m,m),∵C(8,3),∴直线OC的解析式为:y=x,∴E(8﹣m,3﹣m).∴C′E=3+m﹣(3﹣m)=m.故答案为:m.②法一、当点D′落在直线OC上时,有m=(8﹣m),解得m=,∴当0<m<时,点D′未到直线OC,此时S=C′E•CF=•m•m=m2;法二、∵C′D′∥BO,∴△CC′E∽△CBO,∴=()2,即=,∴S=m2.故答案为:m2.③法一、分情况讨论,当0<m<时,由②可知,S=m2;令S=m2=,解得m=>(舍)或m=﹣(舍);当≤m<5时,如图2,设线段A′D′与直线OC交于点M,∴M(m,m),∴D′E=m﹣(3﹣m)=m﹣3,D′M=m﹣(8﹣m)=m﹣8;∴S=m2﹣•(m﹣3)•(m﹣8)=﹣m2+m﹣12,令﹣m2+m﹣12=;整理得,3m2﹣30m+70=0,解得m=或m=>5(舍);当5≤m<10时,如图3,S=S△A′C′D′=×4×3=6≠,不符合题意;当10≤m≤15时,如图4,此时A′B=15﹣m,∴BN=(15﹣m),A′N=(15﹣m),∴S=•(15﹣m)•(15﹣m)=(15﹣m)2,令(15﹣m)2=,解得m=15+2>15(舍)或m=15﹣2.法二、分情况讨论,当0<m<时,由②可知,S=m2;令S=m2=,解得m=>(舍)或m=﹣(舍);(同法一)当≤m<5时,如图2,设线段A′D′与直线OC交于点M,∵S△A′C′D′=×4×3=6,∴S△A′CM=6﹣=,∵S△AOC=18,∵A′D′∥OA,∴△A′CM∽△ACO,∴=,∴CA′=,∴m=C′A′﹣CA′=5﹣,当5≤m<10时,如图3,S=S△A′C′D′=×4×3=6≠,不符合题意;当10≤m≤15时,如图4,∵A′D′∥x轴,∴△A′BK∽△ABO,∵S=,S△ABO=54,∴=,解得BA′=2,∴m=BA﹣BA′=15﹣2.故答案为:或15﹣2.【点评】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根据△A′C′D′的运动,进行正确的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考点四、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PM,PN,垂足为M、N,则所得的矩形PMON的面积S=PM PN=.∴.典例4:(2022•东营)如图,一次函数y1=k1x+b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点A的横坐标为2,点B的横坐标为﹣1,则不等式k1x+b<的解集是( )A.﹣1<x<0或x>2B.x<﹣1或0<x<2C.x<﹣1或x>2D.﹣1<x<2【分析】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结合交点横坐标,即可得出不等式k1x+b<的解集,此题得解.【解答】解: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1<x<0或x>2时,一次函数y1=k1x+b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的下方,∴不等式k1x+b<的解集为:﹣1<x<0或x>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找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典例5:(2022•徐州)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AD⊥x轴于点D,CB=CD,点C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为点E.(1)点E是否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请说明理由;(2)连接AE、DE,若四边形ACDE为正方形.①求k、b的值;②若点P在y轴上,当|PE﹣PB|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分析】(1)设点A的坐标为(m,),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AD⊥CE,AD平分CE,如图,连接CE交AD于H,得到CH=EH,求得E(2m,),于是得到点E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2)①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D=CE,AD垂直平分CE,求得CH=AD,设点A的坐标为(m,),得到m=2(负值舍去),求得A(2,4),C(0,2),把A(2,4),C(0,2)代入y=kx+b得,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②延长ED交y轴于P,根据已知条件得到点B与点D关于y轴对称,求得|PE﹣PD|=|PE﹣PB|,则点P 即为符合条件的点,求得直线DE的解析式为y=x﹣2,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1)点E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理由:∵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设点A的坐标为(m,),∵点C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为点E,∴AD⊥CE,AD平分CE,如图.连接CE交AD于H,∴CH=EH,∵BC=CD,OC⊥BD,∴OB=OD,∴OC=AD,∵AD⊥x轴于D,∴CE∥x轴,∴E(2m,),∵2m×=8,∴点E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2)①∵四边形ACDE为正方形,∴AD=CE,AD垂直平分CE,∴CH=AD,设点A的坐标为(m,),∴CH=m,AD=,∴m=×,∴m=2(负值舍去),∴A(2,4),C(0,2),把A(2,4),C(0,2)代入y=kx+b得,∴;②延长ED交y轴于P,∵CB=CD,OC⊥BD,∴点B与点D关于y轴对称,∴|PE﹣PD|=|PE﹣PB|,则点P即为符合条件的点,由①知,A(2,4),C(0,2),∴D(2,0),E(4,2),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ax+n,∴,∴,∴直线DE的解析式为y=x﹣2,当x=0时,y=﹣2,∴P(0,﹣2).故当|PE﹣PB|最大时,点P的坐标为(0,﹣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正确地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五、二次函数1、两点间距离公式(当遇到没有思路的问题时,可用此方法拓展思路,以寻求解题方法)如图:点A坐标为(x1,y1),点B坐标为(x2,y2),则AB间的距离,即线段AB的长度为.2、函数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3、二次函数的最值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当时,.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那么,首先要看是否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x=时,;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当时,,当时,;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当时,,当时,.4、抛物线的对称变换①关于轴对称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②关于轴对称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③关于原点对称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④关于顶点对称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⑤关于点对称关于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永远不变.求抛物线的对称图象的表达式时,可以依据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已知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再确定其对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然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典例6:(2022•内蒙古)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下列结论:①abc<0;②3a+c=0;③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1≤x<3;④点(﹣2,y1),(2,y2)都在抛物线上,则有y1<0<y2.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函数的对称性,抛物线与x轴的另外一个交点的坐标为(3,0);①函数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ab<0,而c=3>0,故abc<0,故①正确,符合题意;②∵x=﹣=1,即b=﹣2a,而x=﹣1时,y=0,即a﹣b+c=0,∴a+2a+c=0,∴3a+c=0.∴②正确,符合题意;③由图象知,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1<x<3,∴③错误,不符合题意;④从图象看,当x=﹣2时,y1<0,当x=2时,y2>0,∴有y1<0<y2,故④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0),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位置: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由△决定: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考点六、函数的应用分段函数是指自变量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其关系式(或图象)也不同的函数,分段函数的应用题多设计成两种情况以上,解答时需分段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需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因此,分段计算的应用题成了近几年中考应用题的一种重要题型.典例7:(2022•德州)如图,题目中的黑色部分是被墨水污染了无法辨认的文字,导致题目缺少一个条件而无法解答,经查询结果发现,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4x+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A(0,1),B(1,﹣2),.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请根据已有信息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C(2,﹣3)(答案不唯一) ;(2)当函数值y<6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x<5 ;(3)如图1,将函数y=x2﹣4x+1(x<0)的图象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与y=x2﹣4x+1(x≥4)的图象组成一个新的函数图象,记为L.若点P(3,m)在L上,求m的值;(4)如图2,在(3)的条件下,点A的坐标为(2,0),在L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S△OAQ=9.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只需填一个在抛物线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即可;(2)求出y=6时,对应的x值,再结合图象写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3)求出抛物线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x﹣6)2﹣3,根据题意可知x=3时,P点在抛物线y=(x﹣6)2﹣3的部分上,再求m的值即可;(4)分两种情况讨论:当Q点在抛物线y=(x﹣6)2﹣3的部分上时,设Q(t,t2﹣12x+33),由S△OAQ=2×(t2﹣12x+33)=9,求出Q点坐标即可;当Q点在抛物线y=x2﹣4x+1的部分上时,设Q (m,m2﹣4m+1),由S△OAQ=2×(m2﹣4m+1)=9,求出Q点坐标即可.【解答】解:(1)C(2,﹣3),故答案为:C(2,﹣3)(答案不唯一);(2)∵y=x2﹣4x+1,∴当x2﹣4x+1=6时,解得x=5或x=﹣1,∴当y<6时,﹣1<x<5,故答案为:﹣1<x<5;(3)∵y=x2﹣4x+1=(x﹣2)2﹣3,∴抛物线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x﹣6)2﹣3,当x=3时,点P在抛物线y=(x﹣6)2﹣3的部分上,∴m=6;(4)存在点Q,使得S△OAQ=9,理由如下:当Q点在抛物线y=(x﹣6)2﹣3的部分上时,设Q(t,t2﹣12x+33),∴S△OAQ=2×(t2﹣12x+33)=9,解得t=6+2或t=6﹣2,∴t<4,∴t=6﹣2,∴Q(6﹣2,9);当Q点在抛物线y=x2﹣4x+1的部分上时,设Q(m,m2﹣4m+1),∴S△OAQ=2×(m2﹣4m+1)=9,解得m=2+2或m=﹣2,∵m≥4,∴m=2+2,∴Q(2+2,9);综上所述:Q点坐标为(6﹣2,9)或(2+2,9).【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函数图象平移的性质,数形结合解题是关键.。

中考数学复习第三章函数讲义

中考数学复习第三章函数讲义

第三章函数第一节函数及其图象【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点的坐标1. 在平面内两条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2.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平面称为坐标平面。

3.坐标平面内每一个点P都对应着一个坐标x和一个坐标y,我们称一对有序实数P(x,y),即点P的坐标。

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考点2】函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表达式1. 变量:某一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

2. 常量:某一变化的过程中保持相同数值的量叫做常量。

3. 函数:在某一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的值与它对应,那么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y是因变量。

4.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

在解决一些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有时可以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来表示函数。

5. 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

【考点3】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值【中考试题精编】 1. 在函数中3-x =y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B. x >3C. x <3D. x ≥32. 王芳同学为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她周末到新华书店购买资料,如图是王芳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若黑点表示王芳家的位置,则王芳走的路线可能是( )A. B. C. D.3. 函数1-x 2=y 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4. 在函数x x y +-=31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5. 根据图中的程序,当输入x=2时,输出结果是 。

第二节 一次函数【考点1】一次函数的概念如果y=kx+b (k,b 为常数,且 ),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当b=0时,也就是y=kx(k ≠0),这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考点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的增大而减小【考点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和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y=kx+b (k,b 为常数,k ≠0) (1)当y=0时,一元一次方程kx+b=0(2) 当y >0或y <0时,一元一次不等式kx+b >0或kx+b <0【提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 已知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时,可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取值。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 第14课时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课件0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 第14课时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课件0
∴5a-2b+c=-a+c>0,∴结论③正确;
根据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可知抛物线与 x 轴的右交点在原点与(1,0)之间(不含这两
1
4
点),∴当 x=1 时,y=a+b+c<0.∵a=3b,∴3b+c<0,∴4b+3c<0,∴结论④错误.
故选 A.
2. [2019·鄂州]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14-7所示,对称轴是直线x=1.下
∴b2-4ac>0,∴①正确;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而点(-1,0)关于直线 x=1 的对称点的坐标为(3,0),
∴方程 ax2+bx+c=0 的两个根是 x1=-1,x2=3,∴②正确;

∵对称轴 x=- =1,即 b=-2a,而 x=-1 时,y=0,即 a-b+c=0,∴a+2a+c=0,
A.1
B.2
C.3
图14-6D.4)源自[答案] A3
[解析]根据对称轴-2 =-2得 b=3a,故可得 3a-b=0,∴结论①正确;
∵抛物线与 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b2-4ac>0,∴结论②正确;
根据结论①可知 b=3a,∴5a-2b+c=5a-6a+c=-a+c,观察图象可知 a<0,c>0,
特殊关系
当x=-1时,y=⑩ a-b+c
若a+b+c>0,则当x=1时,y>0
若a-b+c>0,则当x=⑪ -1 时,y>0
图象的特征
对点演练
题组一
必会题
1.将抛物线y=x2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

中考数学复习课件(全国通用版):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123张PPT)【学霸笔记、状元学案、名师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课件(全国通用版):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123张PPT)【学霸笔记、状元学案、名师教案】

第1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3 图形变换引起点的坐标的变化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点的平移 ________( (x+a,y) 或( x-a,y) ;将点(x,y)向上 ________) (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x,y+b) 或( ________ (________) x, y - b) 图形的 平移 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图形上所 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不改 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第1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6
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图象法
(3)解析法
使用指导
表示函数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 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常常综合应 用这三种方法来深入研究函数的性质
第1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7 函数图象的概念及画法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以自变量与因变量 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那 概念 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 的图象 画法 (1)列表;(2)描点;(3)连线 步骤
点到两坐标轴 的距离 点到原点的距离
第11课时┃ 考点聚焦
(1)x 轴上两点 P1(x1,0)与 P2(x2,0)的距离 P1P2 =|x1-x2|; 坐标轴 (2)y 轴上两点 Q1(0,y1)与 Q2(0,y2)的距离 Q1Q2 上两点 =|y1-y2|; 间距离 (3)x 轴上一点 P(x,0)与 y 轴上一点 Q(0,y)的 距离 PQ= x2+y2
对应关 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 ________ 一一 对 系 应的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 P(x, y)在第一象限 ⇔____________ ; x>0 y>0 x<0 y>0 ; 点 P(x, y)在第二象限 ⇔____________ 平面内 点 P(x, y)在第三象限 ⇔____________ x<0 y<0 ; 点 P(x, 点 P(x, y)在第四象限 ⇔____________ x>0 y<0 y)的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坐标的 点 P(x, y)在 x 轴上⇔__________________ y=0,x为任意实数; 特征 点 P(x, y)在 y 轴上⇔__________________ x=0,y为任意实数; 点 P(x, y)既在 x 轴上,又在 y 轴上 ⇔x、y 同 时为零,即点 P 的坐标为(0, 0); 坐标轴上的点 不属于任何象限

最新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3

最新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3
O2
B m
O3
考点聚集
1.P(a,b)到x轴的距离_|_b_|_,到y轴的距离_|_a_|_,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_.
2.A(x1,y1),B(x2,y2)为坐标系中的点,则AB=__(_x_1___x_2 _)2___(_y_1___y_2_)_2 _. 3.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_①__平__面__直__角__坐__标__系__法__②__方__位__角__+__距__离__③__经__纬__度___.
积为S,运动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D )
D
Cy
y
y
y
M
A N B O A xO B xO C x O D x 6.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动点P从A点出发,按A→B→C的方向在AB和 BC上移动,记PA=x,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B )
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E为AB中点,动点P从点B开始沿BC方向运 动到点C停止,动点Q从点C开始沿CD-DA方向运动,与点P同时出发,同时停止. 这两点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若设他们的运动时间为x(秒),△EPQ 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
3.如图,全等的等腰直角△ABC和△DEF,∠B=∠DEF=90º,点B,C,E,F在直线l
上.△ABC从左图的位置出发向右作匀速运动,而△DEF不动.设两个三角形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y,运动的距离为x.下面表示y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C )
AD
y
y
y
y
l B C(E) F O A x O B x O C x O D x
O P3 P6 P4 P5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三章函数及其图象第一节函数及其图象精试题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三章函数及其图象第一节函数及其图象精试题

第三章函数及其图象第一节函数及其图象怀化七年中考命题规律)标2021选择6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含有二次根式且位于分母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填空13求函数值自变量的值,求函数的值36命题规律纵观怀化七年中考,有五年考察了此考点内容,并且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其中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察了4次,平面直角坐标系考察了2次.命题预测预计2021年怀化中考,本课时的考察重点为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图象的判断,可能会及其他知识结合,特别是及几何图形结合的图象,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怀化七年中考真题及模拟)平面直角坐标系(2次)1.(2021怀化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3)所在象限是( B)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2021怀化中考)如图,假设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假设“帅〞位于点(-1,-2),“馬〞位于点(2,-2),那么“兵〞位于点( C)A.(-1,1) B.(-2,-1)C .(-3,1)D .(1,-2)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值(5次)3.(2021怀化中考)函数y =x -1x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C )A .x ≥1B .x>1C .x ≥1且x≠2D .x ≠24.(2021怀化中考)在函数y =2x -3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D )A .x>32B .x ≤32C .x ≠32D .x ≥325.(2021怀化中考)函数y =1x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A .x>2B .x ≥2C .x ≠2D .x ≤26.(2021怀化中考)函数y =x -3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x≥3__.7.(2021怀化中考)函数y =-6x ,当x =-2时,y 的值是__3__.及实际相结合的函数图象(1次)8.(2021怀化一模)小敏家距学校1 200 m ,某天小敏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上学,开场她以v 1 m /min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600 m ,遇到交通堵塞,耽误了3 min ,然后以v 2 m /min 的速度匀速前进一直到学校(v 1<v 2),你认为小敏离家的距离y 及时间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A ) ,B ) ,C ) ,D )9.(2021沅陵模拟)一艘轮船在同一航线上往返于甲、乙两地.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5 km /h ,水流速度为5 km /h .轮船先从甲地顺水航行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逆水航行返回到甲地.设轮船从甲地出发后所用时间为t(h ),航行的路程为s(km ),那么s 及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C ),A ),B ),C ),D )10.(2021怀化考试说明)如图,在矩形中截取两个一样的圆作为圆柱的上、下底面,剩余的矩形作为圆柱的侧面,刚好能组合成圆柱.设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y 与x ,那么y 及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A ) ,B ) ,C ) ,D )11.(2021中考预测)如图,梯形ABCD 中,AB ∥DC ,DE ⊥AB ,CF ⊥AB ,且AE =EF =FB =5,DE =1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 —DC —CB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到点B 停顿.设运动时间为t s ,y =S △EPF ,那么y 及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A ) ,B ) ,C ) ,D )12.(2021怀化学业考试指导)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用弹簧秤将铁块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铁块完全淹没于水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不考虑水的阻力),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如图能反映弹簧秤的读数y(单位:N )及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cm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C ),A ) ,B ) ,C ) ,D )13.(2021 麻阳模拟)小翔在如图1所示的场地上匀速跑步,他从点A 出发,沿箭头所示方向经过点B 跑到点C ,共用时30 s .他的教练选择了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小翔的跑步过程.设小翔跑步的时间为t(单位:s ),他及教练的距离为y(单位:m ),表示y 及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那么这个固定位置可能是图1中的( D )A .点MB .点NC .点PD .点Q14.(2021 中方模拟)点M(1-2m ,m -1)关于x 轴对称的点在第一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选项是( A ),A ),B ),C ) ,D )15.(2021怀化二模)根据如下图的程序计算函数值,假设输入的x 的值为-1,那么输出的函数值为( A )A .1B .-2C .13 D .3,中考考点清单)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点的坐标1.有序实数对:坐标平面上任意一点都可以用唯一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反过来,任意一对有序实数都可以表示坐标平面上唯一一个点.【方法技巧】一般地,点P(a ,b)到x 轴的距离为|b|;到y 轴的距离为|a|;到原点的距离为a 2+b 2.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①__(-,+)__;第三象限(-,-);第四象限②__(+,-)__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③__0__,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原点的坐标为(0,0)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④__互为相反数__对称点的坐标特征点P(a ,b)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b);点P(a ,b)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⑤__(-a ,b)__;点P(a ,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a ,-b) 平移点的坐标特征将点P(x ,y)向右或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对应点的坐标P′是(x +a ,y)或(x -a ,y);将点P(x ,y)向上或向下平移b 个单位,得到对应点的坐标P′是(x ,y +b)或(x ,y -b);将点P(x ,y)向右或向左平移a 个单位,再向上或向下平移b 个单位,得到对应点P′的坐标是⑥__(x +a ,y +b)或(x -a ,y -b)__,简记为:左减右加,上加下减函数的相关概念3.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 4.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5.函数: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就能相应地确定y 的一个值,那么,我们就说y 是x 的函数.其中,x 叫做自变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表达式 取值范围 整式型 取全体实数 分式型,如y =ax分母不为0,即x≠0 根式型,如y =x 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即x≥0分式+根式型,如y =ax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即x≥0;②分母不为0,即x≠0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图象函数图象的判断近7年共考察3次,题型都为选择题,出题背景有:(1)及实际问题结合;(2)及几何图形结合;(3)及几何图形中的动点问题结合,设问方式均为“判断函数图象大致是〞.6.表示方法:数值表、图象、表达式是函数关系的三种不同表达形式,它们分别表现出具体、形象直观与便于抽象应用的特点.7.图象的画法:知道函数的表达式,一般用描点法按以下步骤画出函数的图象.(1)取值.根据函数的表达式,取自变量的一些值,得出函数的对应值,按这些对应值列表.(2)画点.根据自变量与函数的数值表,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函数的图象.8.函数表达式,判断点P(x,y)是否在函数图象上的方法:假设点P(x,y)的坐标适合函数表达式,那么点P(x,y)在其图象上;假设点P(x,y)的坐标不适合函数表达式,那么点P(x,y)不在其图象上.【方法技巧】判断符合题意的函数图象的方法(1)及实际问题结合:判断符合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时,需遵循以下几点:①找起点:结合题干中所给自变量及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应到图象中找相对应点;②找特殊点:即指交点或转折点,说明图象在此点处将发生变化;③判断图象趋势: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④看是否及坐标轴相交:即此时另外一个量为0.(2)及几何图形(含动点)结合:以几何图形为背景判断函数图象的题目,一般的解题思路为设时间为t,找因变量及t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用含t的式子表示,再找相对应的函数图象,要注意的是是否需要分类讨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分析函数图象判断结论正误:分清图象的横纵坐标代表的量及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同时也要注意:①分段函数要分段讨论;②转折点:判断函数图象的倾斜方向或增减性发生变化的关键点;③平行线: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保持不变.再结合题干推导出实际问题的运动过程,从而判断结论的正误.,中考重难点突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例1】假设将点A(-4,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A1,点A1的坐标为( )A.(-1,3) B.(-1,2)C.(-7,2) D.(-7,4)【解析】∵点A(-4,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点A1的坐标为(-1,2).【学生解答】B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假设点P的坐标为(-3,2),那么点P所在的象限是( B)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例2】(2021原创)函数y =xx -3-(x -2)0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根据题意得,x ≥0且x -3≠0且x -2≠0,解得x≥0且x≠3且x≠2.【学生解答】x ≥0且x≠3且x≠2【方法指导】对于分式、根式、零指数幂相结合型求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先求出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然后取公共解集即可.2.(2021娄底中考)函数y =xx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A .x ≥0且x≠2B .x ≥0C .x ≠2D .x>2函数图象的判断【例3】(2021 营口中考)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2,AD =3,点E 是BC 边上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路径A→D→C→E 运动,那么△APE 的面积y 及点P 经过的路径长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A ) ,B ) ,C ) ,D )【解析】∵在矩形ABCD 中,AB =2,AD =3,∴CD =AB =2,BC =AD =3,∵点E 是BC 边上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CE =23×3=2.①点P 在AD 上时,△APE 的面积y =12x ·2=x(0≤x≤3);②点P 在CD 上时,S △APE =S四边形AECD-S△ADP -S △CEP =12×(2+3)×2-12×3×(x -3)-12×2×(3+2-x)=5-32x +92-5+x =-12x +92,∴y =-12x +92(3<x≤5);③点P 在CE 上时,S △APE =12×(3+2+2-x)×2=-x +7,∴y =-x +7(5<x≤7),纵观各选项,只有A 选项图形符合. 【学生解答】A【方法指导】根据动点P 的运动路径A→D→C→E 可得,在计算△APE 的面积时应该分为3种情况,①当P 在AD 上时,②当P 在DC 上时,③当P 在CE 上时,分别计算出即可.要注意转折点有x =3时与x =5时.3.(2021广东中考)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P 从点A 出发,沿着正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周,那么△APC 的面积y 及点P 运动的路程x 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C),A) ,B),C) ,D)。

安徽省庐江县陈埠中学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函数及其图象第13讲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

安徽省庐江县陈埠中学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函数及其图象第13讲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

解:(1)由题意得,b2=2,
解得 b=4,c=3,∴抛物线的解析式
为.y=x2-4x+3
(2)∵点 A 与点 C 关于 x=2 对称,∴连接 BC 与 x=2 交于 点 P,则点 P 即为所求,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 C 的坐标为(3,0),y=x2-4x+3 与 y 轴的交点为(0,3),∴ 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y=kx+b,3bk=+3b,=0,解得,k =-1,b=3,∴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y=-x+3,则直 线 BC 与 x=2 的交点坐标为:(2,1)∴点 P 的交点坐标为: (2,1)
B.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D.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y=x2-4先向右平移2个单
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B )
A.y=(x+2)2+2
B.y=(x-2)2-2
C.y=(x-2)2+2
D.y=(x+2)2-2
考点三: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
【例1】 (2015·黑龙江)如图,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点A(1,0),交y轴 于点B,对称轴是x=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PAB的周长最小?若 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b+c=0,
解:(1)∵y=12x2+x-52=12(x2+2x)-52=12(x2+2x+1 -1)-52=12(x2+2x+1)-12-52=12(x+1)2-3,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3);
(2)∵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x=-1, ∴当 x<-1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湖南省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三单元函数及其图象课时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课件

湖南省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三单元函数及其图象课时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课件
课前考点过关
中考对接
命题点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
1. [2016· 衡阳] 点P(x-2,x+3)在第一象限,则x的 取值范围是 . 【答案】x>2 【解析】 ∵点P(x-2,x+3)在第一象
限,∴解得x>2.故答案为x>2.
课前考点过关
命题点二 图形与坐标
2. [2016· 常德]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M(a,b),N(c,d),规定(a,b)⊕(c,d)=(a+c,b+d),则称点Q(a+c,b+d)为 M,N的“和点”. 若以坐标原点O与任意两点及它们的“和点”为顶点能构成四边形,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和 点四边形”. 现有点A(2,5),B(-1,3),若以O,A,B,C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和点四边形”,则点C的坐标 (1,8)或 是 . (-3,-2)或(3,2)
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P1,P2,P3,…均在格点上,其顺序按图中
“→”方向排列,如:P1(0,0),P2(0,1),P3(1,1),P4(1,-1), P5(-1,-1),P6(-1,2),…,根据这个规律,点P2016的坐标为
图10-2
课前考点过关
命题点五 与坐标有关的创新题
6. [2017· 湘潭] 阅读材料:设a=(x1,y1),b=(x2,y2),a∥b,则 x1· y2=x2· y1. 根据该材料填空:已知a=(2,3),b=(4,m),且a∥b,则 m= .
轴和y轴构成一个平面斜坐标系. 规定: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A,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
B,若点A在x轴上对应的实数为a,点B在y轴上对应的实数为b,则称有序实数对(a,b)为点P的斜坐标. 在某平 面斜坐标系中,已知θ=60°,点M的斜坐标为(3,2),点N与点M关于y轴对称,则点N的斜坐标为 .

(呼和浩特专版)中考数学复习第三单元函数及其图象第14课时二次函数的简单综合课件

(呼和浩特专版)中考数学复习第三单元函数及其图象第14课时二次函数的简单综合课件
解:(1)∵直线y=4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 ∴A(-1,0),B(0,4). ∵将点B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C(0+5,4),即C(5,4).
例2 [2018·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4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 抛物线y=ax2+bx-3a经过点A,将点B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 (2)∵抛物线 y=ax2+bx-3a 经过点 A,
③ 没有 实数根
2.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 (1)ax2+bx+c>0的解集 函数y=ax2+bx+c的图象位于x轴上方的部分对应的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ax2+bx+c<0的解集 函数y=ax2+bx+c的图象位于④ x轴下方 的部分对应的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考点二 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OC=3,OB=4,∴由勾股定理得 BC=5,PB=BC+PC=5+2=7, ∴OQ=12PB=72,故选 C.
2.[2019·凉山州]如图 14-2,正方形 ABCD 中,AB=12,AE=1AB,点 P 在 BC 上运动(不
4
与 B,C 重合),过点 P 作 PQ⊥EP,交 CD 于点 Q,则 CQ 的最大值为
第 14 课时
二次函数的简单综合
考点聚焦
考点一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抛物线y=ax2+bx+c 与x轴的交点个数
2个 1个 没有
判别式b2-4ac的正负
b2-4ac>0 b2-4ac=0 b2-4ac<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的应用
70 250
23
第三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一次函数的应用
3
24
第三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一次函数的应用
25
TRANSITI 过渡页 ON PAGE
学海论剑
26
第四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反比例函数
27
第四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反比例函数
28
第四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反比例函数
29
第四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反比例函数
30
第四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反比例函数
2
31
第四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反比例函数
32
第四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反比例函数
33
第四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反比例函数
34
第四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反比例函数
35
第四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反比例函数
(2,2)
54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5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6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7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8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9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六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应用
67
第六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应用
68
第六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应用
69
60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61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62
TRANSITI 过渡页 ON PAGE
学海论剑
63
第六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应用
64
第六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应用
65
第六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应用
66
48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9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0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1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3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TRANSITI 过渡页 ON PAGE
学海论剑
1
第一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2
第一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3
第一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4
第一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5
第一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6
第一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7
第一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20 13
8
第一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9
第一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10
TRANSITI 过渡页 ON PAGE
36
第四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反比例函数
37
TRANSITI 过渡页 ON PAGE
学海论剑
38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9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0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1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7
第二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8
TRANSITI 过渡页 ON PAGE
学海论剑
19
第三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一次函数的应用
2080
20
第三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一次函数的应用
21
第三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一次函数的应用
22
第三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42
第五节
第一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3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4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5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6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7
第五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学海论剑
11
第二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2
第二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3
第二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4
第二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5
函数及其图像 第二节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三章
16
第二节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